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42.53 KB
- 文档页数:2
浅析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旅游经济业已超过了传统的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国家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但是,在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
接下来,我将简要阐述我国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旅游产业发展不平衡是我国旅游经济发展中的首要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旅游景区都集中在东部地区,而西部、中西部等地区的旅游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这种不平衡的发展会导致一些地区无法利用自己的旅游资源,从而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
因此,应采取相应的政策鼓励中西部地区发展旅游经济,增加旅游业在当地的比重。
其次,大量的旅游市场空间被占据是我国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另一个问题。
现在我国旅游市场的主要竞争者是国外旅游市场,大量的旅游市场空间被国外市场占据。
此外,一些国际旅游品牌如瑞玛、文华等品牌已经深入中国市场,而国内旅游品牌的发展相对较慢。
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加强对国内旅游品牌的支持,扶持国内旅游公司应对国际竞争。
第三,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景区存在过度开发现象,大量资源被破坏或消耗,加剧了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严重影响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要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需要加强对景区的管理和规划,同时引导旅游业加强生态保护。
第四,旅游业的标准化建设还存在不足。
对于旅游行业的规范和标准,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体系。
缺乏标准化管理和服务,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要加强对旅游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确保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旅游经济仍需坚持“走可持续之路”,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推行旅游产品的特色化和个性化,加强旅游景区后期的管理和维护,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我国旅游经济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
但这需要我们规范化建设和标准化管理,加大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力度,规避过度开发现象,加强对景区的管理和保护,为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与问题作者:陈立平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第36期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及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同时分析了西部旅游业总体水平偏低、区域内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及生态环境及基础设施的制约,并提出大力发展西部旅游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西部旅游区域不平衡环境制约一、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一)旅游业发展迅速2000年初,作为国家区域总体战略的第一步,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始启动。
经十几年发展,西部地区①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都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结构也日趋合理。
西部地区各省市区也据此制定了相应的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业得以迅速发展。
在入境市场方面,西部地区在宣传、开发、拓展市场方面开展了一系列联合促销,使得欧洲、北美、日韩和东南亚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游客大幅增长。
除2003年因“非典”导致我国入境旅游市场滑坡以外,西部地区的入境旅游人次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均稳中有升,而旅游外汇收入基本上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率。
2010年,西部地区的入境旅游人数达到了1708万人次,比2009年增长26%,旅游外汇收入52.65亿美元,同比增长21.6%。
在国内旅游方面,除2003年外,实现了逐年递增,其增速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
至2010年,西部地区的国内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收入分别为11.3亿人次和7925.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3.3%和29.4%,而旅游总收入为8281.8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29%。
(二)对地区经济带动作用增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十几年间,西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逐年递增,旅游收入占GDP的比例稳定在5.3%—9.5%之间,占第三产业总收入的比重(“非典”期间除外)保持在16.89%—25.35%之间。
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仍然较高,这与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状况、产业布局和发展的侧重点有关,但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的支柱,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增强。
我国旅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我国旅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1. 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开发中,往往忽视了对资源的保护。
许多旅游景点面临着恶性竞争,盲目扩张和过度商业化等问题。
这导致了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文化传统流失、景区形象受损等不可逆转的后果。
2. 不平衡的地区发展我国旅游业地区发展不平衡,以沿海城市和省会城市为主导,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
这造成了资源分配不公、地域经济差距加大等问题。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忽视了文化价值和环境影响评估,导致了一些旅游项目产生负面效应。
3. 服务质量待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行业整体素质亟需提高。
存在着服务态度恶劣、管理混乱、价格不透明等问题。
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常常遭遇到虚假宣传、高额消费陷阱和低劣服务等不满意的情况。
这对于旅游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体验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4. 缺乏统一的监管与管理我国旅游业监管机构分散,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范。
地方政府和企业为争夺利益,常常出现违法违规行为。
此外,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培训和规范考核制度。
这导致了行业内存在着诚信问题、价格垄断、投诉难以解决等不良现象。
二、对策1. 加强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应制定更为严格的资源保护政策和管理措施,加强对旅游景点的保护与恢复工作,并提倡绿色发展理念。
同时,在开发过程中,要重视文化传统遗产的保护,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与执行力度。
只有通过长期可持续性的发展方式,才能使我国旅游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
2.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推动中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加大对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特惠政策、提供财政和税收支持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投入到地区旅游业中。
同时,应加强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全国范围内旅游资源有机融合与互补的发展格局。
3. 提升服务质量与消费者体验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旅游服务质量评估和监管机制,并对不良经营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西部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策略汇报人:2023-12-14•引言•西部旅游业现状分析•西部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目录•西部旅游业发展策略探讨•实施发展策略的保障措施•结论与展望01引言0102主题介绍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西部旅游业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历史遗产,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分析西部旅游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探讨适合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策略和方法。
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推动西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报告目的02西部旅游业现状分析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如高山、峡谷、草原、沙漠等,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自然旅游资源西部地区还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址、民俗风情等人文旅游资源,为旅游业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分布西部地区拥有众多旅游景区,包括世界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等,数量众多。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西部地区旅游酒店数量不断增加,包括五星级、四星级等各类酒店。
旅游产业发展规模旅游酒店数量旅游景区数量西部地区旅游总收入逐年增长,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
旅游总收入随着西部地区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游客数量也不断增加,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游客数量旅游产业收入情况03西部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旅游资源种类单一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主要以自然风光为主,缺乏多样化的旅游资源,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大多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的挖掘和开发,没有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旅游资源开发资金不足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旅游资源开发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
住宿设施不完善西部地区的住宿设施相对较少,且档次较低,无法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旅游服务设施不完善西部地区的旅游服务设施相对较少,如导游服务、旅游咨询等,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
交通设施不完善西部地区的交通设施相对落后,交通网络不够发达,影响了游客的出行和旅游体验。
中国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导读:中国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旅游业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首先,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没有突出西部地区特色旅游的概念,有很多具备很大优势的景点景区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
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国旅游业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首先,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没有突出西部地区特色旅游的概念,有很多具备很大优势的景点景区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其次,西部地区政府及管理者对环保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破坏了很多的自然环境,使旅游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最后,我国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不是很完善,旅游服务的质量不是很高,并且旅游活动与旅游产品较为单一,很难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消费。
(一)西部地区人们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创新旅游体制不足我国西部地区相对东部及东部沿海地区来说,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与现代科技文化接触较少,造成了西部地区人民的思想观念落后的现象。
并且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旅游业更是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提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并没有实现开发与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我国西部旅游业的建设创新观念不强,目前开发都是一些高投资低收入的旅游产品,西部地区落后的旅游发展观与资源观,阻碍了当地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现阶段,我国旅游市场是开放的、多元化的并且竞争十分激烈,但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体制没有创新意识,社会效益不高,经济水平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创新旅游体制发展缓慢。
西部地区的旅游企业治理的制度也不够完善,一些旅游企业虽然已经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但是缺乏监督机构,实施起来十分困难。
另外,政府管理机构对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旅游业发展的机会重视程度不够,对旅游部分实行计划经济下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管理者以自身的意志执行决策,导致了决策的不合理甚至错误,造成了旅游业垄断经营的局面,降低了旅游资源的配置效率。
西峰区旅游业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西峰区旅游局旅游业做为一个综合型产业,因其自身的集成性和“绿色、无烟、创汇”的特点,被喻为吻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朝阳产业、无烟工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强劲的发展势头。
近年来,西峰区严格按照国家发展旅游业的总体要求和省市实施开发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拓展开发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开发步伐,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改善旅游环境,旅游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一、西峰区旅游局基本情况西峰区旅游局成立于1999年8月,为科级事业单位,区政府组成部门,现有职工9名,其中:科级以上领导干部4人,一般干部4名,司机1名。
下设有二级部门庆阳农耕民俗文化村建设办公室,现有职工11人,其中:副科级领导干部1人.二、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一)资源概况辖区区现已形成的旅游景点有15个,其中人文类10个,自然风景类5个.在人文资源中,有石窟寺1个,古塔1个,古文化遗址3处,博物馆、文化馆和民俗活动点5个。
重点景观有庆阳农耕民俗文化村、北石窟寺、东湖公园、华夏公刘第一庙、南小河沟、巴家咀水库、老洞仙山等。
其中北石窟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自然资源独特.西峰位于甘肃东部,总面积996平方公里,人口33万人,境内的董志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黄土层最厚的黄土高原,自古就有“八百里秦川不抵董志原边”之说。
黄土风情浓厚。
2、史前文化世界瞩目。
发掘于西峰南佐仰韶文化新石器遗址,及出土的红砂尖地瓶是极其珍贵的考古发掘。
3、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西峰是周先祖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黄河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区内可上溯至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南佐、仰韶、齐家等文化遗址多达84处,馆藏文物愈万件.在这块土地上,黄帝、岐伯、不窋、公刘、西汉付介子、东汉王符、魏晋傅玄、北魏胡太后、唐代狄仁杰、宋代范仲淹、明代李梦阳、金石书画大家米万钟等都留下了青史可据的人文史话。
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我国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应对措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行旅游成为人们节假日休息消遣的首选。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的到来,带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使旅游业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但与此同时,我国的旅游业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因此,正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问题并找出解决的办法应成为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景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大大小小景区不计其数,因而在景区的建设上不够完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交通依旧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这个问题在节假日时期尤为突出,给游客带来很大的不便;其次,景区的安全措施不完善,使游客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最后,景区的环保、卫生等配套设施不齐全,制约了旅游发展。
2、旅游产品创新不够。
中国旅游产品早已存在的缺乏创新、品种单一的状况未有根本改观,旅游产品依旧是观光型产品与度假型产品占主流。
各个景区的旅游纪念品大同小异,没有代表景区特色的产品。
3、旅游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遭到破坏。
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旅游生态环境的退化,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我国许多旅游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均出现程度不同的环境退化问题:水体污染,水土流失加重,植被覆盖量下降,动植物有效保护范围不断缩小。
最重要的原因则是缺乏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旅游地的建设开发既缺乏科学指导,又缺乏合理监督。
加上我国大多数旅游者与管理者的环保意识不强,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
许多旅游景点在规划之时就基本上没有或者很少考虑环保设施的配套开发,而环境保护管理又没有及时跟上,从而导致严重的旅游污染问题。
4、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水平较低,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西部地区旅游发展对策研究【摘要】我国西部地区旅游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展开研究。
在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在首先分析了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现状,然后探讨了旅游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政府支持政策建议、产业合作推动发展、科技创新助力发展等对策。
最后在对对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并对研究进行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西部地区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该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西部地区、旅游发展、政府支持、产业合作、科技创新、对策、效果评估、未来发展、研究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具有巨大的旅游发展潜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西部地区的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造成了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制约了其发展速度和质量。
有必要深入研究西部地区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探讨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推动西部地区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本研究旨在分析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现状、探讨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政府支持政策建议、探讨产业合作推动发展和科技创新助力发展等方面,为西部地区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我国西部地区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探讨政府支持政策建议,探讨产业合作推动发展,以及探讨科技创新助力发展等方面,为制定和实施相关对策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系统分析和研究,本文旨在为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对策,促进其健康、快速、有序地发展。
研究目的在于深入挖掘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潜力,为各级政府制定针对性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推动西部地区旅游业融入国家旅游产业发展大局,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喀什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喀什地区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喀喇昆仑山北麓,是中国西部地区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城市之一。
喀什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是中国西部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喀什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制定有效的对策来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1. 资源开发不足:喀什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如古代丝绸之路遗址、喀喇昆仑山脉、喀什古城等,但是很多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游客在喀什地区旅游时往往发现景点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影响旅游体验。
2. 交通不便: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喀什地区的交通相对不便利。
对外交通主要依靠喀什机场和公路,但是由于天气条件和地理环境的限制,喀什地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不够紧密,这给游客的出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 品牌建设不足:在旅游业发展中,品牌效应对于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至关重要。
但是喀什地区在品牌建设方面投入不足,缺乏具有竞争力和知名度的旅游品牌,导致喀什地区的旅游业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4. 服务水平不高:在喀什地区,一些旅游从业者在服务态度、服务技能、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着不足,甚至存在着欺诈、侵权等不良行为,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降低了游客的满意度。
二、喀什地区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1. 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喀什地区应加大对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完善景点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为游客营造更好的旅游环境。
还可以在开发中兼顾保护,保护好自然生态,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做到可持续发展。
2. 加强交通建设:喀什地区应加强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交通便利度。
可以修建更多的高速公路、铁路,提高喀什地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提升地区的接待能力和交通便利度。
3. 品牌建设与营销推广:喀什地区可以加大对旅游品牌的建设与营销推广力度,提高地区旅游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加大对品牌景区的建设力度,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提高地区的整体竞争力。
西部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策略xx年xx月xx日contents •西部旅游业概述•西部旅游资源开发情况•西部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西部旅游业的发展策略及建议•西部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西部旅游业的成功案例分享目录01西部旅游业概述定义西部旅游业主要是指在西部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和服务。
西部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省份和自治区。
特点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包括高原、雪山、草原、沙漠、古镇、壁画等,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同时,西部地区也具有较为广阔的地域面积和较低的旅游开发程度,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会。
西部旅游业的定义与特点起步阶段西部地区的旅游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在20世纪90年代,西部地区开始出现旅游景点和旅游城市,如九寨沟、丽江古城等。
快速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政府也加大了对西部地区旅游业的支持力度,推出了一系列旅游规划和政策。
转型升级阶段近年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西部地区的旅游业正在逐步转型升级。
政府和企业开始注重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升级,推动旅游业向高端化、个性化、体验化方向发展。
旅游资源丰富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包括世界级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
同时,西部地区还具有多样化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尽管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不足。
特别是在交通、通讯、住宿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旅游市场的日益竞争激烈,西部地区的旅游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同行的竞争压力。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是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
特别是对于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西部地区,游客数量逐年增长。
西部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策略xx年xx月xx日•引言•西部旅游业现状分析•西部旅游业发展策略目录•西部旅游业发展路径•西部旅游业发展保障措施01引言1目的和背景23研究西部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探讨旅游业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
研究如何制定有效的旅游业发展策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
研究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旅游业在西部地区的竞争优势和市场需求特点。
探讨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和重点,以及政策措施。
研究问题和目标02西部旅游业现状分析03乡村旅游资源包括农村自然风光、农家乐、农业体验等,如桂林阳朔西街、贵州赤水竹海等。
旅游资源分类及特点01自然旅游资源包括壮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地理风貌和珍稀动植物等,如九寨沟、黄龙景区等;02文化旅游资源包括历史遗迹、古建筑、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如兵马俑、丽江古城等;旅游市场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持续增长;旅游消费结构升级,高端旅游市场逐渐崛起;旅游市场主要由国内游客、海外游客和商务游客构成。
旅游市场规模和结构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旅游产业链不断完善,包括旅行社、酒店、景区、交通等多个环节;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和业态。
旅游市场发展趋势旅游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之一;旅游市场将更加注重品质和服务,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和高端化;旅游市场将更加注重跨界融合和创新发展,推动旅游与文化、科技、体育等领域深度融合。
03西部旅游业发展策略自然旅游资源开发西部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如高原、山脉、草原、湖泊等,应注重开发这些资源,如九寨沟、青海湖等。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西部还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如历史文化遗迹、少数民族文化等,应注重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资源,如丽江古城、贵州苗寨等。
旅游资源整合将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跨地区的旅游线路,提高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