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课件-形位公差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626.00 KB
- 文档页数:20
综合练习一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2.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3.国家标准规定,孔只是指圆柱形的内表面。
()4.图样标注φ20-0.021mm 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5.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0.046-0.067 ,今测得其实际尺寸为φ19.962mm,可以判断该孔合格。
6.某孔要求尺寸为φ20()7.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8.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9.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那么这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0.05mm。
()10.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11.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12.对称度的被测中心要素和基准中心要素都应视为同一中心要素。
()13.某实际要素存在形状误差,则一定存在位置误差。
()+0.02114.图样标注中Φ200 mm 孔,如果没有标注其圆度公差,那么它的圆度误差值可任意确定。
()15.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16.线轮廓度公差带是指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 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17.零件图样上规定Φd 实际轴线相对于ΦD 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 mm。
这表明只要Φd 实际轴线上各点分别相对于ΦD 基准轴线的距离不超过0.02 mm,就能满足同轴度要求。
()18.若某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未超过直线度公差,则此轴的同轴度误差亦合格。
()19.端面全跳动公差和平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20.端面圆跳动公差和端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题库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几何参数必须制成绝对精确。
( )2、公差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 )3、国家标准规定,轴只是指圆柱形的外表面。
( )4、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
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6、加工尺寸愈靠近基个尺寸就愈精确。
( )0.0337、图样标注300 mm勺孔,该孔为基孔制的孔。
()0.0468、某孔要求尺寸为24 0.067mm今测得其实际尺寸为①29.962mm可以判断该孔合格。
( )9、公差值越小,说明零件的精度越高。
( )10、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为上偏差。
( )11、孔、轴配合为4!0H9/n9,可以判断是过渡配合。
( )12、配合H7/g6 比H7/s6 要紧。
()13、孔、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反映加上的难易程度。
( )14、最小间隙为零的配合与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二者实质相同。
( )15、基轴制过渡配合的孔,其下偏差必小于零。
( )16、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 )17、从工艺和经济上考虑.应优先选用基轴制。
( )18、基本偏差a〜h与基准孔构成间隙配合,其中h配合最松。
()19、未注公差尺小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 )20、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的位置。
( )21、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
( )22、配合公差的大小,等于相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
( )23、配合公差是指在各类配合中,允计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
( 24、基本偏差A〜H的孔与基轴制的轴配合时,其中H配合最紧。
(25、孔的基本尺寸一定要大于轴的基本尺寸才能配合。
( )26、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是零件的几何要素。
( )27、基准要素是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和位置的要素。
( )28、相对其他要素有功能要求而给出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单一要素。
形位公差标注练习题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形位公差是一种重要的标注方式,用于规定零件的形状和位置要求。
形位公差要求零件的几何特征在特定的范围内,以确保零件能够正常工作。
本文将提供一些形位公差标注练习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1. 零件图纸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图纸上的标注要求,确定以下特征的形位公差:a) 两个孔的中心线间距离符号和公差;b) 孔的直径符号和公差;c) 斜线与基准面的垂直度符号和公差;d) 斜线的长度符号和公差。
答案分析:a) 中心线间距离的形位公差可以使用符号"A"来表示,公差为0.1mm;b) 孔的直径的形位公差可以使用符号"B"来表示,公差为±0.05mm;c) 斜线与基准面的垂直度的形位公差可以使用符号"C"来表示,公差为0.1mm;d) 斜线的长度的形位公差可以使用符号"D"来表示,公差为±0.2mm。
2. 零件图纸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图纸上的标注要求,确定以下特征的形位公差:a) 孔的中心线和基准面直线的距离符号和公差;b) 孔的直径符号和公差;c) 孔的轴线与基准面的平行度符号和公差。
答案分析:a) 孔的中心线和基准面直线的距离的形位公差可以使用符号"E"来表示,公差为±0.1mm;b) 孔的直径的形位公差可以使用符号"B"来表示,公差为±0.05mm;c) 孔的轴线与基准面的平行度的形位公差可以使用符号"F"来表示,公差为0.2mm。
3. 零件图纸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图纸上的标注要求,确定以下特征的形位公差:a) 两个孔中心线的位置和基准直线的距离符号和公差;b) 孔的直径符号和公差;c) 孔中心线和基准直线的夹角符号和公差。
答案分析:a) 两个孔中心线的位置和基准直线的距离的形位公差可以使用符号"G"来表示,公差为±0.1mm;b) 孔的直径的形位公差可以使用符号"B"来表示,公差为±0.05mm;c) 孔中心线和基准直线的夹角的形位公差可以使用符号"H"来表示,公差为±0.5°。
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直与不直的一项指标。
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
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面轮廓度——符号是用一短线将线轮廓度的符号下面封闭,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位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
同轴度(◎)——用来控制理论上应该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
对称度——符号是中间一横长的三条横线,一般用来控制理论上要求共面的被测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与基准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的不重合程度。
位置度——符号是带互相垂直的两直线的圆,用来控制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其理想位置的变动量,其理想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习题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9.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那么这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0.05mm。
()10.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11.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12.对称度的被测中心要素和基准中心要素都应视为同一中心要素。
()13.某实际要素存在形状误差,则一定存在位置误差。
()14.图样标注中Φ20+0.021mm孔,如果没有标注其圆度公差,那么它的圆度误差值可任意确定。
()15.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16.线轮廓度公差带是指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17.零件图样上规定Φd实际轴线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 mm。
这表明只要Φd实际轴线上各点分别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距离不超过0.02 mm,就能满足同轴度要求。
()18.若某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未超过直线度公差,则此轴的同轴度误差亦合格。
()19.端面全跳动公差和平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20.端面圆跳动公差和端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21.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不合格。
()22.作用尺寸是由局部尺寸和形位误差综合形成的理想边界尺寸。
对一批零件来说,若已知给定的尺寸公差值和形位公差值,则可以分析计算出作用尺寸。
()23.被测要素处于最小实体尺寸和形位误差为给定公差值时的综合状态,称为最小实体实效状态。
()24.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25.当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则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可补偿给形状误差,形位误差的最大允许值应小于给定的公差值。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练习题(附答案)一、填空1、机械加工中,形状精度的获得方法有轨迹法、成形法、相切法、展成法四种。
2、切削加工中,工件上通常存在已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过渡表面三个表面。
3、切削用量是指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三者的总称。
4、切屑有带状切屑、节状切屑、粒状切屑、崩碎切屑四种。
5、刀具磨损的形式有前面磨损、后面磨损、前后面或边界三种。
6、刀具磨损的原因硬质点磨损、粘接、扩散、化学四个方面。
7、刀具磨损经历初期磨损、正常磨损、急剧磨损三个阶段。
8、目前用得最多的刀具材料仍为高速钢、硬质合金两种。
9、国际标准化组织将切削用硬质合金分为YG类、YT类、YW类三类。
10、切削液有冷却、润滑、清洗、防锈四个作用。
11、常见的切削液的使用方法喷淋法、高压冷却法、喷雾法有三种。
12、按照万能程度分机床可分为通用机床、专门化机床、专用机床三种类型。
13、为了实现切削加工过程所需的各种运动,机床必须具备执行件、动力源、传动装置三个基本部分的元件。
14、车刀按其用途,可分为外圆车刀、端面车刀、切断车刀三种类型。
15、砂轮的特性取决于磨料、粒度、结合剂、硬度和组织五个参数。
16、工业上常用的人造磨料有刚玉类、碳化硅类、高硬度磨料类等三类。
17、砂轮的组织是指磨料、结合剂和孔隙三者体积的比例关系。
18、外圆磨削方式可分为纵磨法和横磨法两种形式。
19、无心外圆磨削有贯穿磨法和切入磨法两种磨削方式。
20、齿轮加工按其加工原理可分为成形法和展成法两类。
21、齿轮精加工常用剃齿、珩齿和磨齿三种方法。
22、圆周铣削有逆铣和顺铣两种方式。
23、在孔加工中,钻孔和扩孔统称为钻削。
24、刨床类机床主要有牛头刨床、龙门刨床和插床三种类型。
25、配合选择常用的方法有类比法、计算法和实验法三种。
26、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三个方面。
27、加工表面质量是指表面粗糙度、波度、及表面层的物理机械性能。
28、表面层冷作硬化程度,从冷硬层深度h、表面层的显微硬度及硬化程度N表示。
第一章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1,说明下列符号的含义及其所表示的机械性能指标的物理意义:σs,σb,HRC,180HBS10/1000/30 答:σs屈服强度符号,材料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称为屈服强度。
σs=F S/S O. σb 抗拉强度符号,材料被拉断前承受最大载荷时的应力值称为抗拉强度。
σb= F b/S O. HRC洛氏硬度符号,压头为1200金刚石圆锥体。
180HBS10/1000/30表示用直径为10mm的淬火钢球在1000Kgf的载荷作用下,时间保持30s所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180。
2,为什么冲击韧性值不直接用于设计计算?它与塑性有何关系?答:冲击韧性值是通过一次摆锤冲击试验测得的,测试时要求一次冲断,而生产实地中的工件大多数都是多次冲击后才被破坏的,这与冲击试验中一次冲断的情况相差较大,所以冲击韧性值常规下只用于判定材料是塑性的还是韧性的,而不用于直接设计。
韧性是材料强度和塑性的综合指标,当材料的强度和塑性都很好时,材料的韧性才会很好。
3,何谓金属的疲劳和蠕变现象?它们对零件的使用性能有何影响?答:金属在连续交变载荷的作用下发生突然性的断裂称为疲劳断裂。
金属在高温长时间应力作用下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直至断裂的现象称为蠕变。
在设计零件时,必须考虑疲劳强度和蠕变强度及持久强度。
4.Fe—Fe3C相图在生产实践中有何指导意义?有何局限性?答:铁碳合金相图的指导意义:(1),选择材料方面的应用;(2),铸造方面的应用;(3),锻造方面的应用;(4),热处理方面的应用;由于铁碳相图是以无限缓慢加热和冷却速度得到的,而在实际加热和冷却都有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
第二章钢的热处理一,何为钢的热处理?钢的热处理有哪些基本类型?答:钢在固态下采用适当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并以一定的冷却速度冷却到室温,改变钢的组织从而改变其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
类型包括退火、正火。
淬火、回火四种基本类型。
二,退火和正火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生产中如何选择正火和退火?答:正火比退火的冷却速度快些,故正火的组织比较细,硬度强度比退火高。
一、判定题一、互换性原那么在任何情形下都适用。
()答案:错二、大体误差a~h与基准孔组成间隙配合,其中h配合最松。
()答案:错3、大体误差决定公差带相对大体尺寸的位置。
()答案:对4、同一字母的孔的大体误差与轴的大体误差相关于零线是完全对称的()。
答案:错五、最大实体尺寸是指孔的最大极限尺寸。
()答案:错六、圆柱度公差是操纵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答案:对7、可逆要求应用于最大实体要求时,当其形位误差小于给定的形位公差,许诺实际尺寸超出最大实体尺寸。
()答案:对八、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需遵守最大实体边界。
答案:对九、周密仪器中的齿轮对传递运动的准确性要求很高,而对传动的平稳性要求很低。
()答案:错10、尺寸链封锁环公差值确信后,组成环越多,每一环分派的公差值就越大。
()答案:错一、装配精度高的配合,假设为过渡配合,其孔的公差值应减小;假设为间隙配合,其轴的公差值应增大。
()答案:错二、国家标准规定,孔只是指圆柱形的内表面。
()答案:错3、国家标准规定,配合设计优先选用基轴制。
()答案:错4、以下论述正确的有A、给定方向上的线位置度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Φ”。
B、空间中,点位置度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球Φ”。
C、任意方向上线倾斜度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Φ”。
D、标注斜向圆跳动时,指引线箭头应与轴线垂直。
E、标注圆锥面的圆度公差时,指引线箭头应指向圆锥轮廓面的垂直方向。
答案:B五、零件图样上规定Φd实际轴线相关于ΦD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mm。
这说明只要Φd实际轴线上各点别离相关于ΦD基准轴线的距离不超过0.02 mm,就能够知足同轴度要求。
()答案:错六、齿轮传动的振动和噪声是由于齿轮传递运动的不准确性引发的。
()答案:错7、齿轮的一齿切向综合公差是评定齿轮传动平稳性的项目。
()答案:对八、尺寸链是指在机械装配或零件加进程中,由彼此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锁的尺寸组。
形位公差测试题答案1. 什么是形位公差?形位公差是指在机械零件制造和测量中,用于描述零件几何形状和相对位置偏差的一种公差规范。
它通过对零件的形状和位置进行测量和比较,判断零件与设计要求的偏差大小,以确定零件的质量。
2. 形位公差的分类形位公差可以分为两大类:位置公差和方向公差。
•位置公差:用于刻画零件几何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位置度等。
•方向公差:用于描述零件几何元素之间的方向关系,包括同轴度、圆度、圆心偏移度等。
3. 形位公差的常见表示方法形位公差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符号法和数值法。
•符号法:采用符号和字母来表示公差要求,比如在平行度中使用符号“∥”表示平行度要求,使用字母“A”表示平行度公差等级。
•数值法:采用数值来表示公差要求,具体数值根据设计要求和制造标准的规定而定。
4. 形位公差的测试方法形位公差的测试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根据零件上的几何元素直接进行测量,包括使用投影仪、光学仪器和三坐标测量机等设备进行测量。
•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零件上与几何元素相关的其他特征的测量值,推导出几何元素的偏差值,如使用基准平面、基准圆等进行间接测量。
5. 形位公差测试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形位公差测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测量设备的选择:根据具体的公差要求和零件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测量环境的控制:保证测量的环境温度和湿度稳定,并避免外界干扰。
•测量技术的标定和验证:对测量设备进行定期的校准和验证,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测量方法的选择:根据零件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确保测量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结论形位公差是机械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要求,它能够确保零件的尺寸和几何形状符合设计要求,保证零件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可靠性。
形位公差的测试是确保零件质量的关键环节,需要通过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准确、可靠的测试判断。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那么这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0.05mm。
()2.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3.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4.对称度的被测中心要素和基准中心要素都应视为同一中心要素。
()5.某实际要素存在形状误差,则一定存在位置误差。
()mm孔,如果没有标注其圆度公差,那么它的圆度误差值可任6.图样标注中Φ20+0.021意确定。
()7.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8.线轮廓度公差带是指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9.零件图样上规定Φd实际轴线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 mm。
这表明只要Φd实际轴线上各点分别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距离不超过0.02 mm,就能满足同轴度要求。
()10.若某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未超过直线度公差,则此轴的同轴度误差亦合格。
()11.端面全跳动公差和平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12.端面圆跳动公差和端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13.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不合格。
()14.作用尺寸是由局部尺寸和形位误差综合形成的理想边界尺寸。
对一批零件来说,若已知给定的尺寸公差值和形位公差值,则可以分析计算出作用尺寸。
()15.被测要素处于最小实体尺寸和形位误差为给定公差值时的综合状态,称为最小实体实效状态。
()16.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17.当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则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可补偿给形状误差,形位误差的最大允许值应小于给定的公差值。
()18.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要求的零形位公差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边界。
()19.最小条件是指被测要素对基准要素的最大变动量为最小。
()20.可逆要求应用于最大实体要求时,当其形位误差小于给定的形位公差,允许实际尺寸超出最大实体尺寸。
()二、选择题(将下列题目中所有正确的论述选择出来1.属于形状公差的有__。
A.圆柱度。
B.平面度。
C.同轴度。
D.圆跳动。
E.平行度。
2.属于位置公差的有__。
A.平行度。
B.平面度。
C.端面全跳动。
D.倾斜度。
E.圆度。
3.圆柱度公差可以同时控制__。
A.圆度。
B.素线直线度。
C.径向全跳动。
D.同轴度。
E.轴线对端面的垂直度。
4.下列论述正确的有__。
A.给定方向上的线位置度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Φ”。
B.空间中,点位置度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球Φ”。
C.任意方向上线倾斜度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Φ”。
D.标注斜向圆跳动时,指引线箭头应与轴线垂直。
E.标注圆锥面的圆度公差时,指引线箭头应指向圆锥轮廓面的垂直方向。
5.对于径向全跳动公差,下列论述正确的有__。
A.属于形状公差。
B.属于位置公差。
C.属于跳动公差。
D.与同轴度公差带形状相同。
E.当径向全跳动误差不超差时,圆柱度误差肯定也不超差。
6.形位公差带形状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有__。
A.同轴度。
B.径向全跳动。
C.任意方向直线度。
D.圆柱度。
E.任意方向垂直度。
7.形位公差带形状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区域的有__。
A.径向全跳动。
B.端面全跳动。
C.同轴度。
D.任意方向线位置度。
E.任意方向线对线的平行度。
8.形位公差带形状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内区域的有__。
A.平面度。
B.任意方向的线的直线度。
C.给定一个方向的线的倾斜度。
D.任意方向的线的位置度。
E.面对面的平行度。
9.对于端面全跳动公差,下列论述正确的有__。
A.属于形状公差。
B.属于位置公差。
C.属于跳动公差。
D.与平行度控制效果相同。
E.与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带形状相同。
10.下列公差带形状相同的有__。
A.轴线对轴线的平行度与面对面的平行度。
B.径向圆跳动与圆度。
C.同轴度与径向全跳动。
D.轴线对面的垂直度与轴线对面的倾斜度。
E.轴线的直线度与导轨的直线度11.某轴Φ10 0mm○E则__。
-0.015A.被测要素遵守MMC边界。
B.被测要素遵守MMVC边界。
C.当被测要素尺寸为Φ10 mm时,允许形状误差最大可达0.015 mm。
D.当被测要素尺寸为Φ9.985mm时,允许形状误差最大可达0.015 mm。
E.局部实际尺寸应大于等于最小实体尺寸。
12.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要求的零形位公差时__。
A.位置公差值的框格内标注符号○E。
B.位置公差值的框格内标注符号Φ0○M。
C.实际被测要素处于最大实体尺寸时,允许的形位误差为零。
D.被测要素遵守的最大实体实效边界等于最大实体边界。
E13.符号说明__。
A.被测要素为单一要素。
B.被测要素遵守最小实体要求。
C.被测要素遵守的最小实体实效边界不等于最小实体边界。
D.当被测要素处于最小实体尺寸时,允许的垂直度误差为零。
E.在任何情况下,垂直度误差为零。
14.下列论述正确的有__。
A.孔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D max一形位公差。
B.孔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最大实体尺寸一形位公差.C.轴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d max十形位公差。
D.轴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实际尺寸十形位误差.E.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最大实体尺寸。
mm○E则__。
15.某孔Φ10 +0.015A.被测要素遵守MMC边界。
B.被测要素遵守MMVC边界。
C.当被测要素尺寸为Φ10 mm时,允许形状误差最大可达0.015mm。
D.当被测要素尺寸为Φ10.01 mm时,允许形状误差可达0.01 mm 。
E.局部实际尺寸应大于或等于最小实体尺寸。
三、填空题1.属于较高和中等精度的公差等级有__,用于精密配合或重要配合处。
2.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相同点是__,不同点是__。
3.在形状公差中,当被测要素是一空间直线,若给定一个方向时,其公差带是__之间的区域。
若给定任意方向时,其公差带是__区域。
4.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
四、综合题。
2.改正图2-2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图2-89.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2-9上。
12(1)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1 mm,右端面对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4 mm。
(2)φ70H7孔的轴线对左端面的垂直度公差为0.02mm。
(3)φ210h7轴线对φ70H7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3mm。
(4)4-φ20H8孔的轴线对左端面(第一基准)和φ70H7孔轴线的位置度公差为φ0.15mm。
(3)基准孔轴线b的直线度公差为0.005mm。
图2-1314.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2-14上。
(1)φ30K7和φ50M7采用包容原则。
(2)底面F的平面度公差为0.02mm;φ30K7孔和φ50M7孔的内端面对它们的公共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04 mm。
-0.03(2)B面的平面度误差不大于0.001mm,B面对φ5+0.05mm的轴线的端面圆跳动不大-0.03于0.04 mm,B面对C面的平行度误差不大于0.02mm。
mm轴线的端面圆跳动不大于0.04 mm。
(3)平面F对φ5+0.05-0.03(4)φ18d11外圆柱面的轴线对φ5+0.05mm内孔轴线的同轴度误差不大于0.2 mm。
-0.03mm孔轴线的同轴度误差不大于φ0.16 mm。
(5)φ12b11外圆柱面轴线对φ5+0.05-0.03(6)90°30″密封锥面G对φ5+0.05mm孔轴线的同轴度误差不大于φ0.16 mm。
-0.03(7)锥面G的圆度误差不大于0.002 mm。
16.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2-16上。
,并采用包容要求。
(1)大端圆柱面的尺寸要求为φ45 0-0.02(2)小端圆柱面轴线对大端圆柱面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3mrn。
(3)小端圆柱面的尺寸要求为φ25土0.007mrn,素线直线度公差为0.01mrn,并采用包容要求。
-0.025-0.039采用独立原则。
(2)φd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为R a=1.25μm,φD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为φd轴线20.按表2-3中的内容,说明图2-20中的代号的含义。
表2-3图2-27表2-730.比较图2-30中的四种垂直度公差标注方法区别。
(1)测得其实际尺寸为φ30.0lmm,而同轴度误差为φ0.04 mm,求该零件的实效尺寸、作用尺寸。
(2)若测得实际尺寸为的φ30.0lmm、φ20.0lmm,同轴度误差为φ0.05 mm,问该零件是否合格?为什么?(3)可允许的最大同轴度误差值是多少?40.如图2-34所示,要求:(1)指出被测要素遵守的公差原则。
(2)求出单一要素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关联要素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35.如图2-36所示,(1)采用什么公差原则?(2)被测要素的同轴度公差是在什么状态下给定的?(3)当被测要素尺寸为φ30.021mm,基准要素尺寸为φ20.013mm时,同轴度允许的最大公差可达多少?(基准要素未注直线度公差值为0.03mm)长度?39. 评定表面粗糙度时,为什么要规定轮廓中线?40. 将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在图2-38上,要求(1)用任何方法加工圆柱面φd3,R a最大允许值为3.2μm。
(2)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孔φd1,要求R a最大允许值为3.2μm。
(3)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表面a,要求R y最大允许值为3.2μm。
(4)其余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表面,要求R a允许值均为25μm。
41.指出图2-39中标注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