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夏朝和商朝
- 格式:ppt
- 大小:8.46 MB
- 文档页数:58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知识清单知识点1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夏朝建立(1)时间及人物:约公元前 2070 年,大禹凭借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治水功绩,建立了夏王朝。
(2)地位: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历史从原始社会迈入了阶级社会的新阶段。
2.“家天下”的形成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禹的儿子启打破了传统的举贤禅让做法,直接继承了禹的王位,从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对后世王朝的传承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3.夏朝的统治(1)国家机器的初步建立:夏朝建立了军队,用于维护统治和对外征战;制定刑法,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维护社会秩序;设置监狱,作为惩罚罪犯的场所。
此外,夏朝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统治中心区域:夏朝的中心区域主要在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为夏朝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重要考古发现——二里头遗址:考古学家在洛阳附近发掘出了年代相当于夏朝王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该遗址规模宏大,包含了大型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为王室服务的手工业作坊,还有贵族和平民的生活区、墓葬群等。
出土的文物十分丰富,有用于祭祀等礼仪的精美玉器和乐器,如造型独特的玉琮、悠扬悦耳的编钟等;有青铜酒器,展示了夏朝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还有镶嵌绿松石的龙形器,其工艺精湛,堪称艺术珍品。
这些大多为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反映了夏朝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发展水平,为研究夏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4)夏王桀的暴政与夏朝的衰落:夏朝前后经历了 400 多年,到统治后期,各种矛盾开始激化,国势走向衰弱。
末代君主夏桀穷奢极欲,残暴无道,他大兴土木,建造豪华宫殿,纵情享乐;对百姓横征暴敛,致使民不聊生,人民怨声载道。
夏朝统治陷入全面危机,最终在民众的反抗浪潮中走向灭亡。
第4课夏朝和商朝一、学习导引1.夏朝——我国的第一个王朝(1)建立:约年,建立夏朝,主要统治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2)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禹死后,继承了最高统治者的位置。
从此,制代替了禅让制。
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启杀死了反对他的,打败了有扈氏,并把有扈氏的人变为放养牲畜的奴隶。
(3)灭亡:夏朝的统治有400多年。
夏朝的最后一位王是。
2.商朝(1)建立:约年,商的首领联合一些部落,发动推翻夏朝统治的战争。
双方大战于,夏桀战败,夏朝灭亡。
成汤建立起新的王朝——。
(2)迁都:商朝前期,曾经几次迁都。
约年,商王把都城迁到。
从此,商的都城稳定下来。
(3)商的鼎盛:疆域:商的势力范围东至,西到,南抵,北达辽河一带。
经济:农业生产的规模已相当大,在殷墟的一处窖穴中曾发现400多把使用过的石镰刀。
种植的粮食作物有、、稻、麦等。
畜牧业发达,饲养马、牛、羊、猪、犬、鸡等家畜家禽。
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和等手工业已很发达。
商业也发展到一定水平,交易时以海贝、骨贝、玉贝和铜贝等作。
(4)商朝的统治长达500多年,最后一个王是。
他的残暴统治使商朝加速走向灭亡。
二、夯实基础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 )A.黄帝 B.禹 C.启 D.伯益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它建立于 ( )A.约公元前2070年 B.约公元前1600年C.约公元前1300年 D.约公元前1046年3.按原始社会末期的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禹的后继者应该是 ( )A.尧 B.舜 C.启 D.伯益4.下列事件中,由“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标志事件是 ( )A.禹建立夏朝B.部落首领推举伯益作禹的后继者C.启继承了最高统治者的位置D.启杀死了伯益,打败了有扈氏5.启登上王位的方式是 ( )A.通过“禅让制”,大家选他做首领 B.通过激烈的部落战争,战胜其他部落C.凭借家庭特殊地位,自己继承父位 D.治水建立功业,受到人民爱戴6.夏朝统治中心在今天的 ( )A.河北北部 B.山东南部C.陕西东部 D.河南西部、山西南部7.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先后消灭的对手有①禹②伯益③有扈氏④桀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灭亡,我们愿意与你同归于尽!”这句话中的“太阳”指的是自比为太阳的夏朝最后的暴君,他是 ( ) A.桀 B.纣 C.周厉王 D.周幽王9.约公元前1600年,商的首领联合一些部落灭了夏朝,建立了商朝。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素养导学时空观念:了解夏、商、西周三个朝代更替的基本史实,初步梳理历史发展线索。
历史解释:通过《周初分封诸侯国示意图》等,掌握分封制实行的目的、内容及作用。
家国情怀:分析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认识民心向背对王朝统治的影响。
知识构建一、夏朝的兴亡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定都阳城,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2.“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各指的是什么制度?制度的更迭与哪一事件相关?夏朝还采取了哪些统治措施?①制度:禅让制、世袭制。
②事件:启继承禹的位置。
③统治措施: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思维导引】夏朝的建立者是禹,世袭制的开启者是启。
【史料研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左传·昭公六年》(意思是夏朝政局动荡,于是禹制定刑法来维持统治)二、商朝的兴亡完善表格相关内容。
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定都亳迁都多次迁都,商王盘庚迁到殷后,保持相对的稳定灭亡商纣王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施用酷刑;公元前1046年,在牧野大战中,为周武王所灭三、西周的兴亡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2.右侧材料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指出该制度的对象、目的及作用。
(1)制度:分封制。
(2)对象:宗亲和功臣等。
(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3)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4)内容:【时空观念】“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史料研习】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原文大意:将同姓子弟亲戚分封为地方诸侯,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5)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思维导引】分封制的弊端:周天子分封宗亲、功臣等为诸侯,形成了众多的诸侯国,由于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3.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
《夏商周的更替》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替过程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1. 了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概况,包括其建立、发展和灭亡的背景。
2. 掌握三个朝代的主要历史事件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从历史事件中提炼出社会发展的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夏、商、周三朝的更替过程及其历史背景,尤其是它们对中国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贡献。
教学难点则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历史发展的连续性。
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将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课堂讲解、图片展示、视频资料等,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历史发展过程,同时辅以思考题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需做好以下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课件,包括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文化成就等。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以辅助课堂教学。
3. 设计教学互动环节,如提问、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
4. 课前预习布置相关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课堂开始之初,教师首先会以一段引人入胜的导言开启本课的学习。
导言中,教师将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关于夏、商、周三个朝代的短视频,使学生对三个朝代的历史背景有所感知。
之后,教师会以讲述者的身份简要介绍这三个朝代的重要性和学习本课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知识呈现1. 夏朝概述在知识呈现环节,教师将详细介绍夏朝的建立、发展和灭亡。
通过结合教材和图片资料,介绍夏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尤其重点介绍夏朝的重要历史事件,如大禹治水等,以此让学生了解夏朝的兴衰过程。
2. 商朝的崛起在商朝部分,教师将介绍商朝的建立背景、商人的发展以及商朝的文化特色。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一、课题名称《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二、课程课时1课时三、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主要阐述了夏、商、西周三个王朝的建立、发展、鼎盛与衰亡的过程。
通过对这三个王朝的介绍,呈现了早期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概况,包括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国家机构的建立、青铜文明的发展以及分封制等重要内容。
四、核心素养目标1.唯物史观: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如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转变。
2.时空观念:明确夏、商、西周在历史长河中的先后顺序以及其所处的大致时间范围。
3.史料实证:通过分析历史文献、考古发现等资料,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事实。
4.历史解释:能够解释世袭制、分封制等重要制度的内涵和意义。
5.家国情怀:从古代王朝的兴衰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强对国家发展的关注。
五、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夏、商、西周的建立与灭亡过程。
分封制的内容和影响。
2.教学难点理解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历史意义。
深入分析分封制对西周统治的作用以及其弊端。
六、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1.课的类型:新授课。
2.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史料分析法、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教学环节:展示大禹治水和启继位的图片。
教师活动:“同学们,我们先来看这两张图片,一张是大禹治水,一张是启继位。
大禹治水大家都比较熟悉,而启的继位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思考两者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对早期国家形成的兴趣。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对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产生好奇,顺利进入学习状态。
2.夏朝的建立与灭亡(15分钟)教学环节:结合课本内容讲解夏朝的建立和世袭制。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看到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治水有功,威望大增,他死后,启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那世袭制有什么特点呢?”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世袭制就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