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55.62 KB
- 文档页数:2
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对 COPD 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史金英;李艳肖;王小琳;王传;宋宁;耿江辉【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3(35)22【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均高,给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1]。
COPD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
急性加重期是指咳嗽、咳痰和(或)喘息症状加重,治疗主要以控制感染为主;稳定期指上述症状稳定或轻微,但是稳定期仍需治疗,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肺功能为主[2]。
研究表明,噻托溴铵保持长效支气管扩张作用、改善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等[1]。
舒利迭除支气管扩张作用外,还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能明显减轻症状及恶化。
本研究旨在探讨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积极预防COPD的反复发作,改善肺功能提供临床经验。
【总页数】2页(P3425-3426)【作者】史金英;李艳肖;王小琳;王传;宋宁;耿江辉【作者单位】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心医院;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心医院;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心医院;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心医院;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心医院;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相关文献】1.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附45例报告) [J], 余晖;2.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对 COPD 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附45例报告) [J], 余晖3.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治疗对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急性发作次数的影响 [J], 肖体江;谢浩4.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给予噻托溴铵联合舒利迭维持性治疗对患者肺功能和急性发作次数影响 [J], 丁文斌5.噻托溴铵辅助舒利迭吸入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影响 [J], 韩玉霞;任爱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肺功能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2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进行评价。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C、FEVl及FEVl/ FVC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FVC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噻托溴铵肺功能【中图分类号】R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1-0172-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该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阻为特征,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1]。
噻托溴铵作为一种新型长效抗胆碱药,为进一步探讨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本文将做如下研究: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确诊的122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经体格检查、胸部X线检查以及肺功能检查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2007修订版COPD诊治指南稳定期COPD诊断标准[2]。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性33例,女性28例,年龄47~84岁,平均(64.5±2.7)岁,COPD病程2~14年,平均(6.1±1.5)年。
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30例,年龄52~84岁,平均(65.3±2.9)岁,COPD病程4~12年,平均(5.5±1.3)年。
噻托嗅胺粉雾剂对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噻托嗅胺粉雾剂对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50例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
两组均给予吸氧、抗炎、平喘、解痉基础治疗。
实验组使用噻托嗅胺粉雾剂吸入,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吸入,治疗1年。
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FEV1、FEV1/预计值%、FEV1/FV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FEV1、FEV1/预计值%、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噻托嗅胺粉雾剂治疗重度COPD稳定期,特别是A 型患者,效果更好,能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噻托溴铵粉雾剂;肺功能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重者运动能力退化[1]。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减缓肺功能下降程度、减少发作次数、改善生活质量。
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本科室治疗的50例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本次通过噻托嗅胺吸入治疗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效果更好,肺功能有明显改善,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科2012年9月~2013年9月经治疗后处于稳定期的重度COPD患者50例,均符合重度COPD诊断标准[2]。
年龄50~82岁,平均年龄66岁。
所有病例符合以下条件:①入组前停用β2受体激动剂>3周,1个月内未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②无心血管、支气管哮喘病史,无其他肺病疾病。
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吸入噻托溴铵对COPD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影响顾文超;周新;袁亚平;黄燕凤【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8(028)009【摘要】目的评价噻托溴铵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60例COPD患者随机分成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组(n=30)和异丙托溴铵定量气雾剂治疗组(n=30),在给药前及给药后第21天和第42天分别测定Borg评分、肺功能及6 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呼吸困难指数在第42天时噻托溴铵组下降了(1.65±0.22)Borg单位,异丙托溴铵组下降了(0.70±0.13)Borg单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而在21 d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1).肺功能检查提示只有深吸气量在第42天时噻托溴铵组与异丙托溴铵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29±0.04)Lvs(0.12±0.04)L](P=0.002),而FEV1和FVC在第21天和第42天时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MWD运动试验显示,噻托溴铵组在用药后第21天和第42天的谷值反应为(34.33±6.08)m和(54.5±7.90)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每天1次吸入噻托溴铵(18μg)较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能更好地减少肺过度充气、减轻呼吸困难症状,并提高运动耐量.【总页数】4页(P1115-1118)【作者】顾文超;周新;袁亚平;黄燕凤【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上海,200080;上海交通大学,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上海,200080;上海市公利医院呼吸科,上海,200135;上海市公利医院呼吸科,上海,2001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相关文献】1.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对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J], 胡玉华2.噻托溴铵对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影响 [J], 田雨;李杨3.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对重症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J], 张卫庆4.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对COPD患者肺功能、运动耐量、不良反应的影响 [J], 庞琼; 胡志立5.噻托溴铵辅助舒利迭吸入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影响 [J], 韩玉霞;任爱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噻托溴铵治疗COPD稳定期的疗效研究作者:邹璇来源:《中外医疗》 2014年第21期邹璇浏阳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湖南浏阳 410300[摘要] 目的探究COPD这种疾病使用噻托溴铵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1例COPD稳定期的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对照组34例患者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37例患者,同时使用噻托溴铵的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在FVC上升值,FEV1上升值,FEV1/FVC上升值,以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的平均数远大于对照组的平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COPD稳定期的患者使用噻托溴铵的治疗,能够使肺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并减少疾病的发作,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噻托溴铵;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 R56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c)-0115-02[作者简介] 邹璇(1981.3-),男,湖南浏阳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由于气道阻塞、肺过度通气,造成患者活动耐量下降[1],并且呈渐进性发展,频繁出现急性加重,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
该地区由于农村人口居多,故COPD发病率高[2],且早期规范治疗的少,在确诊COPD时往往已经较为严重。
并且由于经济条件受限,患者往往很难承受长期联合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的费用,选择不用或者单用的居多[3]。
为探究COPD这种疾病使用噻托溴铵的治疗效果。
现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月收治的71例COPD,D组(高风险、多症状)的患者进行治疗对比,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71例COPD稳定期的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37例患者,年龄范围:60~83岁,平均年龄为69.76岁;21例男性,16例女性,病程范围:3~20年,平均病程为13.28年。
观察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30年,COPD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
稳定期COPD的治疗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噻托溴铵作为目前一线治疗药物之一,其临床疗效备受关注。
一、噻托溴铵的药理作用噻托溴铵是一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通过激活肺部β2受体,起到舒张气道平滑肌和增加黏液清除的作用,从而改善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
二、临床疗效观察近年来,许多研究对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COPD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
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发现,与安慰剂相比,噻托溴铵可以显著减少COPD患者的加急性加重,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呼吸困难程度。
在另一项前瞻性研究中,研究者对180例COPD患者进行了长期的随访观察,结果显示,在噻托溴铵治疗组中,患者的肺功能明显改善,呼吸困难程度减轻,并且减少了急性加重的次数。
此外,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也对噻托溴铵的疗效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噻托溴铵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的次数,改善肺功能。
三、噻托溴铵的安全性安全性是评价药物治疗的重要指标之一。
大量的临床试验显示,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COPD的安全性较好。
虽然偶有一些不良反应,如干咳、口干等轻度不适,但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同时,噻托溴铵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较小,不会引起心率改变和心血管不良事件。
四、噻托溴铵的应用前景基于噻托溴铵在稳定期COPD治疗中的良好疗效和安全性,它已成为临床上首选的治疗药物之一。
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噻托溴铵的适应症范围,寻找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
总结:观察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多个研究表明噻托溴铵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程度,减少急性加重的次数,并且其安全性较好。
噻托溴铵有望成为未来稳定期COPD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属于临床常见一种慢性病,可结合病情程度分为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1]。
其中COPD 稳定期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在>40岁人群中发病率约为10%,临床无明显症状,但肺功能呈进行性恶化,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2]。
因此针对COPD稳定期患者仍需予以有效治疗方案,以减缓肺功能持续下降,改善预后。
目前,临床治疗COPD稳定期以药物治疗为主,单一用药可一定程度减缓病情发展,整体效果欠佳,因此仍需寻找更为有效治疗方案。
本研究选取106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噻托溴铵粉雾剂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对肺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106例COPD噻托溴铵粉雾剂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对COPD 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赵晓风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摘要]目的:分析噻托溴铵粉雾剂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106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接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观察组接受噻托溴铵粉雾剂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 FVC]变化、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8、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GRQ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噻托溴铵对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影响田雨;李杨【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iotropium bromide on lung function and exercise tolerance of moderately severe COPD patients in steady stage and discuss its clinical effect. Method 67 cases of moderately severe COPD patients in steady stag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ervened by medication and analyzed.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by dry power inhalation of tiotropium bromide and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aerosol inhalation of ipratropium bromide. The treatment course was 1 month. Lung functions and exercise tolerance changes of both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tested. Result Compared with prior treatment, lung functions and exercise tolerance of both groups improved and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significant (P<0.01). Conclusion Dry power inhalation of tiotropium bromide has a good effect for moderately severe COPD patients in steady stage, it has a more reliable function in improving lung function and exercise tolerance than aerosol inhalation of ipratropium bromide.%目的:观察噻托溴铵对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治疗稳定期中、重度COPD的疗效。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以进行性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流阻塞呈部分可逆。
作者以噻托溴铵粉雾剂吸入治疗稳定期COPD,通过对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的FEV1%、FEV1/FVC、FEV1改善率等肺功能指标的观察,探讨噻托溴铵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在本院呼吸内科就诊的稳定期Ⅰ、Ⅱ级COPD患者60例。
按入院日期随机分组,奇数日分入噻托溴铵组,偶数日分入非噻托溴铵组,每组30例。
噻托溴铵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3.4岁。
Ⅰ级12例、Ⅱ级18例。
非噻托溴铵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4.6岁。
Ⅰ级14例、Ⅱ级16例。
排除标准:(1)重度COPD、重度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结核;(2)近2周有较严重呼吸道感染;(3)患有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和青光眼;(4)对噻托溴铵、阿托品类药物过敏;(5)孕妇、哺乳期;(6)有全身性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1.2 治疗方法非噻托溴铵组按COPD稳定期推荐治疗方案治疗(Ⅰ级COPD患者采用避免危险因素,按需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
Ⅱ级COPD患者采用Ⅰ级治疗的基础上,规律应用福莫特罗气雾剂),但不包含抗胆碱支气管舒张剂。
噻托溴铵组在非噻托溴铵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商品名:思力华),,1粒/次放入特殊装置刺破后吸入,1粒/d。
所有治疗方法均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并取得同意。
研究期间,依据病情需要,可酌情使用Ⅰ、Ⅱ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并记录药物名称及剂量。
1.3 观察指标临床观察:根据圣·乔治(St·George)呼吸疾病问卷的方法,对临床症状问卷调查及体征检查评分。
0分:无咳嗽、气促及湿音;1分:轻度咳嗽,次数<10次/d,劳动后气促,一般无湿音;2分:中度咳嗽,次数10~20次/d,轻体力劳动气促,深吸气时闻及细湿音;3分:重度咳嗽,次数>20次/d,静息时气促,平静呼吸可闻及湿音。
·88·□药物与临床/Drugs and Clinical Practice噻托溴铵吸入剂对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唐春蓉 黄霞飞(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四川南充 637000)摘要:目的 观察噻托溴铵吸入剂对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稳定期老年COPD 患者96例,按摸球法分为2组,每组48例。
对照组予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比两种干预方式效果。
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92% vs. 85.42%,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老年COPD 患者予以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时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指标。
关键词:噻托溴铵吸入剂;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指标Effect of Tiotropium Bromide Inhalant on Pulmonary Function Index in Stable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PDTANG Chunrong HUANG Xiafei(Gaopi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Nanchong,Nanchong,Sichuan 637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iotropium bromide inhalation on pulmonary fun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Methods From June 2017 to November 2018,Totally 96 stable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PD were selected from Gaopi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Nanchong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48 cases per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salmeteroticasone powder inhalation treatment,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iotropium bromide inhalation. The effects of the two interven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ung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0.05);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lung fun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0.05).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97.92% vs. 85.42%,P <0.05). After treatment,the levels of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interleukin-6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 <0.05). Conclusion Tiotropium bromide inhal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lung fun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PD. Keywords:tiotropium bromide inhaler;stable seni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pulmonary function index作者简介:唐春蓉,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呼吸内科(临床)。
86中国处方药 第16卷 第1期·疗效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人群中发病率高,随着病程的发展造成肺功能进行性下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劳动力,最终造成肺源性心脏病和呼吸衰竭[1]。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6亿COPD患者,预计到2020年COPD患者将达到10亿。
COPD的发生、发展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吸烟、有害气体、细菌感染等。
有研究指出COPD是可以治疗和预防的,稳定期COPD患者采取合理用药可以缓解肺部症状,提高活动耐受性,减少并发症。
噻托溴铵为抗胆碱能药物,对M1和M3受体有较好的亲和力,通过规律服用药物可以改善肺通气,提高COPD患者夜间的睡眠质量。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标准:规律服用药物,正确使用吸入药物;明确诊断为COPD。
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者;COPD急性加重期者;肿瘤患者,其他肺部疾病者。
选取2013年4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研究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4.58±9.32)岁,治疗方案为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
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3.55±10.14)岁,治疗方案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常规止咳平喘治疗,对照组加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规格:50 μg/500 μg,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每日2次,每次1吸。
研究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且服用方法同对照组,加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商品名:思力华,德国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日1次,于睡前吸入。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相关指标以及两组治疗前后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06中国处方药 第17卷 第3期·疗效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呼吸系统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气道重塑,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将会对患者的肺功能造成严重损害[1]。
噻托溴铵属于长效胆碱药物,对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以及相关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2-3]。
本文探究了噻托溴铵干粉剂对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期探究最佳的治疗方案,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70例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患者的纳入指标为:①患者均满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被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②临床分期为稳定期;③对于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积极配合相关治疗。
排除标准:①患者属于支气管肺疾病;②患者有过敏性疾病;③患者合并有严重的脏器疾病;④患者对胆碱能药物、乳糖以及任何吸入药物存在过敏反应;⑤患者有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59~77岁,平均(67.33±5.32)岁,观察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58~79岁,平均(66.19±5.41)岁。
二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具体治疗措施为:止咳化痰、预防呼吸道感染,扩张气道,氧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稳定剂量的茶碱、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以及支气管扩张剂。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需要借助吸入装置将噻托溴铵干粉剂(国药准字H20090279,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吸入治疗,用药剂量为每日1次,1次18 μg。
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炎症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应用噻托溴铵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7年3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0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噻托溴铵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炎症因子水平、肺功能指标。
结果观察组的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均较对照组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1/FVC)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
结论噻托溴铵能有效降低慢性阻塞性(FEV1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其肺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噻托溴铵;炎症因子;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呼吸系统疾病。
此病的发病率、病死率相对较高,缺乏根治性的治疗方式,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也成为公共卫生有待解决的难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轻微,以气短、咳嗽和咯痰为主要表现,通常不需要进行强化治疗即可稳定病情,但此类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较健康人群仍相对较高[1]。
因此,选择积极有效的措施延缓疾病的进展显得尤为重要。
故本研究探讨了噻托溴铵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0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
纳入标准:①经检查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②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
排除标准:①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者;②合并糖尿病者;③既往有精神病史者;④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
观察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61~74岁,平均(67.33±2.01)岁;病程5~13年,平均(8.77±1.16)年。
对照组男29例,女23例,年龄62~75岁,平均(68.11±2.02)岁;病程5~12年,平均(8.50±1.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