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中手势运用图解
- 格式:docx
- 大小:16.12 KB
- 文档页数:3
演讲中常用的手势演讲中常用的手势(1)拇指式。
竖起大拇指,其余四指弯曲,表示强大、肯定、赞美、第一等意;(2)小指式。
竖起小指,其余四指弯曲合拢,表示精细、微不足道或蔑视对方。
这一手势演讲中用得不多。
(3)食指式。
食指伸出,其余四指弯曲并拢,这一手势在演讲中被大量采用,用来指称人物、事物、方向,或者表示观点甚至表示肯定。
胳膊向上伸直,食指向空中则表示强调,也可以表示数字“一”、“十”、“百”、“千”、“万”。
手指不要太直,因为面对听众手指太直,针对性太强。
弯曲或钩形表示九、九十、九百……齐肩划线表示直线,在空中划弧线表示弧形。
(4)食指、中指并用式。
食指、中指伸直分开,其余三指弯曲。
这一手势在一些欧美国家及非洲国家表示胜利的含义,由英国首相邱吉尔在演讲中大量推广。
也表示二、二十、二百……之意。
(5)中指、无名指、小指三指并用式。
表示三、三十、三百……。
(6)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并用式。
表示四、四十、四百……。
(7)五指并用式。
如果是五指并伸且分开,表示五、五十、五百……。
指尖并拢并向上,掌心向外推出,表示“向前”、“希望”等含义,显示出坚定与力量,又叫手推式。
(8)拇指、小指并用式。
拇指与小指同时伸出,其余三指并拢弯曲,表示六、六十、六百……。
(9)拇指、食指、中指并用式。
三指相捏向前表示“这”、“这些”,用力一点表示强调,也表示数字七、七十、七百……。
(10)拇指、食指并用式。
并拢表示肯定、赞赏之意;二者弯曲靠拢但未接触,则表示“微小”、“精细”之意;分开伸出,其余三指弯曲表示八、八十、八百……;(11)“O”型手式。
又叫圆型手势,曾风行欧美。
表示“好”、“行”的意思,也表示“零”。
(12)仰手式。
掌心向上,拇指自然张开,其余弯曲,表示包容量很大。
手部抬高表示“赞美”、“欢欣”、“希望”之意;平放是“乞求”,“请施舍”之意;手部放低表示无可奈何,很坦诚。
(13)俯手式。
掌心向下,其余弯曲。
公众演讲常用手势公众演讲常用手势1、象征性手势用来表达一些抽象的概念,如“同学们,让我们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设吧!”在口语中,右手伸向前方,象征着最需要的地方。
2、象形文字的手势用来描述或描绘特定事物或人的外貌,如“爱是什么?”、“爱不是索取,而是给予!”按照口语,双臂在前面平伸,双臂微微弯曲,掌心向上,像一份礼物,会加深对方对爱的理解。
3、指示手势抬起右手到头的一边并且举起你的食指来吸引注意力。
4、爱的手势主要用来表达说话人的感情,如在演讲中说:“我们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用口语,举起右手掌,从右方向往左下切,表示有力而果断,给人信心和力量。
手势根据手的动作范围可分为三个区域:上部区域是在肩部以上,表现比较隆重、积极、张扬、气势,喜欢的意思,在演讲、辩论中应用较多。
中间的区域是从肩膀到腰部。
多用于对事物的一般描述和解释,表现出诚实、冷静、和谐等意思,这是最常用的区域。
下半部分是腰部以下,表示憎恨、不愉快、蔑视、拒绝、否定、压抑等贬义意思。
手势可以在很多场合使用。
在日常的练习中,手势包括握手、伸出手、挥手、摇手、招手、摆手、伸出胳膊或手指等动作。
如何把握演讲中的手势动作1、自然雅观使用肢体语言,要达到动作规范、优雅,符合生活美学的要求。
除了获取信息和启迪,人们听演讲还需要享受美。
演讲的肢体动作要优美、得体,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
演讲者的手势要自然,能让观众看到感情的真实表达,自然优美的肢体语言还必须符合说话人的性别、年龄、经历、职业和个性。
2、保持三个协调第一、手势和全身的协调。
说话人的手势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与他的声音、手势和表情密切配合的。
以演讲为主,以行动为辅,没有行动的演讲只能算是说话,要动作和演讲相互协调才美。
第二、手势和口语的协调。
手势的兴衰与声音的出现是同时、同步的。
如果话说出口,没有手势;或者当话语结束时,手势还在继续,不仅失去了意义,会引人发笑。
第三、手势和情绪的协调。
在演讲中,当感情热烈时,手的幅度和力度可以大些,反之则小些,手势的幅度和感情是成比例的。
手势在演讲中的应用手势在演讲中的应用一、可以向听众指出自己讲述的具体事物。
例如:“野生动物的命运令人忧虑,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下跑的,全在捕猎者贪婪的视线里……”你不妨伸出食指,上下一指,表示“天上”和“地下”,就能够给听众以直观的实感。
手势在演讲中的应用二、可以模拟事物的形状或现象,给听众以形象化的感受。
例如:“朋友,什么是对祖国的爱?爱,不是索取,而是奉献!”你配合有声语言,双臂在胸前平伸,臂微弯,手心朝上,模拟献物的情状,这个造型,自然会给听众留下鲜明的印象。
手势在演讲中的应用三、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发和感染听众,从而产生共鸣。
例如:“同学们,黄、赌、毒,必须彻底清除!”你配合有声语言,把右手臂放到胸前,然后迅速向斜下方打出去,这样就能表达出那种鄙弃和反对的强烈感情。
手势在演讲中的应用四、表达那种复杂的抽象的概念,让听众在联想中获得具体的印象和强烈的感受。
例如:“祖国,请相信我吧,永远忠于您的,是一颗火热跳动的心!”你把右臂抬起,手抚胸口,就象征了一种忠诚的意念。
演讲的手势是灵活多变的,但无论运用什么样的手势,都必须有助于演讲者表情达意,有助于听众对演讲内容的理解。
这才是运用手势的根本目的。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运用手势的注意事项:第一、精当。
所谓“精”,就是精确,演讲者做出的手势要能够精确地表达出它特定的意义和内涵。
所谓“当”,就是适当。
在演讲中,手势既不要过多,也不能太少,要根据演讲内容的需要使用手势,让最富有哲理性和情意感的有声语言与必要的手势有机地配合在一起。
力求用最精当的手势,获得最强烈的现场效应。
第二、自然。
演讲的手势贵在自然。
因为自然才是情感的真实流露和体现,才能给听众以赏心悦目的美感,而任何矫揉造作的手势都只会引起听众的强烈反感。
所以,演讲者的手势要做得舒展大方,又自然流畅,既不可过于张狂,也不能过于拘谨。
总之,每一个手势都要随着演讲者的情感活动自然形成和外现。
即使是预先设计的手势,也要让听众感觉是情感所致,非做不可。
演讲时的30种手势在演讲时,恰到好处的手势能够帮助演讲者传达信息、增强表达力和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本文将介绍30种常用的演讲手势,并解释它们的用途和效果。
1. 打开手掌:打开手掌表示接受、欢迎或展示。
2. 握拳:握拳表示决心、坚定或力量。
3. 托举手掌:托举手掌表示推荐、赞同或展示。
4. 拍手:拍手表示鼓励、喜悦或赞赏。
5. 指点:指点用手指表示指明方向或强调重点。
6. 张开手臂:张开手臂表示接纳、包容或鼓励。
7. 摇摆手:摇摆手表示否定、不同意或警告。
8. 交叉手臂:交叉手臂表示保护、防范或拒绝。
9. 摸脸:摸脸表示思考、犹豫或不确定。
10. 举起拇指:举起拇指表示赞同、支持或鼓励。
11. 举起食指:举起食指表示提醒、警告或指导。
12. 翻转手掌:翻转手掌表示停止、结束或转变。
13. 握紧拳头:握紧拳头表示坚定、斗志或决心。
14. 撫摸心口:撫摸心口表示真诚、感谢或感慨。
15. 比划数字:比划数字表示数量、顺序或统计。
16. 举起手臂:举起手臂表示请安、发言或回答问题。
17. 翻动手掌:翻动手掌表示不知道、困惑或怀疑。
18. 画圆:画圆表示循环、往返或扩大范围。
19. 交叉手指:交叉手指表示期待、祈求或默契。
20. 抓住手腕:抓住手腕表示紧张、不安或压力。
21. 比划长条形:比划长条形表示时长、进度或时间。
22. 高举手指:高举手指表示突出、强调或重要。
23. 握住手腕:握住手腕表示安慰、支持或关怀。
24. 挥舞手臂:挥舞手臂表示激动、兴奋或庆祝。
25. 柔和手势:柔和手势表示温和、友好或亲切。
26. 敲击桌子:敲击桌子表示强调、坚定或要求。
27. 画叉叉:画叉叉表示禁止、不可或错误。
28. 拍打大腿:拍打大腿表示激励、鼓舞或振奋。
29. 挤压手指:挤压手指表示紧缩、凝聚或收束。
30. 示意自己:示意自己表示自我介绍、展示或强调身份。
这些手势可以根据具体的演讲内容和场合进行选择与搭配,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演讲中表达趣谈的手势有哪些手势一:手掌向上,五指稍曲,手心向前。
这种手势表示强调或肯定,也表示理直气壮。
有时,掌心向上略抬,配合讲话的手势,还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
手势二:手掌向下,五指伸直,将手掌往下通常表示批判或者是不满。
这种手势配合讲话时的手势使用,可以起到提醒或者是强调的作用。
手势三:用手拍身以引起听众注意。
这种手势在演讲中使用频率较多,也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演讲。
通过这种手势,可以有效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使听众更加关注演讲的内容。
手势四:用手捂着嘴,这个动作看起来很自然,但要注意不要把手指放在嘴里,否则会显得很不雅观。
这个动作可以用来表达一种轻松、幽默的氛围,使听众感到轻松愉快。
手势五:用手挠头,这个动作看起来很自然,而且可以表达一种轻松、幽默的氛围。
这个动作可以用来强调某个观点或者是表达一种困惑或者是惊讶的情绪。
手势六:双手握拳,手背朝上,放在胸前,这个动作可以用来表达一种自信或者是强烈的情绪。
这个动作也可以用来强调某个观点或者是表达一种决心或者是信念。
手势七:双手握拳,放在身后,这个动作可以用来表达一种自信或者是强烈的情绪,也可以用来强调演讲的主题或者是观点。
手势八:用手指指向自己的身体内部,这个动作可以用来表达一种自信或者是强烈的情绪,也可以用来强调自己的观点或者是表达自己的感受。
手势九:用手指指向其他方向,这个动作可以用来引导听众的注意力或者是强调某个观点。
需要注意的是,手指指向的方向应该是演讲内容相关的方向,而不是随意指向其他方向。
手势十:用手掌拍打桌面或者是椅子扶手等物体表面,这个动作可以用来表达一种兴奋或者是强调的情绪。
需要注意的是,拍打的力度和节奏应该适中,不要过于用力或者是过于轻柔。
演讲中的幽默和趣谈需要配合恰当的手势来表达,以上列举的手势只是一部分例子。
在实际演讲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演讲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手势来配合幽默和趣谈的表达。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手势的使用应该自然、流畅、适度,不要过于夸张或者是过于拘谨。
3种常用的演讲手势及原则3种常用的演讲手势:01 伸手式要点:手心向上,前臂略直,手掌向前平伸。
表示请求、交流、许诺、谦逊、承认、赞美、希望、欢迎、诚实等意思。
如果是双手同用,能传达出演讲者开放和诚实的态度,也显得很大方自信。
美国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常用双手这个手势。
02 压手式要点:手臂前伸,掌心向下,其余自然弯曲。
表示审慎提醒、要安静、停止、反对、压抑、悲观或气愤等。
在日常的演讲中,可以用这个手势,抑制听众的情绪,进而达到控场的目的。
当你提出一个和常理不同的观点时,现场出现反对的声音时,或者向现场观众强调自己的观点时,这个手势就能很好地帮助你控场,增强自己的自信!03 食拇式食指与拇指并拢,比肩膀略高,委婉、平和地叙述,讲解决问题的方法。
马云和奥巴马都常用这手势。
在演讲中手势要运用得当,如果频繁地运用手势的话,就会让听众觉得眼花缭乱,觉得很烦躁,同时也会暴露出自己的小缺点。
动作必须遵循的使用原则:01 位于上半身尽量把手势动作放在腰部和脖子之间,可以有效地打开你的气场。
把手势放在上半身才有气场,放在下半身就没有力量。
02 动作要自然手势不要太机械,不要太僵硬;要富于变化,不可一直重复单一的手势。
03 动作要简洁手势越简练越有表现力。
每一个手势都力求简单、精炼、清楚、明了。
要做得干净利索、优美动人,切不可琐碎、拖泥带水。
04 动作要准确手势与语言的内容要一致,不能让人产生费解和误解。
05 动作要适度适度是指,演说时手势的频率和幅度。
动作不能太碎太多也不能太少;手势的幅度要视听众的多少和会场的大小而定;人数少,会场小,动作的幅度就可以小些;人数多,会场大,动作的幅度可以大一些,表现得明显一些。
06 动作要协调手势要与其他演讲要素统一、和谐。
演讲者的手势从来都不是单独进行的,它的一招一式,总是和声音、姿态、表情等密切配合进行的。
在设计手势动作时要掌握以下原则:(1)辨清褒贬含义的区别。
含褒义的,即表达积极意义,如希望、肯定等意,手往往向上、向前、向内;含贬义的,即表达消极意义,如批判、否定等意,手往往向下、向后、向外。
演讲手势图解演讲是交流、传达信息和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在演讲中,讲者语言表达的情感和内在的动力是很重要的,但是,仅仅依靠语言表达是远远不够的。
此时,我们的身体语言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演讲手势是日常交流中比较常见的手势,人们通常使用手势来辅助、强调或者拓宽讲话的内容。
一个合适的手势能使演讲更加自然、生动、有说服力,而演讲手势的使用不当,则可能会掩盖演讲内容,甚至起到反效果。
本文将对演讲手势进行图解,使读者对实用演讲手势有更清晰深入的认知和理解。
一、插入型手势插入型手势是指讲者在讲话中突然插入一个或多个手势。
插入手势通常是重音或者提示。
在演讲中,插入手势应该是有意申明的,讲者应该在演讲前精心设计。
1. 手指指向天空:这种手势常见于致辞或者强调某种观点,通常是演讲者需要吸引聆听者的注意,表达对观点的认可或者强调某个重点。
2. 抱拳:两只手重重交叉放在身前,表示身体紧张、不安,这是演讲者面对紧急情况时的一种动作。
对于演讲不好的场合也需要使用此手势,其作用是能让你感到安全和自信。
3. 手掌打开:手掌从接近的位置向外扩张,表示表达的思想正在向外扩张,从而使讲话更加自然和生动。
二、代表型手势代表型手势是指讲话者使用手势来代表某种概念或者对象。
这种手势能够使观众更容易理解演讲主题,加深听众对演讲内容的记忆。
1. 画圆:演讲者手指指向空中,右手顺时针转动,表示时间在流逝,即通过时间的变化解决某个难题或者消除某种局面。
2. 上下摇动手掌:此手势经常用于说明“好坏”、“多少”等数量的大小比较,用来比较同类事物之间的大小、高低、优劣等。
3. 手势“OK”:用食指和拇指握住,手指置于一个圆形的位置,表示一切顺利和完美无缺。
三、表现型手势表现型手势是指演讲者使用手势来表达某种情感或者思想,比如愤怒、欢乐或者害怕等。
1. 手心向下,手指向上:非常适用于讲述悬疑故事或者紧张情节,表示局面紧张以及人们需要小心警惕。
2. 手指滑动:手指在空中滑动,表示涉及到市场趋势、发展方向以及时空发展等。
关于演讲时的30种手势演讲时使用手势可以增强讲话的表现力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以下是30种常用的演讲手势:1. 手掌向上:表示开放和接受。
2. 手掌向下:表示支配和控制。
3. 手掌合十:表示请求或祈祷。
4. 采用手指敲击手掌:表示强调和重要性。
5. 手指点向前:表示指导或引领。
6. 手指点向上:表示增长或进步。
7. 手指点向下:表示减少或衰退。
8. 手指指向自己:表示个人经历或观点。
9. 双手指交叉:表示对比或冲突。
10. 双手合十:表示谦虚或感激。
11. 双手张开:表示包容或欢迎。
12. 双手抱拳:表示决心或支持。
13. 单手比出数字:表示数量或顺序。
14. 双手比出相同的形状:表示相似或相关。
15. 手指拉动一条虚拟线:表示连接或关联。
16. 双手握拳:表示力量或决心。
17. 双手扩展开:表示扩大或放大。
18. 双手抓住虚拟物体:表示控制或处理。
19. 单手在空中画圆圈:表示循环或往复。
20. 手掌轻轻拍打:表示耐心或安抚。
21. 两只手交替碰触:表示对比或切换。
22. 食指抵住嘴唇:表示保密或不透露。
23. 双手交叉胸前:表示防御或保守。
24. 单手比出几个不同的形状:表示多样性或变化。
25. 双手合十放在胸前:表示敬意或认可。
26. 手搭在胸前:表示自信或骄傲。
27. 双手握紧拳头并放在心口:表示真诚或诚恳。
28. 双手在腰际交叉:表示不信任或不满。
29. 手指在空中画线或写字:表示说明或示范。
30. 手掌在胸前向外推送:表示分享或传递。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演讲手势,可以根据不同的演讲内容和目的进行适当的运用,增强演讲的效果。
记住,手势应该自然流畅,与讲话内容相互呼应,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演讲手势技巧7种基本手势
以下是 7 条关于演讲手势技巧的基本手势:
1. open hand gesture(摊开手手势)。
比如你在说“看这里呀,朋友们!”的时候,就可以自然地将手摊开,强调你的内容。
2. pointing gesture(指手势)。
当你说“重点就是这个哦!”这样可以增强指向性。
3. clenched fist gesture(握拳手势)。
在讲“我们要加油,要努力!”时把拳头握紧,能传达出力量感呀。
4. palm up gesture(手心向上手势)。
就像说“谁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呢?”往上抬抬手,显得很亲切邀请呢。
5. palm down gesture(手心向下手势)。
讲“大家安静一下”的同时手心朝下压压,是不是感觉立马能让场面安静一点?
6. sweeping gesture(横扫手势)。
你可以在描述“从这里到那里,都是我们的成果”时把手横扫一下,让听众更有画面感。
7. embracing gesture(环抱手势)。
当你说“让我们一起拥抱这个美好的时刻”,做出环抱的动作,多温馨呀!
总之,巧妙地运用这些手势能让你的演讲更加生动、吸引人呢!。
演讲时的30种手势演讲与口才在进行演讲时,使用手势可以增加演讲的生动性和吸引力。
下面是30种常见的手势演讲与口才的方式:1. 手指点向上:表示重要、积极的观点或建议。
2. 手指点向下:表示不重要、消极的观点或建议。
3. 手指弯曲:表示困惑或沉思。
4. 手心朝上:表示诚实和开放。
5. 手心朝下:表示决定性或控制。
6. 双手握拳:表示坚定和决心。
7. 双手合十:表示恳求或感激。
8. 拇指竖起:表示赞同或正面评价。
9. 手掌相碰:表示庆祝或喜悦。
10. 手势交替:表示比较或对比。
11. 双手交叉:表示保护或护卫。
12. 双手笼胸:表示自信或自豪。
13. 手心握着手:表示合作或团结。
14. 手指敲击桌子:表示强调或重点。
15. 手掌摆动:表示增加或减少。
16. 手指画圆形:表示循环或持续。
17. 手指在空中划线:表示顺序或过程。
18. 双手揭示:表示揭示或暴露。
19. 手心拍动:表示欢迎或接受。
20. 手指在空中罚球:表示失败或处罚。
21. 手指模仿电话:表示联络或沟通。
22. 手心抚摸胸口:表示感恩或感受。
23. 双手划过脸颊:表示困惑或不解。
24. 手指向前指引:表示指导或领导。
25. 手指在嘴边:表示保密或谨言慎行。
26. 手指在耳附近:表示倾听或注意。
27. 手指遮住嘴巴:表示保密或封口。
28. 双手伸向前方:表示展示或介绍。
29. 双手环抱头部:表示思考或疑问。
30. 双手放松在腰附近:表示平静或自在。
使用适当的手势可以提高演讲的表达力和互动性,但需要注意合理运用,避免过度夸张或不恰当的动作。
同时要与演讲内容和口才相协调,使手势更有说服力和效果。
演讲中手势运用图解
本文是关于演讲中手势运用图解,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演讲中手势的作用
手势是指人类用语言中枢建立起来的一套用手掌和手指位置、形状的特定语言系统。
手势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肢体语言,有着其独特性与重要性,其中包括通用的,如聋哑人使用的手语。
还有在特定情况下的该种系统,如海军陆战队。
当然在特定的场合或是带有表演性质的时候,手势更是有讲究并且是多种多样的。
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上面提到,演讲中要有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那么我认为,手势在演讲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因为手势人在演讲中使用最多、动作最大的要算手势了。
因为它可以随着内容的需要向上、下、左、右、前、侧各个方向挥动。
而且在同一个方向还可以有手心向上、向下、向内、向外之别。
还可以用拳。
手势可单手,可双手。
这些都没有机械的规定。
手势在演讲中的重要性
手势在演讲中到底有哪些作用,它们又有多重要呢?
1、演讲中适当的手势可以增强言语的可靠性与言语的力度,更有力的表达出自己想说的,使得自己的的演说看起来更加精彩与生动,吸引观众的目光和注意力,最终更好地达到演讲的效果。
2、因为手势是人类进化历程中最早使用的交际工具,所以是先于有声语言的。
且手势语在当时的交际中,使用频率之高,范围之广,非今日可比。
其重要性犹如早在两千年前就有一位古罗马的政治家、雄辩家说过:“一切心理活动都伴随着指手画脚等动作。
双目传神的面部表情尤其丰富,手势恰如人体的一种语言,这种语言甚至连最野蛮的人都能理解。
”一位在华讲学的心理学
教授与一群聋哑儿童不期而遇,居然能用欧美流行的手势语言同他们顺利交流。
事后,这位教授风趣地说:“用手势语交流比不懂英文的人用手势比划更方便、更省事。
”
3、手是人体敏锐的表情器官之一。
手势是体态语言的主要形式,使用频率最高。
由于双手活动幅度较大,活动最方便、最灵巧,形态变化也最多,因而,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也最强,最能表达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
寓意深刻、优美得体的手势动作,能产生极大的魅力,激发听众的热情,加深听众对演讲内容的理解,使演讲获得成功。
4、演讲中,自然而安稳的手势,可以帮助演讲者平静地说明问题;急剧而有力的手势,可以帮助演讲者升华感情;稳妥而含蓄的手势,可以帮助演讲者表明心迹。
那么,综上所述,演讲中手势所发挥到的作用不言而喻,其重要性也更加不一般。
演讲中手势的用法
(1)、一般演讲中所运用到的手势有哪些,又怎样去运用呢?
演讲的手势分为四类:一是指示手势,二是模拟手势,三是抒情手势,四是习惯手势。
1、指示手势。
这种手势是用来指示具体真实形象,又可分为实指和虚指两大类。
实指是指演讲者手势确指在场的人或事或方向,且均在听众的视线内。
如“我”或“你们”、“这边”或“上面”、“这些”或“这一个”等。
虚指是指演讲者和听众不能看到的。
比如“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遥远的地方”。
常用虚指可伴“他的”、“那时”、“后面”等词。
指示手势比较明了,不带感情色彩,比较容易做。
2、模拟手势。
用手势描述形状物,其特点是“求神似,不求形似”。
比如用双手合抱,把梨子虚拟成一个大球形,表达出人们的真情实意。
模拟手势信息含量大,升华了感情,有一定的夸张色彩。
3、抒情手势。
此手势在演讲中运用频率最多。
比如:兴奋时拍手称快;恼怒时挥舞拳头;急躁时双手相搓;果断时猛力砍下。
抒情手势是一种抽象感情很强的
手势。
4、习惯手势。
任何一位演讲者都有一些只有他自己才有而别人没有的习惯性手势,且手势的含义不明确不固定,随着演讲内容的不同而体现不同的含义。
在演讲的时候手势一定要自然,不能做作;须协调,勿脱接;须精简,勿泛滥;须变化,勿死板;须通盘考虑,勿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
而且在使用手势时要注意三点:胳膊不要伸得过直,以免僵板;手指不宜弯曲,以免拙笨;手势运用要和它所配合的那句话同始同终,以免分裂.。
(2)、我们使用手势时常见的一些问题有哪些,怎样正确的改正,做到更好呢?
1、“伸出手掌并持平。
”不对。
手掌对你一定要自然。
2、“当你对黑板或图表做手势时,站在一边,侧对听众,拇指向内,手持平并正对黑板。
”又错了。
在观众能看见你的情况下尽量用最自然的方法指示。
如果站得像上面写的那样对你来说很舒服,那就没有问题。
但是你的目的是观众能了解这些材料,不是看上去像“命运之论”的模型。
3、“如果你不是在乐队指挥台,两手放在身体两边(如果你用无绳话筒),或者一只手方一边(如果你用话筒)。
”我说如果你这样的面对观众,你会发现把手放在两边就太正式了。
在谈话中自然放你的手。
4、“不要做太多手势,因为这样会分散观众注意力。
”除非你是在房间里跳舞,或者不适当地挥舞你的手臂,那么自然地用你的手臂就可以了。
5、带有目的性(去教育、说服、传播或是娱乐),让自己显得自然一点。
如果你对你得手和受的动作比较担心,这就说明你对你的目的不肯定。
手势动作只有在与口语表达密切配合时,它的含义才最为生动具体。
演讲者的手势必须随演讲的内容、自己的情感和现场气氛自然地表现出来。
手势的部位、幅度、方向、力度都应与演讲的有声语言、面部表情、身体姿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一定不能生搬硬套勉强去凑手势。
如果手势泛滥,着意表演,会使人感到眼花缭乱,显得轻佻作态,哗众取宠。
当然,也不可完全不用手势,那样会显得局促不安,失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