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28.00 KB
- 文档页数:11
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认识“津、溜、辣”等生字。
2.学会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
3.学会用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4.认识形声字。
5.积累十二生肖。
6.引导学生爱上阅读。
【教学重难点】1.认识“津、溜、辣”等生字。
2.学会用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3.引导学生爱上阅读。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津、溜、辣”等生字,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学会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
3.学会用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4.认识形声字。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学习“识字加油站”。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到“语文园地三”游一游,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做好准备,出发啦!首先我们进入“识字加油站”。
同学们平时认识了不少字宝宝,也总结了不少识字的方法,看看今天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读。
(课件)1.学生自由认读,发现规律。
2.同桌互读,并交流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师总结识字的方法。
(课件)加一加:留+氵=溜帛+纟=绵合一合:辛+束=辣4.这些词语你认识吗?出示课件。
甜津津酸溜溜辣乎乎香喷喷油腻腻软绵绵脆生生硬邦邦5.看到这些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食物?6.请以“我吃过”说一句话。
(课件)二、学习“字词句运用”。
师:刚才同学们个个都是火眼金睛,不但认识了这么多词语,还能用这些词语表达对食物的感觉。
看,又有6位生字宝宝想和你交朋友呢,你认识它们吗?1.出示“霄、宵、削”和“赔、陪、培”。
(课件)2.这几个字不认识,你能根据偏旁猜猜意思吗?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的规律。
3.让学生尝试填空并说说为什么选这个字。
4.师生交流。
5.再用这些字组词区分。
6.小结过渡:以后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根据偏旁猜猜意思,这也是认识字的方法。
要想验证猜的是否正确,还可以运用查字典的方法。
7.出示生字,让学生运用部首查字法查出这些字的读音。
(课件)三、学习“我的发现”。
师:老师考考大家谁是火眼金睛,出示课件。
1.你发现了什么?2.交流:第一组字都与“火”有关。
《语文园地三》精彩片段
十二生肖教学设计
一、讲解十二生肖的故事,激发孩子对十二生肖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气氛融洽
1.自读课文,了解儿歌。
教师在小动物下标上小圆点,及时指导。
学生在读中了解儿歌大意,学习边读书边画的方法。
2.十二生肖见面会。
多媒体展示十二生肖,动画出现,配上相应带拼音的字。
学生与小动物见面,打招呼,喊出他们的名字。
(设计意图: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并以十二生肖卡通图片出现,可爱的水墨画像,积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质,再次吸引了孩子,图片旁的汉字与孩子进行印象整合,体现有意与无意记忆的交替。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解读重难点突破及完整教学设计目录目录 0第三单元单元解读 (1)识字1《神州谣》重难点突破 (9)识字1《神州谣》教学设计 (18)识字2《传统节日》重难点突破 (30)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41)识字3《“贝”的故事》重难点突破 (57)识字3《“贝”的故事》教学设计 (66)识字4《中国美食》重难点突破 (78)识字4《中国美食》教学设计 (86)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重难点突破 (103)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教学设计 (110)《语文园地三》重难点突破 (120)《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132)第三单元单元解读一、单元概述1.单元主题第三单元是本册教材中唯一的一个识字单元,单元主题是“传统文化”。
2.单元内容构成及编排意图围绕“传统文化”,安排了“神州大地、节日文化、汉字文化、美食文化”四个识字主题。
《神州谣》《传统节日》是韵文,《“贝”的故事》是汉字故事,《中国美食》图画对照短语。
编排这些琅琅上口的童谣韵文、故事短语,其意是在识字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神州大地的壮美、传统节日的风俗礼仪、汉字演变的历史、中国美食不同的制作方法,从而领略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
口语交际的话题《长大以后做什么》,意在引导学生清楚地表达想法,简单说明理由。
《语文园地三》安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五个板块,意在识字读词,学习方法,积累词汇,学习部首查字法,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3.单元课时安排这是本单元的课时安排,共计12-13课时完成。
二、单元教学目标《神州谣》:1.认识“州、涌”等15个生字,会写“州、湾”等9个字,会写“神州、中华”等10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3.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传统节日》: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2个词语。
语文园地三【教课要求】1.学用字词句,仔细读词语,知道同音字的不一样用法,并用“一边一边”造句。
2.经过看图、感悟、体验、朗读,领会古诗,帮助小学生累积好词好句和诗歌。
3.学会写话,介绍自己的玩具。
【教课要点】学会写话,介绍自己的玩具,累积成语,儿歌。
【教课难点】听《王二小》的故事,学会依据图片叙述故事。
【教课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用字词句,仔细读词语,会鉴别形近字,并用“一边一边”造句。
2.学会写话,介绍自己的玩具。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课课件等教课过程一、揭题导入今日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三”的内容。
(板书:语文园地三)二、学用联合板块一:识字加油站(课件出示3)弹钢琴练舞蹈唱京戏绘图画捏泥人下围棋滚铁环荡秋千滑滑梯1.读一读:借助拼音,读正确。
同桌之间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2.看一看:看旁边的提示,认识这些词语是哪一类的。
我们能发现这些词语都是有关课外活动的词语。
(板书:课外活动)3.(课件出示这九种活动的图片)指导看图,说出这九幅图对应的课外活动的名字。
能够展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进行。
4. (课件出示)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课外活动的词语。
如:踢足球拉二胡等。
板块二:字词句运用:1比一比,填一填。
提示:我能划分这些同音字的用法。
(课件出示)圆园只支花()园()一()笔一()鸭进近带戴远()()出()领爱()(1)读一读:自己自由读一读。
(2)想想:每组同音字是什么意思,用法有何不一样。
辨析字义“带、戴” :“带”表示用皮、布、或线做成的长条物或像带子的长条物,也有随身拿着的意思;如“带行李、带干粮”等。
“戴”是指把某样物件加在头、面、颈、手等处,也有尊崇和拥戴的意思,如“戴红领巾、戴眼镜”等。
(3)填一填:在划分清用法的基础上选择填空。
2.读一读,用上加点的词语造句,说一说你的平常生活。
(课件出示 8)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老师一边说,一边挥着粉笔在黑板上自由地画。
语文园地三【文本解读】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下第三单元是本册唯一的识字单元,单元主题是“传统文化”。
本单元在教学时需注意:一是识字为本,主题为境,引导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生活与故事情境中,轻松愉快地完成识字学习;二是注重发现,感悟规律,引导学生在课文学习和课后练习以及语文园地的“字词句运用”和“我的发现”中,感受中国汉字的造字规律和魅力;三是注意拓展,学会运用,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园地中的“识字加油站”和课后练习,调动生活经验,建构语文与生活的关联,强化积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统编新教材是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既以人文主题来组织单元,又同时兼顾语文知识能力,将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分解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点,统筹规划训练的序列,按照“课标”的学段目标来细化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分层落实到不同年级各个单元的教材内容中,使教学导向功能更加明晰,目标定位更加准确。
《语文园地三》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是一组关于食物味道和口感的ABB式词语,并引导学生结合“我吃过()的()”的句式进行运用。
“字词句运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选一选,连一连,根据偏旁猜测意思,然后查字典验证。
二是说一说,查一查每组汉字的部首,其中每组第一个字本身就是部首,也是第二个字的部首。
“我的发现”中3组汉字的偏旁与“火”“心”“刀”有关。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十二生肖词语。
“我爱阅读”编排的是一篇童话故事《小柳树和小枣树》。
“识字加油站”与“日积月累”板块围绕“传统文化”展开,“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侧重引导学生关注汉字偏旁与意义的联系与特点。
通过整合编排,与课文《中国美食》及其课后题相互呼应,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为“识字加油站”与“我的发现”。
此外,从传统文化角度出发,进一步学习十二生肖,达到单元训练点整合推进的效果。
【学情分析】《语文园地三》中的“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三个环节与本单元的《中国美食》《“贝”的故事》中有关“偏旁表义”这一教学内容联系紧密,“识字加油站”也在传统美食主题基础上拓展和运用ABB式词语。
神州谣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教学重点:学文中认识本课生字,掌握“夕、与”等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1.同学课前收集祖国各地风景图片、少数民族资料,做词语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
1.多媒体播放歌曲《大中国》师:是啊,谁不爱自身的祖国呢?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小朋友,我们都爱伟大的祖国。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描写祖国山河的三字歌。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自同学字。
1.同学自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对照下面的拼音读一读,还可以问问同桌,注意把字音对准。
2.卡片检查生字的字音,正音。
3.多媒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带拼音):神州、山川、长江涌、珠峰耸、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民族这些生字放在词语中你能把音读准吗?4.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这些生字里面有没有你已经会认的字?还没学呢,你是怎么认识的?(同学介绍课外识字方法、途径。
)5.词卡去拼音检查。
相机纠:州---川鸟---岛与---写族---旅6.多媒体,读去拼音的词。
7.读通课文。
生先自由练读,在四人合作读并正音。
8.质疑:课文我们读通了,你有什么不懂得问题吗?三、朗读感悟。
1.师说:我们中国在古代又称神州、华夏,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
想去看看吗?(多媒体)2.你看到了什么?你到过哪里?3.边看多媒体边介绍有关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知识。
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4.看多媒体介绍台湾。
在我国东南部有一座宝岛—台湾岛。
它虽然远离大陆,但与我们大陆却是一家的。
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但由于历史原因,台湾至今还没回到祖国的怀抱。
指导朗读第三句。
5.多媒体展示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指导朗读第四句。
6.师生交叉朗读全文。
四、读韵语,巩固识字。
第三单元我是中国娃一、目标与内容(一)学习目标1. 能在生动有趣的歌谣、生活和故事情境中轻松愉快地识字。
2. 能发现汉字的奥秘,学会运用汉字规律,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体验识字的乐趣,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
3.在识字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学习内容与教学要点(三)设计说明本单元是二下第三单元。
教材编排了《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4篇课文。
课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激发识字的兴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神州谣》是一篇短小却内涵丰富的歌谣,气势恢宏。
以《三字经》的形式,三字一句,四字一节,赞美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壮美、风景如画。
《传统节日》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韵文,语言平实、句式整齐,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一年中最重要的7个传统佳节的相关习俗。
两篇歌谣易读易记,朗朗上口,既介绍了祖国大好河山和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又充分体现了语言文字的美。
《“贝”的故事》是一则小故事,用文字和插图讲述了“贝”字的由来、演变及发展。
由一个简单的“贝”字,引出用“贝”作偏旁的一系列的汉字,并由“贝”的字义,指出用“贝”作偏旁的一系列汉字的大致意思。
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在认识生字中,感受形声字构字特点,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和中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美食》是以形声字为主体的归类识字,形声字分布在美食名中,主要包括“草字头”“四点底”“火”三个偏旁。
美食包括7种菜肴和四种主食。
以图片配汉字的方式呈现菜肴名,以列举的方式呈现主食名。
学生在识菜名的同时又能了解制作方法、理解字义,一举多得。
色彩鲜明的图片,图文并茂,真实展示了中华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
本单元围绕“传统文化”编排课文,旨在让学生在游山河、聊佳节、读故事、品美食的丰富情境中,快乐识字写字,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对汉字学习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学习八个ABB式的词语,了解这些词语分别是形容哪些美食。
2、学习两组同音形近字,查字典了解这些字的意思,体会偏旁的含义,并辨别两组汉字,选择合适的汉字填空。
3、学习八组含有相同部件的汉字,了解这些字分别是什么部首,复习部首查字法,并读一读记一记这些汉字。
4、对比六组汉字的偏旁,进一步体会汉字偏旁的含义,了解这些字的意思并积累同偏旁的汉字。
5、朗读十二生肖,了解有关十二生肖的知识,背诵十二生肖并积累。
6、朗读童话故事《小柳树和小枣树》,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从中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懂得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7、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学习八个ABB式的形容美食的词语并积累。
2、通过查字典等方法体会汉字偏旁表义的特点,并积累同偏旁的汉字。
3、引导学生学习并积累有关十二生肖的知识。
4、阅读童话故事《小柳树和小枣树》,了解主要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教学难点:1、学会区分同音形近字,进一步体会汉字偏旁的含义2、理解童话故事《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内容》,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教学准备:新华字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三。
板书课题:语文园地三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三的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以及我的发现三部分的内容。
3、学生了解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及要求。
二、识字加油站1、同学们,你们喜欢吃什么?(生答)那么这些美食的味道怎么样呢?(生答)2、出示识字加油站的八个词语,指生朗读,相机正音。
3、学生练习朗读八个词语,边读边思考:这八个词语有什么特点?全班交流讨论,教师小结:从形式上看,这八个词语都是abb式的词语;从内容上看,这八个词语都是描写食物吃在嘴里的感觉的。
其中,“甜津津、酸溜溜、辣乎乎、香喷喷”描写的是食物的味道;“油腻腻、软绵绵、脆生生、硬邦邦”描写的是食物的口感。
学生再次练习朗读八个词语,进一步体会这八个词语的特点。