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护理干预在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及体会【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社区护理措施。
方法将我社区自2010年2月到2012年1月间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97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合护理干预组,常规组40人,干预组57例。
常规组仅仅给予高血压的一般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的针对性干预措施,主要包括高血压知识的讲述、健康教育、心理指导、康复指导及家庭随访。
统计并评价两组患者在经过3月的护理之后的卫生状况和生活质量。
结果经过3月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血压、生活习惯、体重指数、生活质量和自我控制疾病等各个方面都要明显地优于常规组。
两组患者在卫生行为、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常规护理组常规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性的护理措施。
1.2.2 干预护理组在常规的护理措施基础上,进行为期3月的护理干预。
主要护理措施有:为患者宣传讲解糖尿病的知识,让患者及其家属清楚糖尿病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护理办法;1-2周为患者行健康教育的授课,主要包括日常饮食,运动、合理用药指导、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办法、卫生行为的矫正等方面的知识;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其体重,运动计划、血压监测计划、情绪及心理调节计划,可以采取面谈示教、电话指导等措施,并建立患者执行情况记录表,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适宜的指导;充分的了解患者的家庭状况及心理情况,个体化针对性的做科学的心理疏导和护理;1-2周到患者的家中进行探视,评估当前患者的病情,了解患者就医及服药等情况,做专门的记录。
1.3 护理效果评估标准[4] 对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生活质量的评定按照生存质量见表进行评估,主要有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四个方面,每项指标的总分为100分,并测定患者总的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分为优、良、一般、差、很差5个等级[6]。
临床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高血压治疗中遵医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遵医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的服药依从性、遵医情况。
结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药物依从性、遵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药物依从性,改善遵医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高血压;遵医高血压属于心血管科常见性、多发性疾病之一,在临床上主要对血压的控制,然而患者的行为习惯、心理情绪,对血压有着严重的影响,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其身体和心理的特殊性,导致患者的遵医性较差,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临床护理干预[1]。
笔者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其中25例给予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护理遵医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
其中研究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61-76岁,平均年龄66.7±4.18岁。
对照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66.5±4.14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1.2.2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
具体步骤如下:1.2.2.1心理护理目前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没有特效治疗方法,高血压患者需经过长时间的治疗,方可得到有效控制。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极易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丧失对生活、治疗的信心,加重了治疗的效果。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的效果。
方法:选取2005年12月~2012年3月于我院内科进行老年高血压治疗的患者13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
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基础的高血压药物治疗方式;针对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基础的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进行护理干预活动。
结果:观察组96.9%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73.9%的总有效率,对照组和观察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针对对照组65例患者采取基础的高血压药物治疗方式;针对观察组65例患者在采取基础的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进行护理干预活动。
1.2.1饮食护理。
老年高血压患在饮食方面应该按照低脂肪、高蛋白的要求来摄入。
对于食盐的摄入量相比于治疗前要适量减少,保持4g/日最合适。
对于食物油的摄入应该避免食用动物油和一切高胆固醇的油脂,尽量选择豆油、花生油等油类,此类饮食可以避免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对于血压的控制调节有一定的作用。
蛋白质的摄入对患者的治疗十分有益,常规的饮食是通过谷物来获得蛋白质,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应该指导患者多食用含蛋白多的物质,包括牛奶、鱼类等食物,维生素的摄取会使得患者体内的电解质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所以要保证每天摄入一定量的水果和蔬菜。
1.2.2心理护理。
古代医学将一切疾病的根源都归结于气,就是说情绪的巨大浮动和反复循环会使得人体的心脏跳动迅速加快,直接引起的结果就是血压值的增大。
对老年护理患者的心理护理包括讲解良好情绪对治疗的重要性,引导患者排解不良情绪,将注意力转移到自身兴趣爱好上。
良好情绪的培养会提高神经内分泌调节的程度,患者的血管会自然而然的达到舒缩的状态,这样的状态会让患者的血压保持一个低稳的状态。
1.2.3药物护理。
老年高血压治疗的关键就是通过药物来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使患者的血压逐渐恢复到一个正常水平上。
很多患者不知道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服药过程中因为某些主观原因经常间歇性的停止服药,这种时服时停的方式对患者本身有害无益,药物对血压的控制作用也不能发挥出来,如果严重的话还会导致脑充血的严重后果。
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意义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的意义。
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并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平均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同时进行常规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最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患者中,实验组患者药物的依从性明显比对照组好,实验组患者并发症所发生的几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性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过程中,采取优质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于药物的依从性,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优质护理干预药物依从性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26-01高血压属于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不但要依靠药物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控制,患者的心理情绪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也对患者的高血压控制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在治疗和与预防疾病的过程中,患者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便是患者的依从性的体现,这一特性正是控制疾病配合医疗活动的关键之处。
本文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对其中的50例患者采取了优质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具体情况如下文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以上患者经诊断均与国际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相符,患者的年龄为50-79岁,其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6例,将以上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其中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为52-79岁,平均年龄为(65±0.5)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为50-75岁,平均年龄为(62±1.5)岁。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一系列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并在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控制血压和常规高血压知识宣教。
结果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的患者在高血压疾病认知程度、生活方式行为、血压控制水平上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控制血压和常规高血压知识宣教;实验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具体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1.2.1 建立社区护理高血压患者干预小组干预小组成员必须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良好的医患、护患沟通能力。
1.2.2 建立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档案为社区的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制定社区护理健康管理方案,制定出干预计划,并对每次的干预情况随时记录。
1.2.3 举办高血压防治控制讲座,加强健康教育干预小组邀请市医院心血管疾病医护人员前来社区讲解高血压的医学知识,并观看高血压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宣传片;发放健康手册。
1.2.4 加强监测和监督每月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用药依从性、合理的饮食、运动行为等进行监测和监督,促进并维持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随时记录。
1.2.5 注重心理护理高血压患者多表现为易激动、焦虑等不良情绪,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不良刺激等因素均与本病密切相关[1]。
加强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告知不良的心理状况可影响疾病的发展,培养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
1.3 评价标准设计调查问卷,评价两组研究效果;监测记录两组高血压患者在干预6个月后的血压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相应的统计分析。
2 结果2.1 干预后,两组患者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疾病认知程度,详细结果,见表1。
2.2 干预后,两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行为情况详细结果,见表2。
老年高血压患者联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应用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时间段中,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48例给予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48例给予个性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血压对比差异有差异,护理后实验组血压水平更加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5.8%,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依从率为93.8%,对照组依从率为77.1%,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护理,能够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不良心理,促使护理满意率的提高,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心理干预;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高血压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属于慢性疾病中的一种,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以老年患者居多。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等发生较大改变,导致该病的发生率在不断上升,并且容易引起各种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到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1]。
针对该病的诱发因素较多,且病程较长,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其治疗目的主要是对血压进行合理控制。
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心理状态不够稳定,对血压控制造成较大影响,且依从性较差,影响到治疗效果。
因此,需要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促使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显著提高,稳定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对血压合理控制[2-3]。
在本次研究中,对96例患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时间段中,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48例给予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48例给予个性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者作为实验组。
对照组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26例、22例,年龄跨度为65~83岁,平均为(73.6±3.5)岁。
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老年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多。
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给老年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伴随有其他慢性病症,治疗难度较大,因此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我国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护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患者的护理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
研究如何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满足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变得尤为迫切。
本文将对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供重要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本研究,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血压控制、生活质量提高以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 探讨当前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2. 分析优质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包括降低血压、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3. 探讨优质护理实施中的注意事项,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4. 探讨优质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重要意义,指出未来发展方向,并对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3 研究意义老年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逐年增加。
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身体基础较差,对护理的需求更为突出。
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优质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规范用药、定期监测血压、配合运动、控制饮食等多方面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优质护理也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疾病的状态,减少对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中医护理措施在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内容摘要:目的:中医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1月门诊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式,共50例。
6个月后,再次测量所有参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采用生存质量量表(QLQ-C30)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
结果:观察组中医护理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66.23±11.25)、(107.20±12.58)mmHg,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综合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的治疗中简单易行,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老年高血压;效果高血压疾病是我国人群中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老年高血压病是一种以血压异常升高为表征的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1]。
临床多采用降血压药物进行治疗,良好的护理方法,可明显维持药效,使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有效的控制,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病情治愈。
本次研究将针对中医护理对于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进行探讨,为临床研究提高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1月门诊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式,共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60-72岁、平均(64.3±3.7)岁,病程3-20年、平均(8.7±2.5)年;观察组接受中医护理方式,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60-73岁、平均(66.5±3.7)岁,病程3-20年、平均(8.6±2.4)年。
纳入标准[2]:①满足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高血压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休息状态下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分析李燕妮发布时间:2023-07-05T09:08:31.940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8期作者:李燕妮[导读] 目的:探究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采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2021年8月-2022年10月,从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选择80例,随机分2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情况。
结果: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不良预后结局,试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的开展,可以降低血压水平,对改善预后结局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荐。
武汉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湖北武汉 430000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采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2021年8月-2022年10月,从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选择80例,随机分2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情况。
结果: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不良预后结局,试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的开展,可以降低血压水平,对改善预后结局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荐。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血压水平;预后结局高血压是多发病,同时其也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会对机体的多处脏器功能与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心脏、大脑、肾脏等,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损伤性更加的明显,故如何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成为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原则[1]。
实践表明,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如可以配合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轻血压水平,对减少不良预后具有积极作用[2]。
本文探究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采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21年8月-2022年10月,从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选择80例,随机分2组,各40例。
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贺琼琼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7年第08期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实验时间为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实验对象为在我院接受检查的80例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尿素氮、肌酐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护理前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的上述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P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高血压肾病;临床护理;应用价值
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剧,老年高血压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患者一般会出现电解质排泄增多以及夜尿增多的现象,其发生多与患者的饮食结构以及生活方式有关,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健康,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该病病情进展较快,患者所承受的痛苦较多,所以对其实行护理干预是至关重要的。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在我院接受检查的80例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时间为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实验对象为在我院接受检查的80例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实验组男女比例为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61~82岁,平均年龄(71.5±10.5)岁。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62~84岁,平均年龄(72.5±11.5)岁。
对比两组患者的上述研究资料发现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研究资料一致性较好。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心理干预
老年高血压肾病的病程较长,患者需要承受身体以及心理方面的痛苦,加之治疗所需要承受的痛苦,所以患者非常容易产生恐惧、焦虑以及绝望的情绪,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病情恶
化,并发症增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对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安慰,及时的开导患者,帮助其疏通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讲解治疗的重要性,帮助其建立建立治疗的信心,促使其积极的接受并配合治疗。
1.2.2饮食干预
高血压患者在饮食方面尤其需要注意,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帮助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增加优质低蛋白的摄入量,尽量食用高钙、低磷以及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食物,保证饮食的合理性。
此外,还应该根据患者的体质以及活动量为其提供纤维素以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以新鲜蔬菜以及水果为主,促进患者胃肠的蠕动。
1.2.3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应该告知其保持积极乐观情绪的重要性,与家属共同配合来关爱患者,让患者体验到来自家人以及医护人员的关怀,进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将复查的日期告知患者,叮嘱其定时进行复查。
1.3疗效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尿素氮、肌酐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资料
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所有数据均录入计算机进行分析,等计量资料均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护理前后的尿素氮、肌酐水平比较
实验组患者护理前的尿素氮为(13.7±3.6)mmol/L,护理后的尿素氮为(12.6±3.2)mmol/L,护理前的肌酐水平为(168.7±41.1)gmol/L,护理后的肌酐水平为(160.5±34.6)gmol/L: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尿素氮为(13.7±3.2)mmol/L,护理后的尿素氮为(13.4±3.4)mmol/L,护理前的肌酐水平为(167.5±40.7),umol/L,护理后的肌酐水平为
(166.7±38.4),umol/L,两组之间存在差异(P
2.2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生理功能的评分为(14.7±4.2)分,心理功能的评分为(16.2±5.3)分,社会功能的评分为(14.6±4.2)分,环境功能的评分为(14.8±5.4)分;对照组患者生理功能的评分为(8.8±33)分,心理功能的评分为(9.4±3.7)分,社会功能的评分为(10.3±4.1)分,环境功能的评分为(10.8±4.3)分,两组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老年高血压肾病对患者的危害较大,若不及时的控制就会导致患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状况,还会损害到患者更多的器官,不但影响到患者的健康,还会对其生存质量的提高造成影响,所以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饮食以及出院指导方面的干预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进而不断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护理前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的上述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P
综上所述,对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实行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