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覆盖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覆盖地膜的方法和要求覆盖地膜是一种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它可以改变土壤环境,调节土壤温度和湿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且还可以有效地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本文将从覆盖地膜的方法和要求两方面进行介绍。
一、覆盖地膜的方法1.选择适当的地膜材料地膜材料是覆盖地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地膜材料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一般来说,地膜材料可以分为有机地膜和无机地膜两种,有机地膜包括玉米秸秆、稻草、木屑等天然材料,无机地膜包括聚乙烯、聚氯乙烯等人造材料。
在选择地膜材料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作物类型等因素进行选取。
2.铺设地膜铺设地膜是覆盖地膜的关键步骤,其目的是将地膜铺设在土壤表面,覆盖住作物的生长区域。
在铺设地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平整、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覆膜;(2)将地膜铺设在土壤表面,要保持地膜的平整和紧贴;(3)在铺设地膜时,要注意留出适当的通气孔和排水孔,以保证土壤的透气和排水性。
3.管理地膜覆盖地膜后,要及时进行管理,以保证地膜的使用效果。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根据作物的需求,及时进行喷灌和施肥;(2)定期检查地膜的状况,及时更换和修补破损的地膜;(3)在作物生长期间,要定期拨开地膜,进行通风和松土等管理措施。
二、覆盖地膜的要求1.选择适当的作物覆盖地膜适用于各种蔬菜、水果、花卉等作物的生产。
但不同作物的生长习性和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作物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作物类型等因素进行选取。
2.控制地膜厚度地膜的厚度对作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地膜的厚度应控制在0.008-0.03毫米之间,过薄会影响地膜的使用寿命和覆盖效果,过厚则会影响土壤透气性和作物的生长。
3.注意通风和排水覆盖地膜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因此要注意通风和排水措施。
通风可以通过定期拨开地膜、留出适当的通风孔等方式进行;排水则可以通过留出排水孔、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等方式进行。
4.合理施肥覆盖地膜可以减少气体和水分的蒸发,从而减少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地膜覆盖防盐碱化的原理
地膜覆盖防盐碱化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阻隔作用:地膜能够有效隔离土壤与大气的接触,限制水分的蒸发和土壤中盐分的迁移,从而减少土壤中的盐分浓度。
2. 保持湿度:地膜可以减少土壤表面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土壤中盐分的浓缩和结盐作用。
3. 保护作物生长:地膜可以阻挡害草和害虫的入侵,减少对作物的伤害。
同时,地膜还能够提供一定的保温效果,改善土壤温度,促进作物生长。
4. 促进气候调节:地膜可以改变土壤温湿度条件,从而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盐分平衡,促进土壤中有益菌群的生长,以减少盐分的积累。
综上所述,地膜覆盖能够通过阻隔作用、保持湿度、保护作物生长以及促进气候调节等方式,有效防止土壤盐碱化的发生和进一步恶化。
知识点三:地膜覆盖的技术要点1.整地覆盖地膜前要整地,最好在田块秋作收获后进行秋、冬翻耕,深蓄雨水,春季耙耱保墒。
整地要达到地平、土碎、墒足、无大土块、无根茬,防止盖膜时刺破膜。
2.施足基肥,浇好播前水在土壤耕翻时,应施足基肥。
基肥应以有机肥和磷肥为主,有机肥施用量较常规增加30%~50%。
覆膜前土壤墒情较差时应浇水,以保证足墒播种。
3、喷洒除草剂地膜覆盖容易在膜下滋生杂草,特别是多雨低温年份,易形成草荒,所以在盖膜前要选择适宜的除草剂喷洒地面。
为防药害,保证安全,可较常规用量减少20%。
4.覆膜选用无色透明超薄(厚0.07 mm)塑料薄膜既可减少地膜成本,又有利于透光增温,膜宽根据作物种植方式决定。
盖膜时,要将地膜拉展铺平,膜四周用土压平,膜面上每隔1.5 m压一垂直于膜长的土带,以防风吹揭膜。
覆膜质量直接关系到地膜覆盖的效果,是地膜覆盖的关键。
5.播种、放苗与定植播种、放苗与定植的时间、方法和质量关系到出苗早晚和缓苗速度,是地膜覆盖的关键技术环节。
播种方式一般为条播和穴播两种。
依播种与覆膜的先后次序可分为先播种后盖膜及先盖膜后播种。
先播种后盖膜要密切注意幼苗、顶土出苗状况,及时在膜上打孔放苗出膜。
放苗时要避免在气温过高和过低的时候进行。
先盖膜后播种要先按株行距在膜面上开直径4~5 cm的圆孔或十字形口,然后再播种定植。
打孔放苗或播种定植后均需及时用土将播种定植孔连同地膜一齐封严压实,如打孔后遇雨表土板结,要及时破除板结层助苗出土。
6.田间管理在播种或定植后,注意不要弄破地膜,要经常检查,发现有破口的地方,要及时用湿土把破口封压严实,防止大风揭膜。
7.地膜覆盖栽培注意事项(1)在生育前期要注意控水蹲苗,促进根系生长;在生育的中后期要注意灌水追肥,防止脱肥早衰,促使作物早发稳长不早衰。
(2)作物生育阶段提早,田间管理措施也要相应提前。
(3)揭膜时间应根据作物的要求和气候条件而定,春季气温回升快、多雨,可早揭膜;低温少雨地区则晚揭膜,甚至全生长期覆膜。
地膜覆盖名词解释
地膜覆盖是指在农田种植过程中,将塑料薄膜覆盖在土壤表面,用来保护土壤、提高产量、节约用水,减少草害和病虫害的一种农业技术。
通过地膜覆盖,可以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流失,保持土壤温度和湿度,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从而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善农田环境。
地膜覆盖技术主要分为黑色地膜和透明地膜两种。
黑色地膜可以起到保温、保湿、抑制杂草生长等作用,透明地膜则能够增加光合作用,促进作物生长。
此外,地膜覆盖还有多种类型,如浅覆盖、深覆盖、全膜覆盖和局部覆盖等。
地膜覆盖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中国的农业生产中。
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塑料薄膜的回收利用和环境污染等。
因此,在使用地膜覆盖的同时,应该注意环保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塑料薄膜的处理和回收利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
- 1 -。
简述地膜覆盖的方法
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种植技术,它可以有效控制土壤温度和湿度,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以下是地膜覆盖的简要方法:
1. 地面清理:清除农作物残留物和杂草,确保地面平整。
2. 土地整理:耕作、平整土地,保证土层平稳,无硬块。
3. 地膜铺设:在整理好的土地上铺上地膜,尽量确保地膜平整,紧贴地面,不留空隙。
4. 固定地膜:在地膜的四周或中间固定,以防止地膜被风吹起
或被动物破坏。
5. 制造孔洞:在地膜上制造足够大小的孔洞,以便种植作物。
6. 种植作物:在地膜上制造的孔洞中种植作物,把种植孔周围
的地膜轻轻埋在土中,确保作物生长期间地膜不会移动。
7. 管理:根据作物的需求,适时浇水、施肥、除草和防治病虫
害等。
地膜覆盖方法简单易行,但是需要注意地膜的质量和厚度,以及作物对气候的适应性和生长需求,这样才能实现最佳的种植效果。
- 1 -。
覆盖地膜的方法和要求覆盖地膜是一种常用的农业生产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控制土壤温度、减少水分蒸发、抑制杂草生长等,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覆盖地膜的方法和要求。
一、选择合适的地膜1.材质地膜材质应该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透气性,同时要具备耐热、耐寒、抗老化等特点。
常见的地膜材料有PE(聚乙烯)、PP(聚丙烯)、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
2.厚度地膜厚度应根据不同作物和不同栽培方式来选择。
通常情况下,菜类作物可选用0.008-0.015mm厚度的地膜,果树和经济作物可选用0.02-0.03mm厚度的地膜。
3.颜色黑色地膜可吸收太阳辐射能,加速土壤温度升高;白色或银灰色地膜则能反射太阳辐射能,减缓土壤温度升高。
因此,在选择地膜颜色时应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和当地气候条件来决定。
二、铺设地膜1.土地准备在铺设地膜之前,应先将土地进行平整、耙松和施肥等处理,保证土壤松软、肥沃。
2.测量切割根据作物行距和植株间距等要求,用测量工具测量出地膜的长度和宽度,并用切割工具将其切割成合适大小。
3.铺设将地膜展开,先从一侧开始铺设,边缘要留出一定的余量。
在铺设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地膜的平整和紧贴于土壤表面。
如果有必要,可以用石头或其他重物压住边缘以防止风吹移动。
4.固定在铺好地膜后,应及时用固定器具将其固定于土壤表面。
常见的固定方式有夹子固定、钉子固定、石块压实等。
三、维护管理1.通风透气为了保证作物正常呼吸和生长,地膜下方应保持一定的通风透气。
可以在地膜上打孔或开窗等方式来实现。
2.及时排水在降雨或灌溉后,应及时将积水排出,避免水分过多导致作物烂根或发生病虫害。
3.定期更换地膜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老化、破损等情况,应及时更换以保证作物正常生长。
4.注意清洁在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清理地膜上的残留物和杂草等,以便于下一季度的使用。
总之,覆盖地膜是一种有效的农业生产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材质、厚度和颜色,并严格按照铺设和维护管理要求进行操作。
.简述地膜覆盖方法及注意事项。
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生产的常见方法,主要用于保护农作物和改善土壤环境。
下面是50条关于地膜覆盖方法及注意事项的简述:1. 地膜覆盖是将特殊的塑料薄膜覆盖在农田表面的一种农业技术。
2. 地膜覆盖可以有效降低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3. 地膜可以阻止雨水直接接触土壤,减少土壤侵蚀。
4. 覆盖地膜可以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对农作物的竞争。
5. 地膜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促进农作物生长和发育。
6. 地膜一般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
7. 地膜的厚度一般为0.02-0.05毫米。
8. 地膜的颜色多样,常见的有透明、黑色、白色等。
9. 透明地膜适用于春季和秋季覆盖,促进农作物繁殖和幼苗生长。
10. 黑色地膜适用于夏季覆盖,降低土壤温度,减少水分蒸发。
11. 白色地膜适用于高温地区,反射阳光减少地温。
12. 在安装地膜之前,应先将农田整平,清除杂草和残留农作物。
13. 地膜要选择平整、排水良好的土地覆盖。
14. 地膜可以手工覆盖,也可以使用机械设备覆盖。
15. 覆盖地膜时,要保持膜面平整,不要有皱纹。
16. 地膜要用土壤或沙土压实,固定在地面上。
17. 地膜的覆盖要紧密,不能有漏洞。
18. 覆盖地膜后,要及时进行灌溉,确保农作物生长水源。
19. 地膜覆盖的农作物要选择适合的品种。
20. 覆盖地膜后,要注意及时清除灌溉水渍和积水。
21. 要定期检查地膜,修补破损或老化的地膜。
22. 地膜覆盖后,要加强管理,适时施肥、除草等。
23. 覆盖地膜的农作物要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
24. 地膜覆盖后,要经常观察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25. 地膜覆盖可以提前种植蔬菜和水果,延长种植期。
26. 覆盖地膜后,要加强通风,避免温室效应。
27. 地膜覆盖前要了解当地的气温和降雨情况。
28. 覆盖地膜后,要留意调整灌溉量,避免水分过多。
29. 地膜覆盖后,要加强害虫防治,减少农药使用。
30. 覆盖地膜后,要适当减少施肥量,避免过度施肥。
地膜覆盖的作用地膜覆盖在蔬菜种植中,菜农一般用很薄(厚度为0.015~0.02毫米)的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膜覆盖在畦面上。
其作用有:1. 提高地温利用透明地膜覆盖,一般可使5厘米深表土层温度提高3~6℃,提高地温有利于早春蔬菜定植后迅速缓苗和促进根系生长。
春季大棚内进行地膜覆盖,其增温效果十分明显,据测定,在春季大棚辣椒田中,地膜覆盖5~20厘米深土层日平均地温比单用大棚提高0.5~2℃。
秋季地膜覆盖也有很好的增温效果。
2. 防旱、防涝、防返盐在覆盖了地膜的畦面上,雨水顺膜流入畦沟而被排走,土壤水分一般不致于过分饱和。
不降雨时,土壤下层的水分可自下向上垂直运转,畦沟中的水也可沿畦边向畦中部横向转移,供给植株吸收。
天旱时,薄膜阻碍了土壤水分蒸发,有保水作用,可减少灌溉次数。
盐碱地覆盖地膜,可减少表层土壤返盐,据测定,0~5厘米和5~10厘米土层全盐含量可以分别下降41.31%、2.24%。
3. 防土壤板结在作物生长期,由于地膜覆盖使土壤表面减少了风吹雨淋及人在管理中的践踏,能使土壤保持较好的疏松状态,防止土壤板结。
4. 防养分流失地膜覆盖后,土壤温湿度适宜,通透性好,土壤最高温度可达30℃以上,因此,土壤微生物增加,活性增强,可加速有机质分解和转化,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
土壤中有效养分增加,一般可节省肥料用量1/3左右。
由于地膜的阻隔,可防止土壤中氮素的挥发,防止雨水冲刷而造成的淋溶流失,起到保肥作用。
5. 有利于增强近地面株间的光照由于膜本身和膜下水滴的反射作用,一般可以反射10%~20%的太阳光量,使近地面株间的光照增强,植株中下部叶片能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能,因而光合作用增强,产量提高。
6. 增加土壤中的二氧化碳地膜覆盖一方面阻碍了土壤中二氧化碳向大气扩散,另一方面由于覆盖地膜后土壤环境条件的改善,加速了土壤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使土壤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促进了光合作用,可增加作物产量。
7. 防病虫草害覆盖地膜后,可减少地老虎对蔬菜苗的为害。
地膜覆盖的方法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生产技术,通过在农田表面铺设塑料薄膜来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一种方法。
地膜覆盖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应用于蔬菜、水果、花卉、草坪等多种作物的种植中。
地膜覆盖可以有效地控制土壤湿度。
在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地膜可以阻止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减少土壤水分的流失,保持土壤的湿度。
同时,地膜还可以防止降雨水分的渗漏,使作物根系充分吸收水分,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地膜覆盖还可以调节土壤温度。
在寒冷地区,地膜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提高土壤温度,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而在炎热地区,地膜可以起到遮荫的作用,减轻太阳辐射对土壤的影响,保持较低的土壤温度,避免作物受热胁迫。
地膜覆盖还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地膜可以有效地阻断阳光的照射,使土壤表面处于黑暗的环境中。
光照不足会抑制杂草的生长,减少对作物的竞争,提高作物的生长空间和养分利用效率。
同时,地膜还可以阻隔空气中的气体和水分的交换,使杂草无法正常生长。
地膜覆盖还可以减少土壤侵蚀。
地膜可以有效地防止降雨冲刷土壤,减少土壤的流失。
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地区,地膜覆盖技术可以起到保护土壤的作用,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结构。
地膜覆盖还可以改善作物的品质。
地膜可以减少土壤中的病虫害侵袭,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品质和口感,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地膜还可以减少水果、蔬菜与土壤接触的机会,减少病菌和重金属的污染,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
地膜覆盖是一种有效的农业生产技术,可以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地膜覆盖可以控制土壤湿度和温度,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土壤侵蚀,改善作物品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膜覆盖技术还将不断完善和创新,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课外地理 | 农业中的塑料薄膜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常会用到塑料薄膜。
地膜覆盖栽培又叫护根栽培,就是将一层薄膜铺设在地表以促作物生长的一项现代农业技术,能起到保温、保墒、防止土壤板结和肥料流失、灭草、防虫等综合作用,从而改善和调节作物核心生存的土壤环境,可以使作物成熟早、品质好、增产增收。
1.农业中塑料薄膜的主要作用塑料薄膜在农业中的作用主要有“提高土温、保持土壤水分、保持土壤疏松、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光照、抑制杂草”的作用,并可使农作物达到早熟的增收目的。
棉花、花生、水稻、玉米、西瓜、蔬菜地里均有薄膜覆盖使用。
地膜有无色与有色之分。
无色地膜即透明地膜,透光率和热辐射率达90%以上,广泛用于低温、保温、增温上。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有色地膜已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
薄膜有的直接覆盖在地表,也有的是以大棚的形式出现。
2.各种颜色膜的应用乳白地膜主要作用:抑制杂草。
可较好地解决透明地膜覆盖草害严重的问题。
因为其热辐射率达80%~90%,接近透明地膜,透光率只有40%。
绿色地膜的作用是除草为主、增温为辅。
因为绿色地膜对自然光透射有选择性,能抑制杂草叶绿素形成。
绿色地膜热辐射透射率明显不如乳白地膜,但比黑色地膜明显要高。
黑色地膜用于除草降温,还可用于瓜菜的软化栽培。
黑色地膜在阳光照射下,本身增温快、湿度高,但传给土壤的热量较少,故增温作用不如透明膜,白天还有降温作用。
由于它不透光,因而除草效果显著。
黑色地膜透光率只有1%~3%,热辐射只有30%~40%。
黑白两面地膜降温除草效果比黑色地膜更好,主要用于降温除草。
黑白两面地膜一面为乳白色,另一面为黑色,覆膜时白色面朝上、黑色面贴地,白面增加光反射、黑面阻止阳光透射,因而白天降温效果比黑色地膜要好。
银灰色地膜覆盖有驱蚜防毒保墒,还有除草作用。
银灰色地膜透光率为15%,反光率高于35%,反光中带有红外线,对蚜虫有驱避作用。
而蚜虫是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介,防虫可起到防病毒的作用。
地膜覆盖要“四忌”
一忌沙土地。
地膜覆盖虽然能够提高地温,但由于沙土的容水量少,地温变化大,覆盖地膜后,在烈日的中午,地面温度过高,在旱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作物减产。
二忌贫瘠土地。
贫瘠土地覆盖地膜后,不便于追施肥料。
播前没有施足基肥的地块,覆盖地膜后也不易达到增产的目的。
三忌中粘土质地。
这类土质整地难度大,不易整细,地膜很难与地面紧贴严实,刮大风时容易被掀起吹破。
四忌杂草多的地。
这种地杂草出土会将地膜穿破或者抬起。
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有保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在连续降雨的情况下还有降低湿度的功能,从而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早开花结果,增加产量、减少劳动力成本等作用。
地膜覆盖对环境的危害
1 难降解
农用塑料薄膜都是聚乙烯烃类化合物,自然条件下极难降解,在土壤中可存在200~400a,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毒物质。
随着地膜应用量和使用年限的提高,就会有大量地膜碎片残留在土壤中,大量的残膜存在就会导致土壤的物理结构层次改变,使得土壤水分、养分向下运输受到阻碍,土壤间隙和通透性降低,不利于土壤空气循环和浇灌,最终造成土地质量下降,影响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充分利用,从而造成作物营养不良,产量下降。
据测定,残膜污染严重的土壤会使小麦产量下降2%~3%,玉米产量下降11%~28%,棉花产量则下降10%~23%。
2 缠绕根系
由于这些残留地膜的存在,导致作物在生长时其幼小的根系被残膜缠绕,从而导致水分、养分的吸收被阻碍,造成死苗。
3 影响农事操作
如果土壤中残留大量地膜,还会影响农事操作,在进行整地、耕地、播种等农事时残膜经常缠绕在农具上或堵塞播种机,从而影响农事操作或播种的质量。
4 影响土壤肥力
残膜影响土壤养分的释放,导致肥力下降。
由于大量残膜在土壤耕作层内构成的薄膜隔离层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不利于土壤养分的矿化释放和肥力的提高。
5 地面污染
地膜残留在土壤中或者丢弃在田间地头会造成白色污染,破坏环境景观。
如果被牛羊等牲畜误食,阻隔食道影响消化,还可能引起牲畜中毒死亡。
保墒
含义:保持土壤的一定水分,以利农作物生长发育。
保墒的主要方法是耙地、中耕或增加地面覆盖物。
如:积雪保墒。
(百度汉语)在中国甘肃、青海等地区的“砂田”就使用卵石来覆盖地表,竟然也能在极度干旱的环境中生产出西瓜、蔬菜等高水产品。
意义
保墒在作物的几乎各个阶段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北方,种子播下后要保持土壤中一定的水含量,就要把地面的土块以耙、磨的方式搞平,搞细,阳光和风对水分的蒸发作用减轻,为种子发芽赢得时间,等种子发芽后根系向下后,保墒作用就不是太急了,但冬小麦春天起身和玉米灌溉后蒸发非常快,也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保墒。
锄地保墒:通过锄地保持土地水分.土壤中有很多小缝隙如同毛细管,会把深层的水分输送到土壤表面,锄地可以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从而使土壤中的水分得到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