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m跨预制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设计毕业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46 MB
- 文档页数:67
第一章 桥梁设计总说明1.1 设计标准及设计规1、设计标准 (1)设计汽车荷载 公路—Ⅱ级 (2)桥面设计宽度 净14 + 2×0.5 =15m 。
2、设计采用规(1)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交通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3)交通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4)交通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J 041—2000)。
1.2 技术指标1、15m 桥宽采用六片梁,预制梁高1.7m ,标准桥宽梁间距均为2.5m ,横桥向梁间现浇湿接缝宽度均为0.7m 。
2、预制梁长:24.96m 。
3、桥面横坡:2%。
1.3 主要材料1、桥梁预制、现浇湿接缝和桥面铺装混凝土均采用C55,封锚混凝土也采用C55。
桥面铺装及下部结构采用C30。
2、预应力采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D62—2004)中的15.24s (截面面积为1.4cm2) 钢绞线,每束7根,全梁配4束, fpk =1860MPa (锚下拉控制应力为0.75 fpk =1395Mpa)。
最大松弛率为2.5%;预应力束管道采用径70mm 、外径77mm 的预埋波纹管和夹片锚具。
3、普通钢筋:直径大于和等于12mm 的采用HRB335钢筋;直径小于12mm 的均用R235钢筋。
4、水泥:符合国家有关最新标准的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几矿渣水泥。
5、桥面铺装:采用8cm 厚防水混凝土和8cm 厚沥青混凝土。
1.4 设计要点1.本设计梁按部分预应力混凝土A类构件设计,桥面铺装层考虑参加受力;每侧防撞栏重力的作用力分别为5kN/m。
2.桥梁纵坡处理:梁端在预制时设置调平钢板,以保证支座支承面顺桥向水平。
结构连续位置下设兜底钢板,以保证永久支座支承面水平。
3.桥梁横坡处理:预制T形梁腹板均保持竖直,使支座支承面水平。
《预应⼒混凝⼟简⽀梁桥(25m跨径)毕业设计》《预应⼒混凝⼟简⽀梁桥(25m 跨径) 毕业设计》核准通过,归档资料。
未经允许,请勿外传!⽬录《桥梁⼯程》课程设计任务书---------------------------------------------2 桥梁设计说明------------------------------------------------------------------3 计算书---------------------------------------------------------------------------4 参考⽂献------------------------------------------------------------------------24 桥梁总体布置图---------------------------------------------------------------25 主梁纵、横截⾯布置图-----------------------------------------------------26 桥⾯构造横截⾯图-----------------------------------------------------------27《桥梁⼯程》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题⽬(10⼈以下为⼀组)1、钢筋混凝⼟简⽀梁桥上部结构设计(标准跨径为25⽶,计算跨径为24.5⽶,预制梁长为24.96⽶,桥⾯净空:净—8.5+2×1.00⽶)⼆、设计基本资料1、设计荷载:公路—Ⅱ级,⼈群3.0KN/m2,每侧栏杆及⼈⾏道的重量按4.5 KN/m计2、河床地⾯线为(从左到右):0/0,-3/5,-4/12,-3/17,-2/22,-2/27,0/35(分⼦为⾼程,分母为离第⼀点的距离,单位为⽶);地质假定为微风化花岗岩。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一.设计资料:1.设计荷载:人群荷载2KN/3m汽车荷载:公路—Ⅰ级,混凝土30号2.桥梁计算跨径:24.5m桥面净宽:7+2×0.25+2×0.75m人行道桥面铺装:a厚取10cm,250号混凝土垫层,容重为3KN23m/b厚2cm沥青混凝土面层,容重为321mKN/栏杆和人行道每侧重力m5KN/材料:混凝土C25,容重为3KN/24m3.T型梁截面尺寸:(m)三.设计要求:1.设计内容: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主梁肋的内力计算;3.图纸内容:a.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图示;b.跨中横向分布系数计算图示;c.支点横向分布系数计算图示;d.主梁内力计算图示。
一、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1.1 恒载内力(以纵向1m 宽的板进行计算)图一 行车道板(尺寸单位:cm )1.1.1 每米板上的恒载集度混凝土垫层厚度取10cm混凝土垫层 m KN g /3.2230.110.01=⨯⨯= 沥青混凝土面层 m KN g /42.0210.102.02=⨯⨯= T 型梁板的自重 m kN g /09.3240.1214.008.03=⨯⨯+=合 计 m kN g g g g /81.509.33.242.0321=++=++= 1.1.2 每米宽板条的恒载内力弯矩m kN gl M sg ⋅-=⨯⨯-=-=43.170.081.52121220剪力kN gl Q sg 07.470.081.50=⨯==1.2公路—Ⅰ级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公路—Ⅰ级车辆荷载纵、横向布置如图二所示。
将公路—Ⅰ级车辆荷载的两个140kn 轴重的后轮沿桥梁的纵向,作用于铰轴缝线上为最不利荷载。
由《桥规》查得重车后轮的着地长(a )纵向布置 (b )横向布置图二 公路—Ⅰ级车辆荷载(尺寸单位:m )度m a 2.02=,着地宽度m b 6.02=,车轮在板上的布置及其压力分布图形如图所示,铺装层总厚度取平均厚度H=0.02+0.10 =0.12m.mH b b m H a a 84.012.026.0244.012.022.022121=⨯+=+==⨯+=+=对于一个车轮荷载:m m l a a 4.184.14.144.0201>=+=+=可判定重车后轴两轮的有效分布宽度重叠,重叠的长度为m 44.04.12)7.022.0(=-⨯+则铰缝处纵向两个车轮对于悬臂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ml d a a 24.37.024.144.0201=⨯++=++=冲击系数 3.11=+μ作用于每米宽板上的弯矩为图三 车辆荷载两个后轴轮载作用于铰缝轴线上mkN b l a P M sp ⋅-=-⨯⨯⨯⨯-=-+-=76.13)484.070.0(24.3414023.1)4(4)1(10μ相应于每米宽板条活载最大弯矩时的每米宽板条上的剪力为kN a P Q SP 09.2824.3414023.14)1(=⨯⨯⨯=+=μ1.3荷载组合恒载+汽车荷载kN Q Q Q m kN M M M sp sg s sp sg s 2.3209.2807.419.1576.1343.1=+=+=⋅-=--=+=二、主梁肋内力计算 2.1、抗扭修正系数β的计算由于各片主梁的截面相同,考虑梁的抗扭刚度时Ⅰ号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512222226.25)6.12()6.1(06.1)6.12(i im a2.1.1、计算主梁的抗弯惯矩T I 主梁板宽度 为1.58m 主梁间的缝宽为0.02m 1 、求主梁截面的重心位置翼缘板平均厚度为cm h 112/)814(1=+= 肋高(130-11)=119cm主梁截面重心至梁顶面的距离为 图四 主梁的细部尺寸(尺寸单位:cm )cm a x 1.4311)20158(13020112111)20158(1302113020=⨯-+⨯⨯⨯⨯-+⨯⨯⨯= (1)主梁的抗弯惯矩为42442323100700.7847.7070046])1.432130(1302013020121)2111.43(11)20158(11)20158(121[m cm cm I -⨯==-⨯⨯+⨯⨯+-⨯⨯-+⨯-⨯= (2)主梁的抗扭惯矩 将截面分为图四(a )所示的两个矩形图五 主梁抗扭惯矩的计算(尺寸单位:cm )对于翼板:1.070.0158/11/11<==b t ,查表得3/11=c 对于梁肋:168.0119/20/22==b t ,查表得298.02=c42433)103538.0(35379520119298.01115831m cm I T -⨯==⨯⨯+⨯⨯=将截面分为图四(b )所示的两个矩形。
T梁预制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起始桩号为K10+875.16,终点桩号为K11+150,左幅桥全长277.8m,在其外侧按照第一联27.73m,第二联47.2m等宽度断面扩建,扩建桥跨布置为〔3×25+25.5+24.5+25〕+5×25m。
右幅桥全长为127.8m,在其外侧按照16.1m等宽度断面扩建,扩建桥跨布置为5×25m,左、右幅桥梁上部结构均为预制连续预应力砼T梁,全桥共有共有T梁196片。
T梁在预制场集中预制,人工配合龙门吊吊装定型钢模板,现场集中制作、安装钢筋与预应力筋,砼为拌合站集中拌制,罐车运输,采用龙门吊吊料斗浇筑砼,插入式振捣棒配合附着式振动器振捣砼。
二、施工准备1、作业场地〔1〕T梁预制场设置在L6-L8#墩右侧空地上,梁场的设置遵循“安全、紧凑、通畅〞的原如此,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原地面进展清理、推平、压实、硬化。
〔2〕预制场南部旧厂房作为钢筋加工区,砼拌合站设置在预制场东部,砂石料场采用15cm混凝土硬化处理,不同种类、粒径的材料采用砖墙隔开。
预制梁区面层采用10cm厚的的C15混凝土硬化,合理设置纵横向排水沟,确保场排水畅通,不存积水。
〔3〕修建龙门吊轨道,龙门吊轨两侧支腿轨道水平,纵坡不超过1%。
龙门吊安装由有资质的专业队伍安装调试,通过安监部门的检测验收获得合格证书后方可使用。
〔4〕施工用水、动力电源做统一安排,养生管道布置在轨道侧,设置喷淋式养护设备,喷淋养护管道采用PVC管,每隔1.5m安装一个喷头,喷淋水加压泵应能保证提供足够的水压,方便养生使用。
梁场具体布置详见《预制梁场布置示意图》2、材料、人员、机械组织安排〔1〕设备采购供给严把进货和验收质量关,委托试验室复试检验合格的材料方可用于工程结构中,不合格的材料严禁进场。
对入库物资进展严格验收,保证入库物资数量准确、质量良好,各种材料必须有合格证和材质证明书。
材料贮存按种类、规格、型号分区码放,所有材料不能混放,并建立帐卡,做好标识。
前言当今社会,桥梁工程发展迅速,桥梁建造方面的技术和理念不断的完善。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得对桥梁的需求日益增大,对各类型桥梁的需要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桥梁对于经济的发展,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是现代交通的枢纽。
桥梁的建造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工厂化施工流程和计算机技术的作用下,桥梁建造技术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与的高度,降低了劳动时间和人力物力,同时桥梁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本设计选择的《南瓦桥上部结构设计》这一课题,在设计过程中:(1)根据工程概况以及当地的施工和环境等条件确定可行的方案,再根据经济和技术方面来论证最适合的方案,来确定出最佳方案。
(2)确定方案之后进行上部结构的各种尺寸的拟定,计算配筋。
(3)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来解决问题,如使用AUTOCAD来进行图纸绘制。
(4)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查阅规范和资料解决,不能独立解决的及时的请教指导老师。
毕业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我们利用大学学习的各门专业课以及基础课结合相关的规范来独立完成一个专业课题的制作。
设计过程中考验了我独立思考和独立钻研的能力。
为将来工作岗位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方案比选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桥梁理论和实践不断的日趋完善,各种类型桥梁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不足。
作为现代桥梁在保证行车安全稳定与技术含量高的前提下,还要确保外形的美观,使桥梁具备一定的观赏性。
只有同时根据这些不同的要求我们才能综合的选取出最完美的桥梁设计方案。
根据阜新地区的水文、气象、防震等地质条件,又结合了桥梁建设要求,建设的工期,施工条件以及外形等要求根据综合考虑选出以下几种的方案。
1.1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该桥采用单跨25m的预应力简支梁桥,桥面净宽:净-3.5×2+2.5×1+0.5×2=10.5m,桥面,所上部采用5片梁,主梁间距2.1m,根据一般中等跨径的T型梁桥,高跨比取11~1618以跨径为25m时,梁高取2.1m,梁肋厚度取16cm,梁肋下部为马蹄形,加宽时横隔梁延伸至马蹄加宽处。
第一章 桥梁设计总说明1.1 设计标准及设计规范1、设计标准 (1)设计汽车荷载 公路—Ⅱ级 (2)桥面设计宽度 净14 + 2×0.5 =15m 。
2、设计采用规范(1)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交通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交通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4)交通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1.2 技术指标1、15m 桥宽采用六片梁,预制梁高1.7m ,标准桥宽梁间距均为2.5m ,横桥向梁间现浇湿接缝宽度均为0.7m 。
2、预制梁长:24.96m 。
3、桥面横坡:2%。
1.3 主要材料1、桥梁预制、现浇湿接缝和桥面铺装混凝土均采用C55,封锚混凝土也采用C55。
桥面铺装及下部结构采用C30。
2、预应力采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中的15.24s (截面面积为1.4cm2) 钢绞线,每束7根,全梁配4束, fpk =1860MPa (锚下张拉控制应力为0.75 fpk =1395Mpa)。
最大松弛率为2.5%;预应力束管道采用内径70mm 、外径77mm 的预埋波纹管和夹片锚具。
3、普通钢筋:直径大于和等于12mm 的采用HRB335钢筋;直径小于12mm 的均用R235钢筋。
4、水泥:符合国家有关最新标准的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几矿渣水泥。
5、桥面铺装:采用8cm 厚防水混凝土和8cm 厚沥青混凝土。
1.4 设计要点1.本设计梁按部分预应力混凝土A类构件设计,桥面铺装层考虑参加受力;每侧防撞栏重力的作用力分别为5kN/m。
2.桥梁纵坡处理:梁端在预制时设置调平钢板,以保证支座支承面顺桥向水平。
结构连续位置下设兜底钢板,以保证永久支座支承面水平。
3.桥梁横坡处理:预制T形梁腹板均保持竖直,使支座支承面水平。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25c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设计)Xxxxx一.设计资料+⨯1.桥面净宽:净—9.02 1.0m2.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人群—23.5/kN m 人行道每侧重4.1/kN m 3. 跨径及梁长:标准跨径25b L m = 计算跨径24.5L m = 主梁全长24.96L m '= 4. 材料(1) 钢筋及钢材:预应力筋:采用15.24j mm φ=钢绞线标准强度1860by R Mpa =设计强度1480y R Mpa =普通钢筋:I 、II 级钢筋 钢板:16Mn 或A3钢 锚具:锚具为夹片锚群(2) 混凝土:主梁:50#人行道及栏杆:30# 桥面铺装:30#5. 施工工艺:预应力筋采用后张法施工 6. 技术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公路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 二.桥梁尺寸拟定1. 主梁高度: 1.75h m =2. 梁间距:采用5片主梁,间距2.2m 。
预制时中梁宽1.6m ,留0.6m 后浇缝以减轻吊装重量,并能加强横向整体性,桥面板按连续板设计。
3. 横隔梁:采用六片横隔梁,间距为4.63 5.0 4.6m m m +⨯+。
4. 梁肋:跨中厚度为16cm ,在梁端一个横隔梁间距内逐渐加厚,由16cm 加厚至40cm 5. 桥面铺装: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30#砼,中厚8.7cm ,边厚2.0cm ;上层为沥青砼, 厚4.0cm 。
桥面采用1.5%横坡。
6. 桥梁横断面及具体尺寸:(见作图) 三.截面特性计算 1. 截面几何特性预制时翼板宽度为1.6m ,使用时为2.2m (或2.5m ),分别计算二者的截面特性,采 用分块面积计算。
毛截面面积:m iA A =∑各分块面积对上缘的面积矩:i i i S A y =毛截面中心至梁顶的距离:i s iS y A =∑毛截面惯性矩计算用移轴公式:2[()]m iiisI I A y y =+-∑∑主梁跨中毛截面(预制)几何特性如下图所示注:24[()]22129482.19iiisI I A y y cm=+-=∑∑成桥阶段跨中横截面 支座截面汇入下表:注:24[()]24544835.78iiisI I A y y cm =+-=∑∑2. 检验截面效率指数ρ上核心矩:622.131034.05812(17562.977)m s i s I K cm A y ⨯===⨯-∑下核心矩:622.131060.5581262.977m x i sI K cm A y ⨯===⨯∑截面效率指标34.060.50.540.5175s x K K h ρ++===> 对预应力混凝土T 形梁,取0.45~0.55ρ=,表明初拟截面合理四.主梁恒载内力计算1. 主梁预制时的自重1g (第一期恒载)此时翼板宽1.6m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2014 届土木工程(道桥方向)专业 1009052 班级题目25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中梁)姓名某某某学号1009052xx指导教师某某某职称教授二О一四年五月二十七日本次设计的题目是《25m跨径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设计(中梁)》。
根据相关技术规范要求,通过设计任务书、开题报告给出的基本数据,设计上部构造形式、横截面相应宽模度、预置高度、边梁悬臂长度、截面尺寸等本设计采用的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的简支T型梁桥,25mT梁的计算跨径是24.16m,梁长24.96m,主梁为变截面T型梁。
路基全宽24m,半幅桥梁宽12m,两侧采用混凝土护栏宽度各0.5m,不设人行道;桥面铺装采用10cm沥青混凝土8cm水泥混凝土;车道数为双向4车道;汽车荷载是公路-Ⅰ级。
上部构造形式采用6梁式;梁宽模数为B=2.0m,T 梁预制高度为1.6m。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桥型布置,结构各部分尺寸拟定;选取计算结构简图;恒载内力计算;活载内力计算;荷载组合;预应力钢束的估算及其布置;配筋计算;预应力损失计算;截面强度验算;截面应力及变形验算;行车道板的计算。
使用的工具有:“CAD”绘图软件、“MathType”数学公式编辑器、“Midas”计算软件。
关键词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内力计算The design of 《a bridge 25m post-tensioned prestressed concrete simplysupported T beam bridge structur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through the design plan, opening report gives the basic data, design the form of superstructure, the corresponding cross-section width of Modular, preset height, beam, cantilever length, section size, etc.This design uses a post-tensioned priestess’s concrete simply supported T-beam bridge, 25mT calculations span beam is 24.16m, beam length 24.96m, the main beam for the variable cross-section T-beam. Sub grade full width26m, half of the bridge width 12.75m, on both sides of the width of the rigid barrier 0.5m, with no sidewalks;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8cm by 10cm cement concrete; Drive number of two-way 4 Drive; car load highway - Ⅰlevel. Superstructure forms a 6 beam; beam width modulus B = 2.0m, T precast beam height1.6m.Specifically include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bridge layout, structural dimensions of various parts of the development; select the calculation structure diagram; dead load of the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Live Load calculation; load combination; prestressed steel beam and the layout of the estimation;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prestress loss calculation; strength calculation section; section stress and deformation of checking; lane board calculations.Use the tools: "CAD" drawing software, "MathType" mathematical formulaeditor, "Midas" calculation software.Key WordsPost-tensioned;priestesses concrete,;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目录摘要 (1)Abstract (2)1计算依据与基础资料........................................................................ - 1 -1.1 设计标准及采用规范........................................................... - 1 -1.1.1 标准........................................................................... - 1 -1.1.2 采用规范................................................................... - 1 -1.1.3 参考资料................................................................... - 1 -1.2 主要材料............................................................................... - 1 -1.3 设计要点............................................................................... - 2 -2 结构尺寸及截面特征....................................................................... - 2 -2.1 T梁翼缘板有效宽度计算 ................................................... - 3 -3 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冲击系数计算....................................... - 3 -3.1 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 3 -3.1.1 车道横向折减系数................................................... - 3 -3.1.2 跨中横向分布系数................................................... - 4 -3.1.3 支点横向分布系数:............................................... - 5 -3.2 汽车荷载冲击系数............................................................... - 6 -3.2.1 汽车荷载总想整体冲击系数................................... - 6 -3.2.2 汽车荷载的局部加载的冲击系数........................... - 6 -4 作用效应组合................................................................................... - 7 -4.1 作用的标准值....................................................................... - 7 -4.1.1 永久作用标准值....................................................... - 7 -4.1.2 汽车荷载效应标准值............................................... - 8 -4.2 作用效应组合....................................................................... - 9 -4.2.1 基本组合................................................................... - 9 -4.2.2 作用短期效应组合................................................... - 9 -4.2.3 作用长期效应组合.................................................- 10 -4.3 截面预应力钢束估算及荷载特性计算.............................- 10 -4.3.1 全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受拉区钢筋面积估算 - 10 -4.3.2 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14 -5 持久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14 -5.1 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 14 -5.2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 14 -5.2.1 确定斜截面抗剪计算截面的位置.........................- 14 -5.2.2 验算受弯构件抗剪截面尺寸是否需进行抗剪强度计算.................................................................................................- 16 -5.2.3 箍筋设置.................................................................- 17 -5.2.4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 18 -6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19 -6.1 预应力钢束应力损失计算.................................................- 19 -6.1.1 张拉控制应力.........................................................- 19 -6.1.2 各项预应力损失.....................................................- 19 -6.2 温度梯度截面上的应力计算.............................................- 23 -6.3 抗裂验算.............................................................................- 24 -6.3.1 正截面抗裂验算.....................................................- 24 -6.3.2 斜截面抗裂验算.....................................................- 26 -6.4 挠度验算.............................................................................- 27 -6.4.1 汽车荷载引起的跨中挠度.....................................- 27 -6.4.2 预制梁是否设置预拱值的计算.............................- 28 -7 持久状态和短暂状况构件应力验算.............................................- 30 -7.1 使用阶段正截面法向应力验算.........................................- 30 -7.1.1 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力.................................- 30 -7.1.2 受拉区预应力钢筋的最大拉应力.........................- 30 -7.2 使用阶段混凝土主压应力、主拉应力计算.....................- 31 -7.3 施工阶段应力验算.............................................................- 32 -8 桥面板计算.....................................................................................- 33 -8.1 边梁内翼缘配筋计算.........................................................- 33 -8.1.1 荷载标准值计算.....................................................- 33 -8.1.2 荷载效应组合计算.................................................- 36 -8.1.3 极限状态承载力计算.............................................- 37 -8.1.4 抗裂验算.................................................................- 38 -8.2 边梁外翼缘根部配筋计算.................................................- 39 -8.2.1 荷载标准值计算.....................................................- 39 -8.2.2 极限状态承载力计算.............................................- 40 -8.2.3 抗裂验算.................................................................- 41 -9 横隔梁计算.....................................................................................- 42 -9.1 作用于横隔梁上的计算荷载.............................................- 42 -9.2 跨中横隔梁的内力影响线.................................................- 43 -9.2.1 绘制弯矩影响线.....................................................- 43 -9.2.2 绘制剪力影响线.....................................................- 44 -9.2.3 车辆荷载影响系数.................................................- 45 -9.3 跨中横隔梁的内力计算.....................................................- 45 -9.4 跨中横隔梁的配筋计算.....................................................- 45 -9.4.1 截面特征.................................................................- 45 -9.4.2 配筋计算.................................................................- 46 -9.4.3 裂缝计算.................................................................- 47 -10 下部结构计算设计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随着金融危机的快速蔓延,世界各国都在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这场金融海啸。
我国投资四万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来拉动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其中用于公路、铁路和桥梁占大部分,这对于我国桥梁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大好机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不断进步,人们的交通工具不断升级。
使大多数公路、桥梁已经不能满足交通需求。
该桥位于铁岭至开原段,为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城乡建设,102国道铁岭至开原段中固镇沙河大桥来进一步缓解交通压力。
便利的交通,为该地区对外开放、加强城乡经济建设、发展横向联系和商品流通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使两个经济发达地带连成一体,接受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加强了两地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两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实现大流通具有决定性意义。
本设计所要编写的是102国道铁岭至开原段中固镇沙河大桥的上部结构设计方案。
全桥长100米,分4跨,跨径25米,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箱型梁桥。
桥梁上部结构内力设计和配筋计算是下面进行下部结构设计的前提,对于整座桥梁也是极其重要的部分。
本设计按照相关桥梁规范规定,对主梁尺寸拟定、主梁内力的计算、横隔梁内力的计算、行车道板内力的计算以及配筋的设计进行编制。
在此过程中,主要参考了桥梁工程、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等相关的国内外书籍和文献。
综合考虑了材料以及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综合性能。
充分考虑了桥梁设计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本次设计是大学四年所学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由于本人的能力有限,设计中错误以及考虑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指导老师随时指出,我将努力加以改正和弥补!1 原始资料、设计要求及方案比选1.1 概述本设计所要编写的是102国道铁岭至开原段中固镇沙河大桥的上部结构设计方案。
该桥位于铁岭至开原段,高速公路贯通后,将彻底打通两地屏障,使两个经济发达地带连成一体,接受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加强了两地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充分发挥两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实现大流通具有决定性意义。
预制混凝土t梁桥的毕业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道路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道路建设中,桥梁是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预制混凝土t梁桥由于具有施工快、质量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桥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因此,本文将以预制混凝土t梁桥为对象,进行毕业设计。
二、设计要求本设计的预制混凝土t梁桥,其设计要求如下:1.桥梁跨度为20m,桥面宽度为10m;2.桥面荷载等级为A级,桥墩高度为3.5m;3.桥梁采用预制混凝土t梁结构,梁长20m,梁高1.2m,梁宽1.5m,梁底厚0.15m,梁顶厚0.25m;4.桥墩采用预制混凝土圆柱形结构,直径为1.2m,高度为3.5m;5.桥梁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三、设计过程1.预制混凝土t梁的设计1.1 梁的受力分析根据桥梁跨度和荷载等级,采用t梁结构。
根据材料力学知识,对t梁进行受力分析,确定截面尺寸。
在受力分析中,应考虑梁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以满足桥梁的使用要求。
1.2 梁的截面尺寸确定根据梁的受力分析,确定t梁的截面尺寸。
在确定截面尺寸时,应考虑混凝土强度等因素,以保证梁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
1.3 梁的配筋计算根据梁的受力分析和梁的截面尺寸,进行梁的配筋计算。
在配筋计算中,应考虑混凝土的强度、钢筋的强度、梁的受力状态等因素,以保证梁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
2.预制混凝土圆柱形桥墩的设计2.1 桥墩的受力分析根据桥梁跨度和荷载等级,采用圆柱形桥墩结构。
根据材料力学知识,对桥墩进行受力分析,确定截面尺寸。
在受力分析中,应考虑桥墩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以满足桥梁的使用要求。
2.2 桥墩的截面尺寸确定根据桥墩的受力分析,确定桥墩的截面尺寸。
在确定截面尺寸时,应考虑混凝土强度等因素,以保证桥墩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
2.3 桥墩的配筋计算根据桥墩的受力分析和桥墩的截面尺寸,进行桥墩的配筋计算。
在配筋计算中,应考虑混凝土的强度、钢筋的强度、桥墩的受力状态等因素,以保证桥墩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学院专业学号学生指导教师目录第一章鲁溪桥桥型设计方案比选说明 (1)1.1工程设计概述 (1)1.1.1 地形 (1)1.1.2 地质描述 (2)1.1.3 当地气象情况 (2)1.2设计技术标准和规范 (3)1.2.1 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 (3)1.2.2 主要设计技术指标 (3)1.3桥梁结构设计方案比选 (4)1.3.1 桥型选取的原则 (4)1.3.2 桥型方案的提出及结构介绍 (4)1.3.3 推荐方案说明 (6)第二章鲁溪桥计算书 (8)2.1 设计资料 (8)2.1.1桥面宽度 (8)2.1.2荷载 (8)2.1.3跨径及梁长 (8)2.1.4材料 (8)2.1.5 施工工艺 (9)2.1.6设计规范 (9)2.2 桥梁尺寸拟定 (9)2.3 截面特性计算 (10)2.3.1计算截面几何特征 (10)2.3.1检验截面效率指标 (12)2.4主梁恒载内力计算 (12)2.4.1 永久作用集度 (12)2.4.2永久作用效应 (14)2.5 桥面板内力计算 (15)2.5.1悬臂板荷载效应计算 (15)2.5.2连续板荷载效应计算 (16)2.6主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20)2.7主梁活载内力计算 (23)2.7.1冲击系数 (23)2.8 主梁内力组合 (28)2.9 主梁钢筋配置 (28)2.9.1预应力筋配置 (29)2.9.2预应力钢筋布置 (32)2.9.3 计算主梁截面几何特性 (37)2.10钢束预应力损失计算 (40) (40)2.10.1预应力钢束与管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1lσ (41)2.10.2 由锚具变形、钢束回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2lσ (42)2.10.3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4lσ (43)2.10.4由钢束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5lσ (44)2.10.5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6l2.10.6钢束预应力损失汇总 (46)2.11 主梁验算 (47)2.11.1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承载力验算 (47)2.11.2持久状况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抗裂验算 (51)2.11.3持久状况构件的应力验算 (54)2.12 刚度验算 (60)2.12.1由荷载引起的跨中挠度 (60)2.12.2 结构刚度验算 (60)2.13 锚固区局部承压计算 (61)2.13.1局部承压区尺寸要求 (61)2.13.2 局部承压力计算 (62)2.14 主梁挠度及预拱度计算 (63)2.14.1汽车荷载引起的跨中挠度 (63)2.14.2 恒载引起的跨中挠度 (64)2.15支座设计 (65)2.15.1选定支座的平面尺寸 (65)2.15.2确定支座的厚度 (65)2.15.3验算支座的偏转 (66)2.15.4验算支座的抗滑性 (67)第三章鲁溪桥施工组织方案 (68)3.1编制依据 (68)3.2编制说明 (68)3.3工程概况 (68)3.4施工组织 (68)3.4.1施工目标 (68)3.4.2现场施工组织机构 (69)3.5施工方案 (69)3.5.1桥梁墩桩基的施工组织方案 (69)3.5.2 T梁施工方法 (71)3.6预应力简支T梁施工方法拟定 (77)3.7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 (81)3.7.1质量管理措施 (81)3.7.2保证工程进度的措施 (85)3.8安全施工措施 (86)3.8.1安全施工措施 (86)3.8.2安全保证措施 (87)3.8.3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89)3.8.4施工现场及临时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90)3.9 文明施工措施 (91)3.9.1文明施工方案 (91)3.9.2文明施工措施 (91)3.10 环境保护措施 (95)3.10.1环保、水保总体方案 (95)3.10.2组织措施 (95)3.10.3技术措施 (95)3.10.4绿色植被、土地作业和现有公用实施的保护措施 (98)毕业设计总结 (99)致谢 (100)参考资料 (100)附录 (100)摘要本设计为鲁溪桥设计,桥长共100m,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方案。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25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学院(系):建设工程学部专业:土木工程(英语强化)学生姓名:李兴宇学号: 200959039完成日期: 2014年3月3日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土木工程专业《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第一章设计依据 (3)1.基本参数 (3)2.方案简介及上部结构主要尺寸 (3)3.设计规范 (4)第二章桥梁尺寸拟定 (4)第三章截面特性计算 (5)第四章主梁恒载内力计算 (7)1.永久集度 (7)2.永久作用效应 (8)第五章桥面板内力计算 (8)1.悬臂板荷载效应计算 (8)2.连续板荷载效应计算 (9)第六章主梁横向分布系数 (11)第七章主梁活载内力计算 (15)1.冲击系数 (15)2.车道荷载取值 (15)3.活载作用计算 (15)第八章荷载内力组合 (19)第九章配置主梁预应力筋 (19)(一)预应力筋配置 (20)1.预应力筋估算 (20)2.预应力筋布置 (21)3.预应力钢筋半跨布置 (21)(二)计算主梁截面几何特性 (23)1.截面面积及惯性矩计算 (23)2.截面几何特性汇总 (24)第十章主梁挠度及预拱度计算 (25)1.汽车和在引起的跨中挠度 (25)2.恒载引起的跨中挠度 (25)第十一章支座设计 (26)1.选定支座的平面尺寸 (27)2.确定支座的厚度 (27)3.验算制作的偏转 (28)4.验算支座的抗滑性 (28)参考文献 (29)25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设计一、设计资料1.桥面宽度总宽12m,其中车行道宽度9.0,两侧人行道宽度各1.5m2.荷载汽车荷载:公路-I级人群荷载:3.5kN/m2人行道荷载:每侧重4.1kN/m3.跨径及梁长标准跨径 L b=25m计算跨径 L =24.5m主梁全长L’=24.96m4.材料(1)钢筋与钢材预应力筋:采用φj15.24mm钢绞线标准强度 R y b=1860MPa设计强度 R y =1480MPa普通钢筋:HPB335级和HRB400钢筋钢板:Q345或Q235钢锚具:锚具为夹片群锚(2)混凝土主梁:C50人行道及栏杆:C30桥面铺装:总厚度18cm,其中下层10cm为C40,上层为8cm沥青混凝土5.施工工艺主梁采用预制安装施工,预应力筋采用后张法施工6.设计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二、桥梁尺寸拟定1.主梁高度:h=1.75m2.梁间距:采用5片主梁,间距2.4m。
1设计基本资料及构造布置1.1桥面跨径及桥宽标准跨径:总体方案选择的结果,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 形简支梁,标准跨度25m 。
主梁全长:24.92。
计算跨径:取相邻支座中心间距24.12m 。
桥面净空:由于该桥所在的线路宽度较大,采用双向四车道。
全桥横向布置:0.5m (刚性护栏)+7.5m(行车道)+2m(中央分隔带)+7.5m(行车道)+0.5m (刚性护栏)=18m 1.2荷载设计荷载:公路I 级,每侧防撞栏重力的作用力为7.5KN/m 1.3主要材料混凝土:主梁、翼缘板、横隔板、湿接缝均采用C50混凝土。
桥面铺装采用C40混凝土 钢筋:采用高强度低松弛7丝捻制的预应力钢绞线,公称直径为15.20,公称面积1402mm 标准强度a pk MP f 1860=,弹性模量a p MPE 51095.1⨯=。
施工工艺:按后张法施工工艺制作主梁,采用金属波纹管和夹片锚具,波纹竹内径70mm 外径 77mm 。
1.4相关设计参数(1)相对湿度为80%.(2)预应力管道采用钢波纹符成形,管道摩擦系数25.0=μ。
管道偏差系数0015.0=k 。
锚具变形和钢朿回缩量为6mm 单端.(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重度按26KN/m 计,普通钢筋混凝土重度按25KN/m 计,沥青混凝土重度按 23KN/m 计。
单侧防撞栏线荷载为7.5KN/m 。
1.5技术标注及设计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1-88)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2断面设计2.1主梁间距与主梁片数主梁间距通常应随梁高与跨径的增大而加宽为径济,同时加宽翼板对提高主梁截面效率指标ρ很有效,故在许可条件下应适当加宽T 梁翼板。
但是标准设计主要为配合各种桥面宽度,使桥梁尺寸标准化而采用统一的主梁间距。
本桥采用装配式施工,根据径济因素及现场吊装能力,主梁间距一般在1.8-2.3m 之间,本桥选用2.3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