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 格式:doc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7
第一章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测量的基本概念及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的数据统计及处理2、掌握:测量误差及分类,传感器及其基本特性3、熟练掌握: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计算,仪表的精度等级 第一节 测量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1)根据测量是否随时间变化:静态测量。
例如:激光干涉仪对建筑物的缓慢沉降做长期监测是静态测量 动态测量。
例如:光导纤维陀螺仪测量火箭飞行速度、方向是动态测量 2)根据测量的手段不同:直接测量:直接读取被测量的测量结果。
例如:磁电式仪表测量电流电压、离子敏MOS 场效应管晶体测量PH 值和甜度间接测量:对与被测量有确定函数关系的量进行直接测量,再代入函数关系式计算测量量。
例如:测量物体密度3)根据测量结果的显示方式:模拟式测量和数字式测量(其中:数字式测量比模拟式测量精度要高) 4)根据是否是在生产过程中或流水线上测量:在线测量。
例如:自动化机床边加工边测量,在实际中大多采用在线测量方式 离线测量5)根据测量的具体手段:偏位式测量:被测量作用于仪表内部的比较装置,使该比较装置产生偏移量,直接以仪表的偏移量表示被测量的测量方式(直接用偏移量的大小表示测量量)。
例如:弹簧秤测量物体质量,高斯计测量磁场强度。
特点:简单迅速但精度低。
易产生灵敏度漂移和零点漂移零位式测量:被测量与仪表内部的标准量比较,当系统达到平衡时,用已知标准量的值决定被测量的值(标准量的值为测量量的值)。
例如: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平衡式电桥测量电阻值。
特点:精度高但平衡复杂。
微差式测量:预先使被测量与测量装置内部的标准量取得平衡,当被测量有微小变化时,测量装置失去平衡,偏位式仪表指示出变化部分的数值(先平衡再有微量变化时)。
例如:天平测量化学药品,钢板厚度测量。
特点:上述两者的综合 第二节 测量误差及分类1.真值: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被测量客观存在的实际值。
分类:1)理论真值(例:三角形的内角之和为180°)2)约定真值(例:标准条件下,水的三相点为273.16K ,金的凝固点为1064.18℃)3)相对真值(例:凡精度高一级或几级的仪表的误差是精度低的仪表误差的1/3以下时,则精度高的仪表的测量值可认为是相对真值)2.测量误差: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 根据其特征不同:1)绝对误差:是指测量值A x 与真实值A 0之间的差值,即Δ=A x -A0 2)相对误差:反应测量值偏离真值程度的大小实际相对误差A γ:绝对误差Δ与被测量的真值A0的百分比, %1000⨯∆=A Aγ示值(标称)相对误差x γ:绝对误差∆与被测量A x 的百分比,%100⨯∆=xxA γ满度(引用)相对误差m γ:绝对误差∆与仪器满度值A m 的百分比,%100m⨯∆=A mγ3. 准确度等级S :当∆ 取仪表的最大绝对误差值∆m 时,满度相对误差常被用来确定仪表的准确度等级,100mm⨯=A ΔS 注意:仪表的准确度在工程中也常称为“精度”,准确度等级习惯上称为精度等级。
第一章测试技术的基本知识●测试技术的概念:测试技术:也称检测技术,是具有试验性质的测量,泛指测量和试验两个方面的技术。
工程中,“检测”视作为“测量”的同义词或近义词。
●什么叫测量?以确定被测对象属性量值为目的的全部操作●测量可以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可以分为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
2理想的测试系统应该具有单值的、确定的输入-输出关系。
对于每一输入量都应该只有单一的输出量与之对应。
知道其中一个量就可以确定另一个量。
其中以输出和输入成线性关系最佳第二章测量系统的基本特性(1) 标定:用已知的标准校正仪器或测量系统的过程称为标定。
输入到测量系统中的已知量是静态量还是动态量,标定分静态标定和动态标定。
定义:静态标定:就是将原始基准器,或比被标定系统准确度高的各级标准器或已知输入源作用于测量系统,得出测量系统的激励-响应关系的实验操作。
静态标定的作用:①确定仪器或测量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赋予仪器或测量系统分度值;②确定仪器或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③消除系统误差,改善仪器或测量系统的正确度静态标定的过程及要求:要求:标定时,一般应在全量程范围内均匀地取定5个或5个以上的标定点(包括零点)正行程:从零点开始,由低至高,逐次输入预定的标定值此称标定的正行程。
反行程:再倒序依次输入预定的标定值,直至返回零点,此称反行程。
几种曲线:正行程曲线,反行程曲线,实际工作曲线工作曲线:方程称之为工作曲线或静态特性曲线。
实际工作中,一般用标定过程中静态平均特性曲线来描述。
正行程曲线:正行程中激励与响应的平均曲线反行程曲线:反行程中激励与响应的平均曲线实际工作曲线:正反行程曲线之平均。
3,测量系统静态特性指标:灵敏度,线性度,迟滞,重复性,分辨率,阙值,测量范围……定义,求取方式灵敏度S:是仪器在静态条件下响应量的变化△y和与之相对应的输入量变化△x的比值。
示值范围是显示装置上最大与最小示值的范围。
当仪器有多档量程时,用标称范围取代示值范围。
第一章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传感器有 、 、 组成2、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稳态标准条件下,输出 与输入 的比值。
3、从输出曲线看,曲线越陡,灵敏度 。
4、下面公式是计算传感器的 。
9)-(1 %100minmax max L L ⨯-=y y Δγ 5、某位移传感器的输入变化量为5mm ,输出变化量为800mv ,其灵敏度为 。
二、 选择题:1、标准表的指示值100KPa ,甲乙两表的读书各为101.0 KPa 和99.5 KPa 。
它们的绝对误差为 。
A 1.0KPa 和-0.5KPaB 1.0KPa 和0.5KPaC 1.00KPa 和0.5KPa2、下列哪种误差不属于按误差数值表示 。
A 绝对误差B 相对误差C 随机误差D 引用误差3、有一台测量仪表,其标尺范围0—500 KPa ,已知绝对误差最大值 ∆P max=4 KPa ,则该仪表的精度等级 。
A 0.5级B 0.8级C 1级D 1.5级4、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在同一系列的仪表中选择适当的量程。
应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测量值的 倍。
A3倍 B10倍 C 1.5倍 D 0.75倍5、电工实验中,常用平衡电桥测量电阻的阻值,是属于 测量, 而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微小变化,是属于 测量。
A 偏位式 B 零位式 C 微差式6、因精神不集中写错数据属于 。
系统误差 B 随机误差 C 粗大误差7、有一台精度2.5级,测量范围0—100 KPa ,则仪表的最小分 格。
A45 B40 C30 D 208、重要场合使用的元件或仪表,购入后进行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目的是为了 。
A 提高精度B 加速其衰老C 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D 提高可靠性9、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量越小,说明 越高。
A 线性度好B 迟滞小C 重复性好D 分辨率高三、 判断题1、回差在数值上等于不灵敏度 ( )2、灵敏度越大,仪表越灵敏 ( )3、同一台仪表,不同的输入输出段灵敏度不同()4、灵敏度其实就是放大倍数()5、测量值小数点后位数越多,说明数据越准确()6、测量数据中所有的非零数字都是有效数字()7、测量结果中小数点后最末位的零数字为无效数字()四、问答题1、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有哪些指标。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 本书学习特点:(1) 理清理论和应用之间的关系(题型:选择20个,填充15个,判断5个,简答30分,计算5题30分)熟悉以前的考卷,难度和风格基本和以前考卷相似。
着重理论基础,应用也离不开基础,精力要放在基本知识点,应用实例不要花太多时间。
(2) 重要的知识点要背,否则将无法做简答题,重要的知识点会在考卷中反复出现,可能是简答,也可能是选择。
(3) 力争把计算题拿满分(30分)题型和以前不会有太大变化,所用公式基本相同,但所求量和已知量会有所不同。
第一章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1个计算题、1个简答题以及基本概念知识点1、测量的方法 P5 ①按手段分:直接测量、间接测量; ②按是否随时间变化分:静态测量(缓慢变化) 、动态测量(快速变化);③按显示方式分 模拟测量、数字测量 (07.04填)偏位式测量——如:弹簧秤P6 测量的具体手段 零位式测量——如:天平、用平衡式电桥来测量电阻值均属零位式测量 微差式测量——如:核辐射钢板测厚仪知识点2、测量误差 P8 (计算题一定有)(1) 绝对误差 △=A x -A 0 A x 为测量值 A 0为真值(2) 相对误差 a 、实际相对误差 γA =△/A 0×100%b 、示值相对误差 γx =△/A x ×100%c 、满度相对误差 γm =△/A m ×100% A m 为量程 A m =A max -A min用于判断仪表准确度等级精确度 s =│△m /A m │×100P8 * 我国模拟仪表有7种等级:0.1、0.2、0.5、1.0、1.5、2.5、5.0级,其他等级是没有的 P9 例1-1 例1-2 看懂又例:有三台仪表,量程为0~600℃,精度等级2.5级、2.0级、1.5级(仅作例题,实际无2.0级仪表)现需测量500℃左右温度,要求其相对误差不超过2.5%,应选哪只仪表合理? (07.04计) 解:实际允许误差 △=500×2.5%=12. 5℃ 2.5级仪表最大误差 △1=600×2.5%=15℃ 2.0级仪表最大误差 △2=600×2.0%=12℃ 1.5级仪表最大误差 △3=600×1.5%=9℃ 选用2.0级仪表较为合理又例:有一仪表测量范围为0~500℃,重新校验时,发现其最大绝对误差为6℃,问这只仪表可定几级? (07.04选) (07.04计)解:γm =△/A m ×100%=6/500×100%=1.2% 该仪表应定为1.5级* P9 (选/判)选用仪表时应兼顾精度等级和量程,通常希望示值落在仪表满度值的2/3以上,选仪表量程为实际值的1.5倍。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1、某压力仪表厂生产的压力表满度相对误差均控制在0.4%~0.6%,该压力表的精度等级应定为多少级?答:1 .02、某仪器厂需要购买压力表,希望压力表的满度相对误差小于0.9%,应购买精度等级为多少级的压力表?答:0 .5 a3、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不可预知地随机变化,但总体满足一定的统计规律性,该误差称为什么误差?答:随机误差4、多次重复测量时,误差的大小或符号保持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出现(始终偏大、偏小或周期性变化),该误差称为什么误差?答:系统误差5、检测中使用一次仪表,新的国家标准规定电流输出和电压输出是多少?答:4~20mA、1~5V6、检测中由于电流信号不易受干扰,且便于远距离传输,所以在一次仪表中多采用电流输出型,新的国家标准规定电流输出为多少?答:4~20mA7、什么是系统误差?答: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称为系统误差。
8、什么是粗大误差?答:超出在规定条件下预计的误差,或明显偏离真值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也叫过失误差、疏忽误差或粗差,应予以剔除。
9、什么是测量答:测量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比较的过程,即将被测量与一个同性质的、作为测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量是标准量的若干倍或几分之几的比较过程。
10、什么是测量结果?答:测量结果可以表现为一定的数字,也可表现为一条曲线,或者显示成某种图形等,测量结果包含数值(大小和符号)以及单位。
有时还要给出误差范围11、什么是静态测量?什么是动态测量?答:在检测技术中,对缓慢变化的对象所进行的测量,亦属于静态测量。
工程中,有时可认为几十赫兹以上的测量称为动态测量。
12、传感器有哪三部分组成?答:传感器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及测量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13、某数字表满量程为99.9A,该表的分辨力和分辨率为多少?答:数字表满量程为99.9A,该表的分辨力=0.1A,分辨率=0.1A÷99.9≈0.1%14、测量结果的正态分布的规律是怎样的?测量结果的正态分布的规律有:(1)集中性、(2)对称性、(3)有界性15、用核辐射式测厚仪对钢板的厚度进行6次等精度测量,所得数据为2.04mm、2.02mm、1.96mm、0.99mm、3.33mm、1.98mm,为粗大误差的值是什么?,在剔除粗大误差后,用算术平均值公式计算钢板厚度等于多少?答:为粗大误差的值是0.99和3.33mm,在剔除粗大误差后,用算术平均值公式计算钢板厚度=2.00mm。
《安全检测技术》课程笔记第一章:安全检测技术概述1.1 安全检测技术背景及意义安全检测技术是预防事故、保障生产和生活安全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安全检测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对危险源的实时监测、预警和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2 安全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安全检测技术是指利用各种传感器、检测仪器和设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环境及灾害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和控制的技术。
安全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数据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等。
1.3 安全检测技术的分类根据检测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安全检测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3.1 生产过程参数检测: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工艺参数进行监测,以确保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
1.3.2 环境及灾害检测:对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粉尘、噪声、辐射等污染物和自然灾害进行监测,以预防环境污染和灾害事故。
1.3.3 事故隐患检测:对生产过程中的设备、设施、场所等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检测,以提前发现并消除隐患。
1.3.4 防爆检测:对易燃易爆场所的气体、蒸气、粉尘等危险物质进行检测,以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
1.4 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安全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未来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1.4.1 网络化和智能化: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安全检测信息的远程传输、智能分析和预警预测。
1.4.2 集成化和多功能化:将多种检测功能集成于一体,实现一体化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1.4.3 微型化和便携化:研发微型化、便携化的检测仪器和设备,方便现场检测和快速响应。
1.4.4 长寿命和低能耗:提高检测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能耗。
1.5 安全检测技术在我国的现状及挑战我国安全检测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在技术水平和应用范围等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1.5.1 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安全检测技术在某些领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绪论1、自动检测系统原理图系统框图:用于表示一个系统各部分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用来描述系统的输入输出、中间处理等基本功能和执行逻辑过程的概念模式。
自动检测系统的组成: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显示器,数据处理装置、执行机构组成。
(这里会出填空题)2、传感器:只一个能将被测的非电量变换成电量的器件。
3、自动磨削测控系统原理说明:传感器快速检测出工件的直径参数,计算机一方面对直径参数做一系列的运算、比较、判断等操作,然后将有关参数送到显示器显示出来,另一方面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研磨盘的径向位移,指导工件加工到规定要求为止。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1、测量:借助专门的技术和仪表设备,采用一定的方法取得某一客观事物定量数据资料的实践过程。
2、测量方法的分类:静态测量、动态测量直接测量、间接测量接触式测量、非接触式测量偏位式测量,零位式测量,微差式测量3、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示值相对误差、引用误差)4、测量误差的分类:粗大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静态误差、动态误差。
5、传感器的组成: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测量转换电路组成、6、测量转换电路的作用:将传感元件输出的电参量转换成易于处理的电压、电流或频率量。
7、传感器的静态特征:灵敏度:指传感器在稳态下输出变化值与输入变化值之比。
分辨力:指传感器能检测出被测信号的最小变化量。
非线性度:线性度又称非线性误差,指传感器实际特性曲线与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与传感器满量程范围内的输出之百分比。
迟滞误差:传感器的正向特性与反向特性的不一致程度。
稳定性、电磁兼容性、可靠性第二章电阻传感器1、应变效应: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界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机械变形、其电阻值也将随着发生变化。
2、压阻效应:单晶硅材料在受到应力作用后,电阻率发生明显变化。
3、投入式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安装在不锈钢壳体内,,并用不锈钢支架固定放置在液体底部。
传感器的高压侧的进气孔与液体相通,可读出安装高度处的表压力。
第一章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测量方法分类
可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模拟式测量和数字式测量、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在线测量和离线测量。
根据测量的具体手段来分,又可分为偏位式测量、零位式测量和微差式测量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1.什么是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是指测量值A x 与真实值A 0之间的差值,即 Δ=A x -A0 (1-1) 2.什么是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用百分比的形式来表示,一般多取正值。
(1)示值相对误差x 用绝对误差与被测量A x 的百分比来表示,即
%100⨯∆
=
x
x A γ (1-2) (2)引用误差m 有时也称满度相对误差。
它用测量仪表的绝对误差与仪器满度值A m 的百分比来表示的。
即
%100m
⨯∆
=
A m γ (1-3) 3.什么是准确度等级?
上式中,当 取仪表的最大绝对误差值 m
时的引用误差常被用来确定仪表的准
确度等级S ,即
100m
m
⨯=
A ΔS (1-4) 根据给出的准确度等级S 及满度值A m ,可以推算出该仪表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m 、示值相对误差等。
重要提示:
仪表的准确度在工程中也常称为“精度”,准确度等级习惯上称为精度等级
我国的模拟仪表通常分七种等级,如表1-1所示。
我们可以从仪表的使用说明书上读得仪表的准确度等级,也可以从仪表面板上的标志判断出仪表的等级。
从图1-4所示的电压表右侧,我们可以看到该仪表的准确度等级为2.5级,它表示对应仪表的
引用误差所不超过2.5%。
表1-1 仪表的准确度等级和基本误差
准确度等级0.1 0.2 0.5 1.0 1.5 2.5 5.0 基本误差±0.1% ±0.2% ±0.5% ±1.0% ±1.5% ±2.5% ±5.0%
例题:
1. 已知被测电压的准确值为220V,请观察并计算图1-4所示的电压表上的准确度等级S、满度值A m、最大绝对误差Δm、示值A x、与220V正确值的误差Δ、示值相对误差x以及引用误差m。
2. 示值相对误差有没有可能小于引用误差?在仪表绝对误差不变的情况下,被测电压降为22V,示值相对误差x将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解:
1. 从图1-4可知,准确度等级S=5.0级,满度值A m=300V。
最大绝对误差Δm=300V×5.0÷100=15V,示值A x=230V。
用更高级别的检验仪表测得被测电压(220V)与示值值的误差Δ=10V,示值相对误差x=4.3%。
引用误差m=(10/300)×100%=3.3%,小于出厂时所标定的5.0%。
2. 若绝对误差仍为10V,当示值A x为22V,示值相对误差
=(10/22)×100%=45%。
与测量220V时相比,示值相对误差大多啦
x
结论:
由上例得到的结论:在选用仪表时应兼顾准确度等级和量程,通常希望示值落在仪表满度值的2/3以上。
(二)测量误差的分类
1.粗大误差?
明显偏离真值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
粗大误差主要是由于测量人员的粗心大意及电子测量仪器受到突然而强大的干扰所引起的。
如测错、读错、记错、外界过电压尖峰干扰等造成的误差。
就数值大小而言,粗大误差明显超过正常条件下的误差。
当发现粗大误差时,应予以剔除。
2.系统误差?
图1-5 用超声波测距仪多次测量两座大楼之间距离的统计数据
如果先将图1-5中的粗大误差剔除,再将多次测量值取算术平均值,试算出两座大楼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米?
还有哪些类似于图1-5分布规律的例子?
提示:例如某校男生的身高的分布,交流电源相电压的波动,以及用激光测量某桥梁
图1-8 能够将压力转换成位移的敏感元件——弹簧管
电位器式压力传感器示意图如图1-9所示。
当被测压力p增大时,弹簧管撑直,通过齿条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电位器的电刷产生角位移。
电位器电阻的变化量反的变化。
在这个传感器中,弹簧管为敏感元件,它将压力转换成角位移α。
电位器为传感元件,它将角位移转换为电参量——电阻的变化(ΔR)。
图1-9 电位器式压力传感器
a)原理示意图b)外形图
1-弹簧管(敏感元件)2-电位器(传感元件、测量转换电路)
3-电刷4-传动机构(齿轮-齿条)
图1-10 电位器式压力传感器原理框图
人们总是希望传感器的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成正比,即
表的刻度均匀,在整个测量范围内具有相同的灵敏度。
如果传感器的输入与输出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