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省芜湖二十九中中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329.50 KB
- 文档页数:21
2016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三模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本题共20分)1.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越来越大,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A.水力发电B.太阳能供热C.火力发电D.风力发电2.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摄取较多的蛋白质.图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A.橙子B.西红柿C.大豆D.玉米3.201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通过焚烧秸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B.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D.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干燥氧气 B.稀释浓硫酸C.量取9.0mL液体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5.2014年以来,西非的一些国家暴发埃博拉病毒,致使几千人丧命.中药葛根是治疗埃博拉病毒的有效成分之一,葛根的主要成分是葛根素,它的化学式是C21H20O9,下列有关葛根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葛根素由碳、氢、氧原子构成B.葛根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是21:20:9C.葛根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16D.葛根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6.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电解水得到H2和O2,可知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B.生活中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净水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蒸馏D.KMnO4,NaCl,汽油加入一定量水中都能形成溶液8.近年中国部分地区出现镉污染的大米,食用后对人体有害.下列有关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镉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8B.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gC.镉是一种非金属元素D.镉原子中中子数为489.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其成果在最近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速率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C.生成物之一为C2H4D.反应物与生成物均由分子构成1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B.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D.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丙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1.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太阳能路灯(如图所示)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城市道路的两旁,节约能源的同时减少了环境的污染,是实现“低碳生活”的一种典型措施.太阳能路灯由太阳电池板、蓄电池、LED路灯灯头、灯柱、微电脑控制器这五大部分组成.(1)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硅,硅单质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则构成硅单质的粒子是(填序号)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中子(2)灯柱材料用铝合金而不用钢铁,原因之一是铝能跟空气中国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化学方程式为.(3)蓄电池白天充电时发生的反应为:2PbSO4+2H2O=Pb+X+2H2SO4,则X的化学式为.(4)在太阳能路灯各组件中,其主要材料属于有价合成材料的是(填序号).A.硅电池板 B.铝合金灯柱 C.塑料灯罩 D.钢质防盗螺丝.1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2)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作用.装置C可以作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它的优点是.(3)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制取装置可以选择(填字母).二氧化碳容易导致温室效应,结合实际你认为如何才能做到低碳生活.13.如图是某化工厂生产烧碱的工业流程图.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X物质在实验室中的一种用途;(2)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操作①的名称是,结晶得到的固体烧碱中可能含有少量的(写化学式).(4)滤液C可加入反应池循环再利用,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止.14.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ACa(ClO)2]和氯化钙.可用作漂白剂和消毒剂,漂白粉中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漂白的原理是:次氯酸钙在空气中与CO2和H2O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次氯酸[HClO];次氯酸是一种酸性比盐酸弱的酸,不稳定,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1)次氯酸在常温下分解,反应为2HClO═2H2O+O2↑.某瓶次氯酸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容易让的pH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2)在漂白粉中滴加盐酸,会发生复分解反应从而加快漂白的速率,写出漂白粉中加入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有一包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想知道该漂白粉是否变质,某同学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提出问题]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是否变质?[猜想]猜想1:该漂白粉未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ClO)2;猜想2:该漂白粉部分变质,固体成分为;猜想3: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CO3.由于漂白粉中的有效成分Ca(ClO)2在常温下能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所以保存漂白粉一定要.15.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除二氧化锰外,还有氯化镁溶液、氯化铜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和土豆中含有的过氧化氢酶以及氧化铜等.方案Ⅰ:分别取20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3个大小相同的锥形瓶中.向其中两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含相同数目金属离子的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分别连接传感器测体系压强(如是.(2)根据上表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写一个).方案Ⅱ:从同一部位取2个质量均为1.7g的正方体土豆块,将其中一块切成若干片,片与片相连不断开,同时分别放入盛30mL 5%过氧化氢溶液的50mL量筒中.均看到有气泡生成,一段时间,只有土豆片不断上升.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反思](4)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说明,测量不同的物理量可判断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除此之外,本实验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填选项序号).A.测量完全反应后气体的总体积 B.测量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C.测量相同时间内体系压强的变化 D.测量相同时间内溶液质量的变化(5)小明发现实验过程中锥形瓶外壁发烫,而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开始时会逐渐增大.查阅资料后得知:过氧化氢分解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你能不能据此解释其分解速率发生变化的原因?(6)你还能想到对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吗?请选择一种,设计实验加以验证.三、计算题(本大题共6分)16.为了测定某品牌小苏打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假设该样品中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杂质).请计算:(1)生成CO2气体的质量;(2)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2016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本题共20分)1.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越来越大,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A.水力发电B.太阳能供热C.火力发电D.风力发电【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水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太阳能供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火力发电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风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2.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摄取较多的蛋白质.图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A.橙子B.西红柿C.大豆D.玉米【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橙子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B、西红柿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C、大豆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D、玉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故选:C.3.201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通过焚烧秸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B.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D.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分析】A、从焚烧秸秆时,会污染空气,同时又会烧掉秸杆中的营养成分去分析解答;B、从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只是把工业废气排放到高空中,还是会造成空气污染去分析解答;C、从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少利用化石能源,减少空气污染的目的去分析解答;D、从提高农作物产量要合理的施用化肥和农药,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3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会污染空气,同时又会烧掉秸杆中的营养成分,故A错误;B、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只是把工业废气排放到高空中,还是会造成空气污染,故B错误;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少利用化石能源,减少空气污染的目的,故C正确;D、提高农作物产量要合理地施用化肥和农药,防止多余的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故D 错误.故答案为:C.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干燥氧气 B.稀释浓硫酸C.量取9.0mL液体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考点】气体的干燥(除水);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分析】A、干燥气体:长进短出;B、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C、根据量取液体的正确方法分析;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解答】解:A、利用浓硫酸干燥氧气时,应该是气体从长管进入,故操作错误;B、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故操作错误;C、量取9.0mL液体,要用10mL的量筒,不可用100mL的,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故操作错误;D、为了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后再进一步污染试剂,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位于试管口上方垂直滴加,操作正确.故选:D.5.2014年以来,西非的一些国家暴发埃博拉病毒,致使几千人丧命.中药葛根是治疗埃博拉病毒的有效成分之一,葛根的主要成分是葛根素,它的化学式是C21H20O9,下列有关葛根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葛根素由碳、氢、氧原子构成B.葛根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是21:20:9C.葛根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16D.葛根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A、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葛根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分子中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葛根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是(12×21):(1×20):(16×9)≠21:20:9,故选项说法错误.C、葛根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1+1×20+16×9=416,故选项说法正确.D、葛根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是(12×21):(1×20):(16×9)=63:5:36,可以看出葛根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6.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电解水得到H2和O2,可知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B.生活中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净水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蒸馏D.KMnO4,NaCl,汽油加入一定量水中都能形成溶液【考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分析】A、通过水电解的实验可以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B、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根据净水的原理分析解答:静置可以使不溶于水的物质沉淀下来,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吸附沉淀可以是不溶性的小颗粒杂质沉降,蒸馏可以得到几乎纯净的水,活性炭吸附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D、了解KMnO4,NaCl可溶于水,而汽油不溶于水.【解答】解:A、电解水得到H2和O2,可知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错误;B、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故过滤不能除去离子,故错误;C、净水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蒸馏,故正确;D、KMnO4,NaCl可溶于水,而汽油不溶于水,故错误.故选:C.【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的化学性质;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分析】A、根据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为酸性溶液分析;B、根据试管炸裂的原因分析;C、根据单质的定义分析;D、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解: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为酸性溶液,但不一定是酸溶液,故说法错误;B、试管炸裂可能是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也可能是试管外壁有水或没有预热等,故是错误;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单质,故说法正确;D、酸能够和活泼金属及碳酸盐反应分别产生氢气和二氧化碳,故说法错误;故选项为:C.8.近年中国部分地区出现镉污染的大米,食用后对人体有害.下列有关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镉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8B.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gC.镉是一种非金属元素D.镉原子中中子数为48【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48,表示原子序数为4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8,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镉,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48,表示原子序数为4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48,而不是中子数为48,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9.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其成果在最近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速率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C.生成物之一为C2H4D.反应物与生成物均由分子构成【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分析】根据催化剂的作用、观察微观示意图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反应物、生成物的分子结构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反应的速率,故A说法正确;B、观察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都是碳原子和氢原子,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故B说法错误;C、生成物分别是C2H4分子和H2分子,故C说法正确;D、反应物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分子构成的物质,生成物分别是由C2H4分子和H2分子构成的物质,故D说法正确.故选项为:B.1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B.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D.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丙【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①在某温度下,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如: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②在某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如: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③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④判断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转化方法,如: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温而减小,因此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后会有晶体析出;⑤可以确定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如: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不会使丙析出.【解答】解:有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A错误;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在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B正确;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升温时,丙的饱和溶液中就会有晶体析出,故C错误;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温度越低,丙的溶解度会越大,因此降温不会使丙析出,故D错误.故选B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1.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太阳能路灯(如图所示)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城市道路的两旁,节约能源的同时减少了环境的污染,是实现“低碳生活”的一种典型措施.太阳能路灯由太阳电池板、蓄电池、LED路灯灯头、灯柱、微电脑控制器这五大部分组成.(1)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硅,硅单质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则构成硅单质的粒子是 B (填序号)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中子(2)灯柱材料用铝合金而不用钢铁,原因之一是铝能跟空气中国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3)蓄电池白天充电时发生的反应为:2PbSO4+2H2O=Pb+X+2H2SO4,则X的化学式为PbO2.(4)在太阳能路灯各组件中,其主要材料属于有价合成材料的是 C (填序号).A.硅电池板 B.铝合金灯柱 C.塑料灯罩 D.钢质防盗螺丝.【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金属的化学性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分析】(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金刚石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2)根据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变进行分析;(4)根据已有的材料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金刚石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硅是由硅原子直接构成的;故答案为:B;(2)灯柱材料用铝合金而不用钢铁,原因之一是铝能跟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故答案为:4Al+3O2=2Al2O3;(3)2PbSO4+2H2O═Pb+X+2H2SO4,反应前含有2个Pb原子,2个S原子,4个H原子,10个O原子,反应后含有1个Pb原子,4个H原子,2个S原子,8个O原子,故X中含有1个Pb原子,2个O原子,故其化学式为PbO2;故答案为:PbO2.(4)A.硅电池板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铝合金灯柱属于金属材料;C.塑料灯罩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钢质防盗螺丝属于金属材料.故答案为:C.1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分液漏斗.(2)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B (填字母),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装置C可以作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它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化学反应速率.(3)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制取装置可以选择AF或CF (填字母).二氧化碳容易导致温室效应,结合实际你认为如何才能做到低碳生活少乘私家车等.【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分析】(1)从仪器的图和用途去分析解答;(2)从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反应需要加热,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只是加快了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气的速率,分液漏斗可控制稀盐酸的量,从而控制反应速率去分析解答;(3)发生装置的选择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要看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低碳生活指减少生活耗能,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如骑自行车、坐公交车等.【解答】解:(1)由仪器的图和用途可知①为试管,②为分液漏斗;(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由于反应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择B;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只是加快了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气的速率,故二氧化锰的作用是起了催化剂的作用也就是催化作用.分液漏斗可控制稀盐酸的量,从而控制反应速率;(3)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为固液常温反应,发生装置选择A或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收集装置选择F;低碳生活指减少生活耗能,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如骑自行车、坐公交车、少乘私家车等.故答案为:(1)①试管,②分液漏斗;(2)B,催化,可以控制化学反应速率;(3)AF(或CF)、少乘私家车等(合理即可).13.如图是某化工厂生产烧碱的工业流程图.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X物质在实验室中的一种用途洗涤仪器;(2)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3)操作①的名称是过滤,结晶得到的固体烧碱中可能含有少量的Ca(OH)2(写化学式).(4)滤液C可加入反应池循环再利用,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止环境污染.【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分析】根据图示信息进行分析,要生成氢氧化钠,其反应原理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故首先使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X是水;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
2015~2016学年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满分:6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三大题,满分60分。
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 Cl-35.5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下列我省的一些景点和特色中,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黄山云海B.徽州石雕C.广德太极洞溶洞D.阜阳剪纸2.小丽最近腹泻,医生建议她暂时不要吃富含蛋白质和油脂的食物,小丽应该选择的早餐是A.油条和豆浆B.馒头和稀饭C.鸡蛋和牛奶D.炸鸡腿和酸奶3.大蒜中含有的一种有效成分“硫化丙烯”(C3H6S),具有一定的杀菌食疗价值。
下列有关C3H6S的说法正确的是A.硫化丙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构成B.C3H6S的相对分子质量74gC.C3H6S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C3H6S中碳、氢、硫元素质量比为3∶6∶1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用橡皮塞塞住试管B.除去CO中的HClC.稀释浓硫酸D.研碎固体并闻气味5.在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2和b=8B.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2个电子生成S2-C.硫原子里,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16D.一个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0克6.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5年11月30日~12月11日在巴黎举行,会议旨在通过限制人类活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A.禁止农作物秸秆燃烧,减轻对雾霾影响B.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C.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减少酸雨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7.纳米球异质二聚体是纳米自动化产业中的一种新模型。
芜湖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将一定量的丙醇(CH308)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C3H8O+ b O2点燃cCO2+dH2O+eX,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表中x的值为2.8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可能为甲烷D.方程式中a:b=1:3【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丙醇的质量与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和X的质量之和,则12.8g+6.0g−7.2g−8.8g=2.8g,即a=2.8,正确;B、因X的开始的质量为0,反应后质量增加,则X是生成物,错误;C、因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为86.0g100%0.8g60⨯⨯=,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27.2g100%0.8g18⨯⨯=,由氢元素质量守恒可知,则X中没有氢元素,不可能使甲烷,错误;D、若无X生成,则只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故化学方程式为:2C3H8O+9O2点燃6CO2+8H2O,设6.0克丙醇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382222C H O+9O6CO+8H O1202886.0g x点燃1202886.0g x=解得:x=14.4g,而题给的氧气的质量为12.8g,所以氧气的质量不足,此时丙醇要发生不完全燃烧,有根据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等于328.8g100% 6.4g44⨯⨯=,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7.2g100% 6.4g18⨯⨯=,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加上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刚好等于氧气的质量,故X中只含有碳元素,根据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可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2C3 H8O+ 5 O22CO2+8H2O+4C,所以a:b=2:5,错误。
故选A。
点睛:根据丙醇的组成可知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再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及质量守恒可知,则该反应中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X三种物质,则X的质量为12.8g+6.0g-7.2g-8.8g=2.8g。
芜湖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2018·盘锦)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胆矾研碎B . 木棒折断C . 衣服晒干D . 粮食酿酒2. (2分) (2018九下·长春月考)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B . 可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C . 过滤时使用玻璃棒搅拌以加快过滤速度D .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3. (2分)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A . 用柴油作燃料B . 焚烧垃圾C . 汽车排放的尾气D . 植树造林4. (2分)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 . 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C . 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D . 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价5. (2分) (2018九上·武威期末)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A . 原子序数B . 元素名称C . 元素符号D . 中子数6. (2分) (2019九下·阜阳期中) 如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 . 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C . 该装置可减轻环境污染D . 图中反应后的物质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7. (2分) (2019九上·睢宁月考)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金属跟稀盐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A . 氯化锌B . 氯化镁C . 氯化铁D . 氯化铝8. (2分)(2016·漳州)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硫酸锌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锌粉,过滤B.检验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C.鉴别氢气和氮气闻气体气味,根据气体气味判断D.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点燃,看是否能燃烧A . AB . BC . CD . D二、填空题 (共5题;共38分)9. (6分)(2018·贵州) 用化学用语填空:(1) 2个汞原子________(2) 3个铁离子________;(3)4个氨分子________(4)加碘盐KIO3中I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5)核电荷数分别为8、12 的两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 ;(6)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单质________。
芜湖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2017·怀化) 下列四个短语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 海市蜃楼B . 木已成舟C . 蜡炬成灰D . 叶落归根2. (2分)普通食醋中含3%﹣5%的醋酸,下列属于醋酸化学性质的是()A . 常温下为无色液体B . 能溶于水C . 易挥发D .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3. (2分) (2018九下·邹城月考)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A . 食用含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B . 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C . 绿色食品是指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D . 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高性能通讯材料4. (2分) (2017九上·南京期末)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 . C60B . 汞C . 铁D . 硫酸铜5. (2分)(2018·姜堰模拟) 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 . 植物油B . 牛奶C . 食盐D . 生铁6. (2分) (2017九下·镇江月考) 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名)、化学式和类别,三者均相符的是()A . 石灰石、CaO、氧化物B . 硫酸铜、CuSO4、酸C . 食盐、 NaCl、盐D . 烧碱、Na2CO3、碱7. (2分)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 . 因为单质是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 . 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C . 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D . 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就是碱溶液8. (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对应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分解反应AH2O H2+O2↑B Ca O+H2O═Ca(OH)2化合反应C2Fe+6HCl═2FeCl3+3H2↑置换反应D SO3+2NaOH═Na2SO4+H2O复分解反应A . AB . BC . CD . D9. (2分)下列与生命、健康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缺少碘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B . 公共场合应全面禁止吸烟C . 油脂会使人发胖,应避免食用D . 高楼着火,应迅速乘电梯下楼10. (2分)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炭层时,发生反应为C+H2O CO+H2,该反应属于()A . 化合反应B . 分解反应C . 置换反应D . 复分解反应11. (2分)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它们是同一种物质B . 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 . 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D . 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12. (2分)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 . CO→CO2B . CO2→CaCO3C . Fe→FeCl3D . CuSO4→Cu13. (2分) (2016九下·郴州期中) 能一次鉴别AgNO3、Na2CO3、NaCl三种无色溶液的是()A . NaOH溶液B . BaCl2溶液C . 盐酸D . KNO3溶液14. (2分)(2019·鲅鱼圈模拟) 能一次性鉴别稀盐酸、硝酸钾溶液、澄清石灰水的物质是()A . 硫酸钾溶液B . 二氧化碳C . 酚酞溶液D . 碳酸钠溶液二、我会填空 (共3题;共27分)15. (12分)(2016·宝应模拟)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1)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①硼原子1②三氧化硫分子2③臭氧分子3④硫酸根离子4.(2)现有H、O、C、Na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①用于人工降雨或灭火1;②制肥皂的碱2;③最清洁的燃料3;④治疗胃酸过多的盐4(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镁与稀盐酸1;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③氯化铵与氢氧化钙混合加热3;④石灰石煅烧4;.16. (8分)(2014·扬州) 西瓜可清热解暑、解烦止渴,如图列出了西瓜的营养成分.(1)西瓜具有甜味,主要是因为含有________的原因.西瓜可食部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_.(2)“钙、磷、铁、锌17.4mg”是指________(填“单质”或“元素”)的质量,其中不属于人体微量元素的是________(写出一种).缺铁元素可致________;缺________元素可引起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可导致侏儒症.(3)检验某种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可选用________(填试剂名称)滴在食物样品上,观察是否变________色.17. (7分)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
芜湖市中考化学三模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 (2017九上·诸城期末)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①电灯通电发光②煤制成焦炭③干冰升华④石油分馏⑤烧制瓷器⑥铁钉生锈⑦用氢氧化钙配制澄清石灰水⑧粮食酿酒()A . ①⑤⑥⑦B . ②④⑤⑥C . ②⑤⑥⑧D . ①④⑥⑧2. (2分) (2015九上·雅安期末) 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前后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 . 一个Z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C . 该反应中X,Y,Z分子个数比为3:1:2D . 反应后方框内物质是纯净物3. (2分) (2015九上·连江期中)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含义最多的是()A . 2OB . ZnC . 2N2D . Mg2+4. (2分)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 葡萄糖、纤维素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 . 淀粉与碘作用呈蓝色C . 常温下油脂都呈固态D . 青菜、黄瓜中含大量的蛋白质5. (2分) (2018九上·秀屿期末) 光伏产业主要利用自然界的二氧化硅生产太阳能发电池材料,二氧化硅的硅元素的化合价为()A . -2B . -4C . +4D . +26. (2分)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A .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 . 厨房内闻到较浓的燃气味,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 . 电器着火立即用大量的水扑灭D . 手持燃着的蜡烛进入深洞游览,发现烛光变弱或熄灭立即退出7. (2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试用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或做法中错误的是()A . 幼儿及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摄入多于成人的钙B . 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C . 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D . 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应尽可能多吃8. (2分)(2019·随州) 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B . 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C . 向pH=2的稀盐酸中加入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D .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9. (2分) NaOH溶液的pH()A . 等于0B . 小于7C . 等于7D . 大于710. (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不正确的是()A . AB . BC . CD . D11. (2分)下列除杂设计(括号内为杂质)正确的是()A . AB . BC . CD . D12. (2分)(2018·海南模拟) 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A . 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区分——加热,观察外形变化B . 用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方法收集CO2C . 除去CO中含有的CO2——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D . 用澄清石灰水和无色酚酞溶液进行实验,判断NaOH的变质程度13. (2分) (2016九上·高淳期中) 酚酞(C20H14O4)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下列关于酚酞的说法正确的是()A . 酚酞由2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B . 酚酞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0.1%C . 酚酞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8gD . 酚酞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7:214. (2分) (2018九上·丰台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B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加入足量铜粉C鉴别CO和CH4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D鉴别炭粉和CuO观察颜色A . AB . BC . CD . D二、填空题 (共6题;共33分)15. (9分)“二氧化碳”气体是一种奇妙的物质.请根据你的知识和经验回答下列问题:(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可是空气中却不能没有二氧化碳,因为它是________的重要原料之一.(2)近年来科学家发现空气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填序号).A .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增强B . 实验室逸出的CO2增多C . 森林绿化面积锐减,使自然界吸收CO2的能力降低D .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作为能源(3)空气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增加所导致的后果称为________,于是科学家提出我们应该提倡低碳生活,你认为下列措施属于低碳生活的是________.A.上班座公交车或骑车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B.大量砍伐树木建造房屋C.用太阳能烧水 D.纸张双面使用(4)二氧化碳的用途很广泛,例如:能灭火,是因为不能燃烧,________.(5)现有两瓶等体积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下列实验用品能够将它们区别开来的有________(填序号).①带火星的木条②燃着的木条③水④澄清石灰水⑤紫色石蕊试液.16. (7分)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2016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三模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本题共20分)1 •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越来越大,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水力发电2 •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摄取较多的蛋白质•图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A.西红柿 C.橙子B.玉米3. 201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A. 通过焚烧秸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 B. 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C. 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D. 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进气A.___浓硫酸一菱W七: lOOmL C._ WW討:g&mL量取9.0mL 液体 D.a\jSr向试管中滴加液体大豆 D.F 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5. 2014年以来,西非的一些国家暴发埃博拉病毒,致使几千人丧命.中药葛根是治疗埃博拉病毒的有效成分之一,葛根的主要成分是葛根素,它的化学式是OHO,下列有关葛根素的说法正确的是()b5E2RGbCb5E2RGbCb5E2RGbCA. 葛根素由碳、氢、氧原子构成B. 葛根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是21: 20: 9C. 葛根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16D. 葛根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6 .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 电解水得到H和Q,可知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B. 生活中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 净水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蒸馏D. KMnO, NaCI,汽油加入一定量水中都能形成溶液7 .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4S Cd8 •近年中国部分地区出现镉污染的大米,食用后对人体有害.下列有关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镉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8B. 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gC. 镉是一种非金属元素D. 镉原子中中子数为489 •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其成果在最近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plEanqFDplEanqFDplEanqFD碳原子o ------------ 氢原子有关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 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速率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C. 生成物之一为C2H4D. 反应物与生成物均由分子构成10.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ti C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B. 在t2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D. 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丙、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 分)11.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太阳能路灯(如图所示)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城市道路的两旁,节约能源的同时减少了环境的污染,是实现“低碳生活”的一种典型措施.太阳能路灯由太阳电池板、蓄电池、LED路灯灯头、灯柱、微电脑控制器这五大部分组成. DXDiTa9EDXDiTa9EDXDiTa9E(1 )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硅,硅单质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则构成硅单质的粒子是____________ (填序号)(1)请写出X 物质在实验室中的一种用途A. 分子 B .原子 C .离子 D .中子(2 )灯柱材料用铝合金而不用钢铁,原因之一是铝能跟空气中国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化学方程式为 .RTCrpUDGRTCrpUDGRTCrpUDG为 .5PCzVD7H5PCzVD7H5PCzVD7H(4)在太阳能路灯各组件中,其主要材料属于有价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 (填序号)12.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可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_____ (填字母),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 _______________ 作用.装置C 可以作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它的优点是 .jLBHrnAljLBHrnAljLBHrnAI(3)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制取装置可以选择_____________ (填字母).二氧化碳容易导致温室效应,结合实际你认为如何才能做到低碳生活____________ . xHAQX74JxHAQX74JxHAQX74J13. 如图是某化工厂生产烧碱的工业流程图.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3 )蓄电池白天充电时发生的反应为: 2PbSQ+2HO=Pb+X+226Q ,贝U X 的化学式A .硅电池板B .铝合金灯柱C .塑料灯罩D .钢质防盗螺丝.生石旅空*L 慮寢B 撓作结晶•固体烧碱n 冇(2)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晶得到的固体烧碱中可能含有少量的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滤液C可加入反应池循环再利用,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ACa (CIO) 2]和氯化钙•可用作漂白剂和消毒剂,漂白粉中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漂白的原理是:次氯酸钙在空气中与CQ和H2O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次氯酸[HCIO];次氯酸是一种酸性比盐酸弱的酸,不稳定,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LDAYtRyKLDAYtRyKLDAYtRyK(1)次氯酸在常温下分解,反应为2HCIQ H2HQ+O f •某瓶次氯酸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容易让的pH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Zzz6ZB2LZzz6ZB2LZzz6ZB2L(2)在漂白粉中滴加盐酸,会发生复分解反应从而加快漂白的速率,写出漂白粉中加入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vzfvkwMdvzfvkwMdvzfvkwM(3)有一包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想知道该漂白粉是否变质,某同学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提出问题]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是否变质?[猜想]猜想1:该漂白粉未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 ClO) 2;猜想2 :该漂白粉部分变质,固体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 ;猜想3 :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CO[实验探究]限选试剂及仪器:盐酸、石灰水、品红溶液、试管、带导管的单孔塞.[交流与反思]由于漂白粉中的有效成分Ca ( ClO) 2在常温下能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所以保存漂白粉一定要.rqyn14ZNrqyn14ZNrqyn14ZN15•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除二氧化锰外,还有氯化镁溶液、氯化铜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和土豆中含有的过氧化氢酶以及氧化铜等. EmxvxOtOEmxvxOtOEmxvxOtO方案I:分别取20mL5%勺过氧化氢溶液于3个大小相同的锥形瓶中.向其中两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含相同数目金属离子的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分别连接传感器测体系压强(如图所示)•测定数据如下表所示:SixE2yXPSixE2yXPSixE2yXP(1)加入含相同数目金属离子的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该步操作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表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写一个) .方案H:从同一部位取2个质量均为1.7g的正方体土豆块,将其中一块切成若干片,片与片相连不断开,同时分别放入盛30mL 5%过氧化氢溶液的50mL量筒中•均看到有气泡生成,一段时间,只有土豆片不断上升.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6ewMyirQ6ewMyirQ6ewMyirQ(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反思](4)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说明,测量不同的物理量可判断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除此之外,本实验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比较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____________ (填选项序号) . kavU42VRkavU42VRkavU42VRA. 测量完全反应后气体的总体积 B •测量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C.测量相同时间内体系压强的变化 D •测量相同时间内溶液质量的变化(5)小明发现实验过程中锥形瓶外壁发烫,而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开始时会逐渐增大•查阅资料后得知:过氧化氢分解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你能不能据此解释其分解速率发生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y6v3ALoSy6v3ALoSy6v3ALoS(6 )你还能想到对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吗?请选择一种,设计实验加以验证.M2ub6vSTM2ub6vSTM2ub6vST三、计算题(本大题共6分)16•为了测定某品牌小苏打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假设该样品中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杂质).请计算:OYujCfmUOYujCfmUOYujCfmU1倔小苏打样品205.6^(只含NaCgfeJS)(1)生成CO气体的质量;(2 )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2016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分,本题共20 分)1 •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越来越大,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太阳能供热风力发电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eUts8ZQVeUts8ZQVeUts8ZQV【解答】 解:A 、水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 、太阳能供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 、火力发电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 、风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水力发电火力发电 【考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B .2 .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摄取较多的蛋白质.图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A.橙子西红柿大豆 D.玉米【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橙子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C.B、西红柿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C、大豆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D、玉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故选:C.3. 201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通过焚烧秸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B. 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C. 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D. 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分析】A 从焚烧秸秆时,会污染空气,同时又会烧掉秸杆中的营养成分去分析解答;B 、 从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只是把工业废气排放到高空中,还是会造成空气污染去分析解答;C 、 从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少利用化石能源,减少空 气污染的目的去分析解答;sQsAEJkWsQsAEJkWsQsAEJkWD 、 从提高农作物产量要合理的施用化肥和农药,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 、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 3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 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 3倍,会污染空气,同时又会烧掉秸杆中的营养成分,故 A 错误;GMslasNXGMslasNXGMslasNXB 、 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只是把工业废气排放到高空中,还是会造成空气污染,故B 错误;C 、 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少利用化石能源,减少空气 污染的目的,故 C 正确;TIrRGchYTIrRGchYTIrRGchYD 、 提高农作物产量要合理地施用化肥和农药,防止多余的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故 D 错误.故答案为:C.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进气稀释浓硫酸9.0niLC.汁二iOOmLA .量取9.OmL液体D.币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考点】气体的干燥(除水);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分析】A干燥气体:长进短出;B、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C、根据量取液体的正确方法分析;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解答】解:A、利用浓硫酸干燥氧气时,应该是气体从长管进入,故操作错误;B、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故操作错误;7EqZcWLZ7EqZcWLZ7EqZcWLZC、量取9.0mL液体,要用10mL的量筒,不可用100mL的,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故操作错误;D、为了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后再进一步污染试剂,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位于试管口上方垂直滴加, 操作正确.lzq7IGf0lzq7IGf0lzq7IGf0故选:D.5. 2014年以来,西非的一些国家暴发埃博拉病毒,致使几千人丧命.中药葛根是治疗埃博拉病毒的有效成分之一,葛根的主要成分是葛根素,它的化学式是GiHO,下列有关葛根素的说法正确的是()zvpgeqJIzvpgeqJIzvpgeqJIA. 葛根素由碳、氢、氧原子构成B. 葛根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是21:20:9C. 葛根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16D. 葛根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A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葛根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分子中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葛根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是(12X 21) : (1X 20) : (16X 9)工21: 20: 9,故选项说法错误.NrpoJac3NrpoJac3NrpoJac3C、葛根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X 21+1X 20+16X 9=416,故选项说法正确.D、葛根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是(12X 21) : (1X 20) : (16X9) =63: 5: 36,可以看出葛根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1nowfTG41nowfTG41nowfTG4故选C.6. 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 电解水得到f和Q,可知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B. 生活中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 净水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蒸馏D. KMnQ, NaCI,汽油加入一定量水中都能形成溶液【考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分析】A通过水电解的实验可以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B、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根据净水的原理分析解答:静置可以使不溶于水的物质沉淀下来,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吸附沉淀可以是不溶性的小颗粒杂质沉降,蒸馏可以得到几乎纯净的水,活性炭吸附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fjnFLDa5fjnFLDa5fjnFLDa5D、了解KMnQ NaCI可溶于水,而汽油不溶于水.【解答】解:A、电解水得到Hz和Q,可知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错误;B、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故过滤不能除去离子,故错误;C、净水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蒸馏,故正确;D、KMnQ4, NaCI 可溶于水,而汽油不溶于水,故错误.故选:C.【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的化学性质;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tfnNhnE6tfnNhnE6tfnNhnE6【分析】A根据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为酸性溶液分析;B、根据试管炸裂的原因分析;C、根据单质的定义分析;D、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解: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为酸性溶液,但不一定是酸溶液,故说法错误;B、试管炸裂可能是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也可能是试管外壁有水或没有预热等,故是错误;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单质,故说法正确;D、酸能够和活泼金属及碳酸盐反应分别产生氢气和二氧化碳,故说法错误;故选项为:C.4R Cd8 •近年中国部分地区出现镉污染的大米,食用后对人体有害.下列有关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镉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8B. 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gC. 镉是一种非金属兀素D. 镉原子中中子数为48【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HbmVN777HbmVN777HbmVN777【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48,表示原子序数为4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8,故选项说法正确.V7l4jRB8V7l4jRB8V7l4jRB8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 ,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 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83lcPA5983lcPA5983lcPA59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镉,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mZkklkzamZkklkzamZkklkza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48,表示原子序数为4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48,而不是中子数为48,故选项说法错误.AVktR43bAVktR43bAVktR43b 故选:A.9 .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其成果在最近的美国《科学》碳原子o------------- 氢原子杂志发表.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ORjBnOwcORjBnOwcORjBnOwc有关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 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速率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C. 生成物之一为C2HkD. 反应物与生成物均由分子构成【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分析】根据催化剂的作用、观察微观示意图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反应物、生成物的分子结构逐项分析即可.2MiJTy0d2MiJTy0d2MiJTy0d【解答】解:A、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反应的速率,故A说法正确;、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 分)B、观察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都是碳原子和氢原子,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故B说法错误;C、生成物分别是C2H4分子和分子,故C说法正确;D、反应物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分子构成的物质,生成物分别是由D 说法正确.gliSpiuegliSpiuegliSpiue 故选项为:B.1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t「C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B. 在t2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D. 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丙【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①在某温度下,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如:在ti C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②在某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如:在t2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③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④判断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转化方法,如: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温而减小,因此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后会有晶体析出;⑤可以确定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如: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不会使丙析出. uEh0U1YfuEh0U1YfuEh0U1Yf【解答】解:有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C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A错误;在t2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在t2C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B正确; 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升温时,丙的饱和溶液中就会有晶体析出,故C错误;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温度越低,丙的溶解度会越大,因此降温不会使丙析出,故D错误.故选B lAg9qLsglAg9qLsglAg9qLsgC2H4分子和Hz分子构成的物质,故11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太阳能路灯(如图所示)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城市道路的两旁,节约能源的同时减少了环境的污染,是实现“低碳生活”的一种典型措施•太阳能路灯由太阳电池板、蓄电池、LED路灯灯头、灯柱、微电脑控制器这五大部分组成. WwghWvVhWwghWvVhWwghWvVh(1 )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硅,硅单质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则构成硅单质的粒子是_B_ (填序号)A. 分子B .原子C .离子D .中子(2 )灯柱材料用铝合金而不用钢铁,原因之一是铝能跟空气中国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化学方程式为4AI+3O2=2AI 2Q_. asfpsfpiasfpsfpiasfpsfpi(3)蓄电池白天充电时发生的反应为:2PbSO+2HO=Pb+X+226Q,则X的化学式为 _PbO . ooeyYZTjooeyYZTjooeyYZTj(4 )在太阳能路灯各组件中,其主要材料属于有价合成材料的是 C (填序号).A.硅电池板B .铝合金灯柱 C .塑料灯罩 D .钢质防盗螺丝.【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金属的化学性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BkeGulnkBkeGulnkBkeGuInk 【分析】(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金刚石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2)根据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变进行分析;(4 )根据已有的材料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金刚石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硅是由硅原子直接构成的;故答案为:B;(2 )灯柱材料用铝合金而不用钢铁,原因之一是铝能跟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PgdO0sRlPgdO0sRlPgdO0sRI故答案为:4AI+3O2=2Al2Q;(3) 2PbSO+2HzAPb+X+2HSQ,反应前含有2个Pb原子,2个S原子,4个H原子,10个O原子,反应后含有1个Pb原子,4个H原子,2个S原子,8个O原子,故X中含有1个Pb原子,2个O原子,故其化学式为PbO;3cdXwckm3cdXwckm3cdXwckm故答案为:PbQ.(4) A.硅电池板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致温室效应,结合实际你认为如何才能做到低碳生活B. 铝合金灯柱属于金属材料;C. 塑料灯罩属于有机合成材料;1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D. 钢质防盗螺丝属于金属材料.故答案为:C.(1) 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试管:② 分液漏斗 .(2) 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少乘私家车等 .v4bdyGiov4bdyGiov4bdyGio 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装置C可以作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它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化学反应速率.h8c52WOnh8c52WOnh8c52WOn(3) 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制取装置可以选择AF或CF (填字母)•二氧化碳容易导【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分析】(1)从仪器的图和用途去分析解答;(2)从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反应需要加热,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只是加快了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气的速率,分液漏斗可控制稀盐酸的量,从而控制反应速率去分析解答;J0bm4qMpJ0bm4qMpJ0bm4qMp(3)发生装置的选择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要看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低碳生活指减少生活耗能,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如骑自行车、坐公交车等. XVauA9grXVauA9grXVauA9gr【解答】解:(1)由仪器的图和用途可知①为试管,②为分液漏斗;(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由于反应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择B;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只是加快了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氧气的速率,故二氧化锰的作用是起了催化剂的作用也就是催化作用.分液漏斗可控制稀盐酸的量,从而控制反应速率;bR9C6TJsbR9C6TJsbR9C6TJs(3)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为固液常温反应,发生装置选择A或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收集装置选择F;低碳生活指减少生活耗能,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如骑自行车、坐公交车、少乘私家车等. pN9LBDdtpN9LBDdtpN9LBDdt故答案(1)①试管,②分液漏斗;(2) B,催化,可以控制化学反应速率;(3) AF (或CF)、少乘私家车等(合理即可)13.如图是某化工厂生产烧碱的工业流程图.L遽疲B操乍气结晶・固体烧碱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X物质在实验室中的一种用途洗涤仪器;(2)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 2+NgbCO=CaCOj+2NaOH ;(3)操作①的名称是过滤,结晶得到的固体烧碱中可能含有少量的Ca(OH 2 (写化学式)(4)滤液C可加入反应池循环再利用,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止环境污染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DJ8T7nHuDJ8T7nHuDJ8T7nHu【分析】根据图示信息进行分析,要生成氢氧化钠,其反应原理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故首先使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X是水;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据此解答即可.QF81D7bvQF81D7bvQF81D7bv【解答】解:(1 )工业上生成氢氧化钠的反应原理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氧化钙与水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钙,故X是水,水在实验室中常用于清洗仪器以及配制溶液等,故填:洗涤仪器(或做溶齐卩);4B7a9QFw4B7a9QFw4B7a9QFw(2)反应池中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填:Ca(OH 2+NazCO=CaCOj +2NaOHix6iFA8xix6iFA8xix6iFA8x(3)经过操作①,得到了滤液B和滤渣C,则操作①是过滤,由于氢氧化钙是微溶于水的物质,得到的滤液中含有少量的氢氧化钙,直接蒸发结晶,则得到的固体烧碱中含有氢氧化钙,故填:过滤,Ca (OH 2。
芜湖市中考化学三模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7九下·盐都月考)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干冰升华B . 铜丝折弯C . 纸张燃烧D . 酒精挥发2. (2分)哈尔滨市秋林食品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下列秋林食品中国含蛋白质相对较多的是()A .B .C .D .3. (2分)(2017·晋江模拟) 如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镁的金属元素B . 镁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C .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D . 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易失电子变成Mg+24. (2分)下列下列关于氢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电解水能产生氢气B . 氢气易溶于水C . 氢气密度比空气大D . 无味的淡蓝色气体5. (2分) (2015九上·昌吉期末) 下列物质中,主要成分不同的一组是()A . 沼气和天然气B . 酒精和乙醇C . 大理石和石灰石D . 干冰和冰6. (2分)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关系完全对应的是()A B C D物质稀盐酸铅锑合金石墨干冰用途除铁锈保险丝铅笔芯灭火性质能与金属反应导电性灰黑色质软润滑不助燃A . AB . BC . CD . D7. (2分)联合国确定2012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化肥的合理使用可提高了农作物产量B . 将废弃塑料集中到野外焚烧C .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D . 水是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营养素之一8. (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 Fe2O3B . 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反应:AgNO3+HCl=AgCl↓+HNO3C . 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D . 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Fe2O3)炼铁:Fe2O3+3CO2Fe+3CO29. (2分)(2019·柳江模拟) 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O2助燃﹣﹣气焊切割金属A.物质性质与用途H2O2:分解放出O2﹣﹣实验室制O2衣服上圆珠笔油﹣﹣用汽油或酒精搓洗B.日常生活经验区别棉和羊毛织物﹣﹣取少量,点燃闻气味煤气泄漏﹣﹣打110电话报警C.安全常识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水冲洗,再涂稀硫酸维生素C﹣﹣缺乏时引起坏血病D.化学与生活糖类、蛋白质﹣﹣人类必须摄取的营养素A . AB . BC . CD . D10. (2分)(2017·泰兴模拟) 下列图像关系合理的是()A . 向CaCl2和HCl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B . 向CuSO4和H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C . 分别向等质量的Fe和Mg中加入等浓度的稀硫酸D . 向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KNO3固体二、填空题 (共1题;共3分)11. (3分)(2016·邻水模拟)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1)生铁和钢中最主要的元素是1;用铝壶烧水主要利用铝具有良好的2性.(2)铝制品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在空气中铝的表面易形成致密的1.(3)验证Zn、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可选择的试剂是(填字母序号).A . Zn、Ag、CuCl2溶液B . Cu、Ag、ZnSO4溶液C . Zn、Cu、AgNO3溶液D . Zn、Cu、Ag、稀硫酸.三、实验题 (共1题;共3分)12. (3分) (2018九上·北京期中)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芜湖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实验室有一份由氧化镁、氧化铁和氧化铜混合而成的粉末15.1g ,向其中加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蒸干所得溶液,得到不含结晶水的固体31.6g ,则该实验所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为( )A .100gB .150gC .200gD .300g【答案】D【解析】设实验所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为x ,由氧化镁、氧化铁和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O+2HCl=MgCl 2+H 2O ;Fe 2O 3+6HCl ═2FeCl 3+3H 2O ;CuO+2HCl=CuCl 2+H 2O ;可知氧化镁、氧化铁和氧化铜中的氧元素转化为氯元素,可得关系式2HCl ~(2Cl-O )73 55x×7.3% 31.6g-15.1g=16.5g 73557.3%16.5x g=⨯ x=300g 。
故选D 。
2.在AlCl 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发生如下反应:3NaOH+AlCl 3=Al(OH)3↓+3NaCl, Al(OH)3+NaOH=NaAlO 2+2H 2O 。
已知NaAlO 2易溶于水,则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图中所示,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溶液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大,当加入一定量时会出现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而水的质量不增加的阶段而后继续增加;而反应的事实却是溶液中水会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而不断增加,选项A错误;B、图中所示,随着氢氧化钠的滴加,溶液中的氯化铝不断形成氢氧化铝沉淀,沉淀质量逐渐增加。
至完全反应后,随着氢氧化钠的滴加沉淀逐渐减少。
符合氯化铝先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然后沉淀氢氧化铝又和滴加的氢氧化钠生成可溶的NaAlO2的反应事实,选项B正确;C、图中所示,溶液的pH逐渐变大,符合氯化铝先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溶液渐呈中性,然后沉淀氢氧化铝又和滴加的氢氧化钠生成可溶的NaAlO2而使溶液逐渐呈碱性的反应事实,选项C正确;D、图中所示,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溶液中铝元素质量减少至完全消失,之后随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溶液中铝元素质量又逐渐增加,符合氯化铝先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然后沉淀氢氧化铝又和滴加的氢氧化钠生成可溶的NaAlO2的反应事实,选项D正确。
芜湖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化学试卷共三大题,16小题.满分60分,物理与化学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O-16 Na-23 S-32 Fe-56 Cu-64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棉纱织布 C.火药应用 D.瓷器烧制2. 在化学实验或日常生活中都应强化安全意识。
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氢氧化钠不慎沾到到皮肤上,立即用硫酸冲洗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将尾气直接排放C.使用酒精炉时,直接向燃着的炉内添加酒精D.家中天然气泄漏时,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3. 下列选项中的物质所属类别错误的是()4. 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的化学性质活泼B.X表示N2C.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D.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5. 硼氢化钠(NaBH4,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
有关硼氢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2个氢分子B.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C.只含一种非金属元素D. Na、B、H的质量比为1:1:4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蒸发B.加热液体C.测溶液的pHD.倾倒液体7. 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B.农作物采用大水漫灌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D.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8. 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D.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9. 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利用钴及其氧化物成功研制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染了,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芜湖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 (2016九上·北京月考)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 金刚石用来裁玻璃B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 酒精被用作内燃机中的燃料D . 铝用于制造电线2. (2分) (2016九上·永城期中)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研究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C15H22O5)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下列有关青蒿素说法正确的是()A . 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B .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C . 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D . 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3. (2分)下列有关生活、生产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少年儿童应吃大量的营养补品,以利于身体成长需要B . 农业上,铵态氮肥不可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C . 室内煤气泄漏时,要立即打开排风扇D . 为了使生姜看起来更水嫩,颜色更黄亮,用硫磺加以熏蒸4.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常温下,碱溶液的pH一定大于7,盐溶液的pH一定等于7B . 钢质车架主要是用合成材料制成的C . 区别NH4Cl和KCl粉末,可用分别加熟石灰研磨并闻气味的方法D . Na2CO3俗称纯碱,它的水溶液呈碱性,属于碱类5. (2分)下列各种说法不正确的是()A . 试管、蒸发皿都是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B .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应在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称量物C . 用排空法收集CO2时,若用pH试纸来检验是否收集满,可以先将pH试纸润湿后再检验D . 实验室中制备甲烷是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共热,它的制备装置与实验室制备氧气的装置可以相同6. (2分)(2017·普陀模拟) 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C+O2CO2↑B . 铁在氧气中燃烧4Fe+3O2 2Fe2O3C . 镁在氧气中撚烧Mg+O2 MgOD . 水通电电解2H2O 2H2↑+O2↑7. (2分) (2015九上·广南期末)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B . 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C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 . 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8. (2分)(2013·抚顺) “5.31”林甸大火和“6.3”德惠大火给全国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 . 电器着火,用自来水扑灭B . 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 . 火灾中自求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D . 加油站内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9. (2分)(2016·石家庄模拟) 硒是人体必须的元素,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硒的一格,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 . 硒属于非金属元素B . 硒的核电荷数为34C . 硒原子核内有34个中子D .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10. (2分)建筑材料有砖、钢筋、水泥、生石灰、大理石、PVC塑料(聚氯乙烯)等。
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带解析)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如图所示的装置可用来测定某气体X的组成。
在注射器A中装有0.32g气体X并慢慢通过不含空气并装有足量灼热的氧化铜的玻璃管B,使气体X完全反应。
得到以下实验结果:实验前B管重20.32g,实验后B管重20.00g,B管中出现红色粉末。
C管中收集到的无色液体是水;注射器D中收集到生成氮气0.28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B.气体X是氨气(NH3)C.该反应中生成的水与氮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2D.气体X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7:1【答案】D【解析】【详解】A、X气体中含有氮元素、氢元素,所以一定不是单质,氧化铜属于化合物,所以B管中反应一定不是置换反应,错误;B、实验前B管重20.32克,实验后B管重20.00克,所以氧化铜中氧元素质量为0.32g,因为氧元素和氢元素结合生成水,所以氢元素质量为:0.04g,收集到生成的氮气0.28克,气体中氮元素质量为0.28g,所以氮元素与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0.28g0.04g:=1:2 141,所以气体不是氨气,错误;C、实验前B管重20.32克,实验后B管重20.00克,所以氧化铜中氧元素质量为0.32g,因为氧元素和氢元素结合生成水,所以氢元素质量为:0.04g,所以生成水的质量为:0.32g+0.04g=0.36g,该反应中生成的水与氮气的分子个数比为0.36g0.28g:=20:1 1828,错误;D、实验前B管重20.32克,实验后B管重20.00克,所以氧化铜中氧元素质量为0.32g,因为氧元素和氢元素结合生成水,所以氢元素质量为:0.04g,收集到生成的氮气0.28克,气体中氮元素质量为0.28g,气体X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0.28g:0.04g=7:1,正确。
故选D。
【点睛】根据气体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来分析X的组成,氮气的质量就是气体中氮元素的质量,B管质量的减少量就是失去的氧元素的质量,根据氧化铜中氧元素质量可以计算出气体中氢元素质量,可以计算出水的质量,再计算水分子和氮分子的个数比。
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带解析)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某气体由CH4、C2H2、C2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判断正确的是A.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2H4B.该气体中一定没有CH4C.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2H2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则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2×1244):(9×218)=6:1,故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612:11=1:2。
A、若是含一个CH4和一个C2H2,则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该气体中不一定含有C2H4,错误;B、若是含一个CH4和一个C2H2,则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错误;C、若是含一个CH4和一个C2H2,则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正确;D、该气体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错误。
故选C。
2.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氯化钠、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
(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另称取 14.9 g 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 28.7 g 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杂质中可能含有硝酸钾、氯化钠B.杂质中肯定不含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C.杂质中肯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钠D.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答案】D【解析】A、氯化钾、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KCl+AgNO3═AgCl↓+KNO3,74.5 143.514.9g 28.7gNaCl+AgNO3═AgCl↓+NaNO3,58.5 143.511.7g 28.7g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因此杂质中含有碳酸钠,由计算可知,14.9g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11.7g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杂质中含有碳酸钠,氯化钾质量小于14.9g,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质量小于28.7g,因此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钠,错误;B、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因此杂质中含有碳酸钠,则杂质中不含有硝酸钙,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说明杂质中不含有氯化铜,错误;C、由A知,杂质中肯定含有碳酸钠、氯化钠,错误;D、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由于硝酸钾是否存在不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可能含有硝酸钾,也可能不含有硝酸钾,正确。
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40分。
化学和物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请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l-35.5Ag-108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下列关于笔墨纸砚的制作工艺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竹作笔杆羊毛为毫B.杂木烧炭集烟成墨C.浆压薄片晾干成纸D.开石磨光雕刻成砚2.2023年世界地球日的中国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禁止使用化石燃料,防止产生雾霾B.煤炭脱硫处理,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C.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使生活更加方便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3.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检查气密性B.过滤C.测定待测液pH D.稀释浓硫酸4.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等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
如图是铟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铟属于非金属元素B.铟原子的中子数为49C.铟的原子序数为49D.铟的原子质量为114.85.我市盛产茶叶,“雪青”“清润茗芽”等绿茶享誉省内外。
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6.2023年12月30日,长二丙运载火箭携手远征一号S发射成功,宣告着2023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任务收官。
如图为“长二丙火箭”使用的推进剂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产物不会污染环境B.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C.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D.该反应生成和的微粒个数比是1:47.下列家务劳动涉及的化学原理解释错误的是选项家务劳动化学原理A用含氢氧化钠的清洁剂去除油污氢氧化钠将油脂乳化B不宜用钢刷擦洗铝制品钢刷会破坏氧化膜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灭火D烧开水未达沸点,水中有气泡冒出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A.A B.B C.C D.D8.如图是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和物质类别关系图(横坐标表示物质类别,纵坐标表示物质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物质所属物质类别是单质B.B物质的化学式为FeOC.可以用CO和C物质在高温下生成A物质D.E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颜色为黄色9.培养和提高学科核心素养,要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
芜湖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不能将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点燃,不能达到除杂目的;B铜的活动性比铁弱,不能与硫酸亚铁,不能达到除杂目的;C、澄清石灰水和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无法鉴别;D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水,过滤后溶液中只有氯化钙一种溶质,能达到除杂目的;选D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
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2.将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天平平衡。
在左盘烧杯中加入10克碳酸钙,若要使天平重新平衡,则右盘烧杯中应加入的物质是A.10克碳酸钾和碳酸钠B.5.6克氧化钙和氧化锌C.10克碳酸镁和碳酸氢钠D.10克镁粉和铜粉【答案】B【解析】【分析】天平左侧的烧杯中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3222 CaCO+2HCl=CaCl+H O+CO1004410g x10010g44x ↑=解得x=4.4g此时左侧烧杯增加的质量为:10g-4.4g=5.6g。
所以为了保持平衡,右侧烧杯也需要增重5.6g。
由于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0,所以若想在加入10g碳酸盐的混合物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也是4.4g,必须是两种碳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大于100,一个小于100。
【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碳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38,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6,两者都大于100。
A错误;B、氧化钙和氧化锌会和盐酸反应,但是不会生成任何气体。
其反应方程式为:CaO+2HCl=CaCl2+H2O、ZnO+2HCl=ZnCl2+H2O,所以加入的固体的质量就是天平右盘增加的质量,即5.6g。
B正确;C、通过分析可知,碳酸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碳酸氢钠84,两者都小于100,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一定大于4.4g,天平无法保持平衡。
安徽省芜湖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4题;共14分)1. (1分) (2017九上·忻城期中)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 . 铝用于制造铝箔B . 镁粉用于制作照明掸C . 用天然气作燃料D . 用氢气作火箭推进剂【考点】2. (1分)(2016·山西) 我们每天要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以下食物主要提供蛋白质的是()A . 鸡蛋B . 大米C . 香蕉D . 黄瓜【考点】3. (1分) (2020九上·泰山月考) 蜡烛(主要成份是石蜡)燃烧时,发生的变化()A . 只有物理变化B . 只有化学变化C . 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D . 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考点】4. (1分)由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A . 氢气和氧气组成B . 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C . 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 . 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考点】5. (1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 . 液体的倾倒B . 液体的量取C . 点燃酒精灯D . 滴加液体【考点】6. (1分)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 陶瓷花瓶B . 纯棉衣裤C . 塑料桶D . 纳米铜【考点】7. (1分) (2019九上·哈尔滨月考) 天然橡胶的化学式是[C5H8]n是由异戊二烯聚合而成的,下列有关异戊二烯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异戊二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 . 异戊二烯分子中电子数为38C . 异戊二烯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5:8D . 异戊二烯分子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2【考点】8. (1分) (2020九上·来宾期末) 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X的值为22gB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 . 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 . W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考点】9. (1分)(2019·成都)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实验目的的是()A . 探究水对铁生锈有无影响B .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C . 探究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D . 探究甲烷的组成【考点】10. (1分)(2019·官渡模拟) 我国化学家候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工业技术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芜湖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8九上·江南期中) 下列描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黄沙扑面B . 十里花香C . 破镜难圆D . 引火烧身2. (2分) (2018九上·邢台期末) 钋广泛用于抗静电刷。
钋元素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属于非金属元素B . 质子数为84C . 核外电子数为84D . 相对原子质量为2093. (2分)(2017·凉山模拟) 一定质量的硫粉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内点燃充分反应,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A .B .C .D .4. (2分)(2019·松江期中) 某矿泉水标签如下(单位为毫克/升):Ca...20、K...39,这里的Ca、K是指()A . 单质B . 元素C . 原子D . 分子5. (2分) (2017九上·新疆期中) Y2O3(Y是钇的元素符号)是合成某种高温超导材料的原料,其中Y元素的化合价是()A . +1B . +2C . +3D . +66. (2分)在反应M+2N=R+2Q中,3.2gM与N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8.8gR,且反应生成的R和Q的质量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N和Q的质量比是()A . 16:11B . 16:9C . 9:16D . 4:97. (2分) (2017九上·滨海月考) 从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以使()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③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A . ②B . ①②C . ①③D . ③二、填空题 (共6题;共13分)8. (1分) (2016九上·安阳期中) 用化学用语填空:①四个氮分子________;②七个钾原子________;③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________;④硫酸亚铁________;⑤两个钙离子________.9. (1分)(2017·昌平模拟) 合理膳食。
2016年安徽省芜湖二十九中中考化学三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下列我省的一些景点和特色中,其中发生变化的是()A.黄山云海B.徽州石雕C.广德太极洞溶洞D.阜阳剪纸2.小丽最近腹泻,医生建议她暂时不要吃富含蛋白质和油脂的食物,小丽应该选择的早餐是()A.油条和豆浆B.馒头和稀饭C.鸡蛋和牛奶D.炸鸡腿和酸奶3.大蒜中含有的一种有效成分“硫化丙烯”(C3H6S),具有一定的杀菌食疗价值.下列有关C3H6S的说法正确的是()A.硫化丙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构成B.C3H6S的相对分子质量74gC.C3H6S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C3H6S中碳、氢、硫元素质量比为3:6:1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用橡皮塞塞住试管B.除去CO中的HClC.稀释浓硫酸D.研碎固体并闻气味5.在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2和b=8B.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2个电子生成S2﹣C.硫原子里,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16D.一个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克6.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5年11月30日~12月11日在巴黎举行,会议旨在通过限制人类活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A.禁止农作物秸秆燃烧,减轻对雾霾影响B.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C.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减少酸雨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7.纳来球异质二聚体是纳米自动化产业中的一种新模型.不溶于水的二氧化硅晶体可以制成微小的纳米球.在铂的催化作用下,双氧水分解,同时使一个二氧化硅纳米球与一个铂纳米球相结合,构成了一个纳米球异质二聚体(如右下图所示),这就是一个纳米级发动机.它可望用于河流和溪水的污染控制以及人体内部器官和细胞的运行.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纳米球中含有的硅、氧原子个数比不为1:2B.纳米球异质二聚体,其微粒大小在纳米级范围C.双氧水分解时,二氧化硅是催化剂D.因为二氧化硅晶体能与水反应而溶解,所以该纳米级发动机可以用于水污染的控制8.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1个X分子中有3个原子C.反应物分子的个数比为1:1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改变10.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乙>甲>丙B.20℃时,将3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80g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D.分别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1.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趋势.芜湖市新能源汽车项目预计2016年6月建成投产,建成后可实现年产5万辆电动汽车.(1)汽车的外部材料如图所示,含有的金属元素是(填元素符号),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为.(2)钢铁车身喷漆处理既美观又防锈,喷漆防锈的原理是.(3)汽车的安全气囊内有叠氮化钠(NaN3)或硝酸铵等物质.当汽车在高速行驶中受到猛烈撞击时,这些物质会迅速发生分解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充满气囊.已知叠氮化钠分解产生氮气和固态钠;硝酸铵分解产生大量的一氧化二氮气体和水蒸气.写出叠氮化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4)纯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优点是.12.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室中实验装置图填空.(1)完成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的名称:①②(2)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选择装置,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3)有一名同学欲用F装置收集H2,则H2应从导管口通入;若用G来收集一瓶O2,则O2应从导管口通入.(4)已知MnO2固体和浓盐酸混合共热可制得氯气(Cl2),则应选用做气体发生装置.13.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世界性难题,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如下:资料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HCl等有害气体.资料2:+2价的铁元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回答下列问题:(1)发电厂是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转变为电能.(2)吸收步骤中,石灰浆的作用是.(3)溶解步骤中,反应前后铁元素的化合价不变的反应方程式为.(4)将所得硫酸亚铁溶液在氮气环境中加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5)请你就芜湖市生活垃圾处理提一条建议.14.红枣中含有丰富的VC和糖类,常食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有补血养气安神等良好功效,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图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产生浓厚的兴趣,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23的结论,理由是.他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继续验证.(1)步骤①样品用磁铁吸引前需经过研碎,其中研碎的目的是;(2)②中固体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由此可以判断固体中一定含有.(3)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CaO、CaCO3.15.用久置的镁条做实验时,需要用砂纸把表面的灰黑色打磨掉,直到露出光亮的银白色.实验小组同学对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Ⅰ.是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镁.Ⅱ.是镁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黑色碳单质.Ⅲ.根据铜锈的成分是碱式碳酸铜,推测镁条表面的“灰黑色外衣”是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得到的碱式碳酸镁.同学们经讨论,从颜色上否定了只含有氧化镁,因为氧化镁是 .【查阅资料】①碱式碳酸镁的性质有:受热可分解;常温下能与稀硫酸反应.②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能变为蓝色.③碳不与稀硫酸反应,但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并生成CO 2、SO 2和H 2O . 同学们认为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三种产物的共同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进行实验】1)同学们发现,经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中镁粉 会突然出现红热,很快停止,并有黑色固体粘附在试管壁上.于是将试管取下,冷却后加入足量稀硫酸,大部分固体溶解,并有气泡出现,但黑色固体没有消失.请写出有气体生成的一个反应化学方程式 .(3)将实验(2)试管中的混合物进行 (填操作名称),除去其中溶液,向黑色固体中加入浓硫酸,加热.黑色固体全部溶解,得澄清溶液并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黑色固体为 .【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现象,实验小组认为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中含有碳和碱式碳酸镁.【反思与评价】有的同学提出,实验(2)不足以证明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中含有碳,他的理由是 .三、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6分)16.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小丽进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1)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016年安徽省芜湖二十九中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下列我省的一些景点和特色中,其中发生变化的是()A.黄山云海B.徽州石雕C.广德太极洞溶洞D.阜阳剪纸【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黄山云海形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徽州石雕雕刻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广德太极洞溶洞形成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阜阳剪纸制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2.小丽最近腹泻,医生建议她暂时不要吃富含蛋白质和油脂的食物,小丽应该选择的早餐是()A.油条和豆浆B.馒头和稀饭C.鸡蛋和牛奶D.炸鸡腿和酸奶【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分析】根据六大营养素中的蛋白质和油脂的主要食物来源判断,一般来自于蛋类、豆制品、瘦肉等.【解答】解:A、油条中主要含有糖类和油脂;豆浆中主要含有蛋白质,所以错误.B、馒头和稀饭中主要含有糖类,所以正确.C、鸡蛋和牛奶中主要含有蛋白质,所以错误.D、炸鸡腿中主要含有蛋白质和油脂,酸奶中主要含有蛋白质,所以错误.故选B.3.大蒜中含有的一种有效成分“硫化丙烯”(C3H6S),具有一定的杀菌食疗价值.下列有关C3H6S的说法正确的是()A.硫化丙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构成B.C3H6S的相对分子质量74gC.C3H6S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C3H6S中碳、氢、硫元素质量比为3:6:1【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A.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化丙烯是由分子构成的,1个硫化丙烯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化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6+32=74,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故选项说法错误;C.硫化丙烯中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32=18:3:16,碳元素所占的质量比最大,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化丙烯中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32=18:3:16,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用橡皮塞塞住试管B.除去CO中的HClC.稀释浓硫酸D.研碎固体并闻气味【考点】仪器的装配或连接;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分析】A、根据连接橡皮塞的方法解答;B、根据洗气装置要长进短处解答;C、根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操作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A、把插入橡皮塞插入试管:先把试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有力转动,使其插入即可.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中的HCl时应该长管进气,短管出气,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正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应为“用手轻轻扇动,让少量气体飘入鼻孔”,而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瓶口直接闻,这样易吸入过多气体,可能会使人中毒,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答案:C5.在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2和b=8B.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2个电子生成S2﹣C.硫原子里,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16D.一个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克【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A、根据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进行分析判断.B、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D、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2和b=8,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S2﹣,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6,表示原子序数为16;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16;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3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中子数=32﹣16=16,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6.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5年11月30日~12月11日在巴黎举行,会议旨在通过限制人类活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A.禁止农作物秸秆燃烧,减轻对雾霾影响B.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C.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减少酸雨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分析】A、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会形成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B、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可防止雾霾进入呼吸道.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土壤和水体的污染.【解答】解:A、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会减少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利于提高空气质量,减轻对雾霾影响,故做法正确;B、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做法正确.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可防止雾霾进入呼吸道,做法正确;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但会造成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做法错误.故选D.7.纳来球异质二聚体是纳米自动化产业中的一种新模型.不溶于水的二氧化硅晶体可以制成微小的纳米球.在铂的催化作用下,双氧水分解,同时使一个二氧化硅纳米球与一个铂纳米球相结合,构成了一个纳米球异质二聚体(如右下图所示),这就是一个纳米级发动机.它可望用于河流和溪水的污染控制以及人体内部器官和细胞的运行.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纳米球中含有的硅、氧原子个数比不为1:2B.纳米球异质二聚体,其微粒大小在纳米级范围C.双氧水分解时,二氧化硅是催化剂D.因为二氧化硅晶体能与水反应而溶解,所以该纳米级发动机可以用于水污染的控制【考点】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分析】二氧化硅纳米球成分依然是二氧化硅分子,结构并无变化,制成纳米球异质二聚体的过程在题干中提供的信息较全,利用这些信息可解决此题.【解答】解:A、二氧化硅纳米球成分依然是二氧化硅分子结构并无变化,说法错误.B、由题干总的叙述可知,纳米球异质二聚体属纳米级,说法正确.C、由题干看出双氧水分解时铂起了催化作用,说法错误.D、二氧化硅为不溶于水的物质,说法错误.故选B.8.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1个X分子中有3个原子C.反应物分子的个数比为1:1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改变【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根据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在化学反应中只要有了单质参加反应或单质生成,就一定有化合价的改变,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可以判定出每个X分子中有3个原子,故B正确.C、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故C错误;D、在生成物中有单质生成,因此一定有化合价的改变,故D错误;故选项为;B.【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氧化钙和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Ca(OH)2溶液能与过量的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HCl气体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D.10.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乙>甲>丙B.20℃时,将3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80g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D.分别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乙>甲=丙,不是乙>甲>丙;20℃时,甲的溶解度是40g,因此将3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20g+50g=70g,不是80g;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不正确,因为没有证明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是正确的,因为甲和乙的质量分数不变,还是乙大于甲,而丙升温后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解答】解: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乙>甲=丙,不是乙>甲>丙;故选项错误;B、20℃时,甲的溶解度是40g,因此将3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20g+50g=70g,不是80g;故选项错误;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不正确,因为没有证明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D、分别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是正确的,因为甲和乙的质量分数不变,还是乙大于甲,而丙升温后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故选项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11.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趋势.芜湖市新能源汽车项目预计2016年6月建成投产,建成后可实现年产5万辆电动汽车.(1)汽车的外部材料如图所示,含有的金属元素是Fe或Al(填元素符号),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为塑料.(2)钢铁车身喷漆处理既美观又防锈,喷漆防锈的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蒸气(或隔绝空气).(3)汽车的安全气囊内有叠氮化钠(NaN3)或硝酸铵等物质.当汽车在高速行驶中受到猛烈撞击时,这些物质会迅速发生分解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充满气囊.已知叠氮化钠分解产生氮气和固态钠;硝酸铵分解产生大量的一氧化二氮气体和水蒸气.写出叠氮化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NaN33N2↑+2Na.(4)纯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优点是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书写化学方程式、;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分析】(1)根据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等解答;(2)根据喷漆防锈的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蒸气解答;(3)根据反应原理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4)根据纯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优点是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解答.【解答】解:(1)汽车的外部材料如图所示,含有的金属元素是Fe、Al;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为:塑料;(2)钢铁车身喷漆处理既美观又防锈,喷漆防锈的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蒸气(或隔绝空气);(3)叠氮化钠分解产生氮气和固态钠,化学方程式为:2NaN33N2↑+2Na;(4)纯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优点是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答案:(1)Fe或Al;(2)隔绝氧气和水蒸气(或隔绝空气);(3)2NaN33N2↑+2Na;(4)节约能源,减少污染.12.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室中实验装置图填空.(1)完成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2)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选择D装置,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4K2MnO4+MnO2+O2↑.(3)有一名同学欲用F装置收集H2,则H2应从导管口b通入;若用G来收集一瓶O2,则O2应从导管口a通入.(4)已知MnO2固体和浓盐酸混合共热可制得氯气(Cl2),则应选用A做气体发生装置.【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据常用仪器回答;(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D,并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3)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应从短管进气,将空气挤压到集气瓶底部排出;氧气密度比水小,所以应从短管进气,长管便于排水;(4)MnO2固体和浓盐酸混合共热可制得氯气(Cl2),属于固体和液体反应且须加热,所以选择A装置.【解答】解:(1)标号仪器分别是添加液体的长颈漏斗和收集气体的集气瓶;(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D,反应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3)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应从短管进气,将空气挤压到集气瓶底部排出;氧气密度比水小,所以应从短管进气,长管便于排水;(4)MnO2固体和浓盐酸混合共热可制得氯气(Cl2),属于固体和液体反应且须加热,所以选择A装置;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集气瓶;(2)D;2KMnO4K2MnO4+MnO2+O2↑;(3)b;a;(4)A.13.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世界性难题,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