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与进化》考试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2.47 KB
- 文档页数:7
一、选择题(1—30每个1分,31—40每个2分,共计50分)1.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异花授粉前的处理是()①豌豆是闭花授粉植物;②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③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有直接经济价值;④各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而容易区分的性状;⑤开花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⑥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⑤⑥C.①②④⑥D.②③④⑥2. 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是DNA,乙为RNA,此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为RNA聚合酶B.甲是DNA,乙为DNA,此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为DNA聚合酶C.甲是RNA,乙为DNA,此过程为转录,原料为脱氧核糖核苷酸D.甲是RNA,乙为蛋白质,此过程为翻译,原料为氨基酸3. 小麦高秆对矮秆为显性。
现有甲、乙两种高秆小麦,其中一种为纯合子,利用现有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鉴定并保留纯合子小麦;(2)育出矮秆小麦。
最佳措施分别是()①甲与乙杂交,得F1测交②甲、乙分别与隐性类型相交③甲与乙杂交得F1再自交④甲自交,乙自交A.①③B.①④C.④①D.④④4.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有()①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②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大小形态一般不同③人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应含有24条染色体④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一定是配子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④5.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先天就有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但遗传病大多都是先天的B.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患遗传病C.要研究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可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D.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选择性流产可以减少遗传病的发生6.下列有关植物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A、C、T、U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共有4种B.一个转运RNA只有三个碱基并且只携带一个特定的氨基酸C.一个用15N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两次后,所得的后代DNA 分子中含15N和14N的脱氧核苷酸单链数之比为1∶3D.控制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分别是DNA和RNA7.下列不属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证据的是()A.基因有完整性和独立性,但染色体的结构会发生变化,从染色体转变成染色质B.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C.成对的基因和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等位基因与非同源染色体都会发生自由组合8.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
高考生物2024遗传与进化历年题目全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细胞分裂的特点?A. 遗传物质的复制B. 有丝分裂C. 同时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 有丝分裂前期不同期数目不同2. 以下哪个是遗传的基本单位?A. 染色体B. 基因C. 细胞D. 有丝分裂3.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什么?A. 孟德尔遗传法则B. 子代整体基因组变化C. 随机性D. 变异性4. DNA分子的结构中含有哪几种碱基?A. A、T、C、GB. A、T、C、PC. A、T、G、PD. A、Z、C、G5. 经常参与细胞分裂的是细胞的哪种器官?A. 核膜B. 核C. 线粒体D. 核仁6. 现代细胞分裂学最早确定的是细胞分裂的某个过程是怎样进行的?A. 有丝分裂B. 减数分裂C. 同时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 有丝分裂前期不同期数目不同7. 遗传信息的用途不包括什么?A. 遗传学研究B. 判定亲子关系C. 确定物种进化的程度D. 增强人类智力8. 哪个法则是在染色体动态过程中排斥、受精并育苗后都能得到保持的?A. 孟德尔第一法则B. 孟德尔第二法则C. 孟德尔第三法则D. 孟德尔第四法则9. 染色体是由DNA和什么组成的?A. 细胞质B. 蛋白质C. 核酸D. 水分10. 细胞分裂的功能是什么?A. 维持生物体的稳定性B. 增加DNA链长度C. 更新遗传信息D. 生成新的基因二、填空题1. 母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都是(1)细胞,(2)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与(3)细胞相同,染色体的形态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了(4)和(5)等变化。
2. 首次发现核与质官(细胞内的独立细胞器官)之间的染色体运动的是(6) 。
3. 遗传物质是指生物的染色体上存在的(7) ,它是规定生物遗传基础的一个分子。
4. 适当选用下表中的字母填空:% | A | T | G | C------------- |A | | | |T | | | |G | | | |C | | | |A上连接的是(8) ,T上连接的是(9) ,G上连接的是(10) ,C上连接的是(11) 。
生物遗传与进化复习题集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遗传变异的原因?A. 突变B. 基因重组C. 基因漂变D. 自由组合答案:D2. 人类染色体中共有几对同源染色体?A. 22对B. 23对C. 24对D. 25对答案:B3. 下列哪个不属于遗传性疾病?A. 白血病B. 艾滋病C. 妇科疾病D. 甲亢答案:C4. 若一株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它的同源染色体上有几种基因?A. 2种B. 4种C. 6种D. 8种答案:B5. 两个杂合子(AaBb)的自交后代中,表现为两个纯合子(AABB 和aabb)的比例是:A. 1:1B. 1:2:1C. 9:3:3:1D. 3:1答案:C二、判断题1. 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别无关。
2. 雌雄同体是指一个个体同时具有雄性和雌性性腺。
答案:正确3. 人类的性别由父亲决定。
答案:正确4. 突变是指遗传物质发生永久性的改变。
答案:正确5.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推动力。
答案:正确三、填空题1.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
答案:种群2. 染色体DNA上的特定序列是_____。
答案:基因3. 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是通过_______。
答案:基因4. 基因突变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
5. 自然选择主要包括______。
答案: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四、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遗传变异对生物进化的重要性。
答案: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它为物种的适应环境和生存提供了各种可能性。
通过遗传变异,物种可以在进化过程中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增加生存的机会。
2. 请描述自然选择的原理及其作用。
答案:自然选择是指在自然界中,适应环境的个体能够生存和繁殖,不适应环境的个体则被淘汰。
自然选择通过筛选适应性强的个体,使得适应环境的特征在种群中逐渐累积,从而推动了物种的进化。
3.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并简要介绍其症状或影响。
答案: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白内障、血友病等。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判断题1.“F1的短毛雌兔与长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体现出了性状分离现象()2.“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高茎和矮茎两种性状,且高茎和矮茎的数量比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3.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4.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黄色圆粒中,只有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是杂合子,其他的都是纯合子()5.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6.测交和自交都可以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 7.一个杂合子自交,若其后代中隐性个体没有繁殖能力,但能够正常生长。
则F1自交后代中有繁殖能力的个体占5/6;F1自由交配后代中有繁殖能力的个体占8/9.() 8.不断提高小麦抗病(显性)品种纯度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鉴定一只白羊(显性)是否纯种的一般方法是测交。
()9.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普遍适用于乳酸菌、酵母菌、蓝藻等各种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10.减Ⅰ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随着精卵细胞的自由结合而自由组合。
()1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可反映待测个体所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孟德尔杂交实验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12.狗毛褐色由b基因控制,黑色由B基因控制,I和i是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I是抑制基因,当I存在时,B、b均不表现深颜色而表现为白色。
现有褐色狗(bbii)和白色狗(BBII)杂交,产生的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则F2中黑色∶白色为4∶1。
()13.“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14.在减数分裂Ⅰ中,在纺锤丝的牵引下,配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高中遗传与进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包括哪些?A. 显性定律B. 分离定律C. 独立分配定律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哪一项不是基因突变的结果?A. 染色体结构变异B. 基因序列改变C. 基因表达改变D. 基因数量改变答案:A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什么?A. 物种不变论B. 自然选择C. 遗传漂变D. 突变压力答案:B4. 以下哪个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 工业黑化现象B. 基因重组C. 基因突变D. 染色体变异答案:A5. 达尔文的进化论中,自然选择的直接作用对象是什么?A. 个体B. 基因C. 性状D. 种群答案:C二、填空题6.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表明,在有性生殖过程中,______的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分离,各自独立地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去。
答案:杂合子7. 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自交时,根据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其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______。
答案:AA:Aa:aa = 1:2:18.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生存斗争9.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
答案: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10.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它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自发突变;诱发突变三、简答题11. 请简述孟德尔的两个遗传定律。
答案:孟德尔的两个遗传定律分别是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
分离定律指出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杂合子的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分离,各自独立地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去。
独立分配定律则说明不同基因的分离是独立的,即一个基因的分离不影响另一个基因的分离。
12. 什么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四项基本原理”?答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四项基本原理包括: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四、论述题13. 论述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高二生物遗传与进化练习题及答案2023一、选择题1. 在DNA复制过程中,下列哪个酶起到拼接Okazaki片段的作用?A. DNA聚合酶B. DNA剪切酶C. DNA外切酶D. DNA连接酶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基因突变的类型?A. 多态性突变B. 静默突变C. 重复突变D. 插入突变答案:A3. 下列哪个人物提出了“物种起源”理论?A. 达尔文B. 拉马克D. 曼德尔逊答案:A4. 以下哪个特征不属于自然选择的条件之一?A. 遗传变异B. 适应性差异C. 繁殖能力D. 环境选择性答案:C5. 下列哪一项不是DNA的组成部分?A. 核糖B. 磷酸C. 脱氧核糖D. 基因碱基答案:A二、填空题1. 染色体上的基因间的空隙被称为_________。
2. 人体染色体的数目是_________。
答案:463. 染色体中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
答案:染色体分体4. 两个相同染色体上的同源基因位点组成的对称结构称为_________。
答案:等位基因5. 遗传信息转录成mRNA的过程称为_________。
答案:转录三、简答题1. 解释基因与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答案:基因是决定个体特征的遗传单位,在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置上。
而等位基因是同一基因的不同表现形式,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
一个个体的基因由母亲和父亲各贡献一份,因此可以有不同的等位基因存在。
2. 什么是自然选择?举例说明。
答案:自然选择是指在自然界中,由于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同,导致代际遗传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过程。
例如,在某个树类物种中,由于一部分树木具有较长的树叶,可以更好地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从而获得更多的能量,因此这些树木生存下来的机会更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物种中具有较长叶片的树木的比例逐渐增多,而具有短叶片的树木的比例逐渐减少。
3. 什么是基因突变?举例说明。
答案:基因突变指的是基因或基因组发生的突发性改变,包括点突变(改变一个碱基对)、缺失突变(丢失一个或多个碱基对)、插入突变(插入一个或多个额外的碱基对)等。
初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遗传学是研究( A )的科学。
A. 个体间下一代特征遗传的规律B. 种间下一代特征遗传的规律C. 物种演化的规律D. 社会进化的规律2. 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于( D )。
A. 细胞核B. 线粒体C. 染色体D. A、B、C都正确3. 生命的遗传单位是( B )。
A. 染色体B. 基因C. DNAD. RNA4. 基因是( A )的物质基础。
A. 遗传信息B. 染色体C. DNAD. RNA5. 基因突变是指( C )。
A. 整个基因序列发生改变B. 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C. 单个碱基发生改变D. DNA和RNA的比例发生改变二、判断题1. 同一物种中的个体具有相同的基因组成。
( 对 / 错 )2. 染色体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结构。
( 对 / 错 )3. 基因是指生物体具有遗传信息的某一段DNA序列。
( 对 / 错 )4. 突变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 对 / 错 )5. 人类的所有细胞核中都具有相同的基因。
( 对 / 错 )三、简答题1. 请简述核糖体和蛋白质合成的关系。
2. 什么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有哪些类型?3. 请简要介绍遗传学的发展历程。
4. 试举一些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的例子。
5. 简要描述物种形成的两种观点。
四、计算题1. 某个物种染色体数为38,该物种的生殖细胞有多少条染色体?2. 假设某物种的核糖体由60%的蛋白质和40%的RNA组成,若核糖体的质量为500纳克,计算其中蛋白质和RNA的质量分别为多少?答案:一、选择题1. A2. D3. B4. A5. C二、判断题1. 对2. 对3. 对4. 对5. 错三、简答题1. 核糖体是细胞质中参与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器,其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和RNA。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核糖体通过读取mRNA上的密码子信息,将其翻译成相应的氨基酸序列,从而合成蛋白质。
2.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的改变,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等。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细菌的遗传物质是()A.蛋白质B.DNA C.RNA D.糖类2.下列选项为基因载体的是()A.DNA B.mRNA C.tRNA D.rRNA3.下列关于隐性性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后代中不常出现的那个性状B.后代中不常出现的那个亲本的性状C.F1中未出现的那个性状D.一对相对性状纯合子杂交F1中未出现的那个亲本的性状4.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A.是RNA B.是DNA C.主要是RNA D.主要是DNA 5.下列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A.B.C.D.6.下面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配子多样性的主要原因C.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D.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和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7.p53基因是位于人类17号染色体的抑癌基因,编码393个氨基酸组成的核内蛋白(p53)。
p53是一类调控细胞周期进程的激酶。
下图是p53作用的流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DNA损伤,p53可诱导细胞凋亡B.当DNA受损时,Mdm2和p53发生磷酸化,p53被激活C.p53的磷酸化抑制了其与p300的相互结合D.p53基因突变可能与癌症的发生有关8.农作物的育种方法有:①杂交育种、②诱变育种、③单倍体育种和、④多倍体育种。
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①获得的后代的优良性状不一定能稳定遗传B.②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C.③中使用花药离体培养能获得纯合二倍体植株D.④能获得茎秆粗壮,糖类等营养物质丰富的植株9.一个基因的转录产物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分化细胞和生理状态下,通过不同的拼接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mRNA和翻译产物,称为选择性拼接。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专题练习题及答案答题要求:1、本试卷满分100分;2、答题时间90分钟,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番茄的紫茎和绿茎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将纯合的紫茎与绿茎杂交,下列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的是()A.决定紫茎的基因相对于绿茎的基因为完全显性B.F1紫茎个体产生的相同种类的雌配子与雄配子C.统计时子二代为AA、Aa、aa的个体存活率不相等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2.图1为某基因型为Aa的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两个时期的图像,图2为该动物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含量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1时期Ⅰ细胞中,两个A基因移向细胞一极,原因可能是基因重组B.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应先找到与图1时期Ⅱ相同时期的细胞C.图2中1时期的细胞中,中心体会发出放射状的星射线D.图2中2只能用来表示图1的时期Ⅱ3.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A.摩尔根的果蝇眼色杂交实验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D.荧光标记的人细胞和小鼠细胞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4.基因在表达过程中,有多种RNA参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表达的不同阶段,碱基的配对类型是完全相同的B.参与该过程的各种RNA均为单链结构,且没有氢键C.mRNA上有多少个密码子,翻译过程中就有多少个氨基酸与之对应D.参与基因表达的mRNA的合成场所可能是细胞核5.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
某动物在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时,有4%的精原细胞发生如图所示的交换,A/a和B/b表示相应基因。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所示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A与a都是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的C.由图可知,该种变异类型没有增加配子的种类D.产生的精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B:Ab:aB:ab=49:1:1:496.某种飞蛾的长翅对短翅为显性,短翅类型占该种群的10%,长翅杂合子占该种群的20%,现将该种群引入到某常年刮大风的小岛上,数年后发现短翅蛾的比例维持在81%左右。
八年级生物遗传与进化基础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遗传是指:A. 后代得到父母的特征B. 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C. 子代与父代间的遗传特征传递D. 环境因素对个体的影响2. 下列哪项不属于遗传物质?A. 蛋白质B. DNAC. RNAD. 脂肪3. 遗传信息在细胞中通过什么分子进行传递?A. DNAB. RNAC. 蛋白质D. 糖分子4.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 DNA复制是指DNA从一种形式变为另一种形式B. DNA复制过程中,DNA分子断裂成两条互补链,并在互补链上合成新的同源链C. DNA复制只发生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中D. DNA复制是指将遗传信息从DNA复制到蛋白质中5. 下列哪项是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A. 红色的花变成了白色的花B. 肤色变深C. 植物的叶子变大D. 身高增加二、简答题1. 请简述基因的概念及其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基因是生物体中负责遗传表达和遗传变异的基本单位。
它是DNA 分子上的一段特定序列,可以编码蛋白质的合成指令。
基因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如眼睛颜色、身高等。
同时,基因也是突变的基础,通过基因的突变,个体的遗传特征可以发生变化。
2. 什么是基因突变?请列举三种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导致遗传信息发生变异的现象。
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包括:a. 点突变:基因序列中的单个碱基发生改变,如碱基替换、插入或缺失。
b. 编码序列突变:导致蛋白质编码序列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c. 移码突变:在基因序列中插入或删除一些碱基,导致整个序列的平移发生改变。
三、解答题1. 简述自然选择的原理以及其在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自然选择是指适应性更强的个体在特定环境下生存繁殖,导致种群遗传特征的改变。
它的原理是:在自然界中,由于资源有限和环境变化,个体之间存在着竞争。
而某些个体具有更适应环境的遗传特征,能够更好地生存和繁殖下一代。
这些适应性更强的遗传特征会在种群中逐渐积累,而不适应的遗传特征则逐渐减少,使种群整体上更适应环境。
《遗传与进化》综合能力测试(一)一、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1.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挨次,一般不影响()。
a.dna的种类b.蛋白质的种类c.有关rna的种类d.碱基对的配对方式2.若把老鼠的尾巴从诞生时就切除,一代一代地连续进行,10代以后诞生的老鼠将是()。
a.无尾巴b.尾巴变短c.尾巴变长d.和一般老鼠一样3.包含人类基因组所讨论的全部碱基对的细胞是()。
a.男性体细胞b.男性精子c.女性体细胞d.女性卵细胞4.某夫妇中,妻子患有红绿色盲,则其后代患病的概率至少为()。
a.1/2b.1/4c.1/8d.05.已知一段信使rna有60个碱基,其中a和c共有20个,那么转录成该信使rna的一段dna分子中应有多少个g和t()。
a.30b.40c.60d.206.科学家将萤火虫的萤光基因分别出来,转移到烟草的细胞中,胜利得到了能够发出萤光的烟草植株。
这一试验的胜利说明()。
a.萤火虫和烟草的细胞结构相同b.萤火虫和烟草的基因相同c.萤火虫和烟草的遗传信息相同d.萤火虫和烟草的基因表达机制相同7.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四种说法,请你推断()。
① 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转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② 有一个质粒,其碱基数量为m个,这个质粒完全被水解需消耗水分子数3m个③ 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同时也在发生基因分别④ 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会产生雌雄两种配子,其数量比接近1∶1a.四种说法都对b.四种说法都不对c.至少有一种说法对d.有一种说法不对8.人类正常血红蛋白(hba)的β链第63位氨基酸为组氨酸(cau),hb—m (特别血红蛋白)的β—63为酪氨酸(uau),这种变异的缘由在于基因中()。
a.某碱基对发生转变b.cau变成了uauc.缺失一个碱基对d.增加一个碱基对9.卵巢中的5个卵原细胞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形成的结果是()。
遗传与进化试卷Ⅷ第一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不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局限性的是A.生物的多样性是进化的结果B.接受拉马克获得性遗传的观点C.不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本质D.从个体水平解释生物的进化2.右图为马的生活史,有关此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有丝分裂发生在Ⅰ→Ⅱ、Ⅳ→Ⅰ②基因重组发生在Ⅲ→Ⅳ之间③基因突变可发生在Ⅰ→Ⅱ、Ⅱ→Ⅲ、Ⅳ→Ⅰ④Ⅳ为新个体发育的起点A.①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①③④3.某种群中,基因型AA个体占25%,Aa个体占60%,那么基因A与a的频率为A.50%和50% B.25%和75 % C.55%和45 % D.30%和70%4.关于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措施,错误的是A.禁止近亲结婚B.广泛开展遗传咨询C.进行产前(临床)诊断D.测定并公布婚配双方的DNA序列5.普通小麦体细胞中有6个染色体组,用小麦的花粉培育成单倍体植株,单倍体植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是A.1个B.2个C.3个D.6个6.马与驴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不能自由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产生的后代骡也是不可育的,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A.地理隔离B.生殖隔离C.诱变育种D.无性繁殖7.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B.苯丙酮尿症、21三体综合征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病因是血红蛋白中一个氨基酸被替换D.禁止近亲婚配的遗传学依据是“人类的遗传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8.育种工作者获得单倍体植株常用的方法是A.用花粉进行离体培养B.用叶肉细胞进行离体培养C.用X射线照射萌发的种子D.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9.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自然选择D.隔离类型10.生物多样性不包括A.基因多样性B.生态系统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D.细胞多样性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对于生物个体是利多于弊B.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C.基因突变都可以遗传给后代D.基因重组是一种可遗传变异方式12.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是一个种群C.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种群的基因库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13. 在某岛上生活着一种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量如右图所示。
高三生物遗传与进化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 选择题1) DNA是由下列哪些化学成分组成的?A. 核糖、脱氧核糖、磷酸、基因B. 核糖、脱氧核糖、磷酸、氨基酸C. 核糖、脱氧核糖、磷酸、苷酸D. 核糖、脱氧核糖、磷酸、遗传密码答案:C2) 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A. 氨基酸是DNA的基本构成单元B. 结构蛋白质是由DNA编码的C. DNA和RNA都是多肽D. DNA在细胞质内合成蛋白质答案:B3) 下面哪一项是关于变异的描述错误的?A. 变异是遗传信息的突发改变B. 变异可能会影响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C. 变异同时会影响所有个体的基因组D. 变异可以通过性繁殖来传递给后代答案:C4) 下列哪种细胞分裂方式能保证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相同?A. 减数分裂B. 裂变分裂C. 有丝分裂D. 纤维分裂答案:C5) 下面哪个概念与自然选择有关?A. 基因表达B. 突变C. 群体遗传D. 平衡态遗传答案:C2. 判断题1) 遗传信息的传递是依靠DNA和RNA完成的。
答案:正确2) 异源结合是一个增加基因多样性的重要途径。
答案:正确3) 变异和突变是同义词,指的是遗传信息的改变。
答案:错误4) 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一种特殊形式。
答案:正确5) 自然界中适应环境的个体会比不适应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
答案:正确3. 填空题1) DNA的全称是__________。
答案:脱氧核糖核酸2) 突变是指遗传信息发生___________的突发变化。
答案:不可逆的3) 遗传物质的传递是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完成的。
答案:DNA,RNA4) 生物进化的推动力是_____________。
答案:自然选择5) 染色体在有丝分裂时会先复制,形成两个_____________。
答案:同源染色单体答案解析:1. 选择题部分,每题都提供了四个选项并标出了正确答案。
在答题时,请选择正确答案,并将答案标记在相应题目的右侧空白处。
遗传和进化综合测试题含答案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必修二《遗传和进化》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就是一段DNA分子B.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 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D.不同基因上带有的遗传信息相同2.关于格里菲斯和艾弗里完成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细胞内,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B.R型菌转化后出现荚膜,反对者认为可能是突变所致,不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C.艾弗里提取的DNA掺杂有非常少量的蛋白质,实验中没有完全排除蛋白质的作用D.艾弗里无法使DNA与蛋白质完全分开,故该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 )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C.沉淀、上清液、沉淀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佝偻病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哪项不是该病的遗传特点()4.抗VDA.患者女性多于男性B.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部发病C.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个患者 D.母亲患病,其儿子必定患病5.右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和③B.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C.③所示的细胞中不可能有基因重组D.上述细胞中有8个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6.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正确的推测是()。
A.父亲色盲,则女儿一定色盲B.母亲色盲,则儿子一定色盲C.祖父母都色盲,则孙子一定是色盲D.外祖父母都色盲,则外孙女一定是色盲7.把两条链都是由14N构成的DNA放到15N的环境中复制,经过三次复制后,含14N的DNA与不含14N的DNA的比为() A. 1:3 B. 1:4 C. 1:6 :78.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生物练习题遗传与进化生物练习题——遗传与进化第一部分:遗传1. 简答题:什么是遗传?遗传是指一代生物向下一代生物传递基因和遗传信息的过程。
通过遗传,个体将自己的遗传特征传给后代,决定了后代的遗传性状。
2. 选择题:下列哪些是遗传物质?a) DNAb) RNAc) 蛋白质d) 红细胞答案:a) DNA b) RNA3. 填空题:在染色体上,基因由________组成。
答案:DNA第二部分:进化1. 简答题:什么是进化?进化是指物种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生改变和演化的过程。
生物通过进化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改变其形态和生理特征。
2. 选择题:以下哪些是进化驱动力?a) 自然选择b) 突变c) 遗传漂变d) 遗传突变答案:a) 自然选择 b) 突变 c) 遗传漂变3. 填空题:进化理论的基石是________。
答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第三部分:短答题1. 解释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指的是DNA序列中发生的突变,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等。
突变可能导致基因的功能改变,进而影响个体的遗传特征。
2. 解释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是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适应环境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的过程。
适应环境的个体具有更高的生存率,较优的遗传特征会逐渐在种群中积累。
3. 遗传漂变与自然选择有何区别?遗传漂变是指随机事件(如瓶颈效应、创始效应)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通常情况下,遗传漂变与环境适应无关。
而自然选择是基于环境条件影响个体遗传特征的选择过程。
第四部分:综合应用题有一种昆虫群体中,某个基因位点有两个等位基因A和B,其基因频率分别为0.8和0.2。
这个基因位点是显性-隐性遗传模式,基因A为显性基因,基因B为隐性基因。
1. 计算该种群中显性基因型频率。
答案:显性基因型频率 = 频率A^2 + 2 * 频率A * 频率B= (0.8)^2 + 2 * 0.8 * 0.2= 0.64 + 0.32= 0.962. 假设该显性基因型对环境更有利,通过自然选择,将该种群进化为只有显性基因型,估计需要多少代?答案:下一代显性基因型频率 = 频率A^2/(频率A^2 + 2 * 频率A * 频率B)= (0.8)^2/(0.8^2 + 2 * 0.8 * 0.2)= 0.64/(0.64 + 0.32)= 0.64/0.96= 0.67如果每一代显性基因型频率增加0.01的速率,需要约100代才能将种群进化为只有显性基因型。
高中生物练习题遗传与进化练习题一:1. 基因是什么?它在细胞遗传中的作用是什么?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单位。
它在细胞遗传中起着传递遗传信息、决定生物个体遗传性状的作用。
2. 什么是等位基因?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等位基因是指在相同位点上,由突变或重组形成的具有相同功能但表达不同形态的基因。
例如,人类血型的A和B型基因就是等位基因。
3. 简述显性和隐性基因的区别。
显性基因在表现上能够掩盖隐性基因的表达,即显性基因表现出来,而隐性基因被掩盖。
隐性基因仅在纯合子(两个相同等位基因)状态下才表现。
4. 请解释下面的基因型AB: AaBb属于自由组合还是连锁组合?该基因型属于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是指两对基因的分离和重新组合,基因型的组合可以自由搭配。
5. 对于显性基因位点,一个有纯合子父母组合AA x aa,请分析子代各基因型在基因型和表现型上的比例。
父母的基因型分别是AA和aa,它们的子代基因型为Aa。
由于显性基因表现在纯合子和杂合子上,子代子女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都是Aa,比例为100%。
练习题二:1. 什么是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吗?遗传变异指的是基因和基因型在世代间的改变。
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因为它产生了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在环境选择的作用下,有助于适应环境的变化。
2. 描述一下自然选择的原理和作用。
自然选择是指环境选择对个体生存和繁殖的影响。
原理是:个体之间存在变异,这些变异可能使得某些个体更适合环境,从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更高。
不适应环境的个体生存和繁殖机会较低。
通过自然选择,适应性更高的基因型会在群体中逐渐增加。
3. 简述配子选择理论。
配子选择理论认为,雌性个体在选择配偶时候,会选择具有某些特征的雄性进行交配,这些特征可以为个体提供更高的繁殖成功率。
例如,雌性鸟类会选择具有鲜艳羽毛的雄性进行交配,因为这些特征可能表明雄性拥有更高的个体健康状态和繁殖能力。
4. 什么是遗传漂变?与遗传平衡的概念有什么关系?遗传漂变是指一个群体中的基因频率在世代间的随机变化。
《遗传与进化》考试试题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考试试题(必修2:第1~4章)班别:学号: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1.下列哪些是遗传物质必备的特点:①主要在细胞核中②能自我复制③高分子化合物④染色体是主要载体 A.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噬菌体在细菌中的繁殖,需要利用细菌的:①生殖器官②ATP ③DNA ④氨基酸⑤核糖体⑥脱氧核苷酸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⑥ C.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⑥3.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身高与体重 B.兔的长毛与短毛 C.家鸡的长腿与毛腿 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4.与一般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最显著的特征是() A.染色体进行复制 B.有纺锤体形成 C.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 D.着丝点分裂5. 下列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的是( ) A B C D6.下列不是DNA 结构特征的是 A.DNA双链极性反向平行 B.碱基按嘌呤与嘧啶的互补配对 C.DNA分子排列中,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排列千变万化 D.DNA螺旋沿中心轴旋转7.现有一待测核酸样品,经检测后,对碱基个数统计和计算得到下列结果: (A+T)/(G+C)=1(A+G)/(T+C)=1 根据此结果,该样品: A.无法确定是脱氧核糖核酸还是核糖核酸 B.可确定为双链DNA C.无法确定是单链DNA还是双链DNA D.可被确定为单链DNA 8.构成人、噬菌体和烟草体内核酸的碱基种类依次是: A.8、4、2 B.5、4、5 C.4、4、5 D.8、4、4 9.人类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是() A.44+XY B.45+X或45+Y C.22+X 或22+Y D.22+XY 10.一个由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5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A.1/10 B.1/5 C.1/16 D.1/25 11. 父本基因型为AABb,母本基因型为AaBb,其Fl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12. 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在其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基因A和A分开发生在( ) A.精原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 B.初级精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时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3.假设某大肠杆菌含 14N 的 DN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15N 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N的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含15N的DNA大肠杆菌再培养到14N的培养基中,子二代 DNA 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 A.(a+b)/2 B.(a+ b)/4 C.(3a+b)/ 4 D.(a+3b)/4 14.现代遗传学认为,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是: A.蛋白质 B.核糖体 C.DNA D.基因 15.遗传物质的功能之一是传递遗传信息,下列哪项与该功能无关:A.DNA复制 B.蛋白质合成 C.细胞分裂 D.生殖 16.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的重组性状类型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约占总数的() A、1/4 B、1/8 C、1/16 D、1/9 17.把兔子的血红蛋白的信使RNA加入到大肠杆菌的提取液中,结果能合成兔子的血红蛋白,这说明: A.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 B.兔子的DNA指导大肠杆菌的蛋白质合成 C.兔血红蛋白的合成基因进入大肠杆菌 D.以上都对 18.用链霉酸和新霉素,可使核糖体与单链DNA 结合,这一单链DNA就可代替信使RNA合成多肽,这说明: A.遗传信息可由RNA流向DNA B.遗传信息可由蛋白质流向DNA C.遗传信息可由DNA流向蛋白质 D.遗传信息可由RNA流向蛋白质 19.已知某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GAU,它所转运的是亮氨酸,那么决定此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下列哪个碱基序列转录而来的 A.GAT B.GAA C.CUA D.CTA 20.某DNA片段所转录的mRNA中尿嘧啶占28%,腺嘌呤占18%,则这个DNA片段中胸腺嘧啶和鸟嘌呤分别占 A.46%、54% B.23%、27% C.27%、23% D.46%、27% 21.有n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有一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为 A、na/b B、na/3-18(n/3-1) C、na-18(n-1) D、na/6-18(n/6-1) 22.人的胰岛素基因和得以表达的胰岛素基因依次位于 A、全部细胞,胰岛细胞中 B、胰岛细胞,全部细胞中 C、均位于胰岛细胞中 D、全部细胞,肾小管细胞23.tRNA的功能是 A.取代DNA的功能 B.合成特定的氨基酸 C.决定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 D.运输氨基酸,识别mRNA的遗传密码 24.下列有关基因概念的概括中,揭示基因化学本质的表述是 A.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 C.包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 D.在染色体上呈线形排列 25.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DNA的一条单链中A占28%,问另一条链中A占该链碱基数的 A.26% B.24% C.14%D.11%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在下列细胞结构中,有可能发生碱基配对行为的一组是 A.细胞核 B.线粒体 C.叶绿体 D.核糖体 2.在生物体内性状的表达一般遵循DNA→RNA→蛋白质的表达原则,下面是几种与此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细胞的一生中,DNA不变,RNA和蛋白质分子是变化的 B.“中心法则”的实质是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和基因的作用原理C.在同一个体不同的体细胞中,DNA相同,RNA和蛋白质不同 D.在细胞的一生中,DNA、RNA和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是不变的 3.SARS病原体是一种冠状病毒,其遗传物质是一条单链RNA,下列关于SARS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独立生活和复制 B、DNA和RNA同时存在 C、能在寄主细胞内合成多种蛋白质 D、含有简单的细胞器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这个实验还具体证明了 A.DNA能自我复制 B. 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C. DN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D.DNA分子结构的相对稳定性 5.关于DNA分子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B.边解旋边复制C.复制需要氨基酸和酶 D.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6.科学家将含有人的α-抗胰蛋白酶基因的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该受精卵发育的羊能分泌含α-抗胰蛋白酶的奶。
这一过程涉及 A.DNA 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我复制 B.DNA以其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C.RNA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 D.按照RNA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合成蛋白质 7.下列各项中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A.同源染色体联会B.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 C.染色单体分开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8.下表是四种人类遗传病的亲本组合及优生指导,正确的是遗传病遗传方式夫妻基因型优生指导 A 抗维生素D佝偻病 X染色体显性遗传XaXa×XAY 选择生男孩 B 红绿色盲症 X染色体隐性遗传XbXb×XBY 选择生女孩 C 白化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a×Aa 选择生女孩 D 并指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Tt×tt 产前基因诊断 9.关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的的叙述,正确的是A.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无变形期 B.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C.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无联会现象 D.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10.已知玉米籽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
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红色甜玉米杂交得到Fl,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正确的是 A.自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9:1 B.自交结果中黄色与红色比例3:1,非甜与甜比例3:1 C.测交结果为红色甜:黄色非甜:红色非甜:黄色甜为1:1:l:l D.测交结果为红色与黄色比例1:1,甜与非甜比例1:l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5分) 1.(12分)根据下面DNA分子的结构模式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①、②、③、④的中文名称及其英文代号: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
(2)⑩是由_______组成的一条_______。
(3)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它由图中哪几部分组成(写出代号和相应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 ]_______的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 ]_______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2.(7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所示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步骤,该步骤发生在细胞的部位。
(2) 图中1表示,3表示。
(3) 如果合成的4共有150个肽键,则控制合成该肽链的基因至少应有个碱基,合成该肽链共需个氨基酸。
(4) 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
A. 乳腺细胞B. 肝细胞C. 成熟的红细胞D. 神经细胞 3.(10分)下图中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
据图回答: (1)甲图表示分裂期,分裂后子细胞是细胞。
(2)乙图表示分裂期,其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是细胞,有条染色体。
(3)丙图表示分裂期,其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有对同源染色体。
4.(12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在2004年底的东亚海啸中,有巨大的人员罹难,事后的尸体辨认只能借助于DNA杂交技术。
该方法是从尸体和死者家属提供的死者生前的生活用品中分别提取DNA,在一定温度下,水浴共热,使DNA氢键断裂,双链打开。
若两份DNA样本来自同一个体,在温度降低时,两份样本的DNA单链通过氢键连接在一起;若不是来自同一个体。
则在两份样本中DNA单链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互补。
DNA杂交技术就能通过这一过程对面目全非的尸体进行辨认。
(1)人体DNA的主要载体是,同一个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细胞核的DNA分子中(A+T)/(G+C)相同的原因是,(2分)表明DNA分子结构具有。
(2)若已知DNA的一条单链的碱基组成是ATGGCAT,则与它互补的另一条单链的碱基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需要较多的DNA样品,这可以通过PCR技术使DNA分子大量复制,若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含量为15%,复制所用的原料均为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经四次复制后,不含3H的DNA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___________________,子代DNA分子中胞嘧啶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