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 格式:ppt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26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检测的意义为了满足机械产品的功能要求,在正确合理地完成了可靠性、使用寿命、运动精度等方面的设计以后,还须进行加工和装配过程的制造工艺设计,即确定加工方法、加工设备、工艺参数、生产流程及检测手段。
其中,特别重要的环节就是质量保证措施中的精度检验。
“检验”就是确定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过程,即判断产品合格性的过程。
检验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定性检验和定量检验。
定性检验的方法只能得到被检验对象合格与否的结论,而不能得到其具体的量值。
定量检验的方法是在对被检验对象进行测量后,得到其实际值并判断其是否合格的方法,简称为“检测”。
检测的核心是测量技术。
通过测量得到的数据,不仅能判断其合格性,还为分析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状况提供了最直接而可靠的依据。
测量的基本要素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含被测量、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含测量器具)和测量误差等四个要素。
被测量在机械精度的检测中主要是有关几何精度方面的参数量,其基本对象是长度和角度。
计量单位是以定量表示同种量的量值而约定采用的特定量。
我国规定采用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法定计量单位制”。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 m)”,常用的角度单位有“度(°)”、“分(′)”、“秒(″)”和“弧度(rad)”、“球面度(sr)”。
测量方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量原理,在实施测量过程中对测量原理的运用及其实际操作。
广义地说,测量方法可以理解为测量原理、测量器具(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环境和操作者)的总和。
测量误差是被测量的测得值与其真值之差。
由于测量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过程总是不完善的,即任何测量都不可能没有误差。
从测量的角度来讲,真值只是一个理想的概念。
因此,对于每一个测量值都应给出相应的测量误差范围,说明其可信度。
不考虑测量精度而得到的测量结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检测的一般步骤通常情况下,检测应有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被检测项目认真审阅被测件图纸及有关的技术资料,了解被测件的用途,熟悉各项技术要求,明确需要检测的项目。
检测技术应用知识点总结一、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1.1 检测技术的定义检测技术是指利用特定的设备、仪器或方法对被测物体的特定物理、化学、生物性质进行测量、探测和判定的技术。
1.2 检测技术的基本要素检测技术的基本要素包括被测物体、检测设备、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等。
其中,被测物体是指需要进行检测的物质或物体,检测设备是指进行检测所需要的仪器、设备或工具,检测方法是指对被测物体进行检测的具体步骤和手段,检测结果是指通过检测得到的相关数据或信息。
1.3 检测技术的重要性检测技术在各个行业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被测物体的特定性质,对于产品质量控制、环境监测、医学诊断、食品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检测技术还可以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二、检测技术的分类2.1 检测技术的分类方式检测技术可以根据其检测对象、检测方法、检测原理等不同特点进行分类。
根据检测对象的不同,可以将检测技术分为物理检测技术、化学检测技术、生物检测技术等;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可以将检测技术分为光学检测技术、声学检测技术、电磁检测技术等;根据检测原理的不同,可以将检测技术分为传感器技术、成像技术、分析技术等。
2.2 检测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检测技术在各个行业中都有不同的应用。
物理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工程领域和材料科学中,用于检测物体的形状、结构、物理性质等;化学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化工领域和环境保护中,用于检测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性质;生物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医学诊断、食品安全、生物医药领域,用于检测生物体的生理和生化特性。
2.3 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检测技术将朝着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成熟,检测技术还将与这些新兴技术相结合,形成更加强大的检测系统,为各个行业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检测解决方案。
第一章测试技术的基本知识●测试技术的概念:测试技术:也称检测技术,是具有试验性质的测量,泛指测量和试验两个方面的技术。
工程中,“检测”视作为“测量”的同义词或近义词。
●什么叫测量?以确定被测对象属性量值为目的的全部操作●测量可以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可以分为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
2理想的测试系统应该具有单值的、确定的输入-输出关系。
对于每一输入量都应该只有单一的输出量与之对应。
知道其中一个量就可以确定另一个量。
其中以输出和输入成线性关系最佳第二章测量系统的基本特性(1) 标定:用已知的标准校正仪器或测量系统的过程称为标定。
输入到测量系统中的已知量是静态量还是动态量,标定分静态标定和动态标定。
定义:静态标定:就是将原始基准器,或比被标定系统准确度高的各级标准器或已知输入源作用于测量系统,得出测量系统的激励-响应关系的实验操作。
静态标定的作用:①确定仪器或测量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赋予仪器或测量系统分度值;②确定仪器或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③消除系统误差,改善仪器或测量系统的正确度静态标定的过程及要求:要求:标定时,一般应在全量程范围内均匀地取定5个或5个以上的标定点(包括零点)正行程:从零点开始,由低至高,逐次输入预定的标定值此称标定的正行程。
反行程:再倒序依次输入预定的标定值,直至返回零点,此称反行程。
几种曲线:正行程曲线,反行程曲线,实际工作曲线工作曲线:方程称之为工作曲线或静态特性曲线。
实际工作中,一般用标定过程中静态平均特性曲线来描述。
正行程曲线:正行程中激励与响应的平均曲线反行程曲线:反行程中激励与响应的平均曲线实际工作曲线:正反行程曲线之平均。
3,测量系统静态特性指标:灵敏度,线性度,迟滞,重复性,分辨率,阙值,测量范围……定义,求取方式灵敏度S:是仪器在静态条件下响应量的变化△y和与之相对应的输入量变化△x的比值。
示值范围是显示装置上最大与最小示值的范围。
当仪器有多档量程时,用标称范围取代示值范围。
《⾃动检测技术及应⽤》期末复习资料第1章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1. 电⼯实验中,采⽤平衡电桥测量电阻的阻值,是属于零位式测量,⽽⽤⽔银温度计测量⽔温的微⼩变化,是属于偏位式测量。
2. 某采购员分别在三家商店购买100kg ⼤⽶,10kg 苹果,1kg 巧克⼒,发现均缺少0.5kg ,但该采购员对卖巧克⼒的商店意见最⼤,在这个例⼦中,产⽣此⼼理作⽤的主要因素是⽰值相对误差。
3. 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在同⼀系列的仪表中选择适当的量程。
这时必须考虑到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1.5倍左右为宜。
4. ⽤万⽤表交流电压档(频率上限为5kHz)测量100kHz 、10V 左右的⾼频电压,发现⽰值不到2V ,该误差属于粗⼤误差。
⽤该表直流电压档测量5号⼲电池电压,发现每次⽰值均为1.8V ,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5. 重要场合使⽤的元器件或仪表,购⼊后需进⾏⾼、低温循环⽼化试验,其⽬的是为了提早发现故障,提⾼可靠性。
6. 各举出两个⽇常⽣活中的⾮电量电测的例⼦来说明静态测量:⽤电⼦天平称出物体的重量;⽤⽔银温度计测量⽔温;动态测量:地震测量振动波形;⼼电图测量跳动波形;直接测量:⽤电⼦卡尺测量物体的⾼度;间接测量:曹聪称象;接触式测量:⽤体温计测体温;⾮接触式测量:雷达测速;在线测量:在流⽔线上,边加⼯,边检验,可提⾼产品的⼀致性和加⼯精度;离线测量:产品质量检验;7. 有⼀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为0~200℃,准确度等级为0.5级,求:(1)该表可能出现的最⼤绝对误差。
(2)当⽰值分别为20℃、100℃时的⽰值相对误差。
解:(1)由表1-1所⽰,温度计的准确度等级对应最⼤满度相对误差,即由满度相对误差的定义,可得最⼤绝对误差为:m =(±0.5%)A m =±(0.5%×200)℃=±1℃(2)当⽰值分别为20℃和100℃时,⽰值相对误差为:%5%100201%10011±=?±=??=x m x A γ %1%1001001%10022±=?±==x m x A γ 8. 欲测240V 左右的电压,要求测量⽰值相对误差不⼤于0.6%,问:若选⽤量程为250V 电压表,其准确度应选模拟仪表中常⽤的哪⼀个等级?若选⽤量程为300V 和500V 的电压表,其准确度⼜应分别选哪⼀级?解:(240×0.6%)/250=0.576%,下近0.5级,应选择0.5级。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第一节测量的一般概念及方法对于测量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须举例说明):1. 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2. 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3. 模拟式测量和数字式测量4. 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5. 在线测量和离线测量第二节测量误差及分类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称为测量误差(Measuring error)。
测量误差可其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一、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重要公式:1. 绝对误差(Absolute Error )△=A x —A 02. 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 )(掌握基本概念!)(1)示值(标称)相对误差x(2)满度(引用)相对误差m我国模拟仪表有下列七种等级:0.1、0.2、0.5、1.0、1.5、2.5、5.0。
讨论:上表说明什么?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可以认为仪表的最大绝对误差是不变的,而示值相对误差x随示值的减小而增大。
与同学一起做:例1-1 :分析讨论仪表精度等级与量程范围及示值相对误差之间的关系。
二、粗大误差、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掌握基本概念)1. 粗大误差(举例)2. 系统误差(举例)3. 随机误差(举例)分析正态分布的规律:(举例)(1)有界性(2)对称性(3)集中性三、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1 .静态误差(Static Error )(举例)2.动态误差(Dynamic Error )(举例)第三节传感器及基本特性讨论传感器的组成及框图:传感器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及测量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分析:图1-3 :传感器的组成框图结合电位器式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将图1-4方框中的内容具体化。
图1-5 :电位器式压力传感器原理框图(演示该传感器)二、传感器分类1)按被测量分类2)按测量原理分类三、传感器基本特性1. 灵敏度(是否越大越好?)分析:图1-6,用作图法求取传感器的灵敏度(先看多媒体动画)2. 分辨力(举例)3. 线性度(数值大好还是小好?)图1-7 :传感器线性度作图(先看多媒体动画)4. 稳定性(Regulation )(举例说明重要性)5. 电磁兼容性(EMC (举例说明重要性)6. 可靠性(Reliability )(1)故障平均间隔时间(MTBF⑵平均修复时间(MTTR(3)故障率或失效率(■)图1-8 :故障率变化曲线。
第一章1.1 检测的概念:检测是人们借助于专门的设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被测对象收集信息、获取数量概念的过程。
它是一个比较的过程,即将被检测对象与它同性质的标准量进行比较,获得被检测量为标准量的若干倍的数量概念。
1.2系统误差的特点:遵循一定的规律,检测条件一经确定,误差为一确定值。
处理方法:多次求平均值。
随机误差特点:没有规律,不可预订,不能控制,也不能用实验的方法消除。
在多次检测中具有抵偿性。
处理方法:多次检测,按随机误差处理。
粗大误差特点:检测值明显偏离实际值所形成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
处理方法:剔除不用。
1.3检测系统组成:敏感元件、信号的转换与处理电路、显示电路和信号传输组成。
敏感元件:将被测量转换称为易于处理和变换的信号形式(如电、光)。
信号的转换和处理电路:将敏感元件所获得的代表被测量特征的信号变换成能显示或输出的信号。
显示电路:将被测对象已人感知的形式表现出来。
信号输出:一是以数字的形式显示出来,二是为上位系统或自动控制系统提供数据,并将信号传输一定的距离。
第二章2.1接触式测温特点:感温元件直接和被测对象接触,两者充分进行热交换,最后到达热平衡,此时感温元件必定与被测对象温度相等,温度计的示值就是被测温度。
接触式测温的测温精度相对较高,直观可靠,测温仪表价格低,结构简单,体积小。
常用方法:膨胀式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热电阻温度计测温,热电偶温度计测温,热敏电阻温度计非接触式测温特点:感温元件直接不与测温对象直接接触,而是通过被测物体的热辐射实现热交换,不改变被测物体的温度分布、热惯性小,温度上限可以设计的很高,便于测量运动物体和快速变化的温度优点。
常用方法:亮度法、全辐射法、比色法、多色法第四章4.1传感器组成:传感器主要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其他辅助部件组成。
各部分功能:1敏感元件能直接感应或响应与检测被测对象的待测信息(非电量)的部分。
2转换元件: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所感受或响应的信息直接转换成电信号的部分。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1、某压力仪表厂生产的压力表满度相对误差均控制在0.4%~0.6%,该压力表的精度等级应定为多少级?答:1 .02、某仪器厂需要购买压力表,希望压力表的满度相对误差小于0.9%,应购买精度等级为多少级的压力表?答:0 .5 a3、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不可预知地随机变化,但总体满足一定的统计规律性,该误差称为什么误差?答:随机误差4、多次重复测量时,误差的大小或符号保持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出现(始终偏大、偏小或周期性变化),该误差称为什么误差?答:系统误差5、检测中使用一次仪表,新的国家标准规定电流输出和电压输出是多少?答:4~20mA、1~5V6、检测中由于电流信号不易受干扰,且便于远距离传输,所以在一次仪表中多采用电流输出型,新的国家标准规定电流输出为多少?答:4~20mA7、什么是系统误差?答: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称为系统误差。
8、什么是粗大误差?答:超出在规定条件下预计的误差,或明显偏离真值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也叫过失误差、疏忽误差或粗差,应予以剔除。
9、什么是测量答:测量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比较的过程,即将被测量与一个同性质的、作为测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量是标准量的若干倍或几分之几的比较过程。
10、什么是测量结果?答:测量结果可以表现为一定的数字,也可表现为一条曲线,或者显示成某种图形等,测量结果包含数值(大小和符号)以及单位。
有时还要给出误差范围11、什么是静态测量?什么是动态测量?答:在检测技术中,对缓慢变化的对象所进行的测量,亦属于静态测量。
工程中,有时可认为几十赫兹以上的测量称为动态测量。
12、传感器有哪三部分组成?答:传感器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及测量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13、某数字表满量程为99.9A,该表的分辨力和分辨率为多少?答:数字表满量程为99.9A,该表的分辨力=0.1A,分辨率=0.1A÷99.9≈0.1%14、测量结果的正态分布的规律是怎样的?测量结果的正态分布的规律有:(1)集中性、(2)对称性、(3)有界性15、用核辐射式测厚仪对钢板的厚度进行6次等精度测量,所得数据为2.04mm、2.02mm、1.96mm、0.99mm、3.33mm、1.98mm,为粗大误差的值是什么?,在剔除粗大误差后,用算术平均值公式计算钢板厚度等于多少?答:为粗大误差的值是0.99和3.33mm,在剔除粗大误差后,用算术平均值公式计算钢板厚度=2.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