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4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从生物样本中提取核酸(DNA 或 RNA)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学习使用各种试剂和仪器进行核酸提取的操作步骤。
3、了解核酸鉴定的常用方法及其原理。
4、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
二、实验原理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核酸提取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细胞裂解液将细胞破碎,使核酸释放出来,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将核酸与其他细胞成分分离,最后得到纯度较高的核酸样品。
DNA 提取常用的方法有酚氯仿抽提法、盐析法等。
酚氯仿抽提法是利用酚和氯仿的混合液去除蛋白质,然后通过乙醇沉淀得到 DNA。
盐析法是利用高浓度的盐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从而分离出 DNA。
RNA 提取常用的方法有异硫氰酸胍法、Trizol 法等。
Trizol 法是基于异硫氰酸胍和酚的作用,能够有效地裂解细胞并抑制 RNA 酶的活性,从而提取出完整的 RNA。
核酸鉴定的方法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等。
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核酸在 260nm 和 280nm 处的吸光度值(A260 和 A280)来评估核酸的纯度和浓度。
A260/A280 的比值在 18 20 之间表示 DNA 纯度较高,在 19 21 之间表示 RNA 纯度较高。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则是根据核酸分子在电场中的迁移率不同来分离和鉴定核酸,DNA 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迁移距离与分子量大小成反比,RNA 通常会呈现出 28S、18S 和 5S 三条带。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新鲜的动物组织(如肝脏、肌肉等)或培养的细胞。
大肠杆菌菌液。
2、实验试剂细胞裂解液(含蛋白酶 K)。
酚氯仿混合液(酚:氯仿= 1:1)。
无水乙醇、75%乙醇。
3M 醋酸钠(pH 52)。
Trizol 试剂。
异丙醇。
RNA 酶抑制剂。
琼脂糖。
50×TAE 电泳缓冲液。
核酸染料(如 EB 或 GelRed)。
实验七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原理】动物组织细胞中的核糖核酸(RNA)与脱氧核糖孩酸(DNA)大部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蛋白。
核蛋白可被三氯醋酸沉淀,再用95%乙醇加热能够除去附着在沉淀上的脂类杂质,然后用10%NaCl溶液提掏出核酸的钠盐,加入醇可使核酸钠沉淀析出。
先用水由动物肝中提出核蛋白,再籍酚将核酸与蛋白质之间的结合键断裂,并用乙醚抽提去蛋白质及其它杂质,最后用乙醇将核酸沉淀。
核酸(RNA、DNA)可被硫酸水解产生磷酸。
有机碱(嘌岭、嘧啶)和戊糖(核糖、脱氧核糖)。
此三类化合物可用以下方式鉴定之。
一、磷酸:能与钼酸试剂作用生成磷钼酸,后者在还原剂的作用下。
还原成兰色的钼兰。
经常使用的还原剂有氨基苯磺酸、氯化亚锡,维生素C等。
H3PO4+12H2MoO4→H3PO4·12MoO3 + 12H2OH3PO4·12MoO3H3PO4·6MoO3·3Mo2O5二、嘌呤碱:能与苦味酸作用形成针状结晶3、戊糖:(1)核糖:经与强酸(盐酸与硫酸)共热生成糠醛,后者可与3;5二羟甲基苯缩合成绿色化合物。
(2)脱氧核糖:在强酸中加热,可生成ω—羟基γ—酮基戊醛,后者再与二苯胺作用生成一蓝色化合物。
上述二反映如下【操作】(一)核酸提取l、用酚提取法:(1)取小白鼠一只,断头处死,剖腹取肝,置于研钵中,加入玻璃少量,研磨至糊状后,加入蒸馏水3ml,继续研磨约三分钟。
(2)于该研钵中再加酚液5ml,研磨约十分钟后,倒入—-圆底离心管中,离心5分钟(约2000转/分钟)。
(3)用毛细管将上液吸出,置于一圆底离心管中,加乙醚2ml,用拇指将管口按住,使劲振摇1—2分钟(提出酚),离心5分钟后,用毛细滴管吸取全数基层液于一圆底离心管中。
(4)于该管中加入95%乙醇2ml,用玻棒搅拌约2分钟,离心3分钟,掏出.去上清液,沉淀部份即为核酸。
二、用三氯醋酸提取法(1)杀兔;取肝,称重,按每克肝脏4ml比例加入1%三氯醋酸,制成肝匀浆。
实验名称: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日期:2023年11月15日实验目的:1. 学习和掌握动物组织中DNA和RNA的提取方法。
2. 了解核酸的组成成分,并进行鉴定。
3. 掌握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血清蛋白质。
实验原理:核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而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本实验通过提取动物组织中的DNA和RNA,并对其进行鉴定,以了解核酸的基本特性。
实验材料:1. 动物组织(如肝组织)2. 提取试剂:酚/氯仿、Tris-HCl缓冲液、EDTA、NaCl、SDS、RNA酶、蛋白酶K、乙醇、异丙醇等3. 实验仪器:高速离心机、电热恒温恒湿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凝胶成像系统、移液器、玻璃棒等实验步骤:一、DNA的提取1. 将动物组织剪碎,加入适量Tris-HCl缓冲液、EDTA、NaCl和SDS,充分混匀。
2. 加入蛋白酶K,置于55℃水浴中消化1小时。
3. 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充分混匀,静置10分钟。
4. 12,000 r/min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
5. 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充分混匀,静置10分钟。
6. 12,000 r/min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
7. 加入2倍体积的95%乙醇,混匀,静置2小时。
8. 12,000 r/min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
9. 用75%乙醇洗涤沉淀,干燥后溶于适量Tris-HCl缓冲液中。
二、RNA的提取1. 将动物组织剪碎,加入适量Tris-HCl缓冲液、EDTA、NaCl和SDS,充分混匀。
2. 加入RNA酶和蛋白酶K,置于55℃水浴中消化1小时。
3. 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充分混匀,静置10分钟。
4. 12,000 r/min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
5. 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充分混匀,静置10分钟。
6. 12,000 r/min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
7. 加入2倍体积的95%乙醇,混匀,静置2小时。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核酸的提取与鉴定
I.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学习核酸提取和鉴定的步骤,掌握核酸提取实验技能,初步了解PCR技术及其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
II. 实验原理:
DNA分子在水性条件下具有极强的极性,由此,在化学性质上只要是极性且亲水性的溶剂都能迅速膨胀和破裂DNA分子的双链
结构,并溶解其中的碱基、核苷酸、脱氧糖等。
利用这一原理,
我们可以用溶液来提取含有核酸的样品,然后通过紫外吸光度计
检测该提取物中核酸的含量。
此外,PCR技术是一种被广泛运用
于DNA扩增的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DNA聚合酶扩增DNA
的特定片段。
III. 实验步骤及结果:
1. 核酸提取:将实验样品加入细胞破解液并混匀,离心后取上
清液,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轻轻振荡混合并离心15分钟,然后
弃上清液,加入70%无水乙醇并离心,倒掉液体后用氧气吹干。
最终的核酸提取物的溶解液浑浊且无法肉眼辨认样品。
2. 核酸鉴定:将已经提取的样品分别用紫外吸光度计测量其光密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的D.W相比,样品中的核酸具有极高的光密度值,证明核酸提取步骤成功,核酸鉴定实验成功。
IV.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了样品中的核酸,并对提取后的核酸进行了鉴定,证明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核酸,表明核酸提取和鉴定实验成功,也为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了解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方法;
2. 掌握核酸鉴定实验的基本步骤;
3. 实验中验证提取的核酸是否具有一定的纯度。
实验原理:
动物组织中的核酸主要包括DNA和RNA两种类型,可利用
溶解细胞膜、蛋白质酶解、沉淀和洗涤等步骤提取核酸,并通过酶切鉴定分离所得核酸的类型。
核酸的鉴定主要通过比色、电泳或光谱等方式识别。
此外,核酸的纯度可通过测量260
nm和280 nm的光密度比值来评估。
实验步骤:
1.取动物组织,并将其切碎放入离心管中;
2.加入溶解液(如Tris-HCl缓冲液 pH 8.0),彻底溶解组织;
3.加入蛋白酶,使蛋白质完全酶解,生成核酸;
4.加入溶液(如EDTA),停止蛋白酶的作用;
5.加入酒精,将核酸沉淀下来;
6.用乙醇洗涤核酸沉淀,去除杂质;
7.将核酸用去离子水溶解,并进行测量;
8.通过酶切反应鉴定核酸的类型;
9.通过比色、电泳或光谱等方式识别核酸;
10.通过测量260 nm和280 nm的光密度比值来评估核酸纯度。
实验结果:
提取的核酸样品通过酶切反应鉴定为DNA。
通过比色、电泳
或光谱等方式识别,验证了核酸的存在。
通过测量260 nm和280 nm的光密度比值为1.8,表明核酸具有一定的纯度。
实验结论:
本实验成功提取了动物组织中的DNA核酸,并通过酶切反应鉴定了其类型。
通过比色、电泳或光谱等方式识别,验证了核酸的存在,并通过测量260 nm和280 nm的光密度比值评估了核酸的纯度。
一、实验目的1. 学习核酸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 掌握动物组织细胞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方法;3. 熟悉实验操作技巧,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核酸是一类生物大分子,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它们在生物体的遗传、代谢和调控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实验通过提取动物组织细胞中的核酸,对其进行鉴定,以了解核酸的基本性质和功能。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鼠;2. 实验试剂:盐酸胍、氯化钠、柠檬酸钠、乙醇、异丙醇、二苯胺、3,5-二羟甲苯等;3. 实验仪器:离心机、匀浆器、电炉、水浴锅、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动物处死,取肝组织;2. 将肝组织剪碎,加入适量匀浆液,用匀浆器进行匀浆;3. 将匀浆液加入盐酸胍,使pH值降至6.0;4. 加入适量的氯化钠和柠檬酸钠,使溶液的离子强度达到0.14mol/L;5. 将溶液转移至离心管中,在4℃、5000g条件下离心10分钟;6. 取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混匀;7. 将混合液转移至另一离心管中,在4℃、10000g条件下离心10分钟;8. 弃上清液,用70%乙醇洗涤沉淀,在4℃、10000g条件下离心5分钟;9. 弃上清液,将沉淀干燥;10. 将干燥的沉淀溶解于适量的水中,加入二苯胺试剂,观察颜色变化;11. 加入3,5-二羟甲苯试剂,观察颜色变化;12. 根据颜色变化,判断核酸的类型。
五、实验结果1. 在二苯胺试剂的作用下,溶液呈蓝色,表明提取的核酸中含有DNA;2. 在3,5-二羟甲苯试剂的作用下,溶液呈绿色,表明提取的核酸中含有RNA。
六、实验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本实验方法可以成功提取动物组织细胞中的核酸,并进行鉴定;2. 实验过程中,注意控制实验条件,如pH值、离子强度等,以保证核酸的提取效果;3. 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验证了核酸提取方法的可行性。
七、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提取了动物组织细胞中的核酸,并对其进行了鉴定;2. 通过实验,掌握了核酸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3. 本实验为后续研究核酸的功能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动物组织核酸的提取与鉴定一.目的要求(1)了解生物大分子制备的基本技术。
(2)学习和掌握用盐溶法从动物组织提取分离DNA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3)学习和掌握鉴定核酸的方法。
二. 材料与用品材料与试剂实验对象动物肝脏仪器:匀浆器(研钵)、冰盒、离心机、电磁炉、玻棒、冰箱。
试剂:0.9%生理盐水、20%三氯醋酸、95%乙醇、10%NaCL溶液。
三. 原理动物含有丰富的DNA,可作为提取DNA的良好材料,在细胞核内,核酸通常与某些组织蛋白质结合成复合物,即以脱氧核糖核蛋白和核糖核蛋白的形式存在。
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中,脱氧核糖核蛋白和核糖核蛋白的溶解度有很大差别。
当NaCl浓度为0.14mol/L时,脱氧核糖核蛋白的溶解度极低,仅为其在纯水中溶解度的1%,而核糖核蛋白的溶解度相当大,利用这一性质可将脱氧核糖核蛋白与核糖核蛋白以及其他杂质分开。
提取出来的脱氧核糖核蛋白须除去蛋白质。
当脱氧核糖核蛋白与氯仿-异戊醇混合液一起振荡时,蛋白质变性而与核酸分开,蛋白质沉淀夹在水相和有机相之间,DNA溶于在水相中。
经过分离后,再用乙醇将水相中的DNA沉淀出来。
为了防止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的作用而引起DNA降解损失,在用于提取的缓冲液中均含有0.001mol/L的EDTA(乙二胺四乙酸)螯合剂,以除去保持DNase活性所必须的Mg2+。
为了防止DNA的变性,操作尽可能在低温下进行。
四. 内容与方法1. 提取DNA(1)取动物肝脏在冰浴上去除脂肪和结缔组织,切成小块,称取20g,加入60mL预冷的0.14mol/L NaCl – 0.01 mol/L EDTA溶液,在组织捣碎机中高速匀浆5~10min。
(2)匀浆后的组织糜于4℃、10000r/min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
在玻璃匀浆器中,用4倍体积的低温0.14mol/L NaCl – 0.01 mol/L EDTA溶液洗涤沉淀,然后按上述操作进行离心,弃去上清液。
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与鉴定一、原理根据核糖核蛋白与脱氧核糖核蛋白在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然后用蛋白质变性沉淀剂去除蛋白,使核酸释放出来,再利用核酸不溶于乙醇的性质将核酸析出,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二、试剂1.地衣酚(orcinol)试剂:称取100mg地衣酚溶于100ml 浓盐酸中,再加入100mgFeCl3·6H2O,该溶液应在使用前新鲜配制。
2.二苯胺试剂:称取1g二苯胺(经重结晶)溶入100ml冰醋酸中,再加入2.75ml浓H2SO4摇匀,冰箱内保存备用。
3. 0.14mol/L氯化钠溶液(内含0.01mol/L柠檬酸),250ml;4. 1mol/L氯化钠溶液,250ml;5. 95%乙醇(冷);6. 氯仿;7. 异戊醇三、器材a)冷冻离心机(3000rpm)b)组织捣碎机或组织匀浆器c)不锈钢剪刀d)冰浴e)试管、试管夹f)量筒、吸管g)带塞比色管、带塞离心管h)玻棒、烧杯i)电炉等三、方法1. 制匀浆将新鲜肝脏或冷冻肝脏称重后用冷的0.14mol/L氯化钠溶液(内含0.01mol/L柠檬酸)洗去血水,用不锈钢剪刀将肝脏剪成碎块,放入组织捣碎机中加入2倍体积的0.14mol/LNaCl 溶液(内含0.01mol/L柠檬酸)制备匀浆。
将匀浆置离心机中离心20min(3000rpm)。
上层液倾出留待抽提RNA ,下层用二倍体积冷的1mol/LNaCl溶液抽提1h,待分离DNA核蛋白。
2. 核酸的抽提2.1RNA的提取0.14mol/L的NaCl抽提液(内含RNA核蛋白)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和1/40体积的异戊醇,置带塞离心管中,振摇30min,此时提取液为乳白色混悬液,以3000rpm离心15min,离心物呈三层。
用滴管吸出上层清液,在低温下加入1.5~2倍的冷95%乙醇,并轻轻搅拌。
低温放置15min,3000rpm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即得RNA颗粒状沉淀,待定性。
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1. 引言核酸(DNA和RNA)是生物体内存储遗传信息和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分子。
对于研究生物的遗传特征和进化过程,核酸的提取与鉴定是必不可少的实验步骤。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动物组织中的核酸,使用常用的鉴定方法分析核酸的质量和纯度。
2. 实验原理核酸提取与鉴定的基本原理是将动物组织中的核酸从其他的细胞组分(如蛋白质、唾液等)中分离出来,并通过吸光度测定和凝胶电泳等方法进行核酸的定性和定量。
2.1 核酸提取核酸提取的步骤包括细胞破碎、蛋白质的去除和核酸的沉淀。
常用的核酸提取方法包括酚-氯仿法、柱式提取法和商业试剂盒法等。
2.2 核酸定性和定量核酸的定性主要通过凝胶电泳进行,通过核酸带的迁移速度和分子量,可以初步判断核酸的纯度和是否受到降解。
核酸的定量则是通过吸光度测定,利用核酸特征的吸收峰波长(260 nm)测定核酸的浓度。
3. 实验材料与方法3.1 实验材料•动物组织样品•细胞破碎缓冲液•蛋白酶•酚-氯仿提取液•乙醇•TE缓冲液•焦亚硫酸铵•乙酸•0.8%琼脂糖凝胶3.2 实验步骤1.将动物组织样品切碎并加入细胞破碎缓冲液,用超声波破碎细胞壁。
2.加入蛋白酶进行蛋白质的消化。
3.加入酚-氯仿提取液,离心分离上层的核酸。
4.将上层的核酸转移到新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的冷乙醇沉淀核酸。
5.离心沉淀的核酸,去除上层的乙醇并用TE缓冲液重悬核酸。
6.使用吸光度计测定核酸的纯度和浓度。
7.进行凝胶电泳,观察核酸的迁移带和分子量。
4. 结果与分析4.1 核酸提取结果通过核酸提取实验,成功从动物组织中提取到了核酸。
提取的核酸样品呈现无色透明的状态,说明核酸净化得较好。
4.2 核酸定性和定量结果将提取得到的核酸样品进行凝胶电泳,观察到了明显的核酸带。
通过与分子量标准品的比较,可以初步判断核酸的分子量范围是否正常。
通过吸光度测定,确定了核酸的浓度。
5. 结论通过本实验,成功提取到了动物组织中的核酸,并通过凝胶电泳和吸光度测定等方法对核酸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实验九动物组织和细胞中核酸的提取和测定第一部分动物组织和细胞中DNA和RNA的提取【实验目的】学习从组织和细胞中提取DNA和RNA的方法【实验原理】1.从动物组织和细胞中提取DNA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提取DNA的方法首先需要温和裂解细胞及溶解DNA的技术,接着需采用化学和酶学方法,除去杂蛋白、RNA及其他的大分子。
本实验在EDTA(螯合二价阳离子以抑制Dnase)存在的情况下,用蛋白酶K消化真核细胞和组织,用去垢剂(如SDS,十二烷基磺酸钠)溶解细胞膜并使蛋白质变性。
核酸通过有机溶剂抽提得以纯化,污染的RNA通过RNase消化清除。
这个方法可产生十微克至数百微克的DNA,适用于标准琼脂糖凝胶上的Southern分析,可用作PCR反应的模板,以及用于构建基因组DNA文库。
2.从动物组织和细胞中提取RNARNA存在于细胞质及核中,是一种极易降解的核酸分子。
为了快速从细胞中分离完整的RNA,许多方法都用到了高浓度的强变性剂硫氰酸胍使细胞破裂。
高浓度的硫氰酸胍还使细胞内的各种RNA 酶失活,使释放出的RNA不被降解。
细胞裂解后存在于裂解溶液内的有RNA,核DNA,蛋白质和细胞残片,通过酚,氯仿等有机溶剂处理,离心,使RNA最终与其它细胞组分分离开来。
【实验材料】1.实验器材研钵和研棒,匀浆机,橡胶刮棒,低温冷冻离心机,恒温水浴,宽口移液管,锤子,塑料袋,涡旋。
2.实验试剂(1)裂解缓冲液:10mmol/L Tris-Cl(PH8.0),0.1mol/L EDTA(PH8.0),0.5%(m/V)SDS,20µg/mg无Dnase 的胰RNase,裂解缓冲液的前三种成分可预先混合并于室温保存。
RNase在用前适量加入。
(2)溶液D(变性液):4mol/L硫氰酸胍,25mmol/L柠檬酸钠.2H20,0.5%(m/V)月桂基肌酸钠,0.1mol/L β-巯基乙醇,将250g硫氰酸胍、0.75mol/L(PH7.0)柠檬酸钠17.6ml和26.4ml10%(m/V)月桂基肌酸钠溶于293ml水中.加入搅拌子于磁力搅拌器上65℃混匀,直至完全溶解。
实验十六: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及其组成成分的鉴定__实验报告实验十六: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及其组成成分的鉴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方法;2.了解核酸的基本组成成分;3.学会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核酸含量;4.通过实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核酸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生物大分子,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种。
在动物组织中,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而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核酸的提取通常采用酚-氯仿抽提法,其原理是利用两种物质的极性差异进行分离。
酚(Phenol)是一种弱酸,可与水形成氢键,但与氯仿(Chloroform)不溶,因此可以将酚相和水相分离。
在水相中,氯仿与水互不相溶,而酚与氯仿互溶,因此可以将酚从水相中去除。
通过多次抽提,可以将DNA和RNA有效分离。
三、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1)实验材料:动物组织(肝脏、肌肉等)、研钵、离心管、移液器、枪头、称量纸、酚、氯仿、异戊醇、无水乙醇、70%乙醇、0.15mol/L NaCl溶液、0.01mol/L Tris-HCl缓冲液(pH=7.0)、0.001mol/L EDTA溶液(pH=8.0)、0.04mol/L Na2HPO4溶液(pH=7.0)、0.04mol/L NaH2PO4溶液(pH=7.0)、双蒸水。
(2)设备仪器:冷冻高速离心机、漩涡振荡器、电子天平、烘箱、分光光度计。
2.实验步骤(1)样品制备:称取50-100mg动物组织,在研钵中研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双蒸水,漩涡振荡器混匀。
将悬浊液转移到离心管中,以12000rpm离心10分钟,弃上清液。
用70%乙醇洗涤沉淀两次,4℃下8000rpm离心10分钟,弃上清液。
将沉淀物真空干燥后保存。
(2)核酸提取:在沉淀物中加入适量酚-氯仿混合液(体积比1:1),用枪头充分振荡混匀。
将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以12000rpm离心10分钟,将水相和酚相分离。
实验七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
【原理】
动物组织细胞中的核糖核酸(RNA)与脱氧核糖孩酸(DNA)大部分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蛋白。
核蛋白可被三氯醋酸沉淀,再用95%乙醇加热可以除去附着在沉淀上的脂类杂质,然后用10%NaCl溶液提取出核酸的钠盐,加入醇可使核酸钠沉淀析出。
先用水由动物肝中提出核蛋白,再籍酚将核酸与蛋白质之间的结合键断裂,并用乙醚抽提去蛋白质及其它杂质,最后用乙醇将核酸沉淀。
核酸(RNA、DNA)可被硫酸水解产生磷酸。
有机碱(嘌岭、嘧啶)和戊糖(核糖、脱氧核糖)。
此三类化合物可用下列方法鉴定之。
1、磷酸:能与钼酸试剂作用生成磷钼酸,后者在还原剂的作用下。
还原成兰色的钼兰。
常用的还原剂有氨基苯磺酸、氯化亚锡,维生素C等。
H3PO4+12H2MoO4→H3PO4·12MoO3 + 12H2O
H3PO4·12MoO3H3PO4·6MoO3·3Mo2O5
2、嘌呤碱:能与苦
味酸作用形成针状结晶
3、戊糖:
(1)核糖:经与强酸
(盐酸与硫酸)共热生成
糠醛,后者可与3;5二羟
甲基苯缩合成绿色化合
物。
(2)脱氧核糖:在强
酸中加热,可生成ω—羟
基γ—酮基戊醛,后者再
与二苯胺作用生成一蓝
色化合物。
上述二反应如下
【操作】
(一)核酸提取
l、用酚提取法:
(1)取小白鼠一只,断头处死,剖腹取肝,置于研钵中,加入玻璃少许,研磨至糊状后,加入蒸馏水3ml,继续研磨约三分钟。
(2)于该研钵中再加酚液5ml,研磨约十分钟后,倒入—-圆底离心管中,离心5分钟(约2000转/分钟)。
(3)用毛细管将上液吸出,置于一圆底离心管中,加乙醚2ml,用拇指将管口按住,用力振摇1—2分钟(提出酚),离心5分钟后,用毛细滴管吸取全部下层液于一圆底离心管中。
(4)于该管中加入95%乙醇2ml,用玻棒搅拌约2分钟,离心3分钟,取出.去上清液,沉淀部分即为核酸。
2、用三氯醋酸提取法
(1)杀兔;取肝,称重,按每克肝脏4ml比例加入1%三氯醋酸,制成肝匀浆。
每组量取肝匀浆5ml于带塞离心管中,3000转/分离心5分钟。
(2)将离心后的上清液倾去,于沉淀中加95%乙醇5ml充分混匀,在水浴中加热至沸2分钟,注意酒精沸腾后将火关小,避免酒精蒸汽燃烧。
冷却后离心。
(3)倾去上层乙醇液。
于沉淀中再加入10%NaCI溶液4ml,置沸水浴中8分钟,并用玻棒不断搅拌,取出;冷却后再离心,
(4)将上清液倾入另一离心管中,再离心一次,除去可能存在的微量残渣,将上清液倒入一试管。
取等量95%的乙醇,逐滴加入到上清液中,即可见白色沉淀逐渐出现,静置10分钟后。
将其内容物摇匀后倒入一圆底离心管中,离心5分钟,将上液倾去,所得白色沉淀即为核酸钠。
(二)核酸的水解:
在有核酸沉淀的离心管中加入蒸馏水2ml。
振摇至沉淀溶解后,加入10%H2SO42mL摇匀,于沸水浴中加热10分钟,即得核酸水解液,用流水冷却后进行下列定性试验。
(三)鉴定:
l、嘌呤碱的鉴定:
取中试管一支,加入饱和苦味酸约2ml,再加入核酸水解液4—6滴,摇匀。
静置于室温中,观察有无黄色针状结晶出现,。
2、脱氧核糖的鉴定:
摇匀,于沸水浴中加热15分钟后,观察二管颜色之变化。
3、核糖的鉴定:
摇匀,于沸水浴加热10分钟后观察色颜色之变化。
4、磷酸的鉴定
摇匀,于沸水浴中2~3分钟后,观察二管颜色之变化。
【试剂配法】
1、饱和苦味酸溶液:称取1.3克的苦味酸,溶于100ml的蒸馏水中,静置过夜。
临用前倒取上层液。
2、钼酸试剂,称取钼酸铵5克,溶于1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浓硫硫15ml待冷却后加蒸馏水至1000ml,此试剂可置阴凉处保质一月。
3、拜耳(Bial)氏试剂:称取1.5克3,5一二羟甲苯,加入浓盐酸50ml。
再加10%三氯化铁20—30滴,贮于冰箱。
此试剂应在临用前配制。
4、二苯胺试剂:称取纯二苯胺lg溶于1000ml的冰醋酸中,加入浓硫酸2.75ml,贮于棕色瓶中,此试剂亦需临用前配制。
5、3%维生素C:称取维生素C 3克溶于5%三氯醋酸100ml中(已氧化变质的维生素C不能用)。
【注意事项】
1、在用饱和NaHCO3调节pH值时,一定用试纸测定,将pH调节在6.5以下。
2、肝匀浆一定要磨得较细,细胞彻底破坏。
【实验报告与思考题】
1、核酸提取、鉴定的原理如何?
2、在本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3、DNA和RNA在组成上有什么区别?如何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