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泵站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40.00 KB
- 文档页数:18
泵站课程设计范本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泵站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流程,了解泵站的设计和运行维护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泵站相关问题的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泵的基本原理、类型和性能参数。
(2)了解泵站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3)熟悉泵站的运行维护方法和故障处理技巧。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泵站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具备泵站设计和运行维护的基本能力。
(3)学会使用泵站相关设备和仪器,进行现场操作和调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意识。
(2)增强学生对泵站行业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
(3)激发学生对泵站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泵的基本原理和类型:介绍泵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各类泵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2.泵站的组成和结构:讲解泵站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泵、管道、阀门、冷却系统等,以及它们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泵站的运行维护:阐述泵站的启动、停机、运行调节、故障处理等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4.泵站的设计和计算:介绍泵站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泵站系统的水力计算和热力计算。
5.泵站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泵站案例,让学生了解泵站实际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泵站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运行维护方法,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泵站设计、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泵站案例,让学生了解泵站实际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泵站设备的现场操作和调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泵站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我的污水泵站课程设计NANCHANG UNIVERSITY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贾培星学号:5802111076班级:环境工程112班一、 设计课题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一期设计规模为1×104m3/d ,二期设计规模为1×104m3/d ,污水提升泵房处地面标高为26米,进水管管底标高为20米,管径为DN800,假设进水管最大充满度为1。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为:进水管→中格栅→集水井→提升泵站1→调节池→提升泵站2→循环厌氧池→A/O 池→二沉池→消毒池→排水堰→受纳水体。
调节池最高水位标高为30米,提升泵站至调节池的水平距离为15米,污水的时变化系数取2.0,中格栅水头损失0.2米,试设计提升泵站1。
如还要请你设计提升泵站2,那么还需要哪些条件?二、设计内容1. 水泵的选择该污水泵站选用集水井与机器间合建的矩形泵站。
(1)流量的确定因为污水的时变化系数取2.0,所以在考虑提升泵站1的流量应该按2×104m 3/d 选泵。
该泵站提升的设计流量为Q max =2×104m 3/d =834m 3/h 设计拟用3台泵(2用1备),则每台泵的设计流量为Q =Q max /2=834÷2=417m 3/h选泵前扬程的估算 水泵提升的静扬程为调节池最高水位(30m )与水泵集水井的最低水位2H 之差,集水井有效水深取2.0m ,在集水井最低水位m H H 0.212-=。
集水井最高水位1H 取进水管水位,进水管充满度为1,则1H ⨯1-0.2)m=20.6m,2H =(20.6-2)m=18.6m 。
静扬程静H水泵吸水管和压水管水头损失估算为1.5m,自由水头取1.0m,则水泵扬程为m m H H 9.130.1.5m 1=++=静(2)选泵 由Q=417m 33/s ,H=13.9m 可知,选用200WL Ⅰ594-15.2型水泵三台,型 号 流量Q/(L/s) 扬程H/m 转速n/(r/min) 轴功率W/KW 效率 %吸入口径 排出口径200WL Ⅰ 594 735 75 250 200 型号 功率(kw ) 电压(V ) 电流(A) 转速(r/min) 净重(kg ) YDT225M 34 380 1475 3352.吸、压水管路实际水头损失的计算及水泵扬程的核算(1)3/s ,吸水管选用DN=350mm 的铸铁管,压水管DN=250mm 的铸铁管,则压水管内流速为:v 压=4×Q π×D 2=(4×0.12π×0.252)=2.44m/s ,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知:1000i=;吸水管内流速为:v 吸=4×Qπ×D2=(4×0.12π×0.352)=1.25m/s,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知:1000i=;水泵的进出口直径分别为250mm,200mm,则水泵进出口流速为:v进口=2.44m/s v出口=3.82m/s(2)吸入管路水头损失计算吸水管上附件有:×350mm=525mm,1ξ=0.1;D350的90º弯头二个,2ξ=;D350的闸阀一个,3ξ=0.07;D350×250的偏心渐缩管一个,4ξ=0.18;吸水管局部水头损失为:h局部=∑ζv i22×g=(0.1+0.59×2+0.07)×1.252+0.18×2.4422×9.8m=0.16m设吸水管直线段管长3m,则吸水管沿程损失为:h沿程=il=6.521000×3m=0.02m吸水管总损失h1=(0.16+0.02)m=0.18m (3)压水管路损失压水管上附件有:D200×250的渐缩管一个,1ξ;D250的截止阀一个,2ξD250的闸阀一个,3ξ;D250的90º弯头两个,4ξ;则压水管路局部水头损失为:h局部=∑ζv i22×g=(0.17+4.5+0.08+0.58×2)×2.4422×9.8m=1.80m已知压水管长为12m,则h沿程=il=38.11000×15m=0.57m,则压水管总水头损失h2=(1.8+0.57)m=2.37m泵站内总水头损失Σh=h1+h2=(+2.37)m(4)水泵扬程校正H=H静+∑h+1.0=(11.4+2.55+1.0)m=14.95m<15.2m能够满足要求,故选泵合适。
大学污水泵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污水泵站的基本原理与构成,包括泵站的分类、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部分。
2. 学生能够掌握污水泵站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关键参数,如流量、扬程、泵的选型等。
3. 学生能够了解污水泵站在城市排水系统中的作用及其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独立进行污水泵站的初步设计和计算。
2.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分析并解决污水泵站在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专业软件或工具进行污水泵站设计和性能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污水泵站在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3.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关注工程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大学环境工程及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课程旨在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污水泵站概述:介绍污水泵站的定义、分类、作用及其在城市排水系统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绪论2. 污水泵站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部分:讲解污水泵站的工作原理,分析其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材章节:第二章 污水泵站原理与构成3. 污水泵站设计原则与流程:阐述污水泵站设计的基本原则,介绍设计流程及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教材章节:第三章 污水泵站设计4. 污水泵站关键参数计算:讲解污水泵站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如流量、扬程、泵的选型等)的计算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污水泵站关键参数计算5. 污水泵站设备选型与应用:介绍污水泵站设备选型的原则,分析各类设备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教材章节:第五章 污水泵站设备选型与应用6. 污水泵站运行与维护:讲解污水泵站的运行管理、维护保养及故障处理方法。
污水泵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污水泵站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在城市排水系统中的作用;2. 学生能够掌握污水泵站关键设备的使用方法、运行维护及安全操作规程;3. 学生能够了解污水处理的基本过程及其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污水泵站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污水泵站模型,展示其工作原理;3.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或案例分析,能够对污水泵站的运行效率进行初步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污水泵站在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实践活动中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的精神风貌。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工程技术类课程,结合实际污水泵站工程案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课程内容要贴近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污水泵站概述:介绍污水泵站的概念、分类、作用以及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 污水泵站概述2. 污水泵站结构与工作原理:讲解污水泵站的组成结构、工作流程及关键设备。
教材章节:第二章 污水泵站结构与工作原理3. 污水泵站设备及其运行维护:详细介绍泵站主要设备的功能、选型、运行维护及安全操作规程。
教材章节:第三章 污水泵站设备与运行维护4. 污水处理技术:概述污水处理的基本过程、技术方法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 污水处理技术5. 案例分析与实践:通过污水泵站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实地考察或模型设计。
教材章节:第五章 案例分析与实践6. 污水泵站运行评估:教授学生如何对污水泵站的运行效率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措施。
污水提升泵站设计-课程设计一、污水提升泵站设计课程简介污水提升泵站设计课程是一门基于技术的课程,主要讲授关于污水提升泵站设计的方法和技术,重点在于污水提升泵站的设计理念、设计规范、设计步骤及工程实施等相关内容。
课程包括污水提升泵站的设计原理、结构设计、性能评价、运行特性及运行调整等。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污水提升泵站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利用计算机模拟污水提升泵站的设计及运行,从而提高污水提升泵站的设计水平。
二、污水提升泵站设计课程内容1. 污水提升泵站设计原理:污水提升泵站设计的基本原理,对污水提升泵站设计及运行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污水提升泵站设计的基本流程;2. 结构设计:污水提升泵站的结构类型,结构布置形式,污水提升泵站的功能区划,污水提升泵站构成部件的材料及尺寸选择;3. 性能评价:污水提升泵站的抗腐蚀性能、耐磨性能、耐热性能、抗冲击性能、抗压性能评价;4. 运行特性及运行调整:污水提升泵站的水力学特性、流量和压力特性、泵性能特性、运行特性及运行调整;5. 污水提升泵站的计算机模拟:利用计算机模拟污水提升泵站的运行特性,从而提高污水提升泵站的设计水平。
三、污水提升泵站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1. 教师教学:教师通过讲解、演示、讨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污水提升泵站设计的知识及技能;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在实验室中模拟污水提升泵站的设计及运行,增强学生认识污水提升泵站设计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3. 计算机模拟:利用计算机模拟污水提升泵站的设计及运行,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4. 现场实习:学生到污水提升泵站实习,熟悉污水提升泵站的设计及运行,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对污水提升泵站设计的认识;5. 论文写作: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完成有关污水提升泵站设计的论文,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污水提升泵站设计课程的教学任务1. 培养学生熟悉污水提升泵站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污水提升泵站设计的基本方法;2. 培养学生熟悉污水提升泵站的结构设计、性能评价、运行特性及运行调整等内容;3. 培养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模拟污水提升泵站的设计及运行;4. 培养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完成污水提升泵站的设计及运行;5. 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写作能力;6. 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泵与泵站污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泵与泵站在污水处理中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理解不同类型泵的工作机制及其适用范围。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泵站系统的设计要点,包括泵的选择、布置及运行维护等。
3. 帮助学生了解污水处理过程中泵站的作用,以及与之相关的流体力学和水质工程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泵与泵站知识解决实际污水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泵站设计和运行优化。
2. 提高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实验操作等方式,分析泵站系统故障并提出改进措施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的责任感,增强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节能环保意识。
2. 激发学生对泵与泵站工程领域的兴趣,引导其树立投身于环保事业的职业理想。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其在面对工程问题时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精神风貌。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流体力学和水质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泵的基础知识:泵的分类、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及泵的选用原则,重点讲解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泵与泵站概述》2. 泵站系统设计:泵站工艺流程、泵的选择与布置、泵站的运行维护与管理,结合实例分析泵站系统设计要点。
教材章节:第三章《泵站设计与布置》3. 污水处理中泵站的作用:泵站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地位,涉及流体力学、水质工程等相关知识。
教材章节:第四章《泵站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4. 泵站系统优化与运行管理:介绍泵站系统优化方法、运行管理策略,以及故障分析与处理。
教材章节:第五章《泵站运行管理与优化》5.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泵站现场参观、实验操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某污水提升泵站工艺设计【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四川理工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 ?泵站工艺设计?姓名系别建筑工程系专业给水与排水工程2班学号指导教师完成任务日期 2021 年 02 月 26 日四川理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 ?某污水提升泵站工艺设计?3 专业:给排水工程班级: 2021 学号:学生:指导教师:接受任务时间 2021.11.23教研室主任〔签名〕1.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根本要求一.课程设计内容:〔A〕工程简介根据有关部门批准的建设任务书,拟在某镇修建污水管网工程,由于地势原因,污水需在进入污水厂之前设置污水提升泵站一座,根据本集镇可行性研究报告,泵站提升高度为20米,规模3万吨/日,试进行污水泵房工艺设计。
〔B〕设计资料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建筑防火设计标准水泵及水泵站设计标准自动喷水灭火设计标准电气设计标准〔C〕设计内容要求完成课程设计指导教师提供的课程设计任务书中污水泵站涉及给排水专业的施工图设计所需的全部内容,并提供其它相关专业相应的条件图等。
二.设计要求设计结束时,要求提交如下设计成果:〔一〕所有图纸均采用A3工程图,且不少于4张,并采用计算机出图;并对所需设备等参数进行相关计算,形成计算书,并装订成册。
要求说明书内容完整、条理清楚、计算参数选择合理、计算正确。
要求图纸内容能完整、正确地表达设计的内容,制图符合给水排水工程制图标准,给水排水管线与建筑线清楚,图面整洁。
〔二〕提供纸质成果一式两份〔按四川理工学院课程设计〔论文〕标准编撰〕;同时,提供电子文件一份〔通过电子邮件发给课程设计指导教师〕。
三.其他要求1、未注明事项,严格按四川理工学院课程设计〔论文〕管理要求完成,并注意图纸、论文题目名称要与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的设计〔论文〕题目一致。
2、课程设计任务书纸质文件最迟在提交课程设计成果前到指导教师处领取,并按要求装入课程设计论文中。
污水泵泵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污水泵泵站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2. 学生能掌握污水泵泵站设计的相关参数,如流量、扬程、泵的选型等;3. 学生能了解污水泵泵站运行过程中涉及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污水泵泵站工程案例,提出优化设计方案;2.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设计简单的污水泵泵站,并运用技术图纸进行表达;3. 学生能运用污水泵泵站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污水处理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污水处理的重要性,树立绿色生活观念;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沟通与交流能力;3.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对工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污水泵泵站工程实际,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污水泵泵站相关知识,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污水泵泵站概述:介绍污水泵泵站的概念、分类、作用及其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地位;- 教材章节:第一章 污水泵泵站概述2. 污水泵泵站工作原理与构成:讲解污水泵泵站的工作原理、主要设备及其功能;- 教材章节:第二章 污水泵泵站工作原理与构成3. 污水泵泵站设计参数:阐述污水泵泵站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如流量、扬程、泵的选型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污水泵泵站设计参数4. 污水泵泵站设计与优化:分析污水泵泵站设计方法,探讨优化设计方案;- 教材章节:第四章 污水泵泵站设计与优化5. 污水泵泵站环保与节能减排:介绍污水泵泵站在运行过程中的环保措施,探讨节能减排技术;- 教材章节:第五章 污水泵泵站环保与节能减排6.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分析典型污水泵泵站工程案例,开展实践操作,设计简单的污水泵泵站;- 教材章节:第六章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组织,明确教学大纲和进度安排,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污水泵泵站相关知识,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
泵与泵站污水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泵与泵站污水厂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流体力学基础知识,了解泵的性能参数及其影响;3. 学生能掌握污水厂处理工艺流程,了解泵站在其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流体力学知识分析泵的性能,选择合适的泵设备;2. 学生能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泵站在污水厂中的运行状况,提出优化方案;3. 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参与泵站污水厂的设计和运行管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责任感,关注污水处理和泵站运行对环境的影响;2. 学生培养科学精神,严谨对待工程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能力;3.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泵与泵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为我国环保事业作贡献的意愿。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性较强的工程技术课程,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流体力学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工程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泵与泵站基本概念:泵的分类、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泵站的作用、分类及布局。
教材章节:第二章 泵与泵站概述2. 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流体性质、流体力学基本方程、泵内流动分析。
教材章节:第三章 流体力学基础3. 泵的性能分析:泵的性能曲线、泵的选型与匹配。
教材章节:第四章 泵的性能分析4. 污水厂处理工艺流程:污水厂的工艺流程、主要处理单元及设备。
教材章节:第五章 污水处理技术5. 泵站在污水厂中的应用:泵站的运行管理、优化与维护。
教材章节:第六章 泵站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泵与泵站基本概念、流体力学基础知识第二周:泵的性能分析、泵的选型与匹配第三周:污水厂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处理单元及设备第四周:泵站在污水厂中的应用、运行管理与优化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泵与泵站污水厂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性能参数。
污水泵站工艺设计1.污水泵站设计资料污水泵站纳污区服务人口(任选一种)5(10、15)万人,生活污水量定额为150 L/(人·d)。
进水管管底高程为393.00米,管径(任选一种)600(800、1000、1200)毫米。
泵站设格栅、集水池、吸水管、泵机组、出水管。
出水管提升后的水面高程为408.00米,经(任选一种)300(320、380、400、450)米管长至处理构筑物。
泵站选定位置不受附近河道洪水的淹没和冲刷,泵站地坪高程为400.00米。
地质条件为粘砂土,地下水位最高高程为397.50米,最低为396.20米,地下水无侵蚀性,土壤冰冻深度为0.7米。
2.设计内容估算扬程、选择水泵、设计格栅间、设计集水池、设计吸水管和压水管、扬程校核;泵站平面布置和剖面布置(包括机组布置及辅助设施布置)。
3.成果要求成果包括:设计说明书、计算书一份;泵站平面草图(含构筑物尺寸)一张,泵站剖面草图(含构筑物高程)一张。
成果要求手写、手绘,装订整齐、成一册。
说明书(A4)要求内容完整,文理通顺,简明扼要,计算公式表达清楚、参数选用正确、计算准确。
作业为方案性设计,图纸应较好地表达设计方案意图,布局合理、正确清晰,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四、时间安排查阅资料、工艺设计及平剖面图绘制共计时间2周。
五、参考资料1.手册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册常用资料.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常用设备.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2册器材与装备.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3.其他自选材料编写教师:高湘 2011.05.05《水泵与水泵站》大作业指导书一、泵站设计计算1.根据设计资料,计算选择格栅,设计格栅间。
2.确定集水井尺寸。
3.选择水泵机组,包括泵的型号及台数。
4.水泵基础设计、管道布置与计算。
5.核算水泵扬程。
6.附属设备确定。
7.泵站平面与高程设计。
二、绘图要求绘制泵站平面图与剖面图各一张(A4),图中注明图名及比例,图例表示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图纸应清晰、有层次。
三、说明书内容要求说明书(A4)内容包括:1.封面,目录及设计文本主体。
2.设计文本主体包括:设计任务书;原始资料;格栅设计;集水池设计;泵机组选择;泵基础设计;管路设计;水泵扬程核算;附属设备确定;平面布置;高程布置;参考文献。
3.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图纸应装订成一册。
指导教师:高湘2011.05.05Course Design of Pump Station1-1.设计目的、设计内容和设计成果1.设计目的:1.加深对《水泵与泵站》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站的设计过程;掌握泵站设计是所遵守的规范;增强工程建设及预算意识;提高独立思考和设计的能力。
4.掌握水泵泵站的工程设计方法。
2.设计内容估算扬程、选择水泵、设计格栅间、设计集水池、设计吸水管和压水管、扬程校核;泵站平面布置和剖面布置(包括机组布置及辅助设施布置)。
3.设计成果及要求设计成果:设计说明书、计算书一份;泵站平面草图(含构筑物尺寸)一张,泵站剖面草图(含构筑物高程)一张。
成果要求手写、手绘,装订整齐、成一册。
成果要求:说明书(A4)要求内容完整,文理通顺,简明扼要,计算公式表达清楚、参数选用正确、计算准确。
作业为方案性设计,图纸应较好地表达设计方案意图,布局合理、正确清晰,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1-2.污水泵站设计资料污水泵站纳污区服务人口(任选一种)5(10、15)万人,生活污水量定额为150 L/(人·d)。
进水管管底高程为393.00米,管径(任选一种)600(800、1000、1200)毫米。
泵站设格栅、集水池、吸水管、泵机组、出水管。
出水管提升后的水面高程为408.00米,经(任选一种)300(320、380、400、450)米管长至处理构筑物。
泵站选定位置不受附近河道洪水的淹没和冲刷,泵站地坪高程为400.00米。
地质条件为粘砂土,地下水位最高高程为397.50米,最低为396.20米,地下水无侵蚀性,土壤冰冻深度为0.7米。
一.水泵的选择1-1、污水流量设计污水泵站纳污区服务人口(任选一种)10万人,生活污水量定额为150 L/(人·d)。
计算居民平均日生活污水量为:)/(61.173)3600*24/(100000*150)3600*24/(*Q d s l N q li li ===∑计算居民生活污水设计流量为:)/(625.265))3600*24/(100000*150(*53.1)3600*24/(*max s l N q K Q li li z ===∑1-2、泵站机组的选择 城市的用水量是不均匀的,因而排入管道的污水流量也是不均匀的。
要正确的确定泵的出水量及其台数以及决定集水池的容积,必须知道排水量为最高日中每小时污水流量的变化情况。
而在设计排水泵站时,这中资料往往是不能得到的。
因此,排水泵站的设计流量一般均按最高日最高时污水流量决定。
一般小型排水泵站(最高日污水量在5000m3以下),设1~2套机组;大型排水泵站(最高日污水量超过15000m3)设3~4套机组。
二.工艺设计2-1.工艺流程如下图图1-1 污水泵站工艺流程图2-2.泵站构筑物设计1)格栅格栅是污水泵站中最主要的辅助设备。
格栅一般由一组平行的栅条组成,斜置于泵站集水池的进口处。
其倾斜度60°~80°。
格栅后应设置工作台,工作台一般因高出格栅上游最高水位0.5m。
对于人工清除的格栅,其工作平台沿水流方向的长度不小于1.2m,机械清除的格栅,其长度不小于 1.5m,两侧过道宽度不小于0.7m。
工作平台上应有栏杆和冲洗设施的位置。
并留有宽度为1.0m的维修通道,电动机及其它部件的防雨和防护设施。
2)泵房设计A.设计流量泵的设计流量按最高日最高时流量265.265(l/s)。
采用集水池与机器间合建式的圆形泵站,考虑6台水泵(两台备用),每台泵的容积约是70(l/s)。
B.设计集水池集水池容积,采用相当于一台泵6min的容量W=70*60*6/1000=25.2m3有效水深采用H=2m,则集水池面积为F=18m3。
C.水泵扬程设计设泵站内的总损失为2m,吸压水管路的总损失为3m,安全水头为2m。
则可初步确定水泵的扬程:泵站扬程可按下式计算H=Hss+Hsd+∑hs+∑h d=408-393+2+3+2=22m式中Hs s——吸水管地形高度(m),为集水池内最低水位与水泵轴线之高差;Hsd——压水地形高度(m),为泵轴线与输水最高点(即压水管出口处)之高差;∑hs和∑hd——污水通过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中的水头损失(包括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
应该指出,由于污水泵站一般扬程较低,局部损失占总损失比重较大,所以不可忽略不计。
选用WQ250-22-30型潜污泵,每台Q=250m3/h,H=22m。
图1-2 水泵特性曲线图D.泵工作方式泵站集水池内设超声波液位仪表,PLC系统根据水位测量仪测得的水位值自动控制潜污泵的启停运行。
同时系统累计各个泵的运行时间,自动轮换泵,保证各泵累计运行时间基本相等,使其保持最佳运行状态。
泵型及运行方式2-3.水泵基础设计2-3-1. 基础尺寸基础长度L=L4+L6+L8+0.5=350+973+505+500=2328mm基础宽度B=b+500=170+500=670mm基础高度H:H泵=24×25+200=800mmH电机=24×26+200=824mm因此应选较高值,即H=824mm2-3-2. 基础校核:M基础=ρ×L×B×H=2400×2.328×0.67×0.824=3085kg M机组=M泵+M电机=800+750=1190kgM基础/M机组=3085/1190=2.59﹥2.5所以符合要求。
三.泵站内部平面布置及泵房平面尺寸3-1 .机组平面布置及间距(考虑基础间距及突出物间距)由于所选水泵QW型潜污泵,故采用横向排列布置,基础间距为突出物距离+轴长+0.5m。
3-2.吸水管及压水管设计1)吸水管由分析可知,该泵的最大工作流量为70L/sV=1.2m/s,计算D=πv/.04⨯⨯=0.2726m,÷074Q=()2.114.3取D=0.25m核算V=4×0.07÷(0.25×0.25×3.14)=1.4m/s所以符合要求。
2)压水管路取V=2m/s,计算D=πv/4⨯.0÷⨯=0.422m,取D.34Q=()14228=400mm核算V=4×0.28÷(0.4×0.4×3.14)=2.23m/s.所以符合要求3-3管配件及闸阀选择1)闸阀选用G36T-4.7式阀门,规格为:Dg=900mm L=500mm ζ=0.062)渐扩管查表得L=(A-B)*2+150=(900-500)*2+150=550mm3)90°弯管Dg=700mm L=695mm ζ=0.964)止回阀DN=700mm L=1560mm5)伸缩管DN=700mm L=500mm3-4管材及管道敷设3-6-1:管材使用焊接钢管3-6-2:管道敷设采用平铺式3-7管道的防腐措施所有明露钢管外壁均刷防锈漆两遍、面漆两遍;埋地钢管外壁采用一遍防锈漆、玻璃纤维布两布三油(沥青漆)防腐钢管内壁均采用涂两道防锈漆、两道面漆防腐。
四.扬程校核五.其他问题说明5-1 支墩在管道的弯头,三通,闸阀,止回阀处设墩,其作用是承受管配件的重量和振动,使外力不传递到水泵机组上。
5-2 水锈消除器在压水管上,为防止水锈作用造成的危害,可考虑在顺水流方向,只会发的下游安装水锈消除器。
5-3 仪表设备为了便于操作,维修,检查,监控,在水泵的入水口处设真空表,在水泵的出水管上设压力表。
亦课考虑设计量设备(电磁流量计,超生包流量计等)六.参考资料1.手册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册常用资料.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常用设备.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2册器材与装备.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