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需求调查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4
护理学毕业论文临床精神疾病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与护理措施临床精神疾病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与护理措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的人对于精神上的需求也大大升高,因此医学社会学、心身医学、医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学科也逐步得到人们的重视。
心理疾病往往无法直接通过药物治疗来得到康复,优秀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和改善心理疾病对患者的损害。
此外,心理护理属于一项特殊的技能,它不仅需要心理护士具有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有强大的心理学技能以及良好的个人素养。
精神科护士需要熟悉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标准的护理方法,从而促进精神疾病患者的全面康复,最大限度的减轻社会功能缺损程度,帮助患者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是心理护理的最终目标。
1临床精神疾病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1.1病耻感病耻感是患者对所患疾病的羞耻感和社会公众对他们实行的性别歧视和排挤态度[1]。
罹患精神疾病或被送进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即为相等于被挂上了性别歧视的标签。
病耻感会严重影响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并使患者康复的主要制约之一[2]。
1.2自杀未遂经过系统临床治疗后,患者的自知力部分或全部恢复,首先会对自己发病时的想法或行为产生愧疚,尤其当患者做出违反社会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后,患者常由于受不了内心的愧疚和谴责而自杀;其次,社会大众普遍对患者存在歧视,使得患者很难融入社会,患者常因无法忍受来自疾病和生活的双重压迫而自杀。
1.3焦虑、抑郁精神疾病患者的化疗时间相对较长,而医院环境管制较多,所以患者常常可以发生度日如年的体会。
一方面,如果患者的精神症状获得提升或情绪恢复正常平衡,他们往往可以期望能尽早出院与家属共同生活,再次步入社会;另一方面,社会的性别歧视、疾病并使身体显得疲惫等因素,亦可以对患者的心理导致影响。
1.4精神卫生科学知识缺少精神疾病具有高复发率和致残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差是重要原因之一[3]。
有研究表明,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常与精神卫生知识缺乏有关,部分患者出院后即无此服药,引致疾病发作,多次发作常会导致精神残疾,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均可以增添很大的经济负担。
精神病患者调查报告一、引言精神病是指影响人们心理和行为的疾病,其症状可以表现为情感、思维、行为等方面的异常。
对于精神病患者,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疾病体验和康复过程对于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调查报告旨在探讨精神病患者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措施,以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精神病患者。
二、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对100名精神病患者进行调查。
问卷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症状、治疗情况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以了解患者的康复过程和困难。
三、结果1、患者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精神病患者年龄在18-45岁之间,其中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患者。
大部分患者已婚或有子女,文化程度以初中和高中为主。
2、疾病症状患者在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异常。
其中,思维障碍主要表现为联想障碍、判断错误和幻觉等;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易怒等;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冲动、攻击和自残等。
3、治疗情况大部分患者已经接受了药物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未接受任何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的效果,一部分患者表示症状有所缓解,但仍有复发的风险。
部分患者还接受了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非药物治疗方式。
4、生活质量调查结果显示,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低,主要表现在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部分患者表示在康复过程中遇到了就业歧视、社会偏见等问题。
四、讨论本研究发现,精神病患者在治疗和生活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药物治疗虽然能够缓解症状,但仍有复发的风险,需要进一步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遇到了就业歧视和社会偏见等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和支持。
我们还发现部分患者存在心理治疗的需求,但目前的心理治疗资源相对匮乏,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服务。
五、结论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和支持。
为了帮助精神病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和康复效果,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药物治疗的效果监测和改进,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二是减少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就业歧视和偏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交支持;三是增加心理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心理支持和服务。
住院精神病患者性行为调查发表时间:2015-06-16T14:37:08.917Z 来源:《医师在线》2014年第12期(下)供稿作者:王世杰[导读] 住院精神病患者出现性行为异常表现,对医务人员带来猥琐行为住院病房管理工作造成麻烦。
王世杰(昆明市精神病院650101)【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2-0184-01住院精神病患者出现性行为异常表现,对医务人员带来猥琐行为住院病房管理工作造成麻烦。
对这类病人进行适当的行为及药物治疗,寻求一种有效的治疗及管理方法,既可以保证病房安全,又有利于病人的身心健康。
1 方法自2013 年1 月-6 月,采用问卷方式,对我院两个男病区104 名恢复期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若有异常性行为,给予分析,并进行心理治疗,根据调查结果,反复进行教育,并根据实际表现评价结果。
2 讨论在调查的104名男病人中,病人年龄最大75岁,最小20 岁,平均38.3岁14.3岁,有性要求54名,占50.8%,从调查得知,发生冲动时手淫者占78%,每周三次以上者,23 人,每周1-3 次者16 人,每月1-2次以上5名。
其发生异常性行为者还有追逐异性,同性恋,恋物僻,露阴僻,其发生率均在1%以下。
疾病分类与性要求平度结果提示,轻度精神发育迟滞者的性要求频率最高,其次依次为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者,人格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分裂样精神障碍。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住院期间的精神病患者,在恢复期并不因为抗精神病药物维持量的影响,而表现性功能的障碍,一半以上的病人都有性的需求,但因住院环境的限制,他们多采用手淫的方式达到性满足,有个别病人在病房,逐女工作人员做下流动作,讲下流语言。
有的因为手淫过度身体状况日趋衰落,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对病人进行性教育,讲解人体生理知识,并作了个别心理治疗,同时加强工娱治疗组活动,鼓励多做户外活动,做到生活有规律,减轻对性欲意念的冲动。
尊敬的患者及家属: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精神病医院的服务质量、患者需求以及改进医院管理,我们特开展此次问卷调查。
本问卷旨在收集您的意见和建议,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我们将严格保密。
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填写以下问卷。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1)男(2)女(3)其他2. 您的年龄:(1)18岁以下(2)18-30岁(3)31-45岁(4)46-60岁(5)60岁以上3. 您的居住地:(1)城市(2)农村4. 您的婚姻状况:(1)未婚(2)已婚(3)离异(4)丧偶5. 您的职业:(1)工人(2)农民(3)干部(4)教师(5)医生/护士(6)其他二、医院环境与设施6. 您对医院的整体环境满意吗?(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非常不满意7. 您认为医院的设施是否齐全?(1)齐全(2)基本齐全(3)一般(4)不齐全(5)非常不齐全8. 您对医院的清洁卫生状况满意吗?(1)非常满意(2)满意(4)不满意(5)非常不满意三、医疗护理服务9. 您对医生的专业水平满意吗?(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非常不满意10. 您对护士的护理服务满意吗?(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非常不满意11. 您认为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是否充分尊重您的意见?(1)是(2)否12. 您对医院的病房设施满意吗?(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5)非常不满意四、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13. 您认为医院的心理支持服务是否到位?(1)非常到位(2)到位(3)一般(4)不到位(5)非常不到位14. 您对医院的健康教育课程满意吗?(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非常不满意15. 您认为医院在疾病预防、康复等方面是否提供了有效的指导?(1)是(2)否五、其他16. 您对医院的其他方面(如:挂号、收费、咨询服务等)满意吗?(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5)非常不满意17. 您认为医院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请简要说明)18. 您对医院的整体评价是?(1)非常好(2)好(3)一般(4)差(5)非常差再次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问卷填写说明]1.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在相应的选项前打“√”。
严重精神病患者调研报告严重精神病患者调研报告引言:精神疾病在当代社会已经成为了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着众多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
其中,严重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融合问题更为突出。
本调研旨在了解严重精神病患者的现状、需求以及社区支持体系,以期为相关政策和服务的改善提供参考。
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共有100名严重精神病患者作为样本,通过医院和社区机构的协助,我们对这些患者进行了现场访问和问卷调查。
同时,我们也访问了20名相关专业人员,包括医生、社会工作者和家庭成员,深入了解他们对患者的认识和支持情况。
结果:1. 因病情严重,大部分严重精神病患者无法独立生活和工作。
在我们调查的100名患者中,只有10%的人可以自理生活,仅有5%的人能够从事正常的职业工作。
2. 对于家庭的依赖程度较高。
超过40%的患者需要借助家人的帮助才能完成日常活动。
这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
3. 社区支持体系相对薄弱。
只有少数患者能够获得社区机构的支持和康复服务,大多数患者只能依靠医院的治疗,缺乏长期的社区康复支持。
4. 对于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差。
约60%的患者存在不规律服药或停药现象,这使得他们的病情容易反复,无法达到稳定的状况。
讨论:1. 家庭支持的重要性。
鉴于大部分严重精神病患者需要家庭的依赖,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家庭支持系统,包括心理辅导、经济援助和照护服务,以减轻家庭的负担。
2. 社区康复服务的重要性。
建立健全的社区康复支持体系,提供多样化的康复服务,如职业培训、心理援助和社交活动,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
3. 多元化的治疗模式。
仅依靠药物治疗并不足以解决严重精神病患者的问题,应该采取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康复,并加强对患者的药物依从性管理。
结论:在改善严重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融合问题上,需要综合性的政策和服务改革。
加强家庭支持、完善社区康复体系,并实施多元化的治疗模式,将有助于帮助患者实现康复和社会融合的目标。
精神病患者及家属就诊心理特点分析
周金花
【期刊名称】《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年(卷),期】2009(15)6
【摘要】@@ 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到医院看病有着种种想法和顾虑.为探讨精神病患者及其陪同家属来医院就诊的心理特点,作者进行了相关调查,现报告如下.rn1临床资料rn1.1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8月~2008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110例患者极其陪同家属进行了相关调查.其中,精神分裂症62例,情感障碍23例,强迫症9例,躯体形式障碍5例,癔症11例;发病年龄15 a~53 a;性别:男性72例,女性38例.【总页数】2页(P559-560)
【作者】周金花
【作者单位】330029,江西·南昌,江西省精神病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6;R395.6
【相关文献】
1.住院精神病患者陪护家属产生负性心理的原因及心理干预 [J], 曹丽华
2.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应激与家庭负担和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J], 陈爱学;苏雅芳;姚明荣;贝佳妮;王莲娥;江爱玉;徐丽芬;曹明
3.精神病患者与家属就诊行为及心理分析 [J], 阳前军;贺楚梅
4.精神病患者及家属就诊心理分析 [J], 孙志国;孙博凡;周伽芮;温雯
5.惠州市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研究 [J], 付萍萍;朱伟芳;卢雪珍;杨淑芬;邬东红;傅文霞;陈素香;吴辉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影响精神科患者平均住院日的调研报告第一篇:影响精神科患者平均住院日的调研报告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的系统调研我院目前住院患者以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以及青少年心理疾病为主,由于精神科疾病病因尚不明确,疾病的治疗效果、转轨、平均住院天数手多种因素影响有很大差异。
本调研报告主要针对患者平均天数及影响住院天数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并拟定控制安全因素的策略,减少住院花费,减轻病人家属的负担,以便为更合理的利用医疗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对 20XX 年 1 月到 9 月在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男女各一个病房住院的 667 名患者。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从病例资料中索取需要的内容。
调查表的内容包括:①病人的一般情况:姓名的一般情况(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背景等);②入院情况、确诊日期、诊断、住院天数、伴随疾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
对职业教育、文化背景进行、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进行分类、分析处理。
2.结果2.1在选入住院患者 667 名患者中,一季度平均住院天数 29 天,二季度平均住院天数 54 天,三季度平均住院天数 64 天,每位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49 天。
2.2病种与住院天数病种与住院时间精神分裂症平均住院时间为56 天,情感障碍 30 天,酒中毒性精神障碍 23 天,其他精神障碍 40 天。
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时间最长,酒精所知精神障碍住院时间最短,差异有显著性。
2.3性别与住院时间男病人的平均住院天数为 53 天,女病人的平均住院天数为 39 天,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2.4家庭收入与住院天数月人均收在 500 元以下者平均住院天数为 25 天,月人均收入在 500 元到 1000元者平均住院天数为 37 天,月平均收入在 1000 元以上者 73 天。
P<0.05,有显著意义。
2.5职业与住院天数各种职业住院天数相似。
2.6 出院时疗效与住院天数无效者平均住院为 8 天,进步着 32 天,先进者 40 天,治愈者 56 天,住院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民政系统精神病院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心理冲突调查
杨彬;赵远琼;党分;方尚雪
【期刊名称】《当代护士(综合版)》
【年(卷),期】2017(000)011
【摘要】目的探讨民政系统精神病院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时期的心理冲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从而为精神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方法采用自制的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心理冲突调查问卷,向本院长期住院达2年以上的精神病患者发放问卷,统计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冲突.结果精神病患者对医院管理,被尊重感,家人关心等6个方面心理冲突所占比例不一.结论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存在多方面的心理冲突,提醒精神科管理者及护理人员应重视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优质护理水平.
【总页数】2页(P100-101)
【作者】杨彬;赵远琼;党分;方尚雪
【作者单位】563000 遵义贵州省遵义市精神病院;563000 遵义贵州省遵义市精神病院;563000 遵义贵州省遵义市精神病院;563000 遵义贵州省遵义市精神病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4
【相关文献】
1.长期住院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心理冲突调查及护理管理对策 [J], 童国荣
2.上海市民政系统精神病院住院患者精神药物处方模式现况调查 [J], 盛嘉玲;高慧;
刘群;顾文谊;陈俊;王祖承
3.民政系统精神病院医疗救助工作调查与分析 [J], 撒兰梅;高文玉
4.长期住院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心理冲突调查及护理管理分析 [J], 林淑贤
5.长期住院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心理冲突调查及护理对策 [J], 李兰芳;王新媛;刘玉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首次住院重型精神病患者亲属焦虑情绪调查分析
宁艳玲;宋光云;申连城
【期刊名称】《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年(卷),期】2007(13)3
【摘要】目的探讨住院重型精神病患者亲属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130名住院重型精神病患者亲属采用Zung's焦虑自评量表及自拟问卷进行测试,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30名家属中焦虑情绪发生率为48.46%.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家属的焦虑情绪与同患者关系、家属自身健康状况、家属性格、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患者态度等7项因素相关;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亲属焦虑情绪的主要因素有5相,依次为患者家属健康状况、家属性格、家属年龄、与患者感情、与患者关系.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焦虑情绪发生率很高,其发生率高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总页数】2页(P205-206)
【作者】宁艳玲;宋光云;申连城
【作者单位】272100,山东·济宁,济宁市精神病防治医院;272100,山东·济宁,济宁市精神病防治医院;272100,山东·济宁,济宁市精神病防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R749.72
【相关文献】
1.首次住院精神病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 [J], 戴丽辉
2.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焦虑情绪多因素分析 [J], 梁杰;张向辉;高广霞;廉鹏
3.首次住院恢复期精神病患者心理需求调查分析 [J], 张雷;张云;高诚
4.首次住院恢复期精神病患者心理需求调查分析 [J], 张雷; 张云; 高诚
5.住院老年痴呆患者亲属焦虑情绪多因素分析 [J], 李宝梅; 延英芹; 韩静; 李林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需求调查
作者:宋新勤贾金鼎王继红'
【关键词】住院;精神病患者;心理需求
【摘要】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需求。
方法对169例住院精神病患者采用自制心理需求自评问卷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128例(75.74%)不满意医院的统一着装;120例(71%)希望护理人员的形象整洁大方,举止文雅,亲切周到;100%的患者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能向护士倾诉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护士之间进行心灵的沟通等;119例(70.41%)感到住院生活单调、无聊、寂寞、不习惯、不自由等;患者最不满意护士态度不冷静,不能很好的理解和尊重患者。
结论掌握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需求,加强心理护理,理解和尊重患者,密切护患关系,建立良性互动模式,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关键词】住院;精神病患者;心理需求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的功能制护理已不能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而精神病医院在管理上多采取封闭或半封闭的管理模式,患者的活动范围和场所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
为了解住院患者的心理需求,进一步做好心理护理,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我们对169例精神病患者进行了心理需求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69例精神病患者为2002年12月~2003年8月在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封闭式管理病房首次住院的患者。
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
和心境障碍的诊断标准。
(2)疗效达显著进步或临床痊愈。
(3)无严重躯体疾病及智力障碍。
(4)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能理解调查问卷内容。
其中精神分裂症126例,心境障碍43例(躁狂发作13例,抑郁发作30例);年龄16~55a,病程2mo~10a。
1.2 方法采用自制的心理需求自评问卷对入组患者进行调查,每项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和十分不满意五个等级进行评价;每项末均设有患者建议栏:"你最希望的是什么样?"和"你最不好的感受是什么?",让患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愿望。
内容包括患者对着装的要求、护理人员形象和态度、治疗效果、护患沟通、医院环境和娱乐生活等主要反映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感受。
2 结果
128例(75.74%)的患者不满意(含不满意和十分不满意)医院的统一着装,认为式样不美观,又带有精神病医院标志,担心会染上传染病而不乐意穿;156例(92.30%)十分满意和满意,其中120例(71%)希望护理人员的形象整洁大方,举止文雅,亲切周到;治疗效果:158例(93.49%)十分满意和满意;护患沟通:126例(74.56%)十分满意和满意;医院环境和娱乐生活:119例(70.41%)的患者感到住院生活单调、无聊、寂寞、不习惯、不自由等; 100%的患者希望得到理解和尊重,能向护士倾诉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护士之间进行心灵的沟通等;患者最不满意护士态度不冷静,不能很好的理解和尊重患者。
3 讨论
不断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是我们每一个医疗卫生工作者
的目标和责任。
本调查显示,医院应进一步改进住院患者服装样式,在不影响对患者组织管理的前提下,标记应艺术化,并加强对患者服装的清洁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
举止优雅、态度和蔼、尊重并理解患者是我们每一个精神科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让患者100%的满意是我们护理工作的最高目标。
努力与患者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去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帮助患者适应和建立对疾病的正常反应,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每个护士的责任[1]。
渴望得到尊重是马斯洛心理需要理论中较高的个体需求,患者除有正常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外,更需要医护人员对他的重视和尊重[2]。
有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问卷中写道:"我是被家里人骗进医院的,看到病房锁着门,当时认为这是牢房,故而害怕,但是接待我的护士面带微笑,亲切地和我交谈,关心我的生活、饮食习惯,帮我更衣、洗头、剪指甲,顿时使我的恐惧心理消失了大半,我也很愿意和她讲讲心里话……"患者其实对我们护理人员的要求并不高,评价也非常客观,从她们反映的一些最受感动的事情看,往往都是我们日常工作中应该做到的平凡小事,如:喂饭、喂水、剪指甲、盖被子等。
然而患者却从细微之处体会到护士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增强了住院的安全感。
因此护士要通过自己美好的语言、诚恳的态度、良好的情绪、优质的服务去影响患者,用自己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去化解和温暖患者痛苦的心灵。
在调查中,有位患者写道:我希望你们在保护患者时,注意患者的自尊。
精神病患者即使在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等处于紊乱状态时,人类较高层次
的需求仍然存在。
因此,我们认为护理人员要想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加强自身医德修养的基础上,还要时时、事事以心理互换的原则来考虑和处理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我们对患者的住院生活做了较好的安排,如开展各种工娱疗活动、院外游玩等,但仍有70%的患者感到住院生活单调、无聊、寂寞、不习惯、不自由。
这就提示我们,应进一步丰富患者的活动内容,加强心理护理,减轻或消除其无聊、寂寞感和不自由的负性情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同时要改进探视制度,作好家属和亲友的精神卫生宣教工作,共同配合,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了解掌握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将会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尽管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需求是多方面的,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心理互换,建立良性互动模式,那么,一问一答的交流方式以及护患之间命令与服从的局面将会彻底改变。
参考文献
[1]张黎明.临床心理护理方法探讨(上)[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73
[2]谢爱凤,裘雅贤.称谓是沟通护患关系的桥梁[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