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全国贫困高考生综合状况调查_6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2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A 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 核糖体不同C 转运RNA不同D 信使RNA不同2.在光照下,供给玉米离体叶片少量的14CO2,随着光合作用时间的延续,在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C3化合物和C4化合物中,14C含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A BC D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检测这种碱基序列改变必须使用的酶是A解旋酶 B DNA连接酶 C 限制性内切酶 D RNA聚合酶4.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I和提取液Ⅱ。
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
结果是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B 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 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D 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5.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
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 种群增长量最大C 种群数量最大D 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 SiCl4B H2OC BF3D PCl57.等物质的量的主族金属A、B、C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依次为V A、V B、V C,已知V B=2V C,且V A=V B+V C,则在C的生成物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A+3 B +2 C +1 D +48.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 X与Y 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比为A23︰9 B 32︰9 C 46︰9 D 16︰9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B 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 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D 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10.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 Na+K+HCO3-Cl-B NH4+Mg2+SO42-Cl-C K+Na+SO42-S2O32-D K+Na+AlO2-NO3-11.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B 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C 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D 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12.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
⏹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2005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分析及2006年生物教学建议一、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分析2005年普通高校招生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仍然由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内容组成。
与2004年理科综合试卷相似,试卷采用拼盘式,各学科试题完全独立,没有跨学科综合试题,且在试题的排列上也完全独立,没有交叉。
试题以各学科的基础知识为主体,着重考查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
能力的考核是试卷考核的核心部分。
此外,试题也体现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
1、试卷的结构(1)试题的数量、分值及其分布注:“*”表示跨学科综合试题(2)从表1、表2可以年看出,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总分不变,总题量、题数、各学科试题数量及各学科的试题排列顺序与2004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相同。
试题题型也基本保持稳定,选择题中生物、化学试题为单选题,而物理选择题安排成多选题。
计算题在物理学科中,实验设计题、开放性试题在化学学科中,分析推理题在生物学科中。
基础知识是考试的主体,多方位考核学生能力是考试的核心。
整卷试题都基于中学教材,着重考查了学生对理、化、生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学生能力考核分散在整个试卷中,并统筹安排。
计算能力考核着重体现在物理试题中,实验设计能力考核安排在化学试题中,分析推理能力放在生物试题中。
试题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考核学生的探究知识的能力。
例如化学试题中有两道题是无标准答案的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根据题给条件运用科学思维方法顺利地解答问题,从而考查学生能否将知识统摄整理、有序存储,并将其迁移转换、重组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生物学科的30、31题更是注重学生分析、逻辑推理能力。
2、生物试题分析(1)生物试题评价生物试题总体上与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一致,考查内容覆盖面较广,涉及了中学生物的主要内容,突出了其中的主干部分;动物生理学和遗传学。
2005年-2006年中国教育与培训行业发展报告人们的消费需要, 有物质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 而教育则是最重要的精神文化需要。
将教育定位于一个进行劳动力商品的生产与再生产, 并且能够创造高附加值社会资产(特别是无形资产) 的知识产业部门, 旨在借鉴产业经济发展的一些有益观念和作法,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
一个国家教育投入增加, 由教育投入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应增加; 一个人受教育年限越长, 教育投入越多, 劳动收入也会相应增加, 所以教育产业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
把教育作为投资, 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进行经营, 像其他产业一样, 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回报, 这都说明, 教育不但具有满足人们消费需要的功能, 而且还具有投资功能。
教育是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基础产业, 它之所以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原动力, 其中也因为教育已成为个人经济收益提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世界银行高级专家萨芬付罗普勒斯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做了大量的跨国研究。
教育本身是一种赚钱的产业, 美国的教育产值处于美国经济所有产业的第三位, 仅教育服务一项每年创下的收入就达2 000 亿美元, 提供了200 万人的劳动就业机会。
从总体上说, 教育是一种公益性事业, 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
义务教育完全是公益性教育, 除了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追求社会效益以外, 没有盈利性目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 义务教育不是产业, 但收费教育, 尤其高等教育则具有产业的功能, 例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可以作为产业投资, 不但具有公益性, 而且具有盈利性。
人们投资教育产业, 也是为了取得回报, 这种盈利性有助于增加教育投资, 有助于降低教育成本和提高教育质量。
产业定义与报告研究范围中国的教育目前的角色比较复杂,一方面它在行使国家公共事业的角色,一方面它在努力进行产业经济改革,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在此背景下,2005年的中国教育与培训行业报告就是从政策、从市场、从投资、从教育培训企业本身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从而为中国的教育与培训行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贫困生调查报告(共8篇)第1篇:贫困生调查报告**县位于闽北山区偏北处。
由于位置偏僻经济基础差多年来未能摘掉贫困的帽子。
因此,在不足三千学子的**一中贫困生人数就高达总数的10%。
现作如下调查:贫困生的构成一、大多数贫困生都来自于农村。
家庭成员众多,压力沉重难以担负学费,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也是一个长期的社会问题,是造成贫困生人数众多的根本原因。
二、贫困生的另一大来源地是下岗职工家庭,由于他们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而导致儿女的学业难以继续。
这是下岗问题所造成的另一隐患。
三、贫困生的学习生活政和一中从初中到高中共六个年段。
其中大多数的贫困同学是靠学校、县团委、县妇联等有关部门采取发送补济金,设置奖学金,以及减免学费等手段来帮助同学减轻困难。
其它的均由亲属或“一帮一”结对子等手段来解决。
在校被列为补助对象的同学大多是学习勤奋刻苦、名列前茅者。
如荣同学家庭突然变故。
父亲丧失劳动力,在读大学的哥哥又因病休学在家。
全家人仅靠爷爷微薄的退休金来维持生活。
然而荣同学背负着沉重的家庭压力依然咬紧牙关刻苦学习,一直保持年段前五名的成绩,但他每月的生活费仅仅只需30余元。
再如张同学因母亲病重,家庭需巨额的医疗开支,由学校学生会组织献爱心活动,广大师生踊跃支持,为此该同学解决了部分费用。
因此,张同学心怀感激。
不仅勤奋学习更发挥自己体能的优势,在各大赛势上都取得优异成绩,为母校增光。
四、社会各界对贫困生的援助团县委的“希望工程”,妇联的“春蕾”计划以及许多方面成功人士的慷慨解囊都为贫困生解决了物资方面的巨大困难,并在精神方面给予莫大的支持与鼓励。
如县妇联就发动女干部采劝一帮一”结对子。
不仅给予女同学经济方面的支援。
更让他们体会到亲人的关爱与温暖。
我们相信**一中贫困生的状况会越来越好。
第2篇:贫困生调查报告资源与环境科学系贫困生调查报告国家和社会为了帮助大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特别为大学生设立了国家助学金,对家庭条件拮据的大学生提供助学金。
2005年生物高考试题及考试情况分析华中师大一附中生物组吴建阶2005年高考已经结束,当我们回首顾盼时,发现今年的高考试题的风格与前几年的高考题相比有很大的差别,现就生物试题进行如下分析:一、对试题的总体评价: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体现了教育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在关注学生的需求和体验的同时,继续保持注重考查基本知识、注重考查基本能力、注重考查各学科核心知识的特点。
试卷的整体结构稳定,难度系数与2004年的理科难度系数相比估计略有减小,试卷的区分度控制较为理想。
1、试题体现了2005年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首先,表现在理综试卷仍为拼盘式,各科界限分明,试题排列方式和大纲一致,它有利于对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综合能力进行深入的考查;其次,表现在生物部分在理综中所占分值、题数、比例没有变化,仍是五道选择题共30分和两道大题共42分,占理综试卷总分的24%,但主观题部分变化较大,表现在题目设问减少,每问分值增加;再次,表现在仍然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相关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试题突出了2005年大纲新增加的能力要求:2005年新大纲第二条比2004年新增加了“正确分析文字表达的有关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和用文字准确描述和表达生物学基本事实和实验结果的内容”。
今年的两道生物大题全是文字表述,而第30题更是既体现了对文字的分析能力,又体现了文字表述能力。
3、试题体现了考查生物主干知识的原则。
试题分布比较集中,选择题分别出自遗传学部分(第1、3题)、新陈代谢部分(第2、4题)和生态学部分(第5题),大题则来自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0题)和遗传学(第31题)两部分内容。
二、对试题的具体分析:1、从试题难易度上看,第1题、第30题的第(1)、(3)问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是比较容易的试题,第2、4题、第30题的第(2)问则属于应用能力的考查,但并不是特别复杂,只是略加分析即可得出结论,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而第3、5和第31题则属于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生产、科学研究的能力的考查,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属于较难题目。
2006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问卷(家庭问卷/S030600950)=========================================================================== 问卷编号(和主问卷一致):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_ (101-105)家庭卷访问开始时间 : [__|__]月[__|__]日[__|__]时[__|__]分(4610-4611)(4613-4614)(4616-4617)(4619-4620)A1. 您的配偶(或同居伴侣)是哪年出生的? (记录阳历生日,如果是农历,需要注明;月份要高位补零) 记录:[__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月(4630-4633) (4635-4636)B2a.请问兄弟姐妹中,目前谁与您来往最密切?(单选)兄............................................................................................................ 1 (4640)弟 (2)姐 (3)妹 (4)没有兄弟姐妹........................................................................................ 5→跳问B3前提示B2b. 请问他/她的年龄?(记录实际周岁年龄)记录: |____|____|岁 (4642-4643)B2c. 请问他/她的婚姻状况:(单选)从未结过婚............................................................................................ 1 (4645)同居 (2)已婚有配偶 (3)分居 (4)离婚 (5)丧偶 (6)B2d.请问您与他/她,多久联系一次?(单选)同住........................................................................................................ 1 (4647)几乎每天 (2)一周数次 (3)约一周一次 (4)约一月一次 (5)一年数次 (6)约一年一次 (7)一年少于一次 (8)B2e.请问您与他/她的感情好不好?(单选)很不好.................................................................................................... 1 (4649)不好 (2)无所谓好与不好 (3)好 (4)很好 (5)【访问员注意:已婚、同居、丧偶者续答; 未婚、离婚、分居者跳答B4a】B3.请问您的配偶有多少个兄弟姐妹(包括离家或出生后死亡者)?其中仍健在的有几位?包括您配偶总共有几【访问员注意:如果是未婚则B4a-B5不回答,直接跳到D6题】B4a.请问您有几个(亲生)子女?(含已去世子女) (将答案记录在下面横线上)女儿:[ __ ]人(4761)儿子:[ __ ]人(4763)B4b.(亲生)儿女是否都与您住在一起? (单选)是............................................................................................................ 1 →跳问B6题 (4765)否 (2)B6.如果您父母或您配偶父母现在不跟您住在一起,请问他们现在的情况如何:(预过录)【访问员注意:若被访者从未结婚,请在3、4填(9)不适用】 (将答案记录在下面横线上)C部分、代际关系C1. 下列关于子女赡养父母的说法,您是否同意? (成年是指年满十八岁以上):(每行单选)C2. 过去一年,您是否经常为自己父母提供以下帮助?(每行单选)C3. 过去一年,您自己父母是否经常为您提供以下帮助?(每行单选)【访问员注意:若被访者有已满十八岁子女,续问C4a-C6,否则跳问C7题;未婚者请跳问D部分。
⏹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2005年高考分析及2006年高考复习建议康定中学周江(说明:有关数据全部来自于官方网站;本文仅作内部交流,涉及其他学校的数据请多包涵;鉴于年级的机密不得外泄考虑,有些数据略去。
)一、2005年高考情况分析1、四川省的整体情况2005年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总人数是419939人,其中文科171587人,占40.86%,理科248352人,占59.14%,比2004年增长32.30%;2005年一本全省上线率为7.42% ,其中文科约为2.96%,理科约为10.50%;三本以上上线率为30.17%(实际录取率只有21.9%),其中文科约为20.29%,理科约为37.99%(文理科本科实际录取率也相应下调)。
2、内地部分中学的情况这里只提供双流县部分中学03、04、05上线统计数据.线率是大幅度下滑,国家级重点中学比省市重点中学好些,省市重点中学又比一般中学好些。
3、康定中学的情况表2:康定中学03、04、05年上线统计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看起来是本科线人数和上本科线比例在减少,但与双流各中学类似,是很正常的(双流各中学上线绝对人数有所增加,是因为他们的参考人数的比例比我校增加的幅度大得多),而且康定中学比双流各中学下降的幅度要小,我们用科学的态度、有力的数据、无可辨驳的事实再一次反驳了社会上流传的05年高考康定中学考得不理想的说法。
二、关于2006级高考面临的现实情况分析1、三个重要原因分析高中扩招:随着高校扩招,升学率的提高,各地中学从01年起也考试大面积的扩招,从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考生人数可以看出,03年27.6万、04年33.9万、05年42万,06年预测将达到62.5万。
高分复读:根据省招生办分析,05年高考落榜生有17万人左右,按照常规,这17万人中有8万人补习,这当中有为数不少的高分复读学生。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科试题评价及考生质量分析报告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化学组(2005年10月28日)一、对试题总体评价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化学试题使用难度最大的全国卷Ⅲ,试题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遵循“保持高考命题的稳定性,在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创新”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学科的特点,也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继续保持在注重考查“双基”知识的考查,注重化学科核心知识考查的同时,尽可能多的考查学生的知识功底,试题不拘泥于《考试大纲》,对中学的化学知识有适当的延伸,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试题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考查学生把所学知识迁移到广泛的情景中去的能力是否敏捷地思考,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智力去解决新问题。
命题的主导思想仍然是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不偏、不怪、不繁,试卷的区分度控制较为理想,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发挥、表现自己的水平。
很好地完成了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的要求。
试题不刻意追求对教学内容的覆盖面,而力求尽所能地考查学生的知识功底,注重对教材中主干知识的考查。
试题在《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对有些题目作了适度延伸,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总之,试卷的形式与结构符合《考试大纲》的规定,试卷的总体难度和长度控制的较合理,注重《化学教学大纲》的变化,注意《考试大纲》中题例的变式应用,突出了学科内的综合,试题设问角度灵活,区分度较好,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符合当前的教学实际。
体现了“双基知识”的基础性,突出了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自学能力等基本素质的重要性。
对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有推动作用。
二、试题的基本特点1、试卷结构符合2004年《考试大纲•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规定试题的题型、赋分比例与物理、化学、生物三科试题的组卷结构的变化,是试题信度、区分度,以及整体难度的调控手段之一。
(1)2005年试卷的题型比例符合《考试大纲》规定。
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教育部(2006年5月)2005年教育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方针,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新进展。
义务教育全国实现“两基”的地区人口覆盖率进一步提高,达到95%以上。
到2005年底,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总数达到2890个(含其他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05个),12个省(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要求实现“两基”。
由于小学学龄人口逐年减少,小学校数、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继续减少。
2005年全国共有小学36.62万所,比上年减少2.8万所;招生1671.74万人,比上年减少75.27万人;在校生10864.07万人,比上年减少381.04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5%,其中男女童入学率分别为99.16%和99.14%,男女入学率性别差为0.02个百分点。
小学辍学率为0.45%,其中女童0.47%。
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8.42%,比上年提高0.32个百分点。
小学教职工和专任教师略有减少,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继续提高。
全国小学教职工613.22万人,比上年减少3.92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59.25万人,比上年减少3.64万人。
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8.62%,比上年提高0.31个百分点,小学生师比19.43:1,比上年的19.98:1有所降低。
随着“普九”目标的实现和学龄人口的逐渐减少,初中校数、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略有减少,但毕业生数有所增加。
全国共有初中学校62486(其中职业初中601所)所,比上年减少1271所。
招生1987.58万人,比上年减少107.06万人;在校生6214.94万人,比上年减少312.57万人;毕业生2123.43万人,比上年增加36.13万人。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5%,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二)参考答案与分析1.分析:根据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迅速下降,而死亡率基本不变(甚至上升),人口自然增长率就会出现迅速降低。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高龄人口比例就会相对增加。
再结合图1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就判断出对应期间是Ⅲ期。
答案:C2.分析:从图1可判断出:在Ⅰ期出生率高、死亡率也高,所以人口平均寿命较低。
答案:D点评:1-2题主要考查学生人中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属于高二(选项修一)的内容,较基础。
这类图表的关键是读懂图,最大限度地获取图表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本组题只要知道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公式,再结合图1的曲线,就很容易判断。
3.分析:从九州一帕劳海岭的经纬度位置,结合六大板块分布图可判断该地位于太平洋板块上。
答案:C4.分析:因板块挤压引发的地震,应该在板块的消亡边界(海沟附近),这样有可能在①②之间或②③之间。
但因板块挤压主动方是大洋板块,大洋板块的断裂发生在其挤入大陆板块之下以后,亦即地震发生在大陆板块之下。
大陆板块受大洋板块挤压断裂而产生的地震,当然也在大陆板块一侧了。
因此大洋板块相对稳定,地震多发于海沟靠大陆板块一侧。
答案:A5.分析:马荣火山经纬度位置可判断所在的国家是菲律宾。
答案:C6.分析:任何纬度的经度相差1度的长度公式H=111×Cos(纬度),可知11×111cos13°≈1200。
答案:B点评:3-6题主要考查地形剖面(注:地形剖面在复习中是一个重点内容)、板块构造、空间定位、球面上两点距离计算等知识。
解题关键是要读懂图,根据图表提供的剖面图要能判断出:海岸、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海盆、海岭等。
同时对板块构造的分布及其规律要相当熟悉,如:板块的生长边界一般在洋脊(海岭)上,而消亡边界一般在海沟附近。
此外,球面上两点距离的计算,这种试题在高考试卷中经常出现,值得引起大家的注意。
中国贫困大学生现状△2006年全国预计需求高校毕业生1665044名,与2005的2141233名相比降幅为22.0%。
而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幅达到22%。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据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家庭年收入在1 500元以下的称为特困生,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为贫困大学生。
截至2005年8月,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是1561万余人,其中贫困大学生40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西部地区高校中贫困生的比例更高。
贫困大学生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障碍。
△通常一个普通家庭为了支持孩子读完大学所需要的费用大概在5-6万元,而一个困难家庭起码要支出大概4万元才能帮助其孩子完成学业。
而贫困大学生家庭的年收入仅为3000元,4年大学的学费相当于这个家庭11年的收入。
△2006年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率为62%,低于平均就业水平。
在整体就业严峻的形势下,贫困大学生往往面临着更加突出的三个问题:第一、经济支持,他们没有充足的资金支付寻找工作需要支出的成本,比如打印简历、购置服装、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这些在普通学生身上很容易实现的东西,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可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有可能这些费用是他们几个月的生活费的总和。
因无法支付这些费用而导致的寻找工作准备上的不充分,让这些贫困大学生从一开始就和其他学生站在了不同的起跑线上。
第二、渠道和资源匮乏。
不能否认的是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的今天,学生背后的各种社会关系对其就业常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些地方或单位领导常优先招录与自己有关系的人。
这样就使得那些既无关系又无后台的贫困学生多半只能求职无门,望洋兴叹,他们和他们远在乡下劳作的父母所谓的“社会竞争力”远远落后于普通学生。
第三、心理困扰。
走出乡村进入大学的贫困学生往往背负着比其他同学更重的心理负担,他们的学费可能来自于全村乡亲的资助,来自父母常年省吃俭用的劳作。
2005届高三质量调研测试卷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第1页至第2页,第Ⅱ卷第3页至第8页。
共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探索救国之路的是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C工人阶级 D资产阶级2.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A洋务运动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B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C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D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3.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同点是A失败的根本原因 B对西方的态度C活动的主要地区 D打击的主要对象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特征是A资金少且技术力量薄弱 B生产的产品投放市场C资金来源于私人资本 D企业相对集中沿海地区5.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是A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B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要求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6.新文化运动发生时,统治中国的政府是A清朝政府 B南京国民政府 C北洋军阀政府 D广东革命政府7.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主要取决于当时的A革命任务 B革命形势C群众基础 D基本国情8.促使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根本原因是A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 B既定的侵华国策C国民党对红军的“围剿” D美国的绥靖政策9.“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开始于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8年10.文艺复兴时期,宣传人用知识武装起来便有伟大力量的作品是A《堂吉诃德》 B《巨人传》 C《哈姆雷特》 D《愚人颂》11.从世界范围看,近代最早掀起民族独立运动的地区是A.亚洲 B.拉丁美洲 C.非洲 D.北美洲12.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6年3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于2005年底开展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
这次调查以全国为总体,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次总体,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
最终样本单位为调查小区。
这次调查的样本量为170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1%。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调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调查的各项任务已基本完成。
现将快速汇总的全国总人口及其结构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人口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总人口为130628万人,与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口126583万人相比,增加了4045万人,增长3.2%;年平均增加809万人,年平均增长0.63%。
根据调查数据推算,2005年年末总人口为130756万人。
二、流动人口全国人口中,流动人口为14735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4779万人。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加296万人,跨省流动人口增加537万人。
三、城乡构成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56157万人,占总人口的42.9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74471万人,占总人口的57.01%。
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6.77个百分点。
四、性别构成全国人口中,男性为67309万人,占总人口的51.53%;女性为63319万人,占总人口的48.47%。
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30,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下降0.44。
五、年龄构成全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6478万人,占总人口的20.27%;15-59岁的人口为89742万人,占总人口的68.70%;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
高考盘点:2005中国高考报告(政策篇数字篇)政策篇● 阳光工程新闻回放:2005年3月8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2005年招生工作的重点是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确保招生录取工作信息公开,严格控制调整计划的使用、加强监管,严格执行以招生政策公开、高校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公开、招生计划公开、录取信息公开、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和重大违规事件处理结果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六公开”制度。
评论:阳光是的消毒剂,实施“阳光工程”,力求让招生工作每一个细节都充满阳光。
公开了,就透明了,避免了招生背后写条子、通路子、找关系、开后门等不正常的暗箱操作,其好处是:维护了受教育权利、防止了腐败、稳定了社会、完善了高校自我约束机制。
湖南:湖大实施高招阳光工程考生见证录取工作海南:招生工作实施“阳光工程” 将公开高招全过程江苏:2005年高考“阳光工程”再推新举措天津:高校招生实施阳光工程英语测试改变● 分省命题新闻回放:2005年3月10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2005年高考分省命题新增山东、安徽、江西三个试点省份。
至此,我国实施自主命题的省市达到14个。
另外教育部有关部门曾预计全国实施自主命题的省市将达到20个左右。
评论:2005年高考前后,对于分省命题一片叫好声。
实际上,高考分省命题是教育管理的放权之举,意味着各省对教育统筹管理权限加大,将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管理和发展教育的积极性,从而均衡中央和地方的权限,使政府在发展教育这一公共事务中发挥更为充分的作用。
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国际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趋势是一致的。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省情况千差万别,统一命题的高考很难体现地方特色。
而实行分省命题,各省可以顾及本地的乡土风情并直接反映到高考试题中。
数字篇● 24422005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2442个新增设的本科专业名单,停招330个专业。
新增专业有两大趋势,一是仍然追逐热门专业,如计算机科学、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土木工程等;二是专业进一步细化,如管理学就细分了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项目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
“扶贫中国行”中国村庄调查:村级问卷
调查地点: 省 县 乡 村
调查日期:2006年 月 日 调查人:___________ 一、村基本情况
1.负责人姓名: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 所管辖的小组(个)______
2.行政村总面积(平方公里):_________
其中平原(%) ______高原(%)_______ 丘陵(%)________山地(%)_________
4、资源与设施 土壤类型:__________;村公路类型:__________;公路长度
__________里;
农机类型及总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灌溉设施:____________________
; 电力供给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水资源状况:__________ 。
5.地理条件
本村离县城有多远_________公里; 本村离乡镇政府驻地有多远_________公里 本村离最近的集市有多远_________公里 本村居民去县城用何种交通工具本村居民去乡镇政府驻地用何种交通工具? _______ 7、村社会事业
是否有小学______;是否有图书馆______,若有,藏书______册; 是否有公共文化娱乐设施:______,若有,有哪些____________; 是否有乡村诊所______;村离最近乡镇卫生院距离______; 村离最近县级卫生院距离______; 村饮水主要类型______。
二、村经济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