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_负数的初步认识课件_西师大版
- 格式:ppt
- 大小:4.60 MB
- 文档页数:31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写负数。
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3.在认识负数和应用负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负数产生的必要,理解负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负数,感受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理解负数的意义。
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并会对生活中的一些负数的实际意义做出解释。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数?(板书:整数、小数、分数)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负数。
关于负数你想了解哪些问题?(读法、写法、意义).二、情景再现,探究新知过渡:1、出示例1。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看看视频中,是如何用负数表示温度的?(1)提出问题:那北京零下4度到3摄氏度,在屏幕上该怎么表示呢?请你在草稿本上写一写.(请人发言)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继续请人发言)。
(我看同学们写的非常好,但有的不知道怎么读)(2)理解题意:我们来看看零下4度表示比0摄氏度低的温度,我们用带(板书)一的数来表示,写作一4°C(板书),度是温度的计量单位摄氏度、用这个符号来表示.(全班读).而3摄氏度通常表示零上3摄氏度,比零摄氏度高的温度,我们用带"+"的数来表示,记作(+3°C,通常"+可以省略不写,记作+3°C (全班跟读).正3摄氏度。
因此零下4度到3摄氏度记作-4℃~3℃,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就是0°C。
摄氏度除了可以表示气温还可以表示水温,生活中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C,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C.追问:我们人体的温度是多少度?(36.4°C)是的,我们人体一般的体温是36点几摄氏度。
2.小小播报员:我们继续说说下面几座城市今天的气温.第一个眉山市今天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到多少摄氏度(请人发言)。
从这个图中,我们知道眉山市今天的最低温度是多少?最高温度是多少?(请人发言)那温差是多少呢?(5°C)怎么计算的?(16-11也就是:最高温度一最低温度)(掌声鼓励)第2个北京市谁来说? 零下6℃到3℃.。
七《负数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负数的初步认识》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包括负数的概念、负数的表示方法、负数与正数的关系、负数的简单运算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知道负数与正数是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2. 让学生掌握负数的表示方法,能够正确书写负数。
3. 让学生了解负数与正数的关系,能够进行负数的简单运算。
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负数的概念理解。
2. 负数与正数的关系。
3. 负数的简单运算。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鞭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负数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负数的概念、表示方法、与正数的关系和简单运算。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负数的书写、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难点。
5. 作业布置:布置与负数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1. 《负数的初步认识》2. 内容:负数的概念、表示方法、与正数的关系、简单运算。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负数的书写、简单运算。
2. 提高题: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负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负数与正数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但在讲解负数的简单运算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讲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负数的初步认识有了较好的掌握。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在《负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中,教学难点主要集中在负数的概念理解、负数与正数的关系以及负数的简单运算上。
这些难点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数学概念,需要通过具体、生动的教学方法和逐步引导来帮助学生克服。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因此在本节课中,我将带领学生学习负数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章第三节“负数的初步认识”。
学生将学习负数的定义、性质以及负数的大小比较。
具体内容包括:1. 负数的定义:负数是小于零的数,用负号“”表示。
2. 负数的性质:负数与正数相反,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与负数相加等于负数,负数与正数相加等于正数;负数乘以正数等于负数,正数乘以负数等于负数。
3. 负数的大小比较:负数的大小比较与正数相反,绝对值越大,数值越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负数的定义,掌握负数的性质。
2. 能够运用负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负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教学重点是负数的定义和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数学教材、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将以气温变化为例,引入负数的概念。
例如,假设今天气温为零度,明天气温下降5度,那么明天的气温就是5度。
2. 教材内容讲解:我将按照教材的顺序,讲解负数的定义、性质以及大小比较。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结合实例进行解释,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3. 例题讲解:我将挑选一些典型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负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已知甲数的相反数是8,求甲数。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将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已知乙数的相反数是5,求乙数。
6. 课堂小结: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我将进行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负数的初步认识1. 定义:小于零的数,用负号“”表示。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 负数的初步认识|西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为您呈现一份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主要围绕“负数的初步认识”这一主题展开。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西师大版的六年级上册数学,主要涉及第7.2章节,即负数的初步认识。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们将了解到负数的概念,学会用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并掌握正数和负数的分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负数的概念,能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意义相反的两种量。
2. 掌握正数和负数的分类,并能进行简单的正负数运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概念,并掌握正数和负数的分类。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PPT、负数的相关图片、实物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以气温变化为例,让学生感受负数的概念。
例如,昨天最高气温是25度,今天气温下降5度,那么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学生会通过计算得出今天的气温是20度。
2. 讲解负数的概念:我会向学生解释,负数就是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如气温下降可以用负数表示,而气温上升则用正数表示。
3. 分类正数和负数:我会让学生了解,所有的正数和0都是正数,而所有的负数和0都是负数。
例如,+25、+10、0、5、10等。
4. 例题讲解:我会用PPT展示一些例题,如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通过计算,加深对正负数运算的理解。
5. 随堂练习: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负数的概念、正数和负数的分类、正负数运算的规律等。
我会用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负数。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哪些是0?答案:+25、+10、0、5、10等。
答案:(1)25 + (5) = 20;(2)10 5 = 5等。
《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现实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了解负数的产生及其应用价值,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负数的读写法,知道0既不是负数,也不是正数,知道正负数与0的关系。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会结合具体情境说出正负数所表示的意思。
3、通过观察讨论、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探索精神。
4、在认识负数和应用负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认识负数,知道正负数的读写法,知道0既不是负数,也不是正数,知道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负数的意义,会应用负数解决问题。
三、课前准备:课件、正负数、0的卡片。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师:孩子们,到目前为止,你们认识哪些数?2、师:从今天起,我们数的王国里面又将多一位新的朋友,它就是负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负数的认识。
(板书课题)(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让学生交流自己生活中见到过或听到过的负数。
师:孩子们,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或听到过负数吗?那就请你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交流)师:看来同学们对生活中的负数有了一些了解,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会进一步认识负数了。
2、游戏活动——认识负数。
(1)师:孩子们,喜欢做游戏吗?那我们今天的学习就从一个游戏活动开始。
(2)师在黑板上右边贴出9个数:-8、+9、28、-6、0、+37、-13、-3、100(学生观察)(3)师:孩子们,看一看这些数里面有没有你认识的负数?抽一位学生上台把自己认识的负数摘下来贴在黑板的左边,下面的同学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板书:负数)(4)你们是怎么发现这些数是负数的呢?“-”在四则运算里面是什么符号?在这里它是符号,师选择一个负数“-8”教学生读,(板书:-8读作负8)然后让学生齐读这些负数。
(5)师:既然有负数,那就应该有什么数呢?(板书:正数)(6)师:在剩下的几个数中,哪些又是正数呢?请一个学生上台把自己认识的正数摘下来贴在负数的右边,下面的同学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给他指挥。
1、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7页例1、例2,负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提示:本节课负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数范围的一次扩展。
在前面认识0和正数范围内,拓宽到负数范围。
本节课教材一共安排了两道例题,这两道例题都是认识负数的产生和意义。
例1教材用情景图中“零下4摄氏度在屏幕上变成-4℃”的这个现象引发学生认知需求后,采取叙述的方式说明了什么“0摄氏度”以及比0摄氏度低的温度用什么数来表示,怎么读这个数。
例2通过直观图示以海拔高度为表现形式进一步直观地认识负数。
在前面两个例题的基础上给出了正数、负数的描述性定义,以及正数、负数的读写方法。
教材未列举正分数、负分数。
为了避免学生产生错觉,教师可出示正分数和负分数,让学生判定它们是正数还是负数,最后让学生明白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
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唤醒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可以借助温度计等教具使学生直观地认识正数、负数。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产生与作用,感受负数使用带来的方便;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过程能力与方法:通过对正、负数的探究,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培养数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负数的意义和负数的读法与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等。
学具准备:温度计、资料卡、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提出问题:举例说明我们学过了哪些数?活动:先独立思考并举例,然后小组交流,互相补充,最后抽学生反馈:整数,自然数,分数,小数,奇数,偶数……教师小结: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在数物体个数时,1、2、3……出现了自然数,物体一个也没有时用自然数0表示,当测量或计算有时不能得出整数,我们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提出问题:我们学过的数中最小的数是谁?有没有比零还小的数呢?活动:同学们思考,头脑中产生疑问。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7负数的初步认识|西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负数的初步认识|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负数的定义、负数的性质以及负数的应用。
教材的章节为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
具体内容包括:1. 负数的定义: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了解负数的概念,即在数轴上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 负数的性质:学习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以及负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3. 负数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用负数表示和解决实际问题,如温度计、存款取款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负数的定义,掌握负数的基本性质。
2. 能够进行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3. 能够用负数表示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以及负数的大小比较。
2. 教学重点:负数的定义,负数的性质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数轴图、温度计图片等。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温度计图片,让学生观察温度计的刻度。
提问:温度计上的0度表示什么意思?负数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思考负数的概念。
2. 负数的定义:讲解负数的定义,通过数轴图示,让学生理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3. 负数的性质:讲解负数的性质,如加减法运算规则,大小比较方法等。
4. 负数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练习用负数表示和解决实际问题,如存款取款、温度计等。
5. 例题讲解:举例子解释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如(3)+(2)=5,(3)(2)=1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负数的加减法运算。
7. 负数的大小比较:讲解负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如3 < 2 < 0,5 > 6等。
8. 练习题讲解:讲解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负数。
六、板书设计1. 负数的定义:数轴、相反意义2. 负数的性质:加减法运算规则、大小比较方法3. 负数的应用:实际问题解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3、2、1的大小比较。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测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 共16分)1.如果把10米记作0米, 11米记作+1米, 那么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7米计作-7米B.+8米表示实际18米C.4米计作-6米2.下面各数中, 最大的数是()。
A.-9B.-200C.2.9D.03.武汉市某日的气温为-2℃~5℃, 这一天武汉市的温差是()。
A.3℃B.-3℃C.7℃D.-7℃4.把-1, -3, 0, 2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A.-3<-1<0<2B.-1<-3<0<2C.0<-1<-3<25.下列数中, 正数共有()个。
+1;-30;0.23;;0;-1.2;-;+9.33A.5B.4C.3D.26.下面是四个城市在同一天里的最高气温数据。
甲城市: -2 ℃乙城市: 8 ℃丙城市: -5 ℃丁城市: 3 ℃四个城市的温度从低到高排列的是( )。
A.丙城市丁城市甲城市乙城市B.丁城市乙城市甲城市丙城市C.丙城市甲城市丁城市乙城市D.乙城市丁城市丙城市甲城市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B.任何正数一定大于它的倒数C.-a一定是负数D.零与任何一个数相乘, 其积一定是零8.如果顺时针转30°, 记作+30°, 那么逆时针转60°, 记作()°。
A.+60B.-60二.判断题(共8题, 共16分)1.数轴上, 0的左边也有正数。
()2.不带负号的数一定是正数。
()3.-24在0的右边。
()4.负数一定比正数小。
()5.下棋比赛规定赢为正分, 输为负分. 小利记自己为0分, 说明他没有下棋。
()6.-5.5摄氏度比-1摄氏度高。
()7.河道中的水位比正常水位高0.6m, 记作+0.6m, 那么比正常水位低0.2m, 可记作-0.2m。
()8.温度计上从-6℃上升1度后是-5℃。
()三.填空题(共8题, 共22分)1.某班5名同学的测试成绩如下: 95分、86分、90分、87分、92分, 如果把他们的平均成绩记为90分, 那么这5名同学的成绩分别为________分、________分、________分、________分、________分。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西师版)六年级上册P87~88例1和例2。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产生和作用。
2.会正确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体会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使用负数带来的方便。
【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写正、负数。
【教学难点】:掌握0既不是正数也不【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举例说明以前学过的数师:我们已经学过好几种数,谁来举例说一说?(指名举例,板书:自然数、小数、分数)小结: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在数物体个数时,就出现了像1、2、3……这样的自然数,当物体一个也没有的时候就用自然数0表示;在测量或者计算中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我们就会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2. 师:在这些数中最小的数是几?有没有比0还小的数呢?3.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师:你想了解负数的那些问题?谈谈你的想法。
(1)什么是负数(2)负数怎么读写(3)负数的意义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1师:你们都看过天气预报吧?咱们首先来研究天气预报中和数字有关的知识。
1. 出示例1,获取信息师:晚餐后,乐乐一家正在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谁来说一说你看到的信息。
生1:主持人说:“北京零下4度到3摄氏度。
”生2:乐乐说:“阿姨说的是零下4度,屏幕上怎么显示的-4℃呢?”师:你观察得真仔细!2.理解信息师:“北京零下4度到3摄氏度。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北京的最低气温是零下4摄氏度,最高气温是零上3摄氏度。
师:你理解得很准确!这句话的确是这个意思。
3.认识温度计师:不知道这些度数在温度计上是怎样显示的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温度计。
介绍:温度计左上方的标志(“℃”),读作“摄氏度”,表示左边的刻度是摄氏温度;右上方的标志(“℉”)读作“华氏度”,表示右边的刻度是华氏温度。
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都是计量温度的单位,我们国家用摄氏度来计量,所以,只看左边的刻度即可。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负数的初步认识西师大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主题是负数的初步认识,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学习负数的定义,以及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包括教材的第37页至第39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负数的含义,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并能够运用负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负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
难点则是让学生们能够将负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PPT、负数卡片、实际问题场景图等。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负数的定义、负数的读写方法以及负数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答案:1. 小明还剩下2个苹果。
2. 小红没有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负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在将负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遇到了困难。
在课后,我会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负数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负数的初步认识”的授课中,我发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负数概念至关重要,我将对它们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负数的定义在引入负数概念时,我通过PPT展示了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场景图,如温度计显示零下的温度、账户中的负数余额等。
这些场景图帮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了负数的含义,即负数表示一种不足或欠债的状态。
通过举例和解释,我让学生们明白负数是相对于正数而言的,它们在数轴上位于原点的左侧。
二、负数的读写方法负数的读写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我强调了负数的读法,如“负五”、“负十二”等,并指出了负数的写法,即在正数前加上负号“”。
我通过反复练习和纠正,确保学生们掌握了负数的正确读写方法。
三、负数的应用在讲解负数的应用时,我设计了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有5个苹果,吃掉了3个,问他还剩下几个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