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优化卷高考化学复习 考点17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896.51 KB
- 文档页数:12
高考化学推断题综合题专练∶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及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W、X、Y、Z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X两种元索可组成W2x和W2X2两种常见的无色液体化合物, Y2X2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Z的原子序数是X的原子序数的两倍。
请回答下列问题:(1)Z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
(2)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3)写出Y2X2中所含化学键有:___________。
(4)写出Y2X2和W2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5)W2和X2是组成某种燃料电池的两种常见物质,如图所示,通人X2的电极是___(填“正极”或“负极”),写出通人W2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答案】硫离子键和共价键 2Na2O2 + 2H2O=4NaOH + O2↑正H2-2e-=2H+【解析】【分析】W、X两种元素可组成W2X和W2X2两种常见的无色液体化合物,故W为H元素;X为O 元素;Y2X2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故Y为Na元素;Z的原子序数是X的原子序数的两倍,故Z为S元素,据此进行分析。
【详解】W、X两种元素可组成W2X和W2X2两种常见的无色液体化合物,故W为H元素;X为O 元素;Y2X2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故Y为Na元素;Z的原子序数是X的原子序数的两倍,故Z为S元素;(1) Z元素的名称是S元素;(2)W、X、Y三种元素分别为H、O、Na,形成的化合物是NaOH,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3) Y2X2为Na2O2,是离子化合物,所含化学键有离子键和共价键;(4) Y2X2为Na2O2,W2X为H2O,两者反应生成NaOH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H2O=4NaOH + O2↑;(5) X2为O2,氢氧燃料电池,负极通氢气,正极通氧气,发生还原反应,故通入O2的电极是正极;W2为H2,通H2的极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电极反应方程式为H2-2e-=2H+。
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优化训练(附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各装置中,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烧杯中所盛液体都是稀硫酸)( )2、白磷与氧气可发生反应:P 4+5O 2===P 4O 10。
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 —P :a kJ·mol -1、P —O :b kJ·mol -1、P =====O :c kJ·mol -1、OO :d kJ·mol-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1 mol 白磷反应放出的热量,其中正确的是( )A .(6a +5d -4c -12b) kJB .(4c +12b -6a -5d) kJC .(4c +12b -4a -5d) kJD .(4a +5d -4c -12b) kJ3、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制作的番茄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由铜电极通过导线流向锌电极B .该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C .锌电极发生氧化反应D .电流由锌电极通过导线流向铜电极4、镁燃料电池具有比能量高、使用安全方便、原材料来源丰富、成本低、燃料易于贮运等特点。
研究的燃料电池可分为镁—空气燃料电池、镁—海水燃料电池、镁—过氧化氢燃料电池、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
如图为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的总反应式为Mg+ClO-+H2O===Mg(OH)2↓+Cl-B.镁电池中镁均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镁—过氧化氢燃料电池,酸性电解质中正极反应为:H2O2+2H++2e-===2H2O D.放电过程中OH-移向正极5、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上困扰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下列能量转化不正确的是()A.电炉取暖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B.酒精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热能C.太阳能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手机充电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6、在2L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经一段时间后NH3的物质的量增加了2.4 mol,这段时间内用氢气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mol /(L·s),则这段时间为()A. 6 sB. 4 sC. 3 sD. 2 s7、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A.v(W)=3v(Z) B.2v(X)=3v(Z)C.2v(X)=v(Y) D.3v(W)=2v(X)8、将过量的两份锌粉a、b 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两份稀硫酸中,同时向a 中加少量CuSO4溶液,如图中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9、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燃烧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依次为:CH 4+2O 2=====点燃CO 2+2H 2O ,C 3H 8+5O 2=====点燃3CO 2+4H 2O ,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今改用液化石油气,应采用的正确措施是( ) A .减少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入量 B .增大空气进入量,减少石油气进入量 C .减少空气进入量,减少石油气进入量 D .增大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入量10、如图所示的装置中,M 为活动性顺序位于氢之前的金属,N 为石墨棒。
高考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题含答案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A、B、C、D、 E、F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反应①是置换反应,B、C、F都是气态单质,且B为黄绿色:反应③中有水生成,反应②需要放电才能发生,A是—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A和D相遇有白烟生成。
(1)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中每生成1 molC,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与D的水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其生成物的水溶液呈性___________(填“酸”“碱”或“中’’),该水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关系,用粒子浓度符号填写:①c(H+)+_________=c(OH-)+_____________;②c(H+)=c(OH-)+_____________。
(4)元素X与组成B的元素同周期,X的单质既可与酸反应也可与碱反应且都生成H2,则①X的单质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X、空气、海水可以组成新型海水标志灯的电池。
该种灯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靠空气中的氧气使X不断氧化而源源不断产生电流。
则该新型电池的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NH3+5O24NO+6H2O 3.612×1024酸 c(NH4+) c(Cl-) c(NH3·H2O) 2Al +2OH-+2H2O=2AlO2-+3H2↑ O2+2H2O+4e-=4OH- 4Al+3O2+6H2O=4Al(OH)3【解析】【分析】B、C、F都是气态单质,且B为黄绿色,因此B是氯气。
专题6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点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及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及反应热计算解读1.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的概念2.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计算考情分析“反应热”是近几年课标卷的必考内容,常出现在非选择题的某个设问中,与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工艺流程相结合进行考查。
考查形式基本稳定,分值一般占2~4分;从考查的内容来看,均与盖斯定律有关备考指导在备考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复习: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及有限制条件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计算【真题探秘】基础篇固本夯基【基础集训】考点一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及热化学方程式1.(2020届湖南雅礼中学月考三,1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B.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ΔH=-38.6 kJ·mol-1C.同温同压下,反应H2+Cl2 2HCl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分别发生反应,两者的反应热相同D.已知中和反应反应热为57.3 kJ·mol-1,则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aq)+S O42-(aq)+Ba2+(aq)+2OH-(aq) BaSO4(s)+2H2O(l) ΔH=-57.3 kJ·mol-1答案 C2.(2019河南焦作定位考试,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C(石墨,s) 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已知H+(aq)+OH-(aq) H2O(l) ΔH=-57.3 kJ·mol-1,则稀硫酸溶液和稀Ba(OH)2溶液反应的反应热ΔH=-114.6 kJ·mol-1C.常温下,反应C(s)+CO2(g) 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D.已知H2(g)+Cl2(g) 2HCl(g) ΔH1=-a kJ·mol-1,H2(g)+Cl2(g) 2HCl(l) ΔH2=-b kJ·mol-1,则a<b答案 D3.(2019四川成都摸底,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电池使用时,能量只存在由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B.已知P4(白磷,s) 4P(红磷,s) ΔH=-18.4 kJ·mol-1,故白磷比红磷稳定C.H2在Cl2中燃烧:H2(g)+Cl2(g) 2HCl(g) ΔH=-184.6 kJ·mol-1,则H2的燃烧热ΔH=-184.6 kJ·mol-1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其他不变,用醋酸代替盐酸测得的反应热ΔH偏大答案 D4.(2018北京朝阳二模,9)中国学者在水煤气变换[CO(g)+H2O(g)CO2(g)+H2(g) ΔH]中突破了低温下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不能兼得的难题,该过程是基于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实现的。
课时规范练17 化学能与热能基础巩固1.已知2H2(g)+CO(g)CH3OH(g)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加热就可发生B.相同条件下,2 mol H2(g)的能量或1 mol CO(g)的能量一定高于1 mol CH3OH(g)的能量C.相同条件下,反应物2 mol H2(g)和1 mol CO(g)的总能量一定高于生成物1 mol CH3OH(g)的总能量D.达到平衡时,CO的浓度与CH3OH的浓度一定相等2.(2020福建莆田模拟)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改变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热效应等于ΔHC.反应过程a一定有催化剂参与D.b中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E23.“钙基固硫”是将煤中的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脱硫,而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又会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导致脱硫效率降低。
某温度下,反应Ⅰ的速率(v1)大于反应Ⅱ的速率(v2),则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反应Ⅰ:CaSO4(s)+CO(g)CaO(s)+SO2(g)+CO2(g) ΔH1=+218.4 kJ·mol-1反应Ⅱ:CaSO4(s)+4CO(g)CaS(s)+4CO2(g)ΔH2=-175.6 kJ·mol-14.(2020河北邯郸教学质量检测)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利用乙烯和水蒸气反应制备乙醇。
化学原理为CH2CH2(g)+H2O(g)CH3CH2OH(g) ΔH。
已知几种共价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H C C H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上述合成乙醇的反应是加成反应B.相同时间段内,反应中用三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相等C.碳碳双键的键能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D.上述反应式中,ΔH=-96 kJ·mol-15.(2020河南开封模拟)已知室温下,将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将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则下列能量转化关系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ΔH1>0B.ΔH2>ΔH3C.ΔH3>ΔH1D.ΔH2=ΔH1+ΔH36.(双选)(2020广西桂林质检)氢卤酸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HF气体溶于水放热,则HF的ΔH1>0B.相同条件下,HCl的ΔH2比HBr的小C.相同条件下,HCl的ΔH3+ΔH4比HI的大D.一定条件下,气态原子生成1 mol H—X放出a kJ的能量,则该条件下ΔH2=+a kJ·mol-17.(2020四川成都模拟)(1)已知C(s,石墨)C(s,金刚石) ΔH>0,则稳定性:金刚石(填“>”或“<”)石墨。
第17讲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一、选择题1.(2018·江苏卷)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 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 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C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 .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 )A .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B .铝粉与氧化铁反应C .乙炔的燃烧D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3.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 某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
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估计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化学反应的ΔH 等于反应中断裂424H 为( )A .-1940 kJ·mol -1B .1940 kJ·mol -1C .-485 kJ·mol -1D .485 kJ·mol -14.已知在25℃,101 kPa 下,1 g 辛烷C 8H 18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 kJ 热量。
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 8H 18(l)+252O 2(g)===8CO 2(g)+9H 2O(g) ΔH =-48.40 kJ/mol B .C 8H 18(l)+252O 2(g)===8CO 2(g)+9H 2O(l) ΔH =-5518 kJ/mol C .C 8H 18(l)+252O 2(g)===8CO 2(g)+9H 2O(l) ΔH =+5518 kJ/mol D .2C 8H 18(l)+25O 2(g)===16CO 2(g)+18H 2O(l) ΔH =+11036 kJ/mol5.(2018·大纲全国卷)反应A +B→C(ΔH <0)分两步进行①A+B→X(ΔH >0),②X→C(ΔH <0)。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A BC D6.化学反应N 2+3H 2===2NH 3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 .N 2(g)+3H 2(g)===2NH 3(l) ΔH =2(a -b -c) kJ·mol -1B .N 2(g)+3H 2(g)===2NH 3(g) ΔH =2(b -a) kJ·mol -1C.12N 2(g)+32H 2(g)===NH 3(l) ΔH =(b +c -a) kJ·mol -1 D.12N 2(g)+32H 2(g)===NH 3(g) ΔH =(a +b) kJ·mol -1 7.在密闭容器中充入 4 mol SO 2和 3 mol O 2,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2SO 2(g)+O 23(g) ΔH =-a kJ/mol ,反应中测得SO 2的转化率为90%,则在此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A .1.8a kJB .2a kJC .a kJD .0.9a kJ二、非选择题8.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考点17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2015·江苏化学,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C 2H 6O 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相同B .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按a 、b 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 比途径b 放出更多热能 途径a :C ――→H 2O 高温CO +H 2――→O 2燃烧CO 2+H 2O 途径b :C ――→O 2燃烧CO 2C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D .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直接将水转变为汽油2.(2015·北京理综,9)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 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 与O 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 和O 生成CO 2是吸热反应B .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C 和O C .CO 和O 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 2D .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 与O 2反应的过程3.(1)[2015·课标全国Ⅰ,28(3)]已知反应2HI(g)===H 2(g)+I 2(g)的ΔH =+11 kJ·mol -1,1 mol H 2(g)、1 mol I 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 kJ 、151 kJ 的能量,则1 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kJ 。
(2)[2015·海南化学,16(3)]由N 2O 和NO 反应生成N 2和NO 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若生成1 mol N 2,其ΔH =________kJ·mol -1。
(3)(2015·浙江理综,28)已知: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计算上述反应的ΔH =________ kJ·mol -1。
(4)[2015·安徽理综,27(4)]NaBH 4(s)与水(l)反应生成NaBO 2(s)和氢气(g),在25 ℃、101 kPa 下,已知每消耗3.8克NaBH 4(s)放热21.6 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7讲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一、选择题 1.(2012·江苏卷)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 ) A.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 B.铝粉与氧化铁反应 C.乙炔的燃烧 D.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3.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
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估计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化学反应的Δ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
下表是一些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C—HC—FH—FF—F键能/(kJ·mol-1)414489565155根据键能数据估算下列反应CH4(g)+4F2(g)===CF4(g)+4HF(g)的反应热ΔH为( ) A.-1940 kJ·mol-1 B.1940 kJ·mol-1 C.-485 kJ·mol-1 D.485 kJ·mol-1 4.已知在25℃,101 kPa下,1 g辛烷C8H18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 kJ热量。
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8H18(l)+O2(g)===8CO2(g)+9H2O(g) ΔH=-48.40 kJ/mol B.C8H18(l)+O2(g)===8CO2(g)+9H2O(l) ΔH=-5518 kJ/mol C.C8H18(l)+O2(g)===8CO2(g)+9H2O(l) ΔH=+5518 kJ/mol D.2C8H18(l)+25O2(g)===16CO2(g)+18H2O(l) ΔH=+11036 kJ/mol 5.(2012·大纲全国卷)反应A+B→C(ΔH<0)分两步进行①A+B→X(ΔH>0),②X→C(ΔH<0)。
我们的目标:准确规范速度化学一轮复习作业姓名学号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装置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 B C D燃气灶硅太阳能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风力发电机2.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示意如图所示。
若E1>E2,则下列符合该示意图的是A.H+H→H2B.I2→I+IC.CaO+H2O→Ca(OH)2D.Ba(OH)2+H2SO4→BaSO4↓+2H2O3.联氨(N2H4)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2O2(g)+N2(g)=N2O4(l) ΔH1②N2(g)+2H2(g)=N2H4(l) ΔH2③O2(g)+2H2(g)=2H2O(g) ΔH3④2 N2H4(l)+N2O4(l)=3N2(g)+4H2O(g) ΔH4=﹣1048.9 kJ·mol-1A.O2(g)+2H2(g)=2H2O(l) ΔH5,ΔH5>ΔH3B.ΔH4﹦2ΔH3﹣2ΔH2﹣ΔH1 C.1 mol O2(g) 和2 mol H2(g)具有的总能量高于2 mol H2O(g)D.联氨和N2O4作火箭推进剂的原因之一是反应放出大量的热4.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CH4+CO2→CH3COOH过程中,只有C-H键发生断裂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催化剂加快了该反应的速率5.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的是选项A B C D反应装置实验现象试管中生石灰和水混合后,A处红色水柱下降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饱和石灰水变浑浊6.(2013·海南化学·5)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 △H12 H2(g)+ O2(g)= 2H2O(g) △H2 C(s)+ O2(g)=CO2(g) △H3则反应4C3H5(ONO2)3(l)= 12CO2(g)+10H2O(g) + O2(g) +6N2(g)的△H为A.12△H3+5△H2-2△H1B.2△H1-5△H2-12△H3C.12△H3-5△H2-2△H1D.△H1-5△H2-12△H37、今有如下四个热化学方程式:H2(g) + 1/2O2(g) == H2O(g) ;△H1H2(g) + 1/2O2(g) == H2O(l) ;△H2 2H2(g) +O2(g) == 2H2O(g) ;△H3H2O(l) == H2O(g);△H4 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H4 = △H1-△H2B.△H1 △H2 △H3 △H4均为负值C.△H1= △H2D.2△H1 = △H38.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且有些可以再生。
高考化学专题小练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22·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高三开学考试)锌-空气电池是一种适宜用作城市电动车的动力电源。
锌-空气电池原理如图,放电时Zn 转化为Zn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电池充电时应将Zn 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B .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2Zn+2OH +2e =ZnO+H OC .该电池放电时溶液中的K +向石墨电极移动D .充电时,每生成25.6L O 转移的电子数为236.02102.(2022·湖南·长郡中学高三阶段练习)科学家基于Cl 2易溶于CCl 4的性质,发展了一种无需离子交换膜的新型氯流电池,可作储能设备(如图)。
充电时电极a 的反应为:NaTiO 2(PO 4)3+2Na ++2e -=Na 3Ti 2(PO 4)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充电时,电极b 是阴极B .放电时,NaCl 溶液的pH 减小C .充电时,每生成1molCl 2,电极a 质量理论上增加64gD .放电时,NaCl 溶液的浓度增大3.(2022·北京·高三开学考试)利用电激发方法产生的OH -和HO•(羟基自由基)可处理废水中的CN -,其可能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O•具有氧化性,将CN-去除B.过程中的O2来自于H2O2的分解C.OH-和HO•的核外电子总数不相等D.电极上发生的总反应是O2+2H2O+3e-=3OH-+HO•4.(湖北九师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如图所示是一种可实现氢气循环利用的新型电池的放电工作原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M电极的电势低于N电极B.充电过程中Na+由右池通过交换膜向左池移动C.放电时,N极电极反应式为H2+2OH――2e-=2H2OD.若用铅蓄电池作为电源充电M电极连接铅蓄电池的铅电极5.(2022·北京·高三开学考试)从NaHPbO2溶液中回收Pb的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 .煤B .石油C .核能D .乙醇【答案】D【解析】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核能是一种新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D 。
2.据报道,某国一集团拟在太空建造巨大的集光装置,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水制氢:2H 2O=====激光2H 2↑+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B .氢气是一次能源C .使用氢气作燃料将会增加温室效应D .在这一反应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答案】D【解析】水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H 2是二次能源;H 2是清洁能源,不会增加温室效应。
3.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金属钠与水反应B .化石燃料的燃烧C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D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答案】C【解析】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A 错误;所有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故B 错误;属于吸热反应,故C 正确;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D 错误。
故选C 。
4.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 .太阳能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镁条与盐酸反应过程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C .火力发电涉及多种能量之间的转化D .化学反应中,断裂化学键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释放能量【答案】A【解析】A 项,太阳能电池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故A 错误;B 项,镁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B 正确;C 项,火力发电涉及多种能量之间的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C 正确;D 项,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放出能量,故D 正确;故选A 。
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镁条与盐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B.断裂化学键释放能量,形成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C.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伴随着能量变化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时向环境释放能量【答案】B【解析】A项,镁条与盐酸的反应是金属与酸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A正确;B项,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需要放出能量,B不正确;C项,化学反应既有新物质生成也必定伴随着能量变化,C正确;D项,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过程放出能量,即向环境释放能量,D正确;故选B。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练习人教版应用·习题精练1.有专家提出,如果对燃料燃烧产物如CO2、H2O、N2等利用太阳能使它们重新组合,使之变成CH4、CH3OH、NH3等的构思(如图1-1)能够实现,那么不仅可以消除对大气的污染,还可以节约燃料,缓解能源危机,在此过程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 )A.化学能B.生物能C.热能D.电能图1-1解析:CO2、H2O、N2转化为燃料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燃料燃烧时又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答案:C2.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航天飞船是用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2NH4ClO4△N2↑+4H2O+Cl2↑+2O2↑;ΔH<0。
下列对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高氯酸铵的水溶液呈酸性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放热反应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解析:高氯酸为强酸,故高氯酸铵为强酸弱碱盐,4NH 水解呈酸性;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大。
答案:C3.(2010全国理综Ⅰ,13)已知充分燃烧a g乙炔气体时生成1 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C2H2(g)+5O2(g)====4CO2(g)+2H2O(l);ΔH=-4b kJ·mol-1B.C2H2(g)+25O2(g)====2CO2(g)+H2O(l);ΔH=2b kJ·mol-1C.2C2H2(g)+5O2(g)====4CO2(g)+2H2O(l);ΔH=-2b kJ·mol-1D.2C2H2(g)+5O2(g)===4CO2(g)+2H2O(l);ΔH=b kJ·mol-1解析:放热反应中ΔH<0,所以B、D错误。
高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训练∶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及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与Y位于不同周期,X与W 位于同一主族;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比N(Y):N(Q)=3:4;Z的原子序数等于Y、W、Q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请回答下列问题:(1)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QX4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2)一种名为“PowerTrekk”的新型充电器是以化合物W2Q和X2Z为原料设计的,这两种化合物相遇会反应生成W2QZ3和气体X2,利用气体X2组成原电池提供能量。
①写出W2Q和X2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②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向两极分别通入气体X2和Z2可形成原电池,其中通入气体X2的一极是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③若外电路有3mol电子转移,则理论上需要W2Q的质量为_________。
Na Si+3H O=Na SiO+3H↑负极【答案】第二周期第ⅢA族2223237g【解析】【分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比N(Y):N(Q)=3:4,因为都为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8,所以Y的最外层为3个电子,Q的最外层为4个电子,则Y为硼元素,Q为硅元素,则X为氢元素,W与氢同主族,为钠元素,Z的原子序数等于Y、W、Q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氧元素。
即元素分别为氢、硼、氧、钠、硅。
【详解】(1)根据分析,Y为硼元素,位置为第二周期第ⅢA族;QX4为四氢化硅,电子式为;Na Si+3H O=Na SiO+3H↑;(2)①根据元素分析,该反应方程式为22232②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向两极分别通入气体氢气和氧气可形成原电池,其中通入气体氢气的一极是负极,失去电子;③外电路有3mol电子转移时,需要消耗1.5mol氢气,则根据方程式分析,需要0.5mol硅化钠,质量为37g。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答案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A 、B 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乙为元素R 组成的单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如图三个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个.()2若元素R 与氧同主族,下列事实能说明R 与氧的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有______.A .还原性:22H R H O >B .酸性:22H R H O >C .稳定性:22H R H O < C .沸点:22H R H O <()3若化合物B 常温下为气体,其水溶液呈碱性(答题必须用具体物质表示). ①化合物B 的电子式为______;其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化合物B 可与2O 组成燃料电池(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其反应产物与反应Ⅲ相同.写出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③当1mol 的化合物B 分别参与反应Ⅱ、Ⅲ时,热效应为1H V 和2H V ,则反应Ⅰ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注:反应条件相同、所有物质均为气体).【答案】3 A 、C 32NH H 0+4NH OH +-+3222NH 6e 6OH N 6H O ---+=+ ()()()()2212N g O g 2NO g H 0.8H H +==-V V V【解析】【分析】()1A 、B 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乙为元素R 组成的单质,反应Ⅰ、Ⅱ为有氧气参加的反应,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Ⅲ由化合物A 、B 反应生成单质,也应为氧化还原反应;()2元素R 与氧同主族,则R 为硫元素,硫的非金属性弱于氧,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 ()3若化合物B 常温下为气体,其水溶液呈碱性,则B 为3NH ,根据转化关系可知,A 为NO ,乙为2N ,据此答题。
【详解】()1A 、B 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乙为元素R 组成的单质,反应Ⅰ、Ⅱ为有氧气参加的反应,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Ⅲ由化合物A 、B 反应生成单质,也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Ⅰ、Ⅱ、Ⅲ,共3个; ()2元素R 与氧同主族,则R 为硫元素,硫的非金属性弱于氧,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能说明S 与氧的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有,还原性:22H R H O >、稳定性:22H R H O <,故答案为:A 、C ;()3若化合物B 常温下为气体,其水溶液呈碱性,则B 为3NH ,根据转化关系可知,A 为NO ,乙为2N ;①化合物B 的电子式为;其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一水合氨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32NH H 0+4NH OH +-+;②化合物3NH 与2O 组成燃料电池(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电池负极为氨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氮气和水,电极反应式为3222NH 6e 6OH N 6H O ---+=+;③当1mol 的化合物B 分别参与反应Ⅱ、Ⅲ时,热效应为1H V 和2H V ,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反应(Ⅰ-Ⅱ4)5⨯可得反应Ⅰ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212N g O g 2NO g H 0.8H H +==-V V V 。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学生用书单独成册](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有能量变化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B.吸热反应只能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C.放热反应可能需要加热才能进行D.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其化学能将全部转化为热能解析:选C。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能量变化,但是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变化,A 不正确;反应是不是需要加热与反应吸热还是放热没有直接关系,B不正确,C正确;可燃物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D不正确。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 )A.C2H5OH(l)+3O2(g)===2CO2(g)+3H2O(g)ΔH=-1 367.0 kJ/mol(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3 kJ/mol(中和热)C.S(s)+O2(g)===SO2(g)ΔH=-296.8 kJ/mol(反应热)D.2NO2===O2+2NO ΔH=+116.2 kJ/mol(反应热)解析:选C。
A项,表示燃烧热时,应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则水的状态应为液态;B项,酸碱中和为放热反应,ΔH值为负值;D项,各物质未注明聚集状态。
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纯铜,阳极反应式为Cu-2e-===Cu2+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解析:选B。
选项A,Cl-在阳极失去电子产生Cl2,正确。
选项B,电池的负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错误。
选项C,粗铜精炼时,纯铜应该连接电源的负极,阳极反应式为Cu-2e-===Cu2+,正确。
考点17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2015·江苏化学,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C 2H 6O 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相同B .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按a 、b 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 比途径b 放出更多热能 途径a :C ――→H 2O 高温CO +H 2――→O 2燃烧CO 2+H 2O 途径b :C ――→O 2燃烧CO 2 C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 D .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直接将水转变为汽油2.(2015·北京理综,9)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 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 与O 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 和O 生成CO 2是吸热反应B .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C 和O C .CO 和O 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 2D .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 与O 2反应的过程3.(1)[2015·课标全国Ⅰ,28(3)]已知反应2HI(g)===H 2(g)+I 2(g)的ΔH =+11kJ·mol -1,1 mol H 2(g)、1 mol I 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 kJ 、151 kJ 的能量,则1 mol 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kJ 。
(2)[2015·海南化学,16(3)]由N 2O 和NO 反应生成N 2和NO 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若生成1 mol N 2,其ΔH =________kJ·mol -1。
(3)(2015·浙江理综,28)已知: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化学键 C —H C —C C===C H —H 键能/kJ·mol -1412348612436计算上述反应的ΔH =________ kJ·mol -1。
(4)[2015·安徽理综,27(4)]NaBH 4(s)与水(l)反应生成NaBO 2(s)和氢气(g),在25 ℃、101 kPa 下,已知每消耗 3.8克NaBH 4(s)放热21.6 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14·海南化学,4)标准状态下,气态分子断开1 mol 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
已知H —H 、H —O 和O===O 键的键焓ΔH 分别为436 kJ·mol -1、463 kJ·mol -1和495 kJ·mol -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H 2O(g)===H 2(g)+12O 2(g) ΔH =-485 kJ·mol -1B .H 2O(g)===H 2(g)+12O 2(g) ΔH =+485 kJ·mol -1C .2H 2(g)+O 2(g)===2H 2O(g) ΔH =+485 kJ·mol -1D .2H 2(g)+O 2(g)===2H 2O(g) ΔH =-485 kJ·mol -12.[2014·浙江理综,29(3)]假设某温度下,反应Ⅰ[CaSO 4(s)+CO(g)CaO(s)+SO 2(g)+CO 2(g) ΔH 1=218.4 kJ·mol -1]的速率(v 1)大于反应Ⅱ[CaSO 4(s)+4CO(g)CaS(s)+4CO 2(g) ΔH 2=-175.6 kJ·mol -1]的速率(v 2),则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3.(2014·海南化学,8)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 .反应过程a 有催化剂参与B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效应等于ΔHC .改变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D .有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 1+E 24.(2013·北京理综,6)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BCD硅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能集热器燃气灶5.(2013·福建理综,11)某科学家利用二氧化铈(CeO 2)在太阳能作用下将H 2O 、CO 2转变为H 2、CO 。
其过程如下:m CeO 2――→太阳能①(m -x )CeO 2·x Ce +x O 2 (m -x )CeO 2·x Ce +x H 2O +x CO 2――→900 ℃②m CeO 2+x H 2+x C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中CeO 2没有消耗B .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C .右图中ΔH 1=ΔH 2+ΔH 3D .以CO 和O 2构成的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O +4OH --2e -===CO 2-3+2H 2O6.(2013·重庆理综,6)已知:P 4(g)+6Cl 2(g)===4PCl 3(g) ΔH =a kJ ·mol -1,P 4(g)+10Cl 2(g)===4PCl 5(g) ΔH =b kJ ·mol -1,P 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 5中P —Cl 键的键能为c kJ ·mol -1,PCl 3中P —Cl 键的键能为1.2c kJ ·mol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P —P 键的键能大于P —Cl 键的键能B .可求Cl 2(g)+PCl 3(g)===PCl 5(s)的反应热ΔHC .Cl —Cl 键的键能为(b -a +5.6c )/4 kJ·mol -1D .P —P 键的键能为(5a -3b +12c )/8 kJ·mol -17.(2013·上海化学,9)将盛有NH 4HCO 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
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
由此可见( )A.NH4HCO3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该反应中,热能转化为产物内部的能量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HCl===NH4Cl+CO2+H2O-Q8.[2014·北京理综,26(3)①]降低温度,将NO2(g)转化为N2O4(l),再制备浓硝酸。
已知:2NO2(g)N2O4(g) ΔH12NO2(g)N2O4(l) ΔH2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________。
9.[2014·大纲全国卷,28(1)]化合物AX3和单质X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5。
回答下列问题:已知AX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 ℃和76 ℃,AX5的熔点为167 ℃。
室温时AX3与气体X2反应生成 1 mol AX5,放出热量123.8 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14·安徽理综,25(3)]CuCl(s)与O2反应生成CuCl2(s)和一种黑色固体。
在25 ℃、101 kPa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1 mol CuCl(s),放热44.4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3·北京理综,26(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3·安徽理综,25(4)]在25 ℃、101 kPa下,已知13.5 g的Al固体单质在O2气体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放热419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15·宁夏银川期末,4)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如图一所示装置内(小烧杯与玻璃片之间有一薄层水)的固体混合物。
稍后手拿起烧杯时发现玻璃片与烧杯粘结在一起。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中有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反应中的能量关系如图二C.是吸热反应D.化学键的总键能:反应物<生成物2.(2014·广西桂林质检,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条件下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B.常温下,反应2A(s)+B(g)===2C(g)+D(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焓变一定大于零C.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D.化学反应中必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其表现形式只有热能3.(2015·杭州期末,3)根据如图所示的反应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O2(g)和CaO(s)的总能量大于CaCO3(s)的总能量B.该反应的焓变大于零C.该反应中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D.由该反应可推出凡是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4.(2015·南京质检,4)化学反应H2(g)+Cl2(g)===2HCl(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断裂1 mol H—H键和1 mol Cl—Cl键时能放出x kJ的能量C.断裂2 mol H—Cl键时需要吸收y kJ的能量D .2 mol HCl(g)的总能量高于1 mol H 2(g)和1 mol Cl 2(g)的总能量5.(2014·河北石家庄一次质检,8)物质(t BuNO)2在正庚烷溶剂中发生如下反应:(tBuNO)22(t BuNO) ΔH =+50.5 kJ·mol -1,E a =90.41 kJ·mol -1。
下列图像合理的是( )6.(2014·北京通州摸底)已知:H 2(g)+F 2(g)===2HF(g) ΔH =-270 kJ·mol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相同条件下,1 mol H 2(g)与1 mol F 2(g)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HF(g)的能量B .1 mol H 2(g)与1 mol F 2(g)反应生成2 mol 液态HF 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C .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 .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可用下图来表示7.(2014·江西九江期末,6)航天燃料从液态变为固态,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