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7《爱在家人间》PPT
- 格式:ppt
- 大小:13.01 MB
- 文档页数:21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是一节非常重要的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亲情之爱,感受家人之间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珍惜家人,关爱家人。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案例,生动的图片,以及深入浅出的文字,引导学生了解家人之间的爱,以及如何去爱家人。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进入青春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他们对家人有深厚的感情,但往往不知道如何表达,也不知道如何去理解家人的爱。
因此,他们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既能感受到家人之间的爱,也能学会如何去表达和珍惜这份爱。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让学生理解亲情之爱,感受家人之间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表达爱意,如何去珍惜家人。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家庭价值观,懂得尊重和理解家人。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亲情之爱,以及学会如何去表达和珍惜这份爱。
由于亲情之爱是一种抽象的情感,学生需要通过案例,图片等教学资源,去感受,理解这份爱。
同时,他们也需要学会如何用言语,行动去表达自己的爱意,如何去珍惜家人。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亲情之爱。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表达和珍惜家人的爱,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3.情感引导法: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家人之间的爱,从而激发他们的情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家人之间的爱。
2.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教材中的案例,理解亲情之爱。
3.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表达和珍惜家人的爱。
4.情感引导: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家人之间的爱。
5.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明确亲情之爱的重要性。
6.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用行动去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爱在家人间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二框《爱在家人间》中的内容,包括体味亲情、爱的碰撞以及沟通传递爱,本课主要引领学生处理好与家人发生的矛盾以及如何解决矛盾。
二、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刚从小学生转化为初中生的角色,由于青春期的逐渐到来,学生的特殊生理变化、心理特点以及学习与生活的压力,他们一方面想要得到父母的呵护与关爱,另一方面又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不需要父母过多的管教了,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就需要与父母多沟通,化解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亲子矛盾的危害,了解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以及掌握一些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2)能力目标:学会解决与父母之间的误会与矛盾,增强与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父母的苦衷,主动与父母沟通,并以实际行动孝顺父母与长辈。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如何与父母进行沟通(2)难点:如何理解父母的苦心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以一则课前小调查来导入,提问:同学们是否在家与父母吵过架?某青少年研究所曾对1600多名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在1514份有效回收问卷中,有45.8%的学生承认自己与父母或家长吵过架或打过架,15.8%的学生在过去一年中与父母发生了两次到5次摩擦,11.8%的学生与父母吵架达5次以上。
爱在家人间弥漫,但爱的碰撞也时有发生。
(二)讲授新课1、播放《小别离》视频,引发学生的共鸣。
视频中亲子冲突主要体现在:个人隐私、兴趣爱好、学习成绩、交友问题……提问:这样的碰撞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2、与父母有了碰撞,就必须要沟通,因此我们要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技巧:关注事实、把握时机、留意态度、选择方式、考虑环境3、爱的寄语: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