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今日将公布重组计划 或成鲍尔默最后一搏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14
放手也能成功的事例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著!然而,有时,选择放手,却能换来不一样的。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放手也能成功的事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放手也能成功的事例1有时,放弃是一种勇气,放弃是一种智慧,成功者善于放弃,善于从损失中看到价值。
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一位老人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
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
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成功者善于放弃,善于从损失中看到价值。
放手也能成功的事例2:达尔文放弃研究成果达尔文是19世纪著名的科学家,进化论的创始者,他生前常说,他的《物种起源》等著作和学说是“集体的产物”。
在一封信中他曾这样写道:“我清楚地看到,如果没有那些可钦佩的观察者所搜集的大量材料,我决写不出那本书来。
”事实上,他和华莱士的交往便是科学家这种谦虚无私精神的体现。
华莱士是英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和旅行家,比达尔文小14岁,他和达尔文一样,进行着科学考察的活动,曾到南美的巴西、马来半岛等地做生物考察,采取动植物标本,在同一个课题上进行研究和写作。
其间,他读过达尔文的《一个植物学家的航行》,也和达尔文有过几次通信,讨论交流研究心得,不过两人都没有提及他们各自的独立研究和正在写作的具体内容。
1858年6月18日,正在努力撰写《物种起源》一书的达尔文,收到了华莱士寄来的一篇关于进化论的手稿----《论变种无限地离开其原始模式的倾向》。
达尔文惊诧得目瞪口呆,他说:“我从从未见过有这种更加令人惊奇的偶然巧合。
......他现在采用的学术名词,甚至也和我的书稿中各章题名相同......”如果是这样的话,进化论的优先权将归于华莱士了,达尔文再发表著作,就有抄袭和剽窃之嫌达尔文这时思想斗争十分激烈。
中欧关系的稳定发展与广阔前景目录一、中欧关系稳定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2)1. 中欧关系的历史背景 (3)2. 中欧关系的发展现状 (3)3. 中欧关系稳定发展的意义 (5)二、中欧合作的主要领域与成果 (5)1. 经济合作 (6)a. 贸易合作 (8)b. 投资合作 (9)c. 产业合作 (10)2. 政治合作 (11)a. 外交政策协调 (12)b. 国际事务合作 (13)c. 共建多边机制 (14)3. 文化交流 (15)a. 人文交流机制 (16)b. 教育合作 (18)c. 文化遗产保护 (19)三、中欧关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9)1. 中欧关系面临的挑战 (21)a. 地缘政治风险 (21)b. 经济竞争压力 (22)c. 社会文化差异 (23)2. 中欧关系面临的机遇 (24)a. “一带一路”倡议 (25)b. 欧洲投资计划的对接 (25)c. 全球经济格局调整 (26)四、中欧关系稳定发展的未来展望 (27)1. 加强政策沟通与协调 (28)2. 深化经济合作与创新 (29)3. 促进人文交流与理解 (30)4. 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32)五、结论 (33)1. 中欧关系稳定发展的总体态势 (34)2. 对中欧关系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35)一、中欧关系稳定发展的背景与意义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中欧关系的稳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中欧作为世界重要的政治经济力量,其关系的稳固发展不仅对双方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全球和平稳定与繁荣具有积极影响。
中欧关系的稳定发展有着深厚的背景,中欧地理位置相近,历史文化传统各异但富有交流,这种地理和文化的接近性为双方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中欧在经济结构上有很强的互补性,双方在贸易、投资、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共同利益日益增多。
中欧在国际事务中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观也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中欧双方在应对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拥有广泛的共识和合作意愿,共同肩负着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责任。
联想品牌策划书篇一:联想品牌电脑广告策划书班级: 12级市场营销学号:姓名:陈伟伦二○一五年六月四日目录第一章前言 ................................................ . (1)第二章联想公司简介 (1)联想公司概况 (1)联想笔记本特性分析 (1)联想笔记本定位分析 (2)第三章销售环境分析 (2)宏观环境 ................................................ . (2)微观环境 ................................................ . (3)营销环境分析总结 (3)第四章消费者分析 (4)高校市场环境 (4)第五章企业和竞争对手的竞争状况分析 (5)企业的竞争对手 (5)第六章广告策略 ................................................ (6)广告目标 ................................................ . (6)目标市场策略 (6)广告诉求策略 (7)广告媒介策略 (7)媒介类型 (7)媒介组合策略 (7)广告主题 ................................................ . (8)广告创意 ................................................ . (8)第七章公关策略 ................................................ (8)第八章广告预算和预测效果 (9)预算策略 ................................................ . (9)广告效果预测 (9)第一章前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与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活跃与市场体系的不断健全,全国范围内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人们对电脑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倾向于笔记本,所占空间小,挪动携带都很方便。
《双重冲击:大国博弈的未来与未来的世界经济》阅读随笔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文献综述 (4)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6)二、双重冲击的定义与特征 (7)2.1 双重冲击的定义 (8)2.2 双重冲击的特征 (9)2.2.1 复杂性 (11)2.2.2 动态性 (12)2.2.3 不确定性 (13)三、大国博弈与双重冲击的关系 (14)3.1 大国博弈的背景与现状 (16)3.2 大国博弈对双重冲击的影响 (17)3.2.1 政治影响 (18)3.2.2 经济影响 (20)3.2.3 国际关系影响 (21)四、未来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 (22)4.1 全球经济波动 (24)4.2 贸易保护主义 (25)4.3 科技创新竞争 (26)4.4 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 (27)五、大国博弈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影响机制 (28)5.1 政策制定与执行 (30)5.2 资源配置与国际分工 (31)5.3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32)六、案例分析 (33)6.1 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 (35)6.2 欧盟的一体化进程 (36)6.3 金砖国家的合作与发展 (37)七、应对双重冲击与大国博弈的建议 (39)7.1 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 (40)7.2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42)7.3 提升国家竞争力与创新能力 (43)八、结论与展望 (45)8.1 主要研究结论 (46)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47)一、内容综述《双重冲击:大国博弈的未来与未来的世界经济》是一本探讨全球性政治经济走向的深度著作。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书中内容对当前国际形势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未来的敏锐预测。
书中对于大国博弈的未来和世界经济走向的论述,不仅体现了宏观的视野和深刻的洞察,也展现了对细节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细致分析。
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时期,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视角。
在阅读随笔中,我首先关注到的是大国博弈的未来趋势。
地缘政治风险世界正在经历重大的地缘政治格局变化。
走过疫情跌宕起伏、经济加速复苏、地区冲突硝烟不断、气候危机愈发严峻的2021年,世界进入充满挑战的2022年。
2022年1月17日,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复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对2021年的地缘政治变化、2022年的地缘政治风险和格局变化等问题进行解读研判,其中在论及乌克兰问题时,吴教授称:“虽然美国、俄罗斯、北约近段时间进行了对话和谈判,但并未取得实质进展,因此不排除接下来美国、北约和俄罗斯围绕乌克兰的冲突会升级的可能。
目前来看,美国、北约不会轻易放弃乌克兰,想要把乌克兰纳入北约的框架,但俄罗斯坚决不接受这一点,并直接将进攻性武器部署在俄乌边境。
如果双方无法就这个底线问题作出妥协,那么冲突可能无法避免。
”今日,我们再次推送此文,回顾吴教授的相关论断,供读者参考。
地缘政治风险6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复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外交与安全政策、中美关系、亚太政治与安全等。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2021年全球地缘政治变化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危机的背景下,全球范围内的各种冲突和博弈仍在加剧。
一些地区局势紧张,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正在缓慢变化。
新京报:2021年全球地缘政治最值得关注的变化是什么?地缘政治风险 6从地缘政治风险的角度来看,2021年几个比较大的风险点基本上都和美国有关。
首先,中美战略博弈处于高位运行中。
拜登上台之后,美国新政府基本延续了特朗普时期的对华战略,把中国视为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
主要体现在,美国在印太地区加大了对中国外交和军事上的遏制和施压,由此导致中美关系紧张化,并在南海、台海、东海地区产生激烈的地缘政治角逐。
其次,美俄冲突态势加剧。
美国和俄罗斯去年虽然实现了拜登上台以来的首次线下元首会晤,但双方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项目计划书wbs篇一:项目开发计划书项目开发计划书ProjectdevelopmentPlan编号:TmP-PdP版本:1.0变更记录1项目总览1.1基本信息1.2项目主要联系人1.3假设和约束开发环境:宿舍/公用教室测试环境:宿舍/公用教室工具的可获得性:各自的电脑环境的可获得性:双休日的公用教室1.4里程碑提交产品描述本项目按计划有哪些里程碑,对应的里程碑产品是什么,什么时候提交,由谁负责。
1.5发布提交产品2项目计划2.1项目生命周期第一阶段、交易前的准备第二阶段、交易谈判和签订贸易合同第三阶段、办理交易进行前的手续第四阶段、交易合同的履行和索赔2.2wBS表描述本项目的wBS及估算的工作量,如果使用Project工具自动生成wBS,则此处可参见Project文档,并且该Project文档必须作为本文档的附件。
wBS的分级,第一级为里程碑,最后一级为分配到具体一个人的任务,要求wBS的分级数目>=2,wBS模板如下:2.3规模估算1.电子商务特点:①普遍性②方便性③整体性④安全性⑤协调性2.软件功能:①广告宣传②咨询洽谈③网上订购④网上支付⑤电子账户⑥服务传递⑦意见征询⑧交易管理2.4工作量估算2.5成本估算电子商务技术成本预算表篇二:项目计划书(模板)公司logoxxx技术有限公司作者:xxx时间:20XX-06-27版本号:v1.0版本历史目录0.文档介.............40.1文档目的.................................................................................................................. ..........40.2文档范围.................................................................................................................. ..........40.3读者对象.................................................................................................................. ..........40.4参考文献.................................................................................................................. ..........40.5术语与缩写解释. (4)1.项目介绍.................................................................................................................. . (5)1.1项目范围.................................................................................................................. . (5)1.2项目目标.................................................................. . (5)1.3客户与最终用户介绍 (5)1.4开发方介...51.5项目制约.................................................................................................................. . (6)2.项目开发模型及过程活动定义 (6)2.1开发模型.................................................................................................................. . (6)2.2项目过程活动定义 (6)3.人力资源计划.................................................................................................................. .. (7)4.软硬件资源计划.................................................................................................................. .85.财务计划.................................................................................................................. . (9)6.任务与进 (9)7.项目的阶段定义和里程碑点 (10)8.沟通管理计划.................................................................................................................. (11)9.问题和风险管理计划 (12)1)总体管理策略..................................................................................................................122)问题、风险类别与来源 (12)3)问题管理.................................................................................................................. . (12)4)风险等级与排序 (12)5)风险识别、分析、跟踪..................................................................................................1310. 11.项目培训计13子计划(下属计划) (13)附件:甘特图进度表.................................................................................................................130.1文档目的0.2文档范围0.3读者对象0.4参考文献提示:列出本文档的所有参考文献(可以是非正式出版物),格式如下:[标识符]作者,文献名称,出版单位(或归属单位),日期例如:[aaa]作者,《立项建议书》,机构名称,日期[cmmi-Pd-PRoc-Sw-Sd]EPG,系统设计规范,机构名称,日期0.5术语与缩写解释1.1项目范围提示:1).用简练的语言说明本项目“是什么”,“说明用途”;2).说明本项目“应当包含的内容”和“不包含的内容”;3).说明本项目“适用的领域”和“不适用的领域”。
鲍尔默最后一封股东信曝光:推动统一的微软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导语:微软官方网站本周一刊登了CEO 史蒂夫鲍尔默最新的2013年股东邮件。
这是鲍尔默作为微软CEO 所写的最后一封股东邮件,写于9月27日,但微软今天才正式公布。
他在邮件中回顾了微软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解释了微软的战略,并对未来的发展表示乐观。
以下为邮件全文:致我们的股东、客户、合作伙伴和员工:对我来说,这是一封独特的邮件,即作为我深爱的这家公司的CEO所写的最后一封股东邮件。
我们永远认为,技术将释放人类的潜力,这也是我在30多年时间中每天带着全部热情来工作的原因。
从各个方面来说,2013财年都是微软的的关键一年。
在去年的邮件中,我宣布了我们向设备和服务公司的基础性转型。
这一转型影响了我们运营公司的方式,开发新体验的方式,以及向消费者和企业推销产品的方式。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迈出了转型的大胆第一步,成功实现了目标,同时使营收增长了6%,至778亿美元。
此外,通过发放股息和股票回购,我们向股东回馈了123亿美元,同比增长15%。
尽管营收增长至创纪录的水平,但利润数据反映了我们进行的投资,以及这一大规模转型带来的挑战。
基于这一背景,我将总结我们当前的情况及未来的发展,因为这将解释为何我如此热衷于未来的机会。
我们的战略:由一系列设备和服务带来的高价值活动我们仍处于转型的早期阶段,但过去一年我们已取得了强有力的进展,推出了人们喜爱、企业需要的设备和服务。
我们推出了Windows 8;在PC、平板电脑、手机和Xbox上实现了一致的用户体验;我们在Windows Server、Windows Azure、微软Dynamics和Office 365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我们对今年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并将继续以更快地速度推出更好的设备和服务。
为了加强我们在战略中进一步突出的创新、能力、效率和速度,2013年7月我们宣布将执行One Microsoft战略。
Chrome鲍尔默最后的对手胜利难得,屡败屡战当盖茨一心做慈善后,鲍尔默的桌子上就从来不缺“失败”的决策方案,耳边也从来不缺“下课”的流言蜚语。
2007年,在盖茨宣布退休后,鲍尔默满怀欣喜地将Windows Vista带到人们面前。
在18个月内售出1.8亿套之后,Windows Vista由于有目共睹的兼容性问题,被全球大多数用户无奈地放弃。
但鲍尔默仍坚持认为Windows Vista是当时微软最成功的系统,可真的是吗?两年之后,Windows 7带着盖茨的“遗志”和鲍尔默的怨念再战江湖,以平均每秒售出8份的成绩在一年半之后的2011年5月,成功超越了霸占市场多年的Windows XP。
短短两年就再推新系统,变相佐证了微软承认Windows Vista的失败。
“Windows7是微软最成功的操作系统。
”同样的言辞,鲍尔默这次终于说对了。
但这难得的胜利,大部分功劳却来自于微软多年来的硬件合作伙伴,比如Intel。
在Intel的帮助下,微软实现了SMT parking技术,让Windows 7能够支持Intel多核技术和超线程技术,在“Wintel”组合的强势推广下,Windows 7才得以有此辉煌。
或许是因为Windows 7的成功,让鲍尔默大喜过望,迷信地将“7”看作是自己的幸运数字,试图以“Wintel”组合再出击,用Windows Phone 7去与苹果iPhone抗衡。
2010年7月,面对iOS和Android的强势,在Windows Phone 7付诸现实之前,鲍尔默竟天真地把未来手机和平板市场定义为苹果和微软的两雄之争的战场,认为Android根本没有机会,与之竞争是微软的耻辱。
而被他寄予厚望的Windows Phone 7却没有创造奇迹,一个连最基本的“复制粘贴”都不能实现的新操作系统,与已经进化到拥有数个更新版本的iOS和Android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自怨自艾的鲍尔默几乎成为阻碍微软未来发展的众矢之的。
世界名人英文传记第一章电脑走进千家万户比尔?盖茨的成就每天都影响着数百万的人。
人们打开电脑、点击鼠标、进入因特网,都是在使用盖茨发明的软件。
不久之前,电脑体积还很巨大,占据了整间屋子。
早在20世纪60、70年代,没有人能预测到任何人都能在家里使用电脑。
那时,只有大学、医院、政府机构和其他的大型组织才能使用这些复杂的机器。
但比尔?盖茨预测到了将来。
他想象人们能使用电脑从事每天的工作,电脑能进入每个家庭。
许多年以后,盖茨的想象变成了现实。
今天千百万的人使用上个人电脑;超过百万的人在学校,在办公室使用电脑。
盖茨的发明让他声名远扬,更不要说快速积累的财富。
一些人把他看作一位天才商人。
而其他人认为他贪婪、好斗。
不管人们怎么看待比尔?盖茨,他的确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第二章电脑那些事比尔?盖茨以前是一个瘦弱,害羞的年轻的人,与人们呆在一起时总是感到不安。
他喜欢读百科全书,与家人一起玩纸牌。
不久,他就想创建一个电脑公司。
童年盖茨?威廉?H三世于1955年10月28日出生在华盛顿,西亚图一个享有崇高威望的家庭里。
他的父亲,盖茨?威廉JR是当地有名的律师。
他的母亲,玛丽是一名中学老师,作为the united way的主席在许多慈善委员会工作。
盖茨小时候,常常被叫作特雷,对于名字里有“三世”的男孩,这是很普通的绰号。
比尔在家里排行老二,他有两个姐姐。
一个叫克丽丝丁,比他大一岁;另一个叫利比,比他小9岁。
在学校,比尔的数学成绩和其他逻辑分析性较强的学科成绩都很好。
但是,那时他只是个小男孩,没有表现出以后世界所看到的他所具有的领导能力。
勤于思考比尔读6年级了,他与他母亲的争执也多了。
他母亲认为,儿子应该听他的话,按照她说的做。
但是比尔有自己的想法。
一天晚上,他的母亲叫他吃饭叫了很多次,但是比尔仍然在自己房间里。
最后,他的母亲用室内电话问到“你究竟在做什么?”比尔回答到“我在思考。
”他的母亲很惊讶“你在思考?”他很生气的回答“是的,妈妈,我正在思考。
第一章管理导论(一) 判断题1.管理的本质就是领导。
2.管理的科学性是以理性分析为基础的。
3.在组织中具体执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经营等管理活动的人是管理的接受者,是管理客体,而不是管理主体。
4.当工作结果与目标要求存在偏差时,需要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偏差产生后对目标活动的影响程度。
5.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6.管理者要尽量把简单的沟通关系演化为复杂的人际关系,为以后的工作发展打下基础。
7.作为管理者,只依靠权力管理员工,效果就会微乎其微。
8.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对组织成员的行为影响就会是持续的、普遍的,而且是高成本的。
(二)填空题1.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了()、()、()、()系列工作。
2.管理的本质是()。
3.效益是指组织目标的实现与()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
4.根据管理的层次,管理方法可分为()、()以及()。
5.全球化,(),()以及人性化是现代组织管理活动必须考虑的时代背景。
6.在组织和协调群体活动的过程中,管理者必须依循人本原理,(),效益原理及()等基本原理。
7.管理者在选择组织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采取的方法通常以()为基础,或者以()为依据。
8.国际化经营的进人方式主要有:()、非股权安排和国际直接投资。
(三) 选择题1.管理的载体是()B.管理活动C.管理对象D.组织2,管理人员与一般管理人员的根本区别在于()A.需要与他人配合完成组织目标B.需要从事具体的文件签发审阅工作C.需要协调他人的努力以实现组织目标D.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成果员责3. ()职能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A.创新B.组织C.领导D.控制4.管理者影响人的行为的手段无非两类,一类与权力有关,另一类与()有关。
A.组织文化B.企业宗旨C.组织目标D.经济利益5.管理者在组织管理活动的实践中必须依循的基本规律不包括()A.人本原理B.系统原理C.效益原理D.权变原理6.为了成为有效的全球化管理者,必须具备一些关键的知识与能力,以下不属于这些知识与能力的是()A.文化适应能力B.观察能力D.国际商务知识7.全球化管理的环境因素划分为一般环境与任务环境,下列不属于全球化的一般环境的是()A.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B.竞争对手C.社会基础设施D.文化环境8,根据战略规划,我国信息化涉及的应用领域不包括()A.经济领域B.社会领域C.外交领域D.文化领域(四)论述题1.如何正确理解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2.论述管理者在选择组织管理活动过程中采取的管理方法。
业务下滑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利润的增长。
但他低估了转型的困难,这次会议也最终为鲍尔默的离开埋下了伏笔。
鲍尔默一度相信凭借自己的力量可以让微软变得更快,但越到后来,就连鲍尔默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
事实证明,鲍尔默的速度并没有更快,2 个月过去了,鲍尔默才真正开始起草重组计划,彼时他的压力与日俱增。
与此同时,他在公司大力奉行的高效办公却让很多人不适从,有一次执行副总裁陆奇递交了一份 56 页的报告给鲍尔默,却遭到拒绝,鲍尔默坚称只要 3 页就够了,以此来示范简洁性协作,但陆琪反驳道:“可你总想要很多细节和数据!”到了 5 月份,他开始真正怀疑自己能否达到董事会的要求:“无论我多想转变,但总有很多人表示怀疑,比如员工、董事、投资者、合作伙伴、供应商、顾客,随便你说,严肃讲,甚至包括我自己。
”与此同时,董事会也在不停的催促,要么更快速的转变,要么下课。
鲍尔默的个人转折点出现在伦敦的街头,那是 5 月份一个清凉的早晨,他难得有时间闲逛,并思考最近几个月的事情。
他第一次意识到,或许只有自己离开,才能让微软的速度变得更快。
“也许我是旧时代的象征,不得不离开。
”世事弄人,转型决心最大的那个人却成为转型最大的阻碍,鲍尔默悄悄起草退休信件。
5 月份的伦敦,同时也为另一家巨头的命运变革奠定了伏笔,鲍尔默此行正是与诺基亚洽谈收购事宜。
在 5 月底从欧洲回来的飞机上,鲍尔默告诉微软法律总顾问 Brad Smith:“也许是时候离开了。
”第二天,鲍尔默把这一消息告诉了 T hompson,T hompson 立刻知会其他两名董事,并商讨如果鲍尔默走了,该怎么接这个盘子。
6 月份的董事会议上,鲍尔默宣布了这一消息,他一再声称自己不想离开,但现实告诉他,他是公司最大的阻碍。
董事会对此并不感到意外,他们坚信新的血液会加速这里的一切,董事局主席比尔·盖茨支持了这一决定。
离开已成定局,那天晚上,鲍尔默参加了儿子的高中毕业典礼,即将毕业的儿子选了一首 Coldplay 的《T he Scientist》现场演唱,歌曲的主题恰巧是讲述离别的悲伤,在这种气氛的渲染下,他把离开微软的消息告诉了妻子和三个儿子,五个人哭作一团。
微软收购诺基亚过程[关于微软收购诺基亚的研究]关于微软收购诺基亚的研究一、案例背景9月3日下午,芬兰移动通信产品跨国公司诺基亚给《国际金融报》记者发来声明确认,经任何一方董事会决定,美国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将以54.4亿欧元(约72亿美元) 大额收购诺基亚设备及服务业务部门,并获得诺基亚专利及地图服务授权。
诺基亚称,微软将利用其大笔海外融资完成这笔交易,?预计于2014年第一季度完成,具体时间取决于诺基亚股东、相关监管部门及交易条款。
??这是向未来踏出的大胆潇洒一步,对于两家公司的员工、股东和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决定。
?即将退休的微软CEO 史蒂夫·鲍尔默在声明中称,?合并将提高微软在手机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并增强微软及其合作伙伴在整个手机设备和服务领域的发展机会。
?然而,无论有多大的赞美声和质疑声,业界都不会忘记诺基亚曾如何着力创新,并逐步反超摩托罗拉,已成手机市场中的?霸主?;也不会忘记,在推崇移动互联网的这两年时间里,诺基亚是如何从裁员、卖楼到缩减业务一步步?堕落?的。
上述?变迁?同样是一种提示:结合了诺基亚的硬件和专利后,微软如何?软硬结合?,推出更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特点和消费者真正需求越来越的产品?微软又如何利用好这张牌,彻彻底底地发挥出与1+1>2的效果??间谍?做媒?外壳诺基亚表面上是一个开放的公司,但实际上极其封闭,可说是这种封闭让它走到如此境地。
?德国电信咨询公司中国区高级顾问谭炎明在法国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个最为典型的重大案件便是,在安卓已经明显占据上风的时候,诺基亚固执己见拒绝投靠安卓阵营,到最后更选择在微软Windows Phone这颗?秧苗?上吊死。
不过,仔细研究,诺基亚的?固执?似乎来源于其CEO 埃洛普。
资料显示,埃洛普于2008年至2010年担任微软业务部总裁,2010年加入诺基亚任CEO ,上任后,埃洛普全盘推翻了前任CEO 全系列康培凯亡羊补牢的系列计划,包括放弃塞班系统、与英特尔联盟研发基于Linux 的Megoo 等,最终他把绿豆放进了Windows Phone这一个篮子里。
第一章管理导论(一)判断题1.管理的本质就是领导。
( )2.管理的科学性是以理性分析为基础的。
( )3.在组织中具体执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经营等管理活动的人是管理的接受者,是管理客体,而不是管理主体。
( )4.当工作结果与目标要求存在偏差时,需要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偏差产生后对目标活动的影响程度。
( )5.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 )6.管理者要尽量把简单的沟通关系演化为复杂的人际关系,为以后的工作发展打下基础。
( )7.作为管理者,只依靠权力管理员工,效果就会微乎其微。
( )8.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对组织成员的行为影响就会是持续的、普遍的,而且是高成本的。
( )(二)填空题1.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了、、、以及等一系列工作。
2.管理的本质是。
3.效益是指组织目标的实现与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
4.根据管理的层次,管理方法可分为、以及。
5.全球化、以及人性化是现代组织管理活动必须考虑的时代背景。
6.在组织和协调群体活动的过程中,管理者必须依循人本原理,,效益原理及____ 等基本原理。
7.管理者在选择组织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采取的方法通常以为基础,或者以______ 为依据。
8.国际化经营的进人方式主要有: 、非股权安排和国际直接投资。
(三)选择题1.管理的载体是。
A.管理职能B.管理活动C.管理对象D.组织2.管理人员与一般管理人员的根本区别在于。
A.需要与他人配合完成组织目标B.需要从事具体的文件签发审阅工作C.需要协调他人的努力以实现组织目标D.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3. 职能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A.创新B.组织C.领导D.控制4.管理者影响人的行为的手段无非两类,一类与权力有关,另一类与有关。
A.组织文化B.企业宗旨C.组织目标D.经济利益5.管理者在组织管理活动的实践中必须依循的基本规律不包括。
微软内部重组计划人员名单曝光7月份的时候,微软就正式宣布了其内部重组计划,由CEO鲍尔默主导对绝大部分高管的位置进行了调整,并将微软原有的8个部门,整合为4个全新的主导部门,分别由不同的高管领导。
而鲍尔默则希望能够通过此次重组,让微软内部变的更为精简,更好的贯彻“设备和服务”的转型战略,同时向“One Microsoft”的最终目标迈进。
今天外站AllthingsD曝光了一份来自微软董事会内部的备忘录,备忘录指出,微软将会在当地时间的周一晚些时候宣布有关Windows部门的人员调整计划,消息称微软高层已经与内部员工开始谈话。
根据熟悉Windows部门高层调整计划的消息源向AllthingsD透露,负责Windows和WP业务的Terry Myerson在未来至少负责七大方面的工作,包括为Windows Phoenix、平板、PC、Xbox、操作系统的未来方向等,以及一个“特殊部门”。
此前与Terry Myerson一共负责WP部门的Henry Sanders,同时内部改组之后大家熟悉的WP主管Joe Belfiore将会负责一个团队,专注于WP、平板设备和PC的操作系统工作,Xbox团队将会继续由Marc Whitten和Chris Jones负责。
不过,Windows测试主管格Grant George、Windows服务主管Antoine Leblond和Windows 资深副总裁Jon DeVaa的名字似乎没有出现的新的Windwos高管名单上。
目前暂时不能够确定这三位将会被调整到哪个位置。
此外,长期复制微软IE浏览器项目负责人Dean Hachamovitch则将继续主管IE浏览器团队。
通过这次Windows部门的改组,能够看到微软希望做出改变的决心,同时在收购了诺基亚的设备和服务业务之后,微软希望能够更好的向此前既定的“设备和服务”战略发展。
为了进一步统一微软旗下的操作系统,Windows部门改组当中,微软让Joe Belfiore专门负责一个团队管理WP、平板设备和PC的相关工作,让这些设备在操作系统端能够得到真正的统一。
别了,鲍尔默鲍尔默:误入互联网深处微软CEO鲍尔默宣布辞职的风暴还在持续扩大中,全世界的科技媒体都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嘲讽一下这位57岁却精神矍铄的老人,诸如“鲍尔默9大失误”,“鲍尔默最后悔的事情”,以及他阻碍了微软创新文化等等标题,犹如男人性病小广告一样,被贴地到处都是,再这么下去,估计《新闻联播》也要弄个3分钟的报道了,这档节目的编辑最擅长在世界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的时候给予致命一击,薛蛮子就是因嫖娼遭遇他们的肢解。
鲍尔默虽然内涵丰富,但也抵挡不住媒体如此的无孔不入,况且,他们都摆好了鞭尸的架势。
好在,鲍尔默的心理防线不至于让一群文字攻陷,但让这位老CEO尴尬无比的是,就在他宣布辞职后,微软股价报复性地大涨7.3%,虽然这有利于增加其个人财富,但显然让其面子上有点挂不住。
要知道,乔布斯当年退休时,苹果股价疯狂下跌,而当帮主辞世时,华尔街再次通过股价下跌来表达敬意。
相比之下,华尔街对鲍尔默简直可以用薄情来形容。
倘若只看媒体和股价,我甚至能想象出即便是华尔街上的一条流浪狗,也在为这条信息窃喜,那种表情好像在说:鲍尔默滚蛋了,微软有救了!事实上,鲍尔默对这种世态炎凉早就习以为常,早在Windows Vista败走麦城,就有美国网站展开了员工问卷,参与调查的1000名员工,仅有51%的人支持鲍尔默继续在微软工作,随后几年,这个比例分别降低到43%和25%,直到如今出现这个更恶心的数字:7.3%。
成王败寇的残酷性,在科技领域的演绎仅次于储君争皇位和山寨黑社会的火并。
媒体和分析师才不管Window8和Surface的推出让鲍尔默掉了多少头发,也不会考虑管理一个员工10万,成熟的软件帝国该是怎样的一种压力,他们只会说:微软转型不成功,鲍尔默判断失误等等。
事实上,回首过去的13年,在微软在鲍尔默的领导下,始终保持着营收的增长,window和office依旧是最赚钱的软件,按照中国的价值观,他绝对是个成功的商人,但他是微软的王国,历史要求他要把微软打造成全能战士,遗憾的是,鲍尔默没能做到。
微软今日将公布重组计划或成鲍尔默最后一搏6月26日,微软CEO鲍尔默发布Windows 8.1预览版侯继勇北京报道2013年7月1日后将会如何?微软高管们正焦急不安地等待这一天,并在扪心自问。
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预计将于7月1日正式对外公布自己对微软的重大重组计划。
上述报道称,鲍尔默在制定重组计划时并没有征求其他高管的意见,仅仅是和自己的一些亲信和董事会成员交换了意见,这让其余高管十分不安。
本报记者采访获悉,上述重组计划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管理团队重组;二是业务架构重组。
经过此番重组后,微软帝国的权力将重新分配,这是其余高管不安的原因。
本报记者随后向微软中国求证上述消息,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没有关于此消息的回复。
此次重组被视为鲍尔默拯救微软的又一次努力。
事实上,鲍尔默一直在努力,上一次救赎是Windows8的推出。
Windows8的推出实际上是一套组合拳,首先,Windows8是全球首款跨设备(跨PC、平板电脑)操作系统,其次,支持ARM指令集架构平台,不再坚持英特尔芯片,最后是推出了自己平板电脑Surface(包括Surface RT和Surface Pro)。
这一努力适得其反。
独立IT分析师孙永杰说,这造成了WinTel阵营的矛盾与冲突。
比尔盖茨、保罗艾伦、鲍尔默三个人创办的微软公司创造了PC时代的奇迹,成就了一家伟大的公司,但却错失了两个时代,一是互联网时代,二是移动互联网时代。
前者或可以怨比尔盖茨,后者却全赖鲍尔默,业务重组是鲍尔默自我救赎,也是最后一博。
Windows8力搏完败Windows8曾被视为鲍尔默的最后一博,甚至有如果Windows8不成,鲍尔默将离职的传言。
Windows8确实不成功,市场研究公司Net Applications近日发布的全球电脑操作系统报告显示,Windows8的市场增长极为缓慢,目前其份额还比不上被公认的失败之作Vista。
报告显示,截至5月底,Windows8市场份额为4.27%,Windows 7为44.85%,领跑诸Windows版本,Vista的份额为4.51%,Windows XP 的份额为37.74%,鲍尔默寄予厚望的Windows 8排名垫底。
PC市场一直是微软的主战场,但微软在这里的表现也不尽人意,除了产品原因之外,也缘于大环境。
IDC发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全球PC市场统计报告,其竟然创下了1994年以来同比下降的最大记录,达到了14%之多,竟然比之前IDC预计的同比下滑7.7%快了1倍。
孙永杰认为,PC市场销量下滑,微软难掩其责。
因为Windows8没有满足预期,重金营销的超级本质疑声四起,部分消费者选择了持币观望,部分消费者则选择iPad等替代性产品。
6月26日,微软Build开发者大会召开,微软正式发布Windows8.1预览版。
按计划,Windows8.1正式版将于11月份才能下载。
Windows8.1对很多功能进行了修改,其中包括消费者争议很大的开始按钮功能回归。
其他改变还包括:支持小尺寸平板设备;改进应用多屏显示效果;办公软件全面更新;发布全新的Outlook和触屏版Office;内置Xbox Music;Skype添加锁屏登录;通过内建API实现了对3D打印的支持;全新的搜索功能,囊括Web搜索、文件搜索和程序内搜索,微软称之为Smart Search。
孙永杰认为,这代表微软之前期望在移动市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用力过猛的战略被校正。
另一方面,这也代表了鲍尔默的两个失败,一是Windows8的失败,于去年10月26日推出,推出仅半年时间,即宣布升级原版本,这在微软历史上还从未有过;二是微软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失败,微软对于Windows 8颇具厚望,但无论平板电脑,还是智能手机,Windows8表现都不尽人意。
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最新发布的报告,微软Windows Phone手机的市场份额近一年来几乎为零增长。
Windows Phone手机零增长的同时,合作伙伴诺基亚Symbian市场在暴跌。
市场研究公司Kantar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在意大利市场,Symbian市场份额跌了13.9%;在墨西哥市场,Symbian下滑了19.7个百分点;在德国市场,Symbian滑落7个百分点。
诺基亚Symbian让出的市场去了哪里?被两大竞争对手苹果iOS与谷歌Android获得。
诺基亚与微软合作的一个目的,即放弃Symbian,由Windows Phone补位。
现实与理想相距甚远。
在平板电脑领域,重金打造的Surface在第一季度中只有不到100万部左右的销量,对手苹果iPad则销售了1950万部;Surface实现营收不到7亿美元,则iPad实现营收87.46亿美元。
据Strategy Analytics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Windows 平板的出货量达到了300万台(包括Surface),仅占全球平板出货量的7.4%,而苹果iPad出货量则为48.2%,Android为43.4%。
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三大智能终端领域,Windows8完败。
以下内容为繁体版6月26日,微軟CEO鮑爾默發佈Windows 8.1預覽版侯繼勇北京報道2013年7月1日後將會如何?微軟高管們正焦急不安地等待這一天,並在捫心自問。
據國外媒體報道,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預計將於7月1日正式對外公佈自己對微軟的重大重組計劃。
上述報道稱,鮑爾默在制定重組計劃時並沒有征求其他高管的意見,僅僅是和自己的一些親信和董事會成員交換瞭意見,這讓其餘高管十分不安。
本報記者采訪獲悉,上述重組計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管理團隊重組;二是業務架構重組。
經過此番重組後,微軟帝國的權力將重新分配,這是其餘高管不安的原因。
本報記者隨後向微軟中國求證上述消息,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沒有關於此消息的回復。
此次重組被視為鮑爾默拯救微軟的又一次努力。
事實上,鮑爾默一直在努力,上一次救贖是Windows8的推出。
Windows8的推出實際上是一套組合拳,首先,Windows8是全球首款跨設備(跨PC、平板電腦)操作系統,其次,支持ARM指令集架構平臺,不再堅持英特爾芯片,最後是推出瞭自己平板電腦Surface(包括Surface RT和Surface Pro)。
這一努力適得其反。
獨立IT分析師孫永傑說,這造成瞭WinTel陣營的矛盾與沖突。
比爾蓋茨、保羅艾倫、鮑爾默三個人創辦的微軟公司創造瞭PC時代的奇跡,成就瞭一傢偉大的公司,但卻錯失瞭兩個時代,一是互聯網時代,二是移動互聯網時代。
前者或可以怨比爾蓋茨,後者卻全賴鮑爾默,業務重組是鮑爾默自我救贖,也是最後一博。
Windows8力搏完敗Windows8曾被視為鮑爾默的最後一博,甚至有如果Windows8不成,鮑爾默將離職的傳言。
Windows8確實不成功,市場研究公司Net Applications近日發佈的全球電腦操作系統報告顯示,Windows8的市場增長極為緩慢,目前其份額還比不上被公認的失敗之作Vista。
報告顯示,截至5月底,Windows8市場份額為4.27%,Windows 7為44.85%,領跑諸Windows版本,Vista的份額為4.51%,Windows XP 的份額為37.74%,鮑爾默寄予厚望的Windows 8排名墊底。
PC市場一直是微軟的主戰場,但微軟在這裡的表現也不盡人意,除瞭產品原因之外,也緣於大環境。
IDC發佈的2013年第一季度全球PC市場統計報告,其竟然創下瞭1994年以來同比下降的最大記錄,達到瞭14%之多,竟然比之前IDC預計的同比下滑7.7%快瞭1倍。
孫永傑認為,PC市場銷量下滑,微軟難掩其責。
因為Windows8沒有滿足預期,重金營銷的超級本質疑聲四起,部分消費者選擇瞭持幣觀望,部分消費者則選擇iPad等替代性產品。
6月26日,微軟Build開發者大會召開,微軟正式發佈Windows8.1預覽版。
按計劃,Windows8.1正式版將於11月份才能下載。
Windows8.1對很多功能進行瞭修改,其中包括消費者爭議很大的開始按鈕功能回歸。
其他改變還包括:支持小尺寸平板設備;改進應用多屏顯示效果;辦公軟件全面更新;發佈全新的Outlook和觸屏版Office;內置Xbox Music;Skype添加鎖屏登錄;通過內建API實現瞭對3D打印的支持;全新的搜索功能,囊括Web搜索、文件搜索和程序內搜索,微軟稱之為Smart Search。
孫永傑認為,這代表微軟之前期望在移動市場(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用力過猛的戰略被校正。
另一方面,這也代表瞭鮑爾默的兩個失敗,一是Windows8的失敗,於去年10月26日推出,推出僅半年時間,即宣佈升級原版本,這在微軟歷史上還從未有過;二是微軟在移動互聯網上的失敗,微軟對於Windows 8頗具厚望,但無論平板電腦,還是智能手機,Windows8表現都不盡人意。
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comScore最新發佈的報告,微軟Windows Phone手機的市場份額近一年來幾乎為零增長。
Windows Phone手機零增長的同時,合作夥伴諾基亞Symbian市場在暴跌。
市場研究公司Kantar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在意大利市場,Symbian市場份額跌瞭13.9%;在墨西哥市場,Symbian下滑瞭19.7個百分點;在德國市場,Symbian滑落7個百分點。
諾基亞Symbian讓出的市場去瞭哪裡?被兩大競爭對手蘋果iOS與谷歌Android獲得。
諾基亞與微軟合作的一個目的,即放棄Symbian,由Windows Phone補位。
現實與理想相距甚遠。
在平板電腦領域,重金打造的Surface在第一季度中隻有不到100萬部左右的銷量,對手蘋果iPad則銷售瞭1950萬部;Surface實現營收不到7億美元,則iPad實現營收87.46億美元。
據Strategy Analytics最新調查數據顯示,2013年第一季度Windows 平板的出貨量達到瞭300萬臺(包括Surface),僅占全球平板出貨量的7.4%,而蘋果iPad出貨量則為48.2%,Android為43.4%。
PC、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三大智能終端領域,Windows8完敗。
6月26日,微软CEO鲍尔默发布Windows 8.1预览版侯继勇北京报道2013年7月1日后将会如何?微软高管们正焦急不安地等待这一天,并在扪心自问。
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预计将于7月1日正式对外公布自己对微软的重大重组计划。
上述报道称,鲍尔默在制定重组计划时并没有征求其他高管的意见,仅仅是和自己的一些亲信和董事会成员交换了意见,这让其余高管十分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