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主要饲料原料对外依存状况

我国主要饲料原料对外依存状况

我国主要饲料原料对外依存状况
我国主要饲料原料对外依存状况

我国主要饲料原料对外依存状况

我国饲料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之后,已经步入整合转型时代。审视整个行业的生产结构不难看出,以玉米、豆粕、鱼粉等为主要组分的配合饲料是我国饲料工业的主流产品。观察玉米、豆粕和鱼粉近年来的供求变化,呈现出国内产量增长有限、总用量不断上升、进口量大幅增加,对国外依存度持续攀升的明显特征。分析成因,这种现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对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隐忧。而对这些问题的观察和研究决,对我国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深远意义。

1 主要饲料原料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的市场观察

1.1 大豆对外依存度超过80%

豆粕是大豆榨油工业的副产品,一般进口大豆的出粕率在78%(出油率19%)左右,国产大豆的出粕率在80%(出油率17%)左右。由于近年来豆粕在我国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以至于有些人将大豆这一传统的食用油料作物,改称作“粕料作物”。

随着近年来我国饲料业的快速发展,对豆粕原料的需求呈现刚性增长,导致对大豆的年需求量超过6 500万t,而国产大豆的年产量却不增反降,预计2012年我国的大豆年产量只在1 000万t左右。据统计,2001年我国进口大豆1 394万t,2011年为5 263万t,年均增长387万t。2012年我国进口大豆更是达到5 838万t,占世界总进口量的60%以上,占国内总消费量的85%以上,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

1.2 鱼粉的对外依存度已超过70%

鱼粉因其理想的氨基酸配比、丰富的长链ω-3脂肪酸、有益的未知生长因子以及很高的消化利用率,成为饲料工业最重要的动物性蛋白质原料。我国目前鱼粉年产量只有40万t左右,远不能满足国内170万t左右的年消费需求。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2012年我国鱼粉的进口数量分别是134.9万、130.8万、103.8万、121.0万和124.6万t,对外依存度一直保持在70%以上。特别是近3年进口鱼粉的年均销售价格均超过10 000元/t。预计未来全球鱼粉产量趋于稳定,而我国鱼粉的进口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进口量占世界产量的比重将由2000年前的15%增长为30%以上。

1.3 我国已从玉米出口国发展为供需“紧平衡”

玉米作为饲料工业最重要的能量饲料原料以及其他行业深加工原料,在我国有着非常大的市场需求。早些年我国是玉米出口国,2002年和2003年我国玉米年出口量曾经达到1 167万和1 639万t,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但近年来,我国的玉米消费增长连年大于产量增长。2012年我国玉米产量虽为20 812万t,继续增产的玉米仍不能弥补不断扩大的需求缺口。据统计,2009-2012年我国玉米进口量分别为8万、157万、175万和521万t。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

到2015年我国人均玉米需求量将达到207kg,以现有13.6亿人口为基数,至2015年中国玉米需求量将达到2.8亿t,因此外界不断调升未来我国玉米的进口量。尽管目前我国进口量占总需求量的比重还很低,但由于存在潜在的较大进口需求,

我国的玉米进口正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2 对外依存度攀升的缘由及弊端分析

近些年,我国主要饲料原料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的原因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有其合理性。第一,这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所致。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越过边界的流动量日益增大。积极地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增长、加速工业化进程、改善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繁荣。第二,我国养殖业和饲料业增长强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一步步提高,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大,进而对饲料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大幅提高。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饲料工业产量1980年为110万t,1990年为3 194万t, 2000年为7 429万t,2010年为1.62亿t,到2012年预计超过1.9亿t,稳居世界头号饲料生产大国。限于国

产的饲料工业原料(如玉米、豆粕、鱼粉等)增长有限,进口就成了不得不的选择。第三,人民币处于升值通道有利于我国从国外进口。综合来看,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简而言之相当于进口商品“打折”。适度地增加进口,有利于缓解国内农产品供求矛盾,稳定或降低国内相关工业原料的价格成本。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我国进口商品(农产品)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的弊端已日益显现。一是会加剧未来我国饲料及养殖业发展的波动。近年来我国豆粕、鱼粉的价格巨幅波动就是例证。2012年初,美国局部地区出现干旱苗头,

美国农业部报告几次调低本国大豆产量数据→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价格几次大幅上升→我国大豆进口成本价格高涨→饲料用豆粕价格暴涨。同样,2012年10月底,秘鲁生产部出台了下个捕季鳀鱼捕捞配额为81万t(为秘鲁

10年来历史新低)以后,国外鱼粉贸易商(外盘)全线暂停报价,国内鱼粉市

场价格瞬间上涨1 500~2 000元/t。二是产业界的“马太效应”或将导致我国相关原料(农产品)产业趋于萎缩。有关部门统计显示,2012年我国大豆种植

面积为8 682万亩,较上年下降13.8%,这是国产大豆种植面积连续下降的第5年。减种和减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大豆与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比较种植效益偏低等因素,但较低价格的进口大豆对国内大豆消费市场的抢占也是明显存在的。尽管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但收效并不显著。就玉米而言,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玉米单产水平并不靠前,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平均亩产量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基于国内玉米需求量的进一步增大,未来我国进口玉米的增长态势或将难以避免。三是一旦人民币升值反转与国际灾害性天气同现,不免引发我国食品价格暴涨的危机。目前人民币持续“外升内贬”的现象,不可能就这样长期一直下去的,因此需要留心未来国际经济环境反转、人民币升值拐点的问题。

3 应对对外依存度再上升的策略与建议

3.1 加强大宗原料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限于耕地、水资源的紧张,随着我国饲料业的持续发展,饲料粮的需求增量必将高于国内粮食的预期增量,主要饲料原料不断扩大进口是趋势,未来饲料粮安全将会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目前除了种粮效益远低于社会平均收益水平问题之外,农民将比较效益更低的大豆耕地改作高产玉米也是个重要问题。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收入远高于种粮收入,各地农田撂荒、谷物改为经济作物等现象越来越普遍;二是快速的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蚕食宝贵耕地的同时,也在不断地降低各级政府的种粮积极性;三是我国农业

竞争力持续萎缩,农业基本建设长期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专业化、集约化和科技水平都差距巨大。

当前不仅需要从政策层面整体上进一步加大对种粮的补贴力度,还需要就不同农产品比较收益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要加强对种粮成本的管控研究,将城镇化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有机结合,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依靠科技、推广良种、集约耕种,以不断提高我国种粮的生产效率和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从而逐步降低我国主要饲料粮对国外的依存度。

3.2 强化资源性原料的科学保护性利用

鱼粉是典型的海洋资源性产品。目前,我国饲料工业每年消耗的鱼粉中,仅有20%~30%为国产鱼粉,这些鱼粉主要产自辽宁大连、山东荣成、浙江舟山、

广东沿海等地,其原料鱼分别捕捞自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区域。由于早些年我国鱼粉生产相对分散,管理难度较大,存在无证滥捕现象引发的渔业资源趋于枯竭的问题。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已充分认识到资源的可贵,有关部门从鱼粉生产实行许可证管理着手,规定了禁捕期等。目前无证乱捕的现象已大有改观,但与世界上科学利用海洋渔业资源较好的国家相比,仍有很多需学习借鉴之处。以世界鱼粉生产大国秘鲁和智利为例,秘鲁自2005年起,不再采用只限时不限量的奥林匹克式捕捞制度,而是采取限时限额的更为科学的捕捞配额制度。在每年的捕鱼配额公布一个月之前,秘鲁海洋研究院(IMARPE)派出渔业资源勘测船对鱼资源进行勘探,并出具鱼资源报告,以此作为公布当季捕捞配额大小的依据。捕捞期间,秘鲁沿海各港口每日都有前一日捕捞量、鱼体尺寸的统计数字公布,发现有鱼体规格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及时采取临时小禁捕措施等等。智利早在1991年制定了渔业普通法,在2001年制定每个厂最大捕捞限量,2013年2月初又公布了为保护鱼资源可持续性的新渔业法案。该法案是基于可转移证书的基础上制定,通过专业组织评估每个鱼种的当期捕捞配额,人工渔船的捕捞行为被政府以证书控制、卫星监测等措施进行密切监控。

3.3 适当降低我国畜禽养殖品种外来良种化的热度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品种外来良种化的高歌猛进,无疑为我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也引发了一些问题。我们认为,首先,不能因为个别的安全问题就抹杀几十年来动物遗传育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技给养殖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促进作用。当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行业要更好的解决安全生产的问题,提升产品品质,以满足消费者吃好的需求。其次,有必要审视我国畜禽品种进一步外来良种化、畜禽日粮结构以玉米-豆粕型为主的弊端问题。目前,我国的祖代鸡几乎全部从国外引进,国外种鸡已经占领了国内市场的绝大部分。我国种猪年进口量已超过1万头,且全部为高端核心群。这种情况促进了“玉米-豆粕”型日粮主流地位的形成,造成饲料粮的进口需求不断扩大。要改变这种趋势,我国畜禽养殖外来良种化的趋势需要降温,要重新重视地方畜禽良种的开发利用,走规模化养殖场(以外来良种为基础的集约化养殖)和散养场(以地方品种为基础的大范围、低密度养殖)并举的路线,从而优化我国养殖业的日粮结构,减少对进口原料的依赖。

3.4 研究建立适合中国饲料资源特色的日粮技术体系

过去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技研究的重点之一就如何缩短养殖周期并不断提高生产性能。但在进入品质时代的今天,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技的研究重点需要优化。一方面要立足国内资源,加大开发利用的力度,包括进一步开发非常规饲料资源以及新蛋白源的研究与开发等。另一方面要利用国内现

有资源,在安全技术方面进行创新,不断提高不同饲料资源的利用效价。比如,饲料蛋白源是制约我国水产养殖及饲料工业发展的瓶颈之,作为水产品、水产料产量都是世界第一的大国,如何在水产中有效利用氨基酸具有重要意义。总之,在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技领域,有必要尽快建立起立足于我国饲料资源的畜禽水生动物日粮技术体系。

《家畜饲养管理学》复习资料

《家畜饲养管理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情况下,饲料保存时要求其水分含量不应超过【】 A、10% B、14% C、20% D、24% 2.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动物发生的临床症状是【】 A、夜盲症 B、佝偻病 C、脑软化症 D、骨粗短症 3.维生素D缺乏,常引起动物发生的病症是【】 A、夜盲症 B、佝偻病 C、繁殖障碍 D、渗出性素质 5.维生素B6缺乏时,猪出现的典型症状是【】 A、结膜炎 B、关节炎 C、癞皮病 D、贫血症 6.在幼龄时期,下列哪种动物最容易缺乏铁元素【】 A、仔猪 B、犊牛 C、羔羊 D、幼驹 7.下列哪种维生素主要参与动物的凝血过程?【】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2 C、维生素C D、维生素K 8.雏鸡缺乏维生素B2时出现的典型症状是【】 A、卷爪麻痹症 B、脑软化症 C、骨粗短症 D、繁殖障碍症 9.家畜在妊娠时期缺乏碘元素,常产出的胎儿是【】 A、死胎 B、弱胎 C、无毛胎 D、正常胎 10.单胃动物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的部位主要是【】 A、胃 B、十二指肠 C、盲肠 D、直肠 11.动物消化吸收饲料各种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 A、胃 B、小肠 C、大肠 D、直肠 12.目前,用于蛋白质合成的检测技术主要是【】 A、免疫酶标技术 B、PCR技术 C、蛋白质电泳技术 D、同位素失踪技术13.合格动物油脂的脂肪含量要求是【】 A、91%~95% B、86%~90% C、81%~85% D、76%~80% 14.在反刍动物中发生可燃性气体损失主要是【】 A、甲烷 B、氨气 C、硫化氢 D、二氧化碳

15.一般认为,产蛋鸡需要摄取多少量的锌才能保证蛋壳的质量正常【】 A、20mg/kg B、50mg/kg C、100mg/kg D、200mg/kg 16.能量饲料的要求是每千克饲料消化能高于多少MJ?【】 A、8.46MJ B、10.46MJ C、12.46MJ D、14.46MJ 17.饲料原料及配合饲料储藏时,其水分含量的控制范围是【】 A、12% 以下 B、15%以下 C、18%以下 D、20%以下 18.在粗饲料中其干物质粗纤维含量要求是【】 A、大于或等于18% B、小于18% C、大于或等于20% D、大于45% 19.在育肥猪饲料中,花生饼可替代大豆饼,但其用量要求是【】 A、≤8% B、≤10% C、≤15% D、≤20% 20.鱼粉在幼龄畜禽日粮中的添加限量是【】 A、≤8% B、≤10% C、≤15% D、≤20% 21.下列哪一种碳水化合物是供给动物代谢活动快速应变需能最有效的营养素?【】 A、葡萄糖 B、麦芽糖 C、乳糖 D、蔗糖 22.饲料原料及配合饲料储藏时的环境温度控制范围是【】 A、15℃以下 B、20℃以下 C、25℃以下 D、30℃以下 23.在饲料中其它矿物质元素含量正常情况下,鸡对铜的耐受力为【】 A、100mg/kg B、200mg/kg C、250mg/kg D、300mg/kg 24.对未脱毒的菜籽饼,在日粮中的含量限制是【】 A、≤6% B、≤8% C、≤10% D、≤12% 25.玉米酒糟在种猪、肉猪日粮中的限制用量是【】 A、≤10% B、≤15% C、≤20% D、≤25% 26.在反刍动物中发生可燃性气体损失主要是【】 A、甲烷 B、氨气 C、硫化氢 D、二氧化碳 27.生长猪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有几个?【】 A、8个 B、10个 C、12个 D、14个 28.饲料原料及配合饲料储藏时的相对湿度控制范围是【】 A、70%以下 B、75%以下 C、80%以下 D、85%以下

饲料原料的概念及分类图文稿

饲料原料的概念及分类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第四章饲料原料的概念及分类 第一节饲料原料的概念及分类 1.饲料的概念 ?通常所说的饲料 –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的、含有能够满足各种用途动物所需的营养成分的可食成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饲料工业通用术语》对饲料的定义为:能提供饲养动物所需养分、保证健康、促进生长和生产且在合理使用下不发生有害作用的可食物质。 ?配合饲料是指根据鱼类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产目的的营养需求标准,把不同来源的饲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经加工(或再加工)而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饲料产品。 ?预混料 Premix:指一种或多种饲料添加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 也称添加剂预混合饲料(feed additive premix) 2.我国传统饲料的分类法 ?按养殖者饲喂时的习惯分类:精饲料、粗饲料、多汁饲料三类 ?按饲料来源分类:植物性饲料、动物生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和添加剂饲料 ?按饲料主要营养成分分析: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维生素饲料、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五类 4. Harris的饲料原料命名与分类法

根据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将饲料原料分为八大类,并对每类饲料冠以相应的国际饲料编号(international feeds number, IFN)。编码(为六位数,编码分为三节,表示成△,△△,△△△)代表每种饲料原料的全名称。 饲料的分类及其数字编码 粗饲料是指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以风干物为饲喂形式的饲料,如干草类、农作物秸秆等(100000)。 青绿饲料是指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上的青绿牧草、饲用作物、树叶类及非淀粉质的根茎、瓜果类(200000)。 青贮饲料是指以天然新鲜青绿植物性饲料为原料,在厌氧条件下,经过以乳酸菌为主的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饲料,具有青绿多汁的特点,如玉米青贮。 能量饲料是指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同时粗蛋白质含量小于20%的饲料称为能量饲料,如谷实类、麸皮、淀粉质的根茎、瓜果类。 蛋白质补充料是指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而粗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20%的饲料称为蛋白质补充料,如鱼粉、豆饼(粕)等。

饲料原料的质量安全控制

饲料原料的质量安全控制 0引言 随着工业饲料每年超越GDP增速的高速增长,国内饲料原料相对比较紧张,价格也在不断攀升。与此同时,自2012年5月1日起,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国家进一步提高了饲料原料的使用要求和规范,并对添加剂和药物做出了许多限制。要保证饲料的安全性,首先要保证饲料原料的质量安全控制。 1通过采购程序控制 目前市场上原料掺假事例屡见不鲜,掺假造假的手段、方法越来越高明,参假的物质也越来越复杂,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户对此防不胜防,给饲料质量和畜禽及水产品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一些大型的饲料企业购置气相、液相等仪器进行检验,技术要求高、费用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普及运用。探讨源头的控制程序,把好原料质量关,对于有效控制饲料质量尤为重要和必要。 1.1原料采购计划和质量控制指标的制订 企业首先根据生产计划议定原料采购计划和备选供货商,制订原料质量企业控制标准和检验项目。玉米应重点控制水分、容重、霉粒比例和杂质比例;小麦控制水分、容重;糠麸控制新鲜度和蛋白质成分;豆粕重点是粗蛋白质、蛋白溶解度、尿酶活性和掺假成分;棉、菜粕重点是粗蛋白质和掺假成分;鱼粉重点是感观、粗蛋白质、真蛋白质、盐分和掺杂成分;其他动物性饲料重点是感观、粗蛋白质和微生物。 1.2供货商资质审定 备选供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生产经营资质,具备有效的营业执照,其生产、经营范围应包括饲料、添加剂等项目。非动物源性单一饲料应取得省级饲料管理部门颁发的饲料审查合格证;饲料添加剂应取得农业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应取得农业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动物源性原料产品应取得省饲料管理部门颁发的动物源性产品卫生合格证。 质量体系认证情况:包括ISO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HACCP认证情况等,并提供相应证书。现场考察:对于新供货企业,采购人员应深入现场考核生产、经营条件;必要时现场取样检测。 信誉度调查:向当地饲料、工商管理部门咨询,了解企业生产、质量管理情况,索取质量抽检报告,调查客户对产品质量的反映,评估企业及产品的市场信誉度。 综合拟供货企业各方面情况,进行审定,确定是否列入供货企业。对无证、无照、管理部门挂牌督查的企业坚决排除。对新供货企业首次必须认真审定,老供货企业一般每年进行1-2次评审。 1.3原料质量评估 对大宗原料应索取产品检测报告和合格证;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料产品应索要产品批准文号的批件、产品执行标准、产品检验合格证和产品标签;首次采购非常规原料的应索取产品说明及相关资料,对产品安全、营养水平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试用;重要原料和大批量原料应进行送检。 1.4采购评议和协议 采购、品管、财务等部门对供货商资质、市场信誉、原料质量、同行价格进行综合分析,拟定采购方案,报送企业负责人批准。重要原料和大批量原料应每批进行;辅料应定期进行。签订购销协议,协议应明确质量标准、数量、价格、供货时间、供货方式、付款方式、违约

怎样识别掺假的鱼粉

怎样识别鱼粉掺假 由于鱼粉是生产饲料最常用的动物性蛋白饲料原料之一,所以鱼粉掺假也就成了我们在养殖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鉴别。 (1)感官识别法:淡黄或黄褐色为优质的纯正鱼粉;深褐色、有糟鱼酱味和腥臭味为劣质鱼粉;有咸味为掺有酱油渣或咸杂鱼;颗粒细度不匀,手捻松软为掺有肉骨粉或皮革粉;手捻有棉绒感,可捻成团为掺棉籽壳;用光滑深色硬纸,把鱼粉样均匀铺一层,在明亮光线下观察颜色是否一致,若有白色结晶颗粒,说明掺有尿素或食盐。(2)加热识别法:此法可检验鱼粉中是否掺有尿素。尿素中的氮属氨态氮,约占46%左右,可用灼烧法鉴别。方法是:取鱼粉20克,放在一块干净的铁片上,再用电炉或煤炉加热,至铁片温度约达70℃时,如果鱼粉散发出一种轻微的刺鼻氨味,即确定为掺尿素鱼粉。 (3)水洗识别法:鱼粉中掺有其它动、植物蛋白和沙子,可用水洗法鉴定。选一只透明度高的玻璃杯放入鱼粉40克左右,再加入大半杯水,用一根筷子或木棍快速沿一个方向搅拌,停止搅拌后迅速拿起杯子对着太阳或灯光看,如果杯底上有沙子,证明鱼粉掺沙。 (4)碱煮法:取一容器,加入鱼粉样和定量的10%氧化钾溶液混合,置火上煮沸,溶解的为鱼粉,不溶解的为植物性物质。 (5)测色法:将鱼粉样放入洁净玻璃杯中,加90%酒精浸泡后再滴入浓盐酸1—2滴,若深红色则表明掺有锯末,此物掺水后浮于表面。 (6)磁棒搅拌法:如怀疑鱼粉中掺有铁屑,可用磁棒搅拌,铁屑吸附于磁棒上。(7)筛选法:将鱼粉样品用孔径为2.8毫米的标准筛网筛选,标准鱼粉至少有98%的颗粒通过,否则说明鱼粉中有掺假物,使用不同网眼的筛子可检出不同的掺入杂物。(8)灰分检查法:取样品10克放入坩埚内,置电炉上燃烧并使其彻底灰化,鱼粉的灰分含量不超过5%,掺有黄土、砂子的鱼粉,其灰分含量则远高于5%。 (9)气泡鉴别法:取样品少许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若有大量气泡产生发生吱吱的响声,说明样品中有石粉、贝壳粉、蟹壳粉等物质。 (10)浮沉法:取少许样品放入洁净的玻璃杯或烧杯中,加入10倍体积的水,剧烈搅拌,静置后观察水面漂浮物和水底沉淀物。若水面漂有羽毛碎片或植物性物质,如稻壳粉、花生壳粉、麦麸等,说明有水解羽毛粉或植物性物质掺入。 (11)气味测试法:根据样品燃烧时产生的气味可以判别鱼粉的真伪,若闻到纯毛发燃烧气味说明样品是动物性物质;若出现谷物干炒时的芳香味,说明鱼粉中掺有植物性物质。 (12)烟雾测试法:取样品少许在火焰上灼烧,以石蕊试纸测试产生的烟雾。若试纸呈红色,系酸性反应,说明样品为动物性物质;若试纸呈蓝色,系碱性反应,说明样品中掺有植物性物质。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鱼粉的需要量日益增大。一些不法商贩乘机掺杂使假, 谋取暴利。现市场上国产和进口假鱼粉屡见不鲜。据我市饲料检验部门的介绍, 在鱼粉中多掺入蟹壳粉、虾壳粉、血粉、羽毛粉、皮革粉、棉粕、菜粕、谷壳、 尿素等。一般掺假的量是精心计算的;因此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掺假鱼粉的蛋 白质含量都能达到国标(GB)一、二级鱼粉的水平,但真蛋白质的质量和数量 确很低。氨基酸组成不平衡。用掺假鱼粉配制的饵料,因饵料的营养不平衡不但 影响鱼类生长,而且还会导致鱼的体质下降,抗病力降低,饲料系数增大,排泄 粪便增多,水质污染严重。这一系列的不利影响,不仅可给用户造成重大的经济 损失。而且还破坏了国产鱼粉的声誉。所以我们一方面要自觉地坚持打假,另一

饲料原料验收标准

饲料原料验收标准

说明 为适应饲料原料市场质量不断变化、品种不断增加的需求,为规范公司饲料原料的采购、验收,保证公司产品质量,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政府有关规定,重新修订了这套《饲料原料验收标准》。现对编制与使用作如下说明。 一、编制依据 1、相关的饲料工业标准 2、市场饲料原料的供应情况 3、公司的产品标准 二、使用说明 1、指标分营养指标、非营养指标及物理性状指标三大类。 其中:★★为安全指标等,必须检测;★为推荐检测指标; 无标示者为参考指标;大部分物理指标为验收原料时必须检测但不需借助仪器,用眼、舌、鼻、口、手等可直接检测的指标,故不再列为必须检测指标; 2、本标准规定的安全指标等必须全部检验。 3、本文件规定的指标为可以直接使用指标,因市场原因确不能保证时,应及时报告技术部或片区配方师,经配方验算可以调整使用者,方可采购,否则不予采购及验收。 4、原料验收工作要尽量前移,查看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通过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信誉评估,从源头控制不合格原料进厂。 5、根据实际操作编制检验单或报告单,如实记录检验结果,并经品管员审核签字后保存3年。

目录 一、谷物与块根类 1.1玉米 (1) 1.2小麦 (2) 1.3皮大麦 (3) 1.4裸大麦 (4) 1.5燕麦 (5) 1.6稻谷 (6) 1.7高粱 (7) 1.8木薯干 (8) 1.9甘薯干 (9) 二、谷物加工副产品 2.1全脂米糠 (10) 2.2脱脂米糠粕 (11) 2.3粗糠 (12) 2.4碎米 (13) 2.5次粉 (14) 2.6麸皮 (15) 2.7大麸皮 (16) 2.8小麸皮 (17) 2.9粉头 (18) 2.10小麦胚芽粉 (19)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方案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饲料企业生产行为,保障饲料产品质量安全,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 料补充料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第三条企业应当按照本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实现从原料采购到产 品销售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 第四条企业应当及时收集、整理、记录本规范执行情况和生产经营 状况,认真履行年度备案和饲料统计义务。 有委托生产行为的,托方和受托方应当分别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备案。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对企业实施本规范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原料采购与管理

第六条企业应当加强对饲料原料、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饲 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和浓缩饲料( 以下简称原料)的采购管理,全面评估原料生产企业和经销商(以下简称供应商)的资质和产品质 量保障能力,建立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编制合格供应商名录,填写并保存供应商评价记录: (一)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应当规定供应商评价及再评价流程、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记录等内容; (二)从原料生产企业采购的,供应商评价记录应当包括生产企业名称及生产地址、联系方式、许可证明文件编号(评价单一饲料、饲料添 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生产企业时填写)、原料通用名称 及商品名称、评价内容、评价结论、评价日期、评价人等信息; (三)从原料经销商采购的,供应商评价记录应当包括经销商名称及注册地址、联系方式、营业执照注册号、原料通用名称及商品名称、评价内容、评价结论、评价日期、评价人等信息; (四)合格供应商名录应当包括供应商的名称、原料通用名称及商品名称、许可证明文件编号(供应商为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 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生产企业时填写)、评价日期 等信息。 企业统一采购原料供分支机构使用的,分支机构应当复制、保存前款

几种饲料原料掺假的简易鉴别法

几种饲料原料掺假的简易鉴别法 一、识别饲料原料掺假的基本常识 1、采用闻、摸、看、尝四法来分辨。 1.1 闻:特定的饲料原料都有其特有的芳香气味,如有异味、怪味、霉变味或无味(掺假可掩盖芳香味)就说明饲料为假劣原料。 1.2 摸:因为人体带有生物电,可用手反复插入饲料原料中,再抽出抖落,如果细小物质不易抖落,就说明有假。 1.3 看:①色泽是否一致。特定的饲料原料具有其固有的光泽,如果同一批原料中有颜色不同和光泽度不一样的物质就说明有假;②粒度是否整齐。看较细小粒度的原料中是否有较整齐的细小颗粒或是否有超细物质存在,而且有一定的数量。如果有可将其破坏和特定的原料做对比,一比便知。 1.4 尝:特定的原料都有固定的味道,如甜、酸、涩、苦、香等,如果经常尝,就会知道不同;特别是石粉、沸石、砂石等一尝便知。 二、部分常见饲料原料掺假的识别实例 1、豆粕经销商常用大片麸片、稻壳、米糠等和磨细的黄土玉米面混合制成细小颗粒,然后着上色做成“豆粕料”,也有单用磨细的黄土制粒着色的,掺在豆粕内,致使豆粕粗蛋白含量降至30%以下。 识别:①闻,掺有“豆粕料”的豆粕由浓香变为淡淡的香或根本无香味。②看,豆粕颜色淡黄,加热温度高的深黄,不掺假的光泽非常明

显,整齐划一,而掺有“豆粕料”的豆粕整体光泽度降低,特别是“豆粕料”基本没有光泽度;把粒度整齐,偏大的取走后,剩下细小的,然后用右手食指和拇指捏起,使劲一搓,一看便知,真正的豆粕,即使是再细小的颗粒,用两个手指是搓不细的。③尝,真豆粕有豆香味,而掺假的无味(玉米面、石粉等)或有泥土味(掺黄土、泥沙等)。④水浸,取适量样品放入大玻璃杯中,用水浸泡2小时,然后用一小棒轻轻搅动,若有分层现象的,上层为豆粕、中层为玉米面(饼)、下层为黄土、钙粉、石粉等。⑤滴碘洒,取少量样品放于载玻片中,在样品上滴几滴碘洒,1分钟后若有物质变为蓝黑色,就证明掺有玉米、麸皮、稻皮等。 2、棉粕主要掺有红土、膨润土、褐色沸石粉或砂石粉的,也有用钙粉、各色土、麸皮、米糠、稻壳经加工制粒、首色制成“棉粕料”的。识别:棉粕因产地不同,加工的工艺流程不一样,导致生产的棉粕颜色、质量也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用感观检查配合水浸法鉴别比较容易,也比较准确。 3、鱼粉经常掺羽毛粉、血粉、皮革粉、玉米蛋白粉、小麦次粉、鱼油、骨粉、贝壳粉、尿素、铵盐等。 识别:①闻,质量好的鱼粉有淡淡的鱼香味,无鱼腥味、怪味或刺鼻的氨味。②看,随产地(秘鲁、日本、俄罗斯、我国近海)和鱼种(秘鲁诺贝沙丁鱼、日本沙丁鱼、俄罗斯白鱼、我国近海鯷鱼等)及加工工艺不同而不同,但颜色和光泽是一致的,颗粒大小是一致的,可看到大量疏松的鱼肌纤维、少量的鱼眼、鱼刺、鱼鳞。③尝,好的

饲料分析检验学参考资料

饲料分析检验学 《饲料分析检验学》学习方法 掌握饲料理化检验的基本概念(名词解释) 饲料分析检验的基本程序 感官检验的基本方法 饲料分析主要检验方法种类及其优缺点 主要检验方法的适用范围、原理、基本操作过程及特别需注意的问题 各类饲料品质检验指标有哪些 饲料:能够提供动物所需养分、保证健康、促进生产,并在合理使用下不发生有害作用的可饲物质。(国家标准定义) 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为满足某动物营养需要,通过有目的的劳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成果。包括能直接饲喂的全价饲料和各种半成品(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料、精料补充料)。(饲料行业协会定义) 饲料质量:饲料原料和饲料加工后的优劣程度。 饲料变异:饲料因饲料原料、饲料加工技术的差异,在饲料加工过程使用不良原料掺假以及由于储存运输不当而损坏和变质造成的质量变化。 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 运用实验手段,分析、测定饲料原料及产品的质量特性,然后把测定的结果与规定的质量标准相比较,以判断饲料的营养价值或对产品质量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 总体―――具有完全一致的属性的待测样品的总数 检样――由分析的整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采集的少量物料。 原始样品――从生产现场等总体分析检样采取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的样品。 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技术处理以后,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供分析检验用的样品。 随机采样____按照随机抽取的原则,从分析的整批物料中抽取一部分样品的方法。“五分法” 代表性采样____按照样品随空间(位置)和时间变化的规律(系统抽样法),采集样品,使采集到的样品能代表其相应部分的组成和质量。 样品的制备——指对样品的粉碎、混匀、缩分等过程。 新鲜样本:含有70%-90%的水分的饲料样本(大量游离水和少量吸附水) 半干样本:除去初水分的样本 风干样本:饲料样本中不含游离水,仅含有15%以下的吸附水的饲料样本。 绝干样品(absolute-dried sample):在100~105℃烘至恒重的饲料样品。 系统误差——是由固定的原因造成的,在测定过程中按一定的规律反复出现,有一定的方向性。 这种误差大小可测,又称“可测误差”。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操作误差 偶然误差——由一些偶然的外因引起,原因往往不固定、未知、且大小不一,不可测,这类误差往往一时难于觉察 饲料的化学性污染(chemical pollution)是指各种化学物质如有害金属、化学农药、药物、化肥、合成洗涤剂、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及其它有毒有害的化合物对饲料的污染。 饲料养分 存在于任何饲料中能够维持动物生命和生产产品的化学成分。饲料养分可概括水分、蛋白质、

原料安全性评价制度

原料安全性评价制度 1.目的 为了对原料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规范原料安全性评价活动,制定本制度,从而确保原料质量安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原料安全性评价管理 3. 管理职责 3.1 品管主管负责组织人员对原料安全性进行评价 3.2 化验员负责对原料的卫生指标进行定期检验或外部委托送检。 4. 具体条款规定 4.1 原料卫生指标的定期检测 4.1.1品管员每3个月至少选择5种原料,进行取样送化验室检测。 定期检验卫生指标的5种原料选择原则:要根据原料的特性、配方使用量、季节变化、库存周期,原料价值等影响质量安全的因素来选取原料,如:配方中使用量较大的玉米、小麦、豆粕要定期抽查;在潮湿季节,要对易霉变的面粉、米糠进行抽查;对于库存周期较长的棉粕等原料要进行定期抽查;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鱼粉、肉骨粉等进行定期抽查;对重金属、霉菌毒素易超标的硫酸锌等矿物质、玉米DDGS等玉米副产品进行定期抽查;对价值较高的维生素等饲料添加剂进行定期抽查。 4.1.2化验员要及时对送检样品的主要卫生指标进行检测。对于不能检测的项目,要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 4.1.3 化验员要根据检测结果编制检测报告并及时上报自行或委托检测报告。4.2 原料安全性评价 4.2.1若有一项及以上卫生指标不合格,品管主管要根据检测结果组织相关人员重新对该原料及其成品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原料安全性评价的几种情况:评价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检测结果合格,此时的原料安全性评价报告除了肯定原料质量保障体系外,也要对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预防;二是,若检测结果不合格,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评价: (1)该原料还未使用:立即封存,不得使用,及时进行处置,找出原因,并提

实用饲料原料验收标准

玉米 1.产品描述:谷物的一种,其含量大部分是玉米淀粉,具有能量高,纤维和蛋白含量低,且 缺乏赖氨酸和色氨酸的特点,黄玉米含有较多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及丰富的 叶黄素,对蛋黄、脚色及肤色的着色有很好的效果,适口性好,易消化,是 畜类的一种主要能量来源。 2.质量标准 2.1感观性状:色泽:呈淡黄色或金黄色 目测;无鼠类污染及金属杂质,无肉眼可看见的菌体 粒度:籽粒整齐均匀 杂质:≤0.5%(非玉米物质) 气味;香甜 2.2化学指标:水分≤14.0% 粗蛋白质≥8.7% 粗纤维≤2.0% 粗灰分≤2.6% 2.3卫生指标:黄曲霉素B1≤50ppb(霉菌生长条件:水分>14.0%。温度>20℃。相对湿度:70%-80%) 霉菌总数(1000个/g)<40 3. 验收标准 3.1水分 4-10月份标准≤1 4.0% 14.0%≤水分≤14.5% 按照超出部分的从重量上扣除。>14. 5.0%拒收 11-3月份标准≤14.5% 14.5%≤水分≤15% 按照超出部分的从重量上扣除。≥15%拒收 3.2杂质:视杂质多少从重量上扣除,>2.0%拒收。 3.3霉变:黄曲霉素B1不符合标准或发现2%的颗粒霉变拒收。 膨化玉米 1.产品描述:玉米粉碎后经快速挤压,剪切后瞬间喷出而成,其富含油脂,能量高,适口性 好。 2.质量标准 2.1感观性状:色泽:呈金黄色 粒度:均匀整齐 杂质:≤0.5%(非玉米物质) 2.2化学指标:水分≤10.0% 粗蛋白≥8.5% 粗纤维≤4.0% 粗灰分≤1.5% 3. 验收标准 3.1水分≤10.0% 10.0%≤水分≤11.0% 按超出部分从重量上扣除,>11.0%拒收 3.2杂质视杂质多少从重量上扣除,≥1.0%拒收。

饲料质量安全规范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2014年1月13日农业部令2014年第1号公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饲料企业生产行为,保障饲料产品质量安全,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第三条企业应当按照本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实现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 第四条企业应当及时收集、整理、记录本规范执行情况和生产经营状况,认真履行年度备案和饲料统计义务。 有委托生产行为的,托方和受托方应当分别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备案。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对企业实施本规范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原料采购与管理 第六条企业应当加强对饲料原料、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和浓缩饲料(以下简称原料)的采购管理,全面评估原料生产企业和经销商(以下简称供应商)的资质和产品质量保障能力,建立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编制合格供应商名录,填写并保存供应商评价记录:(一)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应当规定供应商评价及再评价流程、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记录等内容; (二)从原料生产企业采购的,供应商评价记录应当包括生产企业名称及生产地址、联系方式、许可证明文件编号(评价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生产企业时填写)、原料通用名称及商品名称、评价内容、评价结论、评价日期、评价人等信息; (三)从原料经销商采购的,供应商评价记录应当包括经销商名称及注册地址、联系方式、营业执照注册号、原料通用名称及商品名称、评价内容、评价结论、评价日期、评价人等信息;

动物性原料的掺假识别

动物性原料的掺假识别 一、鱼粉的掺假识别 鱼粉中常掺有菜籽粕、棉籽粕、羽毛粉、血粉、皮革粉、花生粕、芝麻粕、大豆粉、虾粉、蟹壳粉、贝壳粉、肉骨粉、尿素等,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1、感观检查法 ⑴优质鱼粉颜色一致,呈红棕色、黄棕色或黄褐色等,细度均匀。劣质鱼粉为浅黄色、青白色或黑褐色,细度和均匀度较差,掺假鱼粉为黄白色或红黄色,细度和均匀度差,掺入风化土鱼粉色泽偏黄。 ⑵ 嗅觉 优质鱼粉是咸腥味;劣质鱼粉为腥臭或腐臭味,掺假鱼粉有淡腥味、油脂味或氨味等异味。掺有棉籽粕和菜籽粕的鱼粉,有棉籽和菜籽味,掺有尿素的鱼粉,略具氨味,掺入油的鱼粉,有油脂味。 ⑶ 触觉 优质鱼粉捻质地柔软具鱼松状,无砂粒感,劣质鱼粉和掺假鱼粉手捻有砂粒感,手感较硬,质地粗糙磨手,如结块发粘,说明已酸败,强捻散后呈灰白色说明已发霉。 2、显微镜检查 鱼粉为黄褐色或黄棕色等轻质物,按鱼肉、鱼骨和磷的特征可以鉴别。 鱼肉镜下表面粗糙,具有纤维结构,类似肉粉,只是颜色浅。鱼骨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的银色体,一些鱼骨块呈琥珀白色,其空隙呈深色的流线型波状线段,似鞭状葡萄枝,从根部沿着整个边缘向外伸出。鱼鳞为平坦可弯曲的透明物,有同心圆,以深色和浅色交替排布。鱼鳞表面有轻微的十字架,鱼鳞表面碎裂,开成乳白色的玻璃珠。 烧鱼粉 鱼粉长期堆放,通过空气氧化而正行燃烧,呈褐色,从镜下看不到油星,且颗粒碎小,鱼骨由半透明的银色体变为黄褐色的半透明体,鱼肉粗糙,纤维结构看不清楚或根本看不到。 鱼粉掺假的显微镜的检查: ⑴ 掺菜籽粕

鱼粉中掺菜籽粕镜下可看到菜籽粕的种皮特征,种皮为深棕色并且薄,外表面有蜂窝状网孔,表面有光泽,内表面有不柔软的半透明白色薄片附着。菜籽的种皮和籽仁碎片不连在一起,籽仁呈淡黄色,形状不规则,无光泽,质脆。 ⑵ 掺棉籽饼粕 鱼粉中掺棉籽饼粕镜下可见棉絮纤维附着在外壳上及饼粕颗粒上,棉絮纤维为白色丝状物,中空、扁平、卷曲、半透明、有光泽,棉籽壳碎片为棕色或红桲色,厚且硬,沿其边沿方面有淡褐色和深褐色的不同色层,并带有阶梯似的表面。棉籽仁碎片为黄色或黄褐色,含有许多团圆形扁平的黑色或红褐色油腺体或棉酚色腺体。棉籽壳和棉籽仁是连在一起的。 ⑶ 掺稻壳粉 鱼粉中掺稻粉可见具有光泽的表面,有井字条纺,并可见到茸毛。 ⑷ 掺花生饼粕 鱼粉中掺花生饼镜下可见花生种皮、外壳存在,种皮为红色、粉红色、深紫色或棕黄色。外壳破碎呈极不规则的片状,分层,内层呈白色海绵状,有长条短纤维交织,外壳表面有突筋。 ⑸ 掺芝麻饼粕 鱼粉中掺芝麻饼粕镜下可见芝麻种皮特征,芝麻种皮带有微小的圆形突起,芝麻皮薄,黑色、褐色或黄褐色,因品种而异。 ⑹ 掺大豆粉 鱼粉中掺大豆粉镜下可见豆皮、黄色或淡黄色块状物,豆皮有凹形斑点,稍有卷曲,并可见种脐,白色海绵淀粉像水珠浮在块状物表面。 ⑺ 鱼粉中掺麦 镜下可见淡黄色或棕色片状皮,皮外表面有细皱纹,内表面粘附有许多不透明的白色淀粉粒。 ⑻ 掺皮革粉 鱼粉中掺皮革粉镜下可见绿色、深褐色及砖红色的块状物或丝状物,像锯末似的,没有水解羽毛粉那样透明。 ⑼掺水解羽毛粉 鱼粉中掺有水解羽毛粉镜下可见半透明像松香一样的碎颗粒,有些反光。同时可见羽毛管和羽毛轴。似空心面,也可看见生羽毛。

饲料原料验收标准

饲料原料验收 标准 二零零六年

说明 一、编制依据: 1.行业通用标准GB10647-89 2.价值评估原则 3.产品标准 4.市场供应状况 二、指标说明 1.指标分营养指标、非营养指标及物理性状指标三大类。 2.本指标为可以直接使用指标,因市场原因确不能保证时,应及时报告技术部,经配方验算可以调整使用者,方可采购,否则不予采购及验收。 3.水分指标必须严格控制,确因市场原因不能满足时,由技术部确定允收标准,但必须经过处理,达到使用标准后方可使用。 4.玉米霉变粒必须按标准要求操作,不允许放宽。 三、检验方法 1.加大对原料的抽样检验力度,特别是对中间商及零星玉米客户、零星辅助原料客户的抽样必须进行30%、100%抽样检验。 2.对本标准规定的指标项目在检验能力内全部检验。 3.制定检验单或报告单,填满检验项目与数据由检验员签字。

目录(CONTENT) 原料名称页次玉米 (1) 小麦 (2) 大豆粕 (3) 脱皮大豆粕 (4) 鱼粉 (5) 国产鱼粉 (6) 肉骨粉 (7) 葵花粕 (8) 棉籽粕 (9) 菜籽粕 (10) 花生粕 (11) 芝麻粕 (12) 麸皮 (13) 次粉 (14) 玉米蛋白粉 (15) 玉米酒精糟及可溶物 (16) 玉米胚芽饼 (17) 全脂米糠 (18) 脱脂米糠 (19) 碎米 (20) 乳清粉 (21) 乳糖 (22) 麦芽根 (23) 磷酸氢钙 (24) 磷酸二氢钙 (25) 石粉 (26) 贝壳粉 (27) 食盐 (28) 玉米油 (29) 精炼鱼油 (30) 动物油脂 (31)

玉米的质量标准及验收指标 1

饲料原料掺假

饲料原料掺假检测(华中农大) 一、饲料原料掺假现状、形式与检测程序 (一)饲料原料掺假现状 国产鱼粉100%掺有植物质,50%掺有非蛋白含氮化合物,20%不同程度地掺有血粉或羽毛粉。甚至进口鱼粉,也有50%掺有非蛋白含氮化合物,20%掺有皮革粉。销售时多以“价格优惠”、“送货上门”、“看样订货”及“回扣”等手段迎合人们心理,而大宗发货时,却以假充真,面目全非。当前饲料原料掺假不仅在鱼粉、豆粕、油脂等一些价格昂贵原料上,也向其它原料扩展,而且掺杂物种类繁多,手段五花八门,多不易用常规法检出,故更加加大了原料品质检测的难度。 (二)饲料原料掺假、使杂、伪造的含义与形式 1.饲料原料掺假、使杂、伪造的含义 (1)掺假:指在原料中掺入非原料可饲物质,以达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2)使杂:指在原料中掺入非原料不可饲物质,以达以杂增重。 (3)伪造:指以伪代真,名实不符。 2.饲料原料掺假、使杂、伪造的形式 (1)掺兑:在原料中掺兑非原料物,出售时冒称原物者。 (2)替代:以它物部分或全部替代原物者。 (3)着色:以染料着色于非原料物,掩饰掺杂真相者。 (4)伪造:出售与商标完全不符的物质者。 (三)饲料原料掺杂的检测程序 确定原料是否掺杂、伪造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因为检测的正确与否,是判断品质优劣和是否掺杂的关键。饲料原料掺杂的检测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调查了解和掌握当前(地)原料掺杂、伪造的基本情况和动态,以达缩小检测范围, 做到心中有数。 2.购入或送检原料时,首先应采用感观法、筛分法、容重法等确定是否掺 杂。根据检测结果和经验,初步划定掺杂物范围。 3. 根据初步划定的掺杂物范围,可采取显微镜检和快速滴定进一步确定掺假的范围,最 后再用化学检测的方法确认掺假的种类以及掺假物的含量。 二、饲料原料品质检测与鉴别方法 (一)一般鉴别法饲料品质的一般鉴别法,是指用视觉、嗅觉、触觉等鉴别原料品质的一些方法,故又称感观法。1.视觉法:指通过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原料形态、颜色、虫害及霉变的一种方法。如观察时若发现原料结块,可能是水分含量过高或发生了霉变。粉碎、过筛时若发现粉料呈球块,一捻又成粉末时,除上述原因外,可能与脂肪含量较高,有粘性物质存在有关。正常豆粕应呈黄或金黄色,若呈褐、棕褐色或棕黑色,可能加热过度。要确切判断,尚需通过脲酶活性等方法进一步确定。 2.嗅觉法:原料因发酵、腐败,可导致蛋白质分解,人为添加非蛋白含氮化合物也可产生挥发性氨气味;脂肪酸败和过热焦化可产生焦臭味等,都可通过嗅觉判断。如发现鱼粉有刺激性氨味、哈喇味、霉味,即可判定该鱼粉已发生腐败、霉变或脂肪酸败。 3.触觉法:指原料水分含量可通过手摸、耳听来判断。如手插入料堆感觉湿凉,表示原料含水量超标。青干草手触无湿凉感,手摇有沙沙响声,表明品质优良。

饲料厂饲料原料、成品料送检管理制度饲料厂饲料原料

饲料厂饲料原料、成品料送检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全面保证饲料原料及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与分析实验室的《检验管理制度》相互补充,特制定此管理制度。 二、范围 1.适用于原料及成品料常规指标及卫生指标的送检; 2.适用于公司不能检测的项目及需要准确性校准的项目。 三、职责 1.质管室负责制定并完成原料及成品料的外送检计划,并与权威检测机构做好外联工作。 2.品控部负责完成原料及成品料微生物指标的送检。 3.技术经理负责原料及成品料外检计划的审批及临时外检工作的安排。 四、管理内容 (一)外送检 1.外送样原则 1)公司内部不能检测的项目尽量安排外送检; 2)选取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尽可能降低检测成本;

3)每季度原料及成品料的卫生指标安排送检一次,每次不低于5种原料,1种成品料; 4)准确性校准的性质外送样根据需要开展,不设定具体频次。 2.外送检项目 2)动物性原料动物性原料送检项目及频次 植物源性原料送检项目及频次 3)植物性原料

4)添加剂类原料添加剂类原料送检项目及频次 5)成品料成品料送检项目及频次

3. 外送检流程 由质管室每季度安排具体的送样计划,技术经理审核后实施。 (二)微生物检测 饲料原料和成品料的微生物检测主要由公司疾控中心负责,品控部负责采样、送样和反馈检测结果。 1.检测频次安排 1.1原料 1)内用料原料:每月抽测2次,原料送检品种不低于3种,包括豆粕、麸皮、棉粕等; 2)外销料原料:每月抽测2次,原料送检品种不低于2种,包括棉粕、膨化棉粕、棉籽蛋白、鱼粉、肉粉、鱼溶浆蛋白等。 1.2 成品料 1)内用料:每月抽测2次,内用料送检品种不低于4种,包括种生1、种生2、种蛋1、产前料等; 2)外销料:每月抽测2次,外销料配合料送检品种不低于1种,包括开食(颗粒料)、强化(颗粒料)、产蛋料、生I、生II。 2.检测项目 每份样品检测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霉菌数、沙门氏菌4项内容。 3.相关要求 1)饲料品控部每月按照疾控部指定日期将所需检测微生物的原料、成品料统一送到微生物化验室进行检测。

饲料原料安全性评价报告

GS名称 原料安全性评价报告Lg 评价时间: 评价人:

原料安全性评价报告 1 评价综述 本次对4种原料2017年上半年卫生指标检测结果进行评价, 共检测136个玉米样品、38个麸皮样品、28个膨化玉米样品和16个面粉样品 。进行黄曲霉B 1、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定性检测。 2 检测结果 2.1 一级玉米检测结果 2.2 麸皮检测结果 供应商 玉米产地 检测次数 黄曲霉毒素合格次数 合格率(%) 赤霉烯酮合格次数 合格率(%) 呕吐毒素合格次数 合格率 (%) 14 14 100% 12 86% 12 86% 37 37 100% 37 100% 36 97% 27 27 100% 27 100% 27 100% 8 8 100% 8 100% 8 100% 9 9 100% 9 100% 9 100% 6 6 100% 6 100% 6 100% 15 15 100% 15 100% 15 100% 5 5 100% 5 100% 5 100% 12 12 100% 12 100% 12 100% 3 3 100% 3 100% 2 67% 合 计 136 136 100% 134 99% 132 97%

商品代号供应商日期赤霉毒素 ≦100ppb 呕吐毒素 ≦1000ppb 2017/2/7 合格合格2017/2/12 合格合格2017/2/13 合格合格2017/2/13 合格合格2017/2/26 合格合格2017/2/27 合格合格2017/3/5 合格合格2017/3/6 合格合格2017/3/6 合格合格2017/3/11 合格合格2017/3/14 合格合格2017/3/14 合格合格2017/3/23 合格合格2017/3/21 合格合格2017/3/21 合格合格2017/4/4 合格合格2017/4/5 合格合格2017/4/11 合格合格2017/4/12 合格合格2017/4/12 合格合格2017/4/29 合格合格2017/5/15 合格合格2017/5/19 合格不合格2017/5/23 合格合格2017/5/27 合格不合格

饲料主要蛋白原料掺假的检测方法

鱼粉的质量鉴别 一、鱼粉中掺入植物性杂质的检测 凡植物来源的均含有淀粉和木质素。淀粉可与碘化钾反应,产生蓝色或蓝黑色化合物;木质素在酸性条件下,可与间苯三酚反应,产生红色化合物。故利用上述两种反应,即可迅速检测鱼粉中是否含有植物来源的掺假物。 检测方法: (1)取被检鱼粉1~2克入试管中,加4~5倍蒸馏水加热至沸以浸出淀粉。冷却后,滴入1~2滴碘-碘化钾溶液(取碘化钾6克加入100毫升蒸馏水中,再加入2克碘,溶解后遥匀,置棕色瓶中保存),若溶液即现蓝色或黑蓝色,表明鱼粉中掺入淀粉。 (2)取被检粉碎鱼粉少许平铺入表面皿中,用间苯三酚液(2克间苯三酚溶入100毫升90%乙醇中)浸湿,放置5~10分钟,再滴加2~3滴浓盐酸,若试样中出现散布的红色点,说明鱼粉中掺入了含木质素物质。 二、鱼粉中掺入血粉的检测 血粉中含有铁质,该铁质具有类似过氧化物酶作用,能分解过氧化氢放出新生态氧,使联苯胺氧化成联苯胺蓝,出现蓝色环点。根据环点的有无,即可判断出鱼粉是否掺入血粉。 检测方法: 取少许被检鱼粉入白瓷皿或白色滴板中,加联苯胺-冰乙酸混合液数滴(1克联苯胺加入100毫升冰乙酸中,加150毫升蒸馏水稀释)浸湿被检鱼粉,再加3%过氧化氢液一滴,若掺有血粉被检样即显深绿或蓝绿色。 三、鱼粉中掺入非蛋白氮化合物的检测 1、鱼粉中掺入铵盐、尿素的检测 铵盐一般均含氨态氮。尿素在碱性条件下经脲酶催化也可生成氨态氮。奈氏试剂可与氨态氮反应生成棕红色胶体络合物,并可依红棕-红褐-深红色的颜色变化,判断其掺入量的多少。 检测方法:

1.1奈氏试剂法:取被检鱼粉1~2克加入250毫升烧杯中,加蒸馏水25~50毫升,混合均匀后静置20分钟,以便掺入的铵盐或尿素充分溶入水,备用。另取试管一支,加奈氏 试剂2毫升(称碘化钾5克加入5毫升蒸馏水中,边搅拌边滴加25%氯化汞饱和液至稍 有红色沉淀出现。再加40毫升50%NaOH溶液,最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毫升,混匀 入棕色试剂瓶中保存)。然后沿管壁用滴管加上述被检样浸出液1~2滴,液面立即出现 棕红色环,表明有铵盐掺入。若液面出现白或黄色环,可疑有尿素掺入,再用脲酶法进行进一步检测。 1.2脲酶法①取10克被检鱼粉于烧杯中,加100毫升蒸馏水搅拌、过滤,取滤液少许于 点滴板上,加2~3滴甲基红指示剂(0.1克甲基红溶入100毫升95%乙醇中),再滴加2~3滴脲素酶溶液(0.2克脲素酶溶入100毫升95%乙醇中).在40~50℃水浴上加热 1~2分钟,静置5分钟。若点滴板上呈深红紫色,说明鱼粉中掺入了尿素。无脲素酶时,可用下法检测。取两份1.5克被检鱼粉入两支试管中,其中一支加入少许黄豆粉,然后两管 各加入5毫升蒸馏水,摇匀后置60~70℃恒温水浴锅中3分钟,再滴加2~3滴甲基红指 示剂。若加生黄豆粉的试管中呈较深紫红色,说明鱼粉中掺入了尿素。②称取被检鱼粉 2~3克加入250毫升三角瓶中,加蒸馏水100毫升,黄豆粉滤液20毫升(5克生黄豆粉入100ml水中浸泡lh,过滤),加塞摇匀。置40-45℃水浴锅内温热30min(温度不宜超过45℃,否则脲酶失活)、最后用镊子取红色石蕊试纸一条浸入该溶液中,若试纸变蓝;表明被检鱼粉掺有尿素。 1.3定量法。取一个500ml烧瓶置可调温电炉上,用玻璃管,皮管连接冷凝管,冷凝管口 浸入滴有 3 滴甲基红一溴甲酚绿指示剂和 50ml l%的硼酸接收液中,接通冷凝水,此即定量检测的蒸馏装置。然后将怀疑掺有尿素的样本液快速无损地倒入烧瓶中(三角瓶用蒸馏水冲洗3次,使所有残液、残渣全部入烧瓶中),并加蒸馏水至烧瓶1/2处。加热瓶内 溶液至沸腾后调低电炉温度,使溶液保持沸而不溢状态。当蒸馏出瓶内溶液1/3后,用 红色石蕊试纸蘸一下冷凝管口的馏出液,若试纸不变色,停止蒸馏。用标准的HCI溶液滴定接收液呈灰红色即为终点。根据所耗HCI毫升数即可计算出试样中掺入尿素的百分含量。 试样中尿素含量%=0.03*V*N/W V一滴定所耗标准HCI液毫升数 N-HCI标准液的实际当量浓度 W一试样重量 0.03一尿素含氮相对V、N的比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