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基本建模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390.50 KB
- 文档页数:76
SOLIDWORKS_2012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第三章基础特征建模在SW中,特征建模一般分为基础特征建模和附加特征建模两类。
基础特征建模是三维实体最基本的绘制方式,可以构成三维实体的基本造型,基础特征建模相当于二维草图中的基本图元,是最基本的三维实体绘制方式。
基础特征建模主要包括拉伸特征、拉伸切除特征、旋转特征、旋转切除特征、扫描特征与放样特征等。
一、特征建模基础SW提供了专用的“特征”工具栏,如下图所示,单击工具栏中的相应图标就可以对草图实体进行相应的操作,生成需要的特征模型。
二、参考几何体参考几何体主要包括基准面、基准轴、坐标系与点4个部分。
参考几何体操控板如下图:1、基准面基准面主要用于零件图和装配图中,可以利用基准面来绘制草图,生成模型的剖面视图,用于拔模特征中的中性面等。
SW提供了前视基准面、上视基准面和右视基准面3个默认的相互垂直的基准面。
创建基准面有6种方式,分别是:通过直线/点方式、点和平行面方式、夹角方式、等距距离方式、垂直于曲线方式与曲面切平面方式。
1、通过直线/点方式该方式创建的基准面有3种:通过边线、轴;通过草图线及点;通过三点。
2、点和平行面方式该方式用于创建通过点且平行于基准面或者面的基准面。
3、夹角方式该方式用于创建通过一条边线、轴线或者草图线,并与一个面或者基准面成一定角度的基准面。
4、等距距离方式该方式用于创建平行于一个基准面或面,并等距指定距离的基准面。
5、垂直于曲线方式该方式用于创建通过一个点且垂直于一条边线或者曲线的基准面。
6、曲面切平面方式该方式用于创建一个与空间面或圆形曲面相切于一点的基准面。
2、基准轴基准轴通常在草图几何体或者圆周阵列中使用。
每一个圆柱和圆锥面都有一条轴线。
临时轴是由模型中的圆锥和圆柱隐含生成的,可以单击菜单栏中的“视图”→“临时轴”命令来隐藏或显示所有的临时轴。
创建基准轴有5种方式,分别是:直线/边线/轴方式、两平面方式、两点/顶点方式、圆柱/圆锥面方式与点和面/基准面方式。
3 3DMAX技术的基本操作3DMAX是一款功能强大的三维建模和动画设计软件,在建筑、游戏开发、影视特效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熟练掌握3DMAX的基本操作对于想要从事相关行业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3DMAX技术的基本操作,以帮助读者快速上手和使用这一软件。
一、界面介绍在开始学习3DMAX之前,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软件的界面。
打开3DMAX后,我们会看到一个由不同工具栏、视图窗口和面板组成的界面。
这些组件的布局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进行调整。
1. 工具栏:位于顶部,包含了常用的建模、编辑、渲染等工具按钮。
2. 视图窗口:分为四个视图窗口,包括透视视图、顶视图、前视图和左视图,用于观察和编辑场景中的模型。
3. 时间轴:位于底部,显示了场景中不同动画帧的时间刻度,可用于制作和编辑动画。
4. 属性编辑器:显示了当前选中对象的属性和参数信息,可通过编辑器对对象进行调整。
二、基本建模操作在3DMAX中,我们可以使用基本的几何体来构建并编辑模型。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建模操作:1. 创建对象:在工具栏中选择合适的几何体工具(如盒体、球体等),然后在视图窗口中点击并拖动,即可创建相应的几何体对象。
2. 选择和编辑:使用选择工具(箭头图标)来选择模型对象,选中后可以使用移动、旋转和缩放工具来编辑对象的位置、方向和尺寸。
3. 细分和修改:细分可以将简单的几何体转化为更复杂的模型,通过细分面板可以对几何体进行进一步的编辑和调整。
4. 表面建模:使用多边形和NURBS等表面建模工具进行模型的精细构建和加工。
这些工具可以通过点、线和面来创建复杂的几何体。
三、材质和纹理的应用为了赋予模型逼真的外观,我们需要为其应用材质和纹理。
3DMAX提供了多种材质和纹理的选项,让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模型的外观效果。
1. 材质编辑器:通过双击模型对象,在属性编辑器中打开材质编辑器。
在材质编辑器中,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材质类型,并对其进行设置和调整。
2. 纹理映射:选择一个材质后,可以在纹理选项中添加和编辑贴图文件。
商业银行13级流程建模工作方法一、本文概述1、商业银行流程建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核心,业务流程的顺畅和高效对于其经营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张和复杂化,传统的经验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需求。
因此,流程建模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其在商业银行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
流程建模是指通过构建流程模型来描述和可视化业务流程,以便更好地管理和优化流程。
通过流程建模,商业银行可以将复杂的业务流程转化为易于理解、可控和可优化的模型,从而更好地满足业务需求和监管要求。
流程建模还可以帮助银行识别和管理流程中的瓶颈,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风险和成本。
在商业银行中,13级流程建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作方法。
13级流程建模是指将业务流程按照13个不同的等级进行划分和细化,并对每个等级的流程进行建模。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银行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细致的描述和掌控,使得业务流程更加清晰、透明和可控。
此外,13级流程建模还可以为银行的流程优化和信息化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持,为未来的业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13级流程建模工作方法的提出背景和目标随着商业银行的业务不断发展,业务流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随之增加。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商业银行开始关注流程建模工作。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流程建模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和组织的重要工具,用于优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提高决策效率等方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也开始探索流程建模工作方法。
13级流程建模工作方法是一种针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进行详细分析和模型化的方法。
它的目标是通过建立精确的流程模型,帮助银行更好地理解和管理业务流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决策流程、降低成本,并提高市场竞争力。
13级流程建模工作方法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结构化和标准化的流程建模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理解和管理业务流程,还可以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银行的整体运营效率。
实现建模技术的3种方法建模技术是虚拟现实中的技术核心,也是难点之一,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实现。
虚拟现实是在虚拟的数字空间中模拟真实世界中的事物,这就需要真实世界的事物在数字空间中的表示,于是催生了虚拟现实中的建模技术。
虚拟现实对现实“虚拟”得到底像不像,是与建模技术严密相关的。
因此,建模技术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
数字空间中的信息主要有一维、二维、三维几种形式。
一维的信息主要指文字,通过现有的键盘、输入法等软硬件。
二维的信息主要指平面图像,通过照相机、扫描仪、PhotoShop等图像采集与处理的软硬件。
对于虚拟现实技术来说,事物的三维建模是更需要关心的核心,也是当今的难点技术。
按使用方式的不同,现有的建模技术主要可以分为: 几何造型、扫描设备、基于图像等几种方法。
基于几何造型的建模技术基于几何造型的建模技术是由专业人员通过使用专业软件(如AutoCAD、3dsmax、Maya)等工具,通过运用计算机图形学与美术方面的知识,搭建出物体的三维模型,有点类似画家作画。
这种造型方式主要有三种: 线框模型、外表模型与实体模型。
1. 线框模型只有“线”的概念,使用一些顶点和棱边来表示物体。
对于房屋、零件设计等更关注构造信息,对显示效果要求不高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应用,线框模型以其简单、方便的优势得到较广泛的应用。
AutoCAD软件是一个较好的造型工具。
但这种方法很难表示物体的外观,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2. 外表模型相对于线框模型来说,引入了“面”的概念。
对于大多数应用来说,用户仅限于“看”的层面,对于看得见的物体外表,是用户关注的,而对于看不见的物体内部,那么是用户不关心的。
因此,外表模型通过使用一些参数化的面片来逼近真实物体的外表,就可以很好地表现出物体的外观。
这种方式以其优秀的视觉效果被广泛应用于电影、游戏等行业中,也是我们平时接触最多的。
3dsmax、Maya 等工具在这方面有较优秀的表现。
第二课:标准几何体、扩展几何体教学重点:创建几何体 教学难点:参数设置及位置设置 课时:2 教学方法:演示法 、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一、标准几何体‘ (创建)→‘ (几何体)→‘ (标准几何体)包括:长方体、球体(即经纬球体)、圆柱体、圆环、茶壶、圆锥体、几何球体、管状体、四棱锥(即金字塔型物体)、平面二、扩展几何体‘ (创建)→‘ (几何体)→‘ (扩展几何体)包括:异面体、倒角长方体、油箱体、彷锤体、正多边形体、 环形波(回转圈)、软管(即水管物体)、环形结、倒角圆柱体、胶囊体、L 形拉伸体、C 形拉伸体、三棱柱 三、实例:制作宠物猫 操作步骤: 1.制作猫的头(1)顶视图做球体,命名为头, (2)修改:半径70mm,分段32(3)右击 (选择并缩放) Y:80 将球压缩(4)顶视图创建球:命名为白眼球,半径15, Y:60 将球压缩,颜色改为白色(5)顶视图球:命名为黑眼球,半径:8,Y:60压缩(6)调整黑白眼球位置,成组,命名为眼球,调整位置,旋转 (7)选中眼球, 镜像,X 轴,偏移60,复制,确定出现右眼球 (8) 左视图创建圆锥,半径1为1,半径2为0,高35,命名为胡子,白色 (9)确定胡子的位置,再复制两个,成组,镜像,X 轴,偏移70,复制出右侧胡子 (10)顶视图创建四棱锥,命名为耳朵,黑色,35,10,40,位置,镜像另一只 (11)前视图创建圆环,命名为嘴,半径1:50,半径2:1.5,切片启用:-160,160 (12)全部成组 2.制作猫的身子和尾巴(1)前视图创建球,命名为身体,半径120,半球系数0.08, 中 挤压缩放,顶视图沿Y 轴拖曳,将球体拉长(2)顶视图创建茶壶,名为脖子保留壶嘴部分,半径150,分段数12 (3)再创建一个茶壶,名为尾巴,壶嘴,半径70(4)将两个壶嘴的轴心移到壶嘴的根部,旋转位置与身体前后 3.制作猫的腿和脚(1)顶视图创建圆柱体,命名为腿,半径8,高80(2)顶视图创建球,半径10,系数0.3,命名为脚掌, 压缩,复制缩小三个,调整位置(3)脚和腿成组,复制3个放好位置,调整颜色,浅蓝 4.渲染输出(1)渲染→环境→背景颜色 (2) 渲染场景,保存文件四、练习1.小鸡模型2.坐卧两用床3.算盘五、小结:小技巧1、shift+移动———复制2、视图的切换(P F T L )3、F9 —渲染上一个视图4、Shift+Q ——渲染当前视图5、Alt+w ——最大化视口切换6、中键——平移视图7、Alt+中键-- 弧形旋转8、Ctrl+V ——克隆。
第3章需求分析及功能建模方法3.1 需求分析概述3.1.1 需求分析概念1、所谓需求分折:就是对待开发的系统要做什么,完成什么功能的全面描述。
2、需求分析的工作:通过对需求的调查、了解、观察和分析,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收集、分类和抽象,并采用有效的技术、工具,对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描述开发目标、实现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等活动的集合;3、需求的定义:客户对一个待开发的系统在实现目标、完成功能、应达到的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的期望和要求的集合;4、需求获取的困难:(1) 软件功能复杂;(2) 需求的可变性;5、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分析当前的业务流程,包括体系结构,各职能部门完成的主要任务、关系及其交流的信息。
6、需求分析的结果通常以模型等建模工具和方法描述系统的信息流、功能结构及完成各功能需要的数据。
7、功能模型和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是软件开发的依据,将指导后续的开发工作。
8、需求分析工作是系统分析员与用户不断交互的过程中完成的。
3.1.2 系统分析员的职能1、系统分析员的主要要任务:是确定应用信息系统及软件产品应该达到的各项功能性要求和非功能性要求,即用户要做什么。
2、系统分析员应该具备的素质:(1) 获取需求的能力;(2) 管理及沟通能力;(3) 技术素养;3.1.3 需求获取的方法常用的几种获取需求的方法:(1)面谈;(2)实地观察;(3)问卷调查;(4)查阅资源;3.1.4 需求分析过程1、标识问题:(1) 需求分析的第一步,通过对问题的识别和标识获得所求解问题及其运行环境的理解;(2) 标识问题从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做起,理解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3) 在标识理解需求的同时,还要注意确定系统的人机界面;2、建立需求模型:(1) 模型是对现实原形所作的一种抽象,其本质是只关心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因素,而忽略无关的因素,其目的是把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便于认识和分析;(2) 目前常用的模型方法主要有DFD数据流图和IDEFO,都属于结构化分析方法,其特征是抽象和分解;(3) 首先对应用领域进行全面的分析,发现并找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用抽象方法把这类事物的非主要方面剔除,把握住事物的内部规律或本质,就可以找到解决办法;然后采用自上而下逐步求精的方法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4) 结构化分析及建模方法的主要优点:(A) 不过早陷入具体的细节;(B) 从整体或宏观入手分析问题;(C) 通过图形化的模型对象直观地表示系统要做什么,完成什么功能;(D) 图形化建模方法方便系统分析员理解和描述系统;(E) 模型对象不涉及太多的技术术语,便于用户理解;3、描述需求:(1) 需求描述的目标:对软件项目功能性和非功能性的需求全面描述;(2) 功能性需求:指需要计算机实际解决的问题或实现的具体功能,明确描述系统必须做什么,实现什么功能以及输入输出等;(3) 非功能性需求:软件项目对实际运行环境的要求;(4) 需求描述主要由需求模型和需求说明书组成,说明书侧重文字说明,内容如下:需求概述;功能需求;信息需求;性能需求;环境需求;其他需求;(5) 在对需求进行分析过程中,系统分析员要经常考虑的问题:(A) 描述的需求是完全的吗?(B) 需求描述是正确的和一致的吗?(C) 描述的这些需求是可行的、实际可操作的吗?(D) 描述中的每一条需求都是客户需要的吗?4、确认需求:1、评审委员会审核下列内容:功能需求;数据需求;性能;数据管理;其他需求。
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第3版《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第3版)》是一本关于数学建模的教材,主要介绍了数学建模的理论和算法,并通过一系列的案例分析和应用实例来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
以下是该书的一些参考内容。
一、数学建模概述数学建模是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然后通过数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
数学建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问题的本质,优化决策,改善问题解决的效率和准确性。
数学建模的基本流程包括问题描述、模型假设、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模型、验证和分析解的合理性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应用等。
二、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数学建模的方法主要有数学分析法、优化方法、概率统计方法、图论方法、模拟方法等。
其中,数学分析法主要用于建立问题的数学模型,优化方法主要用于求解最优解,概率统计方法主要用于评估和分析问题的随机性,图论方法主要用于描述和分析问题中的关系,模拟方法主要用于通过构建模拟模型来模拟和分析问题。
三、数学建模中常用的数学工具和算法在数学建模中,常用的数学工具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分方程、数值计算方法等。
线性代数主要用于解决矩阵和线性方程组的问题,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主要用于分析问题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微分方程主要用于描述问题的变化规律,数值计算方法主要用于求解复杂的数学模型。
四、数学建模的应用实例《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第3版)》通过一系列的应用实例来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数学建模的方法。
这些应用实例涉及到生物医学领域、工程管理领域、金融领域、环境科学领域等。
例如,通过建立生物数学模型,可以分析疾病传播机制和控制策略;通过建立供应链模型,可以优化供应链的运作效率;通过建立金融模型,可以预测和分析金融市场的波动性;通过建立环境模型,可以评估和优化环境保护措施的效果等。
五、数学建模的进展与挑战数学建模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近年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然而,数学建模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建模误差、数据获取与处理、模型求解的效率和准确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