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仲旭遗译《新手》出版:还原100%的卡佛
- 格式:docx
- 大小:13.89 KB
- 文档页数:2
酒店发现椿象应该怎么办椿象俗称臭屁虫,臭屁虫危害柳、榆,桑、杨、槐、杜仲、泡桐、石榴等多种绿化树木和花卉,它们吸食花蕾、花瓣、叶片、嫩叶、果实的汁液,使绿化美化效果大打折扣。
它们具有臭腺,在幼虫时位于腹部背板间,成虫时则转移到后胸的前侧片上,当臭屁虫受到惊吓时误认为受到攻击,臭腺会喷射出毒液对准人眼睛,让敌人暂时看不到它,好藉机脱身。
毒液喷至眼,当场会出现泪流不止、眼睛睁不开、剧痛、眼睛红肿,严重会导致角膜烧灼缺损及发炎现象。
酒店发现椿象应该怎么办一、出现的原因:(1)雨水偏多。
进入春季以后,特别是四五月份,偏多的雨水造成了空气湿度的加大,这就给越冬卵的孵化提供了有利条件,致使其孵化率大大增加。
(2)虫口基数偏大。
由于九月份盲椿象发生重,大部分棉农防治不利,致使虫卵基数大,给盲椿象的大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防治不及时。
由于盲椿象发生比往年早15~20天左右,而棉农防治并没有提前,防治不及时也是盲椿象危害偏重的一个原因。
(4)用药混乱。
在防治盲椿象药种选择上,多年来棉农习惯用高氯等常规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防治棉田害虫,使盲椿象产生了抗药性,有机磷及其复配剂防治效果明显下降。
(5)它属于昆虫类动物,它能散发出很臭的气体。
(6)是害虫的一种,喜欢生活在野外,春天、夏天和秋天都能看到。
酒店发现椿象应该怎么办二、主要处理方法:1、主要处理酒店整体绿化区域,窗户周边,墙体,杀灭目前厂区入侵成虫。
2、主要处理绿化落叶层,草坪等,对成虫越冬及滋生地进行处理,杀灭若虫及减少次年虫害爆发可能性。
最佳处理周期(以虫害世代生活习性、爆发期为依据):全年:每若虫高峰前处理1次,每成虫高峰期处理1-2次。
即全年3个若虫高峰,3个成虫高峰。
至少进行3-6次处理,分别为5-6月、7-8月、10-11月。
蝽科Pentatomidae1、谷蝽Gonopsis affinis (Uhler)分布:甘肃(徽县、礼县、宕昌)、山东、陕西、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广东、广西;日本。
古北、东洋。
2、梭蝽Megarrhamphus hastatus (Fabricius)分布:甘肃(文县)、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福建、广东、广西;日本,越南,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菲律宾。
东洋区。
3、青绿梭蝽Acrocorisellus serraticollis (Jakovlev)*分布:甘肃(文县、武都、康县、成县、宕昌、西和、礼县、徽县、两当、舟曲)。
古北、东洋。
4、华麦蝽Aelia fieberi Scott*分布:甘肃(康县、徽县、成县)、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陕西、北京、山西、江苏、浙江、江西、湖北。
古北、东洋。
5、西北麦蝽Aelia sibirica Reuter分布:甘肃(文县、康县)、陕西、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湖北、江西;蒙古,俄罗斯。
古北、东洋。
6、中华蠋蝽Arma chinensis (Fallou)分布:甘肃(文县)。
7、蠋蝽Arma custos (Fabricius)分布:甘肃(文县、康县、成县、徽县、宕昌)、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北、山东、陕西、新疆、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四川、云南、贵州;欧洲,俄罗斯(西伯利亚),中亚,日本。
古北、东洋。
8、峨眉疣蝽Cazira emeia Zhang et Liu分布:甘肃(文县、成县)、陕西、四川、福建、广东。
东洋区。
9、绿喙蝽Dinorhynchus dybowskyi Jakovlev*分布:甘肃(舟曲、宕昌)、黑龙江、吉林、北京、山东;俄罗斯(西伯利亚),日本。
古北区。
10、黑益蝽Picromerus griseus (Dallas)分布:甘肃(宕昌)、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西藏;不丹,缅甸,印度。
及时防治沙田柚椿象汇报人:2023-12-17•沙田柚椿象概述•沙田柚椿象发生原因分析•及时防治沙田柚椿象技术措施目录•生物防治技术应用与推广•化学防治技术应用与注意事项•总结与展望:未来防治工作重点方向01沙田柚椿象概述沙田柚椿象是柑橘类果树上的重要害虫,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寄主植物的幼芽、嫩叶、花和果实,造成叶片穿孔、果实畸形、落果等危害。
沙田柚椿象成虫体形较大,呈椭圆形,头小复眼大,黄褐色。
卵长椭圆形,淡黄色。
若虫体形与成虫相似,无翅,仅有翅芽。
定义与特点特点定义分布与危害沙田柚椿象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柑橘产区,如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四川等省份。
危害沙田柚椿象对柑橘类果树造成严重的危害,不仅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还导致果实品质下降,甚至落果绝收。
同时,沙田柚椿象还是多种病毒和细菌的传播媒介,对果树的健康生长构成威胁。
防治意义保护果树及时防治沙田柚椿象可以保护柑橘类果树的正常生长,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维护生态沙田柚椿象是柑橘类果树上的重要害虫,其防治对于维护果园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农业发展沙田柚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特色水果之一,及时防治沙田柚椿象有助于提高沙田柚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的发展。
02沙田柚椿象发生原因分析适宜的温度条件有利于椿象的生长和繁殖。
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椿象的繁殖速度会加快,导致虫害的发生。
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椿象的生长发育。
在湿度适宜的环境中,椿象的繁殖力和活动能力都会增强。
湿度气候因素沙质土壤或黏重土壤都可能有利于椿象的生长和繁殖。
沙质土壤透气性好,但保水能力差;黏重土壤透气性差,但保水能力强。
土壤质地土壤肥力不足或过量施肥都可能影响椿象的生长和繁殖。
缺乏必要的营养元素或施肥过量都可能导致植物生长不良,从而吸引椿象。
土壤肥力土壤环境修剪不当可能导致树体结构混乱,通风透光不良,为椿象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修剪施肥灌溉施肥不当可能导致植物生长失衡,增加植物的易受害性。
柚园椿象防治经验
果内质,甚至造成严重落果或贮藏期腐烂。
由于椿象为害柚果症状与柚黑斑病相似,与其为害其他柑桔类症状不同,加之椿象为害后逃逸或隐蔽起来,不易被察觉。
不少果农在防治椿象时走了弯路。
现将我们对柚园椿象的防治经验介绍如下:
一、为害症状。
椿象以口针刺入柚果皮取食,破坏油胞,但不形成水渍状,后发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或灰白或紫褐色凹陷斑,斑周缘有明显紫褐或黑褐分界线,斑直径约1~3毫米,有的受害柚果在采前脱落。
黑斑病症状是病斑直径1~5毫米,斑周缘分界线暗红或黑褐色隆起,中央凹陷部有黑粒即分生孢子器。
椿象为害温州蜜柑后3~5天即造成落果,即较被害柚果脱落快些。
二、防治技术。
1.春季在越冬成虫出蛰期或在冬前成虫越冬时收集杀灭,也可在成虫产卵期间收集卵块或初孵幼虫集中烧毁。
椿象为害期间,可在早晨趁露水未干而成虫和若虫不活动之际捕杀。
2.适时清除白茅等恶性杂草及园间木本杂物,减少椿象产卵或抑制椿象沿草上果为害,同时保护利用好蜘蛛、螳螂、寄生蜂等天敌。
如可在5~9月人工搜集被寄生卵粒(卵盖下有一黑环),放进容器内,待寄生蜂羽化即放回柚园,这样可使椿象黑卵蜂寄生率达50%~70%。
3.科学修剪、选择正品套袋,恶化椿象为害条件。
4.抓好新梢期椿象的防治,在成虫进入柚园或初孵若虫1~2龄高峰,喷40%水胺硫磷1000倍液或20%杀灭菌酚2000~3000倍液。
园林植物虫害防治技术--常见蝽类害虫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济南地区危害园林植物的常见蝽类害虫有:茶翅蝽、麻皮蝽、红脊长蝽、绿盲蝽、梨冠网蝽、杜鹃冠网蝽等。
一、茶翅蝽:危害丁香、海棠、樱花、山楂等。
一年一代,以成虫越冬。
4月底5月初成虫开始活动,卵产于叶背,7月初若虫孵化,7月下旬成虫羽化,9月开始越冬。
二、柳碧蝽:危害杨树、柳树、蒙古栎等。
一年一代,以成虫越冬。
7-9月成虫期。
三、斑须蝽:危害梨树、苹果、石榴、桃树、山楂等。
一年2代,以成虫越冬。
4月中旬和7月中旬前后产卵,若虫期约40天。
四、麻皮蝽:危害多种阔叶树木。
一年一代,以成虫越冬。
5-7月成虫产卵,卵期10天左右,若虫期约50天。
五、珀蝽:危害楸树、栎树、盐肤木、马尾松、柿树、杏树等。
一年两代,以成虫越冬。
六、菜蝽:危害刺槐、菊花、十字花科植物。
成虫越冬,4月下旬开始成虫产卵。
七、红脊长蝽:危害垂柳、刺槐、花椒等。
一年2代,以成虫越冬,4-5月产卵,6月开始出现成虫,危害嫩梢,成虫趋光性强。
八、绿盲蝽:危害木槿、月季、一串红、海棠、紫薇、菊花等。
一年3-4代,以卵越冬,4月初孵化,5月出现成虫,6月出现第二代成虫,是危害盛期。
九、梨冠网蝽:危害梨树、苹果、海棠、山楂等。
一年4代,以成虫越冬,4月中旬开始活动,5月各虫态出现,7-8月危害最重。
十、娇膜肩网蝽:危害杨树、柳树。
一年三代,世代重叠,以成虫越冬。
5月成虫开始活动。
十一、方翅网蝽:危害悬铃木法桐等。
每年5月开始危害,以成虫越冬,夏秋季危害严重。
一年2-5代,世代重叠。
在叶片背面危害,从叶柄开始逐渐危害整个叶片,看起来叶片发黄,斑点失绿,严重时整株叶片呈现黄乎乎的,提早落叶。
蝽类防治措施:秋冬季消灭土层表面的枯枝落叶,集中销毁,做好清园工作。
晚秋和早春喷施石硫合剂一次,3-4月份,使用冠呀、溴氰菊酯等喷施一次树皮缝隙、杂草、裂缝等,消灭越冬成虫。
发生初期,使用冠呀、溴氰菊酯、三彪等杀虫剂喷雾。
仰泳蝽的防治法仰泳蝽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水稻、玉米等农作物。
为了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损失,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来控制仰泳蝽的繁殖和传播。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防治方法,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应对仰泳蝽的威胁。
一、生物防治1.引入天敌:可以引入一些对仰泳蝽具有天敌作用的昆虫,如瓢虫、寄蝇等,通过捕食仰泳蝽来控制其数量。
这种方法无污染、无副作用,对农作物和环境无害,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防治方式。
2.利用微生物:可以利用一些天然的微生物来防治仰泳蝽,如利用病原微生物、细菌等来感染仰泳蝽,使其死亡。
这种方法对环境友好,对农作物无害,是一种可行的防治手段。
二、物理防治1.机械除虫:可以利用一些机械设备,如虫害捕捉器、虫害拍打器等来捕捉和杀死仰泳蝽。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适用于小面积的防治。
2.落网捕捉:可以在农田中布置一些落网装置,吸引仰泳蝽进入网中,然后及时清理和处理。
这种方法对环境无害,对农作物也没有副作用,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防治方式。
三、化学防治1.喷洒农药:可以使用一些有效的农药来喷洒农田,对仰泳蝽进行防治。
但是在使用农药时需要注意剂量和方法,避免对农作物和环境造成污染和伤害。
2.熏蒸处理:可以利用一些熏蒸剂对农田进行熏蒸处理,杀灭仰泳蝽和其卵和幼虫,达到防治的效果。
但是在使用熏蒸剂时需要注意安全和使用方法,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四、农业措施1.轮作休闲:可以通过合理的轮作休闲制度,减少农田的连作和间作,降低仰泳蝽的发生和繁殖。
同时,合理调整种植结构,选择一些抗病虫害的品种,能够有效减少仰泳蝽的危害。
2.田间管理:可以通过加强田间管理,保持农田的整洁和干净,及时清理农田中的杂草和残留物,减少仰泳蝽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从而达到防治的效果。
仰泳蝽的防治需要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农业措施等综合手段,才能更好地控制其数量和传播。
同时,农民朋友们也要加强对仰泳蝽的监测和防治意识,及时发现和处理,减少仰泳蝽对农作物的危害,保障农田的健康和丰收。
蝽象防治方法蝽象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它对多种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来控制蝽象的数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蝽象防治方法。
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虫、病原体等天然生物因素来控制害虫数量的方法。
对于蝽象来说,常见的天敌有蝽象寄生蜂、蜻蜓等昆虫,它们可以捕食蝽象的幼虫和成虫,有效降低蝽象的数量。
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病原体,如蝽象病毒和真菌来感染和杀死蝽象。
生物防治方法对环境友好,不会对农作物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蝽象的防治中。
二、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来控制害虫数量的方法。
对于蝽象来说,可以采用以下物理防治方法:1.机械清除:利用人工或机械手段,将蝽象的幼虫和成虫进行捕捉和清除。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规模的农田和果园。
2.覆盖防护:在农作物上覆盖防虫网或塑料薄膜,阻止蝽象的入侵。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范围农作物的防治。
3.热处理:将农作物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利用高温杀死蝽象。
这种方法适用于温室或大棚中的农作物。
三、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农药来控制害虫数量的方法。
对于蝽象来说,可以选择一些有效的杀虫剂进行喷洒或施药。
在选择化学农药时,应注意使用符合规定的农药,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使用。
化学防治方法可以迅速有效地控制蝽象的数量,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四、农艺防治农艺防治是指通过合理的农业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害虫的方法。
对于蝽象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农艺防治措施:1.适时播种: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避免蝽象的大量孳生期与农作物的生长期重叠,减少蝽象对农作物的危害。
2.间作和轮作: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顺序和间隔,减少蝽象在同一地区的繁殖和传播。
3.合理施肥:科学施肥,保持土壤肥力平衡,增强农作物的抗虫能力,减少蝽象的侵害。
蝽象防治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农艺防治等多种方法。
臭虫,你了解多少提到臭虫,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蝽类昆虫。
因为蝽类昆虫受到惊扰时会分泌一种难闻的气味,所以常被称为“放屁虫”“臭屁虫”“臭大姐”。
不过,蝽类昆虫并不是真正的臭虫。
在我国北方,可能很多人都没见过臭虫;但在我国南方,比如广东、广西、福建,臭虫危害不容乐观。
在国外,臭虫带给人们的烦恼更多,曾有法国议员在国民议会上挥舞着装有臭虫的小玻璃瓶,称它们“把数百万受害公民的生活变成了一场噩梦”。
那么,臭虫到底是谁?对于它,你又了解多少呢?臭虫是谁臭虫属于昆虫纲半翅目臭虫科臭虫属,因有臭腺,可以分泌特殊的臭液而得名,人们多将其称为“床虱”“壁虱”。
目前全球已知臭虫近90种,绝大多数寄生于蝙蝠和鸟类,与人息息相关的只有两种——温带臭虫和热带臭虫,常在人居室内活动繁殖,嗜吸人血,也吸鼠类、兔等的血液。
温带臭虫最适宜的生存温度为28~29℃,热带臭虫最适宜的生存温度为32~33℃。
在我国,温带昆虫较为常见,遍布全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地区和华中地区,如北京、山西、河北、河南等地;热带臭虫因抗寒性较弱,常见于华南地区,如海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地。
热带臭虫臭虫为不完全变态昆虫,分为卵、若虫和成虫,从卵到成虫的整个发育过程需6~8周。
臭虫的卵为椭圆形,米白色,长约1毫米。
若虫外形似成虫,但体形比成虫小,体色也比成虫浅;若虫须经5次蜕皮才能发育为成虫。
成虫为宽椭圆形,长约5毫米;背腹扁平,背板隆起,遍体生有粗短毛,红褐色,无翅;寿命通常为10个月左右,甚至1年及以上。
无论雌雄、是否成熟,臭虫均吸血,若虫在蜕皮前必须吸血1次以上,成虫也必须吸血才能产卵。
卵常产于床板、褥垫、墙壁、墙纸、地板及木器家具的缝隙中。
臭虫比较怕光,所以多在夜间寻求血源。
通常而言,虫龄越大,吸血时间越长,若虫的吸血时间为6~9分钟,成虫的吸血时间为10~15分钟,两次吸血间隔24~48小时。
吸血时,臭虫一般不直接趴在人的皮肤上,而是攀附在紧贴着皮肤的被褥、衣服或家具上,一遇骚扰,马上停止吸血,而后迅速逃离。
水稻大稻缘蝽学名Leptocorisaacuta(Thunberg)半翅目,缘熔科。
别名稻蛛缘蝽、稻穗缘蝽、异稻缘蝽。
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台湾等省区。
寄主水稻、玉米、豆类、小麦、甘蔗及多种禾本科杂草。
为害特点成、若虫吸食汁液,影响籽粒成熟。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6-19mm,宽2.3―3.2mm,草绿色,体上黑色小刻点密布,头长,侧叶比中叶长,向前直伸。
头顶中央有1短纵凹。
触角第1节端部略膨大,约短于头脑长度之和。
喙伸达中足基节间,末端黑。
前胸背板长,刻点密且显著,浅褐色,侧角不突出较圆钝。
前翅革质部前缘绿色,余茶褐色,膜质部深褐色。
雄虫的孢器基部宽,端部渐尖削略弯曲。
卵黄褐至棕褐色,长1.2mm,宽0.9mm,顶面观椭圆形,侧面看面平底圆,表面光滑。
若虫共5龄。
该虫有4个近缘种。
即边稻缘蝽(L。
costalis)、小稻缘熔(L.lepida)、中华稻缘熔(L.chinensis)、异稻缘熔(L.varicornis)。
(图左) 生活习性云南年生3―4代,海南文昌4代,广西4―5代,以成虫在田间或地边杂草丛中或灌木丛中越冬。
在云南、海南越冬成虫3月中下旬开始出现,4月上中旬产卵,6月中旬二代成虫出现为害英白和水稻,7月中旬进入三代,8月下旬发生4代,10月上中旬个别出现5代。
成虫历期60一90天,越冬代180天左右。
若虫期15―29天。
成、若虫喜在白天活动,中午栖息在荫凉处,羽化后10天多在白天交尾,2―3天后把卵产在叶面,昼夜都产卵,每块5―14粒排成单行,有时双行或散生,产卵持续11―19天,卵期8天,每雌产卵76―300粒。
禾本科植物多时发生重。
这个虫是我国的第一害虫,危害十分严重盲蝽象又叫盲蝽蟓、臭屁虫、棉盲蝽等,主要种类有绿盲蝽象、三点盲蝽象、苜蓿盲蝽象,棉盲蝽蟓等。
一年发生5代,以绿盲蝽象危害最严重。
可以为害叶、花、果等多个部位。
4月份开始为害,6-8月危害剧烈,由于其具有厚厚的硬壳和迁飞能力,防治十分困难,令农民十分头疼。
今天给大家推荐几个比较优秀的配方,供大家选用。
(一)成虫特征1、成虫:虫体卵圆形,体长,黄绿色或浅绿色,密生有短毛。
头部为三角形,复眼突出,革片端部与模片相接处略呈灰褐色。
成虫形态2、若虫:初孵时绿色,复眼桃红色。
2龄黄褐色,3龄出现翅芽,4龄超过第l腹节,2、3、4龄触角端和足端黑褐色,5龄后全体鲜绿色,密被黑细毛;触角淡黄色,端部色渐深。
眼灰色。
3、卵:卵长lmm,黄绿色,长口袋形,卵盖奶黄色,中央凹陷,两端突起,边缘无附属物。
卵和幼虫形态(二)为害症状盲蝽象对作物的危害时间较长,从初春一直到秋后,为害期长达4个月以上。
盲蝽蟓以成虫刺吸植物幼嫩的茎、叶片和果实,被害后,伤口处肉眼看不见的小伤口,很快小伤口周围的组织变黄变褐,并且很快死掉,叶片形成了一些小孔洞,同时整片叶子皱缩畸形,生长点枯死,果实畸形,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危害症状(三)防治方法配方一:2%噻虫嗪颗粒剂穴施,在棉花、蔬菜等定植时,可用2%噻虫嗪颗粒剂穴施或条施,每亩1公斤左右,可有效防治盲蝽象的为害。
有效期可达80天以上。
配方二:5%氟虫氰+5%啶虫脒2000倍液喷雾,在棉花田间盲蝽蟓初发期,可用这个配方防治,防效可达98%以上,效果相当好。
配方三:5%高效氯氟氰菊酯+7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在葡萄、枣树、苹果等果树上,盲蝽蟓初发期,可用这个配方喷施,防效可达96.2%,有效期可达14天。
配方四: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这是最新推出的防治盲蝽蟓较好的药剂,可在盲蝽蟓初发期喷施,单剂防效都很好,有效期可达20天左右。
配方五:可用20%吡蚜酮+20%呋虫胺可溶性粒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对蝽类害虫不仅有很好的杀虫效果,还可在瞬间抑制害虫吮吸效果。
[缘蝽科]缘蝽:缘蝽篇一: 缘蝽:缘蝽-简介,缘蝽-分布缘蝽,昆虫纲半翅目动物。
分布在浙江、江西、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
缘蝽科_缘蝽-简单介绍分布广泛,有许多是农作物大害虫。
卵大,长度常超过10公釐,色暗淡。
个体的形、色及大小变异很大,见於各种环境。
其翅常在背部凹陷处内。
有的只取食植物,有的只取食昆虫,有的两者都吃。
南瓜缘蝽是南瓜、西瓜等的重要害虫,约15公釐长,底色黄,上有大量小黑窝故呈黑色,若虫在地下取食,成虫在杀虫药难以穿入的植物部位刺取汁液,因而防治困难。
以成虫越冬。
春季在瓜苗上产卵块。
一季数代。
北美的叶足缘蝽等的足上有叶状扩展部,吸食豆类、番茄、马铃薯等作物的汁液。
体长6公釐,褐色,有白色带跨过前翅。
以成虫越冬。
温暖地区一年两代。
用杀虫药,破坏越冬场所和轮作以进行防治。
梣蛛缘蝽暗棕色,胸部有3条纵行红色带,第一对翅有红色脉。
主要食梣树。
异稻缘蝽危害稻、黍。
本科其他种俗名胶树蝽、十字军蝽等。
缘蝽科_缘蝽-分布在浙江、江西、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
缘蝽科_缘蝽-寄主主要为害蚕豆、豌豆、菜豆、绿豆、大豆、豇豆、昆明鸡血藤、毛蔓豆等豆科植物,亦为害水稻、麦类、高粱、玉米、红薯、棉花、甘蔗、丝瓜等。
缘蝽科_缘蝽-为害特点成虫和若虫均喜欢刺吸花果或豆荚汁液,也可为害嫩茎、嫩叶。
被害蕾、花凋落,果荚不实或形成瘪粒,嫩茎、嫩叶变黄,受害严重时植株死亡、不结实,对产量影响很大。
缘蝽科_缘蝽-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3—15mm,宽3mm,体狭长,棕黄色。
头在复眼前部成三角形,后部细缩如颈。
复眼大且向两侧突出,黑色;单眼突起在后头,赭红色。
触角4节,第4节长于第2、3节之和,第2节最短。
前胸背板向前下倾,前缘具领,后缘呈两个弯曲,侧角刺状,表面及胸侧板密布疣点和刻点。
头、胸两侧有光滑完整的带状黄色横条斑。
后胸腹板后缘极窄,几乎成角状。
腹部背面浅黄棕色,各节端部有黑色斑。
后足腿节基部内侧有一个明显的突起,腿节腹面具一列黑刺,胫节稍弯曲,其腹面顶端具l齿,雄虫后足腿节粗大。
臭椿皮蛾防治
臭椿皮蛾又名臭椿皮夜蛾、旋皮夜蛾。
主要为害臭椿、香椿、红椿、桃和李等园林观赏树木。
幼龄幼虫取食叶肉,残留表皮,叶片呈纱网状,大龄幼虫造成叶片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只留粗叶脉和叶柄。
臭椿皮蛾成虫体长28毫米左右,翅展为76毫米左右。
头部和胸部灰褐色,腹部桔黄色,各节背部中央有块黑斑。
前翅狭长,前缘区黑色,其后缘呈弧形,并附以白色,翅其余部分为赭灰色,翅面上有黑点。
后翅大部分为桔黄色,外缘有条蓝黑色宽带。
足黄色。
卵近圆形,乳白色。
幼虫老熟时体长约48毫米,头深褐至黑色,前胸背板与臀板褐色,体橙黄色,体背各节有个褐色大斑,各毛瘤上长有白色长毛。
蛹扁平,椭圆形,红褐色。
臭椿皮蛾一年发生二代,以在枝干上、皮缝、伤疤等处结茧代蛹越冬。
翌年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成虫有趋光性,将卵散产在叶片背面,卵期约9天。
幼虫为害期分别为5—6月、8—9月,以第一代幼虫为害严重。
幼虫喜食幼芽、嫩叶,受惊后身体扭曲或弹跳蹦起。
老熟幼虫爬到树干上咬树皮,用丝相连做薄茧化蛹,茧紧贴于表皮。
防治方法:
1、结合其他养护管理工作,人工刮除蛹茧,消灭虫源。
2、保护胡蜂、螳螂、寄生蜂、寄生蝇等天敌昆虫。
3、发生严重时喷施1.2%烟参碱乳油或10%溴氟菊酯乳油1000倍液防治。
4、点灯诱杀成虫。
新疆长蝽的防治方法新疆长蝽可是个让人头疼的家伙呢!那怎么防治它呢?物理防治方法挺不错的。
可以使用防虫网呀,就像给农作物穿上一层保护罩似的。
把防虫网罩在作物上,新疆长蝽就很难靠近啦。
这就好比给自家宝贝作物建了个堡垒,新疆长蝽只能在外面干瞪眼。
这个方法多安全呀,既不会对作物有什么不良影响,稳定性也很好,只要防虫网安装牢固就没问题。
适用场景呢,在小面积的菜园或者温室里就很合适。
像我邻居家的小菜园,之前总是被新疆长蝽骚扰,自从用了防虫网,哎呀,那效果简直棒极了,再也看不到那些讨厌的长蝽了。
生物防治也是个妙法。
引进新疆长蝽的天敌呀,比如说一些捕食性昆虫。
这就像是请了一群保镖来保护作物。
这些天敌昆虫就专门盯着新疆长蝽,把它们当作美味佳肴。
这个过程安全性超高的,不会像化学药剂那样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稳定性也有保障,只要建立好天敌昆虫的种群,它们就会持续发挥作用。
在生态农业园这种场景就特别适用。
我知道有个生态农业园,之前新疆长蝽泛滥成灾,后来引入了天敌昆虫,哇塞,新疆长蝽的数量就大大减少了,作物长得可好了,这就是生物防治的魅力啊。
化学防治也不能忽视。
有专门针对新疆长蝽的杀虫剂。
不过使用的时候可得小心啦。
就像拿着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能把新疆长蝽杀得片甲不留,用不好可能就会伤害到作物或者环境呢。
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来使用,这就如同按照食谱做菜一样,一点都不能马虎。
在大面积爆发新疆长蝽危害的时候,化学防治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能快速降低长蝽的数量。
但是使用化学药剂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护,毕竟这东西不是闹着玩的。
我听说有个农户,着急想把新疆长蝽消灭,没有按照正确剂量使用杀虫剂,结果不仅没把长蝽彻底消灭,还让部分作物受到了药害,多可惜呀。
在我看来,防治新疆长蝽得综合运用这些方法。
物理防治可以作为基础防护,生物防治可以长期稳定地控制长蝽数量,化学防治在紧急情况下发挥作用,但是要谨慎使用。
这样才能既有效地防治新疆长蝽,又能保证作物的安全和环境的健康。
蝽象防治方法蝽象,是一类常见的害虫,给农业生产和生活环境带来了不少困扰。
为了有效地控制蝽象的危害,我们需要了解它们的习性,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蝽象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麻皮蝽、茶翅蝽、绿盲蝽等。
它们的体型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会对植物造成损害。
蝽象主要以吸食植物的汁液为生,被它们侵害的植物往往会出现叶片枯黄、生长不良、果实畸形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植株死亡。
了解蝽象的生活习性对于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蝽象大多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在温暖的季节活动频繁。
它们喜欢栖息在草丛、树林、果园等植物茂盛的地方。
蝽象的繁殖能力较强,一年可繁殖多代,而且卵、若虫和成虫都能造成危害。
在蝽象的防治中,农业防治是基础。
首先,要合理轮作和间作。
避免在同一块土地上长期种植单一作物,这样可以减少蝽象的寄主植物,降低它们的繁殖和生存机会。
其次,加强田间管理也很重要。
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枯枝落叶,减少蝽象的栖息地和越冬场所。
合理修剪植株,增强通风透光,也能减轻蝽象的危害。
物理防治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利用蝽象的趋光性,可以在田间设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
在蝽象发生高峰期,还可以使用防虫网对农作物进行覆盖保护,阻止蝽象进入田间。
此外,人工捕捉也是一种直接的防治方法,尤其是在蝽象数量较少时,可以通过人工摘除蝽象的卵块、若虫和成虫,来减少虫口数量。
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且可持续的防治策略。
可以利用蝽象的天敌来控制它们的数量,如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
在田间释放这些天敌,可以有效地抑制蝽象的种群增长。
同时,一些有益微生物也对蝽象有防治作用,例如白僵菌、绿僵菌等,可以通过感染蝽象来达到防治的目的。
化学防治是在蝽象危害严重时采取的应急措施。
在选择农药时,要注意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在蝽象若虫期和成虫期进行防治效果较好,可以使用的农药有吡虫啉、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等。
施药时要注意均匀喷雾,确保药液覆盖到植株的各个部位。
1981年,卡佛的新作《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出版,然而书中十七个短篇被编辑利什删掉超过50%的事实,让后来被尊为简约派文学典范的卡佛一度忿恨表示,“有朝一日,我必将这些短篇还以原貌,一字不减地重新出版。
”所幸,在卡佛后人帮助下,未经删改的17个故事以书名《新手》出版。
近日,《新手》中译本正式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据了解,这也是青年翻译家孙仲旭先生的遗译之一。
原稿曾被砍超50%
据该书中译本责编张睿介绍,当年卡佛看到利什对《新手》的二轮修改稿时,曾经写信给利什,说:“我已经放弃了这本书,请采取必要措施停止这本书的出版。
”卡佛觉得经过利什大刀阔斧的修改,这部小说集已经成了利什的小说。
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新手》还是出版了,但是不仅书名被改成了《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而且原作内容被删改超过50%。
卡佛逝世后,他的遗孀苔丝·加拉格尔致力于出版更多卡佛生前“未经删改版”的作品。
《新手》为《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一书当年的完整版本。
《新手》所依据的———即文本———为卡佛在1980年春天交给戈登·利什的原稿。
张睿称,《新手》共收入十七个故事,篇幅结构跟《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一样,尽管篇目的名字并非完全一致。
这十七个故事,大多都是围绕人类最永恒的话题,爱情。
但是这里面的爱情都是破碎后的状态,基本都是婚外情或者第三者,但对这种出轨卡佛都是点到而止,而非一泻而下的渲染。
据悉,在《新手》中,卡佛对人的生存处境的关怀带有了文字的热度,故事的骨骼更为饱满,情感的书写更为连贯。
孙仲旭遗译《北美殉道者花园》10月出版
《新手》为国内青年翻译家孙仲旭先生的遗译之一。
南都记者从多家出版社及孙仲旭生前好友处获悉,孙仲旭先生的遗译除即将于今年10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托拜厄斯·沃尔夫作品《北美殉道者花园》外,其他包括其翻译的米尔豪瑟两本著作《危险的大笑》、《飞刀表演者》;与李玉瑶合译的《岛上书店》;其重新修订的伊恩·麦克尤恩作品《梦想家彼得》目前均已出版。
据《北美殉道者花园》的责编彭波介绍,其实早在2013年年中,孙仲旭就已经将初译稿交了过来。
“现在该书也已经是到了下印厂的阶段,但还没有印,出版社主要考虑还是希望能整体将这系列书一并推出。
”彭波介绍,《北美殉道者花园》是“沃尔夫作品集”中的一个品种,该作品集一共有四本书,所以即使孙仲旭于2013年就把书本译完且一直希望尽快发表,但也只能成为遗憾。
另据《岛上书店》责编孟汇一介绍,于今年5月正式上架的《岛上书店》目前销量也非常不错。
孟汇一说,孙仲旭最初是2014年在非洲时就交了译稿,当时已经完成了第一次翻译。
此外,李玉瑶也说,孙仲旭在去年下半年还专门找她,希望能帮忙完成该书最后的修订翻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