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记录表
- 格式:xls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1
孕周记录格式孕周记录格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偏好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孕周记录格式:1. 表格形式表格形式是将孕周记录在一张表格中,每行代表一个孕周,每列代表不同的指标 (例如体重、血压、血糖等)。
这种形式易于制作和查看,适用于需要频繁记录和比较数据的人群,例如医生、营养师等。
示例:| 孕周 | 体重 (公斤) |血压 (汞柱) |血糖 (毫克/分升) ||------|------------|-------------|---------------|| 1 | 60.0 | 120.0 | 3.6 || 2 | 63.0 | 123.0 | 3.9 || 3 | 66.0 | 126.0 | 4.1 || 4 | 68.0 | 129.0 | 4.3 || 5 | 71.0 | 133.0 | 4.6 || 6 | 74.0 | 136.0 | 4.8 || 7 | 77.0 | 139.0 | 5.0 |2. 日志形式日志形式是将孕周记录在一个日志本或应用程序中,每天记录一次。
这种形式适合需要频繁记录和回顾数据的人群,例如孕妇、家人等。
同时,日志形式可以记录一些重要的事件和时刻,例如宝宝的第一次胎动、第一次检查等,有助于记录和回忆孕期的点滴。
示例:| 日期 | 孕周 | 体重 (公斤) |血压 (汞柱) |血糖 (毫克/分升) ||------|------------|-------------|---------------|---------------| | 2/18 | 1 | 60.0 | 120.0 | 3.6 | | 2/20 | 2 | 63.0 | 123.0 | 3.9 | | 2/22 | 2 | 66.0 | 126.0 | 4.1 | | 2/25 | 3 | 68.0 | 129.0 | 4.3 | | 2/27 | 3 | 71.0 | 133.0 | 4.6 | | 3/02 | 4 | 74.0 | 136.0 | 4.8 | | 3/05 | 5 | 77.0 | 139.0 | 5.0 | | 3/08 | 6 | 80.0 | 142.0 | 5.3 | 无论使用哪种形式,孕周记录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孕周数:记录孕期的周数,通常使用孕周计算软件或表格进行记录。
病历示范病案书写规范产科病历第二十九节产科病历一、产科病历书写要求产妇入院后,应及时正确逐项填写产科入院记录表格。
如有异常情况,则应按一般病历的要求书写病历或入院记录,一般项目中应添加丈夫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其主要内容包括下列各项:(一)病史1.孕次、产次、末次月经开始日期、预产期。
2.临产症状、开始时间及性状。
3.早孕反应与胎动开始日期。
4.孕早期有无病毒感染如流感、风疹、肝炎等,有无长期服用镇静药、激素、避孕药,有无接触大量放射线或其他有害物质,有无烟酒嗜好。
5.孕期有无先兆流产、先兆早产,或采录其他病史,记录起止时间、简要病情及治疗经过。
6.既往有无心、肺、肝、肾疾患,及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有无出血倾向、过敏、手术史。
7.月经史、婚姻史,包括是否近亲结婚,详询计划生育史。
8.妊娠及分娩史逐次妊娠、分娩或流产、早产史,产褥期情况,有无畸形儿、产伤儿、溶血症新生儿及子女存亡。
家族遗传病史。
(二)体格检查注意有无高血压、浮肿和心、肺、肝、甲状腺、乳房异常,并检查身高、体态等。
1.腹部检查腹形、宫底高度、脐平面腹围、胎方位、胎心音最响部位、胎心率。
2.骨盆测量髂棘间径(平均24cm)、髂嵴间径(平均26cm)、骶耻外径(平均19cm)、坐骨结节间径(平均9cm,<8cm时加测量骨盆出口后矢状径)。
3.直肠指诊估测坐骨棘间径、先露位置(位坐骨棘水平为0,其上方1cm为-1、其下1cm为+1、余类推);宫颈管消失度(%);宫口开大cm数,同时了解骶骨弯度、坐骨切迹宽度、尾骨活动度,注意胎膜破否。
(三)检验转抄孕期检验结果,如血型、血红蛋白、尿蛋白、HBsAg等。
共存病所需的检验,孕期未查者应补查。
(四)入院诊断按下列次序排列:①妊娠周数(周数后加天数如39+1、37+3)、孕次、产次、胎方位、临产否;②产科异常情况;③其他科共存病。
(五)记录填写按要求填写待产记录、产时(临产)记录及产后记录等表格。
产科住院病历及有关表格书写要求一、产科病史记录(一)适用于下列情况1、正常临产2、胎膜早破3、妊娠水肿二、住院病历、首次病程记录用于下列情况1、临产伴有特殊高危妊娠疾病2、分娩期并发症3、病情危重在紧急情况下应首先填写产科病史记录(一),再书写产科住院病历,格式同住院病历。
三、病史的记录内容1、现病史:孕次、产次、末次月经、预产期、临床症状、开始时间及性质。
早孕反应与胎动开始日期。
妊娠早期有无病毒感染可能或病史。
有无长期服用镇静药、激素、避孕药。
有无接触大量放射线或其他有害物质。
有无烟酒嗜好,有无吸毒史。
孕期有无先兆流产、先兆早产征兆。
2、既往史:有无心、肺、肝、肾疾患,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史,有无出血倾向、药物过敏、手术史。
是否近亲结婚,计划生育情况。
逐次妊娠、分娩或流产、早产史,产褥期情况,有无畸形儿、产伤儿、溶血性新生儿及子女存亡。
有无家族遗传病史。
3、体格检查:注意有无高血压、浮肿,有无心、肝、甲状腺、乳房异常。
检查身高、体态等。
腹部应注意腹形,宫底高度,脐平面腹围、胎方位、胎心率。
骨盆测量:髂棘间径、髂嵴间径、骶耻外径、坐骨结节径。
直肠指诊要注意估算坐骨棘间径,先露位置、宫颈管消失度、宫口开大厘米数、骶骨密度、坐骨切迹宽度、尾骨活动度、胎膜破否。
4、诊断(1)第×胎第×产妊娠××周胎方位(2)妊娠并发症(3)妊娠合并其他内、外科疾病(4)其他诊断5、产程图产妇生产时用产程图监护产程,描绘应完整、正确、及时。
6、分娩记录、分娩手术同意书、产钳胎头吸引、助产手术记录单。
产妇在产房生产过程中,产房医师、助产士应严密观察产妇各种异常变化,并根据产妇、胎儿的具体情况,向产妇及其家属详细交待产妇及胎儿状况,需要何种方式助产以争取达到产妇及婴儿生命安全,在产妇家属在“分娩手术同意书”上签字同意争取相应措施后,进行相应方式助产,并根据不同方式填写不同的“产钳胎头吸引助产手术记录”,应逐项认真及时填写,在“分娩记录”印上新生儿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