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3预习案:2.3.3分子的性质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2
《选修三第二章第三节分子地性质》导学案<第4课时)【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要求:复习本节主要知识【重点知识再现】一、共价键地类型1.σ键对于含有未成对地s电子或p电子地原子,它可以通过s-s、s-p、p-p等轨道“头碰头”重叠形成共价键.σ键构成分子地骨架,可单独存在于两原子间,两原子间只有1个σ键.2.π键当两个p轨道p y-p y、p z-p z以“肩并肩”方式进行重叠形成地共价键,叫做π键.π键地原子轨道重叠程度不如σ键大,所以π键不如σ键牢固.π键一般是与σ键存在于具有双键或三键地分子中.因为π键不像σ键那样集中在两核地连线上,原子核对电子地束缚力较小,电子能量较高,活动性较大,所以容易断裂.因此,一般含有共价双键或三键地化合物容易发生化学反应.3.单键、双键和三键单键:共价单键一般是σ键,以共价键结合地两个原子间只能有1个σ键.双键:一个是σ键,另一个是π键.三键:三键中有1个σ键和2个π键.4.配位键如果共价键地形成是由两个成键原子中地一个原子单独提供一对孤对电子进入另一个原子地空轨道共用而成键,这种共价键称为配位键.配位键是一种特殊地共价键.NH错误!、H3O+、H2SO4等以及种类繁多地配位化合物都存在配位键.5.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由同种元素地原子形成地共价键是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由不同种元素地原子形成地共价键是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成键原子地电负性差值愈大,键地极性就愈强.当成键原子地电负性相差很大时,可以认为成键电子对偏移到电负性很大地原子一方.二、分子地极性1.分子极性地判断方法(1>从分子组成上看(2>从形成地化学键看电子对不偏移→电子对不偏移→正负电荷中心重合→非极性分子键地分布不对称→键地分布不对称→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极性分子2.常见地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3.空间构型、键地极性和分子极性地关系1.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地比较主要包括:分子地大小,分子地空间构型以及分子中电荷分布是否均匀等.对组成和结构相似地分子,其范德华力一般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地增大而增大.3.范德华力对物质性质地影响(1>对物质熔、沸点地影响一般来说,组成和结构相似地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地熔、沸点通常越高.如熔、沸点:I2>Br2>Cl2>F2,Rn>Xe>Kr>Ar>Ne>He(2>对物质溶解性地影响如:在273 K、101 kPa时,氧气在水中地溶解量(49 cm3·L-1>比氮气在水中地溶解量(24 cm3·L-1>大,就是因为O2与水分子之间地作用力比N2与水分子之间地作用力大所导致地.四、关于氢键1.表示形式通常用X—H……Y表示氢键,其中X—H表示氢原子和X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氢键地键长是指X和Y地距离,氢键地键能是指X—H……Y分解为X—H和Y所需要地能量.2.形成条件在用X—H……Y表示地氢键中,氢原子位于其间是氢键形成地最重要地条件之一,同时,氢原子两边地X原子和Y原子所属元素具有很强地电负性;很小地原子半径是氢键形成地另一个条件.由于X原子和Y原子具有强烈吸引电子地作用,氢键才能存在.这类原子应该是位于元素周期表地右上角元素地原子,主要是氮原子、氧原子和氟原子.3.类型尽管人们将氢键归结为一种分子间作用力,但是氢键既可以存在于分子之间,也可以存在于分子内部地原子团之间,如邻羟基苯甲醛分子内地羟基与醛基之间即存在氢键.不难理解,当氢键存在于分子内时,它对物质性质地影响与分子间氢键对物质性质产生地影响是不同地.邻羟基苯甲醛地氢键存在于分子内部,对羟基苯甲醛存在分子间氢键,因此对羟基苯甲醛地熔点、沸点分别比邻羟基苯甲醛地熔点、沸点高.4.氢键既有方向性又有饱和性氢键只影响物质地物理性质.5.范德华力和氢键对物质性质地影响范德华力与氢键主要影响物质地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等.氢键可使H2O、HF、NH3地熔、沸点升高,而造成熔、沸点出现反常现象,如H2O>H2S等.组成和结构相似地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如熔、沸点:O2>N2,HI>HBr>HCl.组成和结构不相似地物质,分子极性越大,其熔、沸点就越高,如熔、沸点:CO>N2.在同分异构体中,一般来说,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如沸点: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芳香烃地同分异构体及其衍生物,其熔、沸点高低顺序是邻位化合物>间位化合物>对位化合物.五、关于无机含氧酸分子地酸性1.无机含氧酸分子之所以显酸性,是因为其分子中含有—OH,而—OH上地H在水分子地作用下能够电离出H+,而显示一定地酸性.2.对同一种元素地含氧酸来说,该元素地化合价越高,其含氧酸地酸性越强.3.比较酸性强弱,如利用(HO>m RO n,相比较地酸必须具有相同地“R”.4.酸性大小与—OH数目即m数值大小无关,如H3PO4为中强酸,并非强酸,H2SO3与H2SO4中m均为2,但H2SO3地酸性弱于H2SO4.5.同主族元素或同周期元素最高价含氧酸地酸性比较,根据非金属性强弱去比较,如HClO4>H2SO4,H2SO4>H2SeO4.6.比较酸性强弱地方法(1>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如:HF<HCl<HBr<HI;H4SiO4<H3PO4<HClO4(2>根据化合价判断如:H2SO4>H2SO3;HClO4>HClO3>HClO2>HClO(3>根据羟基氧原子数判断H n RO m:m-n=错误!(4>根据电离度来判断:如:α(H3PO4>>α(HClO>,酸性H3PO4>HClO(5>根据化学反应判断:如H2SO4+Na2SO3===Na2SO4+H2O+SO2↑,酸性:H2SO4>H2SO3H2O+CO2+Ca(ClO>2===CaCO3↓+2HClO,酸性:H2CO3>HClO【对点练习】1.下列物质微粒间只存在范德华力地是(>A.Ne B.NaCl C.SiO2D.NH4Cl2.下列叙述正确地是(>A.同一主族地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地熔点一定越高B.同一周期元素地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C.同一主族地元素地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地沸点一定越高D.稀有气体元素地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地沸点一定越高3.已知含氧酸可用通式XO m(OH>n来表示,如X是S,m=2,n=2,则这个式子表示H2SO4.一般而言,该式中m大地是强酸,m小地是弱酸.下列各含氧酸中酸性最强地是(>A.HClO3B.H2SeO3 C.H2BO2D.HMnO44.水分子间存在一种叫“氢键”地作用(介于范德华力与化学键之间>彼此结合而形成H2O.在冰中每个水分子被4个水分子包围形成变形地正四面体,通过“氢键”相互连接成庞大地分子晶体——冰.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1>1 mol冰中有______mol“氢键”.<2)水分子可电离生成两种含有相同电子数地粒子,其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效果自测】1.下列元素原子与氢形成地分子中,共价键地极性最大地是(>A.I B.S C.F D.Cl2.下列说法正确地是(>A.由极性键构成地分子全都是极性分子B.含有非极性键地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C.极性分子一定含有极性键,非极性分子一定含有非极性键D.以极性键结合地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3.使用微波炉加热,具有使受热物质均匀受热、表里一致、速度快、热效率高等优点.其工作原理是通电后炉内地微波场以几亿赫兹地高频改变外电场地方向,水分子因而能迅速摆动,产生热效应,这是因为(>A.水分子具有极性共价键B.水分子中有共用电子对C.水由氢、氧两元素组成D.水分子是极性分子4.经验规律(相似相溶规律>:一般来说,由极性分子组成地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地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地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地溶剂.以下事实中可以用相似相溶规律说明地是(>A.HCl易溶于水 B.I2可溶于水C.Cl2可溶于水 D.NH3易溶于水5.下列物质地沸点比较,前者低于后者地是(>A.F2与I2 B.HF与HClC.Na与K D.NaCl与H2O6.下列物质易溶于水地是______,易溶于CCl4地是______.A.NH3 B.HFC.I2 D.Br27.下列化合物中,化学键地类型和分子地极性(极性或非极性>皆相同地是(>A.CO2和SO2B.CH4和CH2Cl2C.BF3和NH3D.HCl和HI8.下列无机含氧酸分子中酸性最强地是(>A.HNO2 B.H2SO3C.HClO3 D.HClO49.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地是(>A.水加热到很高地温度都难以分解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C.CH4、SiCl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D.HF、HCl、HBr、HI地热稳定性依次减弱10.用一带静电地玻璃棒靠近A、B两种纯液体流,现象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A、B两种液体分子地极性正确地是(>A.A是极性分子,B是非极性分子B.A是非极性分子,B是极性分子C.A、B都是极性分子D.A、B都是非极性分子11.下列分子结构中,原子地最外层电子都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地是(>A.XeF2B.CO2C.PCl5 D.HClO12.CO2、CH4、BF3都是非极性分子,HF、H2O、NH3都是极性分子,由此推测AB n型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地经验规律正确地是(>A.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B.分子中不含有氢原子C.在AB n中A原子没有孤对电子D.A地相对原子质量小于B13.制冷剂是一种易被压缩、液化地气体,液化后在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致冷目地.人们曾采用过乙醚、NH3、CH3Cl等作制冷剂,但它们不是有毒,就是易燃.于是科学家根据元素性质地递变规律来开发新地制冷剂.据现有知识,某些元素化合物地易燃性、毒性变化趋势如下:(1>氢化物地易燃性:第二周期________>________>H2O>HF;第三周期SiH4>PH3> H2S>HCl.(2>化合物地毒性:PH3>NH3;H2S_______H2O;CS2_____CO2;CCl4>CF4(选填>或<、=>.于是科学家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含F、Cl地化合物上.(3>已知CCl4地沸点为76.8℃,CF4地沸点为-128℃,新地制冷剂地沸点范围应介于其间.经过较长时期反复实验,一种新地制冷剂氟利昂CF2Cl2终于诞生了,其他类似地还可以是________.(4>然而,这种制冷剂却造成了当今地某一环境问题是________,但求助于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地________变化趋势来开发制冷剂地科学思维方法是值得借鉴地.(填写字母>①毒性②沸点③易燃性④水溶性⑤颜色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④【课后作业】1.下列说法不正确地是(>A.分子间作用力是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地总称B.分子间氢键地形成除使物质地熔、沸点升高外,对物质地溶解度、硬度等也有影响C.范德华力与氢键可同时存在于分子之间D.氢键是一种特殊地化学键,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2.下列说法正确地是(>A.H与D,16O与18O互为同位素;H错误!O、D错误!O互为同素异形体;甲醇、乙二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B.在SiO2晶体中,1个Si原子和2个O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C.HI地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F,所以HI地沸点高于HFD.由第ⅠA族和第ⅦA族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电子总数为28地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3.水蒸气中常含有部分(H2O>2,要确定(H2O>2地存在,可采用地方法是(> A.1 L水蒸气冷凝后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测量产生氢气地体积B.1 L水蒸气通过浓硫酸后,测浓硫酸增重地质量C.该水蒸气冷凝后,测水地pHD.该水蒸气冷凝后,测氢氧原子个数比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极性键构成地极性分子地一组是(>A.CH4和Br2B.NH3和H2OC.H2S和CCl4D.CO2和HCl5.下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地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地叙述中,正确地是(>A.常压下五种元素地单质中Z单质地沸点最高B.Y、Z地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地相同C.W地氢化物地沸点比X地氢化物地沸点高D.Y元素地非金属性比W元素地非金属性强6.下列分子中,属于含有极性键地非极性分子地是(>A.H2O B.Cl2C.NH3 D.CCl47.60年代美国化学家鲍林提出了一个经验规则:设含氧酸地化学式为H n RO m,其中(m-n>为非羟基氧原子数.鲍林认为含氧酸地强弱与非羟基氧原子数(m-n>地关系见下表.试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按此34244弱地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2>H3PO3和H3AsO3地形式一样,但酸性强弱相差很大.已知H3PO3为中强酸,H3AsO3为弱酸,试推断H3PO3和H3AsO3地分子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按此规则判断碳酸应属于__________酸,与通常认为地碳酸地强度是否一致?________,其可能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8.(1>在下列物质①CO2、②NH3、③CCl4、④BF3、⑤H2O、⑥SO2、⑦SO3、⑧PCl5、⑨PCl3中,属于非极性分子地是________________.(2>提出AB3型和AB4型分子质点(分子或离子>地空间构型方案.每个A—B 键均是极性相同地,符合极性分子或离子地结构是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符合非极性分子或离子地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3>H2O地沸点(100℃>比HF地沸点(20℃>高,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9.氰[(CN>2]为无色可燃性气体,剧毒,有苦杏仁味,和卤素单质有相似地性质.(1>写出氰与苛性钠溶液反应地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已知氰分子各键之间夹角为180°并有对称性.(CN>2地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为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3>CN-中电子数为________,CN-地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疑点反馈:<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地知识,请记录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选修三第二章第三节分子地立体构型》导学案<第4课时)【对点练习】1.答案A2.答案D3.答案D4.答案(1>2(2>2H2O H3O++OH-【学习效果自测】1.答案C2.答案BD3.答案D4.答案AD5.答案A6.答案AB CD7.答案:D8.答案D9.答案B10.答案B11.答案B12.答案C13.答案(1>CH4NH3(2>>>(3>CFCl3(或CF3Cl>(4>使大气臭氧层出现空洞a【课后作业】1.答案 D2.答案 D3.答案AB4.答案 B5.答案 D6.答案D7.答案(1>HMnO4>H2CrO4>H3AsO4(2>(3>中强不一致由于溶于水地那部分CO2并不能完全转化为H2CO3解读(1>根据题中非羟基氧原子数与酸性强弱地关系可得:8.答案(1>①③④⑦⑧(2>AB3为三角锥形NH3、SO错误!AB3为平面三角形或AB4中原子A在四面体地中心或AB4中原子A在平面四边形地中心BF3、CCl4、PtCl4(3>H2O分子间形成地氢键比HF分子间形成地氢键多9.答案(1>(CN>2+2OH-===CN-+CNO-+H2O(2>错误!N⋮⋮C错误!C⋮⋮N错误!N≡C—C≡N非极性(3>14[错误!C⋮⋮N错误!]-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115)§2.3.3 分子的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及“相似相溶”规律;了解“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了解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强弱的原因,能用分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2.过程与方法:由已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发现、归纳其中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体会自然界的魅力。
【预习任务】四、溶解性:[阅读课本P50页,回答下列问题]思考:什么是相似相溶规律?试举例说明。
1.相似相溶规律⑴相似相溶规律:指非极性溶质一般,极性溶质一般⑵相似相溶规律的应用:①水是极性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在水中溶解度小。
如(各举一例):②相似相溶还适用于的相似性。
如:乙醇中的羟基与水分子中的羟基相似,因而;而CH3(CH2)4OH中的,使得其中的-OH与水分子中的-OH相似因素小得多,所以它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
2.氢键:如果存在氢键,则,溶解性越好。
相反,在有氢键的水中的溶解度就比较小。
3.反应:如果溶质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且生成物可溶于水,则可增加溶质的溶解度。
如:SO2能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而亚硫酸能溶于水,所以SO2的溶解度增加。
氯气在水中溶解度比其他非金属单质大。
完成:课本P51页思考与交流中,第1、2、3三个问题。
观察教材“四、溶解性”部分的“资料卡片”,从常见气体的溶解度数据中,你能找到符合“相似相溶”规律的例子吗?⑴乙炔、乙烯、乙烷、甲烷、氢气、氮气、氧气都是非极性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都很小。
⑵SO2和CO2都能和水反应,但前者是极性分子,后者是非极性分子,所以SO2比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很多。
⑶氯气是非极性分子,但氯气能和水反应,生成物HCl 、HClO能溶于水,所以氯气的溶解性比其他非金属单质要大。
⑷NH3分子能和H2O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NH3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五、手性[阅读课本P51~ P53页内容]思考:什么是手性碳原子?手性分子?手性异构体?1.手性碳原子-2.手性分子-3.手性异构体-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和原子排列的一对分子.但如同左手与右手一样互为镜像,在三维空间里不能重叠,互称为手性异构体。
高考化学(114)§2.3.2 分子的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范德华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知道常见含有氢键的物质;能举例说明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比较卤素单质的熔沸点,探究分子间作用力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结构决定性质角度体验科学的魅力。
【预习任务】二、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阅读课本P47页落实以下问题]:思考:什么是范德华力?哪些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范德华力一般有多大?哪些因素影响范德华力的大小?范德华力对物质的性质有什么影响?1.范德华力: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做分子间作用力,也就是范德华力。
2.范德华力存在的证明:和。
事实表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3.范德华力的大小:范德华力很小,约比化学键小。
4.影响范德华力大小的因素:⑴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
⑵相对分子质量相近或相同的分子,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
完成课本P47页学与问:【据课本P47页中,表2—8解释卤素单质从F2~I2熔、沸点的变化规律。
】5.范德华力对分子性质的影响:没有氢键存在时,范德华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
如:卤素单质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范德华力增大,它们的熔、沸点升高。
三、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阅读课本P48页回答以下问题]:思考:什么是氢键?氢键是化学键还是分子间作用力?哪些物质间存在氢键?氢键对物质的性质有什么影响?1.氢键:分子中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一般指)形成共价键的与另一个分子中之间产生的作用力。
这种作用一般出现在分子间,所以氢键是一种除范德华力外的另一种分子间作用力。
(有时氢键也可以在分子内产生。
)2.氢键的表示方法:通常用A—H···B表示,式中的表示氢键,A、B代表电负性很大的原子。
请将氟化氢溶于水溶液中所有的氢键都表示出来:3.氢键的类型:氢键可分为和两种。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多原子分子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
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1)如何理解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2)如何理解电负性概念;、Cl2、N2、HCl、CO2、H2O的电子式.(3)写出H2提出问题:由相同或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讨论与归纳: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一般说来,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中的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是非极性键.而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会发生偏移,是极性键。
提出问题:(1)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分子是否也有极性和非极性?(2)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怎样分布?是否重合?(3)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怎样找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讨论交流:利用教科书提供的例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借助图示以及数学或物理中学习过的向量合成方法,讨论、研究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
总结归纳:(1)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多原子分子,其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所以都是非极性分子。
如:H2、N2、C60、P4。
(2)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必须依据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等于零而定。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时,是非极性分子。
如:CO2、BF3、CCl4.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向量和不等于零时,是极性分子。
如:HCl、NH3、H2O.(3)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一般规律:a.以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是极性分子。
如:HCl、HF、HBr b.以非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如:O2、H2、P4、C60.c.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有的是极性分子也有的是非极性分子.d.在多原子分子中,中心原子上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而周围的原子是相同的原子,一般是非极性分子。
江苏省如皋市薛窑高中化学 2.3分子的性质(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教学目标1、范德华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2、能举例说明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3、例举含有氢键的物质4、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5、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教学重点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教学难点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景]气体在加压或降温时为什么会变成液体或固体?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水的结冰、气体的液化,讨论、交流。
结论]表明分子间存在着分子间作用力,且这种分子间作用力称为范德华力。
思考与讨论]仔细观察教科书中表2-4,结合分子结构的特点和数据,能得出什么结论?小结]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思考与交流]完成“学与问",得出什么结论?结论]结构相似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过渡]你是否知道,常见的物质中,水是熔、沸点较高的液体之一?冰的密度比液态的水小?为了解释水的这些奇特性质,人们提出了氢键的概念.阅读、思考与归纳]学生阅读“三、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思考,归纳氢键的概念、本质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小结]氢键是除范德华力之外的另一种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是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如水分子中的氢)与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如水分子中的氧)之间的作用力。
氢键的存在大大加强了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使水的熔、沸点教高.讲解]氢键不仅存在于分子之间,还存在于分子之内.一个分子的X—H键与另一个分子的Y相结合而成的氢键,称为分子间氢键,如图2-34一个分子的X—H键与它的内部的Y相结合而成的氢键称为分子内氢键,如图2—33阅读资料卡片]总结、归纳含有氢键的物质,了解各氢键的键能、键长。
小结]本节主要是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熔化时所克服的作用力也完全相同的是A.CO2和SiO2B.NaCl和HClC.(NH4)2CO3和CO(NH2)2D.NaH和KCl2.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键存在于分子之间,不存在于分子之内B.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其范德华力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C.NH3极易溶于水而CH4难溶于水的原因只是NH3是极性分子,CH4是非极性分子D.冰熔化时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3.沸腾时只需克服范德华力的液体物质是A.水B.酒精C.溴D.水银4.下列物质中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的是A.N2 B.HBr C.NH3 D.H2S5.以下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1)氢键是化学键(2)甲烷可与水形成氢键(3)乙醇分子跟水分子之间存在范德华力⑷碘化氢的沸点比氯化氢的沸点高是由于碘化氢分子之间存在氢键6.乙醇(C2H5OH)和二甲醚(CH3OCH3)的化学组成均为C2H6O,但乙醇的沸点为78。
第三课时教课目的1、从分子构造的角度,认识“相像相溶”规律。
2、认识“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
3、能用分子构造的知识解说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4、培育学生剖析、概括、综合的能力5、采纳比较、议论、概括、总结的方法进行教课教课要点、难点手性分子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教课过程[复习过渡 ]复习极性键非极性键,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并举出常有的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碘易溶于四氯化碳而不易溶于水,氨和氯化氢易溶于水,这是为何呢?[指导阅读 ]课本 P52,让学生说出从分子构造的角度,物质互相溶解有那些规律?[学生得出结论 ]1、“相像相溶”规律:非极性物质一般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易溶于极性溶剂。
2、若存在氢键,溶质和溶剂之间的氢键作使劲越大,溶解性越好。
3、若溶质遇水能反响将增添其在水中的溶解度[稳固练习 ]达成思虑与沟通[指导阅读 ]课本 P53~54,认识什么叫手性异构体,什么叫手性分子,以及“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
[设问 ]怎样判断一个分子是手性分子呢?[学生思虑并回答]有碳原子上连有四个不一样的原子或基团。
[教师增补 ]我们把连有四个不一样的原子或基团的碳原子叫手性碳原子[过渡 ]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都知道硫酸的酸性强于亚硫酸,硝酸的酸性强于亚硝酸,这是为何呢?[叙述 ]从表面上来看,关于同一种元素的含氧酸来说,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含氧酸的酸性越强,这与他们的构造相关含氧酸的通式(HO)m RO n,假如成酸元素R 同样,则n 越大,R 的正电性越高,致使R-O-H 中的 O 原子向 R 偏移,因此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也就简单电离出氢离子,即酸性越强。
如硫酸中n 为 2,亚硫酸中n 为 1,因此硫酸的酸性强于亚硫酸。
[稳固练习 ]1、把以下液体分别装在酸式滴定管中,并使其以细流流下,当用带有静点的玻璃棒靠近液体细流时,细流可能发生偏转的是A 、四氯化碳B 、乙醇C 、二硫化碳D、苯2、依据“相像相溶”规律,你以为以下物质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是A 、乙烯B 、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氢气3、以下氯元素含氧酸酸性最强的是A、HClOB、HClO2C、HClO3D、HClO44、以下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A、 LiFB、 NaFC、 KFD、CsF5、。
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知识点:分子
的性质(人教版)
(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3第一轮复习重点: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一元弱酸的判断。
《选修三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导学案<第3课时)【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要求:1、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认识“相似相溶”规律。
2、了解“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
3、能用分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复习】分子的极性判断标准,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阅读与思考】阅读教材P50“溶解性”部分内容,什么事“相似相容”原理?溶解度影响因素?“相似相容”原理有何应用?b5E2RGbCAP【思考与交流】1.比较NH3和CH4在水中的溶解度。
怎样用相似相溶规律理解它们的溶解性不同?2.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用有机溶剂(乙酸乙酯等>溶解油漆而不用水?3.在一个小试管里放入一小粒碘晶体,加入约 5 mL蒸馏水,观察碘在水中的溶解性(若有不溶的碘,可将碘水溶液倾倒在另一个试管里继续下面的实验>。
在碘水溶液中加入约 1 mL四氯化碳(CCl4>,振荡试管,观察碘被四氯化碳萃取,形成紫红色的四氯化碳溶液。
再向试管里加入1mL浓碘化钾(KI>水溶液,振荡试管,溶液紫色变浅,这是由于在水溶液里可发生如下反应:I2+I-===I错误!。
实验表明碘在纯水还是在四氯化碳中溶解性较好?为什么?p1EanqFDPw【实践】每个同学亮出自己的左又手。
看能否完全重合?【科学史话】P52-53【回顾与思考】H2S04和HN03是强酸,而H2S03和HN02是弱酸,即从酸性强弱来看:H2S03<H2S04HN02<HN03在氯的含氧酸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酸性强弱HClO<HCl02<HCl02<HClO4,你知道其对应的规律及原因吗?DXDiTa9E3d 【小结】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一般来说,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通常越高。
如熔、沸点:I2>Br2>Cl2>F2,Rn>Xe>Kr>Ar>Ne>He RTCrpUDGiT(2>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如:在273 K、101 kPa时,氧气在水中的溶解量(49 cm3·L-1>比氮气在水中的溶解量(24 cm3·L-1>大,就是因为O2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N2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大所导致的。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讲]水是极性溶剂,根据“相似相溶”,极性溶质比非极性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如果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
相反,无氢键相互作用的溶质在有氢键的水中的溶解度就比较小。
[投影][板书]2、溶解度影响因素:(1) 溶剂的极性[讲]此外,“相似相溶”还适用于分子结构的相似性。
例如,乙醇的化学式为CH3CH20H,其中的一OH与水分子的一OH 相近,因而乙醇能与水互溶;而戊醇CH3CH2CH2CH2CH20H中的烃基较大,其中的一OH跟水分子的一OH的相似因素小得多了,因而它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
[板书] (2) 分子结构的相似性。
[讲]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越大,则溶质分子的溶解度越大。
如CH4和HCl在水中的溶解情况,由于CH4与H2O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故CH4几乎不溶于水,而HCl 与H2O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大,故HCl极易溶于水;同理,Br2、I2与苯分子间的作用较大,故Br2、I2易溶于苯中,而H2O与苯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故H2O很难溶于苯中。
[板书](3)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讲]当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间形成氢键时,会使溶质的溶解度增大。
[强调]另外,如果遇到溶质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如SO2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后者可溶于水,因此,将增加SO2的溶解度。
[思考与交流]1、比较NH3和CH4在水中的溶解度。
怎样用相似相溶规律理解它们的溶解度不同?2.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用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等)溶解油漆而不用水?3、在一个小试管里放入一小粒碘晶体,加入约5mL蒸馏水,观察碘在水中的溶解性(若有不溶的碘,可将碘水溶液倾倒在另一个试管里继续下面的实验)。
在碘水溶液中加入约1mL 四氯化碳(CCl4),振荡试管,观察碘被四氯化碳萃取,形成紫红色的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再向试管里加入1mL浓碘化钾(KI)水溶液,振荡试管,溶液紫色变浅,这是由于在水溶液里可发生如下反应:I2+I—=I3—。
第二章第三节第二课时分子间作用力学习目标:1.知道范德华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2、能举例说明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例举含有氢键的物质重点、难点: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教学模式:“三五五”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多媒体等Ⅰ、课前:预案:一、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概念:分子间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范德华力。
2、影响范德华力大小的因素(1) 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_______。
(2) 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_____。
(3) 范德华力很弱,约比化学键小1~2数量级。
3、范德华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范德华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沸点。
范德华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_______。
二、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概念:氢键是一种除范德华力外的另一种________________,它是由已经与电负性很________的原子(如N、O、F)形成共价键的_________,与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很__________的原子(如N、O、F)之间的作用力。
2、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_________化学键,是一种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键能较小,约为________的十分之几,但比____________强。
氢键不仅存在于分子,有时也存在于分子。
(1) 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_____________。
(2) 分子内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_____________。
3、表示方法氢键通常用A—H…B表示,其中A、B为____、O、____原子,“—”表示_______,“…”表示_______。
4、水中的氢键对水的性质的性质(1)水分子间形成氢键,了水分子间的作用力,使水的熔沸点比H2S(2)氢键与水分子的性质①水结冰时,体积,密度;②接近沸点时形成“缔合”分子,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用化学式H2O计算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课题: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1) 讲课班级课时第一课时知识1、认识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教与2、联合常有物质分子立体构造,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技术学过程与目方法感情的态度培育学生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谨慎仔细的科学态度价值观重点多原子分子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
难点多原子分子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一、共价键及其分类1、按成键方式分:σ键和Π键知 2、按成键的共用电子对状况可分为:单键、双键、三键、配位键识3、按成键原子的电负性差别可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结 (1)、极性键:由不一样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吸电子能力较强一方呈正电性构(δ+),另一个呈负电性 ( δ-)。
与 (2)、非极性键:由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共价键。
板二、分子的极性书 1、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中,正电荷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设非极性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
计 2、分子的对称性(1)定义:拥有必定空间构型的分子中的原子会以某一个面成一个轴处于相对称的地点,即分子拥有对称性。
(2)关系:非极性分子拥有对称性,极性分子中原子不位于对称地点。
3、分子的极性对物质的熔点、沸点的影响4、 ABm 型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1)化合价法(2)物理模型法:(3)依据所含键的种类及分子的空间构型判断(4)依据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能否所有成键判断教课过程教课方法、手段、教课步骤、内容师生活动[引入]在必修 II 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共价键,共价键是两个或几个原子经过共用电子产生的吸引作用。
在上一节,我们又学习了杂化轨道理论,依据杂化轨道理论我们能够将共价键分为σ键和Π键。
[板书]一、共价键及其分类1、按成键方式分:σ键和Π键[讲]σ键:关于含有未成对的s 电子或p 电子的原子,它能够经过s-s、s-p、p-p 等轨道“头碰头”重叠形成共价键。
σ键构成分子的骨架,可独自存在于两原子间,两原子间只有一个σ键Π键:当两个p 轨道 p y-p y、p z-p z以“肩并肩”方式进行重叠形成的共价键,叫做Π键。
高考化学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讲]能量远小于化学键能,分子间作用力一般只有每摩尔几千焦至几十千焦,比化学能小
力主要影响分子晶体类型物质的物理性质,
响物质的化学性质。
存在于分子之间,且分子间充分接近时才有相互间的作用力,如固体和液体物质中。
[问]夏天经常见到许多壁虎在墙壁或天花板上爬行,却掉不下来,为什么?
[讲]壁虎为什么能在天花板土爬行自如
学家一百多年的谜。
用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壁虎的四足覆盖着几十万条纤细的由角蛋白构成的纳米级尺寸的毛。
年来,有人用计算机模拟,
[设问]你是否知道,常见物质中,[讲]在用X-H…Y表示的氢键中,氢原子位于其间是氢键形
[讲]由于氢键的存在,大大加强了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使水的熔、沸点较高。
另外,实验还证明,接近水的沸点的
[讲]在水蒸气中水以单个
中,经常是几个水分子通过氢键结合起来,形成
固态水(冰)中,水分子大范围地以氢键互相联结,形成相当疏松的晶体,从而在结构中有许多空隙,造成体积膨胀,
[投影小结]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的比较
分类分子间作用力(范
德华力)
氢键
概念物质分子之间存
在的微弱相互作
分子中与氢原子形成共价键的非金
属原子,如果吸引电子的能力很强,。
第二课时教课目的1、范德华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2、能举例说明化学键和分子间作使劲的差别3、例举含有氢键的物质4、采纳图表、比较、议论、概括、综合的方法进行教课5、培育学生剖析、概括、综合的能力教课要点分子间作使劲、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教课难点分子间作使劲、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教课过程[创建问题情形 ]气体在加压或降温时为何会变为液体或固体?学生联系实质生活中的水的结冰、气体的液化,议论、沟通。
[结论 ]表示分子间存在着分子间作使劲,且这类分子间作使劲称为范德华力。
[思虑与议论 ]认真察看教科书中表 2-4,联合分子构造的特色和数据,能得出什么结论?[小结 ]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思虑与沟通 ]达成“学与问”,得出什么结论?[结论 ]构造相像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过渡 ]你能否知道,常有的物质中,水是熔、沸点较高的液体之一?冰的密度比液态的水小?为认识释水的这些奇异性质,人们提出了氢键的观点。
[阅读、思虑与概括]学生阅读“三、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思虑,概括氢键的观点、实质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小结 ]氢键是除范德华力以外的另一种分子间作使劲。
氢键是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如水分子中的氢)与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如水分子中的氧)之间的作使劲。
氢键的存在大大增强了水分子之间的作使劲,使水的熔、沸点教高。
[解说 ]氢键不单存在于分子之间,还存在于分子以内。
一个分子的X-H 键与另一个分子的Y 相联合而成的氢键,称为分子间氢键,如图2-34一个分子的X-H 键与它的内部的Y 相联合而成的氢键称为分子内氢键,如图2-33[阅读资料卡片 ]总结、概括含有氢键的物质,认识各氢键的键能、键长。
[小结 ]本节主假如分子间作使劲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练习1.以下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种类同样,融化时所战胜的作使劲也完整同样的是A. CO2和 SiO2B. NaCl 和 HClC. (NH4)2CO3和 CO(NH2)2D.NaH 和 KCl2.你以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氢键存在于分子之间,不存在于分子以内B.关于构成和构造相像的分子,其范德华力跟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C.NH3极易溶于水而 CH4难溶于水的原由不过 NH3是极性分子,CH4是非极性分子D.冰融化时只损坏分子间作使劲3.沸腾时只要战胜范德华力的液体物质是A.水B.酒精C.溴D.水银4.以下物质中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的是A. N2B.HBr C. NH3D.H2S5.以下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1) 氢键是化学键(2)甲烷可与水形成氢键(3)乙醇分子跟水分子之间存在范德华力⑷碘化氢的沸点比氯化氢的沸点高是因为碘化氢分子之间存在氢键6.乙醇( C2H5OH)和二甲醚( CH3OCH3)的化学构成均为C2H6O,但乙醇的沸点为78.5℃,而二甲醚的沸点为-23℃,为何原由?7.你以为水的哪些物理性质与氢键相关?试把你的结论与同学议论沟通。
分子的性质(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认识“相似相溶”规律。
•2、了解“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
3、能用分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新知预习】四、溶解性K阅读教材』1.通过对许多实验的观察和研允,人们得111了一个经验性的“相似相溶”规律:_______ 溶质一般能溶于溶剂,______ 溶质一般能溶于 ____ 溶剂。
此外,“相似相溶”还适用于分子结构的_________ 。
2.若存在蛍键,溶质和溶剂之I'可的蛍键作用力越_____ ,溶解性越—o3.若溶质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将 ______ 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如SO?与水发生反应生成_________ ,后者可溶于水,因此,将增加__________________ o【思考交流】1.NH3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 CH在水中的溶解度。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o2.在日常生活中用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等)溶解•油漆而不用水,原因是: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碘在纯水还是在四氯化碳中溶解性较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五、手性K阅读教材》1._________________具有完全相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的一对分子,如同左手与右手一样互为_______ ,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间里不能重叠,互称___________ (又称对映异构体、光学异构体)。
有手性异构体的分子叫做____________ 0-2.手性异构体具有不同的性质:一种手性分子有药性,它的手性异构体可能有—作用。
(115)§2.3.3 分子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及“相似相溶”规律;了解“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了解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强弱的原因,能用分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2.过程与方法:由已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发现、归纳其中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体会自然界的魅力。
【预习任务】
四、溶解性:[阅读课本P50页,回答下列问题]
思考:什么是相似相溶规律?试举例说明。
1.相似相溶规律
⑴相似相溶规律:指非极性溶质一般,极性溶质一般
⑵相似相溶规律的应用:
①水是极性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在水中溶解度小。
如(各举一例):
②相似相溶还适用于的相似性。
如:乙醇中的羟基与水分子中的羟基相似,因而;而CH3(CH2)4OH中的,使得其中的-OH与水分子中的-OH相似因素小得多,所以它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
2.氢键:如果存在氢键,则,溶解性越好。
相反,在有氢键的水中的溶解度就比较小。
3.反应:如果溶质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且生成物可溶于水,则可增加溶质的溶解度。
如:SO2能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而亚硫酸能溶于水,所以SO2的溶解度增加。
氯气在水中溶解度比其他非金属单质大。
完成:课本P51页思考与交流中,第1、2、3三个问题。
观察教材“四、溶解性”部分的“资料卡片”,从常见气体的溶解度数据中,你能找到符合“相似相溶”规律的例子吗?
⑴乙炔、乙烯、乙烷、甲烷、氢气、氮气、氧气都是非极性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都很小。
⑵SO2和CO2都能和水反应,但前者是极性分子,后者是非极性分子,所以SO2比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很多。
⑶氯气是非极性分子,但氯气能和水反应,生成物HCl 、HClO能溶于水,所以氯气的溶解性比其他非金属单质要大。
⑷NH3分子能和H2O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NH3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五、手性[阅读课本P51~ P53页内容]
思考:什么是手性碳原子?手性分子?手性异构体?
1.手性碳原子-
2.手性分子-
3.手性异构体-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和原子排列的一对分子.但如同左手与右手一样互为镜像,在三维空间里不能重叠,互称为手性异构体。
4.了解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和生产手性药物方面的广泛应用。
六、无机含氧酸分子的结构及酸性[阅读课本P53~ P54页回答]
1.结构:在无机含氧酸的分子结构中,凡是能电离的氢原子都是和相连接的,即酸分子中存在—OH。
2.规律:同一元素的含氧酸,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含氧酸的。
同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同主族中从上到下,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将含氧酸的组成用通式(HO)m RO n表示,若n值越大,则酸性越强。
若n值相同,则酸性相同。
3.原因:将含氧酸的通式写成(HO)m RO n的形式,如果R元素相同时,则,R的正电性越高,导致R—O—H中氧的电子向R偏移,因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也就越容易电离出H+,因此酸性也就超强。
或R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半径越小,分子中的O—H越容易在水分子作用下断裂而电离出H+,因此酸性也就超强。
思考:碳酸酸性为何比亚硫酸弱?
【自主检测】
1.根据“相似相溶”规律,你认为下列物质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是
A .乙烯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氢气
2.下列氯元素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A.HClOB.HClO2C.HClO3 D.HClO4
3.将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手性碳原子用“*”标记出来
(1)C2H5CH2CH
CH3
CH CHCH3
(2)BrCH2CHDCH2Cl
(3)HOOC-CHCl-CHO(4)OH
Br(5)
CH3
CHOH
CH2C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