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应用场景

  • 格式:docx
  • 大小:27.98 K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前的8月份,由国务院办公厅和科技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正式立项。试点一共包括了23个子课题。除了综合性、专题性研究如电子政务战略研究、电子政务地理信息系统等外,还涉及中央和地方16个试点示范单位。组织方选择了国务院所属的9个部门和7个地方政府进行各方面项目的试点,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国资委、商务部、科技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海关总署;地方政府包括: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广东深圳市、山东青岛市、四川绵阳市、广东南海市。

2005年6月,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验收工程顺利完成。该项目的跨地区、跨部门幅度之大,涉及到的应用范围之广,是以往的重大科技示范项目少有的。

经过各方面近三年的艰苦努力,尘埃初定,各部委和城市的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的成效也初步彰显。各个项目都验收合格通过,部分项目甚至得到了“超额完成课题任务”的评语。

中国各项改革历来也是先进行试点,然后再进行成功经验推广,常常被用作解决规模大、周期长、复杂性及不确定性高的问题的“法宝”。“试点加推广”也是我们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中常用的一种“建设模式”,如果运用得当,可以有效规避风险、缩短项目周期,并节省总的建设成本。如果运用不当,先前的巨资投入带来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那么,现在电子政务试点结果到底究竟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试点是否能保证电子政务建设少走弯路?项目的成本控制与效益评估能否降低或防范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风险?作为电子政务试点项目组织者之一的科技部,在项目通过验收之后的三个月,面对媒体有关该试点的详细内容询问仍然三缄其口。所以,对此次试点到底碰上了哪些具体问题我们不得而知。

因为此次试点涵盖各个层面,上至部委,下至区县,横跨各个子系统,试点成功地难度和指导意义都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从中找到信息化建设的误区和问题是试点工程最主要的工作,主管部门耗资几千万元的投资(不包括地方投资部分)相对每年千亿元电子政务市场,还是九牛一毛。正因为如此,试点需要

试出“此路不通”的效果,能够避免更多耗资巨大的电子政务投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试点只有试出了不成功的因素,我们的试点才真正成功,试点不可能不遇到一点困难,或者在试点过程中也很难保证百分之百的不失败。如果只要试过的点结果都很好,证明我们电子政务建设要么不需要试点,要么就是选取的试点内容比较容易实现,不能反映整个电子政务建设全貌。

只有试点,我们才知道前面的路好不好走,知道未来电子政务发展方向。试点就是要念一声咒语“芝麻开门”,以打开推广应用之门。

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始末

以前,海关总署的一位工作人员收一份公文要等3天的时间现在只需要3分钟。

今天,青岛的一位普通市民,不必去菜场,只要上网就可以了解当天青岛五大批发市场每日蔬菜类、肉类、豆制品类、禽蛋类、面粉类、食用油类、水产品类等9类商品的价格信息。

今年,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年满16岁的农村娃娃,也可以领取一张社会保障卡,通过这张卡可以得到所有的社保服务。

以上是各地电子政务试点项目的一些应用场景。一些典型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试点城市的老百姓的生活中,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效果初显。

试点主旨在示范

2000年,联合国科教委组织,对60个国家进行过一个调查,最后发现有89%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地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并且将电子政务的发展列为他们国家的重要事项。因为,推动政府信息化、发展电子政务,在某种意义上讲,关系到政府的竞争能力。政府竞争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又关系着这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竞争能力。

国家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2001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重新组建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以进一步加强对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工作的领导。由朱镕基总理任组长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在北京召开的第一、二次领导小组会议上,均把电子政务建设列为重要议题,并希望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来推动我国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我国的信息化正处在起步阶段,务必防止走弯路,要十分注意打好基础。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

2002年8月,由科技部立项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中国电子政务应用试点示范工程》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国务院办公厅和科技部牵头,选择了国务院办公厅等9 个中央部委机构和北京等7 个地方政府进行电子政务的应用示范。

项目主旨是通过跨部门、跨地区的应用示范,重点推进四种类型的典型应用,为全国电子政务的应用起到示范的作用:一是增强宏观管理指挥的能力。二是增强国家行政部门之间的协同能力。三是推动各级政府之间的信息交换,形成统一的网络政务环境。通过北京市、浙江省、山东青岛市、四川绵阳市、广东南海市的示范,实现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之间,决策、指挥、行政管理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四是促进政府为公众服务的发展。通过机制创新,简化业务流程,以地方政府,特别是市县一级政府的示范,推进政府服务社会、管理社会的一系列面向公众的服务,包括政务公开、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政府与民众沟通的“一站式”的服务应用。

试点关键看效能

三年前开始的电子政务试点项目,从其设计布局和试点选择的标准来看,苦心可见。作为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一项重大应用工程,一共包括了23个子课题。除了综合性、专题性研究如电子政务战略研究、电子政务地理信息系统等外,还涉及中央和地方16个试点示范单位。中央单位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发改委、

国资委、商务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科技部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工商总局、海关总署;地方政府包括北京、上海、浙江、深圳、青岛、四川绵阳、广东南海等。这些试点城市是从直辖市、省级城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到区级市各个层次全面铺开,确保了全国从上到下、以点带面的立体架构。国务院副秘书长徐绍史,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亲自担任示范工程领导小组的正副组长。温家宝总理和陈至立国务委员分别到研发现场听取汇报,视察工程进展,对工程给予了比较积极的评价并做出了明确指示。

对于试点取得的成绩,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总体专家组成员汪玉凯认为,示范工程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运用顶层设计的思想理念,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架构;应用牵引,整合部门内部的业务流程,推进政府的管理创新,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子政务建设模式;通过科技攻关,解决了电子政务应用中的一些共性关键技术。

安全和应用支撑平台的研制、建设和部署是试点示范工程的重点,也是最主要的成果之一。现如今,国务院办公厅已基于两个平台,成功加载了公文管理、公文办理、档案管理、督察管理、会议活动管理、政务信息管理等六个新业务系统和值班信息管理等老业务系统,实现了业务系统在可信网络环境下的安全运行。发改委的投资项目监测系统、科技部的内网网站、国资委的国有重点企业信息共享系统、浙江省的决策分析系统、青岛市的金宏办公系统等应用也已完成基于平台的加载工作。

在依法行政和便民方面,工商总局的经济户口与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系统实现了总局与地方局之间的网络互联和数据共享,降低了过去违法企业跨地域注册的可能性,提升了工商部门的执法力度和效率。在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方面,国办的空间辅助决策系统2004年暑期为国务院领导提供汛情信息服务,共出刊6 6期近1000份。税务总局的税收宏观辅助决策系统,借助数据挖掘和统计计量工具,建立了一批先进、实用的税收宏观经济分析模型,并已在税收宏观经济分析系统中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