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5
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含培训内容)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
培训内容
1. 食品安全意识培养
- 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讲解食品污染的原因和可能的危害
2. 食品安全法规介绍
- 介绍相关的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
- 解释法规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和责任
3.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 介绍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 讲解食品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中的风险控制措施
4. 食品卫生知识
- 介绍食品卫生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规范
- 强调个人卫生和工作环境的清洁与卫生
5. 食品安全检测与监控
- 介绍常见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和标准
- 强调检测和监控的重要性和应用
6.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 指导员工如何应对食品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
- 强调及时报告和协助上级进行处理的重要性
培训效果评估
- 培训结束后,将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
- 通过测试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员工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后续的培训计划和措施
培训资料与证书
- 提供培训所需的教材、PPT和相关资料
- 完成培训后,参加培训考试的员工将获得相应的培训证书。
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制度4篇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
该概念表明,食品安全既包括生产安全,也包括经营安全;既包括结果安全,也包括过程安全;既包括现实安全,也包括未来安全。
作者整理了4篇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制度,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食品安全培训。
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制度篇一一、审查入场食品经营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证件,发现其不具备食品经营资格的,禁止其入场经营。
二、通过签订合同、责任状等方式,明确入场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定期对入场食品经营者的经营环境和条件进行检查,发现其不具备与所经营食品相应的经营环境和条件的,及时暂停或者取消入场经营资格;发现食品经营者有违反《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规定的行为,要及时予以制止,并立即报告所在地的农业或市场监管等部门。
三、建立市场经营者档案,记载入场食品经营者的基本情况、主要进货渠道、经营品种、品牌和供货商状况等信息。
四、建立和完善市场食品、农产品准入、食品经营从业人员健康检查、食品安全信息公示、不合格食品销毁等食品经营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市场管理人员和经营者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学习和培训。
五、设置食品信息公示设施,及时公开市场内或行政机关公布的相关食品安全信息。
六、建立市场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根据要求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食品安全日常管理工作。
七、指导督促市场内经营户做好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台账建立工作,落实管理规范要求。
八、根据规定要求,建立市场检测室、配置检测设备、配备专职检测人员,对上市食品(农产品)进行检测并及时记录检测结果、建立检测台账、公示检测信息,对不合格食品(农产品)要及时下柜,通知农业或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并做好处理记录。
九、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做好市场内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食品安全培训教案8篇完美版教案1:食品安全意识培训目标:提高员工对食品安全意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内容:1.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影响2. 食品安全的法规和标准3. 食品安全的基本原则和要求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讲解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员工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2.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加深员工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理解。
3. 讨论交流:组织员工进行讨论和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研究和共享。
教案2:食品卫生操作培训目标:培养员工正确的食品卫生操作惯,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内容:1. 食品卫生操作的要求和标准2. 食品安全风险的防范措施3. 卫生设施和器具的使用和维护4. 卫生监督和自查的方法方法:1. 指导演示:通过现场指导演示正确的食品卫生操作方法。
2. 视频研究:观看相关培训视频,加深对食品卫生操作的理解。
3. 实践练:让员工进行实际的操作练,提高操作技能和准确性。
教案3:食品存储和储存培训目标:提升员工对食品存储和储存的规范要求的认知和掌握程度。
内容:1. 食品存储和储存的原则和要求2. 食品保存期限和储存温度的控制3. 食品包装和标识的规范4. 食品储存设备和环境的维护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讲解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员工对食品存储和储存规范的理解。
2. 实地考察:组织员工参观实验室或仓库,了解实际操作和管理措施。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相关案例,加深员工对规范要求的认知和掌握。
教案4:食品加工操作培训目标:培养员工正确的食品加工操作技能,保障食品安全。
内容:1. 食品加工操作的要求和标准2. 食品加工设备和工具的使用和维护3.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控制4.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方法:1. 指导演示:通过现场指导演示正确的食品加工操作方法。
2. 实践训练:让员工进行实际的加工操作训练,提高操作技术和熟练度。
3. 评估考核:进行加工操作的评估和考核,确保员工达到要求的水平。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详细1、日常饮食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饮食卫生,否则就会传播疾病,危害身体健康。
俗话说“病从口入”,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要注意:(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不要吃饭太快,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
(2)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
人们的手每天都用来做各种事情,接触各种东西,可能沾染病菌、病毒及寄生虫卵等。
饭前用肥皂认真洗手,可减少“病从口入身”的可能性。
(3)生吃蔬菜水果前要洗净。
蔬菜水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沾染有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而且含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若洗净不彻底,不仅可能引发疾病,还可能引发农药中毒。
(4)不要随便吃野菜、野果。
野菜、野果的种类繁多,有些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没有经验的人很难分辨清楚。
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5)不要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食物腐烂变质后,会变酸、变苦,或发出异味,这是细菌繁殖的结果,吃了这样的食物,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
(6)不要购买或食用街头小贩出售的劣质食品和饮料。
这些劣质食品和饮料通常质量不达标,可能危害您的健康。
(7)在商店购买食品和饮料时,要特别注意是否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要购买过期的食品和饮料,不要食用或饮用过期的食品和饮料。
(8)不要喝生水。
水是否干净,肉眼很难判断,清水中也可能含有细菌和病毒。
喝煮过的水最安全。
2.哪些食物容易致癌?咸鱼:咸鱼产生的二甲基亚硝酸盐在体内可转化成致癌物二甲基亚硝胺。
虾酱、咸蛋、咸菜、香肠、火腿、熏肉等也含有致癌物,应尽量少吃。
烧烤食品:烤牛肉、烤鸭、烤羊肉、烤鹅、烤乳猪、烤羊肉串等含有强致癌物质,不宜多吃。
熏制食品:如熏肉、熏肝、熏鱼、熏蛋、熏豆腐等含有致癌物质苯并芘,易引发食道癌、胃癌。
煎炸食品:煎炸过度会产生多环芳烃(PAHs),具有致癌性。
咖啡糊了,苯并芘增加20倍。
煎饼、臭豆腐、炸芋头、油条等,多是用反复使用的油制作的,高温下会产生致癌物质。
霉变物质:米、麦、豆类、玉米、花生等食物,容易受潮发霉,被霉菌污染后,会产生致癌毒素——黄曲霉毒素。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方案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方案(通用13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
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方案篇1为保障我单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提高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法律意识和管理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及《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管理办法》的要求,特制订本单位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的(一)通过培训,使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了解并熟悉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全面提升我单位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基础知识和依法经营意识。
(二)对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以及食品安全基础知识等内容的培训,强化单位负责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提高自身食品安全管理水位,加强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守法意识、自律意识、诚信意识,增强食品安全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三)食品安全的专业知识,包括:食品标准;食品污染及其预防控制措施;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病的预防;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技能;厨房、环境、设备以及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烹制过程的卫生要求;食品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要求等。
二、培训安排(一)培训对象:我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相关食品从业人员。
(二)培训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标管理规定》、《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
(三)培训时间全年不少于40小时。
(四)培训方式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授课,准备授课内容,发放学习资料。
社区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记录(精选6篇)1. 食物安全的重要性- 内容简介:本篇培训主要介绍了食物安全的重要性,包括保护公众健康、避免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等方面的知识。
- 主要要点:食物安全与公众健康密切相关,不合格的食物会导致食物中毒或传染病;食品供应链管理、个人卫生、食品储存和处理等环节都影响食物安全。
2. 食品存储和处理的基本原则- 内容简介:本篇培训介绍了食品存储和处理的基本原则,以确保食物的安全和卫生。
- 主要要点:正确储存食品可以延长其保质期;避免食物交叉污染,尤其是将生食和熟食分开处理;正确处理食物残留物和废弃物,防止害虫和臭味等问题。
3. 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内容简介:本篇培训介绍了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以保障食物安全。
- 主要要点:选购新鲜、无毒的食材;避免食材污染,如混入致病菌;加热食物至适当温度以杀死细菌等。
4. 食品标签的阅读和理解- 内容简介:本篇培训教导如何正确阅读和理解食品标签,以了解食物的成分和安全性。
- 主要要点:阅读食品标签时注意查看成分表和营养信息;了解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含义;关注过敏原警示和保存方式等信息。
5. 社区食物安全检查与卫生控制- 内容简介:本篇培训介绍了社区食物安全检查与卫生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
- 主要要点:定期进行食物安全检查,包括食品供应链、储存条件和卫生设施等方面;保证食品储存和处理环节的卫生条件;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6. 婴幼儿食品安全要点- 内容简介:本篇培训介绍了婴幼儿食品安全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 主要要点:合理选择婴幼儿食品,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食材;遵守婴幼儿食品的准备和保存方法;防止食物窒息和过敏反应等问题的发生。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通用10篇)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一、食品安全安全标准(一)食品相关产品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三)婴幼儿主辅食品的营养要求。
(4)对营养相关标签、标识和说明书的要求。
(5)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质量要求。
(六)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七)其他需要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8)食品中的所有添加剂都必须详细列出。
(9)食品中非法添加禁止使用的化学物质。
二、食品安全注意事项一是关注经营者是否有营业执照,其主体资格是否合法。
二、注意看食品包装标签是否齐全,注意食品包装是否标明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地址、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
三、注意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限,注意食品是否超过保质期。
四、看产品标签,注意区分认证标志。
五、看食品的色泽,不要被外观过于鲜艳、好看的食品所迷惑。
六、看散装食品经营者的健康状况,注意是否有健康证、健康证等相关证明,是否有防蝇防尘设施。
七、看食品价格,注意同类同种食品的市场比价,理性购买“打折”、“低价”、“促销”食品。
八、购买肉制品、腌腊制品最好到规范的市场、“放心店”购买,慎购游商(无固定营业场所、推车销售)销售的食品。
九、妥善保管好购物凭据及相关依据,以便发生消费争议时能够提供维权依据.十、不购买和食用三无产品三、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通用10篇)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根据倍诺食品安全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通用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11.日常食品安全有哪些注意事项?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否则就会传染疾病,危害健康,“病从口入”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注意:(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学校食堂人员食品防护知识培训内容(通用5篇)第一篇:食品安全基本知识1.1 食品安全定义食品安全是指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烹饪和食用过程中,食品不含有有害物质,不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任何危害。
1.2 食品安全要素- 食品原料的选用- 食品加工过程的卫生控制- 食品储存和运输的卫生管理- 食品销售和烹饪的卫生操作- 食品消费的适宜方法和注意事项第二篇:食品原料选用与处理2.1 食品原料选用原则- 无毒无害- 不含寄生虫和致病微生物- 不含有害物质- 符合食品质量要求2.2 食品原料处理方法- 清洗:去除原料表面污物和微生物- 切割:使食品便于烹饪和食用,同时增大接触面积,提高烹饪效果- 浸泡:去除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和异味- 焯水:去除食品中的腥味和多余营养成分第三篇:食品加工与烹饪3.1 食品加工卫生要求- 加工场所卫生- 加工工具卫生- 加工过程卫生3.2 食品烹饪卫生要求- 烹饪工具卫生- 烹饪过程卫生- 烹饪温度和时间控制第四篇:食品储存与运输4.1 食品储存卫生要求- 储存环境卫生- 储存容器卫生- 储存温度和湿度控制4.2 食品运输卫生要求- 运输工具卫生- 运输过程温度控制- 防止食品受到污染第五篇:食品卫生法规与标准5.1 食品卫生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 食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5.2 食品卫生标准- 食品原料卫生标准- 食品加工卫生标准- 食品储存运输卫生标准- 食品烹饪卫生标准5.3 食品卫生检查与监控- 定期检查- 抽样检查-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引言概述:食品安全卫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通过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我们能够学习如何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培训。
正文内容:一、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的重要性1. 食品安全与人民健康的关系: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不合格的食品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和疾病传播。
2. 经济影响:食品安全问题容易引发公众的恐慌,影响食品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3. 品牌信誉:食品安全问题会给企业的声誉和品牌形象带来严重影响,降低消费者的信任度,从而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4. 法律法规要求:各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必须遵守,否则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和处罚。
二、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的必要性1. 提高员工意识:通过培训,员工能够了解食品安全卫生的基本知识,提高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2. 防范危害:培训可以使员工了解常见的食品危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3. 遵守法律法规:培训可以使员工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守规定,避免违法风险。
4.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培训,员工能够正确使用食品安全设备和工具,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5. 提升企业形象:通过培训,企业能够提升自身的食品安全卫生水平,提升企业形象,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三、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的内容1. 基础理论知识:包括食品卫生基本概念、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污染源、食品中毒等知识。
2. 危害因素与防控措施:包括物理污染、化学污染、微生物污染以及纤维物质检测等危害因素及相应的防控措施。
3. 食品加工与储存:包括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储存条件及控制、食品管理与监测等相关知识。
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HACCP体系、ISO22000体系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5. 准则与标准:包括食品安全准则、食品卫生标准及检验方法等相关内容。
食品安全员工培训内容(篇一)一、食品安全常识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
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油脂类食品有“哈喇”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校园周边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在食堂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二、选购冷饮食品的方法注:冷饮食品是冷冻饮品和饮料的总称。
冷冻饮品包括冰淇淋、冰、雪糕和食用冰;饮料包括固态饮料和液态饮料,如麦乳精、果味粉、咖啡、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瓶装饮用水等。
冷饮食品主要是以水、糖、淀粉、乳、蛋、果、菜等为原料,经过不同的配方和加工方法制作而成的一大类清凉消暑食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饮食习惯的变化,其品种和数量日益增多,并逐渐向营养、健身方向发展。
因此,对其卫生质量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选购冷饮食品要做到以下几点1、看包装:产品包装严密无损、商标内容完整,品名、厂名、厂址、净重、主要成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清晰可见。
2、看色泽:产品色泽应与品名相符,若其颜色过于鲜艳,失之自然,就有可能是添加了过量色素所致,不要购买和食用。
3、闻香味:产品香味应与品名相符,应香气柔和,无刺鼻,无异臭味。
若有异味,则表明已变质。
4、品滋味:产品滋味应酸甜适宜,不得有苦味、涩味、酒味(酒精饮料除外)5、观液汁:产品应清澈透明、无杂质、不混浊,无沉淀。
如果发现饮料分层,有絮状沉淀或有大量搅不散的沉淀,是已变质的显著标志,不能饮用。
另外若在运动后或空腹时大量食用冷饮食品,会强烈刺激胃肠道、心脏,使之发生突发性的痉挛现象,导致各种酶促化学反应失调,女性月经紊乱等病症发生。
食品安全培训记录30篇知识1.食品安全的定义:食品安全是指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食品的过程中,预防食品受到任何污染或破坏,保障人们食品的质量、卫生和安全。
2.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会导致食品中毒、疾病传播等严重后果,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3.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我国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食品安全法》、《食品卫生法》等,旨在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权益。
4.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标准是指国家制定的食品安全的技术规范和要求,包括食品质量标准、食品安全标准等,为食品生产经营提供建议和指导。
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企业为保障食品安全而建立的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包括食品安全政策、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等,确保食品生产经营的规范和安全。
6.食品中毒的常见原因:食品中毒的常见原因包括食品污染、食品不洁、食品储存不当等,引起食品中毒的细菌、病毒、真菌也有多种不同类型。
7.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通过科学方法评估食品安全风险的过程,包括对食品的生产过程、成分等进行分析评估,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8.食品安全培训的目的:食品安全培训旨在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减少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9.食品安全培训的对象:食品安全培训的对象包括从业人员、食品生产经营者、监管部门人员等,不同对象的培训内容和方式各有不同。
10.食品安全培训的内容:食品安全培训的内容包括食品安全基础知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中毒防治、食品安全管理技术等,具体内容因对象而异。
11.食品安全培训的方式:食品安全培训可以采取讲座、培训班、在线培训等多种形式,培训者可邀请专家讲授、组织案例分享等多种方式。
12.食品安全培训的效果评估:食品安全培训后需要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包括通过考核、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培训效果,及时调整培训方向。
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内容
第一部分:食品安全意识
食品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 食品安全对个人健康的影响 - 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 - 如何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第二部分:食品储存与保鲜
1. 食品储存
•不同食品的最佳储存方法
•避免交叉污染的措施
•避免食物变质的方法
2. 食品保鲜
•制冷和冷冻食品的正确方法
•食品真空包装的技巧
•如何有效利用保鲜盒
第三部分:食品加工与烹饪
1. 食品加工
•食品加工中的卫生要求
•家庭加工食品的注意事项
•如何识别加工食品的新鲜度
2. 食品烹饪
•烹饪时的卫生准备
•烹饪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烹饪后的食品处理方法
第四部分:餐具清洁与消毒
1. 餐具清洁
•餐具清洁的重要性
•不同餐具的清洁方法
•如何保持餐具的清洁和亮丽
2. 餐具消毒
•什么时候需要消毒餐具
•餐具消毒的方法
•消毒后餐具的储存技巧
结语
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内容涵盖了食品安全意识、食品储存与保鲜、食品加工与烹饪、餐具清洁与消毒等方面。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食品卫生知识,才能更好地保障个人和家人的健康。
愿我们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食品卫生,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远离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资料一、食品安全意识的重要性食品安全是大家关注的重要问题,它涉及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
为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确保人们的饮食安全,进行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的培训至关重要。
食品安全意识是指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和关注程度。
只有正确的食品安全意识,才能采取正确的食品消费和处理方式,减少食品安全隐患的发生。
培养健康的食品安全意识,需要加强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学习和传播。
二、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的基本内容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了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食品安全。
2. 食品安全控制措施:学习食品安全控制的基本知识,包括食品采购、存储、加工、运输等各个环节,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减少食品污染和食品中毒的风险。
3. 食品安全检测方法:了解常见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掌握食品安全检测的基本技能,及时排除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4. 食品中毒常见症状和应急处理:了解食品中毒的常见症状,学习正确的急救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及时保护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5. 食品添加剂使用规范:掌握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规范和安全要求,避免使用不合格的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6. 食品储存和加热方式:学习合理的食品储存和加热方式,保持食品新鲜和卫生,避免食物受到细菌污染。
7. 食品安全教育和宣传:了解食品安全教育和宣传的重要性,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宣传活动,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三、培训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的方法1. 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培训:根据工作岗位或年龄、性别等差异,分别进行针对性培训,提高不同人群的食品安全卫生知识。
2. 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可以通过讲座、培训课程、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方式,灵活、多元化地传播食品安全卫生知识。
3. 建立食品安全知识库:建立食品安全知识库,收集整理有关食品安全的卫生知识,方便大家随时查询和学习。
4. 设立食品安全问答平台:为大家提供食品安全咨询和答疑服务,及时解答大家的疑问,提高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的普及率和准确性。
2016东营市第一中学食堂食品安全知识系列培训
一.食品生产经营人员个人卫生
1、食品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预防性的身体健康检查。
2、食品从业人员必须先取得健康证并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3、健康检查的“五病”包括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
4、为防止食品污染,保障食品安全卫生,食品从业人员应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工作中途离开岗位再上岗,休息后再次返回岗位必须坚持洗净手再工作的原则。
5、食品从业人员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
6、食品从业人员发生原因不明腹泻,发烧,咳嗽和皮肤伤口感染时,必须立即去医院就医,病愈后方可上班,不能边上班边看病。
7、食品从业人员的工作服必须定期清洗,并不得穿戴工作服出入非工作场所。
8、食品从业人员开始工作前必须坚持洗手消毒。
二.食品包装及容器卫生
1、食品的容器要用国家允许的材料制成,并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无毒无害。
2、罐头食品必须封口严密,罐体清洁干净,无锈斑,无破损,无胖听。
3、食品包装标识必须清楚,容易辨识,必须有中文标识,标识的内容包括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或者代号,规格,配方
或主要成分,保质期限等。
4、定型包装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产品说明书,不得有夸大或者虚假的宣传内容。
三.食品贮藏卫生
1、贮藏食品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常温贮存和低温贮存。
2、贮藏食品应做到“四防”即做到防尘,防蝇,防鼠,防潮。
3、食品库房在门上安置防鼠铁皮的高度至少应达60厘米。
4、食品贮藏库房要设专人进行管理,建立入库,出库食品登记制度,并按入库时间做到分类存放,先进先出。
5、存放食品应与墙壁,地面保持离地,离墙均应要求在10厘米以上距离。
6、保存新鲜水果,蔬菜类食品最适宜的温度是2-8度
7、烹饪后至食用前的食品放置时间需要超过2小时的,应当在高于60摄氏度或低于8摄氏度的条件下存放。
在温度低于60度,高于8度条件下放置2小时以上的食品,需要再一次充分加热方可食用,加热前还需要确认食品未变质。
8、冷却肉或冻肉应置于-20度低温冷库中贮存。
鲜乳,酸乳,奶油应置于2-8度的冷库中保存。
9、食品贮存库房应有机械通风设施,分主,副食品库房设置隔墙离地存放,各类食品应分类分架,分区存放。
不能与清洁杀虫物品同库存放。
10、冰柜不能塞满食品,食品之间应有空隙,剩余熟食存入冰柜内必
须彻底加热才可再次食用,冰柜不能长期保存食物,冰柜内的食品不能反复解冻复冻。
11、贮存食品,若及时热藏,温度应保持在大于等于60度,若及时冷藏,温度应控制在8度以下。
四.食品采购加工销售卫生
1、采购人员在采购各种食品,食品原辅料时,必须向供货方索取同批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或检验报告书。
2、按照国家规定,禁止销售死黄鳝,死甲鱼,死河蟹,死青蟹等水产品。
3、销售食品应使用专用工具,严禁吸烟销售。
4、生熟分开是指生熟食品制售者分开,盛装生熟食品的工具用具容器分开,生熟食品存放应分开。
5、为防止食品交叉污染,食品用菜板,刀具,抹布,盆,碗等工具和容器必须生熟分开使用。
6、加热食品时,食品的中心温度应达到70度以上。
7、食品加工制作销售时应该严格做到生食品和熟食品加工人员分开,生熟食品存放分开,工具容器分开。
8、初步鉴别食品好坏可以采用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方法进行。
9、四季豆,土豆在加工制作时必须煮熟煮透,以免发生食物中毒。
五.食品加工场所卫生
1、凉菜间必须具备专人专间,专用冷藏设施,专用上下水,专用工具,紫外灯,不应配置灭蝇灯。
2、食品加工场所的地面应采用不渗水,不吸水,耐酸碱及防滑材料铺砌,并且平坦,无缝,具有1%-2%坡度。
3、食品加工单位必须具备原料处理,运输,包装,贮存等车间或场地。
4、食品加工场所的墙壁应用瓷砖或其他防腐材料装饰成高度不低于1.5米的墙壁。
5、食品的加工应按照原料--半成品--成品--包装--贮存的工艺流程合理布局。
6、餐饮业厨房与餐厅的面积比应不小于1/2。
7、餐饮店应距离暴露垃圾堆,坑式厕所,粪池25米以上。
8、食品粗加工间应分别设置洗菜,洗肉和水产品专用洗涤池。
六.食物中毒
1、食物中毒的种类,主要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2、苏丹红是一种工业染料,可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3、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4、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多由动物性食品引起。
5、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多发生在高温季节,多数由海(水)产品引起。
6、甲醛(主要成分福尔马林)是一种化学物质,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和工业等领域。
人体呼吸道吸入和食入过量都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因此,严禁在食品的加工和保存中使用,以及在居家装修和家具中过
量使用。
7、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的食品有花生,玉米,干果类等。
8、大豆中含有有毒物质抗胰蛋白酶和凝血素,生食容易发生食物中毒。
9、常见的化学性食物中毒有:有机磷农药中毒,砷化物食物中毒,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等。
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除采取抢救措施外,还必须及时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报告。
10、大豆中含红细胞凝集素和蛋白酶抑制剂,因此豆浆一定要煮沸10分钟以上,以免发生食物中毒。
11、食品从业人员发现有食物中毒情况发生时,应立即停止销售可疑食物,通知120抢救病人,保留可疑食物,然后报告食品药品监督部门。
七、餐具消毒
1、餐具物理消毒的程序是: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
2、餐具化学消毒的程序是:一洗,二清,三消毒,四清洗,五保洁。
3、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餐具消毒,有效氯浓度及浸泡时间分别是250MG/L,10分钟。
4、配制含氯消毒剂必须使用冷水,才能保证消毒效果。
5、配制好的消毒液在使用和放置4小时后必须重新配制,以保证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