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安全教育《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侵害》优质课教案_3
- 格式:docx
- 大小:25.02 KB
- 文档页数:2
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侵害教案教学目标:1、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抵制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提高自我保护和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
2、合理利用网络,学会判断和有效拒绝的技能,避免迷恋网络带来的危害。
重点难点: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抵制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提高自我保护和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
教学过程
(1)网上交友要格外留意,不随便透露个人信息。
网站测试尽量不参加。
(2)不与网友会面
不要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地址、电话号码、学校名称、密友等信息
对素质低下的网友,不要反驳或回答不要理他(3)学会自我保护招数
匿名交友网上多
切莫单独去赴约
网上人品难区分
小心谨慎没有错
(4)不要随意
给陌生人汇款转账
5、上网安全常识
(1)尽量不要网站的程序,因为这个程序有可能感染了病毒,或者带有后门。
不要运行不熟悉的看起来很有趣的小游戏,它们很可能带有病毒
不要随便将陌生人的加入QQ等的好友列表,不要随便接受他们的聊天请求,防止电脑被攻击。
(2)不要将所有的口令都设置为相同的,可以为每一种加上前缀。
不要为了防止忘记而将密码记下来,将密码记在脑以外的任何地方都是愚蠢的行为。
要经常更换,特别是遇到可疑情况的时候。
不要让网站自动保存密码,因为很容易被盗取,造成账号丢失。
(3)不要随便打开陌生人的邮件附件,因为它可能是病毒或木马,会导致电脑被破坏不能使用
不要逛一些可疑或者另类的站点,因为网络的许多漏洞可以让罪犯进入你的电脑,导致信息被盗取
我们来复习一下刚才归纳的注意事项,请大家观看视频。
《安全上网》。
掌握初中个人信息安全防护教案,避免沉迷网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网络。
与此同时,网络也带来了种种风险和挑战,特别是对于初中生群体来说,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避免沉迷网络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制定一份初中个人信息安全防护教案,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网络,对于提高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案内容1、个人信息安全意识教育教育学生要保持警惕,不轻易将个人信息泄露出去,即使在网络上也必须时刻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
未经本人同意,不接受来路不明的信息,不随意填写不必要的个人信息。
2、密码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密码安全知识,要求学生定期更改密码,不使用过于简单、容易被猜到的密码。
同时,也要教育学生避免使用同一个密码,避免在不同网站上使用同一个密码。
3、网络用语管理教育学生合理使用网络用语,避免使用不当、不文明、不健康的语言和内容。
学生在发言过程中,要懂得尊重和包容他人,不能散布谣言、色情暴力等负面信息。
4、不要随意下载和安装软件教育学生不要随意下载和安装任何软件,避免受到病毒、木马等网络安全攻击。
同时,也要提醒学生不要随意点击未经验证的链接和邮件附件,以防个人信息被窃取。
5、保护个人隐私教育学生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包括姓名、住址、电话、身份证号码以及学校名称等信息。
积极配合学校、家长等相关单位的工作,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
二、实际操作1、制作信息卡在教育学生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制作一张信息卡,记录下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住址、电话号码、学校等,并说明哪些信息可以公开,哪些不可以公开。
2、制定学校安全区域学校可以在校内制定安全区域,指定学生在该区域内使用网络,避免在日常生活中上瘾和沉迷网络。
3、线上线下培训同时,学校也可以利用线上、线下方式进行个人信息安全教育。
比如制定线上线下综合教育方案、开展家园共育活动、举办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等。
三、教学效果通过制定初中个人信息安全防护教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初中网络安全教案:提高警惕,保障信息安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伴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人注意。
特别是对于初中生们来说,由于年龄较小、经验不足,更容易成为网络攻击的目标,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网络安全教育。
一、防范网络攻击的基本知识1.强密码创造一个强密码非常重要。
密码不应该是某个明显的数字或者指定的日期,更不能是你的生日或电话号码,因为这样很容易被特定人员破解,从而危及个人的信息安全。
强密码应该包含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并且长度应该超过8位以上。
2.恶意软件恶意软件通常是指具有病毒、木马、蠕虫等特点的软件。
这些软件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访问您的电脑或其他设备中的个人信息,使您的个人信息容易被盗取。
不要随意下载或打开未知来源的附件或链接,不要上不安全的网站,否则可能会感染到恶意软件。
3.社交网络一些社交网络平台比其他平台更容易被攻击,因为它们是共享信息的平台。
不要在社交网络上泄露个人隐私信息,不要公开个人地址、电话号码等信息,以及不要接受来历不明的好友申请等。
二、实施网络安全的措施1.强密码保护个人信息为了保护您的个人信息,一定要确保自己拥有具有极高强度的密码。
在保护密码时,面容识别、指纹识别和登录验证等方式都非常有效。
当您在需要进行某项网络操作时,例如进行网上购物时,要避免长时间保留个人信息,请尽量不要在公共场所和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操作。
2.更新软件和浏览器与传统软件相同,网络软件和浏览器都受到网络攻击的威胁。
同时,过时的软件和浏览器版本都有可能存在安全漏洞,从而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和其他不必要的问题。
为了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性,我们应该经常性地更新软件和浏览器来保护网络安全。
3.保持警惕需要承认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觉。
这意味着对于邮件、微信和社交网络等平台,尤其要留心隐含在其中的压力,例如涉及到诈骗和恶意攻击的信息。
打造各美其美优良高效课堂----- 实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年级:七年级讲课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价值体认:学生上网体验、亲历实践,踊跃分享使用网络的感觉。
认识平常生活中个人信息的基本内容,学会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常用方法。
(二)、责任担当:注意观察常用网站的环境安全,做到文明安全上网。
主动适应“互联网 +”社会信息化趋向。
(三)、问题解决:关注网络安全问题,深入思虑并提出保护信息安全的问题,掌握防范个人信息泄漏的基本技巧。
提出自己研究的课题方向。
主动运用所学知识理解与解决问题,加强预防和对付网络信息安全事故伤害的基本防范能力。
(四)、创意物化:经过研究,主动提炼、总结保护信息安全的方法。
并将认识到的技巧制作做卡片送给别人,提示帮助别人建立信息安全意识,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重点和难点(一)重点: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二)难点:经过研究,主动提炼、总结保护信息安全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课过程:(导入) :分享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统计报告》数据。
报告显示,截止2018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 亿,整年共计新增网民5653 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为59.6%,较 2017 年终提高 3.8 个百分点。
截止 2018 年 12 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 亿,网民经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率高达98.6%。
网民手机上网比率连续爬升。
(揭题 +板书:安全上网防伤害)一:真话实说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周末在家上网吗?2上网都做些什么呢?3有过使用手机上网的经历吗?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归纳问题并分享亲朋的上网经历,引出下一环节,辩一辩网络的利与弊。
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教学目标:1、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抵制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提升自我保护和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
2、合理利用网络,学会判断和有效拒绝的技能,避免迷恋网络带来的危害。
重点难点: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抵制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提升自我保护和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遵守网络法规拒绝不良信息契合点,正是这些契合点使青年对互联网“一网情深”。
青年在网络影响下千状百态虽然向社会展示了其众多绚丽之处,也令人倍感惊喜。
但很多青年网民的失色表现却无论如何不能给社会增辉,不能让人高枕无忧。
一、青少年用户使用互联网的特征1、用户开始使用互联网的时间:约80%的用户从1999年或2000年开始使用互联网,网龄大都不长。
具体分布如下:1997年以前占6.3%;1998年占14.0%;1999年占36.20%;2000年占43.50%。
2、上网地点:58.8%的青少年用户在家里上网,31.5%的用户在亲戚朋友家上网,在网吧、咖啡厅或电子游戏厅上网的占20.45%,在父母或他人办公室上网的占15.0%,在学校上网的占10.8%。
3、上网时间和对上网时间的满意度估计: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212分钟左右,如果平均到每日,约30分钟左右。
37.0%的用户认为自己上网时间“正好”,认为“比较多还能满足”的用户占12.0%,认为“太多了”的仅为0.7%。
31.7%的用户认为“比较少”,18.5%的青少年用户认为“太少了”。
也就是说,50%的青少年用户对上网时间并不满足。
4、互联网功能的使用:玩游戏占62%;使用聊天室占54.5%;收发电子邮件占48.6%;下载储存网页占39.7%;使用搜索引擎占25.0%;订阅新闻占21,9%;网络电话占14.7%;网上寻呼占14.3%;制作和更新个人网页占12.6%;上传文件占9.4%;公告板(BBS)占9.2%;代理服务器占2.3%。
打造各美其美优质高效课堂-----实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年级:七年级授课时间:2019.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价值体认:学生上网体验、亲历实践,积极分享使用网络的感受。
了解日常生活中个人信息的基本内容,学会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常用方法。
(二)、责任担当:注意观察常用网站的环境安全,做到文明安全上网。
主动适应“互联网+”社会信息化趋势。
(三)、问题解决:关注网络安全问题,深入思考并提出保护信息安全的问题,掌握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的基本技巧。
提出自己研究的课题方向。
主动运用所学知识理解与解决问题,增强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侵害的基本防护能力。
(四)、创意物化:通过探究,主动提炼、总结保护信息安全的方法。
并将了解到的技巧制作做卡片送给他人,提醒帮助他人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二)难点:通过探究,主动提炼、总结保护信息安全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
(导入):分享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
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653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为59.6%,较2017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
截至2018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
网民手机上网比例继续攀升。
(揭题+板书:安全上网防侵害)
一:实话实说
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周末在家上网吗?
2上网都做些什么呢?
3有过使用手机上网的经历吗?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归纳问题并分享亲友的上网经历,引出下一环节,辩一辩网络的利与弊。
二:唇枪舌战
请几位同学作为正方辩手,来辩一辩网络“天使的一面”;再请同学作为反方辩手,来辩一辩网络“恶魔的一面”。
学生:辩论
教师:总结,并强调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给人们造成财产损失不断增加,造成的困扰也不断升级。
进入下一环节探秘空间之情境在线。
三:探秘空间
1 活动一
情境一:小玲正在家里上网,突然看到了一个网页链接,上面写道:“宝宝是父母最好的礼物,他们是爱情的见证,幸福的结晶——你是否很想知道自己未来宝宝长什么样?赶紧点击链接做个测试吧!通过对你的相片进行分析,就可以知道你未来宝宝的模样了。
”小林觉得很有意思,于是点开了链接,没想到……
情境二:一天,小明和小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了一则广告:“扫二维码,送大礼。
”工作人员说,只要扫一扫广告商的二维码,就会得到一份精美的小礼品。
小明看到礼品包装的很精美,很心动,就拉着小李去“扫一扫”……
情境三:周末,小薇闲来无事就打开了手机,准备上网给自己挑一件新衣服。
挑来选去,小薇最后选中了一件牛仔外衣,于是她高兴的下了单、付了款。
可是没一会儿,就有一个电话打了过来,电话里的人自称是小薇刚才买衣服的店的店主。
因为小微的支付出了点问题,所以要重新给她一个链接,再付一下款。
小薇心里纳闷:“刚才我明明已经付款成功了啊这是怎么回事儿……”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学生:找出原因————信息安全问题
教师利用“情境在线”的三个例子,作为本课教学探究对象,引发学生保护个人网络信息安全的意识,学习个人信息包含的基本内容。
个人信息的分类。
1.个人基本信息。
2.账户信息。
3.隐私信息。
4、社会关系信息。
5、网络行为信息。
适当引导学生初步分析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从而引起学生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视。
2 活动二
警方提醒网络诈骗犯罪的10种手法。
四:点石成金
在运用互联网时,要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避免遇到网络诈骗,就要树立网络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必要的防范技巧。
1、不随意填写调查问卷。
2、不随意丢弃快递单。
3、正确处理废弃车票、机票等票据。
4、在打印店打印后、要立即删除打印信息。
5、个人电脑要安装防火墙。
6、在正规网站上网、购物。
五:出谋划策
宣传安全上网知识。
作为中学生,有责任告诉他人一些上网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请把你要讲的内容要点写到蝴蝶卡上,为他们安全上网出谋划策吧!(制作卡片后,分享展示。
)
本课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网络安全有了更新的认识。
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牢固地树立网络安全意识,掌握防范技巧,让我们带着这些知识与技巧化作一只美丽的蝴蝶,在网络世界里安全快乐的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