七年级历史夏朝和商朝西周的兴亡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7
初一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的知识点
初一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的知识点
刚迈入初中的新生,经历了半年的与适应,迎接第一次的期中测试是非常慎重的。
但如何做好语文复习,考出最佳呢?一起来看一下这篇初一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吧!
一、夏朝兴衰:(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
⑴启承禹位:启,夏王朝的第二代国王,他继承其父禹的位置,
从此,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⑵政权地点:阳城。
⑶政权性质:奴隶制政权。
⑷灭亡:公元前1600年,最后一个国王夏桀暴虐,被商汤所灭。
二、商朝兴衰:
⑴建立:①时间:公元前1600年,②建立者:汤。
③主要名臣:伊尹。
⑵盘庚迁都:①君主:盘庚。
②都城:殷。
所以商朝也称殷朝。
这篇初一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带来很大的帮助。
下载全文。
初一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试题答案及解析1.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A.逐鹿之战B.夏朝的建立C.禅让制的实施D.华夏族的形成【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夏朝有城堡和大型宫殿,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是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
故选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2.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A.禹传位给伯益B.舜传位给禹C.禹传位给启D.启打败有扈氏【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标志。
所谓世袭制指的是王位传子或者传给家族的兄弟。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故本题答案选C 。
【考点】冀人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的兴亡3.“暴君亡国,明君兴政”。
参照这一标准,下列四人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一位是A.商汤B.商纣王C.周文王D.周武王【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暴君亡国,明君兴政”的认识。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纣王是商朝的暴君,商汤、周文王、周武王都是有作为的君主。
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4.(判断题,正确的填写A,错误的填写B)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标志着禅让制的出现。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夏朝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相关内容。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周的更迭·“家天下”的夏朝·王位世袭制5.被后代称作殷的朝代是()A.夏B.商C.西周D.东周【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有关知识的识记。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难点:分封制【导入新课】“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家喻户晓,另外一个故事“姜太公钓鱼”,在中国也很有“人气”。
那么,“姜太公钓鱼”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年代?在那个时代,还有那些重要的事情在发生呢?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自主学习(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时间:①约公元前______年,商朝建立。
②商、周牧野大战发生在公元前_______年。
③公元前________年,西周灭亡。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各抒己见主题一:真知灼见、舍我其谁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谓大同。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意为“去”),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
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读一读上面的材料,议一议,从材料一所反映的时代过渡到材料二所反映的时代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谈谈你的看法。
【精讲点拨】:1.夏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形成阶段,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阶段。
2.奴隶和奴隶主的阶级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达标训练】一、基础巩固:1.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是在(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2.商朝建立于( )A.约公元前2070年B.约公元前2046年C.约公元前1600年D.约公元前771年3.西周的都城定在( )A.阳城B.镐京C.鹿台D.殷4.右图是把人当作坐骑的暴君,他是( )A.纣B.启C.幽王D.桀5.下列内容,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舜传位给禹B.禹传位给伯益C.禹传子,家天下D.汤战胜桀6.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目前我们的课本即采用了这一成果。
据此,请你推算一下,夏商周三代各自统治的时间为( )A.470年 554年 275年B.407年 550年 260年C.450年 554年 275年D.470年 550年 275年7.通过自学、讨论,按照下列表中提示,将知识归纳起来填在表中。
第二学习主题第1课“夏朝和商朝”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识:记住中华大地上国家产生的大概时间和标志,记住商朝后期的都城。
理解夏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了解商朝繁荣的主要表现。
2、能力:通过对夏、商历史特点的概括,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通过对禹、成汤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
过程与方法1、剪辑传说中夏朝嫦娥奔月的故事引入,引起生的兴趣。
2、浏览全文,教给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3、精讲课文内容,以学生的讨论、回答、自主、合作式学习贯穿全文,引导生归纳王朝的建立应掌握的基本要素。
4、制表:简单制一个夏、商朝大事年表。
5、师生共同总结,并完成活动与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国家形成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通过夏、商历史的学习,更多了解祖国悠久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学重点1、夏朝的建立2、商朝后期都城教学难点1、夏朝建立的标志2、国家的含义及形成原因教法与学法讲解法课堂讨论法提问法比较法分析归纳法学生课前准备收集夏桀、商纣暴政的故事收集《封神榜》的故事教学流程导入新课放映剪辑的嫦娥奔月的故事。
旁白:据说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时的著名人物,夏朝经历了多少年?夏朝后紧接着哪个朝代?下面将学到这些内容。
看影片、听师讲、读课题、步入学习状态新课教学:一、夏朝—我国的第一个王朝1、演示课件:奴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使学生对奴隶社会有整体的了解。
(生认真听,对奴隶社会有整体的了解。
)2、翻书引导生浏览全文,谈谈本课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生阅读教材,回忆老师教的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①夏朝建立的时间(让生写写,特别注意“约公元前2070年”的“约”和“前”不能省)。
②建立者(引导生分析禹身份的转变)③都城(中心区域)演示课件:《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让生对夏朝都城位置、殿堂的建筑有较直观的认识。
④夏朝建立的标志:(让生讨论什么是“国家”)⑤夏朝的历史地位⑥设问:现在,请同学们归纳每个朝代应掌握的基本要素?⑦设问:尧舜禹时代,实行禅让制,现在禹成了国王,他的王位由谁来继承?还是通过民主选举吗?那现在又实行什么制度呢?你能说说与禅让制的区别吗?⑧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它统治了400多年,由于最后一个王非常残暴导致了灭亡。
你能写出他的名字吗?讨论、整理知识要点并记住老师所归纳的要素、并能把知识延伸到以后的的学习中生讨论,并讲述启继位的故事,区别比较。
写出桀,并根据小说内容说出他的暴行。
你能说出他的暴行吗?(在生说到引酒作乐时,课件演示:夏朝的青铜器酒杯)⑨设问:这样的暴君,人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他?灭亡夏朝的战争叫什么战争?二、成汤灭夏——鸣条之战请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地图上找到鸣条结合地图,发挥自己的想象,精彩地再现鸣条之战,说给同学们听。
(注意要素:时间、地点、交战双方、过程、结果。
生爱憎分明地回答:“推翻他。
”生踊跃讲述,积极争取机会。
商朝的建立与迁都。
1、让学生根据朝代建立要素归纳:①、商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②商朝的重大事件——盘庚迁殷。
在地图册上找出迁都的时间、地方,并说说在今天的什么地方(河南安阳)写写、记记,并说明由于时间较早,所以名列古都之首。
生回忆、归纳,动手写,动口说1、商朝的盛衰师引导生看目录:商朝的盛衰分别指什么?(强盛、衰亡)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2、师生共同学习;师肯定生的回答并引导其完善答案。
盛①势力范围:让生用坐标将商朝的势力范围画在草稿本上。
使生确立商朝的势力范围大。
②经济:以提炼知识的方式让生在书中找出商朝经济比夏朝进步的表现。
(提示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进行比较、思考)同时结合图片演示课件:商朝的青铜冶铸、玉器制作等手工业在商朝时已形成了。
3 引导学生分析完后,教给学生归纳、比较的方法。
4 请说出商朝的暴君,你能说说关于他的故事吗?向学生介绍神话传说《封神榜》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生在师的引导下动手画。
生按老师要求积极开动脑筋,以小组为单位,以多种方式呈现答案。
生踊跃说。
四、小结新课介绍完了,请同学和老师一起看着板书复述一遍课文板书设计: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统治中心: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政治制度: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禹-启)灭亡:统治400多年,夏桀时灭亡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建立商朝 都城: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到殷 统治范围:东至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抵长江,北达辽河 灭亡:统治500多年,纣王时灭亡活动与探究1、 连线A 禹 a 夏朝的最后一个国君B 桀 b 将都城迁到殷C 汤 c 夏朝的第一个国君D 盘庚 d 商朝的建立者E 纣 e 商朝的最后一个国君2、我国从原始社会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说说你的想法。
西周的兴亡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讨论,让学生初步理解、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使学生首先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又认识到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压迫、剥削的残酷性。
其次,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
3、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夏朝 商朝 夏朝和商朝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重点和难点重点:西周的分封制难点:分封制同时也是本课的难点学情分析:通过组织学生对本课“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说说你的看法”。
“商汤灭夏和武王代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两题的讨论,指导学生将前课中尧、舜、禹禅让的传说、原始社会的终结,与本课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得出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进步的认识;指导学生总结出奢糜残暴是夏桀、商纣的共同之点,认识到人心所向是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出示目标三、检查复习1、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概括提炼并列举出本课的基本知识要点,明确本课要了解的主要知识。
本课的基础知识(供参考):夏朝建立及统治中心地区、夏桀的暴政、商朝的疆域、盘庚迁殷、暴君商纣、武王伐纣、分封制、西周灭亡。
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简略表述。
2、讲完夏朝建立后,教师说明,奴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春秋,使学生对奴隶社会有一个整体了解。
3、讲述夏桀暴政时,建议教师先指导学生看本目中《夏桀把人当作坐骑》图和阅读本目小字,引导学生讨论归纳。
4、讲述分封制时,采用提问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西周统治者怎样才能把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目的)对被分封的诸侯采用什么办法控制?(方法)分封制实行的结果如何?(作用)5、在本课小结时,将夏、商、西周三幅疆域图制成复合式投影片或计算机课件,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了解夏、商、西周疆域的不断扩展。
四、问题探究(一)动脑筋1.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说说你的想法。
明确:是社会的进步。
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但那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之上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生活质量很差,文化的发展也极为缓慢。
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明确:此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思考:首先,夏桀、商纣的极端残暴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和反抗。
其次,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结束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深得人心。
最后,商汤和周武王能够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部落,抓住时机一举取胜。
(二)练一练1.制表:简单做一个夏、商、西周大事年表,内容要包括重要年代、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三大项。
重要年代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约前2070年夏朝建立禹约前1600年汤灭夏,商朝建立商王汤约前1300年盘庚迁殷商王盘庚前1046年牧野之战,西周建立周武王(姬发)前771年西周灭亡周幽王2.你能在西周等级示意图上标出每一层人的身份吗?提示:自上而下分别为国王、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板书设计:时间:约公元前1046年-前1600年,武王-幽王建立:牧野之战,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目的: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 内容: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一些古帝王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
诸侯权利:统治和管理辖区的土地和人民诸侯义务:①拥戴周王;②定期朝见;③交纳贡品;④带兵随周王出征重要封国:鲁、齐、燕、晋、宋等西周结束: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 分封制西周的兴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