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6
8、蒲公英[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
3、精读课文的第一小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课文的第一小节。
[教学难点]:在识记生字新词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有关蒲公英的一些图片。
[教学过程]:一、看图揭示课题。
1、出示蒲公英的图片。
图上画的是什么植物?谁能看图说说蒲公英的样子及有关知识?(相机出示词语:蒲公英绒球降落伞)2、教学生字:蒲、绒、降、伞。
3、板书课题11、蒲公英如果叫你写这篇课文,你会写些什么?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画出生字字,读准生字音。
(3)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两遍。
2、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词语。
嘱咐迷惑湖泊泥土两颗黑黝黝宝贝富翁干死茁壮波光粼粼(2)出示:优美的词组:波光粼粼的湖面银花朵朵的湖泊金光闪闪的沙漠黑黝黝的泥土随风飘荡的小降落伞竞相开放的蒲公英(3)指导读长句。
出示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第四自然段的第三个长句。
(练读)(4)范读课文。
(5)指名逐段试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6)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自渎课文的第一小节。
2、指名读。
3、欣赏绒球慢慢开放的样子。
4、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看到的画面。
5、再指名读,评议。
6、齐读。
四、布置作业。
8、蒲公英[教学目标]:1、读懂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哪些不同的态度,结果都怎样。
2、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事实求是、脚踏实地地,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1、读懂太阳公公的话及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哪些不同的态度,结果怎样。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复述。
[教学难点]:练习用自己的话表达文中的内容,即复述课文的练习。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册)全册教案蒲公英[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
3、精读课文的第一小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课文的第一小节。
[教学难点]:在识记生字新词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有关蒲公英的一些图片。
[教学过程]:一、看图揭示课题。
1、出示蒲公英的图片。
图上画的是什么植物?谁能看图说说蒲公英的样子及有关知识?(相机出示词语:蒲公英绒球降落伞)2、教学生字:蒲、绒、降、伞。
3、板书课题11、蒲公英如果叫你写这篇课文,你会写些什么?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画出生字字,读准生字音。
(3)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两遍。
2、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词语。
嘱咐迷惑湖泊泥土两颗黑黝黝宝贝富翁干死茁壮波光粼粼(2)出示:优美的词组:波光粼粼的湖面银花朵朵的湖泊金光闪闪的沙漠黑黝黝的泥土随风飘荡的小降落伞竞相开放的蒲公英(3)指导读长句。
出示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第四自然段的第三个长句。
(练读)(4)范读课文。
(5)指名逐段试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6)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自渎课文的第一小节。
2、指名读。
3、欣赏绒球慢慢开放的样子。
4、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看到的画面。
5、再指名读,评议。
6、齐读。
四、布置作业。
8、蒲公英[教学目标]:1、读懂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哪些不同的态度,结果都怎样。
2、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事实求是、脚踏实地地,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1、读懂太阳公公的话及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哪些不同的态度,结果怎样。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复述。
[教学难点]:练习用自己的话表达文中的内容,即复述课文的练习。
教学计划一、教学大纲对本年级的本学科的基本要求:1、学习习惯: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
培养学生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能准确认读366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20个,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
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解色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
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习作: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学写书信;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顿号。
二、对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简要分析: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共分四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作、课文和单元练习。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共三部分,包括指导学生读书要有选择,学会作读书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
小学苏教版第七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13、开天辟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
3、学习“开天辟地”的过程,体会盘古的力大无穷。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游戏“看图猜故事”,出现四个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夸父追日2、引导学生初步说说神话故事的特点3、揭示课题:开天辟地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读准读通课文2、带领学生学习5组词语(1)合拢、裂开、崩裂、破碎(混沌一团、黑暗混沌)(2)劈、凿、撑(3)精疲力竭(疲惫不堪)(4)光芒万丈、皎洁明媚万顷良田(良田万顷)(5)巍峨三、再读课文,学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1、分节读文,思考: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2、指名回答,教师归纳,相机板书:黑暗混沌开辟天地顶天立地改天换地3、指导学生按顺序简洁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4、在文中找出能概括主要内容的一句话5、小结概括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四、开天辟地1、引入:这样一位身强体壮的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板书:开天辟地] 请你大声读读第2自然段,看看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从中你可以看出盘古是个怎样的神?读完之后,把盘古开天辟地的动作用“?”标示出来。
2、教师巡视,指名学生回答(你找到了哪些词语?相机出示句子)(1)出示“他一使劲 ??破碎了”一使劲、一翻身、一坐就能让宇宙裂开一条缝,说明了什么?(盘古高大力大)你有这个力量吗?只有盘古才有这个神力。
(男同学把他的神力读出来)你们读的太好了,特别是“咔嚓”太生动了,仿佛就在我的耳边响起。
(女生读)(2)出示“大神见身边??‘大鸡蛋’破碎了。
”1①你找到盘古的哪些动作?全班齐读这一句。
思考:句子中哪些词语仿佛让你亲临开天辟地的现场?(猛劈猛凿巨石飞溅)(4)你们读的真好!你们的朗读让我仿佛看到一个“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的盘古正在“猛劈猛凿”。
苏教版语文第七册知识点精选1、老师,您好!一、崇chïng高浸jìn透辛xÿn劳幸福涌yǒng起塑sù造春晖 huÿ衷心祝愿茁zhuï壮的新苗爱戴智慧闪耀甘露笑语盈盈洒向编织丝线编写创造一、品尝cháng瓜果观赏shǎng 情绪思绪心绪不宁屈指算来缺quý乏眼睁睁zhýng 虽suÿ然但愿悲欢离合隐yǐn藏苏轼朝廷做官手足情深玩耍形影不离埋怨低声吟诵宽慰阴晴圆缺各奔东西渐渐西沉远隔千里有隐有现此事古难全一轮明月欢欢喜喜【苏辙zhã安慰婵娟皓hào月当空】二、奔【býn】~跑【bân】各~东西埋【mán】~怨【mái】~伏~藏三、但:只。
愿:希望、祝愿。
婵娟:美好的月色。
手足情深:亲兄弟的感情深厚。
形影不离:彼此关系亲密,总在一起。
苏轼情感变化的词语是先“心绪不宁”,接着“埋怨”,后来“宽慰”。
四、写月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五、照样子写词语: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成败得失是非曲直轻重缓急古今中外喜怒哀乐六、近义词:眼睁睁——眼巴巴形影不离——寸步不离十全十美——尽善尽美万里无云——晴空万里七、反义词:远隔千里——近在咫尺各奔东西——欢聚一堂八、《水调歌头》宋代·苏轼表达了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他豁达开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对亲人的安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美好的祝愿)九、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相同情感的诗句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天安门广场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4—6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
3、练习给自然段分层,概括自然段意思。
4、知道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在理清天安门广场各建筑物所在位置的基础上,理解天安门在各族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精神。
教学难点:在学习课文中场面描写的基础上,练笔写仪仗对清晨升国旗时的场景。
教学准备:1、利用班队活动课收看《开国大典》电影片段。
2、投影片、小黑板、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任务: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天安门广场各建筑物所在位置。
一、揭示课题:1哪些同学去过天安门广场?你在那儿看到了什么?其他同学想不想去游览一次?2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游览天安门广场。
指名说(学生简介“天安门”)建于明代,名“承天门”,重建于清代,改称“天安门”。
放投影片板书课题二、初步感知课文1自读课文,思考天安门广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2检查自学效果领袖宣告纪念碑政府沸腾博物馆雕梁画栋尽收眼底姹紫嫣红曙光晨曦旭日辉煌3出示长句:碑身正面是毛泽东主席提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东西两侧,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与巍峨壮丽的人民大会堂,遥遥相对。
自读课文:开火车读生字,及时纠正错误读音4、指名分段试读课文齐读课文出示: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划生字,注意读准字音.2)、读通句子,注意长句子之间的停顿.学习课文2、3自然段1、天安门广场到底有哪些雄伟的建筑物呢?默读课文2、3自然段,完成课文练习A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B介绍毛主席纪念堂C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她雄伟壮丽?理解:雕梁画栋\汉白玉\华表\蟠龙花纹\格外挺拔指导朗读,用赞美的语气默读课文,完成练习细读课文,做好记号,交流指名说评说再说练读课文1划出建筑物的名称2找出方位词3完成练习说话训练现在我们全班一起来到天安门广场,哪位小导游愿意向我们介绍?(介绍时,可加入自己找到的资料) 四人小组讨论练说指名说三、了解每个自然段意思说说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1天安门广场的地理位置2、3天安门建筑的相对位置4天安门的象征意义5五心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6节日中的天安门广场更加美丽.指导书写注意:栋、博、袖作业1练读课文2选词填空(1) 宽广、宽大、宽阔汽车在()公路上穿梭往来.( )的会议室里,整整齐齐的排列着四百张椅子.( )的田野一望无际.3造句壮观4书写词语第二课时教学任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苏教版语文第七册全册教案本册教材简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教学要求:⑴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
⑵使学生初步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做记号,初步掌握做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⑶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掌握选择课外读物和读书做记号的方法。
难点: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⑴说出有哪些途径可以找到图书。
⑵说出在图书馆中如何找到自己需要的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⒈启发学生互相交流有关书籍的名人名言。
⒉总结:知识如同大海,人一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更何况书有好坏之分,这就决定读书要有选择。
板书课题。
二、指导学生选择图书⒈了解选择图书的渠道。
⒉观察的一页最上面的图。
讨论:⑴图中的同学是根据什么选择图书?⑵确定好自己所需要的书是哪一类后,又应该怎样在书架上查找呢?⑶教师讲解帮助学生了解。
为了方便读者选择图书,图书馆或书店的图书都是分类摆放的,我们要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书,首先要确定是属于那一类的,然后在书架上按类查找。
拿一本书讲解:封面、书脊、根据书脊确定自己是否需要。
⑷指导观察书上第一页上面的特写图:找到自己需要的书以后,应该怎样拿书?又应该怎样放回去?为什么?⑸观察下面的图,讨论这名学生在做什么?三、作业课后到书店或图书馆去选择自己要的书。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⑴能说出读书时应有怎样的姿势?⑵能分析出应该在什么地方做记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该如何选择图书,读书不但要有选择,而且要认真,怎样认真读书呢?要做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边读边思考,还要边读边做记号,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板书课题。
二、训练⒈观察第三页上面的图,说说这位女同学在干什么,这位同学是怎样坐的,怎样拿笔的,书摆放在什么位置,文具盒放在什么地方。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小学语文第七册全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有顺序,深入细致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脚,把意思写清楚的。
3、朗读课文,能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及爬墙过程。
2、学习作者抓住爬山虎脚的特点,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第二自然段,揭示目标。
上节课学习了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所写的叶圣陶爷爷把爬山虎的叶子写得美极了,你们还记得吗?下面我们一边看录像(出示课件),一边回忆课文是如何写爬山虎的叶子的。
(边看录像,指名读课文)爬山虎爬满整整一墙,确实好看,它是靠什么爬的呢?(靠脚)爬山虎确实有脚,它的脚是什么样的,是怎样靠着脚往上爬的,文章又是怎样围绕它的脚来写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来学习的内容。
二、讲读第三自然段。
1、打开书本,回忆课文哪几自然段讲爬山虎的脚?(3—5)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几句话具体写了爬山虎的脚?(3—5句)2、指读这三句话,思考:这三句话告诉我们哪几层意思?(位置、样子、颜色)板书3、交流位置:A、看实物B、位置在哪儿?(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板书C、多媒体显示样子:A、看课件B、是什么样子的?(六七根丝构成的枝状的,每根细丝象蜗牛的触角。
)C、这里用了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蜗牛的触角见过吗?有什么特点?(头上有两对触角,在长触角的尖端长着很小的眼)爬山虎的脚就是这样的。
(投影显示)颜色:嫩红色4、这些内容作者是如何说的呢?齐读课文3-5句。
5、看着图,跟老师说。
按课文顺序说说看。
6、同桌独立练说,说说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指名说,齐说。
师:“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第六句话起了小结的作用。
7、第三自然段的3-6句就写了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还有第一,二句呢?这两句话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指读)点拨:“今年我注意了”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因为不知道爬山虎怎样爬,今年特别留心观察,原来是有脚的,说明作者正是因为如此注意观察,才能把脚的形状、颜色写得生动。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优秀8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
12、《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般阳路小学蒋学静
教学目标:
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六、七、八自然段
3、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3. 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能连一连吗?指名读读。
这些都是神话故事,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我国著名的神话传说,讲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世间万物的故事。
齐读课题:12。
开天辟地
3.盘古究竟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请大家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1)读准生字的读音。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画出生字新词。
4、检查读生字课件
三、再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指名说
四、精读课文,1.在盘古还未开天地前,天地是什么样子?指名一自然段。
(抓住“混沌一团”“大鸡蛋”词让学生想像天地合一,宇宙一片黑暗的情景)
1、过渡:就在这个浑沌一团的大鸡蛋中,昏睡了一万八千年的盘古醒来了,看到周围黑乎乎一片,他感到(彷徨,茫然),它多么渴望见到光明阿!于是开始了他的开天辟地。
板书(开天辟地)
你大声读读第2自然段,看看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中你可以看出盘古是个怎样的神?请把相关语句划出来。
2、指名说。
(1)出示“他一使劲……了”一使劲,一翻身就能让宇宙裂开一条缝,说明了什么?(高大力大)
你有这个力量吗?只有盘古才有这个神力。
板书:神力(男把他的神力读出来)你们读的太好了,特别是“咔嚓”太生动了,仿佛就在我的耳边响起。
(女读)一丝微光对醒来就处在黑暗之中的盘古来说,这是一丝怎样的光啊!(生命之光,理想之光)(这一丝光让他看到)让我们一起朗读读出他追求光明的决心。
(2)这是个普通的鸡蛋吗?是个巨石累积而成的,你怎么知道的,“巨石崩
裂”电影电视中你见过这样的场面吗,能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你让我看到了石块飞溅的场面,你让我听到了山崩地裂的巨响。
请你把词语放在句子里朗读,(男生读)读出开天辟地的气势你们读的太棒了!通过你们的朗读让我仿佛感到整个宇宙都在振动,让我感到盘古真是神力无比!
(3)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他的神力?“ 猛劈猛凿”怎样的凿和劈阿!谁来读。
能读的更猛一些吗?请你把词语放在句子里朗读,把他威武神勇的样子读出来。
(4)你们读的真好!你们的朗读让我仿佛看到一个“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的盘古正在“ 猛劈猛凿” “ 猛劈猛凿” “ 猛劈猛凿”大鸡蛋终于破碎了,同学们大鸡蛋破碎容易吗?是啊,为了开天辟地盘古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啊(5)齐读这一段,体会一下盘古开天辟地的艰难。
6、过渡:盘古就靠这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
指导朗读。
这句话在描绘天地的变化时用词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对反义词形象的描绘了天地分离的情景。
)(字数相等/琅琅上口)
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句子,在下面的学习中自己要留意。
以后在写作中,我们也可以尝试运用对仗这种方法,那会让文章增色不少。
1、过渡:盘古用他的神力开辟了天地,天和地分开以后,又是怎样做的呢?“头顶着天,脚踏着地,”可以用个成语来形容。
(顶天立地)(看图)
盘古上要支撑着天,下要抵住地,防止天地的合拢,你试试,(学生做姿势一分钟)学生说感受突出盘古的时间长、累
“一万八千年”说明了什么,(持之以恒、高大有力)读的慢
出示第4 小节“ 这样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 (朗读)
2、从朗读中你觉得盘古是个怎样的神?(意志坚定、顽强毅力)
3、我们一起来朗读,想象一下在漫长岁月中盘古意志坚定是何等的不易啊!
所以书中还称盘古是个―――巍峨的巨人
巍蛾原来是形容山的,现在用来形容盘古长得大。
仅仅是身躯大吗?说明盘古在人们心中是(高大)的。
盘古真的是个了不起的巨人啊!
4、让我们一起朗读第5段,把这个巍峨的巨人记在心中。
1、再读题目,读出你的敬佩之情,读出了不起的感觉。
三\学习6-7引读:就这样盘古顶天立地过去了几千年,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盘古也已-(精疲力竭),就含着微笑倒下了。
什么叫筋疲力竭?为什么倒下了还要微笑?
盘古之所以“倒下”,是因为他已精疲力竭;他之所以“微笑着倒下”,是因为他知道天地再也不会合拢,宇宙再也不会黑暗,一个崭新的光明世界降临了。
盘古具有一颗多么伟大的心灵啊!面对死亡,他是那么坦然,那么无畏,请你再读第6段,读出盘古的无怨无悔(朗读)
2、过渡:盘古倒下了,为开天辟地耗尽了心血,流尽了汗水,在临死前他还把自己的身躯化成了世间万物。
3、板书:身躯化生万物
(二)学习第7段1、读第7自然段,让我们看看他的身躯都变成了什么。
出示第7段
A . 朗读句子,说说什么变成了什么。
B.好好读读第7自然段,看看他的身躯与所化成的事物有什么关系?(相似)
所以说想象不是瞎想,所想象的事物与原来的事物之间必有其相似之处,这样的想象才是合理的。
你觉得这段文字描绘的美吗?谁能把美通过读展示出来,其他同学想想为什么会写的这样美?
(1)写出了事物特点。
如:万丈光芒的太阳,皎洁明媚的月亮……
光芒万丈、皎洁明媚。
这两个词语都是形容光亮的,但这两种光亮有什么不一样?光芒万丈,强烈一些。
皎洁明媚,光线要柔和一些,读的时候就要温柔一些。
分男女生读
如:“万倾良田”这里的“万倾”就是一块连着一块,面积大。
一顷等于一百亩。
万顷说明什么?(朗读)
(2)通过这样优美词汇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这个世界是多么美好。
①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读得最美。
(指名读)(接力读)
过渡:同学们这样美好的世界是谁给予我们的?是他用自己的身躯换来的。
所以当我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时,不要忘了我们的大神---盘古。
2、这时你心中又产生了怎样的情感?自己再深情的读一读把自己的所思所感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简要地写在书旁。
3、、学生读书感悟,教师巡视指导
4、组织交流
5、小结:同学们你们不但读得好,说的也好!各人有各人的感受,有的感谢盘古,感谢盘古给我们带来这么美好的宇宙空间:有的为盘古的无私献身而深深感动:有的为盘古就这样离去而难过,心头有着一丝悠悠的怀念。
6、看!这就是盘古为我们开创的美丽的世界(看图,出示一些美丽山河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怀着对盘古的崇敬之情再来感受一下盘古给我们留下的美丽宇宙吧!配乐背诵图片展示
四、学习第8段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让我们再一次怀着感动,怀着对他的敬佩之情朗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宇宙并不是因为盘古开天辟地而形成的,那么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领略一下神话的魅力所在吗?
(学习盘古开天辟地的精神,敢于创新,勇于奉献的精神)
1、现在许多商品都以“盘古”而命名,老师网上搜索了一下,有
盘古文化网盘古科技有限公司盘古集团内蒙古盘古羊绒集团等等,这说明了什么?
2、“开天辟地”既是个神话故事也是个成语,
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颂扬开创伟大事业,称“开天辟地”。
如:毛****开天辟地,成立了新中国!
3、再次朗读题目,祝愿同学们也学习盘古的敢于创新,勇于奉献的精神,长大****以后也能开天辟地,干一番大事业。
课件:作业:背诵课文第6、7、8自然段
将自已搜集到的神话故事展示给自已的小伙伴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