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1(201908)
- 格式:ppt
- 大小:398.50 KB
- 文档页数:23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知识点总结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常见表述是: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以下是物理网整理的牛顿第三定律知识点总结,请考生及时学习。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互相依存、同时存在的。
牛顿第三定律定义: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第六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第七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平衡状态: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所处的状态。
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0。
超重和失重超重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失重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运动物体时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即运动的初速度是0。
运动过程中它只受重力的作用。
全部内容就是这些,物理网预祝考生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是牛顿力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描述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力的特性。
本文将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和解析。
1. 牛顿第三定律概述牛顿第三定律,也被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是经典力学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它表示: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无论大小和方向如何,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简单来说,如果物体A施加一个力给物体B,那么物体B同样会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给物体A。
2. 示例解析为了更好地理解牛顿第三定律,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示例来说明。
- 示例1:游泳时的推进力当一个人在水中游泳时,他的手臂通过划水的动作向后用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水会给人的手臂反作用一个与划水方向相反的力,这就是推动人前进的力。
因此,人和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人能够推进游泳。
- 示例2:踢足球时的反作用力当一名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他的脚施加一个向球的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球同样会给脚反作用一个与踢球方向相反的力,这使得球能够被踢出去。
反作用力将球推向前方,而踢球的动作本身也受到了球的反向力的作用。
3.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在理解牛顿第三定律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是同一力对不同物体的作用和反作用,它们始终同时存在。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4. 应用举例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十分广泛,下面举几个常见的例子来说明其应用:- 飞行中的火箭:火箭喷气发动机燃烧时,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向后排出,这就是作用力。
而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火箭同样会受到向前的反作用力。
这个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向上飞行。
- 人走路时的推动力:人通过腿部的肌肉对地面施加一个向后的作用力,而地面同样会对人产生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推动人向前走。
- 汽车行驶中的摩擦力:汽车在行驶中,轮胎与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轮胎对地面施加向后的作用力,而地面对轮胎则产生向前的反作用力,推动汽车前进。
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本讲主要内容】牛顿第三定律【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1.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叫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 演示:用力F拉测力计2,改变F大小(1)两个测力计读数总是同时变大(2)同时减小,读数总相等(3)测力计1对2力向左,2对1的力向右,在一条直线上3.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4. 说明:(1)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出现,同时变大,同时减小,同时消失(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性质的(5)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区别(6)牛顿第三定律适用于任何运动形式的两个物体【解题方法指导】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题时一定要区别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对以上几点说明必须要明确。
例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一定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 大人与小孩拔河,大人胜的原因是大人拉小孩的力大于小孩拉大人的力C. 若二力平衡,则此二力必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 若二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则此二力必不平衡解: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不一定是两个物体的相互作用力。
∴A×。
大人拉小孩的力和小孩拉大人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据牛顿第三定律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大人胜的原因分析如下:大小、小孩受力如图:N 2f 1A 大人B 小孩f F Ma F f ma F FBA AB ABBA 1212-=-==⎧⎨⎪⎩⎪()()f f M m)a 12-=+( a f f >∴>012,大人受摩擦大于小孩受摩擦,∴大人胜,B ×。
若二力平衡,必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必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 √。
若二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必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必不是平衡力,D √。
例2. 如图,P 与Q 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在下面两对力中,(1)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2)属平衡力的是( )P QA. P 所受的重力和Q 对P 的支力B. Q 所用重力和Q 对P 的支力C. P 对Q 的压力和Q 对P 的支力D. P 所受重力和P 对Q 的压力E. Q 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Q 的支力 解:A 是一对平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