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民航无障碍标准.doc
- 格式:doc
- 大小:518.53 KB
- 文档页数:31
民用航空空勤人员体格检查鉴定标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主要规定了航空安全员的医学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航空安全员。
2引用标准GB16408.1-1996民用航空飞行人员体格检查鉴定标准。
GB16408.3-1996民用航空招收飞行学生体格检查鉴定标准。
3体检鉴定结论体检鉴定结论分为:a.合格;b.暂时不合格;c.不合格。
4一般要求4.1 应具有正常的生理功能,敏捷的反应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4.2 男性:身高低于170cm或超过182cm不合格;女性:身高低于160cm或超过175cm不合格。
标准体重(kg)为:身高(cm)-105,超过标准体重20%或低于标准体重10%不合格。
4.3 恶性肿瘤或影响生理功能的良性肿瘤不合格。
5精神、神经系统5.1 精神异常、精神病及其病史不合格。
5.2 行为异常、病态人格不合格。
5.3神经症不合格。
5.4睡眠障碍不合格。
5.5药物成瘾不合格。
5.6酒精成瘾不合格。
5.7癫痫不合格。
5.8意识障碍不合格。
可预防的生理性晕厥合格。
5.9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性、变性性、代谢障碍性、炎症性疾病或损伤不合格。
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性、中毒性疾病治愈后无后遣症合格。
5.10颅脑外伤不合格。
颅脑外伤,无颅骨骨折,意识丧失不超过30min,记忆缺失不超过12h,地面观察三至六个月,无后遣证合格。
5.11影响工作的头痛不合格。
5.12严重周围神经系统疾病不合格。
5.13严重植物神经系统疾病不合格。
5.14影响功能的肌肉疾病不合格。
6心理学心理品质不良不合格。
7呼吸系统7.1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及功能障碍不合格。
7.2自发性气胸不合格。
8循环系统8.1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及功能障碍不合格。
8.2严重心电图异常不合格。
8.3高血压病不合格。
8.4周围血管疾病不合格。
8.4.1重度下肢静脉曲张治愈后无后遣证合格。
8.4.2左侧轻、中度精索静脉曲张合格。
9消化系统9.1严重消化系统疾病,功能障碍或后遣证不合格。
T/CAMET标准号—2019 ICS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团体标准T/CAMET标准号—2019民用机场无障碍服务指南The Accessibility service guide for airport(征求意见稿)XX-X-X发布XX-X-X实施目 次前言 (Ⅲ)1范围 (1)2术语和定义 (1)3旅客无障碍服务 (2)3.1服务提供方 (2)3.1.1服务人员 (2)3.1.2服务单位 (3)3.2服务对象 (3)3.2.1行动障碍旅客 (3)3.2.2视觉障碍旅客 (4)3.2.3听力语言障碍旅客 (5)3.2.6无成人陪伴的儿童旅客 (6)3.2.7带婴幼儿的单独旅客 (6)3.2.8突发病患旅客 (7)3.2.9团体旅客 (7)3.2.10重要旅客 (7)3.2.11专机与包机旅客 (7)3.3结合设施设备提供的无障碍服务 (7)3.3.1信息服务 (7)3.3.2设施设备服务 (7)3.3.3标识服务 (8)3.3.4服务犬与设施 (8)3.3.5应急服务与无障碍应急预案 (8)4投诉处理、监督和培训 (9)4.1投诉处理 (9)4.2监督 (9)4.3培训 (9)参考文献 (10)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肢残人协会、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无障碍标准化立法研究中心、同济大学现代村镇研究所。
民用机场无障碍服务指南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民用机场公共区域内无障碍服务与相关无障碍设施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机场公共区域(包括军民两用机场内民航旅客使用的区域)。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2.1无障碍需求旅客Passengers with accessible needs无障碍需求旅客指:行动、视觉和听力语言等功能障碍的残疾、老年、孕妇、儿童以及带婴幼儿的单独旅客等;以及其他需要特殊服务的和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特殊旅客。
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无障碍设施设备配备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一、总则1、为健全和提高旅客航站区使用功能,确保残疾人和行动不方便者能方便、安全使用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停车场(停车楼)、道路和建筑物设施,制定本标准。
2、本标准适用于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对原有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的设施设备,可根据具体情况按此标准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予以改造、更新和完善。
3、室外道路、建筑入口及室内外的盲道,只限于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的有关部位。
4、本标准由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贯彻实施,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检查监督。
5、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无障碍设计除执行本标准外,尚有符合国家和行业专业部门颁发的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
二、范围适用于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及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
三、引用标准民用航空公共信息标志用图形符号、民用机场总体规划规范、民用机场特种车辆服务质量标准、公共航空运输服务质量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民用机场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四、术语五、旅客航站区站前广场设施1、停车车位①、站前停车场靠近航站楼主要入口的停车位应规划出残疾人专用停车车位。
②、站前停车场靠近升降梯出入口或对外出口的停车位应规划出残疾人专用停车车位。
③、站前机动车停车通道车道边,在靠近航站楼主要入口处应设一个停车泊位供残疾人上下车。
④、残疾人停车车位的一侧应留有宽度不小于1200MM的轮椅通道,轮椅通道应直接、方便、安全地进入人行步道直达航站楼出入口。
⑤、残疾人停车车位地面应涂有停车线、轮椅通道线和轮椅图案标志。
⑥、残疾人停车车位的地面应平整、坚固和不积水,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50⑦、停车场和停车楼残疾人车位数量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残疾人停车车位数量备 注≤100万人次 1 100~500万人次 2 500~1000万人次3 ≥1000万人次4 1、根据各机场实际吞吐量定。
2、当该地区有大型地国际与国内残疾人集会或残疾人运动会等活动时,普通旅客车位可临时改为残疾人车位。
附件1:有关无障碍建设标准规范目录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3、《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5、《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6、《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类电梯》GB/T7025.1-19977、《地铁客运服务标志》GB/T18574—20018、《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9、《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10、《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1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12、《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13、《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14、《特殊教育学校无障碍设计规范》JGJ76—200315、《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16、《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0517、《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18、《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19、《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20、《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21、《电梯操作装置、信号及附件》JG5009-9222、《城市社区体育设施技术要求》JG/T191—200623、《无障碍低地板、低入口城市客车技术要求》CJ/T207—200524、《环境卫生设施与设备图形符号设施标志》CJ28.1—9125、《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无障碍设施设备配置标准》MH5062—200026、《铁路旅客车站无障碍设计规范》TB10083—200527、《建筑用沿斜面运送轮椅的升降电梯及固定升降椅》28、《住宅卫生间功能和尺寸系列》29、《住宅厨房及相关设备基本参数》。
中国公共场所无障碍建设标准(一)中国公共场所无障碍建设标准中国公共场所无障碍建设标准是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便利的社会服务而制定的标准。
以下是相关内容:标准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各类公共场所,包括但不限于交通运输场所、医疗卫生场所、商业服务场所、文化教育场所、体育休闲场所等。
建设要求1.设计和施工应符合现行的国家和地方标准、规范和法规要求。
2.场所的出入口、通道、厕所、电梯、楼梯、储藏间等区域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
3.设计和施工时应关注残疾人的特殊需求,保证残疾人可以自主进出和使用场所。
4.若建筑内需要障碍物(如柱子),应预留空间以供轮椅使用者通过。
5.电灯开关、插座等设施应采用易于触摸的开关,地面应平整无障碍,以方便盲人的情况下行走。
6.设计和施工时应减少不必要的转角和坡度,保证残疾人无障碍通过。
标准实施1.该标准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
2.该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应逐步在公共场所内推广实施,并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
3.对于现有建筑,如场所内无障碍设施不够完善,应尽快进行改造。
结语中国公共场所无障碍建设标准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自主能力,增强社会的包容性和较高度。
我们应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支持和促进该标准的实施。
建设效益1.提高残疾人的自主能力和自尊心,减轻生活中的困难和不便。
2.加强场所的安全性,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3.提高场所的便利性,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购物、旅游等。
4.增强场所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提高场所竞争力。
未来展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应当提高对无障碍设计的意识和重视程度,进一步完善现有标准,加强监管和评估,并通过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性,积极支持和实施。
结尾中国公共场所无障碍建设标准的实施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和支持。
我们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和务实的行动,努力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无障碍通用规范(征求意见稿)目次1 总则 (1)2 基本规定 (2)3无障碍通行设施 (3)3.1一般规定 (3)3.2无障碍通道 (3)3.3轮椅坡道 (3)3.4无障碍出入口 (4)3.5门 (4)3.6无障碍电梯 (5)3.7升降平台和自动扶梯 (6)3.8楼梯及台阶 (6)3.9扶手 (6)3.10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及上/落客区 (7)3.11缘石坡道 (7)3.12盲道 (8)4无障碍服务设施 (10)4.1一般规定 (10)4.2公共卫生间及无障碍厕所 (12)4.3公共浴室及更衣室 (13)4.4无障碍客房、居室及无障碍住房 (13)4.5轮椅席位 (14)4.6低位服务设施 (14)5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 (15)附:起草说明 (17)1 总则1.0.1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建设无障碍环境,提高人民的社会生活质量,确保有需求的人能够安全地、方便地使用各种设施,强化政府监管,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0.2新建、改建和扩建市政和建筑工程的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必须遵守本规范。
1.0.3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遵循实用、易行、广泛受益的原则,同时兼顾绿色和美观,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和其他相关要求进行。
1.0.4新建的无障碍设施应当与周边的无障碍设施有效衔接。
1.0.5无障碍信息交流辅助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应与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并采取适当措施从设计、选型、验收、调试和应用等各环节保障无障碍信息交流设备和设施的性能及安全。
1.0.6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应在不破坏文物的前提下进行无障碍设施建设。
1.0.7 本规范是无障碍设施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等建设过程技术和管理的基本要求。
当无障碍设施采用的设计方法、材料、技术措施等与本规范的规定不一致时,经合规性评估符合本规范的性能要求,允许使用。
1.0.8 市政和建筑工程的无障碍设施建设,除遵守本规范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UDCMH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P MH5001-2000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s for airfield area of civil airports2000-04-03发布2000-07-01施行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s for airfield area of civil airportsMH5001-2000主编部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机场司批准部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施行日期:2000年07月01日关于发布民用航空行业标准《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的通知民航机发[2000]78号各管理局、省(区、市)局,机场(公司)、航空公司,各设计、咨询、监理、施工单位:为了适应民用机场发展的需要,由民航总局机场司会同有关单位对《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J1-85)进行了修订,同时,更名为《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并已经民航总局审定。
现批准《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为强制性民用航空行业标准,编号为MH5001-2000,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原《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J1-85)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民航总局机场司负责管理和解释。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二○○○年四月三日1 总则------------------------------------------------------------------------------------------------------------(1)2 术语、代号----------------------------------------------------------------------------------------------------(2)2.1术语-----------------------------------------------------------------------------------------------------(2)2.2代号-----------------------------------------------------------------------------------------------------(7)3 机场资料------------------------------------------------------------------------------------------------------(8)3.1航空数据-------------------------------------------------------------------------------------------------(8)3.2基准点和标高-------------------------------------------------------------------------------------------(8)3.3基准温度-------------------------------------------------------------------------------------------------(8)3.4主要设施资料-------------------------------------------------------------------------------------------(8)3.5道面强度------------------------------------------------------------------------------------------------(9)3.6跑道公布距离------------------------------------------------------------------------------------------(11)4物理特性-----------------------------------------------------------------------------------------------------(12)4.1跑道----------------------------------------------------------------------------------------------------(12)4.2升降带-------------------------------------------------------------------------------------------------(15)4.3跑道端安全区-----------------------------------------------------------------------------------------(17)4.4净空道和停止道--------------------------------------------------------------------------------------(17)4.5无线电高度表操作场地-----------------------------------------------------------------------------(18)4.6滑行道和滑行带--------------------------------------------------------------------------------------(18)4.7防吹坪-------------------------------------------------------------------------------------------------(23)4.8等待坪、跑道等待位置、中间等待位置和道路等待位置-------------------------------------(23)4.9机坪-----------------------------------------------------------------------------------------------------(24)4.10除冰设施----------------------------------------------------------------------------------------------(25)1.0.1 为使民用机场飞行区的规划和设计做到标准统一、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制定本标准。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印发《空中交通管制员体检鉴定
医学标准》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民用航空局(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9.08.12
•【文号】民航规〔2019〕42号
•【施行日期】2019.08.1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民航
正文
关于印发《空中交通管制员体检鉴定医学标准》的通知
民航规〔2019〕42号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机场公司,民航局空管局:
为落实“放管服”要求,进一步提升空中交通管制员体检鉴定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民航局审阅通过了《空中交通管制员体检鉴定医学标准》。
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中国民用航空局
2019年8月12日附件:空中交通管制员体检鉴定医学标准。
深航无障碍服务手册深圳航空无障碍服务手册提供了关于深航无障碍服务的详细信息和指南。
以下为一份通用的深航无障碍服务手册的内容,具体的内容可能会根据具体航班和服务需求而略有不同。
1. 服务概述:- 深航提供无障碍服务,以满足乘客特殊需求的要求,包括行动不便、听力障碍、视觉障碍、认知障碍等。
- 乘客可通过预订时或航班前向航空公司提出无障碍服务的需求。
2. 预定无障碍服务:- 乘客可以在订票时或者航班前向航空公司提出无障碍服务的要求。
- 提前至少48小时通知航空公司以便他们安排相应的服务。
- 乘客需要提供必要的医疗证明或其他相关证明,以便航空公司更好地了解乘客的特殊需求。
3. 机场无障碍服务:- 机场设有无障碍通道和设施,如无障碍扶手、无障碍厕所等。
- 机场提供辅助设备,如轮椅、助听器等,以帮助行动不便的乘客。
- 机场工作人员将提供协助,如引导、携带行李等。
4. 登机过程:- 行动不便的乘客将优先登机,以确保他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入机舱。
- 机组人员将提供适当的协助,如帮助存放行李、安排座位等。
5. 机舱设施:- 机舱内设置有专门的无障碍座椅,用于满足行动不便和其他特殊需求的乘客。
- 机组人员将提供协助、解释安全演示,并为有需要的乘客提供必要的辅助设备。
6. 餐食和饮料:- 乘客可以预订特殊餐食和饮料,以满足他们的特殊饮食需求。
- 乘客可以在航班前或登机时通知机组人员,并提供他们的特殊需求。
7. 辅助设施:- 机舱内设有助听器、援助犬等辅助设施,以帮助听力障碍和视觉障碍的乘客。
- 机组人员将提供相关的指导和支持。
8. 降落和到达:- 行动不便的乘客将获得优先下机和协助离开机场。
- 机场提供辅助设备和服务,以帮助乘客顺利离开。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一份通用的无障碍服务手册,具体的服务细则可能会因航空公司、航班和乘客的特殊需求而有所不同。
建议乘客在航班前与航空公司联系并了解相关的无障碍服务政策。
残卫标准MicrosoftWord文档一、无障碍通道 1、坡道和升降平台1)建筑的入口、室内走道及室外人行通道的地面有高低差和有台阶时,必须设符合轮椅通行的坡道,在坡道和两级台阶以上的两侧应设扶手。
2)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应设计成直线形,不应设计成弧线形和螺旋形。
按照地面的高差程度,坡道可分为单跑式、双跑式和多跑式坡道。
3)双跑式和多跑式坡道休息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50m。
在坡道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1.50m的轮椅缓冲地带。
4)建筑入口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0m,室内走道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00m,室外通路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50m。
5)建筑入口及室内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室外人行通路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6。
6)坡道高度的限定每段坡道的高度,其最大容许值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 每段坡道高度与长度的限定坡度(高/长)1/12 1/16 1/20 容许高度(m)0.75 1.00 1.50 水平长度(m) 9.00 16.00 30.00 7)在坡道两侧和休息平台只设栏杆时,应在栏杆下方的地面上筑起50mm的安全档台。
8)供轮椅通行的坡道面层应平整,但不应光滑。
也不应在坡面上加防滑条和作成礓礤式的坡面。
9)自动升降平台占地面积小,适用于改建、改造困难的地段。
升降平台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50m X 1.00m,平台应设栏板或栏杆及轮椅进出口和启动按钮。
2、出入口1)大、中型公共建筑入口的内外应留有不小于2.00m X 2.00m 轮椅回旋面积,小型公共建筑入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1.50m X 1.50m 轮椅回旋面积。
2)建筑入口设有避风阁,或在门厅、过厅设有两道门,在两道门扇开启后的净距不应小于1.20m。
3)供残疾人使用的门,首先应采用自动门和推拉门,其次是平开门。
不应采用旋转门和力度大的弹簧门。
4)轮椅通过自动门的有效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1.00m,通过推拉门与平开门的有效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0.80m。
民用机场无障碍环境评价标准
无障碍环境评价标准是指在建设和使用民用机场时,对其进行评价,以提高其无障碍环境友好程度的标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施设备:包括道路、楼梯、电梯、洗手间、停车场等设施设备的障碍物等级、尺寸等,以确保它们符合残疾人士的需求。
2. 信息服务:包括机场导航标识系统、服务台、机场广播、计算机终端等信息服务设施设备,以确保残疾人士可以顺畅获得相关信息。
3. 人员培训:包括机场工作人员、航空公司工作人员、清洁工等人员的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4. 危险源:包括楼梯、扶手、地面障碍等危险源的考量,以确保不会构成任何威胁或危险。
5. 易用性:整个无障碍环境必须尽可能地适应缺陷人士的需求,包括看、听、走、行李携带、接近等等。
以上标准都是为了确保民用机场的无障碍环境友好程度,让残疾人士也能够顺畅使用机场服务,提高机场的客户满意度。
民用机场无障碍环境评价标准(一)民用机场无障碍环境评价标准背景介绍残疾人群体是一个庞大的人群,随着残疾人权益的逐步提升,无障碍建设也逐渐被推进到各行各业。
民用机场,作为出入境的重要枢纽,也需要建设无障碍环境。
标准内容民用机场无障碍环境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建筑环境:包括机场大厦、候机楼、登机口、过道、楼梯、电梯等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施、标识、通道等。
- 车辆出入:指停车场、出租车、接送人员接驳场区内部运营车辆、长隆停车场无障碍出入通道等。
- 民航服务:指登机、值机、行李托运、无障碍手推轮椅等无障碍民航服务的设施和备用设施。
- 考场服务:指机场理论考试、飞行技术等考场服务的无障碍设施和服务标准。
- 综合服务:指获取行李、自助服务机、公共厕所无障碍设施、可适应视障人士和听障人士的服务。
标准重要性民用机场无障碍环境评价标准的制定,有助于提高残疾人出行的便利性,使得残疾人能够更加方便舒适地使用机场内的各项服务。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机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增强机场的公共形象。
结论随着我国残疾人权益的逐步提高,各行各业都需要更加提高无障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民用机场无障碍环境评价标准的出台,为我国机场建设提供了更为完备规范的指导,有助于提高机场服务水平,为残疾人出行带来更多方便和舒适。
实施难点虽然民用机场无障碍环境评价标准的出台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但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难点,其中包括: - 投资成本高:为了建设无障碍环境,需要对机场进行改建或者新增设施等操作,这些都需要巨大的投入。
- 设计难度大:无障碍建设在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中存在较大难度,需要加强不同领域、不同专业之间的合作。
- 维护成本高:无障碍设施的维护需要耐心和成本相对较高的资金支持,保证设施的长期运营。
实施建议为了克服实施无障碍环境评价标准中遇到的困难,有以下几点建议:- 加强政策支持,从立法、财政、技术等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附件1无障碍环境认证目录(第一批)序号类别范围1福利及特殊服务建筑福利院、敬(安、养)老院、老年护理院、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残疾人托养中心、残疾人体训中心及其他残疾人集中或使用频率较高的建筑2体育建筑作为体育比赛(训练)、体育教学、体育休闲的体育场馆和场地设施3交通建筑民用机场航站楼*、铁路客运站*、汽车客运站*、水运客运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公共停车场*、汽车加油加气站4办公、科研、司法建筑政府办公建筑、司法办公建筑、企事业办公建筑、各类科研建筑、社区办公及其他办公建筑5文化建筑文化馆、活动中心、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纪念塔、纪念碑、宗教建筑、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艺术馆、美术馆、会展中心、剧场、音乐厅、电影院、会堂、演艺中心6商业服务建筑各类百货店、购物中心、超市、专卖店、专业店、餐饮建筑、旅馆等商业建筑,银行*、证券等金融服务建筑,邮局、电信局等邮电建筑,娱乐建筑序号类别范围7医疗康复建筑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疗养院、康复中心、急救中心和其他所有与医疗、康复有关的建筑8住宅类住宅(包括老年住宅)9非住宅类宿舍、公寓注:标注“*”的范围需在认证专项要求发布后开展认证。
附件2编号:CNCA-WZA-01无障碍环境认证实施规则2023-02-16发布2023-02-16实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目录1目的与范围 (7)2认证机构要求 (7)3认证人员要求 (7)4认证依据 (8)5认证模式 (8)6认证范围 (8)7认证申请 (9)8认证实施 (11)9证后监督 (21)10再认证 (24)11认证证书 (24)12认证标志与认证标牌 (25)13认证标志、认证证书和认证标牌的使用 (26)14信息通报 (27)15认证收费 (27)附件:2-1无障碍环境认证审查员各环节能力要求 (28)2-2无障碍环境管理要求 (33)2-3认证证书基本格式与内容 (38)2-4无障碍环境认证标牌的式样、颜色及尺寸 (39)1.目的与范围为规范无障碍环境认证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修订说明一、修订图例:(一)表示删除的内容:JGJ 50-88 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二)表示修改或新增的内容:JGJ 50-2001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二、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一)原标准中参考的《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 50-88)》已变更为《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并且其中相关部分已发生变动,需要根据已变动的条款修订本标准。
(二)参考《铁路旅客车站无障碍设计规范》》、《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场馆技术手册(2005年12月)》、《澳大利亚公共交通运输无障碍标准》等标准中的相关内容,新增在本次修订内容中。
(三)增加了目前首都机场已有且标准中未涉及的无障碍设施设备配备。
(四)删除原标准中不适用,不属于旅客航站区或不属于设施设备的内容。
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无障碍设施设备配置标准(修订)1.总则1.1旅客航站区无障碍设施使用功能,确保证残疾人和行动不方便者能方便、安全使用地通行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停车场(停车楼)、道路和建筑物设施,特制定本标准。
1.2本标准规定了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站前停车场(停车楼)、室外通路、航站楼、站坪等区域内无障碍设备配置要求,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扩建和改建;对原有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的相关设施设备,可根据具按照此本标准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予以改造、更新和完善。
1.3室外通路、建筑物入口及室内外的盲道,只限1.4本标准由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贯彻实施,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检查监督。
1.5 1.4 设计除执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发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2.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站前停车场(停车楼)、室外通路、航站楼、站坪等区域内无障碍设备配置种类与数量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的及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以下简称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
无障碍标准
无障碍标准指的是建筑物、设施、产品和服务等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考虑各种特殊需求人群的使用和参与,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和规范来确保他们能够享受相同的权益和机会,不受任何歧视或障碍。
无障碍标准旨在创造一个包容性的社会,让所有人都能够自主、独立地参与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
无障碍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1. 建筑无障碍:确保建筑物的设计和构造符合相关的无障碍规范,如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出入口、无障碍厕所等。
2. 交通无障碍:改善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设计和运营,使其适应和方便各种特殊需求人群的出行,如盲人、残疾人等。
3. 公共服务无障碍:确保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的无障碍性,如公共图书馆、公共电视等。
4. 信息和通信无障碍:提供包括文字、语音、视觉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和通信方式,以适应各种特殊需求人群的需求,如辅助听觉设备、无障碍网站等。
5. 产品和技术无障碍:确保产品和技术的设计和制造,能够满足各种特殊需求人群的使用需求,如轮椅、助听器等。
无障碍标准的实施可以帮助特殊需求人群克服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
同时,无障碍标准也可以为其他人群提供更便利和舒适的使用体验。
民航特殊旅客服务优秀案例民航特殊旅客服务是指为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孕妇等特殊旅客提供的个性化、贴心的服务。
下面列举了10个优秀的民航特殊旅客服务案例。
1. 无障碍设施:许多航空公司在机场和飞机上提供无障碍设施,以方便残疾人乘坐飞机。
例如,机场提供无障碍通道、轮椅服务和电梯,飞机上为残疾人提供可折叠轮椅和坐垫。
2. 优先登机:为了照顾老年人、残疾人和孕妇,航空公司通常会为他们提供优先登机的服务,以确保他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安顿下来。
3. 专属服务员:航空公司会为特殊旅客提供专属服务员,负责协助他们办理登机手续、安全检查和行李托运等事项,以确保他们的旅行顺利。
4. 儿童乘务员:航空公司为未成年人提供儿童乘务员服务,确保他们在飞行过程中得到照顾和照料。
儿童乘务员会提供食物、饮料、玩具等,并确保他们的安全和舒适。
5. 特殊餐食:航空公司通常会根据特殊旅客的需求提供特殊餐食,如素食、婴儿食品、低盐食品等。
这些餐食可以满足特殊旅客的特殊饮食需求。
6. 婴儿座椅:为了确保婴儿的安全和舒适,航空公司会为婴儿提供专门的婴儿座椅。
这些座椅通常能够固定在座位上,以确保婴儿在飞行过程中的安全。
7. 母婴室:为了方便孕妇和带有婴儿的旅客,许多机场和航空公司都设有母婴室。
母婴室通常提供哺乳室、换尿布台和婴儿座椅等设施,以满足孕妇和婴儿的特殊需求。
8. 旅客护送服务:对于无法自行行走或需要特殊照顾的旅客,航空公司提供旅客护送服务。
护送人员会负责将旅客从登机口或机场大厅护送到飞机上,并在目的地护送到机场大厅。
9. 医疗服务:航空公司为有特殊医疗需求的旅客提供医疗服务。
例如,他们会为患有过敏症的旅客提供特殊的空气过滤器,为需要定期注射药物的旅客提供注射服务等。
10. 客舱设施:为了满足特殊旅客的需求,航空公司在客舱中提供了一系列特殊设施。
例如,他们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卫生间,为孕妇提供更加宽敞的座位,为儿童提供儿童座椅等。
这些优秀的民航特殊旅客服务案例,体现了航空公司对特殊旅客的关爱与尊重,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旅行体验。
修订说明一、修订图例:(一)表示删除的内容:JGJ 50-88 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二)表示修改或新增的内容:JGJ 50-2001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二、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一)原标准中参考的《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 50-88)》已变更为《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并且其中相关部分已发生变动,需要根据已变动的条款修订本标准。
(二)参考《铁路旅客车站无障碍设计规范》》、《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场馆技术手册(2005年12月)》、《澳大利亚公共交通运输无障碍标准》等标准中的相关内容,新增在本次修订内容中。
(三)增加了目前首都机场已有且标准中未涉及的无障碍设施设备配备。
(四)删除原标准中不适用,不属于旅客航站区或不属于设施设备的内容。
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无障碍设施设备配置标准(修订)1.总则1.1旅客航站区无障碍设施使用功能,确保证残疾人和行动不方便者能方便、安全使用地通行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停车场(停车楼)、道路和建筑物设施,特制定本标准。
1.2本标准规定了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站前停车场(停车楼)、室外通路、航站楼、站坪等区域内无障碍设备配置要求,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扩建和改建;对原有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的相关设施设备,可根据具按照此本标准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予以改造、更新和完善。
1.3室外通路、建筑物入口及室内外的盲道,只限1.4本标准由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贯彻实施,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检查监督。
1.5 1.4 设计除执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发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2.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站前停车场(停车楼)、室外通路、航站楼、站坪等区域内无障碍设备配置种类与数量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的及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以下简称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引用标准可能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MH/T 0005-93 MH 0005-1997民用航空公共信息标志用图形符号MH/T 5002-1999 民用机场总体规划规范MH/T 5002-1996 民用机场特种车辆、专用设备配备GB/T 16177-1996 公用航空运输服务质量标准MH/T 5104-2006 民用机场服务质量JGJ 50-88 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 50-2001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中国民航总局第11号令《民用机场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TB 10083-2005(J458-2005)《铁路旅客车站无障碍设计规范》注:参考《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场馆技术手册》(2005年12月)4.3.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
4.1 3.1民用机场旅客航站区Passenger Terminal Area机场内以旅客航站楼为中心,包括站坪、旅客航站楼建筑和车道边、停车设施及地面交通组织所涉及的区域。
通常简称为旅客航站区。
4.2 3.2室外通路Outdoor road供旅客进出航站楼的道路、人行过道、坡道、桥梁、平台等。
4.3 3.3轮椅坡道Ramp for wheelchair在坡度和宽度上以及坡面、扶手、高度等方面符合乘轮椅者通行要求的坡道。
4.4 3.4无障碍入口Barrier-free entrance没有台阶和没有坡道的建筑入口。
4.5 3.5缘石坡道Curb ramp站前车道边与入口处人行道口和人行横道两端方便乘轮椅者进入人行横道行驶的一种坡道,使乘轮椅者避免了人行道边缘的路边缘石带来的通行障碍。
4.6 3.6车道边Curbside Platform旅客航站楼前供旅客及行李上下的地区。
4.7 3.7无障碍标志Disabled Access Signs无障碍标志是以残疾人轮椅图案为标志,是国际康复协会制定的全世界公认的国际通用标志,是指引残疾人行进方向和进入的建筑物及可使用的服务设施。
(注:参考《铁路旅客车站无障碍设计规范》)4.8 3.8盲道Sidewalk for the blind在人行道上或室内有关部位铺设固定形态的地面砖(橡塑地板块),使视残者产生不同的脚感,诱导视残者向前行走和辨别方向以到达目的地的通道。
4.9 直行进盲道go-ahead blind sidewalk在盲道表面上呈条状形,使视残者通过脚步感和盲杖的触感后,指引视残者可直接向正前方继续行走的盲道。
(注:参考《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4.10 3.10提示盲道Warming blind sidewalk在盲道表面呈圆点形状,用在盲道的拐弯处和终点处以及表示设施的位置、提醒注意、警示危险等,如人行道口、建筑入口、坡道与梯道上下口、电梯入口、问询柜台前、室外召援电话亭等。
4.11 3.11无障碍电梯Barrier-free lift电梯入口、面积、扶手、盲文按钮、报层音响、镜子、紧急铃按钮、电话等配件适合乘轮椅者和视残者进入和使用的电梯。
4.12 3.12无障碍厕位Barrier-free toilet cubicle公共厕所内设置供乘轮椅者可进入和使用的带坐便器及安全抓杆的隔间厕位。
4.133.13无障碍厕所供残疾人、老年人及妇幼使用的无障碍设施齐全,陪伴人员可陪4.14 3.14安全抓杆Handrail无障碍厕位、厕所、洗手盆与低位小便器处,协助残疾人或行动不便者安全平移和起立的一种设施。
4.15 3.15低位小便器Low-level urinal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小便器。
4.16 3.16联检通道CIQ Routes联检通道是指安检、海关、边检、卫检等通道。
5. 4.旅客航站区站前广场设施5.1 4.1停车车位5.1.1 站前停车场在靠近航站楼主要出入口的停车位应划出残疾人专用停车车位。
5.1.2 站前停车楼在靠近升降梯出入口或对外出口处的停车位应划出残疾人专用停车车位。
4.1.1 停车场(停车楼)应设立无障碍停车车位。
无障碍停车车位应靠近停车场(停车楼)主要出入口、行人出入口、升降梯出入口、坡道、无障碍卫生间、电话等。
5.1.3 4.1.2站前机动车停车通道车道边,在靠近航站楼每一个主要出入口处应设一个停车泊位供残疾人上下车。
5.1.4 4.1.3残疾人无障碍停车车位的一侧应留有宽度不小于1200mm的轮椅通道,轮椅通道应直接、方便、安全的进入人行步道直达航站楼出入口。
5.1.5 残疾人停车车位地面应涂有停车线、轮椅通道线和轮椅图案标志。
4.1.4 无障碍停车车位的地面,应涂有停车线、轮椅线和无障碍标志。
地面上喷漆标识应醒目防滑。
在无障碍停车车位的尽端宜设无障碍标志牌。
(注:参考《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水,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50。
无障碍停车车位一侧的轮椅通道与人行通道地面有高差时,应设宽1.00m的轮椅坡道。
(注:参考《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5.1.7 4.1.6停车场(停车楼)残疾人表5.0.1-14.1.7停车场(停车楼)内应设置提示性的无障碍指引标识。
5.2 4.2室外通路5.2.1 4.2.1站前室外停车通道车道边在航站楼各出入口宽度的石,均应做成全宽式斜面。
5.2.2 4.2.2室外通路应平整、防滑、不易松动和积水,当出现地面高差时,均以斜面过渡。
5.2.3 4.2.3室外墙面不应有低于2.50m的突出物体伸入人行步道盲道范围内。
4.2.4 航站楼前横穿主要道路的人行横道的两端宜设置自助式交通信号灯,并宜配有盲人过街音响设施。
(注:参考《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原文为:设有红绿灯的路口,宜设盲人过街音响装置。
)5.3 4.3站前室外盲道5.3.1 在站前人行步道宽度方向适中位置铺设专供视残者使用的盲道。
4.3.1 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问询柜台、召援电话等处位置。
(注:参考《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5.3.2 4.3.1在旅客航站楼各出入口处和站前室外召援电话处以及直行盲道的拐弯处,应铺设提示盲道。
人行步道上的直行进盲道应与航站楼各出入口、站前室外召援电话等处的提示盲道相衔接。
5.3.44.3.3站前室外直行盲道宽度应为m,可根据道路宽度选择低限或高限(注:参考《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航站楼出入口提示盲道宽度应与门同宽。
6.5.旅客航站楼6.1 5.1旅客航站楼出入口6.1.1 5.1.1 旅客航站楼供旅客使用的出入口处地面应是水平的,不可避免的水平差不应超过15mm,并以斜面过渡。
6.1.2 5.1.2 旅客航站楼对外出入口和安全口的内侧、外侧地面应在同一水平面上。
6.1.3 5.1.3 如果乘轮椅者不能从旅客航站楼主要出入口通行,必须在主要出入口附近增设一个专供乘轮椅者通行的出入口。
6.1.4 5.1.4旅客航站楼对外出入口门净宽应大于900mm,当装有平开自动关闭装置的门,最大开启位置至少保持5秒钟,并设有自动防撞安全装置。
6.1.5 5.1.5在旅客航站楼对外主要出入口近旁应设召援呼叫器或电话,方便残疾人与楼内服务机构联系,呼叫器或电话应设有盲文。
6.2 5.2旅客出发厅6.2.15.2.1 旅客出发厅应设有为残疾人服务的问询、补票服务讯柜台,服务台高度不大于的要求。
6.2.25.2.2旅客出发厅内应设有为聋哑人服务的布告牌。
6.2.25.2.3 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以上的新建旅客航站楼出他设无障碍厕位。
6.2.4 5.2.4 旅客出发厅内公用电话处,应设有供残疾人旅客使用的电话,残疾人旅客电话应设盲文,电话安装高度应方便乘轮椅者间。
(注:参考《铁路旅客车站无障碍设计规范》)6.2.5 5.2.5在旅客出发厅内的入口处与问询柜台处之间设直行进盲道,直行(注:参考《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6.2.6 5.2.6旅客出发厅内供旅客休息、等待座位中,应设有供残疾人使用的座位。
6.2.7 5.2.7办理登机手续厅内应设有专供乘轮椅者使用的办票求。
6.3 5.3联检通道6.3.15.3.1联检区通道宽度应满足乘轮椅者通行的要求。
宽度不应小于0.9m。
(注:参考《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6.3.2 5.3.2年旅客吞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大型旅客航站楼联检区应设有一个方便乘轮椅者使用的验证、服务柜台,柜台高度不大于0.75m,柜台设置标准应符合本标准5.17的要求。
6.3.35.3.3联检区应设有为聋哑人旅客服务的布告牌。
6.4 5.4旅客候机区6.4.1 5.4.1旅客候机区内应设有残疾人座并在靠位处设有停放轮椅的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