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
- 格式:pdf
- 大小:1.64 MB
- 文档页数:10
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内在逻辑关系传统的观点认为,只有经济领域能够创造财富,而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只是进行价值的消费,只能为经济领域的价值创造过程构筑必要的社会环境。
事实上,经济领域只是直接创造财富的社会生产领域,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是间接创造财富的社会生产领域,属于广义的社会生产领域,它们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来创造财富,相互之间在着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
归纳起来可以总结为三句话:经济就是关于价值资源的配置,政治就是关于价值资源配置的规则,文化就是关于价值资源配置规则的规则。
一、经济的价值本质经济的价值目的是提高能量的有序化。
经济:提高能量的有序化。
就是增加价值量。
满足人们对于价值的需要。
政治的价值目的是提高生产要素的有序化。
制度:提高价值的有序化。
即制度的建立、维护与发展。
个人的消费是劳动力要素的生产过程,因此消费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过程。
生产要素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即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和劳动价值)文化的价值目的是提高制度的有序化。
文化:提高制度的有序化。
制度的有序化包括制度描述方式的有序化。
制度基本价值取向的有序化。
制度的价值信仰有序化(即宗教信仰)经济是以价值增值为直接目的,实现对于价值资源在各个生产要素之间的有效配置。
经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调整和控制各种生产要素(生产资料、劳动力和科学技术等要素)的直接配置情况,以达到财富的价值增值的目的。
经济领域所增值的财富通常也是按照参与该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的价值量比例来进行分配的,它实际上只是实现了新增社会财富的第一次分配。
经济通常是以经济行为的主体(主要是集体和个人)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为客观目标,而不是以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利益最大化为客观目标,因此经济行为的价值效应通常具有局限性、短期性、低价值层次性等特点。
它是主体实施对各个生产要素的发展状态的控制,即“位移控制”二、政治的价值本质政治是以各个生产要素的可持续发展为直接目的,实现对于各个生产要素的配置规则。
政治以权力对比为导向,通过调整和控制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规则,以缓解社会矛盾,降低社会内耗,协调各方关系,平衡各方利益,以调动各阶级、各民族、各团体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有限资源,以达到财富可持续的价值增值的目的。
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的例子
1. 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某些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传统可能会影响其政治经济形态。
例如,一些亚洲国家的儒家文化强调家庭、礼仪、忠诚、敬老等价值观,这种文化传统可能会导致这些国家采取更为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而不是现代化企业制度。
2. 政治经济对文化的影响:政治经济形态也会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生态。
例如,在某些国家或地区,政府支出较多,经济福利较高,而民间慈善组织和社会救助较少。
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对当地的慈善和志愿服务文化产生负面影响,使得人们更少有动力去为社会做贡献。
3. 文化和政治经济互为促进: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传统能够促进当地的政治经济发展。
例如,在欧洲,德国传统的中小企业文化以及重视技能和教育培训的价值观,有助于支撑其制造业的发展。
因为这种文化传统鼓励创业、技术创新和职业发展,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
4. 政治经济和文化互为阻碍:一些政治经济形态可能会阻碍和破坏某些文化传统。
例如,在某些非洲国家,土地采矿和农业扩张等商业活动,破坏了土著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导致当地文化传统的消失或衰退。
这种情况下,当地政治经济形态的改变将使得需要保护地方文化遗产的努力更加困难。
高二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二政治必修一是政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政治基本概念、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经济、政治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对高二政治必修一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第一章政治基本概念1.政治:指的是社会成员在争取和维护权益方面的活动,是社会权力的一种集中表现。
2.政治学:研究政治现象、政治现象规律和政治活动的学科。
3.国家:指的是一个具有一定人口、一定领土和政治组织的社会集团,是一个权力机构的组织。
4.政权:指的是权力集团对社会力量进行控制和管理的能力。
第二章政治制度1.政治制度:指的是一定国家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政治组织形式和政治运行机制的总和。
2.民主政治制度:指的是实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体现人民的合法权益和意愿。
3.集权制度:指的是权力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或一小部分人手中的政治制度。
4.分权制度:指的是权力分散在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的政治制度。
第三章政治文化1.政治文化:指的是特定社会中人们相互交往和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解释、评价和指导的观念、价值和信仰体系。
2.专制主义:强调个人权威和等级秩序,主张社会稳定和秩序的权威体制。
3.民主主义:强调个人和社会自由平等、多元参与和权利保护的政治理念。
4.法治主义:强调以法律为基础,按照法律规范行使政治权力和限制政治权力的政治理念。
第四章政治经济1.政治经济:指的是政治和经济相互关系的研究领域。
2.贫富差距:指的是社会中富裕和贫困之间的差距,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3.市场经济:指的是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和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4.计划经济:指的是由中央政府来进行计划和控制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第五章政治生活1.政治生活:指的是公民在政治制度指导下的社会生活,包括政权的选举、政治组织的活动、政治参与等。
2.选举制度:指的是选举代表和领导人的规定和制度安排。
3.政治参与:指的是公民在政治活动中的参与和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和行为。
1.货币的本质与基本职能2。
人民币升值的有利不利影响3。
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4。
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恩格尔系数绿色消费5。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6。
我国两种法定公司形式的区别如何经营好公司7。
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如何维护劳动者权益8。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股票和债券的区别8.区分分配方式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及如何处理9。
财政的作用区分增值税与个人所得税10。
市场调节的优点和局限性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1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关于公民:我国的国家性质,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公民要负责的行使监督权2。
关于政府: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工作基本原则;主要职能;政府依法行政;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树立政府权威3。
关于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宗旨、地位、作用;三种执政方式;党的指导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关于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级人大的性质、地位、职权;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组织和活动原则;人大制度的优越性)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五点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原则;制度内容、优越性)我国宗教政策的内容(四句话) 5.关于当代国际社会:主权国家的四要素和四个基本权利;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三句话);我国的国家利益;时代主题;解决和平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五点);走和平发展道路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文化的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十二个字2。
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三句话3。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播途径、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4.文化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特点;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正确态度、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