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血瘀:肢体软弱,偏身麻木,手足肿胀,面色淡白, 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暗,苔白腻,脉细涩
阴虚风动:肢体麻木,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 或蠕动,舌红,苔少,脉细数
中风
2.中脏腑
主症:神志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甚者昏迷, 半身不遂
闭证:兼见神昏,牙关紧闭,口不开,肢体强痉
脱证:面色苍白,瞳神散大,手撒口开,二便失禁, 气息短促,多汗腹凉, 脉散或微
2.穴位注射法 采用当归、丹皮酚、威灵仙等注射 液,在病痛部位选穴,每穴注入0.5 ~1ml,注意勿注入关节腔内。每 隔1—3日注射1次。
3.电针法 选择上述处方穴位,针刺得气后,通电 针机,先用连续波5分钟,后改疏密波, 通电10~20分钟。
4、皮内针:痛点固定可用皮内针。
腰痛
定义: 腰痛又称“腰脊痛”, 是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颈椎病
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脊髓、 神经根、血管及交感神经,并由此产生颈、肩、上肢一系列表现的 疾病,称其为颈椎骨性关节病,简称颈椎病。
★治疗: 活血通经。 以颈夹脊及手足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
★取穴: 局部:风池 颈夹脊 天柱 肩井 远端:后溪 合谷 外关
★操作:用毫针泻法或平补平泻法。
足太阳经病证:眼部痛---第1枝痛点:眶上孔(攒竹) 手、足阳明和手太阳经病证:上颌、下颌部痛
---第2枝痛点:眶下孔(四白) ---第3枝痛点:颏孔(承浆)
风寒证:兼见面部有感受风寒史,遇寒则甚,得热则轻,鼻流清 涕,苔白,脉浮
风热证:痛处有灼热感,流涎,日赤流泪,苔薄黄,脉数 气血瘀滞:有外伤史,或病变日久,情志变化可诱发,舌暗或有
现代医学相关疾病:腰部软组织损伤、肌肉风湿、腰椎病、 椎间盘病变及部分内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