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豫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902.57 KB
- 文档页数:14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01 知识管理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理论依据:__________定律。
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在数值上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积之比。
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1)设:根据题意设________。
(2)写:正确写出反响的__________。
(3)算:写出相关物质的____________与化学式前面的__________的积,以及________和________。
(4)列:列比例式,求解。
(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注 意:化学方程式计算中代入和求出的量是纯洁物的质量,假设量是体积,应先把体积转化为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计算。
02 根底题1.根据化学方程式进展计算的依据是( ) 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反响过程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响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物质C.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响前后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D.化学方程式反映了各物质的组成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解题的步骤是( )①正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③写物和待求物之间的质量比 ④设未知量 ⑤简明地写出答案A.①③④②⑤ B .④①③②⑤ C.①②③④⑤ D .①④③②⑤3.(邵阳中考)在2A +B===2C 反响中,A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那么B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16 g B .16 C .32 g D .324.2015年9月12日,我国通信技术试验系列卫星的首颗星成功送入太空。
所用运载火箭用偏二甲肼(C 2H 8N 2)和四氧化二氮(N 2O 4)作推进剂,两者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C 2H 8N 2+2N 2O 4=====点燃3N 2↑+2CO 2↑+4H 2O ↑,参加反响的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的质量比为( )A. 1∶2 B .60∶184 C. 60∶92 D .80∶1985.过氧化氢溶液长期存放会因分解而使溶液质量减轻。
专题10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2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3 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题型知识点一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1.理论依据(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3)2.基本依据(1)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2)注意: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反应物及反应生成的各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始终是一个定值。
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实际上是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化学式前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切勿漏乘化学计量数。
例:2H2 + O22H2O 中、H2 O2 H2O的质量比=(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典例1】★★☆☆☆在反应2Mg+O22MgO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为()A.48:32:80B.24:32:40C.24:32:64D.24:32:80[答案]:A[解析]:2Mg + O22MgO48 32 80【典例2】★★★☆☆以铁燃烧为例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在反应中,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是_________[答案]:21:8:29[解析]:铁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 + 2O2 = Fe3O4168 64 232在此反应中铁、氧气和氧化镁的质量比为168:64:232=21:8:29。
2 已知化学反应2A=2B+C,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17gA完全反应时,生成B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答案]:9g[解析]:在化学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34-32)÷2=18,可以得出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反应物及反应生成的各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始终是一个定值推出每17份质量的A参与反应有9份质量的B生成。
[知识要点梳理]助知识点一: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函实例: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
如果要制取1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解:①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CaCO3里建CaO + CO2 T③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00 56和已知量、未知量x 1t100 56④列出比例式,求解二北100 x Itx= 、=1.8t答:需要碳酸钙1.8t。
⑤简明地写出答案【要点诠释】(1)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正确,否则会一错全错;(2)化学方程式中体现的是各纯净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故只有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计算;(3)质量单位要统一,在解题过程中,已知量后一定要带单位,未知量求出后也要带单位;(4)解题要严格按照格式书写。
知识点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及注意事项二知识点一实例的规范解题格式如下: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 注意:未知数不能带单位CaCO3金娶CaO + CO2 T -------------------------------------------------------------------- 化学方程式一定要配平100 5611t -------------------------------------------- 已知量不要忘记带单位100 56 x 二It100-ltx=56=1.8t ------------------------------------- 计算结果要有单位答:需要碳酸钙1.8t。
【要点诠释】利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出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格式是本课题的重点:一解二设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差;准确寻找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所有单位要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
知识点三:几种常见的计算类型混1.常规题: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化学方程式计算教案11篇化学方程式计算教案1在初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化学中反映物和生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并学习了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质量的计算。
本节是在初中知识的根底上进一步揭示化学反响中反响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关系,并学习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应用于化学方式的计算。
将这局部内容安排在这一节,主要是为了分散前一章的难点,同时,在打好有关知识根底的前提下在来学习本内容,有利于学生对有关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和记忆。
本节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中和滴定等知识的重要根底,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对于学生了解化学反响规律、形成正确的有关化学反响的观点也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这一节的内容在全书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应让学生在学好本节知识的根底上,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应用,稳固。
本节内容实际上是前面所学知识和技能和综合运用,涉及中学化学反响中许多有关的物理量及各物理量间的换算,综合性很强,这是这一节的特点,也是它的重、难点。
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引导、边讲边练的方法,在例题中,适当分解综合性,逐步提问,使综合性逐步增加,以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为掌握好本节中的相关知识,可适当补充一些不同类型的题作课堂练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注意引导学生总结规律、理清思路。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和格式。
2.使学生加深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的理解,及对化学反响规律的认识。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讲解、练习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用具投影仪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我们在初中就已经很熟悉了,知道化学反响中各反响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符合一定的关系。
河南省中考化学备考专题三:化学方程式及简单计算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关系成立的是()A .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不复燃,则集气瓶中一定不含有氧气B .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 . 空气中可燃物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所以把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是灭火的有效方法之一D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得到的氧化镁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镁条质量不相等,所以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 (2分)下列有关“2CO+O22CO2”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A . 若56gCO参加反应,则消耗O2的质量一定是32gB . 若16gO2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gC . 若10gCO2生成,则消耗的CO 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D . 若5gCO与2gO2混合点燃,则生成的CO2的质量一定是7g3. (2分) (2017九上·福田期末) 高氯酸铵(NH4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A . CO2B . Cl2C . O2D . N24. (2分)(2017·揭西模拟) 下列4个图形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NaOH溶液B . 向一定量CuSO4溶液中加入Zn粉C . 加热KClO3与MnO2固体混合物D . 向一定量Na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5. (2分)(2019·道外模拟)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一段镁条,测定溶液反应的不同数据随时间的变化,并绘制图象,请分析其中图象绘制明显错误的是()A .B .C .D .6. (2分) (2016九上·正定开学考)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①硫+氧气二氧化硫;②白磷+氧气五氧化二磷;③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关于上述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都需要点燃B . 都生成氧化物C . 都属于化合反应D . 都是非金属跟氧气反应7. (2分) (2019九下·泰山期中) 你认为下列物质不能用作制取氧气的物质是()A . 水B . 甲烷C . 氯酸钾D . 高锰酸钾8. (2分) (2017九上·松山期末)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 3C+2Fe2O3 4Fe+3CO2B . 2H2O2 2H2O+O2↑C . Al+CuSO4=AlSO4+CuD . 2NH3+2HCl=2NH4Cl9. (2分)往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再向烧杯中继续加入某种金属。
滚动小专题(四) 化学计算01 专题概述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必须掌握三种简单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除此之外,综合计算在中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了解近几年来中考化学计算题的命题特点和考察方式,找出自己在化学计算方面失分的原因并找到应对的方法,掌握中考化学计算题的题型和解法是突破中考化学计算的关键。
02 专题训练类型1化学式的计算1.(河南中考)“信阳毛尖〞是一种绿茶,绿茶中含有的单宁酸(化学式为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等成效。
以下有关单宁酸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属于氧化物B.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6∶462.(安徽中考)硼氢化钠(NaBH4,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平安车载氢源。
有关硼氢化钠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含2个氢分子B.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C.只含一种非金属元素D.Na、B、H的质量比为1∶1∶43.(衡阳中考)厨房中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其化学式为CH3COOH,以下有关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乙酸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乙酸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乙酸由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D.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4.(河池中考)夏天可用熏艾草的方法驱赶蚊虫。
艾草中含有黄酮素(C15H10O2),以下关于黄酮素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黄酮素属于混合物B.每个黄酮素分子由27个原子构成C.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22 gD.黄酮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5.(云南中考)2021 年10月,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了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以下有关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青蒿素是化合物B.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D.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6.(扬州中考)阿司匹林的分子式为C9H8O4,以下关于阿司匹林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H、O原子个数比为1∶8B.相对分子质量为180C.阿司匹林中含21种元素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类型2化学方程式的计算7.(河南中考)一样质量的H2、CH4和C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 )A.CO最多,H2最少B.H2最多,CH4最少C.H2最多,CO最少D.CH4最多,CO最少8.(株洲中考)在“2A+3B===2C+4D〞的反响中,8 g物质A完全反响生成11 g物质C和9 g物质D,假设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那么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6 B.32C.48 D.649.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如下反响,反响前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M N P Q反响前的质量/g 40 4反响后的质量/g 待测1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该反响为化合反响B.反响生成的P和Q的质量比为2∶3C.待测值为16D.N和P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10.(河南中考)钛和钛合金性能优良,广泛用于航空、造船和化学工业中。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01 知识管理1.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参加__________的各物质的质量_____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______,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而体积和分子个数不一定守恒。
2.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实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______________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没有改变,______没有增减,原子的______也没有改变。
点拨:质量守恒定律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物质的总质量守恒,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应用:(1)解释化学反应中的“不守恒”现象。
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的镁条质量大,是因为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的镁条多了______的质量。
(2)判断物质的组成。
如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和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元素。
(3)求某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4)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化学式)。
02 基础题1.(襄阳中考)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中,AgNO3见光分解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SO2 B.NH3C.N2 D.NO22.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A.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变化B.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推广到其他物理量C.催化剂可以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有催化剂参加的反应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安顺中考)双氧水分解成水和氧气的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A.元素种类 B.原子种类C.分子种类 D.原子数量4.(邵阳中考)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M+氧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M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B.只含有C、H元素C.含有C、H、O三种元素D.无法确定5.(甘南中考)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有5 g的A与11 g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 g的C和一定质量的D,则D的质量为( )A.5 g B.16 g C.9 g D.23 g6.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a g,燃烧后的质量为b g,生成的CO2质量为c g,水蒸气质量为d g,则产物质量共________g,参与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g。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教学目标二.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大家请看讲桌上摆着一杯质量为36克的普通水(普通水是化学学科上的什么水?最好不用这种说法),如果我想通过化学的方法(化学的方法是不是就是化学变化的方法?是不是包括蒸发、过滤等化学操作?要明确)得到这样一杯水,可以通过什么办法?[学生回答]可以用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得到。
[提出问题]那需要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各是多少呢?[学生回答]要通过计算才能得到。
[课堂过渡]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从量的方面对化学变化进行研究。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变化的表示方法,要想解决清气(应该是氢气)和氧气量的计算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这个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请阅读P100的联想启示。
[提出问题]请大家根据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这个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发挥你的联想和启示:根据化学方程式2CO+O2点燃2CO2,你能获得哪些信息?1、反应物是,生成物是,反应条件是;2、反应中各分子个数比是;3、反应中各物质质量比是。
(这部分吴永才已经给了留白的建议)[学生回答] 1、反应物是CO和O2,生成物是CO2,反应条件是点燃;2、反应中各分子个数比是CO:O2:CO2=2:1:2;3、反应中各物质质量比是CO:O2:CO2=7:4:11。
[创设问题] (1)14g一氧化碳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同时消耗氧气。
(2)10.5g一氧化碳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同时消耗氧气。
[学生回答问题1] 根据反应中各物质质量比是CO:O2:CO2=7:4:1 1。
生成二氧化碳22g,消耗氧气8g[学生黑板板书问题2]7:4=10.5g:x 7:11=10.5 g:yx=6g y=16.5g [课堂过渡] 这两位同学都是依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是成正比例关系。
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得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知识讲解:一、质量守恒定律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二、化学方程式1、涵义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涵义;(1)质的方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反应的条件。
(2)量的方面: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之比(由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之比体现)。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各物质是按化学方程式所确定的质量之比进行反应的,并且这个比是定值,不随实际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变化而变化。
这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
(3)微粒数方面:表示各物质间的微粒(分子或原子)数目之比(由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体现)。
2、计算步骤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数;2.写: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3.找: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总和),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4.列:列出比例式并求解;5.答:检查结果,简明作答。
一定要注意:①化学方程式体现的是对应的各纯净物间的质量关系,所以只有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方程式中进行计算;不纯净物质的质量要通过辅助运算先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再代入方程式中进行计算。
根据方程式所求出的也是纯净物的质量。
有时涉及到物质体积,要利用密度换算成质量。
②要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进行计算,反应物中未参加反应部分的质量要从该反应物的总质量中减去。
例题解析:[例1]在反应A+3B=2C+2D中,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已知2.8克A和一定质量B完全反应,生成8.8克C,则在此反应中,B和D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8∶3。
[例2]有反应方程式2AB+B2=2C,则C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B2[例3]把KClO3和MnO2的混合物31克装入试管加热使它们充分反应,冷却后称量,试管中剩余固体21.4克,求:制得氧气多少克?反应后剩余固体中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答:制得氧气9.6克,反应后剩余固体中有KCl和MnO2,其中KCl为14.9克,MnO2为6.5克。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一)解题步骤:1、解、设设未知量(未知量已经包含了单位)2、写写出完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配平3、找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质量比和已知量、未知量(已知量要带单位,都写在相对应的化学式正下方)4、列列出比例式求解(求出的解要带上单位)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1、步骤要完整;2、格式要规范;3、得数要准确。
(三)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关键:1、准确书写化学式;2、配平化学方程式;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二、题型1:已知一种物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物质(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例题一:某实验室中需要1.6g氧气进行实验。
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需要消耗水多少克?同时可生成氢气多少克?练习1:找错误并改正。
电解9g水,能得到氢气的质量为多少?小明的解法如下:解:设能得到氢气xgH2O=H2+O218 2 329g xg18 9g =32xgx=32×9g18=16答:能得到氢气16克。
练习2: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有酒的气味的可燃性液体。
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如下反应8CH3OH+nO2点燃=mCO2+2CO+16H2O。
若反应生成3.6g水,请计算:(1)m值是(2)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规范计算步骤)回答:①从以上数据说明,这三次实验中第次恰好完全反应;②第次实验中碳有剩余;剩余克;③第次实验中O2有剩余,剩余克。
练习1:1克氢气和4克氧气点燃后,能生成多少克水?练习2:48g镁与足量盐酸反应得到的H2与多少克KMnO4产生的气体恰好完全反应。
(Mg+2HCl=MgCl2+H2↑)三、题型2:已知混合物中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例题三: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份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
现有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200t,可制得生石灰多少吨?化学反应CaCO3高温=CaO+CO2↑某同学的解法如下:你认为该同学的解法对吗?为什么?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解:设可制得生石灰的质量为xCaCO3高温=CaO+CO2↑100 56200t x100 200t =56xx=112t答:可制得生石灰112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