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
- 格式:ppt
- 大小:15.35 MB
- 文档页数:7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阻肺,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
与气道和肺组织的异常慢性炎症反应有关。
支气管哮喘:是指有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
气道高反应性(AHR):是指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高度敏感性,出现过早或过强的收缩反应。
速发型哮喘反应:是指哮喘几乎在吸入变应原的同时立即发生反应,15-30分钟达高峰,2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
迟发型哮喘反应:是指哮喘在吸入变应原之后6小时左右发生反应,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天,而且临床症状严重,常呈持续性哮喘表现,肺功能损害严重且持久。
沉默肺:严重的哮喘发作,哮鸣音减弱,甚至完全消失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大多继发于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反复发生支气管炎症,使支气管管壁结构破坏,引起管腔异常和持久性扩张。
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或)反复咯血。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炎症,包括具有明显潜伏期的病原菌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发生的肺炎。
Koch现象: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再感染和初次感染所表现出不同反应的现象Horner综合症:肺尖部肺癌(Pancoast瘤),易压迫颈部交感神经,引起病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同侧额部或胸壁少汗或无汗。
也常可有肿瘤压迫臂丛神经,造成以腋下为主、向上肢内侧放射的火灼样疼痛,夜间尤甚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是由于上腔静脉被转移性淋巴结压迫或右上肺原发性肺癌侵犯,或腔静脉内癌栓阻塞静脉回流引起。
表现为头面部和上半身淤血水肿,颈部肿胀,颈静脉扩张,可在前胸壁见到扩张的静脉侧支循环。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疾病。
copd名词解释内科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疾病,通常由吸入有害
气体或颗粒物引起,导致气道炎症和气道狭窄,最终导致气流受限。
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两种主要类型。
内科护理在COPD
患者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内科护理的目标是帮助患者减轻
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和住院率,并提供持续的支持和
教育。
在内科护理中,护士需要对COPD的病理生理学有深入的了解,
包括气道炎症、气道狭窄、肺功能受损等方面。
护士还需要密切监
测患者的症状变化,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并及时进行评
估和干预。
此外,护士需要教育患者关于药物管理、吸入器使用、
运动锻炼、营养和氧疗等方面的知识,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
内科护理还包括对COPD患者的心理支持。
由于COPD是一种慢
性疾病,患者可能面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护士需要倾听患者
的情绪表达,提供情绪支持,并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此外,内科护理还涉及到对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如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等。
护士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体重变化、
氧饱和度等指标,以及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总之,内科护理在COPD患者管理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护士需要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的护理技能,以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改善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_演讲稿第1张大家好!我今天要介绍的主题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2张我们今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介绍:引言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第3张我们今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介绍: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诊断与稳定期病情严重程度评估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预防第4张下面介绍引言。
它的特点就是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
这种疾病通常与长时间暴露在有害的颗粒或气体环境中有关,导致气道和(或)肺泡出现异常。
要确定一个人是否患有COPD,通常需要进行肺功能检查。
其中,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₁)占用力肺活量(FVC)之比值(FEV₁/FVC)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如果这个比值小于70%,就表明存在持续的气流受限,可能是COPD 的症状。
所以,我们要重视预防和治疗COPD,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有害环境中,同时也要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COPD。
第6张简单来说,慢性支气管炎导致病人每年咳嗽、咳痰超过3个月并持续2年以上。
而肺气肿则是肺部末梢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破坏肺泡和细支气管,但没有明显的肺纤维化。
要诊断为慢阻肺,需要在排除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后,确认病人出现持续气流受限。
如果仅有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而没有持续气流受限,则不能诊断为慢阻肺。
第7张这种疾病是一种气流受限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持续气流受限,并可能导致呼吸功能下降。
有些疾病也可能导致持续气流受限,如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纤维化病变、严重的间质性肺疾病、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以及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
但是,这些疾病并不属于慢阻肺的范畴。
所以,在诊断慢阻肺时,我们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症状、病史、体检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以避免误诊和延误治疗。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了解,请随时向我提问。
下面介绍流行病学。
第9张根据2018年新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达到了13.7%。
慢阻肺病名词解释解释说明以及概述引言1.1 概述慢阻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特征是气流受限、进行性气流阻塞和肺部炎症反应。
该疾病通常由吸入有害物质,尤其是烟草,而引起。
全球范围内,COPD已成为导致许多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旨在介绍慢阻肺病的相关知识,并深入解释该疾病的定义、特征、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治疗方法和药物管理原则,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以及支持性治疗与预防措施。
文章还将探讨慢阻肺对患者生活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
1.2 文章结构本文包括以下部分:引言、慢阻肺病名词解释、解释说明慢阻肺治疗方法与药物管理原则、慢阻肺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以及结论。
每个部分将详细介绍相关内容,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慢阻肺病。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关于慢阻肺病的全面解释和说明。
通过阐述该疾病的定义、特征、发病机制和诊断标准,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慢阻肺病的本质和临床表现。
此外,文章还将分享治疗方法和药物管理原则,以及应对策略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后,《结论》一节将总结主要内容并展望未来,并提供建议以促进慢阻肺研究与管理的发展。
2. 慢阻肺病名词解释:2.1 定义与特征:慢阻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主要由吸入有害物质引起的气道和肺组织的持久性炎症所导致。
该病通常表现为气流受限,呼吸困难及咳嗽加重等临床特征,其主要类型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2.2 病因与发病机制:慢阻肺病多数情况下是由长期暴露于吸烟、空气污染、化学物质或室内有害物质等引起。
其中吸烟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这些有害物质刺激气道黏膜和导致持续性炎症反应,导致气道壁增厚、弹性减退、黏液过度产生以及支气管收缩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知识点笔记●定义①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
②通常与显著暴露于有害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有关。
③肺功能检查对确定气流受限有重要意义,在吸人支气管扩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之比值(FEV/FVC)<70%表明存在持续气流受限。
④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人肺功能检查出现持续气流受限时,则能诊断为慢阻肺;如●●病因中年发病,长期吸烟史●发病机制①炎症机制中性粒细胞的活化和聚集是慢阻肺炎症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释放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引起慢性黠液高分泌状态并破坏肺实质。
②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机制其中αI-抗膜蛋白酶(αI-AT)是活性最强的一种。
蛋白酶增多或抗蛋白酶不足均可导致组织结构破坏,产生肺气肿。
③氧化应激机制④其他机制如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营养不良、气温变化等●最终结果①小气道病变,包括小气道炎症、小气道纤维组织形成、小气道管腔黠液栓等,使小气道阻力明显升高。
②肺气肿病变,使肺泡对小气道的正常拉力减小,小气道较易塌陷;同时肺气肿使肺泡弹性回缩力明显降低。
这种小气道病变与肺气肿病变共同作用,造成慢阻肺特征性的持续性气流受限。
●病理生理无效通气,功能性分流增加,从而产生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满留,可发生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最终出现呼吸衰竭。
●临床表现●症状●慢性咳漱(晨间明显)●咳痰(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痰)(清晨排痰较多)●气短,呼吸困难(休息时也可出现)●胸闷,喘息●晚期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体征●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称为桶状胸。
部分病人呼吸变浅,频率增快,严重者可有缩唇呼吸等。
●双侧语颤减弱。
●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
●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期延长,部分病人可闻及湿啰音和(或)干啰音。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介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慢性支气管炎o 4.1病因和发病机制o 4.2病理变化o 4.3临床病理联系•5肺气肿o 5.1病因和发病机制o 5.2类型及其病变特点o 5.3病理变化o 5.4临床病理联系•6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诊断o 6.1典型症状o 6.2体征o 6.3诊断o 6.4临床分级o 6.5临床分期•7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方案o7.1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治疗的方案o7.2支气管舒张剂▪7.2.1沙丁胺醇▪7.2.2异丙托溴铵(ipratropium bromide)气雾剂▪7.2.3氨茶堿o7.3糖皮质激素o7.4祛痰药o7.5抗菌药物o7.6住院标准•8参考资料•附:o1慢性阻塞性肺病相关药物o2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成药1拼音màn xìng zǔ sāi xìng fèi bìng2英文参考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COPD[湘雅医学专业词典]3概述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1],是一种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统称,是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
可以预防和治疗[1]。
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
慢阻肺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1]。
慢性阻塞性肺病主要指具有不可逆性气道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两种疾病。
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则能诊断为慢阻肺[1]。
慢阻肺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1]。
4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是40岁以上男性人群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以反复发作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症状为特征,且症状每年持续约3个月,连续两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