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句方法微课
- 格式:ppt
- 大小:251.50 KB
- 文档页数:15
2024年《缩句》微课讲稿范本缩句是一种古代汉字写作形式,通过去掉一部分字句而减少篇幅,突出主题,富有古韵和意境。
在2024年的今天,我们将重拾这一古老的写作技巧,借助现代科技,以微课的形式向大家分享《缩句》的魅力。
大家好,我是XXX,欢迎来到今天的微课《缩句》。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量越来越庞大,但人们的时间却越来越有限。
如何用短小精悍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涵,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而《缩句》正是一种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写作方式。
首先,我将向大家解释什么是《缩句》。
顾名思义,缩句就是将句子中的一部分文字去掉,保留重要信息,从而减少篇幅。
缩句需要注意去留的平衡,不能过多地去掉字句,以至于引起理解困难,也不能去掉过少,否则无法起到减少篇幅的效果。
接下来,我将通过一些例子向大家展示《缩句》的魅力。
比如,一句名句“春江花月夜”,如果我们要进行缩句,可以是“春夜”,“花夜”或者“月夜”,以此来减少篇幅,突出主题。
通过去掉一部分字句,我们可以将读者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主题上,从而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此外,《缩句》还可以帮助我们增加作品的古韵和意境。
古人崇尚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他们通过巧妙运用《缩句》来达到这个目的。
比如一句诗经中的名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经过缩句可以变成“青衿,我心”,通过去掉一些字句,使诗句更显古韵和意境。
此外,缩句也可以用在创作中。
比如我们要写一篇小说,但篇幅有限,如果能够运用《缩句》的技巧,去掉一些不必要的描写和细节,将重点放在情节和人物性格上,就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故事的内涵。
最后,我想给大家一些写作的建议。
在运用《缩句》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主题突出,不能去掉关键信息。
虽然要减少篇幅,但我们不能牺牲主题的清晰度和表达的准确性。
二是平衡去留,缩句的关键是抓住重点,留下核心信息,但不能过多地缩减,以至于丢失了语境和逻辑。
三是保持句子的流畅和连贯。
缩句(微课教学设计)一、导入小朋友,欢迎来到胡晋老师的课堂。
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有关缩句的问题吧!二、教学新授1、什么叫缩句?师: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
生:老师,教教我们怎么缩句吧!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2、缩句时要注意的原则师: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不改变原句的结构;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3、缩句的方法(1)抓住主干来缩简。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
例1:可爱的小姑娘在操场上踢毽子。
这句话就是讲“谁”----小姑娘,“干什么”----踢毽子。
缩写:“小姑娘踢毽子。
”例2: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
这句话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
缩写:“铁球落下来。
”(2)缩句之去掉A、“的”“地”前面修饰成分都删去,“得”后补充说明成分也删去。
B、数量词语照样删C、表示介绍时间、处所、方向、方式、目的等词语要删掉。
(3)缩句之保留“着”、“了”、“过”要保留。
(1)“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如:同学们在宽敞的教室里上着课。
应该缩成“同学们上着课。
”,如果缩成“同学们上课”就没说清楚是现在上课还是以前上课。
(2)“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如: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科学课。
应当缩成“赵老师上了科学课。
”若缩成“赵老师上课。
”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
(3)“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
如:我曾经游览过美丽的桂林。
如果缩成“我游览桂林。
”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没有说清楚。
A、句子中的否定词要保留。
B、句子中的语气词及标点符号要保留。
C、必要的成分要保留。
4、缩句规律:要缩句,莫烦恼,两个句型要记牢,的地得,可省掉,形容词语都不要,去时间,去地点,数量词语别出现,中心词,连一连,着了过啊不能忘。
三、巩固练习。
《如何缩写句子》微课程设计方案主题名称如何缩写句子选题意图本节微课旨在让学生掌握有关缩句的知识。
内容来源容易出错的练习题适用对象语文中高段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缩句的相关知识2.了解什么是缩句,从实例中弄清怎样“减少、压缩”3.让学生正确缩句,掌握常用的缩句技巧。
微课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缩写句子。
二、讲解关于缩句的知识1.什么是缩句▲首先我们来讲讲什么是缩句。
缩句,就是减少修饰、限制的词语,把一个较长、较复杂的句子压缩成为与原句意思基本相同的较短、较简单的句子。
2.怎么缩句▲那怎么缩句呢?我们要做的是:减少、压缩出示两幅图片作比较: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一棵去掉了枝叶的大树▲就好比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我们把它的枝叶去掉,只剩下树干。
缩句就是删去枝叶,保留主干。
特别要注意的是缩句只是减少和压缩,并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缩完后,缩完的短句和原来长句意思基本相同。
4. 一般句子的主干部分形式有:▲一般句子的主干部分形式有:(1)谁干什么(2)谁是什么(3)什么怎么样我们缩句时,就是要保留这些主干部分就可以了。
5.缩句的方法和技巧※老师:那做缩句练习时,有什么方法和技巧吗?▲这位同学,问得很好。
下面就来讲讲“缩句的方法和技巧”。
做缩句练习时,一般有以下几种基本的方法和技巧:①抓住句子的主干部分来缩简;②删去句子里“的”“地”前的修饰词;③删去句子里表示时间、数量、地点、环境等的词或词组;④删去句子里“得”后面补充说明的词语。
6、缩句的步骤▲我们做缩句练习时,还要遵循几个步骤:①要认真读懂原句,明白句子的意思。
②找出句子的主干部分“谁”、“是什么”或“什么”、“怎么样”,对这部分予以保留,删掉次要部分。
③缩句后再读读,检查是否缩成最简单的句子,是否保持了原句的主要意思。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述对缩句有初步的概念性的认识。
运用图片直观形象的向学生说明缩句就是删去枝叶,保留主干。
三、讲解以下几道缩句题▲根据上面所提到的缩句方法和步骤,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如何缩写以下句子?1.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缩句》微课讲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讲人,我将为大家带来一堂关于《缩句》的微课。
首先,我想问一下大家,你们是否知道什么是缩句呢?缩句是指在文章中为了节省空间或者突出重点,将一句话缩减成两个句子。
缩句虽然简短,但却能够通过精练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缩句技巧和应用。
首先是省略主语。
缩句中省略主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技巧,可以通过上下文的衔接来明确主语。
例如,“春来,花开。
”这里省略了主语“花”,但我们能够通过上文的“春来”,来明确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接下来是省略谓语。
省略谓语是将主语和谓语中的某一个成分省略,常见的是省略了动词。
例如,“遥望苍茫的大海,心中无限向往。
”这里省略了“我”,并将动词“向往”省略了,但我们依然可以理解为“我向往大海”。
另外一种常见的缩句技巧是省略宾语或者补语。
这种缩句常用于修辞手法,用来突出主语或者谓语的形象或者特点。
例如,“人生苦短,我们应当珍惜时间。
”这里省略了“珍惜时间”,但通过这种缩句的方式可以更加强调“人生苦短”的表达效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缩句要注意语言的简练和语序的合理。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将长句子中的一个成分缩短成一个简单的短语或者词组,使整个句子更简洁明了。
缩句是一种高效的表达方式,也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通过恰到好处地使用缩句,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体验。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这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一句诗:“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这两句诗通过缩句的方式,将一个完整的句子分为了两句,使整个诗句更加简练有力:“戍鼓断人行”表达了戍鼓声响的情景,“边秋一雁声”则强调了边秋的凄凉,给人以强烈的感慨。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练习,可以帮助大家提高运用缩句的能力。
请大家尝试将下面这句话缩成两个短句:“秋风吹落了树上的叶子,院子里空荡荡的。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如何通过缩句使得这句话更加简练明了。
缩句微课(教案)(五篇范例)第一篇:缩句微课(教案)句子减肥术(微教案)导入语:您好!人胖了,要瘦身,句子胖了,也要减肥。
人瘦身有方法,句子减肥有技巧。
在这里,伍老师教您句子减肥的技巧,您可要好好学哟!一、情景屋(我们先来认识一位小朋友)松松小朋友一向不怕考语文,这次不知怎的,栽在缩写句子这个考题上了。
(请看屏幕)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松松第一次把句子缩写成: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
(对不对?不对)老师让松松再想想如何改。
松松第二次缩写的句子是:士兵在等待命令。
(对吗?)老师说,这样改还是不对,把句子的原意改变了。
两次缩写都没有成功,怪不得手足无措了。
(那怎样做才做呢?鸬鹚站。
难不难?别怕,老师这里有金钥匙。
)二、金钥匙(不过,我们还是从什么是缩句说起。
)缩句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中的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去掉保留主要成分的意思。
简单地说:缩句就像把一棵树的树枝、枝叶都去掉,只留下树的主干一样。
窍门一:去掉含有“的”“地”“得”的部分内容我们来看几个缩写的例子:1.(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
缩成:草地上开满了野花。
2.听了自己获奖的消息,他激动得跳了起来。
缩成:他激动。
从这几个句子中您发现缩写有什么规律吗?原来奥秘在这里:这几个句子在缩写过程中都把含有“的”“地”“得”的部分内容去掉了。
窍门二:自问自答来缩句我们还来看几个句子的缩写。
1.可爱的小孩儿在十字路口迷路了。
谁怎么样:小孩儿迷路了。
2.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
我们可自问自答: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
缩句后就成为:小绒球是小鸡。
3.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
缩句时,我们自问自答: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着灵车)。
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等待着灵车。
从以上的自问自答可知,这样的自问自答比较合适:谁是什么什么是什么谁干什么什么干什么谁怎么样什么怎么样通过这种方法缩写的句子能保持原句子的意思不改变。
缩写句子微课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缩句的概念、注意事项。
2、掌握缩句的要求和常用的缩句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了解缩句的概念、注意事项。
突破方法:通过概念理解缩句。
教学难点:掌握缩句的方法技巧。
突破方法:结合缩句的方法技巧做练习。
教法:讲授法学法: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缩句概念:“缩句”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中的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去掉保留主要成分的意思。
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二、缩句步骤:1、要认真读懂原句,明白句子的意思。
2、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谁”、“是什么”或“什么”、“怎么样”,对这部分予以保留,删掉次要部分。
3、检查是否缩成最简单的句子,是否保持了原句的主要意思。
三、注意事项:1、不能改变句子原来的意思。
(△也就是说原句的主谓宾成分不可改变。
)2、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
3、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四、缩句的方法技巧:1、去“枝”留“干”法:凡是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掉,包括: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时间、地点、借词的词。
如:在草地上,盛开着许多美丽的花儿。
(句中,“在草地上”是介词作状语可删去;“许多”是数量词修饰“花儿”可以删去;“美丽的”是形容词修饰“花儿”的,也可删去。
缩写为:盛开着花儿。
)2、借助“的、地、得”:把“的”“地”“得”前的修饰词删去,去除“得”后面的词语。
如:矫健的秃鹰飞起来。
(句中的“矫健的”用来修饰“秃鹰”的应删去。
缩写为:秃鹰飞起来)如:弟弟高兴得跳起来。
(句中“跳起来”是对“高兴”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要删去。
缩写为:弟弟高兴。
)3、“自我提问”法:“谁”、“做什么”:如:六(2)班的学生正在认真地听课。
(句中说的是“谁”、是“学生”,在“做什么”、在“听课”。
所以句子缩写为:学生在听课。
)4、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因为“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没有独立性,所以是不能删的。
小学语文微课课件《学习缩句》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缩句的概念和作用。
2.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运用缩句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缩句的概念和作用2.缩句的方法和技巧3.缩句的练习和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缩句的概念和作用,缩句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缩句的练习和应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例子,让学生了解缩句的概念和作用。
2.讲解:详细讲解缩句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运用缩句。
3.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4.应用: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缩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2.练习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缩句的掌握程度。
3.应用情况:评价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缩句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包括缩句的概念、方法、技巧和练习题等。
2.练习题库:提供丰富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改写题等,供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和巩固。
3.教学视频:制作一些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后可以随时观看和学习。
七、教学建议1.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课程进度。
2.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在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练习题和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能够了解缩句的概念和作用,掌握缩句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应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缩句的方法》微教案教学内容:缩句概念、缩句方法。
教学目标:1、了解缩句的概念、注意事项。
2、掌握缩句的要求和常用的缩句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缩句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语: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与您一同探讨缩句的方法。
很多同学对缩句感到头痛。
什么是缩句?缩句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中的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去掉保留主要成分的意思。
简单地说:缩句就像把一棵树的树枝、枝叶都去掉,只留下树的主干一样。
二、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方法:1、去“枝”留“干”法球”,“怎么样?”——“落下来”。
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2、借助“的、地、得”这是最简单的方法:把“的、地”前面的词语删除,去除“得”后面的词语。
例:深红的太阳发出夺目的亮光。
这个例句只要去掉“深红的”和“夺目的”就行了。
缩句后为:“太阳发出亮光。
”例: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入睡了。
此句在去掉“古老的”同时,还要去掉“地”字前的“沉沉地”。
缩句后为:“威尼斯入睡了例:调皮的小姑娘高兴得跳起来。
“得”字后面的“跳起来”要去掉。
就变为:“小姑娘高兴。
”例:月台两头的杏树引来一群蜜蜂。
“一群”要去掉,缩句后为:“杏树引来蜜蜂。
4、表示方位的词组应该完整地去掉这些词语往往有固定格式,如“在……上”、“从……下”、“到……”“用……”等等,很容易将他们找出来。
例:我们在清澈的河水里游泳,应该缩成:我们游泳5、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例:“他津津有味地吃着一个大苹果。
”如果缩成:“他吃苹果。
”就没说清楚他正在吃还是想吃苹果。
应当缩为:“他吃着苹果。
”由此可见,谓语后面的着、了、过不能去掉。
因为“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没有独立性,所以是不能删的。
6、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能删,否则会改变句意。
如“我不同意你的意见。
”缩为“我不同意意见7、疑问句中表达疑问的词语要保留。
如“你们班的王宁为什么迟到呢?”缩为“王宁为什么迟到呢?”如果没有疑问词就改变了句子的结构。
《关于缩句的故事》微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缩句。
2、正确掌握缩句的方法一、设置情景,引入缩句。
情景一:一天早上,样样在上学的路上发现李爷爷家的狗狗被困在下水道里了,看见这一幕他课急坏了,赶快播打了“119”“消防员叔叔您好,我叫样样,李爷爷家的那只白白的、小小的、尾巴短短的狗狗,掉进了长满银杏树和香樟树的惠民大道的马路边的下水道里了,还被一团铁丝缠住了,请您快来救救它吧”情景二:为了感谢样样同学,李爷爷送给他一件礼物,那就是《如何缩句》。
同学们,那什么是“缩句”呢?怎样缩句呢?今天就让我们和样样同学一起学习吧。
二、设置情景,理解“缩句”情景一:看着好奇又认真的样样,李爷爷不紧不慢的讲到:“缩句就是把“枝繁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来句子的主要意思,你可以理解为“总结句子意思的意思”三、设置情景,学会“缩句”情景一:爷爷说道:“其实想要掌握缩句,也很简单,你只要牢记“三删四留”这个原则就一定不会错的。
”一删:删去“地”字前面的修饰词语、“的”字前面的形容词语以及“得”字后面的补充说明词语。
二删:删去时间、地点等状语。
三删:删去数量词语。
情景二:样样抬起头开心地说道“爷爷、爷爷我明白了,那四留又是什么呢?”李爷爷摸了摸样样的头,笑呵呵夸奖道“样样,你真是一个既认真又爱思考的好孩子,你别急,接着听爷爷给你讲。
”第一留:保留“着”“了”“过”因为这三个词表示动作完成的状态,不能删掉,否则就改变了句子原来的意思了。
第二留:保留“不”“无”和“没有”等否定词,不然就会颠倒句子原来的意思。
第三留:复指成分应该完全保留。
第四留:是把字句和被字句中的“把”和“被”字要保留。
怎么样?同学们,你们都听懂了吗?情景三:听了李爷爷的话,样样连连点头,“爷爷这四留我觉得很简单,他们的目的都是不改变句子的原意,对吗?”爷爷听后连连称赞:“样样小朋友你真会学习,”爷爷继续强调道:“缩句应特别注意这三点,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完整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