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影响声速的因素
(1)介质种类。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快慢一般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2)温度。温度越高,空气中的声速越大。气温每升高 ,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的距离约增加0.6米。
教材深挖
回声
(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形成回声。
方法点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只要能通过感受或其他现象反映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即可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
题型2 声音的传播
典例5 如图所示,把持续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变弱,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铃声逐渐变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实验图示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两块铁块放在玻璃缸内的水中互相撞击
可以听到撞击声
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接通电源使电铃发声,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听声音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听声音的变化
典例3 将耳朵贴在较长的注满水的铁质自来水管一端,让另外一个同学在自来水管另一端用力敲一下,能听到三次敲击声。按先后顺序说出这三次敲击声分别是通过哪种介质传播到人耳的( )
A.空气、水、铁管 B.水、空气、铁管 C.水、铁管、空气 D.铁管、水、空气
D
[解析] 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铁质自来水管的一端用力敲击,声音会在铁管、水和空气中同时传播,因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所以会听到三次敲击声,第一次是通过铁管传播的,第二次是通过水传播的,第三次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如果障碍物离人较远,使得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如果回声和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相差不到0.1秒,人就分辨不出原声和回声,但会觉得声音更响亮,这就是在屋子里说话比在旷野中说话响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