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特种文献检索
- 格式:ppt
- 大小:10.01 MB
- 文档页数:117
《文献检索》教学大纲(课程代码:8512201 )一、课程说明(一)课程名称:中文:文献检索英文:Botany(二)适用专业:各专业(三)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程(四)课程性质与任务:文献检索课的性质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掌握用手工方法和计算机方法从文献或互联网上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种科学方法学。
文献检索课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各自专业及相关专业文献的基本检索知识,学会常用的检索性检索工具和参考性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检索手段从各类信息源中获取所需要的知识,从而增强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科研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科研及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该课程是一门培养自学能力、提高科研能力的方法课和辅助性工具课,学生掌握好各类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后,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检索手段从各类信息源中获取所需要的知识,使其他课程所学知识进一步延伸,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需要具备一定水平的专业英语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
(五)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若干种基本的综合性和专业性中外文检索工具刊(书目、索引、文摘),了解其内容特点、编排结构和著录格式,能够通过多种检索途径使用它们检索与专业相关的不同类型的文献。
(2).初步掌握计算机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包括选择数据库、制订检索策略、分析检索结果。
(3).能够独立地根据检索课题选用适当的检索工具,并综合使用多种检索工具完成课题的检索。
(4).掌握获取原始文献的主要方法及初步整理文献资料的方法。
(5). 对我国有关的信息安全与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常识有一定的了解,初步形成负责任地使用文献资源的意识与观念。
(六)先修课程:需要具备一定水平的专业英语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
(七)学时、学分数:32学时,2学分(八)教学方式及设施要求: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学相接合,并通过各种渠道与学生沟通,随时了解他们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信息检索技术》(第二版)书后习题及参考答案(部分)第1章绪论【综合练习】一、填空题1.文献是信息的主要载体,根据对信息的加工层次可将文献分为_________文献、__________文献、___________文献和___________文献。
2.追溯法是指利用已经掌握的文献末尾所列的__________,进行逐一地追溯查找_________的一种最简便的扩大情报来源的方法。
3.用规范化词语来表达文献信息__________的词汇叫主题词。
主题途径是按照文献信息的主题内容进行检索的途径,利用能代表文献内容的主题词、关键词、叙词、并按字顺序列实现检索。
4.计算机信息检索过程实际上是将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进行对比匹配的过程。
5.无论是手工检索还是计算机检索,都是一个经过仔细地思考并通过实践逐步完善查找方法的过程。
检索过程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检索工具按信息加工的手段可以分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共分___________个基本部类,下分________个大类。
8.索引包括4个基本要素:索引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出处指引系统。
答案1.零次,一次,二次,三次2.参考文献,引文3.内容特征4.检索提问词,文献记录标引词5.分析课题,选择检索工具,确定检索途径及检索式,进行检索,获取原文6.手工检索工具,机械检索工具,计算机检索工具7.五,228.索引款目,编排方法二、判断题1.在检索信息时,使用逻辑符“AND”可以缩小收缩范围。
()2.逆查法是由近及远地查找,顺着时间的顺序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
()3.按编制方法划分,信息检索工具可以分为:手工检索工具、机械检索工具、计算机检索工具。
文献检索按照载体的不同,可将信息源分为:◆口头信息源——报告会、新闻发布会等◆实物信息源——博物馆、展览会展品等◆文献信息源——各种形式的出版物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
即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音、音频、视频、编码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
利用检索工具,准确、全面地查询与特定研究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的过程就是文献检索。
文献检索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掌握用手工或计算机方式从文献中获取知识和科技情报信息的工具性课程,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一种专门知识。
其目的是传授如何在知识的汪洋大海中获取所需目标知识,即学会查找文献,最终使文献为我所用,也是继续学习、提高自我的有效途径。
文献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可以将文献划分出种类繁多的各种类型。
常用的标准有:按载体形式分、按压缩程度分、按出版形式分1.按载体形式分(1)纸印本文献,也称印刷型文献(2)缩微型文献存储介质:感光材料记录手段:缩微照相如:缩微胶卷、缩微胶片、缩微卡片等(3)机读型文献存储介质:磁性材料记录手段:键盘输入或光学字符扫描如:计算机文档、数据库、光盘等2.按压缩程度分(文献级别)(1)一次文献:也叫原始文献。
是著者在科研、生产实践中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撰写成的文献。
大部分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和在科技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均属一次文献。
包括:专著、学位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等。
(2)二次文献:通称检索工具,对一次信息源进行加工、提炼或压缩。
检索工具书和网上搜索引擎是典型的二次文献。
包括:文摘、索引、目录、题录等。
(3)三次文献:广泛利用二次文献,选用大量的一次文献,经过阅读研究、并浓缩提炼而成。
包括:年鉴、百科全书、手册、词典、述评、综述等。
3.按出版形式分(1)图书(Book) :国际标准书号(ISBN)ISB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是国际标准书号代码,其定长为10个数字,分四节,分别表示地域号、出版社号、该出版社出版图书的流水号及计算机校验位。
第1章文献信息基础知识1.1 文献信息的概念1.1.1 文献的概念(1)定义: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物质载体。
(2)文献三要素:知识、载体和记录。
知识决定文献的内容,载体决定文献的形态,记录则是构成文献的手段。
(3)记录内容:古今中外、历史地理、科学发明等。
(4)记录载体:甲骨、青铜器、纸介型、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等。
(5)记录手段:刻、写、录等。
文献承担汇集和传承人类文化知识的重任,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更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1.1.2 信息的概念定义:生物以及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机器,通过感觉器官和相应的设备与外界进行交换的一切内容。
信息的属性:普遍性。
传递性:寄载性:时效性:共享性:信息:自然信息和人工信息信息无处不在,它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生物界和人类社会中。
人们正是通过接收来自自然界、生物界和人类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各种事物,从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1.1.3信息、知识、情报、文献的关系信息、文献还与知识、情报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有交叉重复但又彼此不同。
1.知识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对事物本身的认识。
是人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如实反映,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对客观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是对信息的认识、理解和升华,是系统化、精炼化的信息。
2.情报(Information)情报与信息在英文中为同一个词,但信息的外延比情报广,信息包括情报。
情报就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为一定目的而传递、收集的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或者说是传递中的有用的知识或信息。
3.信息、知识、文献和情报的关系归纳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及其反映;知识是人类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情报是对用户有用的知识信息;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载体,也是信息和情报的载体。
1.2 信息资源的分类1.2.1 信息资源的分类1.2.2 文献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是指以文献为载体的信息资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信息资源从载体、加工到内容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可以从文献信息的各种分类形式上得到体现。
特种⽂献检索特种⽂献检索特种⽂献是指除图书、连续性出版物以外的⽂献所组成的⽂献体系,包括会议⽂献、学位论⽂、专利⽂献、标准⽂献、科技报告、产品资料、技术档案、政府出版物等。
⼀般来讲,⽂献检索要检索各种类型的⽂献,包括图书、期刊、会议⽂献、学位论⽂、科技报告等。
特种⽂献是⽂献检索中⾮常重要的⼀部分资源,它们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特种⽂献⼀⽅⾯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进⾏⽐较宽泛的查找,另⼀⽅⾯可以利⽤⼀些专门的数据库和⽹站进⾏检索和获取。
本章主要探讨会议⽂献、学位论⽂、专利⽂献、标准⽂献和科技报告等⼏种特种⽂献的检索,⽽且偏重于对⽹络资源的利⽤。
⼀、专利⽂献(⼀)专利⽂献简介1、专利⽂献的概念。
是实⾏专利制度的国家、地区及国际性专利组织有审批专利过程中产⽣的官⽅⽂件及其出版物的总称。
2、专利⽂献的种类。
①按法律性质分为专利申请说明书、专利说明书两种。
②按技术内容分为发明专利说明书、实⽤新型专利说明书和外观设计⽂件。
③按加⼯层次分为专利说明书;专利⽂摘、索引、题录、公报等;专利分类表、分类表索引等。
3、中国专利⽂献有以下⼏种形式。
①专利说明书(纸件):②专利说明书(缩微制品),其中,胶卷型(microfilm)依⽂献顺序号排列,平⽚型(microfiche)按国际专利分类号排列;③中国专利⽂献光盘;④中国专利英⽂⽂摘(计算机磁盘);⑤专利公报(中国专利索引)等。
其中③④⑤三种是查找中国专利最常⽤的检索⼯具。
(⼆)国际专利的分类法1、《国际发明专利分类表》(IPC)。
为便于专利⽂献的管理,世界上绝⼤多数实施专利制度的国家均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制定的国际发明专利分类表(IPC)来对专利⽂献进⾏组织和管理,只有美国、⽇本等少数国家同时采⽤IPC和本国⾃有的专利分类体系。
IPC采⽤“部——⼤类——⼩类——主组——分组”5级分类,其中“部”是⼀级类⽬,共有8个。
以字母A—H表⽰,分别是:A部——⼈类⽣活必需(农、轻、医);B部——作业·运输;C部——化学治⾦;D部——纺织·造纸;E部——固定建筑物(建筑、采矿);F部——机械⼯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G部——物理;H部——电学。
第1章化学化工文献信息检索概述1、化学文献检索的意义和作用。
答:培养素质能力,促进知识更新,提高科研效率,保障科研成功率。
2、信息、信息意识、信息素质(三要素)、知识、情报、文献和题录的定义。
信息: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的事件的不定性减少。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是经过人脑加工处理过的系统化了的信息。
情报:是传递着有特定效用的知识,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所需要的新的知识。
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
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只是的一种载体。
信息意识:是指人对于各种信息的自觉的心理反应(包括对于信息科学的、正确的认识及对自身信息需求的意识)。
题录:是将图书和报刊中刊文的篇目按照一定的排检方法编排,是提供查找篇目出处的工具。
3、依据文献内容性质和加工程度的不同,文献可以分为哪几个级别?每个级别的含义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零级文献:未经出版发行的文献、包括比较原始的素材、底稿、手稿、个人通信、工作图纸、考察记录、实验记录、调查稿、原是统计数字以及各种口头交流的知识、经验或意见观点等。
一级文献:首次出版的各种文献,也称原始文献。
如期刊、科技报告、会议论文、专利说明书等。
二级文献:是指对以此文献信息进行加工、提炼、浓缩而形成的工具文献。
它反映以此文献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及其查找线索,将分散、无序的文献信息有序化、系统化,是文献检索工具,也称检索工具。
三级文献:利用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选用大量的一次文献的内容,经综合、分析和评述再次出版的文献。
关系:零次文献是一次文献的素材;一次文献是基础,是检索利用的对象;二次文献是检索一次文献的工具,称之为检索工具;三次文献是一次文献内容的高度浓缩,是重要的情报源,称之为参考工具。
4、文摘的类型按编写方式可以分为:指示性、报道性和评论性文摘5、文献检索的方法:直接检索法,工具检索法,引文检索法,循环检索法。
《医学文献检索》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本文由【中文word文档库】搜集整理。
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学资料、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试学习和社会经济等word文档课程编号:学时数:32 其中实验或上机学时:12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以信息组织原理,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原理、原则和方法为主线,以电子与网络文献信息、数据库与Internet上医学文献信息的检索为重点;系统介绍医学文献信息的类型、特点,文献检索的原理、方法、原则等基本知识,各类文献信息检索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以及医学信息利用与情报调研、医学论文写作方面的内容。
旨在培养学生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方法学课程。
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问题能力的科学方法课。
本课程的任务,使学生在了解医学文献基本知识、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及基本原理基础上,熟悉并掌握各种医学及相关学科专业文献检索工具、数据库的特点和检索方法,以及网络医学资源的分布及利用方法,培养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其信息获取和信息利用能力,使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和较为熟练地掌握各类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懂得如何获得与利用文献情报,增强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与本课程相衔接的课程包括:文献计量学和医学科研方法等课程。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1.文献的基本知识:文献、情报、知识、信息的概念;不同文献类型的特点;情报与情报意识对科学活动及个人知识增殖的作用。
2. 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文献检索的意义和作用;文献检索类型、文献检索步骤和方法;检索语言及检索策略。
3. 检索工具的类别、特点及其检索方法4. 数据库(包括书目数据库、事实数据库、数值数据库、全文数据库)、计算机检索(包括联机检索、光盘检索及Internet信息检索等)的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1.掌握若干种基本的综合性和专业性中外文检索工具,了解其内容特点、编排结构和著录格式,能够通过多种检索途径使用它们检索与专业相关的不同类型的文献。
第一章文献检索基础知识掌握信息的定义及基本属性信息是用文字、数据或信号等形式通过一定的传递和处理来表现各种相互联系的客观事物在运动变化中所具有特征内容的总称。
信息的基本属性:普遍性和客观性传递性依附性和转换性共享性理解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的关系信息是生产知识的原料。
知识是被人类系统化后的信息。
文献是存储、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
文献、情报、信息这三者之间趋向同一,逐渐淡化了三者在概念上的差别,尤其在与国际交往中情报与信息是同一概念(Information),所以目前在国内科技界已倾向于用“信息”一词替代“情报”。
掌握文献的载体类型1) 印刷型:通过铅印、油印和胶印等手段,将知识固化在纸张上的一类文献。
例如,图书、期刊以及各种印刷资料。
它的主要优点是便于阅读和流传,缺点是体积大,信息密度低。
2)缩微型:以印刷型文献为母本,采用光学摄影技术,把文献的影象固化在感光材料上的一类文献。
常见的缩微型文献有缩微平片和缩微胶卷两种。
这种文献的优点是体积小,信息密度高,缺点是阅读必须借助阅读机或利用缩微复印机。
3)声像型:这是一种非文字形式的文献。
常见的有各种视听资料,如唱片、录音带、电影胶片、激光声视盘(CD-ROM)、幻灯片等。
这类文献记录声音和图象,通过唱机、录音机、录象机、放影机和投影机等予以重现,可以使人闻其声、观其形。
4)机读型:这是近年来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新文献。
常见的是各种已录有内容的磁带、磁盘和光盘。
这种文献的存贮、阅读和查找利用都须通过计算机才能进行,所以既有信息量大、查找迅速的优点,又有设备昂贵、使用费用高的缺点。
近年出现的多媒体(multimedia)是一种崭新的文献载体。
它将声音、图象、文字、数据录入光盘,通过计算机实现重放或检索,因此具有前几种文献载体的优点,发展特别迅速。
掌握文献的级别,能将各个级别的文献区别开1) 一次文献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凡是文献著者在科学研究、生产实践中根据科研成果、发明创造撰写的文献,称为一次文献。
文献检索复习要点—Jinying第一章绪论信息、知识、情报及三者关系;文献,文献按载体划分,文献按出版形式划分,文献级次(各级次的概念、代表文献及异同);ISBN和ISSN(概念、组成及检验方法)信息含义:是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千差万别的反映。
是物质存在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的反映。
(P3-P4)知识的概念:是人类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概括,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和系统化了的信息,是信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情报的定义:为了解决一个特定问题从一定文献资料中提取或经过传递获得的知识。
情报的三个基本属性:知识性传递性针对性信息,知识,情报之间的关系从信息,知识和情报的定义可以看出,信息无处不在,信息的范围很大,信息中被人们认识的部分成为知识,而知识中被人们用来解决问题的部分成为情报,因此信息,知识和情报的关系是前者包含后者的关系。
ISBN:(P8) 概念:即国际标准书号,它是由10位数字组成,共分4段,其间用“—”相连,组成:1组号2出版社号3书序号4校验码算法:用1分别乘ISBN前12位中的奇数位,用3乘以偶数位,所得结果之和除以10可得,值的范围为0—9文献的含义: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包含知识内容、信息符号、载体材料、记录方式四个基本要素(P5)文献按载体划分:1印刷型2缩微型3视听型4电子型(P5-P6)文献按出版形式划分:1.图书2.连续出版物(期刊、报纸)3.会议文献4.学位论文5.科技报告6.专利文献7.标准文献8.政府出版物9.产品样本10.技术档案(P7-P11)文献级次:人类开发、利用文献的先后顺序。
(P6-P7)1零次文献:非正式出版物或非正式渠道的最原始的文献。
如日记、手稿、个人通信、口头言论2.一次文献:依据作者本人的研究或研制成果创作的文献。
如图书、期刊论文、会议论文3二次文献:按一定的方法对一次文献进行整理加工,使之有序化而形成的文献。
如目录、索引、文摘4三次文献:围绕某个专题或出于特定目的,根据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选用大量一次文献的内容,进过筛选分析综合和浓缩等深度加工而形成的文献。
第一讲:绪论一、名词解释:1.信息2.知识3.情报4.一次文献5.医学文献 6.搜索引擎二、填空:1.情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属性。
2.常见的三次文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按照存储内容,数据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
4.描述文献外表特征的检索语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常用的限制字段检索符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科技文献按载体形式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类型。
7.科技文献按文献的加工程度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8.广义的文献检索包含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过程。
9.文献的外表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文献的内容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文献检索按手段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11.逻辑符号AND作用_________,逻辑符号OR作用_________。
12. _________是著者的原始创作。
三、选择题:1.下列哪种文献的存储密度最高?A.印刷型B.缩微型C.视听型D.机读型2.下列哪项不能体现检索工具的根本质量?A.装帧版式B.标引程度C.收录范围D.时差3.下列哪项是计算机检索中的截词符?A.in B.not C.+ D.*4.下列哪项不是检索工具的评价指标A.检索途径B.页面设计精美C.文献时差长短D.著录内容详略5.下列哪项可以扩大检索范围?A.AND B.NOT C.OR D.()6. 在布尔检索法中,“A or B”表示查找出()A.含有检索词A而不含检索词B的文献B.含有检索词A而不含检索词B的文献C.含有A、B之一或同时包含AB两词的文献D.含有检索词B而不含检索词A的文献。
第一局部说明:P代表答案所在教材的页码。
客观题局部:第一章概论P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情报的特点?〔4 〕1〕性2〕时效性3〕传递性4〕公开性P2、关于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3 〕。
1〕信息是客观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特征的反映2〕信息是无形的,不断变化开展的3〕信息是第一资源4〕信息的存储形式有多种P3、以下正确描述信息、知识、情报三者相互关系的是〔3 〕。
1〕知识是信息的源泉2〕情报是信息的源泉3〕情报是活化的知识和信息4〕知识>信息>情报P3、按照传递媒介来划分,以下哪项不属于情报的类型?〔2 〕1〕文字情报2〕战术情报3〕实物情报4〕声像情报P4、以下文献中属于一次文献的有〔1 〕。
1〕会议录2〕年鉴3〕索引4〕文摘P4、以下文献中属于二次文献的有〔4 〕。
1〕期刊论文2〕学位论文3〕综述4〕文摘P4、以下文献中属于三次文献的有〔3 〕。
1〕学位论文2〕索引3〕年鉴4〕研究报告P5、正式出版的期刊,均冠有〔1 〕号。
1〕ISSN2〕ISBN3〕国际标准书号4〕中图法大类类号P5."ISBN7-81071-239-X"为一正式出幅员书的国际标准书号,其中"81071"代表( B ) A.书号B.号C.地域号D.计算机校验号P5.正式出版的图书,均冠有( B )A.ISSNB.ISBNC.国际标准号D.分类号P5.以下哪项不是学术论文的特点?( B )A.文学性B.艺术性C.可读性D.创新性P7.以下哪项不晕科技文献的特点( C )A.日益向多元化开展B.交流传播速度加快C.文献发表的时间缩短D.容穿插渗透,分散重复P8.下面哪项工具是不属于书目检索畴( B )A.?中文科技资料目录?B.?中国期刊网全文专题数据库?C.美国?医学索引?D.?中国药学文摘?P8.查找"2003年我国居民病伤死亡原因排名在前三位的是哪几项?",这一检索提问属于( C )A.文献检索B.数据检索C.事实检索D.名次检索P11、下面哪项不是规检索语言?〔1 2〕1〕单元词语言2〕关键词语言3〕标题词语言4〕叙词语言P11、文献的外表特征有〔1 〕。
题目:下列哪项不属于专利的涵义?
选项A:专利权
选项B:发明创造权
选项C:专利说明书
选项D:特有权
答案:特有权
题目:下列哪项不属于国际专利分类表的作用?
选项A:作为对所有专利信息用户进行选择性报导的基础选项B:作为进行专利统计工作的基础
选项C:对专利文献进行分类管理、使用、查找
选项D:可方便地从中获得经济信息
答案:可方便地从中获得经济信息
题目:下列哪项不属于专利的基本特征?
选项A:地域性
选项B:技术性
选项C:独占性
选项D:时间性
答案:技术性
题目:专利法的基本特征不包括下列哪项?选项A:客体法
选项B:程序法
选项C:国内法
选项D:特别法
答案:客体法
题目:专利申请的一般性原则包含下列哪项?选项A:口头原则
选项B:提交原则
选项C:优先权原则
选项D:申请原则
答案:优先权原则
题目:下列哪项不属于专利文献的检索途径?选项A:主题途径
选项B:号码途径
选项C:名称途径
选项D:分类途径
答案:分类途径
题目:授予专利的条件不包括下列哪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