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学概念、公式
- 格式:pdf
- 大小:211.86 KB
- 文档页数:10
电机学公式整理范文电机学是电力工程和自动控制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涉及到电机的基本原理、转子动力学、电动机调速、电机转矩计算等内容。
在学习电机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熟悉一些基本公式和理论知识。
下面将对电机学常用的公式进行整理。
1.电动机转矩电动机的转矩计算是电机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转矩公式如下:T=K×φ×I其中,T为电动机的转矩,K为电机常数,φ为磁通量,I为电流。
2.电动机功率电动机的功率可以通过转矩和转速计算得到,公式如下:P=Tω其中,P为电机的功率,T为电机的转矩,ω为电机的角速度。
3.磁动势和磁通量磁动势(F)和磁通量(φ)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F=N×Iφ=F/μ其中,F为磁动势,N为匝数,I为电流,μ为相对磁导率。
4.磁动势和磁场强度磁动势和磁场强度(H)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F=H×l其中,F为磁动势,H为磁场强度,l为磁路长度。
5.电动机的磁场电动机产生的磁场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B=μ×H其中,B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μ为相对磁导率,H为磁场强度。
6.电动机的反电动势电动机的反电动势(E)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E=K×φ×ω其中,E为反电动势,K为电机常数,φ为磁通量,ω为电机的角速度。
7.电动机的效率电动机的效率(η)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η = (Pout/Pin)×100%其中,Pout为输出功率,Pin为输入功率。
8.电动机的转速电动机的转速(N)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N=(120f/P)×(1-s)其中,f为电机的电源频率,P为电机的极对数,s为滑差。
9.电动机的滑差电动机的滑差(s)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s=(N1-N2)/N1其中,N1为输入转速,N2为输出转速。
10.电动机的线圈电压电动机的线圈电压(V)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V=E-IR其中,V为线圈电压,E为反电动势,I为电流,R为电阻。
电机学4.44公式电机学4.44公式是电动机的重要公式之一,在电机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机学4.44公式的定义、推导及应用,并阐述其在电机领域中的重要性。
一、定义电机学4.44公式是指电动机中电磁感应电势的计算公式,也称为电磁感应电势常数(K)。
其中,电机学4.44公式的数学表达式为:K = 4.44 × f × φ其中,K表示电磁感应电势常数,f表示电机运转的频率,φ表示磁通量。
二、推导电机学4.44公式的推导,需要从电磁感应现象下手。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当导体在磁场中相对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因此,当旋转子在磁场中旋转时,旋转子中导体上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和导体运动速度密切相关,即:ε = Blv其中ε表示感应电动势,B表示磁感应强度,l表示导体的长度,v表示导体的运动速度。
在电机中,磁通量是由旋转子的磁场产生的,因此磁通量的大小与电机中电流密度和导体几何形状有关。
接下来,我们要推导出磁通量与电机运转的频率之间的关系。
在交流电机中,电流具有正弦形的变化规律,其频率为f,电流的大小则与电机的负载有关。
我们按照牛顿第二定律将导体所在的转子分为质点,将质点所受的电磁力表示为F,其表达式为:F = BILsinθ其中B表示磁感应强度,I表示电流强度,L表示导体长度,θ表示导体和磁场之间的夹角。
由于电机的负载会影响电流的大小,因此我们需要对电机的平均负载进行处理。
假设电机的平均负载为cosθ,则电机中磁通量的大小为:φ = BLcosθp其中p表示电机极对数。
根据交流电机的特性可知,电流在一个周期内的变化次数为f,因此在一个周期内磁通量的变化次数也为f。
因此,电磁感应电势常数K的表达式为:K = ε/φ将前面推导的ε和φ带入上式,化简得到:K = 2πf/60 × p又由于1圈磁通量等于电机中极对数的两倍,因此:K = 4.44 × f × φ三、应用电机学4.44公式在电机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电机计算公式大全
在电机的计算中,常见的公式包括:
1.电机功率(P)计算公式:
P = V × I
其中,V为电压,单位为伏特(V);I为电流,单位为安培(A)。
2.电机转矩(T)计算公式:
T = K × I × φ
其中,K为定子齿槽数与极对数的比值;I为电流,单位为安培(A);φ为磁通量,单位为韦伯(Wb)。
3.电机转速(n)计算公式:
n = (60 × f) / p
其中,f为电源频率,单位为赫兹(HZ);p为电机极对数。
4.电机效率(η)计算公式:
η = (Pout / Pin) × 100%
其中,Pout为电机输出功率,单位为瓦特(W);Pin为电机输入功率,单位为瓦特(W)。
5.电机绕组数(Z)计算公式:
Z = Kv × Zp
其中,Kv为柱绕组渡漂零时的电枢极低估绕组数;Zp为为正副级间绕组数之积。
此外,根据电机类型和应用领域的不同,还有许多其他的电机计算公式和关系式,例如直流电机、异步电机和步进电机等。
具体计算公式和拓展内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研究和学习。
电机学概念以及公式总结电机学是研究电动机的相关理论和应用的学科,它涉及到电动机的原理、结构、工作特性、控制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电机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公式的总结。
一、基本概念:1.磁通:按照安培环路定理,磁通是由电流所激励在磁路中存在的物理量,用Φ表示。
2.磁场强度:磁场强度是单位长度磁通中所含有的磁通量,用H表示。
3.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磁场中的单位面积磁通量,用B表示。
4.磁阻:磁阻是磁路中阻碍磁通流动的物理量。
5.磁导率:磁导率是衡量磁场介质导磁特性的物理量,用μ表示。
6.线圈电磁力:线圈电磁力是电流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用F表示。
二、基本公式:1.安培环路定理:磁通Φ等于通过环路的总磁动势和环路上电流线圈数目的乘积,即Φ=ΣNi,其中Ni是第i个电流线圈的匝数。
2.磁感应定律:磁感应强度B等于磁通Φ对所围面积S的导数,即B=dΦ/dS。
3.奥姆定律:在磁通不变的情况下,线圈的电磁力F等于线圈中的电流I与线圈中的磁场强度H的乘积,即F=I*H。
4.磁场强度和磁导率的关系:磁场强度H等于磁感应强度B与磁导率μ的商,即H=B/μ。
三、常见公式:1.额定电磁力:F=K*N*I,其中K是常数,N是线圈的匝数,I是线圈中的电流。
2.磁通和磁势的关系:Φ=B*S,其中Φ是磁通,B是磁感应强度,S是所围面积。
3. 电动势和磁通的关系:E = N * dΦ / dt,其中E是电动势,N是线圈的匝数,Φ是磁通,t是时间。
4.磁场能量:W=(1/2)*Φ*I,其中W是磁场能量,Φ是磁通,I是线圈中的电流。
四、应用公式:1.转矩公式:T=k*Φ*I,其中T是电机的转矩,k是常数,Φ是磁通,I是线圈中的电流。
2.功率公式:P=T*ω,其中P是电机的输出功率,T是电机的转矩,ω是电机的角速度。
3. 电磁动力学方程:U - R * I - L * (dI / dt) = E,其中U是电机的电压,R是电机的电阻,L是电机的电感,I是电机的电流,E是电机的电动势。
电机知识体系原理及公式全套★电机的原理:电机的原理很简单,简单的说就是利用电能在线圈上产生旋转磁场,并推动转子转动的装置。
学过电磁感应定律的都知道,通电的线圈在磁场中会受力转动,电机的基本原理就是如此,这是初中物理的知识。
★电机结构:拆开过电机的人都知道,电机主要是两部分组成,固定不动的定子部分以及转动的转子部分,具体如下:1、定子(静止部分)定子铁心:电机磁路重要部分,并在其上放置定子绕组;定子绕组:就是线圈,电动机的电路部分,接电源,用于产生旋转磁场;机座:固定定子铁心及电机端盖,并起防护、散热等作用;2、转子(旋转部分)转子铁心:电机磁路的重要部分,在铁心槽内放置转子绕组;转子绕组:切割定子旋转磁场产生感应电动势及电流,并形成电磁转矩从而使电动机旋转;★电机的几个计算公式:1、电磁相关的1)电动机的感应电动势公式:E=4.44*f*N*①,E为线圈电动势、f为频率、S为环绕出的导体(比如铁芯)横截面积、N为匝数、①是磁通。
公式是怎么推导来的,这些事情我们就不去钻研了,我们主要是看看怎么利用它。
感应电动势是电磁感应的本质,有感应电动势的导体闭合后,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感应电流在磁场中就会受到安培力,产生磁矩,从而推动线圈转动。
从上面公式知道,电动势大小与电源频率、线圈匝数及磁通量成正比。
磁通量计算公式①二B*s*cose,当面积为s的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时候,角θ为0,Cosθ就等于1,公式就变成Φ=B*S o将上面两个公式结合一下,就可以得到电机磁通强度计算公式为:B=E/(4.44*f*N*S)o2)另外一个是安培力公式,我们要知道线圈受到的力是多少,就需要这个公式F=I*L*B*sinα,其中I为电流强度z L为导体长度,B为磁场强度,a是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间的夹角。
当导线垂直于磁场时候,公式就变成F=I*L*B了(如果是N匝线圈的话,磁通B就是N匝线圈的总磁通,而不需要再乘N 了)。
知道了受力,就知道转矩,转矩等于扭力乘以作用半径,T=r*F=r*I*B*L(向量乘积)。
电机学概念以及公式总结电机学是一个研究电动机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的学科。
电动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它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在电机学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公式来分析和计算电动机的性能。
1.电机概念:(1)励磁:通过电流在电动机的励磁线圈中产生磁场。
(2)动极转子:电机的转子部分,通常由电流产生的磁场与定子磁场相互作用来产生转矩。
(3)定子:电机的静态部分,包括固定的线圈和磁场。
(4)动极转子感应电动势:当动极转子旋转时,转子线圈就会受到磁场的影响,产生感应电动势。
(5)动极转子电感电动势:当动极转子上的线圈传输电流时,就会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2.电机公式:(1)电动势公式:U=E+I*R,其中U是电源电压,E是感应电动势,I 是电流,R是电阻。
(2) 电动机效率公式:η = (Pout / Pin) * 100%,其中Pout是输出功率,Pin是输入功率。
(3)转矩公式:T=k*I*φ,其中T是转矩,k是转矩系数,I是电流,φ是磁通量。
(4)电流-转速方程:N=(U-E)/k*φ,其中N是转速,U是电源电压,E是感应电动势,k是电机常数,φ是磁通量。
(5) 转矩-转速特性公式:T = (Pout * 60) / (2 * π * N),其中T是转矩,Pout是输出功率,N是转速。
3.电机类型:(1)直流电动机:通过直流电源供电,具有较大的转矩和调速范围。
(2)交流电动机:通过交流电源供电,具有简单的结构和较小的体积。
(3)三相异步电动机:最常用的电动机类型,通过三相交流电源供电。
(4)步进电机:通过脉冲信号驱动,可精确控制转动角度和位置。
4.电机特性:(1)转速特性:描述电机在不同负载下的转速变化情况。
(2)转矩特性:描述电机在不同负载下的输出转矩变化情况。
(3)效率特性:描述电机在不同负载下的能源转换效率。
5.电机控制:(1)转速控制:通过调节电源电压、频率和电流来控制电机转速。
电机公式详解范文电机公式是用来描述电机运行特性的数学表达式。
电机公式一般包括电机功率、电机转矩、电机速度、电机电压和电机电流等参数之间的关系。
它是电机设计、控制和性能分析的重要工具。
下面详细介绍几个常见的电机公式:1.电机功率公式:电机功率是指电机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根据物理定律,电机功率可以用电压、电流和功率因素来计算。
功率公式如下:功率(P)= 电压(U)× 电流(I)× 功率因素(cosθ)其中,功率因素表示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数值范围为0到12.电机转矩公式:电机转矩是指电机产生的力矩。
电机转矩公式为:转矩(T)=功率(P)/角速度(ω)其中,转矩的单位是牛顿·米(N·m),角速度的单位是弧度/秒(rad/s)。
3.闵氏方程:闵氏方程是描述电机电流与电压之间关系的公式。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电机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满足欧姆定律。
闵氏方程如下:I=U/Z其中,I表示电机电流,U表示电机电压,Z表示电机的阻抗,单位为欧姆(Ω)。
4.电机速度公式:电机速度指的是电机转动的角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电机速度公式为:速度(ω)=(2π×频率(f))/极对数(p)其中,频率是指电源的频率,单位为赫兹(Hz),极对数是指电机的极数。
5.电机转矩与电流之间的关系:电机转矩和电流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电机转矩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公式为:转矩(T)=K×电流(I)其中,K为电机的转矩常数,单位为牛顿·米/安培(N·m/A)。
以上公式只是电机公式中的一小部分,电机公式还包括电机效率、电机功耗、电机启动特性等方面的公式。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问题的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电机公式适用。
因此,在使用电机公式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电机学概念、公式⼀、直流电机A. 主要概念1. 换向器、电刷、电枢接触压降2 U b2. 极数和极对数3. 主磁极、励磁绕组4. 电枢、电枢铁⼼、电枢绕组5. 额定值6. 元件7. 单叠、单波绕组8. 第1节距、第2节距、合成节距、换向器节距9. 并联⽀路对数a10. 绕组展开图11. 励磁与励磁⽅式12. 空载磁场、主磁通、漏磁通、磁化曲线、每级磁通13. 电枢磁场14. (交轴、直轴)电枢反应及其性质、⼏何中性线、物理中性线、移刷15. 反电势常数C E、转矩常数C T16. 电磁功率P em电枢铜耗p Cua励磁铜耗p Cuf电机铁耗p Fe机械损耗p mec附加损耗p ad输出机械功率P2可变损耗、不变损耗、空载损耗17. 直流电动机(DM)的⼯作特性18. 串励电动机的“飞速”或“飞车”19. 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然机械特性、⼈⼯机械特性、硬特性、软特性20. 稳定性21. DM的启动⽅法:直接启动、电枢回路串电阻启动、降压启动;启动电流22. DM的调速⽅法:电枢串电阻、调励磁、调端电压23. DM的制动⽅法:能耗制动、反接制动、回馈制动B. 主要公式:发电机:P N=U N I N(输出电功率)电动机:P N=U N I NηN(输出机械功率)反电势:60E a E E C npN C a Φ==电磁转矩:em a2T a T T C I pN C aΦπ==直流电动机(DM )电势平衡⽅程:a a E a a U E I R C Φn I R =+=+ DM 的输⼊电功率P 1 :12()()a f a f a a a fa a a f em Cua CufP UI U I I UI UI E I R I UI EI I R UI P p p ==+=+=++=++=++12em Cua Cuf em Fe mec adP P p p P P p p p =++=+++DM 的转矩⽅程:20d d em T T T J tΩ--=DM 的效率:21112100%100%(1)100%P P p p P P P p η-∑∑===-+∑他励DM 的转速调整率: 0NN100%n n n n -?=DM 的机械特性:em2T j a j a a )(T ΦC C R R ΦC UΦC R R I U n E E E +-=+-=. 并联DM 的理想空载转速n 0:⼆、变压器 A. 主要概念 1. 单相、三相;变压器组、⼼式变压器;电⼒变压器、互感器;⼲式、油浸式变压器 2. 铁⼼柱、轭部 3. 额定容量、⼀次侧、⼆次侧 4. ⾼压绕组、低压绕组 5. 空载运⾏,主磁通Φ、漏磁通Φ1σ及其区别,主磁路、漏磁路空载电流、主磁通、反电动势间的相位关系,铁耗⾓ 6. Φ、i 、e 正⽅向的规定。
电机学概念公式范文电机学是一门研究电机工作原理、结构和应用的学科。
在电机学中,有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公式,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用的电机学概念和公式。
1.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定律是描述电磁场和电流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定律。
它有两种形式:(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一个导体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公式:ε = - dΦ/dt其中,ε是感应电动势,Φ是磁通量,t是时间。
(2)楞次定律:任何变化的磁场都引起周围的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这个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总是使其自身产生的磁通量变化降低。
公式:ε = -N dΦ/dt其中,N是线圈的匝数。
2.物质力矩和电磁力矩物质力矩和电磁力矩是描述力矩的重要概念。
(1)物质力矩: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感受到力矩的作用。
物质力矩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公式:T = BILsinθ其中,T是物质力矩,B是磁感应强度,I是电流,L是导体长度,θ是导体与磁场的夹角。
(2)电磁力矩:当传导电流的导体处于磁场中时,磁场会施加一个力矩使导体转动。
电磁力矩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公式:T = NBIlsinθ其中,T是电磁力矩,N是线圈的匝数,B是磁感应强度,I是电流,l是线圈长度,θ是线圈与磁场的夹角。
3.电磁转矩电磁转矩是电机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描述了电机在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转矩大小。
电磁转矩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公式:T=kφI其中,T是电磁转矩,k是比例常数,φ是磁通量,I是电流。
4.功率和效率电机的功率和效率是电机性能评估的重要指标。
(1)功率: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电机的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公式:P=VI其中,P是功率,V是电压,I是电流。
(2)效率:效率表示输入和输出能量的比率。
电机的效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公式:η = (Pout/Pin) x 100%其中,η是效率,Pout是输出功率,Pin是输入功率。
5.转速和转矩电机的转速和转矩是电机运行状态的两个重要指标。
电机简单的计算公式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家用电器等领域。
在电机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计算来确定电机的性能参数和工作状态。
本文将介绍电机的简单计算公式,帮助读者了解电机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一、电机的基本原理。
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设备。
通常情况下,电机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
定子上绕有线圈,通以电流产生磁场,转子则被置于磁场中并受到电磁力的作用而转动。
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电机可以分为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步进电机等多种类型。
二、电机的简单计算公式。
1. 电机的转速计算公式。
电机的转速通常用每分钟转数(rpm)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n = 60 f / p。
其中,n为电机的转速,f为电源的频率,p为电机的极对数。
在工业生产中,电源的频率通常为50Hz或60Hz,而电机的极对数则取决于电机的设计和制造。
2. 电机的输出功率计算公式。
电机的输出功率是指电机输出的机械功率,其计算公式为:P = T ω。
其中,P为电机的输出功率,T为电机的输出转矩,ω为电机的角速度。
电机的输出转矩和角速度是电机设计和工作状态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电机的输出功率和效率。
3. 电机的效率计算公式。
电机的效率是指电机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η = (Pout / Pin) 100%。
其中,η为电机的效率,Pout为电机的输出功率,Pin为电机的输入功率。
电机的效率是衡量电机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也是节能环保的关键因素。
4. 电机的电流计算公式。
电机的电流是指电机工作时所消耗的电流,其计算公式为:I = P / (U cosφ)。
其中,I为电机的电流,P为电机的输出功率,U为电机的电压,cosφ为电机的功率因数。
电机的电流是电机设计和选型的重要参考指标,直接影响电机的工作稳定性和安全性。
5. 电机的转矩计算公式。
电机的转矩是指电机在旋转运动中所产生的力矩,其计算公式为:T = I K。
电机计算公式大全电机计算公式包括但不限于:1.电机功率计算公式:P = V ×I,其中P为电机功率,V为电压,I为电流。
2.电机转矩计算公式:T = K ×I ×φ,其中K为定子齿槽数与极对数的比值,I为电流,φ为磁通量。
3.电机转速计算公式:n = (60 ×f) / p,其中f为电源频率,p为电机极对数。
4.感应电动势计算公式:E=nΔΦ/Δt,E为感应电动势,ΔΦ/Δt为磁通量的变化率。
5.磁通量计算公式:Φ=B×S×COSθ,当面积为S的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时候,角θ为0,COSθ就等于1。
6.磁感应强度计算公式:B=Φ/ (N×Ae),B为磁感应强度,N为感应线圈的匝数,Ae为测试样品的有效截面积。
7.磁导率计算公式:π=3.14。
8.磁通量变化率计算公式: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量/时间=磁通量变化量/时间。
9.励磁电流计算公式:I=E/(4.44×f×N×S),E为励磁电动势,f为频率,N为线圈匝数,S为线圈所绕的圈面积。
10.换算到电机则有:P=T×N/(60/2π)=TN/9.55(P:单位为瓦)。
11.三相电动机的额定电流的计算公式:P=1.732×U×I×cosφ。
12.单相电动机额定电流的计算公式:P=U×I×cosφ。
13.通用计算公式:P=1.732×IU×功率因数×效率(三相的),单相的不乘1.732(根号3)。
14.电动机输入功率P=UI。
这些公式有助于理解和计算电机的性能参数,如需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帮助。
1.电机的定义:指所有实施电能生产,传输,使用和电能特性变换的的机械装置。
2.发电机: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电动机:电能转换为机械能、3.一个闭合回线上的总磁压等于被这个闭合回线所包围的面内穿过的全部电流的代数和任意。
:∮Hdl=I(全)4.楞次定律:闭合导体回路中的感应电流,其流向总是企图使感应电流自己激发的穿过回路面积的磁通量,能够抵消或补偿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增加或减少。
即: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流向,总是使感应电流激发的穿过该回路的磁通量,阻碍回路中原磁通量的变化。
5.五种能量形式的关系以及转化形式:机械能转化为光能、化学能,内能转化为电能、化学能,光能转化为机械能、电能,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电能转化为光能、内能。
6.电动机的发热冷却:冷却方式;直接冷却(内部冷却)将介子(水或者氢气)导入发热体中,吸收热量直接带走间接冷却(外部冷却)改善发热体外表的散热环境提高对流热换能力冷却介质:气体(氢气)液体(水油等冷却介质)7.直流电机按励磁方式分有哪几种:并励,复励,他励,串励8.直流电动机的制动,启动方式有些:启动方式:直接启动,电枢回路串电阻启动,降压启动制动方式;能耗制动,反接制动,回馈制动9.变压器用什么原则将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一种交流电压的电能转换为同频率的另一种交流电压的电能。
10.变压器基本结构:铁芯绕组油箱套管11.绝缘套管:绝缘套管一般是瓷制的12.电流/电压互感器作什么用的:13.交流电机绕组基本要求:1 绕组产生的电动势接近正弦波 2 三相绕组的基波电动势必须对称 3 在导体数一定时能获得较大的基波电动势14.15.异步电动机的优点有哪些: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制造容易价格低廉坚固耐用而且有较高的效率和相当好的工作特性16.(1)三相异步电动机按转子结构划分:(2):三相异步电动机按定子结构划分17.电机的额定参数:18.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特性曲线是什么样的:19.什么是转差率转差率公式:20.异步电动机的起步方式有哪些,并作说明:21.星三角启动启动方法启动方式:22.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方式:23.同步电动机的结构有哪几种形式:24.同步电动机的冷却方式有哪些,并作简要说明:25.同步电动机能否自动启动,为什么?。
电机常用计算公式及说明电机作为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关键设备,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工业生产等领域。
在设计、运行和维护电机时,常常需要进行一些计算。
本文将介绍一些电机常用的计算公式及其说明。
1.功率计算公式电机的功率是指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速度,常用单位是瓦特(W)。
功率计算公式如下:功率(P)=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PF)其中,电压是电机上的电压,电流是电机的电流,功率因数是表征电机电性能的一个参数。
2.转速计算公式电机的转速是指电机转动的速度,常用单位是转/分钟(RPM)。
转速计算公式如下:转速(N)=60×频率(f)/极对数(P)其中,频率是电机供电频率,极对数是电机磁极对的个数。
3.额定电流计算公式额定电流是指电机在额定电压下的工作电流,常用单位是安培(A)。
额定电流计算公式如下:额定电流(I)=额定功率(P)/额定电压(U)4.额定转矩计算公式额定转矩是指电机在额定工况下输出的转矩,常用单位是牛顿·米(N·m)。
额定转矩计算公式如下:额定转矩(T)=9.55×额定功率(P)/额定转速(N)其中,9.55是转换常数。
5.转差百分比计算公式转差百分比是指电机转速与额定转速之间的差异,用来反映电机的负载能力。
转差百分比计算公式如下:转差百分比(S)=(额定转速(N)-实际转速(N'))/额定转速(N)6.功率因数计算公式功率因数是电机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效率指标,用来衡量电机的能耗程度。
功率因数计算公式如下:功率因数(PF)=有功功率(P)/视在功率(S)其中,有功功率是电机真正传递给负载的功率,视在功率是电机传输的总功率。
7.效率计算公式电机的效率是指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有效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
效率计算公式如下:效率(η)= 有功输出功率(P)/ 输入电功率(P input)其中,有功输出功率是电机实际输出的功率,输入电功率是电机输入的总功率。
电机学概念以及公式总结一、直流电机A. 主要概念1. 换向器、电刷、电枢接触压降2 U b2. 极数和极对数3. 主磁极、励磁绕组4. 电枢、电枢铁心、电枢绕组5. 额定值6. 元件7. 单叠、单波绕组8. 第1节距、第2节距、合成节距、换向器节距9. 并联支路对数a10. 绕组展开图11. 励磁与励磁方式12. 空载磁场、主磁通、漏磁通、磁化曲线、每级磁通13. 电枢磁场14. (交轴、直轴)电枢反应及其性质、几何中性线、物理中性线、移刷15. 反电势常数C E、转矩常数C T16. 电磁功率P em电枢铜耗p Cua励磁铜耗p Cuf电机铁耗p Fe机械损耗 p mec 附加损耗 p ad 输出机械功率 P 2可变损耗、不变损耗、空载损耗 17. 直流电动机(DM )的工作特性 18. 串励电动机的“飞速”或“飞车”19.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自然机械特性、人工机械特性、硬特性、软特性 20. 稳定性21. DM 的启动方法:直接启动、电枢回路串电阻启动、降压启动 22. DM 的调速方法:电枢回路串电阻、调励磁、调端电压 23.DM 的制动方法:能耗制动、反接制动、回馈制动B. 主要公式:发电机:P N =U N I N (输出电功率) 电动机:P N =U N I N ηN (输出机械功率)反电势:60E a E E C npN C aΦ==电磁转矩:em a2T a T T C I pN C aΦπ==直流电动机(DM )电势平衡方程:a a E a a U E I R C Φn I R =+=+DM 的输入电功率P 1 :12()()a f a f a a a fa aa f em Cua CufP UI U I I UI UI E I R I UI EI I R UI P p p ==+=+=++=++=++12em Cua Cuf em Fe mec adP P p p P P p p p =++=+++DM 的转矩方程:20d d em T T T J tΩ--=DM 的效率:21112100%100%(1)100%P P p p P P P p η-∑∑=⨯=⨯=-⨯+∑ 他励DM 的转速调整率: 0NN100%n n n n -∆=⨯ DM 的机械特性:em 2T j a j a a )(T ΦC C R R ΦC UΦC R R I U n E E E +-=+-=. 并联DM 的理想空载转速n 0:二、变压器A. 主要概念1.单相、三相;变压器组、心式变压器;电力变压器、互感器;干式、油浸式变压器 2. 铁心柱、轭部3. 额定容量、一次侧、二次侧4. 高压绕组、低压绕组5. 空载运行,主磁通Φ、漏磁通Φ1σ及其区别,主磁路、漏磁路 空载电流、主磁通、反电动势间的相位关系,铁耗角6. Φ、i 、e 正方向的规定。
电机的计算公式大全一、直流电机。
1. 感应电动势(E)- 对于直流发电机,E = C_evarPhi n,其中C_e为电动势常数(C_e=(pN)/(60a),p为磁极对数,N为电枢绕组总导体数,a为电枢绕组并联支路对数),varPhi为每极磁通(单位为Wb),n为电机转速(单位为r/min)。
- 对于直流电动机,该公式同样适用,感应电动势为反电动势。
2. 电磁转矩(T)- T = C_TvarPhi I_a,其中C_T为转矩常数(C_T=(pN)/(2π a)),I_a为电枢电流(单位为A)。
3. 直流电动机的转速公式。
- 根据E = C_evarPhi n和U = E+I_aR_a(U为电枢电压,R_a为电枢电阻),可得n=frac{U - I_aR_a}{C_evarPhi}。
二、异步电动机。
1. 转差率(s)- s=frac{n_1-n}{n_1},其中n_1为同步转速(n_1=(60f)/(p),f为电源频率,单位为Hz),n为电动机的实际转速。
2. 电磁转矩(T)- 转矩的实用公式T = frac{2T_m}{(s)/(s_m)+frac{s_m}{s}},其中T_m为最大转矩,s_m为临界转差率。
- 最大转矩T_m=frac{m_1pU_1^2}{4π f_1X_20}(m_1为定子相数,U_1为定子相电压,X_20为转子静止时的每相漏电抗)。
3. 定子电流(I_1)- 根据等效电路,I_1=frac{U_1}{Ż_1+frac{Ż_2'}{(1 - s)/(s)}},其中Ż_1为定子阻抗,Ż_2'为转子折算到定子侧的阻抗。
三、同步电机。
1. 同步转速(n_1)- n_1=(60f)/(p),与异步电机的同步转速公式相同。
2. 电磁功率(P_em)- 对于隐极同步电机P_em=mfrac{E_0U}{X_s}sinθ,其中m为相数,E_0为空载电动势,U为端电压,X_s为同步电抗,θ为功角。
一、直流电机 发电机:P N =U N I N(输出电功率)电动机:P N =U N I N ηN (输出机械功率) 反电势:60E aE E C n pN C aΦ==电磁转矩:em a 2T aT T C I pN C aΦπ==直流电动机(DM )电势平衡方程:a a E a a U E I R C Φn I R =+=+ DM 的输入电功率P 1 : 12()()a f a f a a a fa aa f em Cua CufP UI U I I UI UI E I R I UI EI I R UI P p p ==+=+=++=++=++12em Cua Cuf em Fe mec adP P p p P P p p p =++=+++DM 的转矩方程:20d d em T T T J tΩ--= DM 的效率:21112100%100%(1)100%P P p pP P P pη-∑∑=⨯=⨯=-⨯+∑ 他励DM 的转速调整率: 0NN100%n n n n -∆=⨯ DM的机械特性:em2T j a j a a )(T ΦC C R R ΦC UΦC R R I U n E E E +-=+-=.并联DM 的理想空载转速n 0:11112222012121022'''''''''m LU E I Z U E I Z I I I E E E I Z U I Z ⎧=-+⎪=-⎪⎪=+⎪⎨=⎪⎪-=⎪⎪=⎩二、变压器反电势:E 1=4.44fN 1Φm 、E 2= 4.44fN 2Φm 磁势平衡方程:112210N I N I N I +=折算前的变压器方程组(数学模型): 折算后的变压器方程组:11112222122101022m LU E I Z U E I Z E k E I I I k E I Z U I Z ⎧=-+⎪=-⎪⎪⎪=⎪⎨⎪+=⎪⎪-=⎪⎪=⎩电压变化率简化计算公式:ΔU =β(R k *cos φ2-X k *sin φ2)×100% 效率:%100)cos 1(k N202N k N20⨯+++-=p p S p p βϕββη30ao AO E E ︒滞后于的相角联接组号=三、交流绕组1. 反电势频率、转子转速、极对数的关系: f = n /60 / p2. 槽距机械角度:αm = 360°/Z3. 槽距机械角度:αe = p* 360°/Z4. 每极每相槽数:q = z/m/2p5. 导体电动势:E c1 = 2.22 f Φ6. 短距系数:k y1 = sin(π/2*y 1/τ)7. 线圈电动势:E y1 = 2N c *E c1* k y1 = 4.44 N c f Φ k y1 8. 分布系数:2sin2sin 111ααq q k q =9. 线圈组电动势:E q1 = q*E y1 * k q1 = 4.44q*N c *f*Φ*k y1*k q110. 绕组系数:k N1 = k y1*k q111. 相绕组电动势:11144.4ΦfNk E N =φ (N 为每相串联匝数)12. 每相串联匝数:c c ()2()pqN a N pqN a⎧⎪⎪=⎨⎪⎪⎩单层绕组双层绕组13. 相绕组脉振磁动势幅值的最大值:p INk p I Nk F N N 111m 9.0π22==φ (其中I 是电流的有效值)14. 相绕组磁动势基波的表达式: θωθθφφφcos sin cos ),(1m 11t F F t f ==(其中θ=0处为相绕组轴线)15. 相绕组磁动势中的ν次谐波磁动势最大值、瞬时表达式:m m 0.9π(,)sin cos N N Nk INk I F p p f t F t ννφνφνφνννθωνθ===16. 三相合成磁动势基波的幅值F 1:pI Nk F F N 11m 135.123==φ四、异步电机1. 异步电动机的功率: N N N N N cos 3ϕηI U P =2. 同步转速: pf n 1160=3. 转差率:11n n n s -=4. 转子静止时的方程式(转子折算到定子后): ()11112222σ0121210mU E I Z E I R jX I I I E E E I Z ⎫=-+⎪'''=+⎪⎪'=+⎬⎪'=⎪⎪=-⎭5. 电动势变比k e : ..11112222N e e N N k E k E k E E N k ===, 6. 电流变比k i :11121222iN i L N m N k Ik I mN k k ==-,7. 转子旋转时,转子的频率:f 2s = s f 1 转子电动势:2222m 2s s N E f N k sE =Φ= 转子漏电抗:2σ22σ2σ2s s X f L sX π== 转子相电流:2222ss sE I R jX σ=+8. 转子旋转时,频率折算后的方程式: 9.转子旋转时,经频率、绕组折算后的方程式:10. 异步电动机的功率总功率平衡: P 1 = P em + p cu1 + p Fe , 电磁功率平衡: P em = p cu2 + P mec 机械功率平衡: P mec = P 2 + p mec + p ad功率比例关系: P em : p cu2 :P mec = 1:s :(1-s ) 11. 异步电机的电磁转矩:()2211em em 2212111σ2σ2R m pU P s T R f R X X s π'==Ω⎡⎤'⎛⎫'+++⎢⎥⎪⎝⎭⎢⎥⎣⎦12. 最大电磁转矩:m 2maxs T '⎫=⎪⎪⎪⎬=13. 过载倍数: k M =T max /T N 五、同步电机 1. 功率N N N N I U P ϕcos 3= (发电机)N N N N N I U P ηϕcos 3= (电()11112222σm 12121m m//i e U E I Z E I R s jX I I I k E k E E I Z ⎫=-+⎪=+⎪⎪=+⎬⎪=⎪⎪=-⎭()11112222σ1m 2121m m/U E I Z E I R s jX I I I E E E I Z ⎫=-+⎪''''=+⎪⎪'=-⎬⎪'=⎪⎪=-⎭动机)2. 励磁电动势:E 0=4.44fNk N1Φ03. 隐极电机负载运行(不饱和时): 气隙电动势:E E E a +=δ 定子绕组总电动势平衡: 0a a E E E U IR σ++=+励磁电动势平衡: 0a a a t E U IR jIX jIX U IR jIX σ=+++=++4. 凸极电机负载运行(不饱和时): 气隙电动势:E E E E aq ad ++=δ 定子绕组总电动势平衡: 0ad aq a E E E E E U IR δ=+++=+∑励磁电动势平衡:0a ad aq a d d q qE U IR jIX jIX jIX U IR jI X jI X σ=++++=+++5. 凸极电机负载运行(考虑饱和时):气隙电动势:d aq E E E δ=+(由d 轴合成1d f ad F F F =+产生)定子绕组总电动势: d aq a E E E E E E U IR σδσ=++=+=+∑ 6. 电压调整率:0N N 100%E U U U ΦΦ-∆=⨯ 7. 低转差法求Xd 和Xq 的不饱和值:max d minU X I =min q maxU X I =8.功角特性: 2011sin ()sin 22em d q dmE U mU P X X X θθ=+-2011sin ()sin 22emd q d E U U P X X X θθ*******=+-。
记住电机原理及几个重要公式搞清楚电机电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设备或装置。
它是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的重要工业设备,用于各种场合,如家庭电器、工业设备、交通运输等。
学习电机原理和相关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有助于我们在设计、调试和维护电机时能够更加熟练地操作。
电机原理主要包括电磁感应原理、洛伦兹力原理、电场力原理和能量转换原理等。
其中最基本的电机原理是电磁感应原理,它是指导电机运行的基础原理。
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变化时,会在导体内产生感应电动势,该感应电动势是由于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而引起的。
根据霍尔效应,可以将导体划分为N个区域,当通电时,不同区域内的电流方向也不同,形成一个闭合环路,这便是电机原理的基础。
几个重要电机公式是电机工程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在实际应用中进行电机的设计和计算。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电机公式:1.功率公式:P=VI,表示电机的输出功率P等于电压V乘以电流I。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电机的功率消耗和输出功率。
2.转速公式:N=120f/P,表示电机的转速N等于120乘以电源频率f除以极对数P。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电机的转速。
3.转矩公式:T=k*I,表示电机的转矩T等于转矩系数k乘以电流I。
转矩系数k可以根据电机的设计参数进行计算。
4. 效率公式:η = (Pout / Pin) * 100%,表示电机的效率η等于输出功率Pout除以输入功率Pin再乘以100%。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评估电机的能量转换效率。
以上是电机原理及几个重要公式的简要介绍。
电机原理是电机工程中的基础知识,了解原理并掌握相关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可以灵活运用这些公式进行电机的设计和计算,从而提高电机的工作效率和性能。
一、直流电机A.主要概念1. 换向器、电刷、电枢接触压降2∆U b2.极数和极对数3.主磁极、励磁绕组4.电枢、电枢铁心、电枢绕组5.额定值6.元件7.单叠、单波绕组8.第1节距、第2节距、合成节距、换向器节距9.并联支路对数a 10.绕组展开图11.励磁与励磁方式12.空载磁场、主磁通、漏磁通、磁化曲线、每级磁通13.电枢磁场14.(交轴、直轴)电枢反应及其性质、几何中性线、物理中性线、移刷15.反电势常数C E 、转矩常数C T 16.电磁功率 P em电枢铜耗 p Cua 励磁铜耗 p Cuf 电机铁耗 p Fe 机械损耗 p mec 附加损耗 p ad 输出机械功率 P 2可变损耗、不变损耗、空载损耗17.直流电动机(DM )的工作特性18.串励电动机的“飞速”或“飞车”19.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自然机械特性、人工机械特性、硬特性、软特性20.稳定性21.DM 的启动方法:直接启动、电枢回路串电阻启动、降压启动22.DM 的调速方法:电枢回路串电阻、调励磁、调端电压23.DM 的制动方法:能耗制动、反接制动、回馈制动B.主要公式:发电机:P N =U N I N (输出电功率)电动机:P N =U N I N ηN (输出机械功率)反电势:60E a E E C n pN C aΦ==电磁转矩:em a 2T a T T C I pN C aΦπ==直流电动机(DM )电势平衡方程:a a E a a U E I R C Φn I R =+=+DM 的输入电功率P 1 :12()()a f a f a a a fa a a f em Cua CufP UI U I I UI UI E I R I UI EI I R UI P p p ==+=+=++=++=++12em Cua Cuf em Fe mec adP P p p P P p p p =++=+++DM 的转矩方程:20d d em T T T J tΩ--=DM 的效率:21112100%100%(1)100%P P p p P P P p η-∑∑=⨯=⨯=-⨯+∑他励DM 的转速调整率: 0NN100%n n n n -∆=⨯DM 的机械特性:em2T j a j a a )(T ΦC C R R ΦC UΦC R R I U n E E E +-=+-=.并联DM 的理想空载转速n 0:二、变压器A.主要概念1.单相、三相;变压器组、心式变压器;电力变压器、互感器;干式、油浸式变压器2.铁心柱、轭部3.额定容量、一次侧、二次侧4.高压绕组、低压绕组5.空载运行,主磁通Φ、漏磁通Φ1σ及其区别,主磁路、漏磁路空载电流、主磁通、反电动势间的相位关系,铁耗角6.Φ、i 、e 正方向的规定。
重点公式:1.p21 (1.14)2.变压器:参数折算公式p42 (2-38)(2-39);电压调整率定义式p59 (2-66)和标幺值公式p55;效率公式p60 (2-71)(2-72)(2-73);负载分配p64 例2-63.直流机:电枢电压方程p93 (3-20)(3-22)电流关系P94;电磁功率公式p95 (3-31)(3-32);电动势公式p92 (3-15)电磁转矩公式p93 (3-19);机械特性公式p102 (3-40)4.交流绕组:p133 (4-19);p142 (4-42);p144 (4-50)5.感应电机:P165 (5-7);P176 (5-43)(5-44;)p177 (5-47)(5-48);P188 (5-69)(5-72)(5-73)P190 例5-5中起动电流公式.6.同步电机:p227 (6-8)向量图;p231 (6-14)(6-15)(6-16)(6-17);p243(6-35);p244(6-38)(6-39);p246 (6-40);p248 (6-42);图6-42;p251 (6-45)(6-46)(6-47)(6-49);电机学如何复习?电机学内容庞杂,公式、概念、原理众多,教学时间又相对较短,同学们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好的掌握相关内容就有一个复习方法的问题,下面谈点我的建议:1.拟定复习提纲(已经公布)2.根据提纲,结合上课笔记,完成复习笔记,(充实提纲内容)3.熟悉、掌握复习笔记,适当的练习4.抛开复习笔记,看到复习提纲能够较快的、准确回忆起相关内容和知识点。
5.独立、闭卷完成适当练习;6.再次重点记忆相关重点公式及公式描述物理量间的关系。
7.注意不同电机间的电磁本质,力求融会贯通。
8.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