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学年治安管理系教师发表论文与编写教材一览表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5
5年教育教学科研与管理获奖光荣榜(一)学校管理获奖情况市二十中荣获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称号市二十中荣获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市二十中荣获市关心下一代协会“先进集体”称号市二十中荣获社会综合治理保卫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市二十中荣获市年度部门决算报表编制“先进单位”称号校工会荣获市“优秀工会”称号校团委荣获长沙市教育局“先进团委”光荣称号外语教研组荣获长沙市“优秀教研组”光荣称号C0302班荣获2004—2005学年度市优秀班集体称号(班主任:邓碧霞)C0303班荣获2004—2005学年度市优秀班集体称号(班主任:袁军)K0406班荣获2004—2005学年度市优秀班集体称号(班主任:王灿霞)K0302班荣获2004—2005学年度市优秀班集体称号(班主任:李新平)(二)科研课题获奖情况龙江平主持课题“数学课程标准下的资源库建设研究”获省一等奖(三)论文报刊发表与著作参编出版情况作者姓名论文或论著题目发表刊物或出版社甘学军《集中精力打牢基础》《东方新报》李慎涛《大胆创新,张扬自己的个性》《考试报·写作天地》张玲《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湖南教育》马瑞《初中英语动词中“ing”的灵活运用》《学生家长社会》殷艳辉《环境保护热点题型分类解析》《高中生》陶建武《生活断想》《长沙职称教育》熊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代教育科学》钟武伟《语文新教材中文学审美资源的利用开发》《湖南教育》张翠清《一不留神就错了——关键在于审题》《中学生理化报》张帆美术作品《阳光下的向日葵》中国画报出版社黄萍课例实录《声音的表现》《音乐教师与新课程》黄萍课例实录《黄河的故事》《音乐教师与新课程》常利民主编《新课标备考教程》(八年级上册)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杨万维副主编《中学数学奥赛教程》(上)师大出版社杨万维副主编《中学数学奥赛教程》(中)师大出版社杨万维副主编《中学数学奥赛教程》(下)师大出版社(四)2005年度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获奖情况作者姓名论文题目获奖级别王春东谈学校管理中校长的人格魅力国家教育学会一等奖李慎涛自主开放式读写学研浅探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论文一等奖余智慧人格示范的教育意义中央教科所培训中心二等奖钟武伟寓教于美,追求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中华圣陶杯论文赛二等奖梁治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问题的思考中国职教美术研究会二等奖金彩霞走进学生的心灵中国教育学会三等奖梁治多媒体课件中国职教会优秀奖文鹏多媒体课件中国职教会优秀奖张喜云对加强学校美育教育的几点思考省教育学会美育专委会一等奖张楚高高中生物课本插图的教学研究省教科院一等奖李波长沙海底世界是不是一个海洋生态系统省教科院一等奖郭茜在教育中架起爱的桥梁省教科院一等奖常利民节奏:语文课堂教学旋律美省教科院基教所一等奖黄萍浅析音乐教材使用的规范与创造性省教科院基教所一等奖周丹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省教育学会心育专委会一等奖楚奇志如何消除物理教学中的数学干扰省物理学会一等奖陶悦蓉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案例析省教科院基教所一等奖龙江平初中生数学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省教科院基教所一等奖刘昱激励创新的课堂评价方法省教科院基教所一等奖欧阳翌What colour is it? 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编辑部一等奖崔嶷学生“提问”能力调查分析以及对策研究省教科院基教所二等奖许文业论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和谐省教科院基教所二等奖左新飞现代教育技术如何与高三化学教学整合省教科院基教所二等奖张翠清浅议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的整合省教科院基教所二等奖王立仁一位顶撞老师的学生心理探秘省教育学会心育专委会二等奖左新飞花开的季节省教育学会心育专委会二等奖朱慧娟可怕的隐形杀手——网络成瘾症省教育学会心育专委会二等奖陈红妹关于青少年互联网过度使用干预模式研究省教育学会心育专委会二等奖邓碧霞师生冲突浅析省教育学会心育专委会二等奖周丹将美育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省教育学会美育专委会二等奖楚奇志探究性学习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省教科院基教所二等奖张伟林“算法”教学在新课程初中教学中的体现省教科院基教所二等奖王柯创造教育应渗透到各科教学中省教育学会中数专委会二等奖王柯影响中学数学学习能力的因素省教科院基教所二等奖郭茜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编辑部二等奖龙江平学习案例《拱桥的设计》省教科院二等奖李格平教学设计《中华文化的勃兴》省教科院基教所二等奖熊杨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省电教研究会二等奖杨云凤青春期异性交往心理辅导案例省教育学会心育专委会三等奖崔清文浅谈新课程中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市教科院历史专委会一等奖金彩霞在一题多解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市教科院中数专委会一等奖周丹关注“好学生”的心理市教科院心育专委会一等奖凌姣红比较汉英语言的文化差异,探讨中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市教科院德育专委会一等奖颜时阳浅议班主任如何处理中学生的“不敬”市教科院心育专委会一等奖刘敏初中英语学习中的情感策略市教科院英语专委会一等奖黄萍新教材的新挑战市教科院音乐专委会一等奖郭茜谈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市教科院英语专委会一等奖文中伏初中英语口试势在必行市教科院英语专委会一等奖楚奇志如何消除物理教学中的数学干扰市教科院物理专委会一等奖金彩霞在一题多解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市教科院数学专委会一等奖刘昱激励创新的课堂评价方法市教科院物理专委会一等奖陶懿CAI课件《秦王扫六合》市教科院历史专委会一等奖楚奇志教案市教科所一等奖谭伟思想政治课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浅见市教科院政治专委会二等奖陶懿校本教研的形式略谈市教科院历史专委会二等奖吴静波形体与“手舞足蹈”市教科院音乐专委会二等奖危媛试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市教科院英语专委会二等奖李瑛英语作业批语的情感因素与英语教学市教科院英语专委会二等奖欧阳翌“四位一体”复习法探析市教科院英语专委会二等奖韩刚探究性学习运用于英语语法教学中市教科院英语专委会二等奖谢红专高中美术特长班语文教学浅探市教科院中语会二等奖楚奇志探究性学习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市教科院物理专委会二等奖颜时阳重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市教科院二等奖张翠清展示课堂教学中的精彩和亮丽市教科院化学专委会二等奖左新飞浅谈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整合时的错位现象市教科院化学专委会二等奖崔远田对化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的几点看法市教科院化学专委会二等奖何慨康加强预习,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市教科院中语会二等奖李格平CAI课件《红军不怕远征难》市教科院历史专委会二等奖陶建武创新写作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市教科院二等奖叶征运用网络环境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初探市教科所二等奖庞谷兰恰当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市教科院政治专委会三等奖雷建新探讨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市教科院政治专委会三等奖朱慧娟学习贵在参与市教科院政治专委会三等奖彭勇中学语文课程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的构思市教科院中语会三等奖彭勇中学生早恋心理及原因分析市教科院心理专委会三等奖袁军灵活运用各种教法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市教科院英语专委会三等奖李格平略论历史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要求市教科院历史专委会三等奖胡二玲让孩子倾听自己的声音市教科院英语专委会三等奖欧辉创新意识的培养与英语学习环境的重建市教科院英语专委会三等奖傅丽辉韩刚谈英语教学中把“教材知识升华成学生语言”环节的设计市教科院英语专委会三等奖陈德英论中学生英语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市教科院英语专委会三等奖唐强浅谈探究性学习市教科院数学专委会三等奖叶征长株潭城市群产业整合优化对策研究市委党校行政学院优秀奖(五)课堂教学等其他市以上教师比赛获奖情况侯远远在省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中荣获二等奖陶懿在2005年省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比赛中荣获说课二等奖侯远远在市初中语文说课大赛中荣获特等奖殷艳辉在市直校青年教师“十分钟片断教学”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殷艳辉在长沙地区青年教师“十分钟片断教学”赛中荣获一等奖钟武伟荣获长沙市青年教师“三字一话”决赛优胜奖全朝平荣获市直学校青年教师“妙解教育问题”比赛二等奖黄娟在2005年市中学英语教师演讲比赛中荣获二等奖马瑞在2005年市中学英语教师演讲比赛中荣获三等奖郭茜在2005年市中学英语教师演讲比赛中荣获三等奖易登高在2005年市中学英语教师演讲比赛中荣获三等奖(六)2005年其它个人获奖情况王春东荣获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周丹荣获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楚奇志荣获长沙市“物理教研积极分子”称号彭勇荣获第11届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指导二等奖谢丽君荣获第11届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指导优秀奖全朝平荣获第11届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指导优秀奖叶征荣获市级“优秀团干”称号叶征荣获2005年市委党校中青班“优秀学员”称号全朝平荣获市级“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李新平荣获市级“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李新平荣获长沙市“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者”称号陶建武荣获长沙市“优秀工会工作者”称号杨如意荣获长沙市“优秀工会工作者”称号王建凤荣获长沙市“做诚信人,办诚信事”征文活动指导二等奖常利民荣获长沙市“做诚信人,办诚信事”征文活动指导二等奖何慨慷荣获长沙市“做诚信人,办诚信事”征文活动指导二等奖陈盈荣获长沙市“做诚信人,办诚信事”征文活动指导二等奖杨云凤荣获长沙市“做诚信人,办诚信事”征文活动指导三等奖殷艳辉荣获长沙市初中化学知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张翠清荣获长沙市高中化学知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谢小海在22届高中物理竞赛中荣获市园丁奖胡春根在22届高中物理竞赛中荣获市园丁奖周丹荣获长沙市“政治教研积极分子”称号高绍伟荣获长沙市“政治教研积极分子”称号胡新军在第十五届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荣获市园丁奖刘昱在第十五届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荣获市园丁奖张艳红在第十五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龙江平在第四届“学用杯”全国数学知识应用竞赛中荣获优秀辅导奖刘斌在市中职学校“规范使用汉字”竞赛中获优秀指导奖陶建武在市中职学校“规范使用汉字”竞赛中获优秀指导奖黄萍荣获“中国致公党湖南省优秀党员”荣誉称号(七)2005年度学生获奖情况国家级奖符文杉在2005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指导教师:陶悦蓉龙江萍何晓云在第十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指导教师:张征午杨淋在第十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荣获二等奖指导教师:张征午符文杉在第十五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荣获二等奖指导教师:张艳红邱宇鸥在2005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荣获二等奖指导教师:沈碧霞贺源在第四届“学用杯”全国数学知识应用竞赛中荣获银奖指导教师:龙江平张诗雨、田恬在第四届“学用杯”全国数学知识应用竞赛中荣获铜奖指导教师:龙江平贺登博在第十五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荣获三等奖指导教师:胡新军罗英、王峥恺在第十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荣获三等奖指导教师:张征午牛颖在第11届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优秀奖指导教师:全朝平贺登博、刘静荷、肖百霞在第四届“学用杯”全国数学知识应用竞赛中荣获优胜奖指导教师:龙江平省级奖李亦然在2005年高中数学竞赛中获省三等奖指导教师:徐彩虹杨岚清在2005年高中数学竞赛中获省三等奖指导教师:金彩霞市特等奖李亦然荣获2004年市高中生物奥赛特等奖指导教师:蒋维佳市一等奖邹青、李栋荣获2005年高中生物奥赛市一等奖指导教师:蒋维佳李栋荣获2005年高中化学奥赛市一等奖指导教师:张翠清邱宇鸥荣获2005年初中化学奥赛市一等奖指导教师:刘畅李成元、欧婕妤在2005年“涉外”杯创新作文大赛初赛一等奖指导教师:常利民徐海在22届高中物理竞赛中荣获市一等奖指导教师:胡春根、谢小海胡长炜、杨能荣获2005年初中数学竞赛市一等奖指导教师:陈红妹贺源在2005年初中数学竞赛中荣获市一等奖指导教师:龙江平陈虹舟在市中职学校“规范使用汉字”竞赛中获一等奖指导教师:刘斌市二等奖张志坚、戴巍、傅力荣获2005年高中生物奥赛市二等奖指导教师:蒋维佳邹青荣获2005年高中化学奥赛市二等奖指导教师:张翠清符文杉荣获2005年高中化学奥赛市二等奖指导教师:刘畅张甜、王亿鸿、谭纯荣获2005年“涉外”杯创新作文大赛初赛二等奖指导教师:常利民符佳明荣获“做诚信人,办诚信事”征文活动市二等奖指导教师:王建凤陈晶晶荣获“做诚信人,办诚信事”征文活动市二等奖指导教师:陈盈王畅(C264)荣获“做诚信人,办诚信事”征文活动市二等奖指导教师:何慨慷王畅(C263)荣获“做诚信人,办诚信事”征文活动市二等奖指导教师:侯远远王杏、白皎、黄慧嘉、肖琴在2005年长沙市“海韵琴行杯”中小学生“三独”比赛中获二等奖指导教师:黄萍黄超陈佩、刘思思、陈璐、谭何宜在2005年长沙市“海韵琴行杯”中小学生“三独”比赛中获二等奖指导教师:苏建民宋梦龄、丁阳乐在2005年长沙市“海韵琴行杯”中小学生“三独”比赛中获二等奖指导教师:罗云笛邱宇鸥在2005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长沙赛区中获市二等奖指导教师:刘昱贺登博在2005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获市二等奖指导教师:龙江平黎莹在市中职学校“规范使用汉字”竞赛中获二等奖指导教师:刘斌胡丹在市中职学校“规范使用汉字”竞赛中获二等奖指导教师:陶建武肖芳在2005年高中数学竞赛中获市二等奖指导教师:徐彩虹叶俊在2005年高中数学竞赛中获市二等奖指导教师:张俊杰市三等奖戴巍、谭德、李亦然、朱文科荣获2005年高中化学奥赛市三等奖指导教师:张翠清杜威威、沈佳星、康倩、刘红杏、谢黎迷、李鹏升、黄珍妮荣获2005年“涉外”杯创新作文大赛初赛三等奖指导教师:常利民罗上名在22届高中物理竞赛中荣获市三等奖指导教师:胡春根张严星、刘康在22届高中物理竞赛中荣获市三等奖指导教师:谭哓瑶李栎、谭德、董宇在第22届高中物理竞赛中荣获市三等奖指导教师:谢小海易磊在第22届高中物理竞赛中荣获市三等奖指导教师:陈路凯刘亚思、黄蓉、陈芷娇、李靖、张一帆荣获“做诚信人,办诚信事”征文活动市三等奖指导教师:王建凤白皎荣获“做诚信人,办诚信事”征文活动市三等奖指导教师:杨云凤胡长炜荣获第15届初中物理竞赛市三等奖指导教师:楚奇志刘静荷、贺登博荣获2005年初中化学竞赛市三等奖指导教师:殷艳辉黄亚荣获2005年初中化学竞赛市三等奖指导教师:崔远田易康晰在2005年长沙市“海韵琴行杯”中小学生“三独”比赛中获三等奖指导教师:黄萍黄超赵佳琳在2005年长沙市“海韵琴行杯”中小学生“三独”比赛中获三等奖指导教师:苏建民龙洋、蔡阳、王梓喻、谭奕忆、马格格在2005年长沙市“海韵琴行杯”中小学生“三独”比赛中获三等奖指导教师:罗云笛胡长炜在2005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长沙赛区中获市三等奖指导教师:楚奇志贺源、文浩在2005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长沙赛区中获市三等奖指导教师:张艳红刘舸扬、段牵在2005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长沙赛区中获市三等奖指导教师:胡新军肖斌、黄亚在2005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长沙赛区中获市三等奖指导教师:刘昱洪洲在“同升湖”杯创新作文大赛初赛中获市三等奖指导教师:谢丽君汤卓荣获“做诚信人,办诚信事”征文活动市三等奖指导教师:陈盈张诗雨、刘静荷在2005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获市三等奖指导教师:龙江平刘鑫在2005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获市三等奖指导教师:陈红妹罗顺、肖紫钰在市中职学校“规范使用汉字”竞赛中获三等奖指导教师:谢红专谢娜在市中职学校“规范使用汉字”竞赛中获三等奖指导教师:刘斌王丹凤、汤佳在市中职学校“规范使用汉字”竞赛中获三等奖指导教师:陶建武刘宇石在2005年高中数学竞赛中获市三等奖指导教师:徐彩虹肖超群在2005年高中数学竞赛中获市三等奖指导教师:肖艳爱罗静在2005年高中数学竞赛中获市三等奖指导教师:张俊杰梁策、张严星在2005年高中数学竞赛中获市三等奖指导教师:金彩霞文佳星、陈钧在2005年高中数学竞赛中获市三等奖指导教师:唐强符樊在2005年高中数学竞赛中获市三等奖指导教师:全槐雄贺登博在课题结题会议上交流经验“怎么学习数学”指导老师:龙江平注:1.以上材料的登记日期截止于2006年1月6日。
院教字[2005]第2号关于修订我院本科教学计划的若干意见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制定的原则意见》文件精神,及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我院教学工作实际,针对学分制教学计划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决定开展我院本科教学计划的修订工作,现提出下列原则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以实施学分制为核心,拓宽专业口径,强化素质教育,突出培养特色,全面提高我院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原则1、全面发展原则。
注重对学生创造、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2、拓宽专业口径原则。
相近专业基础课打通设置,特别是2005年拟按学科分类招生的专业,1-2学年实行相同的课程体系。
另外,各专业应根据社会需求,增设专业方向,增大选修课,使专业培养多样化。
3、系统性原则。
教学计划修订注重人才培养的系统性,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强化主要基础课教学,突出专业主干课程。
4、因材施教原则。
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坚持因材施教。
在形式和基本要求方面统一规划,又要结合生源及专业特点,在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反映各专业特点,体现多样性和灵活性,突出专业特色。
三、基本要求1、学制要求。
实行学年学分制,普通本科、对口本科学制分别为四年、五年。
2、学时和学分要求。
四年制理论教学总学时控制在2500-2600学时(文科专业总学时可控制在2600-2800学时),总学分控制在160-170学分;五年制理论教学总学时控制在3000-3100学时,总学分控制在200-210学分。
各专业制订教学计划时,不得突破规定的总学时。
每学期总学时原则上不超过400学时。
各专业在分配课程教学时数时,要充分考虑到该课程开设学期内教学实习的周数。
各课程原则上18学时为1学分,体育课36学时为1学分,实践性教学按每周1学分计算。
目录人文学院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工作总结 (1)政法与历史学院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工作总结 (2)教育科学学院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工作总结 (2)数学与电脑科学学院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工作总结 (3)物理与机电学院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工作总结 (5)化学学院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工作总结 (5)蒙医药学院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工作总结 (8)临床医学院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工作总结 (9)农学院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工作总结 (10)动物科学技术学院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工作总结 (11)蒙古学学院2004~2005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工作总结 (12)外国语学院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总结 (13)艺术学院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工作总结 (15)体育学院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工作总结 (17)职业技术学院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工作总结 (18)马列教研部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工作总结 (19)人文学院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工作总结按照教务处的总体要求和日程安排,我院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考试工作,现总结如下:一.考试的组织与安排1、成立了以主管教学院长为组长的考试领导小组、以书记为组长的考试监督小组,具体负责本次考试的领导、安排、组织、监查工作。
2、传达考试工作会议精神。
对考试过程的各个重要环节组织发动、资格审查、监考教师职责、命题、制卷、送卷、评卷、登分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安排和具体部署。
3、具体日程工作。
对考试班级、考试时间、考试课程、考场地点、监考教师进行统筹合理安排,张贴公布,并且保证监考教师人手一份。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统计学》期末统考试卷(A)课程序号:任课教师:考试时间:2004年12月学生姓名:学号:考试地点:公()室答题纸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判断改错各占0.5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1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B.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C.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计算D.统计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2、能够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数据的计量尺度是A.定比尺度B.定类尺度C.定序尺度D.定距尺度3、指标是说明统计总体特征的名称,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所以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4、要了解福州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5、下列各项中应该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的是A.已知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求计划完成百分比B.已知计划完成百分比和计划产值,求计划完成百分比C.已知各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各企业产值,求计划劳动生产率D.已知生产同一产品的各企业产品单位成本和总成本,求平均单位成本6、某企业在基期老职工占60%,在报告期准备招收一批青年工人,估计新职工所占比重将比基期增加20%,假定老职工和新职工的工资水平不变,则全厂职工的总平均工资将如何变化?A.提高B.降低C.不变D.条件不够、无法判断7A.1 B.57 C.2 D.238、已知甲班学生平均成绩80分,标准差8.8分;乙班学生平均成绩70分,标准差8.4分,则A.甲班学生平均成绩的代表性高B.乙班学生平均成绩的代表性高C.两个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相同D.无法比较哪个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高9、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A.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平均指标和相对指标D.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10:A.380B.2C.2.5D.50511、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崇雅中学高中部2004——2005学年度教研、科研总结我校2004-2005学年度教研、科研工作圆满完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广大教师参与教改、科研的热情高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撰写了许多经验总结、优秀论文,全校已形成了人人乐于参与教改、科研的良好局面。
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教改、科研工作,发扬优点,克服不足,现将我校2004-2005学年度的教研、科研工作简单总结如下:1、进一步完善了教改、科研的工作制度。
学校进一步完善了一系列有关教研、科研的规章制度,如《教务主任职责》、《学科组长职责》、《备课组长职责》、《教师参加教改、科研的若干规定》、《常规教研工作条例》等等,从各方面规定了各级负责人、各教师职责,且把教师参加教改、科研活动纳入了期末教师年度考核条例之中,作为评优、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之一,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2、行政领导重视开展教改、科研工作。
我校以张遵流校长为首的行政领导非常重视教研、科研工作,成立了学校教研、科研领导小组,经常利用各种会议宣传教研工作的重要性,鼓励每位教师都大胆尝试教改、科研;分管教学的张干丁副校长、教务处徐林森主任经常指导各种教研工作,积极帮助解决教研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协调各种关系,保证了各项教改、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3、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开展教改、科研工作。
我校教师大部分是经过精心选拔而来的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他们有一定的教改、科研能力和经验,爱岗敬业,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先进,教学观念转变快,正是全校教师积极、踊跃地参与,使我校教改、科研工作蓬勃发展。
4、课题研究工作有了较大进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今年我校的“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获惠州市第三届普教系统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题整合”课题在第五届全国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物理教学成果大奖赛上荣获三等奖。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与评价”和“…案例教学法‟与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两个课题已被立项并开始研究。
《生物化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生物化学》是医学类各个专业和与生命学科相关的专业最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主要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科学,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
生物化学与生理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和免疫学等众多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和交叉。
该课程2006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课程,课程组立即制定了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包括总体建设目标、实现目标的措施、课程的特色与优势分析、课程的不足之处、建设小组、年度建设计划、年度建设经费预算等内容。
三年来,在学校和医学院的领导的支持下,通过本课程组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在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课程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标志性成果显著,超额完成协议书规定的任务。
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 教学队伍1-1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
课程负责人唐冬生,教授、博士,医学院院长。
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008年被评为学校“三育人”优秀奖。
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学术带头人,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
近三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2项、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 项。
现为全国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高协组织教材研究与编写委员会委员、全国动物生物技术学会理事会理事、广东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学遗传学会委员兼秘书。
原湖南医科大学、现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
理论教学讲解条理清晰,课堂气氛生动活跃,技术技能指导实效实用,并且每一个重点内容都会给学生总结一些适用的记忆方法与学习技巧,这常常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深受学生好评。
2006、2007年教学质量评估为优秀或优秀奖。
张晓林副教授,生物化学硕士研究生,现担任医学院副院长,《检验医学教育》编委,承担和参与多项省市科研课题,近三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学术水平较高,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深入浅出,精益求精,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好。
附件四川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学院备查材料目录0 学院概况Ⅰ办学指导思想Ⅱ师资队伍Ⅲ教学条件与利用Ⅳ教学建设与改革Ⅴ教学管理Ⅵ学风Ⅶ教学效果备注:1、“材料盒编号”的第一、二部分数字系按教育部水平评估方案中一、二级指标项目的顺序编排,第三部分数字为该指标项目相应备查材料的序号。
各单位在整理、准备材料时,可根据材料内容增加、插入材料序号;若某项材料内容太多,可增加材料盒,并在该项材料的序号后按(1)、(2)、(3)……增加相应编号,(例:本目录中Ⅳ-4-1(1)~Ⅳ-4-1(7)材料盒编号)。
2、由于有的备查材料在多项一级或二级指标中需重复采用,目录中便出现有编号不同但材料内容相同的情况。
3、每个材料盒必须编写“盒内材料目录”(贴在盒盖内侧),详细注明每份材料的名称。
目录参考式样见下面“四川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备查材料中“Ⅰ-2-10”项(“学校重视提高教学质量、落实教学工作责任制的相关文件、举措”)材料的盒内材料目录:Ⅰ-2-10 “重视提高教学质量、落实教学工作责任制”材料目录(宋黑体小三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的通知(川大教〔2001〕56号)(宋体小四号)2、关于印发《四川大学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的通知(川大校〔2002〕15号)3、《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主题》---------校党委书记、校长卢铁成在教学管理工作会上的讲话4、四川大学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附: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目标任务一览表)5、关于对学院2002---2003学年本科教学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评的通知(川大教〔2003〕32号)6、四川大学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考评实施意见7、四川大学2002---2003学年本科教学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考评专家评价表8、四川大学2002---2003年度本科教学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考评总结∶∶∶∶。
关于印发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教育专科期末考试安排的通知各分校、管理站、教学辅导中心:根据中央电大电校考电校考[2005]4号《关于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教育(专科)期末考试安排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将本次期末考试安排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一、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本次考试定于2005年7月2日~2005年7月26日进行,具体科目、时间安排见附件一。
二、关于考试的几点说明:1、考试科目中的开卷、闭卷、机考规定见附件一。
2、大学语文(1) 、大学语文(2)、阅读与写作基础(1)、阅读与写作基础(2)、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课程答题时限为150分钟;英语听力(1)、英语听力(2)、英语听力(3)课程答题时限为50分钟;网络使用基础(2199)课程答题时限为60分钟,英语语音答题时限为8分钟,英语视听说(1)答题时限为12分钟,英语口语(4)答题时限为8分钟。
艺术设计(工美)专业部分课程答题时限:素描(1)(2)K:180分钟,平面构成K:200分钟,平面广告设计K:360分钟,,色彩构成K:240分钟,色彩(1)(2)K:180分钟,设计素描K:180分钟,效果图绘制技法K:180分钟,室内设计K:300分钟,装饰绘画:180分钟,印刷广告设计:200分钟,包装设计:200分钟,书法:90分钟,如果安排场次时间不够可以顺延,但不能超过答题时限。
其他课程为120分钟。
3、公共关系学、刑事诉讼法学课程从2005年春季使用新教材,本次考试除提供新教材考试外,还提供一次旧教材考试,使用试卷如下:4、计算机电路基础(1)、统计学原理(A)(B)、中级财务会计、基础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学原理、管理会计课程考试考生可以使用功能简单的计算器。
英语写作基础课程考试允许考生带一本正规英英词典。
5、计算机应用基础(必修)、电算化会计课程采用无纸化考试。
计算机应用基础(必修)考试定于7月16日-17日,江宁、溧水、栖霞、江浦、大厂(南钢)、浦口教学点自行组织考试并于7月22日前把数据发送到kfjy_jw@,其他教学点到市校考试,具体考生安排见网上通知;电算化会计考试定于7月10日进行,江宁、汇文统一到市校考试,具体考生安排见网上通知。
2004-2005学年治安管理系教师发表论文与
编写教材一览表
2004-2005学年治安管理系教师发表论文与编写教材一览表2004-2005学年治安管理系教师发表论文与编写教材一览表序号论文名称作者发表日期出版日期刊物名称 1 Theoretical Study on Efficiency of Anti-explosion and Fireproof Agents 黄超2005/11 Chinese J. chem(中国化学) 2 高增长伴生高犯罪与和谐社会的理性思考沈惠章2005/06 甘肃社会科学(核心)3 盗窃犯罪及其刑法适用研究沈惠章2004/10 河北法学(核心) 4 西部大开发中“暂住人口现象”探析沈惠章2004/06 甘肃社会科学(核心)5 优化南京创业治安环境研究夏文信2004/09 南京社会科学(核心)6 《合同法》预期违约阻却机制之建构评析徐亚龙2004/06 现代法学(核心)7 有限责任公司解散清算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黄亚静2004/1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核心)8 关于警察政治学的学术讨论卜安淳2005/01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9 大学生安全问题引发的思考沈惠章2004/05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0 公安工作与民俗夏文信2004/05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11 强化社区安全工作的思考沈惠章2004/09 中国公共安全12 女性违法犯罪研究沈惠章2004/06 法律与社会13 公安派出所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基础工作探讨徐乃龙2005/04 北京人民
警察学院学报14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法理分析倪海英2005/05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15 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非警务治安力量的思考刘艳芳2005/02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6 对继续盘问的法律认识和运用刘艳芳2005/01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17 略论影响基层警察战斗力的几个相关因素李雪冰2004/06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8 香港警察教育训练特色李雪冰2005/01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19 试论动态环境下治安防控体系的建立缪金祥2004/05 吉林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 私人侦探在我国应缓行缪金祥2004/05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1 流浪乞讨人员的治安管理缪金祥2005/01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2 农村派出所接处警规范化建设缪金祥2005/01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3 论涉外警务闵剑2004/06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4 国际反恐怖合作探析闵剑2005/01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5 对当前国际警务合作方式的探讨闵剑2005/01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6 治安案件查处课程教学改革高新2005/03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7 浅议反网络渗透汤天峰2004/11 江南论坛28 社区警务与社区意识陈月2004/06 中国刑警29 社区警务活动中的角色意识与角色互动陈月2004/06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30 交通警察扣留车辆的法律控制汤三红2004/05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31 商贸服务场所的治安问题及其对策徐秀林2005/02 吉林公
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2 论接警、出警中民警心理调适的几个问题徐秀林2005/01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3 论公安机关解决民事纠纷的正当性赵石麟2004/05 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34 论公安机关调解轻伤害案件的合法性赵石麟2004/06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5 新形势下对我国公安机关警察行政执法意识的影响沈惠章2005/08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6 论信任型社会资本对中国私营企业的影响许晓红2005/01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7 城市贫困人口与犯罪许晓红2005/02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8 论打造“平安工程”中的城郊结合部治安沈惠章2005/01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39 金融诈骗犯罪防控的思考沈惠章2004/12 北京刑侦研究(内刊)40 群体犯罪及其控制沈惠章2004/06 公安理论与实践(内刊)41 关于加强公安涉外安全保卫工作的几点思考沈惠章2005/02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42 浅析《行政许可法》对公安许可工作的影响郑汉军2005/02 社科研究43 警察行政处罚权与人权的博弈i 郑汉军2005/02 陕西省行政学院学报44 论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改革沈惠章2005/08 中国公共安全45 预期违约制度构建若干问题辨析徐亚龙2004/09 法商研究专号46 事故预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沈惠章2005/01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47 精神损害国家赔偿之讨论吴爱娟2005/01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48 新时期青少年
犯罪及其预防的新思考沈惠章2005/01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49 浅谈保卫教育的发展趋势沈惠章2005/03 保卫学研究(内刊)50 浅谈治安行政处罚存在的几个问题沈惠章2005/04 行政与法制(内刊)51 对女性违法犯罪问题的研究沈惠章2005/02 北京刑侦研究(内刊)52 社区变迁中的警察权张洪波2005/02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53 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建构张洪波2004/04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54 法治国家与公共领域——兼对警察权的考察张洪波2004/12 江西社会科学增刊55 南京市警察心理压力状况研究周朝英2005/10 全国心理学研讨会论文集56 结构式家庭心理治疗在青少年犯罪矫治中的应用周朝英2005/02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57 从警察工作角度谈犯罪心理预防及矫治周朝英2004/01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58 运用自我效能理论优化公安工作的思考周忠喜2004/06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59 当前警察心理健康现状及自我调控李晓临2004/06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60 公安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王燕2005/02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61 合同案件中城信缺失现象的调查与思考黄雅静2004/12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62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分析戴云琪2004/06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63 城市非机动车交通分析及管理对策戴云琪2005/03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64 社区警务葛志山2005/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65 道路交通管理教程汤三红2005/01 中
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66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教程郏红雯2005/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67 社区警务教程倪海英2005/06 (修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68 治安秩序管理教程李雪冰2005/08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69 公安社会学概论夏文信2005/01 群众出版社70 中国治安行政五十年法的分析与概括张霞2004/12 政法学刊71 《折狱龟鉴》中古代审讯心理探究毕良珍2005/02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72 试论疑罪从无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毕良珍2005/04 甘肃政法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学报73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