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版)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部分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62.50 KB
- 文档页数:6
最新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 评分:_______说明:1、本卷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2、卷面书写规范、美观、整洁。
一、积累运用(25分)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澄澈(chéng)。
B.(yín)。
C.怂恿(sǒng)。
D.拈轻怕重(niān)2、下面各项中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热忱。
B.抽噎。
C.掺和。
D.麻木不仁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⑴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别的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
⑵皇帝亲自带着他的一群最的骑士来了。
⑶“这布是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
A.适当高雅美丽。
B.稳当富有富丽。
C.妥当高贵华丽。
D.得当尊贵华美4、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通过《蚊子和狮子》的研究,使我知道了寓言的特点。
B.济南的冬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C.《皇帝的新装》的作者的国籍是丹麦的人。
D.同学们都喜欢《春》中描绘的美景。
5、古诗文默写。
(6分)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势崇峻本无垠。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6、名著阅读(4分)行者辞了灵吉,驾筋斗云,径返翠云山,顷刻而至。
使铁棒打着洞门叫道:“开门!开门!老孙来借扇子使使哩!”慌得那门里女童即忙来报:“奶奶,借扇子的又来了!”罗刹闻言,心中悚惧道:“这泼猴真有本事!我的宝贝,扇着人,要去八万四千里,方能停止;他怎么才去就回来也?这番等我一连扇他两三扇,教他找不着归路!”⑴上述文字出自(作家)的小说《西游记》。
(2分)⑵文中的他是孙悟空,号称“齐天大圣”。
(2分)7、综合性研究。
(7分)少年时期是阅读的黄金时期,只有通过阅读才能真正拥有过硬的软实力。
2017-2018学年度北京市第一八四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一、单选题(10分)1.(2分)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学好文科关键是要有很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刘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____________。
4.(2分)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5.(2分)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二、诗歌鉴赏(4分)6.(4分)给画线的字注音。
(1)结庐()车马喧()搔更短()不胜簪()三、文言文阅读(12分)7.(12分)阅读下面两则古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崇祯五年①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②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③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④,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注】①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
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
②更定:指初更以后。
晚上八点左右。
③毳(cuì)衣:细毛皮衣。
④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①相与步于中庭②是日更定矣(2)翻译下列句子。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3)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4)【乙】文画线句子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西湖空旷简约、洁白静谧的雪夜之景。
2017—2018学年度(上册)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温馨提示:1.本试卷共 8 页,满分为 12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6分)xù()叨匿.()笑jiàn()赏脊.()椎贪婪.()狭ài()拈.()轻怕重páo()根问底大相jìng()庭骇.()人听闻jié()然不同滑jī()2.诗文积累,填空默写。
(10分,每空..1分)(1)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3)正是江南好风景,。
(《江南逢李龟年》)(4)不知何处吹芦管,。
(《夜上受降城闻笛》)(5)《天净沙·秋思》中三个名词性短语连排,抓住毫无生气的景物,表现深秋傍晚典型特点的句子是:,。
(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__ , _。
(7)古人往往在家信中寄语子女兄弟,予以教诲与勉励,这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
《诫A.蚊子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B.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C.小家伙开口就喊:“妈妈!”D.赫尔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看法,就化作凡人。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B.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
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C.下课后急忙赶到这条“文化街”,这里书店林立,使我有更多的机会。
D.“快来呀!”杰里冲着我大喊——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是丹麦人。
《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都是他的代表作。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就是谦称自己的父亲C.《动物笑谈》中的“我”蹲下走路并学鸭子叫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
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第6单元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七上语文第六单元检测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一、积累与运用(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缥缈(piāo) 炫耀(xuàn) 掺和(cān)B.赐给(cì)愚蠢(cǔn)踪迹(jì)C.御聘(pìn)钦差(qīn)妥当(tuǒ)D.躇步(chú)庇护(pì)呈报(chéng)【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掺”应读chān;B项“蠢”应读ch ǔn;D项“庇”应读bì。
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爵士澄澈枯籐骇人听闻B.头衔女娲剌叭随声附和C.贱起气概蜘蛛莽莽榛榛D.镀金爱慕雕像眉开眼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籐”应为“藤”;B项“剌”应为“喇”;C项“贱”应为“溅”。
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B.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C.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
D.漫步曲水街亭,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
补鞥形容泉水。
B: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温馨提示:本试卷共四大题,16小题,满分100分(含卷面书写2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1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城南旧事》2.古诗文名句默写。
(7分)(1)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
(《蜀相》杜甫)(2)________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
(《潼关》谭嗣同)(3)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俭以养德。
(《诫子书》诸葛亮)(4)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触景生情,把现实与梦想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成绩好,组织力强,但他刚转到我们班来,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
我们可以引述《〈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帮他解开心结。
3.名著阅读。
(7分)(1)《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____▲____,书中“三借芭蕉扇”的故事脍炙人口。
第一次借扇,悟空被铁扇公主用芭蕉扇扇得无踪无影;第二次借扇,悟空____▲______,却借得一把假扇;最后一次,悟空使诈,▲,骗得真扇。
(5分)(2)“唐敖道:“此国人为何生一张猪嘴?而且语音不同,倒象五方杂处一般,是何缘故?”多九公道:“原来本地向无此国。
只因三代以后,人心不古,撒谎的人过多,因此冥官上了条陈,将历来所有谎精,择其罪孽轻的俱发到此处托生。
因他生前最好扯谎,所以给一张猪嘴,罚他一世以糟糠为食。
”以上文段出自《镜花缘》,“此国”指的是____▲__(2分) A 白民国 B豕喙国 C 两面国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A.《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海伦·凯勒,其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带给世人强烈的震撼。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说明:1.全卷共8页,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占诗文。
(10分)(1)口口口口口口口,受降城外月如霜。
口口口口口口口,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分)(2)潮平两岸阔,口口口口口。
(王湾《次北固山下》)(1分)(3)夫君子之行,口口口口,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1分)(4)刘禹锡《秋词》中赞美秋景胜春光的两句诗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分)(5)默写李商隐《夜雨寄北》。
(4分)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我妄下断语,yuān wàng( )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2)我想那piāo miǎo( )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3)他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jīng yì qiú jīng( )。
(4)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hài rén tīng wén( )了。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B.为把“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王书记灵机一动....,亲自到特困户李大爷家走访。
C.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D.他总是担心2020年没办法实现小康社会,真是杞人忧天....。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低头族”是指在社交场合不关注身边的人,跟人聊天时老忍不住看手机,这类人往往因长时间低头而患上某些疾病。
(在“看手机”后加上“的人”)B.潮安区金石镇2017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11月28日在大寨中学举行,来自全区近600名左右的社会各届人士参加了此次活动。
吉林长春市九台区2017-2018学年度期末统考七年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课程改革教学质量测试七年级语文试卷一、阅读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溉汲(jí)缥缈(piāo)钦差(qīng)木刻(kè)B.狭隘(ài)恍惚(huǎng)蜷伏(quán)确凿(zuò)C.菜畦(qí)粗犷(guǎng)敧斜(qī)搓捻(niǎn)D.掺和(he)怂恿(sǒng)蹒跚(pán)倜傥(tǎng)【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
A 项应为钦差(qīn);B项应为确凿(záo);D项应为掺和(huo)。
故选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杞人忧天骇人听闻披蓑带笠咄咄逼人B.力不遐供随声附和怪诞不惊畏罪潜逃C.居心叵测疲倦不堪惊慌失措美不胜收D.人迹罕至莫不关心神采奕奕呼朋引伴【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A项应为“披蓑戴笠”;B项应为“力不暇供”;D项应为“漠不关心”。
故选C。
3.对下列句中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莅临:来临)B.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C.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阻骂着夺去我们东西的人。
(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D.济南的冬天是响睛的。
(响晴:响亮而晴朗)【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湖南邵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统一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统一质量检测语文试卷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lǒng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hōng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根据拼音写汉字。
lǒng(______)着hōng(______)托(2)给加点字注音。
黄晕(_______)披着蓑(_______)【答案】(1).笼(2).烘(3).yùn(4).suō【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1)注意“笼”不能写成“茏”,“烘”不能写成“哄”。
(2)注意“晕”是多音字:[yùn]太阳或月亮周围形成的光圈,如“日晕”;[yūn]昏迷,如“晕倒”。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C.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D.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平时要有一定的词语或成语的积累,做题时还要会根据句子的意思,理解词语或成语的意思。
选择题一般可用排除法选择出正确答案。
D.“巧夺天工”的意思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2017-2018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基础。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共14分。
每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贮.蓄(zhù)应和.(hè)迸.溅(bèng)骇.人听闻(hài)B. 绽.开(dìng)憔悴.(cuì)烘.托(hōng)忍俊不禁.(jìn)C. 顷.刻(qīng)滑稽.(jī)档.案(dǎng)恍.然大悟(huǎng)D. 较.量(jiào)伫.立(chù)潜.行(qián)混.为一谈(hǔn)2.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嶙峋嘹亮疲倦不堪B. 轻盈嘲笑高不可攀C. 感概葱茏不求甚解D. 峰峦分歧自作主张3.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__________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__________,东一穗西一串__________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A. 倚靠稀落伶仃B. 倚靠零落伶俐C. 依傍零落伶俐D. 依傍稀落伶仃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
B. 秋游活动结束,大家回家写游记作业,可谓各得其所....。
C. 他受尽了冷淡、侮辱与饥渴,可是他并不灰心丧气....。
D. 他毕恭毕敬、小心翼翼....地把领袖像从泥墙上揭下。
5.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C.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6. 结合语境,在下列文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平则门,拉大弓,过去就是朝天宫;朝天宫,写大字,过去就是白塔寺;白塔寺,挂红袍,过去就是马市桥;马市桥,跳三跳,过去就是帝王庙;帝王庙,绕葫芦,隔壁就是四牌楼。
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北京市东城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a长吟,肥胖的黄蜂①(伏/抚)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②(蹿/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③(班/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b拥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④(形/型)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c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划线字的笔顺,都正确的一项是A.菜畦(qí)“必”的最后一笔是“撇”B.桑椹(shèn)“光”的第一笔是“竖”C.脊梁(jí)“皂”的第七笔是“撇”D.攒成(zǎn)“里”的第五笔是“竖”2.文中横线处选填的汉字,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抚②蹿③班④型B.①伏②蹿③斑④型C.①抚②窜③班④形D.①伏②窜③斑④形3.结合语境,给文中a、b、c三处划线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长吟:①音调缓而长的吟咏。
②指虫鸟长声鸣叫。
b.拥肿:①过度肥胖或肥大,转动不灵。
②指机构庞大,调度不灵。
③粗大。
c.牵连:①接连,连续。
②连累,株连。
③留连,牵挂。
A.a①b③c①B.a①b①c②C.a②b③c①D.a②b②c③4.鲁迅笔下的百草园里,油蛉能低唱,蟋蟀会弹琴。
这种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我们称之为“拟人”。
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测试<人教版)语文试题<一)<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嶙<lín)峋啜<chuò)泣收敛<liǎn)忍俊不禁<jīn)B.猝<cù)然酝酿<niàn g)肥硕<shuò)苦心孤诣<zhǐ)C.枯涸<hé)孪<lán)生静谧<mì)随声附和<hè)D.莴苣<jù)祷<dǎo)告绽<zàn)开踉踉跄跄<qiàn g)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玲珑剔透诱惑多姿多采迸溅玉露琼浆B.花枝招展倔强津津有味玷污闲情逸致C.更胜一筹蹂躏惊慌失措懊恼抖手精神D.恍然大悟栖息骇人听闻清洌再接再励3.下列对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即,靠近、接触。
)lTfHm4PU5FB.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
<得到很多益处。
匪,非、不。
)C.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D.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四周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
<树木高大的样子。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由于张丽莉老师舍己救学生,被网友誉为“最美女教师”。
B.网络谣言的泛滥和滋生,会扰乱许多人成为受害者。
C.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中国大陆最著名的两所大学。
D.在中国不少地方,居民至今保留着过年前进行大扫除。
5.名著阅读。
部编版深圳市福田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七年级期末检测试卷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说明: 本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必须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1~5题)一、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项。
A.镀.金(duó) 栅.栏(zhà) 尴尬.(gà)神采奕奕..(yì)B.吝.啬(1ìn) 热忱.(chén) 迂.回(yū)众目睽睽..(kuí)C.干瘪.(biè) 称.职(chèng) 庇.护(pì) 随声附和.(hè)D.坍.塌(tān) 惩.戒(chēng) 怂.恿(sóng) 拈.轻怕重(niān)2.请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项。
A 袁隆平关于杂交水稻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
B.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
③④⑤C.①②③⑤④D.②①⑤③④5.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项。
A“茶叶儿旋转着翻上舞下,犹如带白斑的蝴蝶尽展风姿、”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部手法。
B.《皇帝的新装》作者是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卖火荣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C.“毕业时您赠送的拙著..,我一直惠.存着。
”这句话表述完全得体。
D.“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
”句中加点的两个“梦”学词性依次是动词和名词第二部分非选择题(6~21题)二、本大题共1题,每空1分,共10分。
6.请在答题卷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
(10分) (1) 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 _,秋风吹散马蹄声。
(谭嗣同《潼关》)(3) 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 子在川上日: 不舍县夜”(《论语》十二章)(5) 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6) 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7) ,非宁静无以致远。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科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共23小题友情提示: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XXX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XXX有句话:“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
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
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XXX《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成心味的世界。
XXX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
成心境的作品和普通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但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并且超出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8.01一、基础·运用(21分)1.(1)C (2)B (3)D (4)C (5)A (6)D(共12分,每小题2分)(7)纯粹神采奕奕(共2分,有错字该组书写不给分)2.(1)却话巴山夜雨时(2)夜阑卧听风吹雨(3)便引诗情到碧霄(4)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5)答案示例: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共7分。
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二、古诗文阅读(11分)3.答案示例:从低沉到昂扬。
(1分)4.答案示例:“莫愁”一词需要重读,强调“不要担心”的意思,表达了对友人的劝勉之情。
(共2分,重读词语1分,理解分析1分)5.(1)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1分)(2)疾行,指迅速逝去(1分)6.悲哀地守着穷困潦倒之人居住的陋室,(后悔)又怎么来得及!(2分)7.讲述了奇才少年仲永因为不学习长大后泯然众人的故事。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共2分。
概括故事1分,原文语句1分)8.略(共2分。
条幅1分,理由1分)三、名著阅读(10分)9.(1)①答案示例:白骨精变化的形象②答案示例:白骨精阴险狡诈的本质③答案示例:突出人物形象(共3分。
每空1分,意对即可)(2)答案示例:团结协作三调芭蕉扇过程中,八戒与孙悟空同心协力,战胜牛魔王,夺得宝扇,扇灭火焰山之火,从而顺利踏上取经之路。
(共3分。
重要因素1分,结合情节1分,语言表达1分)(3)答案示例:评说八戒形象①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②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③第四十七回圣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共4分。
探究主题1分,跳读回目3分)四、现代文阅读(18分)(一)(6分)10.①吸附污染物颗粒及灰尘②吸收电磁辐射(共2分。
每空1分)11.虎尾兰缓解眼睛疲劳,吸收电脑发出的电磁辐射,吸收甲醛效果很好。
(共4分。
植物1分,理由3分)(二)(12分)12.提问示例:①谁放生什么?结果怎样? ②怎样放生?③为什么要放生?回答示例:我们一家两次放生小狗,第一次它自己找回家,第二次父亲把它找回来,其后小狗一直和我们在一起。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27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机读卡上;2.1—9 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考试结束后,将第I卷的机读卡和第II卷的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27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伫.立(chù)啜.泣(chuò) 凝.望(níng) 忍俊不禁.(jīn)B.军阀.(fá) 诅.咒(zǔ) 称.(chèn)职教学相长.(zhǎng)C.蜷.伏(quán) 奢.望(shē) 肥硕.(shuò) 苦心孤诣.(zhǐ)D.弥.漫(mí) 竦峙.(sì) 霎.时(shà) 骇.人听闻(hài)2.下列汉字的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A.自作主张不可抗拒形影不离迷迷糊糊B.丝丝缕缕更胜一筹开膛破肚高不可攀C.花枝招展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神采奕奕D.眉开眼笑踉踉跄跄随声附和惊皇失措3.选出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与阔别已久的童年伙伴在书店里萍水相逢....,王教授又惊又喜。
B.险峻的山峰,缭绕的云雾,好一派扑朔迷离....之景!C.奶奶苦心孤诣....地劝我,要多去体谅别人,我的心终于平静了下来。
D.近期,微信朋友圈中流行的一篇文章《冬至的饺子》,言简意赅....地向我们介绍了中华传统美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遂宁市加大了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2018.01)一、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滑稽.(jī)匍匐.(fú) 蹒.跚(pán) 虐.待(nuè) 人迹罕.至(hǎn)B. 惩.戒(chéng)卸.下(xiè) 晕眩.(xuán) 抽噎.(yē) 拈.轻怕重(niān)C. 水渠.(qú) 坍.塌(tān) 狭隘.(ài) 淋.漓(lín) 畏罪潜.逃(qián)D. 荫.蔽(yīn) 热忱.(chén) 蜷.伏(quán) 突兀.(wù) 杞.人忧天(qí)【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析能力。
判断汉字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A项“虐待”应读“nüè”;B项“晕眩”应读“xuàn”;D项“”应读“杞人忧天”应读“q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飘渺派遣贪婪喧腾天然汽B. 诀别险燥称职匿笑肖像画C. 干涸嗔怪禁锢帐蓬家具店D. 瘫痪殉职安详战栗大拇指【答案】D【解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这样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辨析出来。
特别是同音字、形似字、易错汉字更应引起注意。
A项“天然汽”应写作“天然气”;B项“险燥”应写作“险躁”;C项“帐蓬”应写作“帐篷”。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临近春节,商场里新增了糖果、对联、速冻饺子、山核桃等年货专柜。
B. 一到秋冬季,不少人就会出现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瘙痒甚至皲裂等。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姓名 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成绩_______一、选择题(共14分,每小题2分)1.选出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A.啜.泣(chuî)拾掇.(duō)点缀.(zhuâi)辍.学(chuî)B.瀑.布(pū)曝.晒(bào)爆.炸(bào)瀑.水河(bào)C.惦.记(diàn)玷.污(diàn)掂.量(diān)粘.土(nián)D.看着.(zhe)着.凉(zhāo)着.落(zháo)高着.(zhāo)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山石磷峋碧波粼粼遍体鳞伤遴选人才B.烟雾拢罩树木葱茏玲珑剔透睡眼朦胧C.碌碌终生高官厚碌绿林好汉录取新生D.姿态万千资助穷人咨询问题恣意践踏3.选出加点字的注音、注释错误的一项()A.头晕目眩.(xuàn,眼睛昏花)B.忍俊不禁.(jīng,忍不住)C.可望不可即.(jí,靠近,接触)D.苦心孤诣.(yì,学业、技术等所达到的程度)4.根据语境解释词语,选出不当的一项()A.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贮蓄”指水藻有意把绿色堆积起来。
)B.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前途茫茫”指人生道路上遇到重重困难,举步维艰。
)C. 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辉煌”指盛开的紫藤萝花气势非凡,一片灿烂。
)D.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缥缈”指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虚幻情景。
)5.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摔死的。
B.小草从石缝里不屈地向上,茁壮成长,昂然挺立,那一般是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C.杂技小丑高超的表演使我忍俊不禁....。
D.你为五保户杨大娘作了那么多的好事,值得我们津津乐道....。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受大盘长涨影响,尤其是小盘科技股快速拉开的影响下,以持有科技股为主的大基金明显受到市场大追捧。
B."心连心"艺术团到来的消息传开后,街道里的妇女、老人和孩子许多都跑了出来。
C.1946年1日以后出生至现年满18岁(个别可放宽到16岁)之间的下列人员应接受普通话水平沿江测试。
D.在创作《李清照》时,作者细腻地渲染和抒发了李清照在燕尔新婚、惨遭离乱、扰国伤时几个不同环境中的思想感情。
7.下列作家、作品、时代或国籍搭配有错的一项是()A.《论语》——孔子——春秋《世说新语》——刘义庆——南北朝B.《观沧海》——曹操——东汉《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朝C.《春》——朱自清——现代《天上的街市》——郭沫若——现代D.《金色花》——泰戈尔——印度《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二、填空题(10分,每空1分)8.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10.《次北固山下》的颔联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12.《论语》中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三、阅读理解(共36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咏雪》,完成14~18题。
(共15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4.阅读全文后填空。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__等要素。
(2分)15.选出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2分)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元方时.年七岁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故时.有物外之趣C.期.日中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与人期.行人不知.而不愠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17.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4分)18.雪花是上帝献给人类的礼物,它是那么纯洁,那么轻盈,你一定积累了不少描写雪的诗词,请写出连续两句描写雪的诗或词。
(3分)(二)现代文阅读,完成19~24题。
(15分)风筝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
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的模样。
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后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
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以后,我已经是中年。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地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19.文学常识填空。
(2分)本文作者,原名,浙江人,课文选自《》。
20.文中第一段“在我看来是一种惊异和悲哀”作者惊异什么?悲哀什么?(4分)21.小时候“我”和“小兄弟”对风筝分别持有什么态度?“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请用原文回答)(3分)22.文章第五段中的“不幸”应怎样理解?(2分)23.文中“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24.第六段中文章反复强调“我”的心情很沉重:“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你对“我”此时心情的“沉重”是怎样理解的(2分)(三)诗歌阅读(6分)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5.此曲的前三句一共写了几种..景物就构成了一幅绝妙的图画?请你根据全曲推断一下,此曲描写的是什么季节..?(3分)..中什么时间..的什么图画26.此曲中点名题旨的是哪一句?据此推断一下此曲表现的是哪种人的什么心感情?(3分)四、作文(4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作家克里腾登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指出如果母亲的日常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六万美元(相当于50万人民币)。
母亲们做这些工作,做得细腻,做得纯粹,乐此不疲,头发做白了,腰做弯曲了,眼睛做昏花了,她们也毫无怨言。
子女们在受母爱的同时,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欠下了母亲那么巨大的一笔薪水。
其实,不管是母爱、父爱,还是其他亲人、老师对我们付出的爱,都无法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
我们要细细感受这种幸福,才能真正明白其价值。
请以“感受幸福”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文章立意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要写出“我”的真情实感。
2012—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期末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