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车间洁净度与温湿度控制17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2.58 MB
- 文档页数:17
净化车间标准:主要有四个标准:标准一:尘粒最大允许数≥0.5微米的粒子数不超过350万个,≥5微米的粒子数不超过2万个;标准二:微生物最大允许数,浮游菌数不超过500个/m;沉降菌数不超过10个/培养皿;标准三:压差。
相同洁净等级的洁净室压差保持一致,对于不同洁净等级的相邻洁净室之间压差要≥5Pa,洁净室与非洁净室之间要≥10Pa(主要是为了保障空气从洁净区流向非洁净区,避免气流倒灌);标准四:温湿度。
温度一般控制在冬季20~22℃;夏季24~26℃;波动±2℃。
冬季洁净室湿度控制在30-50%,夏季洁净室湿度控制在50-70%。
对温度、湿度无特殊要求时,以穿着洁净工作服不产生舒服感为宜。
10万级净化车间有以下标准尘埃粒子最高允许数(每立方米):大或等于0.5微米的粒子数不能超出3500000个,大或等于5微米的粒子数不能超出20000个;微生物最高允许数(每立方米):浮游菌数不能超出500个;菌数不能超出10个每培养皿。
压差:相同洁净度等级的洁净车间压差保持一致,对于不同洁净等级的相邻洁净车间之间压差要≥5Pa,洁净车间与非洁净车间之间要≥10Pa。
10万级净化车间工作环境规定:10万级无尘室对温度、湿度无特殊要求时,以穿着洁净服不产生舒适感为宜,温度一般控制在秋冬季20~22℃;春夏季24~26℃;波动±2℃。
秋冬季洁净车间空气湿度控制在30-50%,春夏季洁净车间空气湿度控制在50-70%。
配电:洁净室(区)的主要生产用地一般照度值宜≥300Lx;辅助工作室、人员洁净和物料洁净用室、气闸室、过道等的照度值宜为200~300Lx。
噪声控制:动态检测时,万级无尘室内的噪音级不得超出70分贝A。
静态检测时,万级乱流无尘室的噪音级不能超出60分贝A。
气流组织10万级无尘室主要采用的送风方式:1.局部孔板顶棚送风;2.带扩散板高效空气过滤器顶棚送风;3.上侧墙送风等三种送风方式。
净化车间验收标准标题:净化车间验收标准引言概述:净化车间是一种特殊的生产环境,对空气洁净度和温湿度有着严格要求。
为了确保净化车间的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必须对净化车间进行验收。
本文将介绍净化车间验收的标准和要求。
一、空气洁净度1.1 空气洁净度等级净化车间的空气洁净度等级通常按照ISO标准分类,包括ISO5、ISO6、ISO7和ISO8等级。
验收时应确保净化车间的空气洁净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1.2 空气流速验收时应测量空气流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空气在净化车间内的流动均匀,避免死角和死区。
1.3 空气微生物检测空气中的微生物是影响净化车间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验收时应进行微生物检测,确保微生物污染符合标准要求。
二、温湿度控制2.1 温度控制净化车间内的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通常在18-26摄氏度之间。
验收时应测量温度是否稳定在设定范围内。
2.2 湿度控制净化车间内的湿度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验收时应测量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通常在30%-70%之间。
2.3 温湿度记录验收时应查看温湿度记录,确保净化车间内的温湿度控制符合标准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三、设备运行状态3.1 净化设备运行情况验收时应检查净化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风机、过滤器、空调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存在异常噪音或异味。
3.2 清洁度净化车间的地面、墙面、天花板等表面应保持清洁,无尘埃和污渍。
验收时应检查净化车间的清洁度是否符合要求。
3.3 照明净化车间内的照明设备应保持良好状态,照明光线应充足均匀,不应有闪烁或漏光现象。
验收时应检查照明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四、人员操作规范4.1 人员着装净化车间内的人员应穿着符合要求的工作服和鞋袜,戴上口罩、帽子等防护用具,以减少外界污染。
4.2 人员行为净化车间内的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不得随意触摸设备和产品,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污染。
4.3 人员培训净化车间内的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净化车间操作培训,了解净化车间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