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草原
- 格式:ppt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11
幼儿园手绘带你看世界:草原风光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草原风光的特点和美丽。
2.掌握手绘草原风光的基本要素。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二、教学准备:
1.草原风光图片或书籍;
2.颜料、画板、画笔、水杯、纸巾;
3.白粉、橡皮擦等;
4.音乐、故事CD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草原风光图片或故事CD,简单介绍草原的特点和美丽,引起幼儿的兴趣。
2.知识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解草原风光的基本要素,如绿色的草原、蓝色的天空、白色的云朵、苍翠的林木、牛羊等。
3.示范教学:教师向幼儿展示手绘草原风光的过程,讲解细节处理和色彩搭配技巧,以及如何表现草原的广袤感和空旷感。
4.练习操作:让幼儿分组进行手绘草原风光实践操作,教师引导幼儿认真观察草原风光,并予以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比赛评选:结束后将孩子们的作品贴在教室上,进行比赛评选,并对孩子的作品进行点评,激发孩子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创造力的提高。
四、教学总结:
本节课主要是要让幼儿通过手绘草原风光来了解草原的特点和美丽,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引导幼儿在绘画时,注重感觉,表现草原的广袤、空旷感,让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收获幸福和快乐。
最重要的是教育幼儿
要注重团队协作,通过比赛形式让孩子们激励彼此,激发对美的追求,进而提高创造力。
我是草原小画家-冀少版二年级下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的色彩,了解颜色的基本搭配原则;2.掌握用简单的线条勾画出生动形象的图画;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力和想象力;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草原的景色及动物形象;2.色彩的认识和运用;3.线条勾画的技巧。
教学重点1.掌握画草原背景的方法;2.掌握动物形象的画法;3.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如何用线条勾画出生动形象的图画;2.如何利用颜色的基本搭配原则进行涂色。
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法;2.讲解法;3.互动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介绍自己的职业,并询问学生对绘画有没有兴趣。
让学生了解今天的教学内容是与草原和动物相关的。
了解草原及动物形象(10分钟)1.找师生配合,让学生想象草原和动物的形象,按照自己的印象进行描述。
2.老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引导学生认识草原上的动物形象。
并让学生了解一些草原上的典型动物如羊、马、狗等。
创造画面(10分钟)1.让学生用铅笔在画纸上勾勒一些草原的基本线条,如天空,地面,小树等。
2.让学生动手涂上颜色,模拟出属于自己的草原画面。
画动物(20分钟)1.老师采用形象易懂的方式指导学生画出各种动物,如羊、马、狗等。
并告诉学生用热水橙、透明黄、红色等颜料来进行柔和涂色。
展示及点评(10分钟)让学生展示出来自己创造的画面,并与同学共同品评。
小结(5分钟)老师在黑板上列出常用颜色的名称,并让学生记录下来。
询问学生今天学习到了什么,是否有不懂的地方。
教学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为草原画,通过对草原上动物形象的认识,让学生对草原画中的动物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色彩搭配和线条勾画的能力。
通过今天的教学让学生把自由的创造在草原画上展示出来。
同时也刺激了学生的艺术灵感,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诗画草原旅游景区介绍
诗画草原旅游景区位于达茂旗巴音敖包苏木达布希拉图嘎查(百灵庙镇至额尔登敖包16公里处),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景区。
该景区海拔较高,地势平坦,拥有天然草场10万亩。
景区内建有多座宴会包、餐饮包、商务餐饮包、住宿包,以及可容纳500余人同时就餐的玻璃自助餐厅。
此外,还有祭祀敖包、篝火广场、房车营地、文旅产业园区、大型动物观赏园、牧民生活体验区、休闲娱乐区、风情烧烤体验区、民族特产超市等附属参观及服务设施。
诗画草原旅游景区每天可接待游客1500余人次,是草原自驾游、草原深度体验、蒙元风情度假等民族特色旅游的好去处。
该景区距离达茂旗文化产业园10公里,距离希拉穆仁草原红格尔敖包景区80公里,距离乌克镇套马沟现代观光农牧业景区60公里,各大景区资源呈现互补联动效应,形成了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集群。
总的来说,诗画草原旅游景区是一个充满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氛围的旅游胜地。
中国画草原的评价与建议中国画中的草原题材历史悠久,许多优秀的画家以其独特的笔触和风格描绘了草原的壮美和美丽。
以下是对中国画草原的评价和建议:1. 表现力度:草原的景象广阔而辽远,画家们通常会运用不同的笔触和色彩来表现草原的这种感觉。
一些画家通过运用泼墨、点染等技法,使得草原的画面显得更加雄浑、豪放。
另外,一些画家则通过运用细腻的笔触和柔和的色彩,表现出草原的柔和与优美。
2. 意境传达:草原题材的中国画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意境。
画家们通过画中的景象,如牛羊、马匹、毡房、树木等,以及不同季节和天气下的草原,传达出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观众在欣赏这些画作时,能够感受到画家们对草原生活的热爱与眷恋,以及对于自由与和平的向往。
3. 文化传承:草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欣赏草原题材的中国画,观众可以了解到草原民族的生活习俗、服饰装扮、宗教信仰等方面,有助于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对于中国画草原的建议:1. 注重创新:尽管中国画草原已经取得了很多优秀的成果,但仍然可以在创新方面进行提升。
画家们可以尝试运用新的技法和元素,如抽象绘画、现代水墨等,为草原题材的中国画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
2. 深入生活:画家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体验草原生活,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和互动,更加真实地描绘草原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
这样可以提高画作的真实性和情感共鸣,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3. 加强交流与合作:画家们可以通过各种展览和艺术交流活动,与其他地区的艺术家和观众进行交流与合作。
通过互相学习和借鉴,可以拓宽创作视野,提高艺术水平,同时也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
4. 保持传统与现代的平衡:在创新的同时,画家们也应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在画作中保持对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的呈现,同时也能融入现代艺术理念和手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
总之,中国画草原作为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之一,既体现了画家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也传递了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
画一个彩色的草原作文在我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画一个彩色的草原。
这个想法或许听起来有些疯狂,毕竟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草原就是一片绿油油的景象,可我却坚信,我的草原会是与众不同的、充满了绚丽色彩的。
那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我踏上了前往草原的旅程。
一路上,我的心情就像车窗外飘动的云朵,轻盈而又充满期待。
当我终于抵达草原的时候,那广袤无垠的绿色确实让我感到了一种震撼。
但我心里却在想,我要给这片草原增添更多的色彩。
我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支起了我的画架。
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了青草和野花的香气,那味道,就像是大自然调制的最迷人的香水。
我闭上眼睛,感受着这一切,试图在脑海中勾勒出我心中彩色草原的模样。
睁开眼睛,我首先在画布上涂上了一层浅浅的蓝色,那是天空的颜色。
这蓝色不是那种纯粹的、一尘不染的蓝,而是带着些许白云的飘逸和灵动。
我仔细地描绘着每一朵云彩的形状,让它们看起来就像是在天空中悠闲漫步的羊群。
接着,我开始描绘草原的绿色。
但这绿色也不是单一的,我用了不同深浅的绿色来表现草的生长状态。
靠近水源的地方,草色更加鲜嫩,是那种充满生机的嫩绿;而在远处,草色渐渐加深,变成了浓郁的深绿,就像是大地母亲深沉的怀抱。
在绿色的草地上,我开始点缀上五颜六色的花朵。
红的、黄的、紫的、粉的……每一朵花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姿态和色彩。
我记得有一朵小小的黄色雏菊,它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它的快乐。
我用最细腻的笔触描绘着它的花瓣,让那黄色看起来是那么的明亮和温暖。
还有那些紫色的薰衣草,它们一丛丛地生长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浪漫的紫色海洋。
我努力地表现出薰衣草那淡淡的香气,仿佛我的画布也能散发出那迷人的味道。
画着画着,一群骏马闯进了我的视野。
它们身姿矫健,毛色在阳光下闪烁着光泽。
有一匹黑色的骏马,它的鬃毛随风飘动,像是黑色的火焰在燃烧。
我赶紧在画布上为它们留下了位置,用画笔捕捉到了它们奔跑时的力量和自由。
草原上的小溪也是不能忽略的。
幼儿园手绘草原美景教案教案主题:幼儿园手绘草原美景一、教学目标1. 能够用手绘的方式表现草原的美景。
2. 培养幼儿细心和耐心完成自己的手绘作品的能力。
3. 提高幼儿对自然景观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1. 色彩鲜艳的颜料和画笔。
2. 画布或纸张。
3. 教师要提前准备好草原的图片或现场照片,用以作为幼儿手绘的参考。
4. 藏羚羊、牛羊等动物的造型模板。
5. 草原上常见的植物(如牧草、小花等)的手绘素材。
三、教学步骤1. 草原景观介绍教师向幼儿展示草原的图片或现场照片,介绍草原的自然特点和常见的动物植物。
2. 画草地和天空让幼儿先用绿色颜料画一片草地,然后用蓝色颜料画出天空。
3. 画羚羊和其他动物在画好的草地上,教师给幼儿提供藏羚羊、牛羊等动物的模板,让幼儿进行涂色。
4. 画植物和花卉教师给幼儿提供草原上常见的植物和花卉的素材,引导幼儿进行涂色。
5. 着重呈现草原的美景让幼儿自由发挥,用各种颜色和画笔进行涂饰,突出表现草原美景中独具特色的地方,如远山起伏、草丛青翠、小河蜿蜒、花儿绽放等。
6. 互相欣赏和分享让幼儿展示自己完成的作品,互相欣赏和分享,鼓励口语交流,发挥创意和想象力。
四、教学反思与评价本教案注重培养孩子通过手绘表现自然景观的能力,并通过欣赏和分享,进一步提高孩子对自然界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通过教学观察、感受和评估,可以发现孩子的绘画技能和想象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孩子的合作意识也得到了更好的培养。
同时,针对不同个体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分类指导,让每个孩子都有收获和感受。
幼儿园小班发现绘画教学:用鬼脚印画草原一、主题:幼儿园小班发现绘画教学:用鬼脚印画草原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发现、探索不同绘画材料的特性和可能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观察力,让幼儿通过观察草原,发挥想象力,尝试用鬼脚印画出独特而美丽的草原画。
3. 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艺术素养,让幼儿在绘画中表现自我,展示个性。
三、教学准备:1. 手绘或印刷出适合幼儿观赏、理解和模仿的草原图片或绘画作品。
2. 准备适量的鬼脚印材料,如果泥、彩泥等,并在教室的墙上或纸板上贴上满是鬼脚印的画作,以激发幼儿的兴趣。
3. 准备适合幼儿使用的画笔、颜料等常规绘画工具。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5分钟)(1) 让幼儿看一些草原的图片或绘画作品,引导幼儿描述这幅画的特征和感受。
(2) 给幼儿展示满是鬼脚印的画作,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并感受画作特有的神秘、趣味和个性。
2. 观察环节(15分钟)让幼儿带着目的和想象力,到教室外面的草地上,观察草地上的植物和昆虫,借助绘画老师的帮助,引导幼儿细心、认真地观察草原,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捕捉不同颜色、形态和变化。
3. 实践环节(25分钟)(1) 让幼儿先用手指沾上颜料,尝试在白纸上画出小草或花朵,引导幼儿在画草原前,先画一个小小的示意图。
(2) 让幼儿用手或画笔,在颜料盘里蘸取一种颜色,然后在白纸上尝试用鬼脚印画出草原的纹理,可以重复多次,试图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和立体感。
(老师可在黑板上演示一遍)(3) 让幼儿自由发挥,使用不同的鬼脚印材料、颜色和形状,尝试画出自己心目中独特而美丽的草原,可以借助一些常见的形状,如心形、三角形等,画出不同的民居或动物。
4. 展示环节(10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草原画作,并讲述自己的画作创意和感受,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与其他同学交流心得体会。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探索性学习,幼儿通过观察草原、感知自然和图像,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观察能力,开发了幼儿的创新思维和想象空间,在创造性绘画活动中体现了自己的个性,展示了自己的艺术才能。
中国画草原的评价与建议中国画草原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题材,以描绘草原的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为主题。
草原作为中国广袤的自然资源,具有独特的美丽和魅力,因此在中国画中得到了广泛的表现。
下面是对中国画草原的评价与建议:评价:1. 草原题材的中国画往往能够以独特的笔墨表现出草原的广袤和辽阔感,给人一种宽阔的视觉冲击力。
2. 中国画草原常常能够通过细腻的线条和淡墨的运用,表达出草原的细腻之美,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韵律与和谐。
3. 中国画草原往往注重捕捉草原的气势磅礴和生机勃勃的特点,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蓬勃。
4. 中国画草原往往能够通过细腻的笔墨和独特的构图,表达出草原的变幻多样,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5. 中国画草原往往能够通过描绘草原的动植物和民族风情,展现出草原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内涵,给人以丰富的视觉和心灵享受。
建议:1. 在绘画草原时,可以注重对天空、地面和植物的描绘,以突出草原的广袤和生机。
2. 在绘画草原时,可以运用不同的色彩来表现不同的季节和天气,增加作品的变化和丰富性。
3. 在绘画草原时,可以注重对草原的光影和纹理的描绘,以增加作品的层次和质感。
4. 在绘画草原时,可以注重对人物和动物的描绘,以展现草原的民族风情和生态特点。
5. 在绘画草原时,可以注重对远近景的处理,以增加作品的透视感和空间感。
6. 在绘画草原时,可以注重对草原的细节和细微之处的描绘,以增加作品的真实感和细腻度。
7. 在绘画草原时,可以注重对画面构图的设计和安排,以增加作品的整体美感和艺术性。
8. 在绘画草原时,可以注重对画面的平衡和色彩的协调,以使作品达到视觉上的和谐和统一。
9. 在绘画草原时,可以注重对画面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以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10. 在绘画草原时,可以注重对画笔的运用和技法的发挥,以展现出个人的风格和创新。
中国画草原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重要题材,具有独特的美丽和魅力。
通过对草原的描绘和表现,不仅可以展现出草原的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还可以表达出大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蓬勃。
关于草原的名画名称《草原上的牧羊人》草原,是大自然的绿色宝藏,是人们向往的原始美景。
而在艺术作品中,草原也常常成为画家们笔下的主角。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幅名画《草原上的牧羊人》。
这幅画以浩瀚的草原为背景,生动地展现了草原上的牧羊人的生活场景。
画面中,草原一望无际,绿意盎然。
牧羊人身着传统的牧民服饰,头顶羊角帽,手持牧羊杖,面带微笑,正自信地引导着羊群。
他们的身姿优雅而自由,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在画面的远处,可以看到一片湖泊,清澈的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微光。
湖边的树木繁茂,给整幅画增添了一抹生机。
远山的轮廓在蓝天的映衬下清晰可见,犹如巨人躺卧在草原之上。
画面中的色彩运用非常丰富,透过画家的巧妙处理,每一片草地都呈现出不同的绿色。
青翠欲滴的颜色让人感受到了草原的生机勃勃,油画的质感使得整幅画栩栩如生。
牧羊人的服饰采用了鲜艳的原色,与草原的绿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除了色彩运用,画家还通过光影的处理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
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草原上,形成了一片明暗交替的景象。
太阳的光芒照耀在牧羊人身上,使得他们的身影更加立体,仿佛要从画面中走出来。
《草原上的牧羊人》不仅仅是一幅展示草原风光的画作,更是对牧羊人生活的赞美。
牧羊人是草原上的守护者,他们孜孜不倦地放牧着羊群,为草原增添了生机。
他们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着简单而自由的生活。
这幅画作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仿佛带领观者走进了草原的怀抱。
在这里,没有尘嚣和喧嚣,只有轻风拂面和鸟语花香。
草原上的牧羊人在画面中成为了悠闲自在的象征,也让人们向往着这种宁静和自由。
通过《草原上的牧羊人》,画家用画笔再现了草原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牧羊人的赞美。
这幅画作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美丽而宁静的世界,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无论是身处在城市中还是远离尘嚣的乡村,我们都可以通过这幅作品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让我们一起沉浸在《草原上的牧羊人》的画面中,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我的草原绘画教案教案标题:我的草原绘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草原的特点和景观。
2. 学习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草原的特点和景观介绍:- 草原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
- 草原上的植物、动物和自然景观。
2. 绘画材料和工具的介绍:- 不同种类的画笔、颜料和纸张。
- 如何正确使用画笔和调色。
3. 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 素描基础:学习使用铅笔进行简单的线条练习。
- 草原植物的绘画:学习如何描绘不同种类的草原植物,包括形状、颜色和纹理。
- 草原动物的绘画:学习如何描绘不同种类的草原动物,包括形态、动作和表情。
- 草原的远近感表现:学习如何运用透视和色彩的变化表现草原的远近感。
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草原的特点和景观。
- 引发学生对草原绘画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绘画材料和工具的介绍:- 介绍不同种类的画笔、颜料和纸张的用途和特点。
- 演示如何正确使用画笔和调色。
3. 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的教学:- 进行素描基础练习,引导学生掌握线条的运用和表现力。
-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草原植物进行绘画实践,注重形状、颜色和纹理的描绘。
- 引导学生观察草原动物的形态和动作,进行绘画实践,注重表达动物的特征和表情。
- 引导学生通过色彩和透视的运用表现草原的远近感,进行绘画实践。
4. 创作实践:- 学生根据所学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自由创作一幅草原绘画作品。
- 鼓励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5. 总结和评价:-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巧。
- 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提出改进和进一步学习的建议。
教学资源:1. 草原图片和视频素材。
2. 不同种类的画笔、颜料和纸张。
3. 绘画示范作品和范例。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创作的草原绘画作品。
3. 学生对草原特点和景观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组织草原绘画展览,展示学生的作品。
草原情怀赤子丹青——论蒙古族画家齐巴雅尔草原题材中国画的艺术表现与情感表达高文亮【摘要】齐·巴雅尔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蒙古族画家,他以家乡内蒙古草原为母题,创作了一系列中国画作品,开创了当代中国画草原画风.其草原题材中国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融会中西,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征和民族特征.巴雅尔的草原题材中国画可分为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传统水墨精神意笔韵味的表现形式,讲究笔精墨妙;二是融会中西的彩墨画法,将中国画写意笔墨与西方的现代派色彩构成形式融为一体,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期刊名称】《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8(047)003【总页数】4页(P116-119)【关键词】齐·巴雅尔;草原题材;中国画;艺术表现;民族情感【作者】高文亮【作者单位】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203齐·巴雅尔先生是当代著名的蒙古族画家,他以家乡内蒙古草原为母题,创作了一系列中国画作品,开创了当代中国画草原画风。
他的中国画继承传统,融会中西,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征和民族特征。
齐·巴雅尔的中国画画风朴实淳厚,情感真挚,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齐·巴雅尔从小受母亲图画本及喇嘛画匠绘制的彩画启蒙,少年时代得到美术老师的指导、鼓励,幸运地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附中,随后又考入中央美院中国画系深造,受教于蒋兆和、叶浅予、刘凌沧、郭味渠等中国画大师。
大学期间分科在蒋兆和先生水墨人物画工作室,专攻水墨人物画,受到严格的训练,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并成为第一代中央美院科班出身的蒙古族画家。
巴雅尔大学毕业后志愿去新疆工作,数年后回到故乡内蒙古,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任教,潜心中国画专业教学,培养了大批美术人才,为内蒙古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教的同时,巴雅尔笔耕不辍,创作出大量享誉海外的艺术佳作,为内蒙古美术事业,为区域文化建设,为中国画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案课程名称草原画法课时120分钟教学对象8-12岁教材教具1、教具:PPT、画架、画板2、绘画工具:素描纸、铅笔、橡皮、彩铅、教学目标1、了解草原的自然景色,了解草原生活,了解草原牧养牲畜。
2、掌握草原的绘画表现。
3、能够运用动物剪影、组合草原景色,达成唯美草原风光。
重点绘制动物剪影。
难点自然景色描绘,画面色彩组合。
相关知识点教学过程引言-----老师:“同学们好,你们去过雪山吗?”。
学生“没有去过”;“看过,电影里看到过”。
老师:“非常遗憾,同学们没有看过自然的草原景色”。
老师:“那小朋友们想不想看呢?”。
学生“想”老师:“好的,那老师就带你们来看看草原风光”。
PPT展现草原自然景色。
老师:“看了这么多的雪山,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啊?,可以说一说”.同学们自然发挥,畅说欲言。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草原的生活情景,PPT展现草原生活情景图片。
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草原放牧,都有哪些牲畜呀?”。
学生“马”、“羊”------老师:“对,那我们来看看马的装饰绘画表现,”。
PPT展现马的装饰绘画表现。
老师:“好的,我们今天来画画马,但我们画的是剪影的马头,然后在马头里画出美丽的草原风光,怎么样,感兴趣吗?”学生:“感兴趣”老师:”OK,同学们可以参考老师的范画,画一张美丽的草原风光。
:PPT展现范画。
学生根据范画作画指导学生正确绘画。
点评学生作品教学注意事项此过程,让孩子们观察图片,与老师产生问答互动,锻炼他们的观察力以及概括的思维。
重点在自然景色描绘。
作画过程中要不断的观察他们的画面以及时纠正画面中出现的问题。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