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纤维混凝土最优配合比设计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46.50 KB
- 文档页数:2
l—2 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钢纤维混凝土虽已在各种工程领域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对钢纤维混凝土拌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尚未建立起合理而成热的设计方法。
国外有关学者,曾介绍过关于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方面的资料,提出一些参考用表和经验配合比。
国内有关单位”,曾提出要以抗折强度为指标进行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通过试验,建立抗折强度与各主要影响因素之间量的关系,有利于配合比的设计。
但多数仍按普通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确定拌合料的配合比,只是适当调整砂率、用水量和水泥用量。
按此确定配合比时,为了获得较高的抗折强度,势必使抗压强度也相应提高,这是不必要的。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根据对钢纤维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设计。
1-2-11-2-1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和特点一、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的是将其组成的材料,即钢纤维、水泥、水、粗细骨料及外掺剂等合理的配合,使所配制的钢纤维混凝土应满足下列要求:1. 满足工程所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
对建筑工程一般应满足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要求对路(道)面工程一般应满足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要求。
2.配制成的钢纤维混凝土拌合料的和易性应满足施工要求。
3.经济合理。
在满足工程要求的条件下,充分发挥钢纤维的增强作用,合理确定钢纤维和水泥用量,降低钢纤维混凝土的成本。
二、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特点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相比,其主要特点是:1.在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拌合料中掺入钢纤维,主要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弯、抗拉、抗疲劳的能力和韧性,因此配合比设计的强度控制,当有抗压强度要求时,除按抗压强度控制外,还应根据工程性质和要求,分别按抗折强度或抗拉强度控制,确定拌合料的配合比,以充分发挥钢纤维混凝土的增强作用,而普通水泥混凝土一般以抗压强度控制(道路混凝土以抗折强度控制)来确定拌合料的配合比。
C50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报告一、试配要求和引用标准1、砼配制强度为59.9MPa,用于桥面伸缩缝;2、坍落度120mm ~160mm;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4、《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21 -2010);5、《钢纤维桥涵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与施工规程》(C ECS2-92);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GTF50-2011);7、根据业主要求,在咨询单位共同参与下,按高性能混凝土要求,设计该配合比如下。
二、原材料1、水泥:中国长城铝业公司水泥厂P·O52.5水泥;2、砂:信阳中砂,细度模数2.76;3、碎石:贾峪石料厂,碎石最大粒径为20mm,采用5-20mm连续级配碎石,其中10-20mm碎石占70%,5-10mm碎石占30%;4、水:饮用水;5、矿渣粉:郑州顺宝水泥股份有限公司S95级矿渣粉;6、外加剂:北京市罗拉化学科技有限公司PC-J100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5%,掺量为1.1%。
7、钢纤维:掺量为46kg/ m3。
三、计算初步配合比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值(f cu,o)设计强度标准值f cu,k=50Mpa,保证率系数t=1.645,标准差ó=6MPaf cu,o =f cu,k + 1.645×ó=50+1.645×6=59.9 (Mpa)2、计算水胶比(W/(C+K))W/(C+K)=a a.f ce/ (f cu,o+ a a a b. f ce)式中回归系数a a为0.46,a b为0.07,f ce根据水泥强度等级选为52.5MPa,f cu,o为混凝土配制强度值59.9 Mpa。
W/(C+K)=0.46×52.5/(59.9+0.46×0.07×52.5)=0.39为了保证混凝土强度,根据经验采用W/(C+K)值为0.28。
3、根据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两方面的要求,结合以往的经验选取用水量m wo为192.7 kg/m3,掺加北京罗拉PC-J100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ß为25%,掺加减水剂的混凝土用水量m wam wa=m wo(1-ß)=192.7×(1-0.25)=144.5kg/m34、计算单位胶凝材料用量(m co)m co= m wa/ (W/(C+K))=144.5/0.28=516 kg/m3为了能得到和易性优良、耐久性良好的、施工方便的高性能高强度混凝土,根据以往的经验,将该配合比中加入部分矿渣粉来满足这几方面的要求。
c30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摘要:一、c30钢纤维混凝土概述1.c30钢纤维混凝土定义2.c30钢纤维混凝土特点二、c30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原材料选择2.配合比设计原则3.配合比设计方法三、c30钢纤维混凝土性能与应用1.力学性能2.耐久性能3.应用领域四、c30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1.施工准备2.施工方法3.质量控制五、c30钢纤维混凝土发展前景1.我国发展现状2.市场需求3.发展趋势正文:一、c30钢纤维混凝土概述c30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以钢纤维为增强材料,以普通混凝土为基体材料,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使其具有较高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新型混凝土。
钢纤维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抗冲击性能,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道路等工程领域。
二、c30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原材料选择:选用优质钢纤维、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
钢纤维的规格、长度、抗拉强度等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2.配合比设计原则:确保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等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提高钢纤维混凝土的耐久性、抗裂性、抗冲击性等性能;充分发挥钢纤维的增强效果,降低成本。
3.配合比设计方法:依据设计原则,通过实验研究,确定合理的钢纤维掺量、钢纤维长度、水泥用量等参数,形成满足性能要求的配合比。
三、c30钢纤维混凝土性能与应用1.力学性能:c30钢纤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能,能有效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2.耐久性能:通过合适的配合比设计,c30钢纤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渗性、抗碳化性、抗冻融性等耐久性能,能有效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3.应用领域:c30钢纤维混凝土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道路、机场等工程领域,特别是在对抗裂性能、抗冲击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
四、c30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1.施工准备:合理组织施工队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按照设计要求准备原材料,并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制定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步骤、施工方法等。
钢纤维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计算方法一、本文概述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其性能优化和可持续性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钢纤维再生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还能有效地利用废弃的混凝土,减少资源的浪费。
本文旨在探讨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性能计算方法,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本文首先介绍了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背景,阐述了其相较于传统混凝土的优势。
接着,详细阐述了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则,包括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参数的确定以及配合比的优化方法。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性能计算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材料的力学性能、耐久性以及经济性等因素,为评估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性能提供了依据。
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和性能计算,可以优化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性能,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本文的研究成果也为其他类型的再生混凝土材料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二、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原材料性能钢纤维再生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其性能不仅与原材料本身的质量密切相关,还受到配合比设计的影响。
因此,深入了解各种原材料的性能特性是合理设计钢纤维再生混凝土配合比的基础。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
在钢纤维再生混凝土中,宜选用质量稳定、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的水泥,以确保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骨料: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
粗骨料通常采用碎石或碎卵石,其粒径、形状和级配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有显著影响。
细骨料主要为砂,其细度模数和含泥量等指标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有重要影响。
在钢纤维再生混凝土中,由于钢纤维的加入,对骨料的要求更为严格,需要选择级配合理、质量优良的骨料。
钢纤维:钢纤维是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关键增强材料,其形状、尺寸、长度、直径、抗拉强度等性能参数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增强效果。
c25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
C25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它通常用于需要抗拉强度和耐久性的工程项目中。
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水泥、砂、骨料和钢纤维的配比比例。
一般来说,C25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可以根据具体工程要求进行调整,但是一般的建议配合比如下:
水灰比,C25钢纤维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控制在0.4左右,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一般C25钢纤维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控制在350kg/m³左右。
砂,砂是混凝土的细骨料,一般C25钢纤维混凝土中砂的用量控制在730kg/m³左右。
骨料,骨料是混凝土的粗骨料,一般C25钢纤维混凝土中骨料的用量控制在1180kg/m³左右。
钢纤维,钢纤维是用来增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韧性,一般
C25钢纤维混凝土中钢纤维的用量控制在30-50kg/m³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配合比还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材料的特性、施工工艺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调整。
同时,施工过程中也需要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合和搅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l—2 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钢纤维混凝土虽已在各种工程领域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对钢纤维混凝土拌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尚未建立起合理而成热的设计方法。
国外有关学者,曾介绍过关于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方面的资料,提出一些参考用表和经验配合比。
国内有关单位”,曾提出要以抗折强度为指标进行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通过试验,建立抗折强度与各主要影响因素之间量的关系,有利于配合比的设计。
但多数仍按普通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确定拌合料的配合比,只是适当调整砂率、用水量和水泥用量。
按此确定配合比时,为了获得较高的抗折强度,势必使抗压强度也相应提高,这是不必要的。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应根据对钢纤维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设计。
1-2-11-2-1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和特点一、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的是将其组成的材料,即钢纤维、水泥、水、粗细骨料及外掺剂等合理的配合,使所配制的钢纤维混凝土应满足下列要求:1. 满足工程所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
对建筑工程一般应满足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要求对路(道)面工程一般应满足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要求。
2.配制成的钢纤维混凝土拌合料的和易性应满足施工要求。
3.经济合理。
在满足工程要求的条件下,充分发挥钢纤维的增强作用,合理确定钢纤维和水泥用量,降低钢纤维混凝土的成本。
二、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特点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相比,其主要特点是:1.在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拌合料中掺入钢纤维,主要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弯、抗拉、抗疲劳的能力和韧性,因此配合比设计的强度控制,当有抗压强度要求时,除按抗压强度控制外,还应根据工程性质和要求,分别按抗折强度或抗拉强度控制,确定拌合料的配合比,以充分发挥钢纤维混凝土的增强作用,而普通水泥混凝土一般以抗压强度控制(道路混凝土以抗折强度控制)来确定拌合料的配合比。
以抗压强度为主控的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一、基本要求:1、钢纤维直径为0.35~0.70mm,长径比50~80,适宜体积掺量为1.0%~2.0%,掺量低于0.5%时增韧效果不明显,掺量过高时纤维难分散、混凝土流动度变差、成本高。
钢纤维参数选择参照表5-19、表5-20;2、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400~500kg,水泥用量宜在300~400kg之间,水泥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级,砂率一般为45%~60%,配合比参数参照表1;3、粗骨料粒径不宜大于20mm;表5-19 钢纤维类型[2][2]二、钢纤维增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2]4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4.0.1 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cu,0cu,k 1.645f f σ≥+(4.0.1-1)式中,f cu,o —钢纤维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 cu,k —钢纤维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MPa ;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
2.当设计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cu,0cu,k 1.15f f ≥(4.0.1-2)4.0.2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应按照下列规定确定:1.当具有近1个月~3个月的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资料时,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应按下式计算:σ=(4.0.2)式中,f cu ,i —第i 组的试件强度,MPa ;m f cu —n 组试件的强度平均值,MPa ; n —试件组数,n 值应大于或者等于30。
对于强度等级不大于C30的混凝土:当σ计算值不小于3.0MPa 时,应按照计算结果取值;当σ计算值小于3.0MPa 时,σ应取3.0MPa 。
对于强度等级大于C30且不大于C60的混凝土:当σ计算值不小于4.0MPa 时,应按照计算结果取值;当σ计算值小于4.0MPa 时,σ应取4.0MPa 。
钢纤维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在现代建筑材料中,混凝土是最古老、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材料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混凝土在性能和制造工艺方面的优点,在未来的工程中用量将更多,混凝土掺用钢纤维使它的应用更广泛,凡是有建设工程就有混凝土的使用。
下面先介绍钢纤维的构造:一是使用短纤维,以少量纤维混入脆性基体中组成的复合建材;二是使用长纤维,按结构需要用配筋方式,多根或连续配筋(如玻璃纤维)成为配筋混凝土。
短纤维钢纤维混凝土又分为:无筋钢纤维混凝土结构、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结构。
这里介绍的是将短纤维不连续地、均匀地、乱向地分散于混中的复合基材。
钢纤维混凝土适用于对抗拉、抗剪、抗折强度和抗裂、抗冲击、抗疲劳、抗震、抗爆、耐磨等性能要求较高的结构工程或局部部位。
如码头、抗震建筑、船壳、设备基础、隧道护壁、山岩护坡,以及承受冷热骤变的炉窑工程等等。
现在钢纤维混凝土广泛应用于机场、道路。
今年我项目承接的天津港二号路东段拓宽改造工程中要求路面铺筑钢纤维混凝土,抗弯拉强度6.0MPa。
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兼顾经济性的同时应满足下列三项技术要求:1、弯拉强度(1)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板28d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应符合设计规范的规定。
(2)钢纤维混凝土配制28d弯拉强度的均值应按式fc=(fr/1-1.04cv)+ts 计算。
2、工作性(1)钢纤维混凝土的塌落度(2)钢纤维混凝土掺高效减水剂时的单位用水量可按表,在由拌合物实测坍落度确定。
3、耐久性(1)钢纤维混凝土满足耐久性要求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应符合表的规定。
(2)钢纤维混凝土严禁采用海水、海砂,不得掺加氯盐及氯盐类早强剂、防冻剂等外加剂。
(3)处在海风、酸雨、硫酸盐即除冰盐等环境中的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宜掺用粉煤灰,桥面宜掺用硅灰与S95和S105级磨细矿渣。
1、钢纤维的类型下表2、钢纤维的规格及其使用范围3、钢纤维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和外加材料如无特殊要求时,可按普通混凝土选用。
c30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原创实用版)目录1.介绍 c30 钢纤维混凝土2.配合比的概念和重要性3.c30 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4.配合比设计的具体步骤5.结论正文c30 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高强度、高耐久性的新型混凝土,其中的“c30”代表了这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为 30MPa。
钢纤维混凝土是指在普通混凝土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钢纤维,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冲击性能。
因此,c30 钢纤维混凝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桥梁、隧道、市政工程等。
配合比是混凝土中各种组成材料(水泥、砂、石子、水)之间的比例关系。
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是确保混凝土性能优良的关键。
在设计 c30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时,需要考虑钢纤维的加入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以及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应用环境等因素。
c30 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钢纤维的种类和掺量。
钢纤维的种类主要有短切钢纤维、长丝钢纤维等,不同种类的钢纤维性能差异较大。
同时,钢纤维的掺量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显著,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2.确定水泥种类和用量。
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结材料,其种类和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并根据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要求确定合适的水泥用量。
3.选择合适的骨料。
骨料(砂、石子)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具有重要影响。
选择合适的骨料品种和级配,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4.确定水灰比和水用量。
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需要根据水泥品种、钢纤维掺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水灰比。
同时,根据混凝土的工作性要求,确定合适的水用量。
5.根据实际需求,考虑加入外加剂。
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减水剂、防冻剂、缓凝剂等。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并确定合适的用量。
综上所述,c30 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