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剌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哮喘69例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38.95 KB
- 文档页数:2
针灸治疗哮喘病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哮喘患者,并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接受针灸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并对照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痊愈25例,显效13例,好转4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痊愈19例,显效11例,好转6例,无效7例,治疗有效率为83.72%.结论针灸在治疗哮喘病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哮喘发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使用。
标签:针灸;哮喘病;咳嗽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炎症,主要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气道所致,该病症会让患者气道发生高反应,进而导致可逆性气流受限。
临床上表现为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咳嗽、气急等,且容易在夜间或者凌晨发作。
哮喘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1]。
因此,临床上需要不断研究治疗哮喘病的有效方法。
针灸治疗在哮喘病的治疗中具有极佳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选取86例接受针灸和药物治疗的哮喘病患者,得到的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哮喘病患者,患者均经变应原检测、肺功能测定、胸部X线等确诊,并且具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咳嗽、气急等症状。
86例哮喘病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30例。
患者年龄为11-78岁,平均年龄45.5±2.5岁,病程为2个月-10年,平均病程4.5年。
将86例患者平均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病情状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激素、补液等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针灸治疗,具体的针灸治疗方法如下:首先确定针灸的穴位,分别为定喘穴、膻中穴、百会穴、风池穴、肺俞穴、风府穴、大椎穴、支沟穴。
如果患者伴有严重的咳嗽,早上和夜晚有明显加重情况,并且有咳痰现象,痰液成白色或者泡沫状,需要在原有穴位上增加合谷穴、列缺穴,进而帮助患者缓解咳嗽症状,宣降肺气;如果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和喷嚏不止症状,需要在原有穴位上增加迎香穴、上星穴来起到宣肺通窍;如果患者伴有舌苔偏紫或者是舌苔上有明显瘀斑的患者,需要在原有穴位基础上增加金津穴和玉液穴起到活血化瘀和祛痰;如果患者伴有咳嗽、咳痰症状,痰液呈现黄色,需要在原有穴位基础上增加丰隆穴和中脘穴,起到清热祛火和化痰止咳的效果。
针药结合治疗哮喘69例疗效观察
赵玉成
【期刊名称】《四川中医》
【年(卷),期】2007(25)6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香附旋复花汤加味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
方法:69例均采用针刺配合香附旋复花汤加味治疗,针刺10次为1疗程;中药每日1剂,连续治疗2~3疗程。
结果:总有效率97.2%。
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哮喘疗效显著。
【总页数】1页(P105-105)
【关键词】哮喘;针刺;中药;香附旋复花汤
【作者】赵玉成
【作者单位】宁津县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2.25
【相关文献】
1.针药并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J], 何萍萍;张芙蓉;杨睿
2.针药结合和单一针刺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对比观察 [J], 张小平
3.针药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76例临床疗效观察 [J], 朱东晓
4.针药结合治疗主观性耳鸣56例临床疗效观察 [J], 邢庆昌;王卫卫;胡文慧
5.针药并用治疗支气管哮喘68例疗效观察 [J], 吴剑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9卷第13期 -81-表1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对照组5428151143(79.6%)观察组543714351(94.4%)★注:经χ2检验,★P<0.05。
表2两组治疗后疾病疗效比较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对照组5428161044(81.5%)观察组54439252(96.3%)▲注:经χ2检验,▲P<0.05。
3讨论不稳定性心绞痛归属中医学“胸痹、真心痛”的范畴[4],“胸痹”之名最早见于《内经》,“心痛”之名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
《素问·藏气法时论》曰:“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
”《灵枢·厥病》云:“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早在古代,医家就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并指出了本病具有发病急骤、死亡率高的特点。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患者的饮食、情志及年龄等因素均有关系。
长期饮食不节,脾胃受损,痰浊内生,血行受阻,血瘀痹阻心脉;情志抑郁,气郁血行不畅,血瘀心脉;患者年老体衰,机体正气亏损,推动血行无乏力,导致心血瘀阻,不通则痛而发病[5]。
治以活血化瘀,通脉止痛,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本方是由四逆散联合桃红四物汤加桔梗、牛膝而组成,方中红花、桃红、赤芍、川芎活血化瘀,柴胡、枳壳、桔梗、甘草疏肝理气,使气行而血行,血行则瘀祛,生地、当归滋阴养血,活血而不伤正,牛膝通利血脉,引药下行,诸药共用达到活血化瘀,通脉止痛的功效。
本次临床研究显示,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的观察组在心电图疗效及疾病疗效均显著优于应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可改善糖尿病合并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及心肌的缺血状态,与西药联合应用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1]孟薇,李敬孝.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4,42(5):141-143.[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4):295-304.[3]庄定华.血府逐瘀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21):78-79.[4]彭丽华,师伯省,刘永新.血府逐瘀汤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心血瘀阻证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2):3l-32.[5]蔡兴芬,陈龙胜.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5,22(3):317-318.作者简介:张艳艳(1980-),女,主治医师,主攻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脏病。
针灸治疗哮喘案例二则作者/刘智斌郭遂成高新彦—1—王本显医案万某,男,70岁,离休干部。
1989年8月3日初诊。
主诉: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夜不能平卧,日渐加重。
病史:患慢性咳嗽,喘促已20余年。
每年秋冬发病,春夏则好转。
近年来,因心情不舒畅,病状日渐加重,春夏季亦出现咳喘发作,尤其今年更甚。
现在终日胸闷,气促、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夜间更甚。
过去服中西药后症状有所好转,近3年来服中西药疗效转差。
针灸虽然可以减轻症状,但疗效不满意。
检查:患者极度瘦弱,呈现慢性病容,胸呈现桶状,吸气短促,呼气延长,说话费力,坐卧不安。
叩诊两胸部呈现明显鼓音,听诊两肺呈现明显哮鸣音。
舌苔白腻,两脉沉细无力。
诊断:哮喘(支气管哮喘),肺肾两虚型。
治疗:调补肺肾,理气平喘。
取穴:肺俞、孔最、肾俞、气海。
操作:电针疗法。
肺俞、孔最一组,肾俞气海一组,隔日交替进行。
电针波型选具有解痉作用之密波(50HZ),强度以适宜为度,每次治疗15分钟。
第1次治疗后患者症状便明显减轻,经2次治疗后便可以平卧,喘促明显减轻。
(引自《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患者喘促日久,肺气受损,母病及子,累及于肾,肺肾两虚,愈演愈重。
继续用针药治疗,疗效多不理想。
故改用电针,通以微量电流,使下焦肾气得以培益,上焦肺气得以调理,故收到良好之疗效。
—2—许帼光医案某患者,男,65岁。
主诉:胸闷气急不得平卧半天。
病史:患者支气管哮喘已10余年,经常反复发作,服解痉平喘化痰止咳药能缓解,严重时急诊注射肾上腺素能控制,近半年尚平稳,今日劳累复感风寒,哮喘又作,气促胸闷不能平卧,入院后口服、肌注药物均无效,遂请针灸会诊。
查体:痛苦面容,端坐呼吸,张口抬肩,呼吸费力,两肺呼吸音粗,满布哮鸣音,呼吸23次/分,心率98次/分,舌淡苔白脉滑数。
辨证:素有宿疾,正气已虚,卫气不固,劳累后兼挟风寒袭肺,肺失宣肃所致。
治则:急则治其标,宣肺平喘。
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
中医诊断:哮证。
针刺治疗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阙榕彩1 许金森2发布时间:2023-06-21T09:11:06.319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6期作者:阙榕彩1 许金森2[导读]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常规治疗变异性哮喘使临床效果。
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我院治疗的变异性哮喘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针刺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效果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副作用表现,观察组副作用为10.00%,对照组副作用为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98,p=0.019),结论:变异性哮喘使用针刺治疗效果优良,可推广。
1.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2.福建省中医药科学院福建福州 350003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常规治疗变异性哮喘使临床效果。
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我院治疗的变异性哮喘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针刺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效果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副作用表现,观察组副作用为10.00%,对照组副作用为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98,p=0.019),结论:变异性哮喘使用针刺治疗效果优良,可推广。
关键词:变异性哮喘;咳嗽;针刺变异性哮喘在临床上又被称为隐蔽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 A)是指以慢性咳嗽(>8周)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不伴喘息、胸闷、气紧等典型哮喘症状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1]。
变异性哮喘发生后,其根治性难,需要长期影响患者身体健康。
因此,该类病症对患者危害性非常大,需要积极治疗。
目前对变异性哮喘治疗时,以西医治疗为主,并且多数采取支气管扩张剂类药物治疗,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
中医内外并治疗小儿哮喘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内外并治疗小儿哮喘疗效。
方法:65例小儿哮喘患儿采取中医内外并治法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94.6%。
结论:采用中医内外并治疗小儿哮喘,效果显著。
关键词:中医内外并治;小儿哮喘;治疗效果,发病率小儿哮喘发病率随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有不断上升趋势,给患儿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也给家长带来严重心里压力和经济压力,因此如何治疗小儿哮喘是临床儿科医师探讨的重要课题。
长期以来,西医采用抗炎、平喘、抗过敏等方法治疗小儿哮喘,部分家长担心,药物副作用而导致的依从性差。
因此笔者试用中医内外并治法治疗65例小儿哮喘,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小儿哮喘65例,男40例,女25例,年龄2—14岁,病程3—2个月。
1.2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症(哮喘)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
1.2.1发作前有喷嚏、咳嗽等先兆症状,或突然发作。
发作时喉间痰鸣,呼吸困难,伴呼气延长;咯痰不爽,甚则不能平卧,烦躁不安等。
1.2.2常因气候转变、受凉,或接触某些过敏物质等因素诱发。
1.2.3可有婴儿期湿疹史,或家族过敏史。
1.2.4两肺布满哮鸣音,呼气延长,或闻及湿性啰音,心率增快。
1.2.5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可疑变应原皮肤试验常呈阳性。
大部分患儿特异性IgE明显升高。
伴肺部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因病毒感染引起者,白细胞计数可减少、稍增或正常。
1.3治疗方法:1.2.1内治法:基本方:发作期:自拟平喘方:麻黄3 g,杏仁6 g、辛荑4g、矮地茶6g、紫苑6g、冬花6g、射干4g、苏子6g、白果5g、地龙6g、蝉衣5g、僵虫5g、桑白皮6g、地骨皮5g、葶苈子5g、甘草5g,以上为3—6岁小孩用量,每天一剂,水煎,分3次口服,根据患儿年龄和病情进行加减,7d为一疗程。
中医中药小儿哮喘缓解期采用中药内服联合穴位针灸治疗的效果付琳琳 武变瑛河北大学医学部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摘 要】目的:分析小儿哮喘缓解期采用中药内服联合穴位针灸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自2015年的2月-2016年的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5例小儿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采用西医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联合穴位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儿采用中药内服联合穴位针灸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观察组患儿与与对照组相比随访期间复发率更低,两组对比可见显著差异,P<0.05。
结论:小儿哮喘缓解期采用中药内服联合穴位针灸治疗的效果颇为显著,可帮助患儿减轻痛苦,减少复发,保障其预后。
【关键词】小儿哮喘;缓解期;中药内服;穴位针灸哮喘患儿逐年增加不仅加重了其家庭负担,对其身心健康和成长发育也有严重影响,而处于哮喘缓解期的患儿,帮助其缓解症状,降低复发率,是治疗重任[1]。
我国中医中药及针灸疗法在此方面效用独到,获得了多方面认可。
本文重点分析了小儿哮喘缓解期采用中药内服联合穴位针灸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选取自2015年的2月~2016年的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5例小儿哮喘患儿做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患儿有较完整的临床资料,方便对此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②患儿均处于哮喘缓解期,无相关药物过敏史。
④患儿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和配合能力,其家长同意参加本次研究。
将此115例患儿按照随机的次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如下:(1)观察组(60例),其中有男34例,女26例;年龄最小患儿3岁,最大11岁,平均年龄为(4.9±1.5)岁。
(2)对照组(55例),其中有男31例,女24例;年龄最小患儿4岁,最大11岁,平均年龄为(5.3±1.9)岁。
两组患儿在基本资料方面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
中药调治在哮喘治疗中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背肌穴位用药结合口服中药调治在哮喘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2月门诊住院患者157例,采用背肌穴位注射结合自制中药口服治疗。
结果:157例总有效率98.73%。
结论:背肌穴位注射结合口服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方法简单、经济实惠、副作用小。
标签:背肌注射;中药治疗;哮喘[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3(b)-192-02哮喘的发作具有气道的高反应性及小气道的广泛痉挛和气道慢性炎症。
由于气道广泛的痉挛病变,造成气体流通不畅而至哮喘,广泛的小气道痉挛可引起哮喘的急性发作,小气道痉挛缓解后,气道的慢性炎症依然存在,如果遭遇不良的刺激立刻引起痉挛再次导致哮喘发作,所以发作期、缓解期都应对慢性炎症进行调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哮喘的发作,做到根本治疗。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314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157例中,男85例,女72例,年龄18岁以下者35例,19~40岁62例,41N60岁45例,61岁者15例。
其中最小者10岁,最大者61岁。
发病季节在冬、春季节者75例,夏、秋季节者56例,无明显季节性26例。
对照组157例中,男81例,女76例,年龄18岁以下者34例,19~40岁63例,41~60岁46例,60岁以上者14例。
其中最小者7岁,最大者63岁,发病季节在冬、春季节者74例,夏、秋季节者56例,无季节性者27例。
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1.2.1治疗组背肌穴位注射。
取肺俞穴周围的背肌处,用氨茶碱针0.10~0.25 g,2%利多卡因20-80 mg另加用维生素K3针或地塞米松针,选取肺俞穴及其周围的背肌,分2-6个点进行穴位和背肌用药,隔日或1次/3d,重者可1次/d。
同时给中药治疗,自拟方:红参、蛤蚧、川贝母、地龙、五味子、黑芝麻、核桃仁,研末每次10 g,每日2~3次口服,10 d为1个疗程。
16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armacr of Chinese Minorities March 2020, Vol.26 No.3患者慢慢躺下(或坐下)后用热沙子把患病部位缓慢埋没, 仅露出头面、颈部和上胸部,并同时用温水毛巾温敷头部。
治疗时间开始为15-20 min,以后逐渐增加至30-45 min,1次/d,2周为1个疗程。
2.1.2配合蒙药辨证治疗 早饭后珍宝丸,15粒;嘎古拉-4汤,3 g,水煎服。
午饭后巴日布-10,3 g;森登-4汤,3 g,水煎服。
晚饭后古古乐嘎日迪-15,13粒;忠伦-5汤,3 g,水煎 服。
并对症治疗。
2周为1个疗程。
2.2对照组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
操作步骤: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屈膝90。
,选取験韧带内外侧膝眼作为穿刺点,常规消毒膝眼穴,进针达关节腔,抽取部分关节积液后注射玻 璃酸钠注射液5 mL,然后嘱患者屈伸关节数次,使玻璃酸钠均匀散布于关节腔内。
注意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避免膝关 节感染,1次/周。
连续5次为1个疗程。
3治疗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膝关节活动恢复正常,X 线片骨 关节增生停止;显效:疼痛明显减轻,肿胀基本消失,膝关节 功能明显改善;有效:疼痛肿胀有所减轻,膝关节功能有所 改善;无效:疼痛肿胀无减轻,膝关节功能无改善。
4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5例,占4.54%;显效58例,占52.73%;有 效46例,占41.82%;无效1例,占0.91%;总有效率99.09%o 疗程最短1个疗程.最长4个疗程,平均2个疗程。
远期随访50例,愈后1~2年均未复发。
对照组总有效率82.00%0 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见表1。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n,%)根据统计学处理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观察组11055846199.09对照组100125561882.005讨论KOA 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为主要特征的关节退行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膝关节进行性疼痛及功能 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文章编号:1005-0957(2017)11-1311-04 ·临床研究· 针药并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何萍萍1,张芙蓉1,杨睿2(1.华润武钢总医院,武汉 430080;2.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 430060)【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内服自拟中药汤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
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内服自拟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孟鲁司特纳片治疗。
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咳嗽积分、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水平及肺功能各项指标[最高呼气流速(PEF)值、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最大用力呼气量(FEV1)]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两组治疗后咳嗽积分、EOS水平及肺功能各项指标(PEF、FVC、FEV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治疗后咳嗽积分、EOS水平及肺功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刺配合内服自拟中药汤剂是一种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针刺疗法;咳嗽变异性哮喘;中药;针药并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PEF;FVC;FEV1【中图分类号】 R246.1 【文献标志码】 ADOI:10.13460/j.issn.1005-0957.2017.11.1311Therapeutic Observation of Acupuncture plus Medication for Cough Variant Asthma HE Ping-ping1, ZHANG Fu-rong1, YANG Rui2. 1.China Resources & WISCO General Hospital,Wuhan 430080,China; 2.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Wuhan 43006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plus oral administration of self-made Chinese herbal decoction in treating cough variant asthma (CV A). Method Sixty-two CV A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of 32 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of 30 case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intervened by acupuncture plus oral administration of self-made Chinese herbal decoc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intervened by Montelukast sodium tablets. Before and after 3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score of cough, eosinophil (EOS) count, pulmonary function tests [peak expiratory flow (PEF), 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 an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FEV1)] were observed. The clinical efficaci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score of cough, EOS count, and pulmonary function tests (PEF, FVC, and FEV1) were changed significantly in both groups (P<0.05). The score of cough, EOS level and pulmonary function tes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treatment (P<0.05,P<0.01).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3.8% in the treatment group versus 80.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plus oral administration of self-made Chinese herbal decoc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in treating CV A.[Key words]Acupuncture therapy; Cough variant asthma; Chinese medication; Acupuncture medication combined; EOS count; PEF; FVC; FEV1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又名咳嗽型哮喘。
针灸结合临床护理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结合临床护理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首先介绍了针灸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论基础,然后详细描述了研究方法和结果。
接着探讨了临床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并列出观察指标。
研究结果显示,针灸结合临床护理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显著疗效。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强调该疗法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本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益参考,有助于改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针灸, 咳嗽变异性哮喘, 临床护理, 疗效观察, 研究方法, 结果分析, 临床意义, 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目前对于针灸结合临床护理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尚不足。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一定时间内使用针灸结合临床护理治疗患有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进行观察,评估该治疗方法的疗效及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本研究,有望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结合临床护理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通过系统观察和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旨在验证针灸结合临床护理在治疗该疾病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具体目的包括:1.评估针灸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论基础,探讨针灸如何调节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以达到缓解哮喘症状的效果。
2.描述研究方法,包括选取研究对象、实施针灸治疗和临床护理方案的具体步骤,以及观察指标的设定和测量方法。
3.展示研究结果,通过临床数据和统计分析,评估针灸结合临床护理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效果,验证其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减轻症状方面的作用。
通过明确研究的目的,可以更好地指导研究的实施和结果的解释,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结合临床护理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研究,可以进一步明确针灸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论基础和机制,为将来临床应用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针灸联合自拟方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牡丹江市中医医院肺病科 157000【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自拟方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01月0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住院处患者共6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及雾化吸入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及中药自拟方治疗,评价患者治愈率及证候积分。
结果:联合组有效率90.32%,对照组有效率77.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P<0.05),两组治疗前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证候积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联合自拟方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疗较好,临床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针灸;自拟方;支气管哮喘[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self-made prescription on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methods:a total of 62 in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01 / 01 / 2018 to December 31,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mbined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general treatment and aerosol inhalation. The combined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nd self-made prescrip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o evaluate the cure of patients Rate and syndrome score. 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mbined group was 90.32%,and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7.42%.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self-made formula is better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which can be widely used.[Key words] acupuncture;self-made formula;bronchial asthma支气管哮喘主要病理变化为慢性炎症导致的气道高反应为性疾病,患者主要症状为咳嗽、喘促等,该疾病发病年龄范围较大,儿童和老年人均不能幸免。
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9-03-21T14:01:24.31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0月20期作者:朱丽华[导读] 观察中药联合针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提高治疗有效率;方法对医院在2017年1月~2018年6月接诊的73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朱丽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中医医院;云南普洱665699)【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针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提高治疗有效率;方法对医院在2017年1月~2018年6月接诊的73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中药治疗,观察组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灸疗法,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合针灸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较单纯中药治疗有一定的优越性,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中药联合针灸治疗;临床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0-0298-01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化、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工业化产物大量堆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哮喘属于祖国医学的“哮证”、“哮病”范畴。
目前研究表明,在中药内服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且越来越多国外的哮喘患者寻求通过针灸的方法提高哮喘的治疗效果[1]。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寻求较好的治疗方法,现对科室在近两年中接诊的7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分别采取中药治疗及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医院针推科在2017年1月~2018年6月接诊的73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及选择分为观察组43例及对照组30例。
针灸结合中药方剂治疗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分析及护理于谦;王杨
【期刊名称】《新疆中医药》
【年(卷),期】2014(032)004
【摘要】目的总结针灸结合中药方剂治疗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和护理经验.方法对8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老年患者采用针灸结合中药方剂加以治疗,同时在给药、刺穴、心理、饮食、康复教育等方面进行辨证施护.结果通过3个疗程的治疗和中医辨证施护,84例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92.9%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其中显效43例,占51.2%,有效35例,占41.7%,无效6例,占7.1%,治疗效果显著.结论针对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实施针灸结合中药口服治疗,并进行中医辨证施护,疗效显著.
【总页数】2页(P92-93)
【作者】于谦;王杨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老年病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老年病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针灸结合中药熏蒸治疗面瘫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J], 袁文艳;彭强;陈功;李学香
2.温针灸结合中药活血化瘀方剂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疗效观察 [J], 冯艳红;王朝君;刘凡;李艳红;高毅
3.中药方剂六一散结合针灸治疗新西兰兔暑湿证 [J], 薛力刚;王丹
4.中药方剂结合含铋剂四联疗法在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治疗效果 [J], 陈伟
5.中药方剂联合针灸治疗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分析 [J], 李丽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