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生动物2
- 格式:doc
- 大小:618.00 KB
- 文档页数:9
鲨鱼是哺乳动物吗?鲨鱼是卵生还是胎生?鲨鱼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在深海中,鲨鱼是一种十分凶猛的捕食者,是海中的霸王。
它不仅体型巨大,而且长有锋利的尖牙。
主要以捕食海洋中的中大型鱼类为主。
是一种凶猛的食肉动物。
那么,鲨鱼是哺乳动物吗?鲨鱼是卵生还是胎生?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鲨鱼是哺乳动物吗?鲨鱼是软骨鱼类,不是哺乳动物。
但鲨鱼是卵胎生动物,也就是受精卵在母体中孵化,母体产下幼体。
但有别于一般卵生动物,如鳄鱼,也有别于胎生动物,胎生具有胎盘和脐带,如鲸鱼。
鲨鱼是卵生还是胎生?鲨鱼的繁殖有3种情况:1、卵生:一般是大型鲨鱼采用。
鲨鱼的卵很大,营养供应不虞匮乏。
排出的卵包在扁平的垫形鞘内,而垫形鞘是卵在通过输卵管时四周加上去的,鞘的外皮于进入水中后会变硬,鞘的每个角落都有一个短而中空的角状物,海水能由此进入,使卵获得氧气。
每次排卵数目有限。
卵呈布袋状或螺旋状,产出后被固定于珊瑚礁、海底植物或石缝中。
被冲上海岸的棘鲛空卵囊则被昵称为「美人鱼的小钱包」。
2、卵胎生(非胎盘型胎生):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以卵黄囊或由卵巢排入子宫的卵为营养来源,在子宫中并不形成胎盘。
除鲸鲨每次可产300尾以上外,其余每次顶多数十尾,最少的是狐鲛(长尾鲨),每次只产两尾。
3、胎生(胎盘型胎生):外包角质壳的受精卵于子宫中发育,成长所需的营养由卵黄囊胎盘得,直到幼鲨几乎完全成形才产出,每次产数十尾。
远洋的大部份鲨鱼是胎生。
大部份鲨鱼每年按照季节进行繁殖,一些大型鲨鱼隔年繁殖。
大部份鲨鱼怀孕期达8-9个月,白斑角鲨的怀孕期甚至高达24个月。
一般而言,大型鲨一次生产较多小鲨,小型鲨则相反。
鲨鱼的生长也异常缓慢,直到5-10岁才算性成熟。
鲨鱼不是哺乳动物,鲨鱼的繁殖情况主要有三种:1、卵生;2、卵胎生;3、胎生。
这三种繁殖方式根据鲨鱼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来说,大多数鲨鱼都是卵胎生的。
其它小部分是卵生或者胎生。
以上内容由本人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卵生的哺乳动物鸭嘴兽1843年恩格斯在英国曼彻斯特出了一次“洋相”,有人指着一只1.6厘米长的软壳蛋,告诉他这是哺乳动物的蛋,他听了哈哈大笑起来,他认为这是十分荒唐的事,哺乳动物全是胎生的,从来也没有听说过有蛋生的。
不久,他发觉自己错了,这只软壳蛋确确实实是鸭嘴兽生的,他给朋友写信说:“我不得不请求鸭嘴兽原谅我的傲慢与无知了。
”让博学多才的革命导师恩格斯闹了笑话的鸭嘴兽是什么样的动物呢? 鸭嘴兽,属单孔目鸭嘴兽科的单属单种动物,是世界上最稀少最珍贵的动物。
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和塔斯马尼亚,是现存的最原始的适应水陆两栖生活的哺乳动物。
它的大小和兔子差不多,体长30—45厘米,有一条大尾巴,尾长10—15厘米,体重为1—2.3千克。
体形呈扁平的椭圆形,它的嘴很长,也有象鸭嘴一样的角质喙。
鸭嘴兽身体柔软并富有弹性,四肢有蹼,趾上都长有爪。
蹼能自由伸缩,游泳时伸到爪外,整个脚掌便可当浆使;使用爪时,蹼就缩在趾中间,爪子非常锐利,是卫护自己的武器。
头部有耳孔,但无耳壳,全身披着柔软的短绒毛,中间还夹着一些长一点的针毛。
毛油光闪亮,水打不湿。
鸭嘴兽习惯生活在河川的沿岸。
它建造的“安乐窝”很别致、舒适。
它用脚爪挖洞,速度很快,15分钟可以掘进50厘米,尤如一台挖土机。
平时挖的洞不怎么考究,只要白天能躲在洞里,防止日晒和敌害就行了,到了雌兽怀孕后,它们建造洞府就相当讲究漂亮了,洞里的通道一般长5—12米,宽20—30厘米,而且有几条地道相通,洞里有一个宽大的卧室。
它们运来大量树叶、草茎,用水泡一天一夜,用尾巴压成小捆,然后搬进卧室放在床上作床垫,在上面育儿、休息、舒舒服服。
安乐窝有两个出口,一个在水里,一个在陆上。
动物的生殖方式动物的繁衍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不同的动物种类有各自适应环境的生殖方式。
通过研究动物的生殖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繁衍规律和演化过程。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动物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一、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通过两个不同的生殖细胞(卵子和精子)的结合而产生新个体的方式。
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遗传变异性,能够增加物种适应环境的能力。
1. 卵胎生卵胎生是一种动物的生殖方式,卵子在体内孵化成胚胎,直至出生。
这种生殖方式常见于哺乳动物,如人类、狗、猫等。
卵胎生能够提供更多的保护和营养给胚胎,使得新生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2. 胎生胎生是动物通过胎盘将胚胎固定在母体内,通过母体供给营养和氧气进行发育的生殖方式。
这种方式常见于哺乳动物,如鲸鱼、鼠类等。
胎生能够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给胚胎,在母体内进行发育,从而保证新生个体的生存率。
3. 产卵产卵是动物通过卵子的形式进行有性生殖的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常见于鱼类、爬行类和鸟类等。
动物将卵子产到特定的地方,然后通过外界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孵化,孵化后的卵子成为新的个体。
产卵相对于胎生和卵胎生来说,并没有提供给胚胎太多的保护和营养,但是能够在更广泛的物种中存活下来。
二、无性生殖无性生殖是指动物通过非生殖细胞进行繁殖的方式,新个体与母体的遗传信息完全一致。
无性生殖的优势在于繁殖速度快、能源消耗低等。
1. 分裂分裂是一种简单的无性生殖方式,常见于原生动物、植物和某些无脊椎动物。
通过细胞分裂,母体分成两个或更多的子体,每个子体具有与母体相同的遗传信息。
2. 子实体分离子实体分离是指动物通过某种方式产生新个体,然后将其分离出来。
这种方式常见于珊瑚、水螅和植物等。
新个体可以通过撕裂、落叶或其他方式从母体上分离下来。
3. 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无性生殖方式,通过一种叫做孢子的特殊细胞进行繁殖。
减数分裂常见于真菌、藻类和苔藓植物等。
孢子具有与母体相同的遗传信息,可以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成为新的个体。
生殖方式汇总一、无性生殖包括:1.分裂生殖2.出芽生殖3.孢子生殖4. 营养生殖其中营养生殖和出芽生殖在遇到一些实例的时候常易引起混淆。
如马铃薯的块茎与大蒜侧芽的营养生殖中的芽,;水螅和酵母菌是在母体的一定部位上长出芽体。
芽与芽体是不同的,前者是植物茎上萌发出来的,是茎的雏形;芽体虽也是生物体上长出的,但它除大小与母体有区别外,其余结构与母体是相一致的,一旦芽体脱离母体,就形成了一个新的个体。
二、有性生殖1.绝大多数无脊椎动物为卵生。
即雌性个体产生卵,卵与精子结合,形成幼体,幼体经生长发育成为成体。
2.少数生物为卵胎生,即卵与精子结合后留在雌性体内发育,其所需营养由卵来供应,形成幼体后,产出体外,如田螺生下的为幼螺和鸭嘴兽。
3.哺乳类生物的生殖方式称胎生,即雌体产生的卵受精后留在体内,并吸收母体的营养而发育成幼体,然后产出体外,如牛羊。
有性生殖中除精卵结合外,尚有其他形式。
如:孤雌生殖:有些动物的生殖不需雄体参加,只是雌体产生卵。
此卵不与精子结合,即可发育成新的个体,实际上这是单性生殖,如某些轮虫。
有些动物的生殖是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并存,如蜜蜂,其卵不受精即发育成雄蜂,卵受精则发育成雌性的工蜂和蜂王。
有的动物在一生中有一段时期进行两性生殖,另一时期进行孤雌生殖。
如蚜虫。
幼体生殖:某些动物的幼体虽未发育为成体,即未达性成熟,在幼体阶段就可进行生殖,繁殖后代,称为幼体生殖。
如瘿蚊除夏季进行两性生殖外,其余季节都进行幼体生殖。
多胚生殖:一个卵可产生两个或更多的胚胎,发育成多个个体的生殖方法,称为多胚生殖。
此种生殖为卵核分裂一次,以后就形成两个胚胎,但大多数种类的卵核都经多次分裂,形成许多子核。
多者可产生1 600~1 800个。
如广腹细蜂,一个卵能产生15~20个胚胎小蜂,可产生2 000个胚胎。
三、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指植物体中任何一个携带全套染色体的细胞均具有再生完整植株的潜能。
因此,当植物的体细胞离开母体,在一定培养条件下,可重新再分化形成与原来母体类似的植株,而不须经过有性生殖过程。
蓝鲸是胎生还是卵生蓝鲸是胎生还是卵生鲸鱼是胎生的,属于哺乳动物。
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胎生是指从雌性动物的子宫中产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也是从母体中获得的。
胚胎发育期间,通过脐带和胎盘获得营养和氧气,成熟后子宫收缩将幼虫排出。
鲸鱼是一种体型非常大的生物。
虽然它们生活在水中,但它们的繁殖方式不同于普通的鱼类,因为它们是用胎生的方式繁殖的。
鲸鱼的繁殖周期是比较长的,一般来说2年甚至3年才能繁殖一次。
它们的妊娠期也是比较长的,甚至会比人类还长,可能会在11个半月甚至一年。
它们每次生产一般只有一胎,刚出生的幼鲸身体长度在5米左右。
跟其它的哺乳动物一样,鲸鱼也有哺乳期,大概在6-7个月。
鲸鱼生活在海洋之中,又跟鱼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许多人会认为鲸鱼也跟鱼类一样采用卵生的方式繁殖。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因为鲸鱼虽然以“鱼”来命名,但它们其实并不是鱼类,而是一类哺乳动物。
它们原来生活在陆地上,只是后来因为地质变迁而进入水中,这使得它们慢慢进化出了一些适合于水中环境的一些特点。
但是,即使它们有这些特点,但并不能改变它们哺乳动物的属性。
作为一种哺乳动物,繁殖方式跟鱼类有非常大的不同。
鱼类用卵生的方式来繁殖,作为哺乳动物的鲸鱼则采用的是胎生的方式繁殖。
而且,鲸鱼也是有哺乳期的。
上面已经介绍过,它们的哺乳期一般在6-7个月。
鲸的生活习性1、鲸鱼不喝海水,相反,它们通过代谢脂肪从食物中提取水。
虽然它们的特定范围因物种而异,但鲸鱼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
因为鲸鱼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所以它们很容易在水中浮起来。
2、与海豚一样,鲸鱼被认为是陆地动物的后裔,这些动物在陆地上生活了数百万年,大约5000万年前回到了水里。
大约5000万年前,鲸鱼在陆地上行走,大小和狼差不多。
3、鲸鱼必须经常浮出水面来呼吸,所以只有一半的大脑在睡觉。
鲸鱼的耳垢显示鲸鱼的年龄,类似于树木年轮揭示树木年龄的方式。
4、抹香鲸可以潜入水中两英里深,它们的身体有独特的生理适应能力,使它们能够在潜水的强烈寒冷和压迫性压力下生存下来。
蟒蛇是胎生还是卵生14.卵生和胎生14 卵生和胎生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2.知道几类动物的不同生殖方式;3.了解生物繁殖有关的技术问题。
能力目标:1.能对卵生动物的繁殖进行比较分析;2.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合理判断海豚是不是哺乳动物;3.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资料。
情感目标:1.发现动物繁殖的一般规律,体会自然界的奥秘;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3.注重事实,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4.意识到克隆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二、教学流程提出问题——观察思考——分析对比——观察记录——分析交流三、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
难点:收集、分析、整理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信息。
四、教学准备:相关PPT课件,动物繁殖图片,视频等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板书设计:第二课时2 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教学反思:3动物胎生与卵生的区别胎生动物胚胎在母体里发育,母兽直接产出胎儿。
母兽都有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仔兽。
这一切涉及身体各部分结构的改变,包括脑容量的增大和新脑皮的出现,视觉和嗅觉的高度发展,听觉比其他脊椎动物有更大的特化;牙齿和消化系统的特化有利于食物的有效利用;四肢的特化增强了活动能力。
有助于获得食物和逃避敌害;呼吸、循环系统的完善和独特的毛被覆盖体表有助于维持其恒定的体温,从而保证它们在广阔的环境条件下生存;胎生、哺乳等特有特征,保证其后代有更高的成活率及一些种类的复杂社群行为的发展。
智力和感觉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保持恒温;繁殖效率的提高;获得食物及处理食物的能力的增强;体表有毛、胎生、哺乳身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用肺呼吸;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脑较大而发达。
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
卵生动物是指在有性生殖中,母体的卵受精后形成新个体的动物。
鳄鱼是胎生还是卵生鳄鱼是胎生还是卵生鳄鱼采用卵生的方式繁殖,不是胎生。
其实,鳄鱼属于爬行动物,而爬行动物所采用繁殖方式都是卵生,鳄鱼也不例外。
在繁殖季节到来时,雄性会向雌性求爱,然后在水中进行交配。
之后雌性会到陆地上来,在地上挖坑,之后将卵产在这个坑中。
它们的卵会在这个坑中完成孵化的过程。
一般来说,鳄鱼一年只能繁殖一次。
鳄鱼因强盛的生命力而生存和繁衍,成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活化石”之一。
鳄鱼属于濒危野生保护动物,被国际上列为I类保护的濒危野生动植物。
1973年,国际保护野生动物大会将其列为临危种和禁运种,而扬子鳄已被我国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鳄鱼平时喜欢栖息于湖泊沼泽的滩地或丘陵山涧乱草蓬蒿中的潮湿地带。
尼罗河鳄鱼有和千鸟的共生生活的习性,这种小鸟经常栖息在尼罗河沙洲上。
它和鳄鱼是好朋友,经常在鳄鱼身上找虫吃,有时还能进入鳄鱼嘴里啄吃寄生于鳄鱼口内的水蛭。
鳄类中个体最大的是湾鳄,体长平均为4米,个体最小的是生活在我国的扬子鳄,体长只有1.25米左右。
由于人们的滥捕乱杀,鳄类的数量日益减少,各产鳄国已制订了法律保护它们。
扬子鳄虽然仅生活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珍贵稀有的野生动物。
鳄鱼的生活习性有哪些鳄鱼喜欢潮湿和阴凉的地方,因此其分布范围在赤道附近居多,特别是沼泽和河中。
像亚马孙雨林中就有许多鳄鱼,而非洲又以尼罗鳄为代表的。
鳄鱼身体硕大,因此爬行十分缓慢,想要通过追赶的方式追上猎物是不容易的,它们一般潜伏在暗处,当猎物靠近时,快速向前扑住,然后吞食掉。
像青蛙、鱼类等都是它的食物。
由于人们的肆意捕杀以及贸易,鳄鱼的数目已经锐减,像扬子鳄等稀有品种已经列入了物种保护名录。
而我们需要做的是放下手中的武器,去保护它们,为它们营造一个和谐舒适的生活环境。
鳄鱼的外形特征鳄鱼,是鳄目鳄科和长吻鳄科的爬行动物。
鳄鱼躯干较长;肌肉发达;头扁平,头部皮肤紧贴头骨,颅骨连接坚固,不能活动;牙齿呈锥形,长在牙槽中,每侧长有 25 枚以上的牙齿;舌头短而平扁,不能外伸;眼睛小而微突;尾巴粗壮略呈扁形;四肢粗短;外鼻孔位于吻端的背面,上面有瓣膜;有像盔甲样的鳞片。
卵生名词解释
卵生定义: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发育的过程叫卵生。
卵生物种:
1.卵生物种除部分哺乳类动物外鸭嘴兽、针鼹,其它类的动物都有出现;
2.卵生动物是指在有性生殖中,母体的卵受精后形成新个体的动物。
新个体从母体排放出来后,以卵内的蛋白质提供营养,继续发育待完成。
最后,新个体破卵而出。
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及哺乳类中的单孔目大多为卵生动物。
卵生特点:
1.在胚胎发育中,全靠卵自身所含的卵黄作为营养;
2.卵生在动物中很普遍,存活率不高。
《动物的繁殖》卵生与胎生,繁殖多样在神奇的动物世界里,繁殖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当属卵生和胎生。
这两种繁殖方式各有特点,适应了不同动物的生存需求和环境条件。
卵生,简单来说,就是动物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
许多我们熟悉的动物,如鸟类、爬行动物、大多数的鱼类和昆虫,都采用这种方式繁衍。
先来说说鸟类。
当春天来临,万物复苏,鸟儿们开始忙碌起来。
它们精心挑选筑巢的地点,用树枝、草叶等材料搭建起温暖的家。
雌鸟在巢中产卵后,便开始了孵化的过程。
鸟蛋的外壳坚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里面正在发育的胚胎。
在孵化期间,亲鸟会不辞辛劳地用自己的体温为蛋提供适宜的温度。
经过一段时间,小鸟破壳而出。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
鸟蛋在孵化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温度的剧烈变化、天敌的侵袭等。
爬行动物中的乌龟和蛇也是卵生的代表。
乌龟会在沙滩上挖一个洞,把蛋产在里面,然后用沙子覆盖,依靠阳光和沙子的温度来孵化。
蛇类通常会选择隐蔽、温暖且安全的地方产卵,它们一次能产下数量众多的蛇蛋。
但由于卵在外界环境中孵化,这些蛋也面临着各种风险,能成功孵化并长大的幼崽比例相对较低。
鱼类中的大多数也是卵生。
它们在繁殖季节会游到特定的水域,雌鱼排出大量的卵子,雄鱼同时排出精子,在水中完成受精。
由于鱼类产卵的数量往往非常庞大,但能存活下来的幼鱼却寥寥无几。
这是因为在自然环境中,鱼卵和幼鱼要面对水流的冲击、其他鱼类的捕食以及水质变化等诸多挑战。
昆虫世界里的卵生现象更是普遍。
比如蝴蝶,雌蝶会将卵产在适合幼虫食用的植物叶片上。
幼虫孵化出来后,就以这些叶片为食,开始它们的成长之旅。
与卵生相对的是胎生,这种方式在哺乳动物中最为常见。
哺乳动物的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熟,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并排出代谢废物。
以我们人类为例,女性怀孕后,胎儿在子宫内逐渐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相连,母亲的血液将营养物质和氧气输送给胎儿,同时带走胎儿产生的废物。
资料:卵生动物、卵胎生动物与胎生动物受精卵的发育有三种型式:卵生(oviparous)、卵胎生(ovoviviparous)和胎生(viviparous)等。
卵生动物:卵生动物把卵或受精卵排出体外,或掩埋土砂中(如蝗虫、龟、某些蛇类等),或留树皮空隙中(如蝉),或水域中(如鱼、蛙等),然后藉太阳的辐射热发育孵化成幼虫或幼体。
用产卵方式繁殖的动物,称为「卵生动物」。
一般的鸟类、爬虫类、大部分的鱼类和昆虫几乎都是卵生动物。
卵生动物产下卵后,经过孵化,变成小动物,其营养来自卵本身。
如:鸡、鸭、鱼、青蛙、乌龟、蝴蝶等都是卵生动物。
卵胎生动物:卵胎生动物的受精卵则停留在母体的生殖道内,藉卵本身的卵黄质发育成幼体,一待成熟,母体的生殖道收缩将幼体连同卵膜(vitelline membrane)排出体外。
所以卵胎生动物的胚胎受到母体的适当保护,孵化存活率比卵生者较有保障。
卵胎生的动物有部分的鲨、孔雀鱼和大肚鱼等。
胎生动物:胎生动物的受精卵一般都很微小,少卵黄质。
在母体的输卵管上端完成受精,然后发育成早期胚,并下降到子宫,此后就埋入母体的子宫内壁,藉胎盘(Placenta)和母体连系,吸收母体血液中的营养分及氧气,把二氧化碳及废物交送母体血液排除。
待胎儿成熟,子宫收缩把幼体排出体外,形成一个独立的新生命。
哺乳类动物中除鸭嘴兽、针鼹是卵生外,其它的都是胎生动物。
胎生动物的受精卵留在母体内,吸收母体胎盘血液中的养份而成长;而卵胎生的受精卵虽然也停留在母体内,却和卵生动物一样具有卵黄,靠卵黄的营养成长,不直接吸收母体营养。
鸡的孵化过程:鸡属鸟类,鸟类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不同,受精卵(种蛋)排出母体后完全依赖外界环境条件继续发育。
第1—4天为内部器官发育阶段;5—14天为外部器官形成阶段;15—19天为胚胎生长阶段;20—21天为出壳阶段。
在整个孵化过程中,温度,湿度,通风换气与翻蛋等外界条件将是保证胚胎正常发育,并使孵化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1.温度:温度是孵化过程的首要条件,发育中的鸡胚对温度最敏感,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保证鸡胚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
所以正确地掌握孵化温度是提高孵化率的关键。
在1—18天中孵化的最适温度是37.5°C—38.6°C;19—21天则应稍低于此温度是36.1°C—37.5°C。
如果温度过高胚胎发育迅速,孵化期缩短,胚胎死亡增加。
温度过低则会延长种蛋的孵化时间,同时胚胎发育迟缓并带来死亡。
湿度:水是温度的良导体,空气中的湿度对鸡胚胎发育有很大作用。
一般要求1—18天相对湿度40%—60%;19—21天相对湿度65%—75%。
若湿度过高会妨碍蛋内水分蒸发,使胚胎发育所产生的大量代谢水不能及时排出,严重时可导致胚胎撃缢罃。
若湿度过低,将加速蛋内水分蒸发,造成失水过多,阻碍代谢废物的排出及所需氧气的摄入。
易引起胚胎和壳膜粘连。
3.通风换气:通风换气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胚蛋中的胚胎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和热能交换,同时调节机内的温度。
胚胎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气和水分。
孵化初期,胚胎需要少量氧气可通过酶的作用从蛋黄中获得,而后利用气室的空气,再后则利用尿囊循环与蛋壳上的气孔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19天后胚胎开始用肺呼吸。
随着胚龄的增加,胚胎的气体交换量也不断增加。
因此除胚胎发育初期外,胚胎的气体交换都是由通风换气解决。
通风换气还与温度、湿度有密切的关系。
通风良好时,空气能充分流通还能与外界不断的进行热能交换。
温度、相对湿度都可保证。
翻蛋:翻蛋的主要作用是改变胚胎方位,促进羊膜运动,防止胚胎、蛋黄、蛋白与蛋壳之间粘连。
胚蛋放置位置必须适当,在1—18天进行定时翻蛋,每2小时翻蛋一次,翻蛋角度以90度为宜。
种蛋孵化到18天时,将种蛋移到出雏盘上叫落盘。
这时胚胎发育完成,在20—21天时开始出壳。
出壳时胚胎已经完全长成雏鸡。
这时雏鸡的头位于气室中(即鸡蛋的大头部分),健壮的雏鸡先把蛋壳啄开一个小孔,然后慢慢的将小孔向两侧扩大,直至破壳到一半以上时,雏鸡的头便可脱壳而出,而后身体也逐渐自行挣脱出来。
各种各样的鸟蛋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鸟,就有各种各样的鸟蛋。
这些鸟蛋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尖,有的圆,有的有花纹,有的没有花纹……这些蛋的形状、颜色都是跟鸟的身体大小和生活习惯有关系的。
华澳鸟蛋:蓝绿色的蛋壳儿,单枚重一斤以上象鸟蛋是迄今人们见过的最大的鸟蛋,重达18磅,一个象鸟蛋相当于183个鸡蛋红绿色的是杜鹃鸟蛋蛋的结构:蛋壳、软膜、蛋清(蛋白)、蛋黄。
用鸡蛋、鸭蛋的壳可以做成有趣的玩具。
关于蛋的儿歌和谜语儿歌:蛋儿好吃又营养鸭蛋大,鸡蛋小,鹌鹑蛋有花斑斑。
蛋白嫩,蛋黄香,蛋儿好吃又营养。
谜语:不像爸爸不像妈,没手没脚没尾巴。
“啪”的一声开了口,掉了一朵小黄花。
(蛋)摘自:《四季知识乐园》蚕的一生1.卵刚产下的卵为淡黄色,呈扁平椭圆形,厚度约0.5~0.6mm,直径约1~1.2mm,卵的颜色会逐渐变深,若未受精的卵则不会变色。
2.蚁蚕(一龄蚕)蚕卵刚孵化出来身上有毛,呈黑色,称蚁蚕或毛蚕,约3mm,第二天之后体色逐渐转白约经四天蜕皮成为二龄蚕。
3.二至五龄蚕蚁蚕蜕皮之后,成为二龄蚕,体色转为白色,以后每蜕皮一次就增加一龄,在幼虫阿蜕四次后进入五龄蚕,每蜕一次皮身体的成长就加大许,尤其四、五龄时期的成长更明显。
4.蚕蛹蚕进入五龄之后,约七天开始吐丝结茧,约2~3日内蚕会在茧中再蜕一次,然后化为蚕蛹,身体变短、胖,呈茶褐色,约经十日蚕蛾便可羽化。
5.蚕蛾蚕蛾是家蚕的成虫,身体由头、胸、腹部构成,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一对翅膀,但由于发育不完,故无法飞行。
大熊猫握住竹子的作用。
美国生物学家史蒂芬·杰伊·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关于这个写过一篇散文,后来又用《熊猫的拇指》作为一部散文集的名称。
分类学由于大熊猫和小熊猫都兼有熊和浣熊的特性,也与这两个科的动物有着明显的差异,它的科学分类一直有争议,有人提议把大熊猫单列为熊猫科来解决这个问题。
即使用现代的基因测试技术,对不同的蛋白或核酸进行比对可能得出大相径庭的结果。
因此大熊猫的分类至今仍让人迷惑。
习性熊猫喜独居,每只熊猫有单独的活动区域。
熊猫的食物主要是竹子。
竹子的特点是一年四季都能茂盛青翠,而且个部分的营养成分大体一致,它们吃竹子的心和竹笋,有时也吃竹叶。
但熊猫的肠子很短,也没有供发酵纤维素的共生细菌。
熊猫只能吸收吃下去的竹子的17%,而鹅的食物虽然通过消化道很快,它们的利用率也有30%。
这就使得熊猫每天进食时间长达10个小时以上。
由于熊猫摄食的竹子种类很多,而它的栖息地又有很多种竹子生存。
对于竹子周期性的开花死亡,没有确凿的研究证据表明熊猫会因此挨饿而危及生命。
到是栖息地的人工开发,让熊猫的生境缩小从而无法找到合适的竹林。
古时候有许多关于熊猫吃铁的记载,熊猫还因此得名食铁兽,这多发生在熊猫闯入人的居住地,它强劲的下颚足以咬下铁锅,但为什么要吃这些东西就不得而知了。
成年熊猫的发情期很短,一年里雌性熊猫的发情期只有几天,交配后就分开,由雌性单独育。
熊猫在野外身手灵活,善于爬树,遇到危险时奔跑速度很快。
繁殖大熊猫常在冷杉的大树洞里生育,它一胎产一子,有时产两子,怀孕时体貌无明显变化。
出生的大熊猫幼仔只有一二两重,呈粉红色,与成年熊猫形态差别很大。
由于熊猫以竹子为食,每天需要长时间进食来保证热量的供给,在育幼期母熊猫也要离开幼崽2-4个小时外出觅食。
1990年代以前,一些人看到母熊猫远离幼崽而迟迟不归,就对母熊猫的育幼能力表示怀疑,推断幼仔遭到遗弃。
有人提出要熊猫,就收养这些被“遗弃”的幼仔进行人工饲养。
后对野生熊猫繁殖行为长期的观察推翻了这种观点,母熊猫长时间离巢在没有外来干预的情况下不是对幼崽的遗弃,而是需要吃够足够的竹子来分泌乳汁来哺育后代。
1990年代以后,大熊猫的人工繁殖已经完成,对它的人工授精繁殖也已成功。
袋鼠(Kangaroos)袋鼠图常作为澳大利亚国家的标识,如绿色袋鼠用来代表澳大利亚制造。
袋鼠图还经常出现在澳大利亚公路上,那是表示附近常有袋鼠出现,特别是夜间行车要注意。
袋鼠通常以群居为主,有时可多达上百只。
但也有些较小品质的袋鼠如wallabies会单独生活。
袋鼠不会行走,只会跳跃,或在前脚和后腿的帮助下奔跳前行。
袋鼠属夜间生活的动物,通常在太阳下山后几个小时才出来寻食,而在太阳出来后不久就回巢。
袋鼠每年生殖一至二次,小袋鼠在受精 30-40 天左右既出生,非常微小,无视力,少毛,生下后立即存放在袋鼠妈妈的保育袋内。
直到 6-7 个月才开始短时间地离开保育袋学习生活。
一年后才能正式断奶,离开保育袋,但仍活动在妈妈袋鼠附近,随时获取帮助和保护。
袋鼠妈妈可同时拥有一在袋外的小袋鼠,一在袋内的小袋鼠和一待产的小袋鼠.袋鼠以矮小潤绿离地面近的小草为生,将长草与干草留给其它动物。
个别种类的袋鼠也吃树叶或小树牙。
最著名的袋鼠是红袋鼠,其体型最大,生活在澳大利亚干燥地带,其地带的年平均降雨量在 500毫米以下。
由于袋鼠的食物含大量水分,所以他在没有活水的地区也能生存。
红袋鼠实际上只有公袋鼠是红色的,母袋鼠为灰蓝色。
鸭嘴兽(platypus)澳大利亚的鸭嘴兽是澳大利亚特有的非常特殊乳汁单孔目动物。
它的嘴和脚象鸭子,尾部象海狸,是世界上仅有的三种生蛋的哺乳动物之一(另两种是刺猬),鸭嘴兽没有奶头,但在肚子上有一小袋,内分泌乳汁,小鸭嘴兽靠添乳汁长大。
成年鸭嘴兽长度有 40-50公分,重量母的在 700-1600克之间,公的在 1000-2400克之间。
鸭嘴兽生长在河,溪的岸边,它的大多时间都在水里,它的皮毛有油脂能保持它身体在较冷的水中仍保持温暖。
在水中游泳时它是闭着眼的,靠电信号及其触觉敏感的鸭嘴寻找在河床底的食物。
它以软体虫及小鱼虾为食。
鸭嘴兽生殖是在它的岸边所挖的长隧道内进行的。
她一此可最多生三个蛋。
六个月后的小鸭嘴兽就得学会独立生活,自己到河床底觅食了。
苍蝇苍蝇的种类和生活习性人们生活中常见的苍蝇有家蝇、厕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黑尾麻蝇等。
苍蝇一生可分四个阶段,即从成蝇交配产卵开始,经过卵—>幼虫(蛆)—>蛹—>成蝇的过程,这个过程只需10天左右,气温高时可缩短。
苍蝇一次交配可终生产卵,一只雌蝇一生可产卵5-6次,每次产卵100-150个,十天后这100多个卵即变为成蝇,所以一只苍蝇一生可繁殖成千上万只苍蝇。
春天是第一代成蝇繁殖的高峰期,在春天里消灭一只等于夏天消灭上万只苍蝇。
动物们的家蚁穴:说起白蚁,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它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害虫,但是有科学家经过3年的研究,发现白蚁的巢穴不仅结构精妙复杂,而且就算外面的温度高达40摄氏度或者低至冰点以下,蚁穴始终能保持恒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