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奶牛霉菌毒素慢性中毒的诊断和治疗
- 格式:pdf
- 大小:94.73 KB
- 文档页数:1
霉菌毒素中毒对牛羊的危害和防治措施霉菌毒素中毒近几年来发生率日益上升,对牛羊的危害非常严重,致死率高,给养殖業造成很大的伤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由于霉菌毒素种类繁多,只要条件适合就能够繁衍,广泛存在于饲草料中,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一定要注意。
2018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左旗南部和北部地区牛羊发生多起霉菌毒素中毒事件、造成肉牛死亡12头、羊死亡21只、经过1周的治疗控制住了死亡的发生,现将发病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 发病情况2018年阿左旗旱灾严重,牧民的牛羊都普遍给饲喂玉米、玉米秸秆和其他饲草料。
由于天旱草场没有什么可采食的牧草,牛羊普遍比较瘦弱,缺乏抵抗力。
发病的牛羊自6月初开始逐渐出现不食,精神萎靡、脱毛、吐草、流涎等症状。
发病牛羊卧地不起、肚胀、鼻镜干燥、开始发生病死牛羊。
2 临床症状牛羊采食量大大下降,精神萎靡不振,瘤胃代谢紊乱,营养不良,被毛粗糙,脱毛,生长迟缓,体重下降。
繁殖力下降:出现子宫内膜炎症,直肠脱垂,不发情,假发情,流产,死胎等症状。
出现腹泻,拉稀等症状,严重时出现血粪等症状、严重的牛羊脱水、步态不稳,卧地不起。
3 诊断治疗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饲喂情况、饮水情况、免疫注射情况、驱虫健胃等情况。
查看玉米、秸秆情况,发现玉米和秸秆都有发黑、发霉的现象。
对病死牛羊进行解剖、采集病理病料、送化验室进行检查。
对发病牛羊进行治疗、治疗方案是消炎、解热、通肠、补液、补盐、补糖、灌口服补液盐、灌反刍液。
停止饲喂发霉的玉米、玉米秸秆、改喂新鲜的饲草料、饮水、水中加入健胃药、提高牛羊的消化能力。
经过化验室的检验初步确诊为霉菌毒素(黄曲菌素和赭曲霉毒素)中毒。
4 霉菌毒素危害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对动物、人类和作物具有较大毒性的次级代谢物。
目前已知的霉菌毒素种类超过300多种。
各种霉菌所产生的毒素各不相同,造成的危害程度也不相同。
其中,毒性最大的有:黄曲霉素、赭曲霉毒素、蛇形毒素、腐马毒素、玉米赤霉稀酮、呕吐毒素、T2毒素等。
1霉菌中毒霉菌中毒是由于采食真菌毒素而引起的一种中毒性疾病。
黑麦草中毒时,动物表现为共济失调,起初后肢发病,后期延伸至前肢,最后动物侧卧,不愿活动。
由罗力支顶孢产生的毒素是引起该病的原因。
罗力支顶孢寄生于干燥条件下的黑麦草上。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霉菌中毒的另一种形式。
一个或多个系统会受到影响。
这里选择了由纸鼓孢霉引起的光照性皮炎(面部湿疹)进行阐述。
放牧牛光照性霉菌病是由腐生菌纸鼓孢霉的次生代谢产物(孢子素)引起的疾病。
临床特点:真菌产生一种肝毒性物质,而这种毒物通常与黑麦草有关。
临床症状包括表情冷漠、厌食、结膜炎、黄疸和光敏性皮炎。
发病早期,牛乳房薄皮肤部位脱毛,并有湿性皮炎和明显充血。
左上部露肉部位开始腐烂,乳头也开始腐烂。
发病部位有慢性温和性的刺激,病牛通常会舔这个部位。
面部湿疹后期表现为大面积的皮肤腐烂,皮肤病变通常限于白色区域。
病牛患肢发生病变,腕关节屈曲引起腐烂,皮肤变厚并形成皱褶延伸到后肢。
有的患牛的颈腹侧、胸壁和腹侧上有大范围的光照性皮炎。
若母牛从牧场采食了同种真菌纸鼓孢霉后,该犊牛因食入其乳汁而摄入了孢子素。
母牛表现正常。
鉴别诊断:需与其他形式的光照性皮炎相鉴别。
接触黑麦草、光照、典型症状和肝特征性外观具有确诊意义。
处理建议:适时避免动物接触致病原,进行草场管理控制,如割除三叶草,喷洒杀真菌药,减少纸鼓饱霉孢子的增生。
早期应用非类固醇类消炎药可能有用。
2氯化萘中毒萘先前被广泛地用做润滑剂和木头保护剂,其干扰体内胡萝卜素转化成维生素A,从而引起维生素A缺乏。
临床特点:长期摄入萘时,可导致皮肤过度角化、消瘦,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患牛的头部皮肤增厚,有鳞屑,并形成皱褶。
后躯的小腿、跗部和跖部也有严重病变。
3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磷化合物中毒有机磷使胆碱酯酶失活,导致组织中乙酰胆碱含量增加,副交感神经活性增强。
临床特点:由于氨基甲酸酯中毒和有机磷中毒症状相似,故将这两类化合物放在一起介绍。
此类中毒相对常见。
奶牛养殖遇霉菌毒素,怎么办?霉菌毒素是霉菌在各种基质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毒性的代谢产物。
霉菌毒素在饲料中广泛存在,近几年霉菌毒素中毒现象在奶牛养殖中广泛存在,约80%以上的养殖场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奶牛霉菌毒素中毒现象,霉菌毒素对奶牛养殖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霉菌及霉菌毒素的种类很多,其毒性大小不一。
黄曲霉毒素(AF)是所有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毒素,其毒性是氰化物毒性的10倍以上。
常见的几种黄曲霉毒素按其毒性大小依次分为B1、M1、G1、B2和G2,其中B1为最主要的一种。
黄曲霉毒素在体内经微生物或肝转化后主要以黄曲霉毒素M1的形式从尿液和牛奶中排出体外。
黄曲霉毒素对奶牛养殖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乳中黄曲霉毒素M1超标,奶牛流产、胎衣不下,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避免饲料中霉菌毒素对动物生产的影响,如何消除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亦成为动物养殖业关注的重点。
◆ ◆ ◆饲料霉菌毒素防治措施奶牛饲料发生霉变后,可根据饲料霉变的轻重程度,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脱毒处理。
1.粗料日粮霉菌毒素预防措施使用品质好的饲料原料是防范黄曲霉毒素超标的根本所在。
减少霉菌毒素对奶牛的危害,加强干草的收获制作管理,控制水分含量。
在青贮制作和饲喂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艺进行,避免青贮腐败。
禁用霉变的饲料,慎用DDGS、玉米粉等原料,控制饲料中玉米副产品在奶牛日粮中的用量。
2.霉菌毒素吸附剂产品的应用霉菌吸附剂具有体外吸附和体内抑制霉菌毒素的能力,是目前最常用的脱毒法。
而选择一个有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剂也显得更加重要。
市场上霉菌毒素吸附剂种类多,如何选择霉菌毒素吸附剂是每个牛人该思考的问题。
一个优秀的菌毒素吸附剂应具有的条件:(1)有详实的实验数据(实验室数据与动物in—vivo证实其优越的吸附能力);(2)有广效功能以吸附各种霉菌毒素;(3)能将霉菌毒素排出体外而非留在体内。
现今通用的霉菌毒素吸附剂中应尤推宝来利来公司的霉必吸产品,它能有效的吸附、降解饲料中的霉菌毒素,而且不吸附营养成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乳酸菌对黄曲霉毒素去除强度可达50%。
霉菌毒素对奶牛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粗饲料、DDGS、玉米、粕类以及青贮饲料都是十分容易发霉,这些饲料有些时候看起来质量不错,但使用时仍然要小心其中的霉菌毒素,因为看起来不错并不代表不含霉菌毒素。
当奶牛采食这些被霉菌污染的饲料时,这些饲料就会随着奶牛的食入造成危害。
霉菌毒素会在奶牛的体内蓄积,当其到达一定的程度后奶牛就会表现出中毒的症状。
此外,奶牛采食这些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后,有时粪中带血,呈黑色,同时发生腹泻。
此外奶牛机体的免疫系统可能被霉菌毒素所破坏,从而使得妊娠母牛发生流产,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奶牛发生真菌病时,采食量减少,生产力和繁殖性能降低,出现间断性腹泻,皮毛粗糙;繁殖性能下降主要包括不规则发情、酮病、胚胎死亡、不育、胎衣不下、乳房炎、真胃扭转、子宫内膜炎以及肝脏等疾病的风险增加,且患病后难以治疗。
一、各种霉菌毒素对奶牛的危害:1. 玉米赤霉烯酮造成奶牛的受胎率下降和繁殖异常,同时采食量下降和泌乳量减少。
2. 黄曲霉毒素可以对奶牛的肝脏造成损伤、抑制奶牛的免疫机能、增加乳房炎的发病几率和减少奶牛的日常泌乳量。
随着奶牛采食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奶牛体内的黄曲霉毒素含量增加,从而使得牛奶的损失量增加,并且牛奶中也可能含有M1形式的黄曲霉毒素。
3. 赭曲霉毒素使得奶牛食欲大减,造成奶牛拉稀和脱水,易引起肾衰竭和突发性肠炎。
4. 呕吐毒素容易引起奶牛的采食量下降和泌乳量降低,同时导致奶牛体细胞数上升以及免疫机能的抑制,奶产量的下降会随着日粮中的呕吐毒素的增加而愈发严重。
二、化毒霉对霉菌毒素的吸附降解作用:1.化毒霉充分考虑到传统物理吸附的局限性,独创性的将霉菌毒素的生物降解、生物吸附和物理吸附结合起来,使动物体内的霉菌毒素的降解率达到90%以上,极大的降低了霉菌毒素透过肠道黏膜进入血液循环的可能性。
2.化毒霉中的乳酸菌细胞的成分粘性多糖-肽聚糖可以高效吸附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等霉菌毒素,形成肽聚糖-霉菌毒素复合物,复合物具有结构稳定不易分离的特征,会随反刍动物的粪便及时排出体外。
奶牛常见中毒性疾病的防治在奶牛生产中,由于饲料毒性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甚至死亡的事例经常发生。
为了减少因饲料中毒导致的经济损失,现把常见中毒性疾病的防治归纳如下,以供奶牛养殖户参考。
一、黄曲霉毒素中毒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寄生曲霉菌感染饲草、饲料后的代谢产物。
奶牛采食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草、饲料后常导致中毒,犊牛发病率高。
1. 病因各种农作物的子实如玉米、花生、大麦、小麦等收获后晾晒不充分、储藏中通风不良,极易被黄曲霉毒素污染。
如果这些饲料在利用前未经脱毒处理,就会导致奶牛中毒。
2. 症状患病犊牛可见食欲减退或废绝,皮毛粗乱,生长缓慢,有时出现磨牙、呻吟,一侧或两侧角膜混浊,甚至失明,腹泻,粪便中带有黏液和血液。
患病成年牛精神沉郁,反应迟钝,食欲减退,反刍减少或废绝,瘤胃臌气,有的呈间歇性腹泻,贫血,消瘦,孕牛早产或流产。
少数患病牛惊恐不安,转圈运动,甚至昏迷死亡。
剖检可见肝苍白,硬变,表面有灰白色区,有的出现肝坏死,肠系膜、真胃黏膜、直肠黏膜水肿,胆管上皮增生。
3. 防治饲料收获后应及时晾晒,妥善储存,定期抽样检查。
为防止霉变,储存期间可用福尔马林熏蒸料库。
已霉变的饲料视霉变情况进行处理,重度霉变的应废弃,轻度霉变的可用0.1%漂白粉溶液处理;或将污染的玉米、黄豆、小麦等磨成粉,加水、搅拌、沉淀,反复多次冲洗,直到浸泡的水清亮无色为止。
同时,对患病牛采取以下处置措施:一是取人工盐400 克加水5000 毫升,一次性灌服。
二是用25%葡萄糖溶液、20%葡萄糖酸钙溶液各500 毫升,维生素C50 毫升,静脉注射;或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 毫升, 20%安钠咖10毫升, 40%乌洛托品50 毫升,四环素300 万国际单位,静脉注射。
二、霉败稻草中毒霉败稻草中毒是由于奶牛采食大量霉败稻草引发的,临床症状为蹄、腿肿胀、溃烂,蹄匣脱落,跛行,故此病又称烂腿病、肿腿病和脱靴病。
1. 病因水稻收割时天气潮湿,稻草未经充分晾晒就堆放,某些真菌寄生会引起稻草发霉、腐烂,同时产生毒素。
41 强化饲养管理,预防疫病发生。
养殖世界YANGZHISHIJIE编辑:邓婧(dengjing_njzf@)液 40~100毫升,一次性静脉注射。
(2)使用尼可刹米20毫升,皮下或肌肉注射,以纠正休克、兴奋呼吸,同时强心、利尿解毒。
四、霉败稻草中毒1.病因 该病是由于奶牛采食大量霉败稻草引发的。
由于稻草收割后没有经过充分晾晒就直接储存,时间一长会出现霉变现象,从而滋生大量细菌,奶牛食用后会致使其中毒。
2.症状 病变部位主要在耳尖、尾尖、蹄部和腕关节、跗关节以下部位的皮肤和皮下组织。
初期蹄冠微肿,有疼痛反应,肿胀蔓延至腕关节和跗关节,跛行明显,而后蹄冠脱毛,皮温凉,皮下先有黄色液体渗出,后皮肤破溃、出血、化脓、坏死,长时间不能愈合。
有的病奶牛常见中毒性疾病及防治措施(下)三、亚硝酸盐中毒1.病因 奶牛大量采食霉烂、变质的饲料,如高粱、白菜、青草、块根、玉米(及其青贮)等后,因饲料含有较高的硝酸盐,会出现可视黏膜发绀、呼吸困难等亚硝酸盐中毒症状。
2.症状 患病奶牛一般会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反刍停止,呆立不动或步态不稳,流涎,瘤胃臌胀,腹痛,呼吸浅表且次数增多,眼结膜、阴道黏膜发绀,乳房皮肤苍白,严重的会出现突然死亡。
剖检会发现血液凝固不全,呈酱油色,遇空气后不久变为鲜红色;胃肠道、气管黏膜出血;肺充血、水肿;心肌出血;肝肿大;肾充血、出血等症状。
3.防治措施 饲料要多样化,供给充足的青绿饲料、含糖量高的饲料和维生素A、D、E,加强饲养管理,避免使用含有亚硝酸盐的霉变饲料喂牛。
此外,在饲料中添加四环素,每千克饲料添加50毫克,持续投喂1周,能对奶牛亚硝酸盐中毒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
患病牛确诊后应立即治疗。
具体治疗方法:(1)使用40%~50%葡萄糖溶液500毫升、5%维生素C 溶·动物门诊·422019.17养在于防,防重于治。
2.加强鸡舍环境管理 控制肉鸡饲养密度和鸡舍的温湿度、保持舍内舍外清洁卫生以及尽量避免各种应激反应,及时通风换气防止鸡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提供给肉鸡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肉鸡机体免疫力和增强抗病能力,减少或杜绝肉鸡球虫病在养殖场内流行。
牛霉饲料中毒的救治
牛吃了发霉饲料后回出现中毒症状,即精神沉郁,呆立,少食或厌食,反刍和瘤胃蠕动缓慢。
触及皮肤非常敏感,呼吸困难,肺音粗砺,有的后坐张嘴呼吸,并出现视物不清、羞明流泪。
间歇性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便中混有血液及黏膜。
有的病牛颌下、胸、腹部水肿,全身肌肉震颤。
奶牛泌乳停止。
但不要太紧张,采取以下措施就可以治愈。
一旦发现中毒立即停用霉变饲料,增喂青绿饲料,饮淡盐水,并提供充足饮水。
可以用人工盐400~500克,加水灌服,既有下泻作用还会产生喝水欲望。
也可用硫酸钠、硫酸镁等泻药排毒。
也可以用25%~50%葡萄糖l000毫升,加维生素C及强心利尿药。
并配合注射复方氯化钠、5%糖盐水等。
霉毒素致牛流产的辨证施治作者:郑德胜来源:《兽医导刊》 2017年第5期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一旦环境温度和湿度允许就会大量繁殖并向其污染物中排放霉菌毒素,它们可以通过农作物秸秆、籽实类饲料进入肉牛体内,损害机体的肝脏、肾脏、神经组织、造血组织及皮肤组织等,使肉牛直接表现中毒症状或者是通过蓄积表现出慢性中毒症状。
通过一例肉牛霉菌毒素中毒病例的诊断、中兽医辨证以及治疗方法的总结,希望为同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发病情况2017 年1 月份接诊,发病肉牛场存栏基础母牛23 头、青年牛10 头、犊牛6 头,主述半月内有2 母牛突然流产,流产前毫无征兆,1 头为怀孕7 个月、1 头为怀孕8 个月,均为死胎,流产的犊牛没有特异性病变;近两个月以来没有母牛发情配种,部分牛有轻度腹泻。
(二)临栏检查该牛场牛舍为南北走向、敞篷式建筑,对头式双排饲喂,另有2间产房,可容纳6 头母牛同时产犊。
牛舍通风良好,但是冬季温度颇低。
净道污道分开,然而犊牛没有进行栓系,可以到中间的净道上活动,可以对饲草造成污染。
视诊牛群除了少数牛轻度腹泻外,并无其它症状。
进一步检查也没有发现胎死腹中的病例,亦无出现流产先兆者。
检查青贮池时发现有霉变结块的青贮玉米秸秆,饲养员正在将结块弄碎、混合均匀,正准备给牛添料,进一步询问得知,饲喂这样的青贮料已经有一段时间。
(三)中医辨证《普济方》记述:“朽木生蕈,腐土生菌,二者皆阴湿之地气蒸瘀所生也,既非冲和所产,性必有毒”,指明霉菌属于阴物,霉菌毒素为阴物所产,是为阴毒。
阴毒损伤五脏阳气,特别是肝脏和肾脏的阳气。
肝主藏血、主疏泄。
肝脏具有隔离和消除入侵的和内生的各种抗原物质的功能,含有毒素的血液流经肝脏,在肝脏解毒功能作用下分解转化为其它无毒物质排出体外。
肝阳受损,肝失疏泄,解毒功能下降,毒素就会在动物体内蓄积,产生慢性毒性。
胞宫之内胎儿赖母畜气血所养,气血不足,胞宫失养,气虚则固摄无力,血虚则胎儿失养,导致临床出现胎儿停滞发育、胎动不安、胎死腹中、流产等症状。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 兽医临床科学50 ·2021.172.2 临床特征病牛长期采食棉籽饼,会出现食欲下降,若呈急性中毒,会出现腹痛,瘤胃积食等症状,发病初期病牛便秘,随后出现水样状腹泻,会引发胃肠炎和瘤胃酸中毒,病牛脱水严重。
若呈慢性经过,病牛会出现食欲减退、流涎、腹泻、尿量增加。
妊娠母牛会发生早产甚至流产。
犊牛发生黄疸、食欲下降、腹泻,部分犊牛会出现夜盲症甚至失明。
2.3 防治措施第一,严格控制棉籽饼采食量,每头奶牛棉籽饼采食量小于1 kg/d ,同时每次饲喂间隔至少为3 d ,确保奶牛将体内尤其是肝脏毒素排出后才进行棉籽饼饲喂,以防棉酚在体内累积。
第二,合理用药。
病牛出现上述症状可以静脉注射2 L 10%葡萄糖注射液,1次/d ,连续注射5 d ,连续用药1~2个疗程可恢复。
3 霉败稻草中毒3.1 发病原因稻草收割后没有晒干,奶牛采食过量的霉败稻草引发中的反应。
3.2 临床特征病牛主要病变部位在耳尖、蹄部、尾尖、腕关节和跗关节皮肤和皮下组织。
病牛体温、精神、食欲、脉搏、粪尿基本正常。
发病初期出现病变位置肿胀、有疼痛感,随后病牛后蹄冠脱毛,腕关节、跗关节肿胀造成跛行,溃烂部位有脓液流出,长时间无法愈合,甚至发生坏死。
3.3 防治措施第一,科学预防。
收割的稻草要平放、晾晒,已晒干的稻草需尽早堆储,然后用塑料布遮盖。
第二,合理用药。
对皮肤溃烂的部位用适量的0.1%新洁尔灭溶液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消毒,然后再在伤口位置均匀涂抹抗生素药膏。
同时静脉注射1 L 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5%碳酸氢钠注射液+50 mL 5%维生素C 注射液。
4 亚硝酸盐中毒4.1 发病原因引发奶牛亚硝酸盐中毒的原因主要有3点。
第一,奶牛采食大量的白菜、高粱、青贮玉米、块跟植物造成体内硝酸盐含量过量。
第二,奶牛水源或饲料被尿液、化肥、垃圾污染,污染物中含有较多的硝酸钠和硝酸铵等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