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统计学数据DATA
- 格式:ppt
- 大小:140.00 KB
- 文档页数:15
江西财经⼤学《统计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江西财经⼤学统计学院《统计学》模拟试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已知某种商品每件的价格为25元,这⾥的“商品价格”是()。
A.指标 B.变量 C.品质标志 D.数量标志2.统计调查⽅案中⾸要的问题()。
A.确定调查对象B.确定调查经费C.确定调查项⽬D.确定调查⽬的 3.在抽样调查中,( )。
A.全及总体是唯⼀确定的B.全及指标只能有⼀个C.样本指标是唯⼀确定的D.样本指标只能有⼀个4.有12名⼯⼈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3、4、3、4、4、2、2,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
A.单项分组B.等距分组C.不等距分组D.以上⼏种分组均可 5.编制时间数列时,要求动态数列的每个指标具有( )。
A.⼀致性 B.连续性 C.可⽐性 D.间隔性 6.如果⽣活费⽤指数上涨20%,则现在1元钱( )。
A.只值原来的0.80元 B.只值原来的0.83元 C.与原来的1元钱相同 D.⽆法⽐较 7.能够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
A.抽样误差 B.登记误差 C.代表性误差 D.系统性误差8.当有多个成数资料可供选择时,计算抽样平均误差常⽤数值( )。
A.最⼤的⼀个 B.最⼩的⼀个C.中间的⼀个D.最接近0.5的⼀个 9.⽆偏性是指( )。
A.抽样指标等于总体指标B.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C.样本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D.P p10.在正态分布条件下,以2Y S (提⽰:Y S 为估计标准误差)为距离作平⾏于回归直线的两条直线,在这两条平⾏直线中,包括的观察值的数⽬⼤约为全部观察值的()。
A.68.27% B.90.11% C.95.45% D.99.73% *11.国民账户体系⾸创于()。
A.英国B.美国C.前苏联D.中国*12.国民经济效益是指()。
A.微观经济效益C.宏观经济效益D.物质⽣产部分经济效益*13.⽣产者将商品卖给商业经营者的买卖⾏为属于()。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统计学》模拟试题三[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性别、年龄这样的概念,可以用来( )。
A.表示个体的特征 B.作为指标来使用 C.表示总体的特征 D.作为变量来使用 2.下列各项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数的是( )。
A.商品流转次数 B.产品合格率 C.发展速度 D.工人劳动生产率3.在抽样单位数相同的情况下,整群抽样和其他抽样方法比较抽样误差( )。
A.较大 B.较小 C.相等 D.相反4.已知一时期数列有30年的数据,采用移动平均法测定原时间数列的长期趋势,若采用5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数列有多少年的数据( )。
A. 30B. 28C. 26D. 255.某镇1997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2000万元,2001年增至15600万元,这四年中物价上涨了4%,则商品零售量指数为( )。
A.130%B.104%C.80%D.125%6.假设你在做一个总体比率的区间估计,总体资料未知,比率的总体方差没有以往的数据,也不能根据样本资料计算出来,这时,此方差应取( )。
A.30% B.25% C.40% D.50%7.下列直线回归方程中,肯定错误的是( )。
A.x y32ˆ+= r=0.88 B.x y54ˆ+= r=0.55 C.x y510ˆ+-= r=-0.90 D.x y90.0100ˆ--= r=-0.83 8.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了( )。
A.平均数代表性的指标B.相关关系的指标C.回归直线的代表性指标D.序时平均数的代表性指标 9.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 )。
A.做好统计资料的整理工作B.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C.注意统计资料的准确性与科学性D.应抓住事物的本质与规律10.按地理区域划片进行的区域抽样,其抽样方法属于( )。
A.纯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1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产生于20世纪( )年代。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考点汇总1(总1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统计学知识点汇总一、统计学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科学。
二、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1)政治算术学派最早的统计学源于17世纪英国。
其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代表作《政治算术》。
政治算术学派主张用大量观察和数量分析等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研究的主张,为统计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其被称为“无统计学之名,有统计学之实”。
(2)记述学派亦称国势学派,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是德国康令和阿亨瓦尔,主要使用文字记述方法对国情国力进行研究,其学科内容与现代统计学有较大差别。
因此被称为“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
(3)社会统计学派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德国恩格尔和梅尔。
该学派主张统计是实质性的研究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认为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目的在于明确社会现象内部的联系联系和相互关系。
(4)数理统计学派创始人是比利时统计学家凯特勒,他所著的代表作《社会物理学》等将概率论和统计方法引入社会经济方面的研究,其认为统计学是一门通用的方法论科学。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数理统计学得到迅速发展。
到20世纪中期,数理统计学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数理统计学派成为英美等国统计学界的主流。
三、统计的特点(1)数量性: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包括现象的数量表现、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和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
(2)总体性: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的数量方面。
例如,国民经济总体的数量方面、社会总体的数量方面、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总体的数量方面、各企事业单位总体数量方面等等。
(3)具体性: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具体事物的数量方面,而不是抽象的量。
这是统计与数学的区别。
(4)社会性: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社会经济统计以社会经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自然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2019-2020年统计学模拟试题判断题1、统计研究的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和综合指标法只适用于各自不同的统计工作阶段。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在职工文化素质调查中,“大专文化程度”是品质标志。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数量指标是指可以用数值表示的指标,而质量指标则是不能用数值表示,只能用文字来说明的指标。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所有的统计指标均是由所属范围的各部分数据加总得到。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统计总体的大量性要求统计调查必须进行大量观察。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统计的信息、监督、咨询的功能要密切联系,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统计的整体功能和作用。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构成总体的各个总体单位必须具有相同的属性或特征。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某职工的月工资为2000元,由于是用数值表示的,因此,“工资”是标志值。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9、变异是指总体单位有许多不同的标志。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社会经济统计研究的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抽象的数量方面。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1、统计不是研究现象的纯数量关系,而是要研究具体现象的数量关系。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2、同质性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差异性是统计研究的前提。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3、连续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4、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5、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6、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可通用于自然现象、经济现象和科学实验等领域。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7、统计工作过程是从个体认识、定性认识开始的。
江西财经大学
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B卷)
专业:统计学
考试科目:统计学
重要提示:1、考生必须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本试题上的任何标记均不作判题依据
2、考生请在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两门课程中任选一门考试,不得混做,混做只能按其中
一门计分。
统计学
一、简答题(共60分,每题6分)
1、序时平均数与静态平均数有何异同?
2、试比较标准差、抽样平均误差和估计标准误。
3、移动平均法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4、简述线性回归模型的假定。
5、简述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异同。
6、试述置信区间的长度与可靠性的关系。
7、何为假设检验过程中的两类错误,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8、试述平均数指数与平均指标指数的区别。
9、统计推断为什么要研究抽样分布?
10、平均发展速度计算中的水平法与累积法的特点分析。
二、计算题(50分)
1。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统计学》模拟试题三[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性别、年龄这样的概念,可以用来( )。
A.表示个体的特征 B.作为指标来使用 C.表示总体的特征 D.作为变量来使用 2.下列各项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数的是( )。
A.商品流转次数 B.产品合格率 C.发展速度 D.工人劳动生产率3.在抽样单位数相同的情况下,整群抽样和其他抽样方法比较抽样误差( )。
A.较大 B.较小 C.相等 D.相反4.已知一时期数列有30年的数据,采用移动平均法测定原时间数列的长期趋势,若采用5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数列有多少年的数据( )。
A. 30B. 28C. 26D. 255.某镇1997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2000万元,2001年增至15600万元,这四年中物价上涨了4%,则商品零售量指数为( )。
A.130%B.104%C.80%D.125%6.假设你在做一个总体比率的区间估计,总体资料未知,比率的总体方差没有以往的数据,也不能根据样本资料计算出来,这时,此方差应取( )。
A.30% B.25% C.40% D.50%7.下列直线回归方程中,肯定错误的是( )。
A.x y32ˆ+= r=0.88 B.x y54ˆ+= r=0.55 C.x y510ˆ+-= r=-0.90 D.x y90.0100ˆ--= r=-0.83 8.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了( )。
A.平均数代表性的指标B.相关关系的指标C.回归直线的代表性指标D.序时平均数的代表性指标 9.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 )。
A.做好统计资料的整理工作B.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C.注意统计资料的准确性与科学性D.应抓住事物的本质与规律10.按地理区域划片进行的区域抽样,其抽样方法属于( )。
A.纯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1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产生于20世纪( )年代。
江西财经大学
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B卷)
专业:统计学
考试科目:统计学
重要提示:1、考生必须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本试题上的任何标记均不作判题依据
2、考生请在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两门课程中任选一门考试,不得混做,混做只能按其中一门计分。
统计学
一、简答题(共60分,每题6分)
1、序时平均数与静态平均数有何异同?
2、试比较标准差、抽样平均误差和估计标准误。
3、移动平均法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4、简述线性回归模型的假定。
5、简述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异同。
6、试述置信区间的长度与可靠性的关系。
7、何为假设检验过程中的两类错误,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8、试述平均数指数与平均指标指数的区别。
9、统计推断为什么要研究抽样分布?
10、平均发展速度计算中的水平法与累积法的特点分析。
二、计算题(50分)
1、某工厂三种产品产量及单位成本变动资料如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